设计适宜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杨晓红

时间:2019-05-12 17:1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设计适宜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杨晓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设计适宜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杨晓红》。

第一篇:设计适宜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杨晓红

设计适宜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

杨晓红

(普宁二中实验学校)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都渗透着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设计引发学生质疑、唤起好奇心的教学过程。

创新是从疑问、好奇开始的,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可能是在学生时代被扼杀了好奇心的缘故。有了疑问,产生了好奇,才促使学生去发现,乃至创造。所以说好奇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础。我们不仅仅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设计唤起学生好奇心,产生疑问的教学过程。纵观一堂优秀的数学课,总是在激起疑问中开课,课堂始终是学生一疑刚解又生一疑,最终带着疑问下课。课堂是学生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又产生疑问的循环场所。在课堂上时时让学生自己问问下列诸类的问题:我有没有发现什么?我有自己解决的办法吗?……学生时时可以产生疑问。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没有疑问,永远安于现状,能抛开旧的创出新的吗?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直接练习1/2+1/4得多少?学生一开始可能都要用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的办法,教师不说对与错,只出示两幅图要求学生自己检验它的正确性。两图合在一起的阴影部分是2/6吗?学生有了疑问:为什么我的2/6就不能表示呢?用一个数来表示,它会是几分之几呢?该怎么得出这个数呢?就让这个好奇促使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产生了疑问,就有了探索的欲望,教师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不要急于把标准答案给他们。可能他们会想到化为小数来加的办法,教师应该肯定其是一种正确的方法后,再做一题1/2+1/3=(),能不能用小数来完成,可见化小数不是最佳通用方法,该怎么办?又是激起学生创新探索思维的设计,只要教师从中引导得法,必定会“创”出化为同分母后再相加的科学方法!科学家的发现也是运用这种从已知探索、推测到未知的方法,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其中。

让学生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创设产生疑问的情境。缺少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胡思乱想是不切实际的。引导产生疑问后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相信学生自己会想出办法找到结论,当然教师在学生想办法的过程中也少不了点拨(这样想正确吗)引导(该往哪儿想)的作用。例如“圆的周长”的教学,教师一开始就要学生讨论怎么知道一个直径为58厘米的圆的周长。学生讨论之后(当然会有许多种办法),教师肯定一种很实用的办法:要是能知道直径为1厘米的圆周长就好办了!这种先知道单位“1”的量的思考方法,的确是每个人生活中解决疑难问题的常用策略。再讨论出用棉线量或在直尺上滚一圈的办法可知道直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后,学生会马上用自己量出的3厘米多一点的数去乘58厘米,教师适时点拨:数字还不够十分准确,此数乘直径得圆周长的规律也不一定存在,能马上相乘吗?学生豁然开朗。再量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圆的周长,发现它们之间是有规律的:直径2厘米圆的周长是6.3厘米左右,直径3厘米圆的周长是9.4厘米左右……从而得出平均直径1厘米的圆的周长总是3厘米多一点,它是一个固定的数(教师点拨3.14厘米),确实是具有这个数乘直径就是圆周长的规律。享受成功的喜悦后教师又生一疑:如果直径是25米呢?通过形象思维得出直径1米的圆周长是3.14米。3.14总是个常数,它是没有单位名称的。大概祖冲之研究∏值也有那么一个经历,课堂上学生不是直接接受∏的值,能计算就行了。此课的教学,学生完全沉浸在探索∏值的来历中,经历一个个创新的过程,也渗透考虑问题要全面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设计新授内容探索化的教学过程

新授内容的解题思路不一定要一步一步顺着来,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索、自行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不把现有的成果塞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来一番探索,这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宗旨。苏赫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材是在告诉学生把小数(除数)扩大几倍,再把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商相等的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试题练习,就可以掌握了。这样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训练有一定的好处,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不够。如何让学生探索、创新呢?教师设计时先复习整数间: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商不变的练习:3800÷200=38÷2=380÷20,然后出示今天要学的小数除法384÷2.4= ? 请同学们想办法解决。通过讨论思考后,学生就自觉把“整数间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后商不变”的思想迁移到小数的除法上:384÷2.4=3840÷24。整数除法3840÷24大家都会计算,把新的化为旧的,把有疑变成无疑,学生自己解决了从未遇到过的“难题”。这个解题方法尽管不是学生独创,但对学生来讲是个创新,是他们自己研究探索出结果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必定含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也是常用的思考方法之一。例如在“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可渗透中:504-269=?学生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数0借1遇到了困难,教师点拨:不如先算出结果等于多少,启发学生从已经会列竖式计算的514-269=245中知道504-269的结果是235,教师让学生把三个数列成竖式: 5 0 4 - 2 6 9 2 3 5 再让学生注意观察百位上5、2、2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生自己研究解决504-269如何退位提供思维方法。

新授内容探索化,必须处理好教师教和学生看书的关系。有些新学内容学生必须老老实实看书来掌握。比如教学“比的认识”,新授内容对学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不可能用旧的知识灵活组合来研究出新规律。

三、设计解疑策略开放化的教学过程 开放就是一个条件多种答案或者一个答案多种条件,具有不唯一性。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不框定思维,不局限于一种答案的意识,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一般就是对同一问题多多思考它的途径或结果。

培养学生不满足一种答案的意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设计的过程。对教过一种新的知识后,常常认为大量练习专一的新知识的同类题目就能起到强化巩固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新、旧知识间的比较,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正确认识新事物,也能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尤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有作用。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3/32与5/18比谁大?因为是教学通分比大小,学生往往就先通分再比大小,其实要求出32与1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件费时间的事,不能一下子就知道倍数,不如用化小数的方法来得简单,只求到它们的第一位小数就可以看出其大小,3÷32=0.0„„ 5÷18=0.2„„ 很明显3/32<5/18。化为同分子也比通分方法简单:32×5=160,18×3=54,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5/160<15/54,即:3/32<5/18。如果我们这样教学,就使学生在头脑中深深地体会到做题目(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要有创新意识,不能框定在一个思维里。

当然一味求多解不是设计开放题目的目的,要达到打破思维定势,创造灵活简便解法是设计的原则。上例的分数大小比较,就有三种比较方法。如果7/8和5/6两数比较大小也要学生用多种方法,就显得毫无必要,也就成了画蛇添足,因其存在特殊性。

由教师主导,让学生自己出题进行训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常用策略。学生完全置于空旷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纵横驰骋。学生做自己的题目,兴趣高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利用2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试题,教师设计“()÷2=()”一题。学生填了本课所学的全部9道题,开放的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教师借学生的题对本课的总结,又是渗透思维有序性的训练。此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即学生观察到被除数每大2,商就大1的规律。

四、设计联系实践,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数学与生活是一脉贯通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事需要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这样学生感到数学的使用性,数学不是做试题、解应用题,是实实在在地解决身边的问题,兴趣大增,效果也随之大增。然而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有待于我们去创新,创新有一条原则:简单化。如果越创越繁,就会被实践所淘汰;越创越简单、越实用,就会被人们所接受。教学“年、月、日”时,有学生提出有的月大,有的月小是件繁琐事,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创新改革:每月多少天该如何安排?据说联合国也在讨论对大月、小月的改革,何不让咱们的小学生先尝试创新一番呢?有学生创造出一年设13个月,每月28天,28×13=364(天),还有一天或遇到闰年的2天就放在年中或年末,当作公休日,既可以休息又可以促进假日经济消费,说不定真的会有这一天到来!

2008.3.12

第二篇: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一、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由情境可认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独特的想法与思路,这一过程既是形成数学构思的过程,也是展开合理解题思路的思维过程。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发表对解题思路的见解,从积极参与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培养起来了。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使用要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圆柱形的实验品,如圆柱的玻璃器皿、圆柱木块等,分发给学生要求其动手量出长、宽、高等所需数据,并通过实践来求得体积。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用切割、计算体积差等方式求得体积。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还要注重将数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拉近数学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左右、上下、前后”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座位编号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座位编号并进行确认练习,学生在相互认识的互动中对左右、前后、上下形成认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交互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交互式的合作,在学生之间能够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观赏美景时就可以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用尺子,有的说用步测等,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势必会增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例如逆向思维的训练,有时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更为简便高效的作用;联想思维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全面思考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联想能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四、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

创新意识对个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研究探讨。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包括情境时教学模式的采用、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交互式合作的方式以及实践活动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

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一直占据着主流,比如固定的解题套路、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等,都不利于学生灵活主动地去创造。另外,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各异,所以要注意保持记录的好习惯,但实际上,学生们往往忽略这些,甚至懒于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突发的灵感及时记录,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不自信现象明显,害怕出错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的现象,他们对于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也渴望被老师认可,但是由于怕出错引起老师和同学的笑话,所以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导致数学问题研究不深入,创新意识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影响了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情绪,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愉悦的学习之中。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保持好奇心,引导创造性活动

好奇心是人探究未知世界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趋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一些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引导小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面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新颖独特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二)发展想象力,提高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项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在严密的逻辑思维背后,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不容忽视,且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创造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之逐渐朝着集中性思维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及时排除心理定势及消极性的心理暗示,比如在学习完“米、分米、厘米”以及“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念后,教师不妨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可比较的因素,让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比较认识,可以到操场上实际测量篮球场和跑道的长和宽,也可以用卷尺或步伐进行测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比较测量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捕捉灵感,学会举一反三

灵感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不断实践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瞬间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路,是一种质的飞跃,它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捕捉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有创意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变换角度或者通过对比等方法去引导学生的数学灵感,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挑战和乐趣,并能举一反三,不断进行对比和联系,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全面灵活的运用数学技能,越过常规逻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这道题“将下列分数3/

5、7/

8、1/

9、2/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题中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个分数的分母进行通分比较,则显得比较麻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另辟蹊径,从同分子分数的角度出发,将这几个分数化简为具有相同分子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恍然大悟,找出了更加简便的比较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认识教与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怀疑知识正确性的权利,以及阐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从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还要在了解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欣赏认可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人,做到不偏爱优等生,不歧视学困生,用对学生的热爱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克服太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例如在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作业内容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应该适当配置一题多解的问题,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或者让学生把一道应用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改变条件,从一步应用题变为多步的发散性应用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创新性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打造出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四篇:浅谈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荐)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罗店镇敖家中心小学

姓名:周文术

邮编:431809

电子信箱:zws_1220@163.com

电话:***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的片面倾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地探索,广泛地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

一、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意识,只有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即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正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学中引入新内容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需要教育,需要从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抓起,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创新观:“要用新方法造出新人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即要善于教学,又要善于教研,敢于探索,力求使自己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并且在观念上做到几个转变:一是教学目的观,从“过分强调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发展创新能力”;二是教学机制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三是教学方法观,从“教学生学会”转变为“教学生会学”。只有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才能搞好素质教育,从而増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鼓励求异,大胆创新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说过: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东西,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求异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标新立异,拓展思路。如解答这样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把一快长2米、宽1米的长方形夹板,锯成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一共可以锯多少块?大多数同学列出了常规算式:10×20÷(2×2),也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列式的:(10÷2)×(20÷2),10÷2表示宽可以锯成5条,20÷2表示长可以锯成10个。这种求异思维带有强烈的创新性,教师要积极鼓励,然后让学生讨论,选择最佳方式进行解答。这样既重视了求异又重视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营造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

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学生在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则心情舒畅,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积极状态,学生才敢想、敢说、敢标新立异。如我在教学解简易方程后,书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天平左边托盘里有3个砝码,每个上面标有一个x,右边托盘里有一个与左边相同的砝码,还有一个重100克的物体,求每个砝码的重量。方程是这样的3x=x+100。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我们已经学过了解简易方程,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谁说得好,谁说得快,谁就成为今天的最佳的小老师。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许多同学都想当小老师,其中一位小老师是这样解答的:左边一个砝码和右边一个砝码一样重,左边剩下2个砝码和右边的100克物体一样重,所以一个砝码应该是50克,他采用了分析法。另外一个同学迫不急待地说,我还有一种不同的方法,于是他来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出:3x-x=100,并解释,方程右边是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这样就变成了我们学过的简易方程了,同学们一致认为后一种方法简单,这位同学也因此被评为最佳小老师,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自觉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能。

四、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创新。如在复习“平面图形面积”时,有学生提出:梯形面积S=(a+b)h÷

2、三角形面积S=a 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学生提问其实已创造出一种新的法则:“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2、设计开放性问题,渗透开放题数学。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比赛练习开放题:6×()=1/7×()= 9/8×()=0.25×()。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作出各种不同的假设,或在众多可能的假设中作选择,萌生新的想法,使之成为自己的“独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乘积都是1的算式,最后概括出倒数的意义。这一开放题的引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学会了创新,尝到了创新的乐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第五篇: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作为中华民族进步的基础与灵魂,创新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国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之一。而在这个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的全民创新教育更是成为了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帮助。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39717.htm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创新意识 培养

在这个科学技术、创新理念不断发展的今天,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意

识更是成为了现阶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法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同时还应当通过有效的引导来鼓励他们寻找到解决问题、探索思路的手段,为日后迈向更高学府而打下坚实基础。[1]

一、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创新意识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其他学科的根本基础。所以在提升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强调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提升,同时还应当通过有效的手段来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在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来提高创新能力。最终通过数学这门学科的创新来对整个社会、整个自然科学有所全新认知,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实事求是的态度中拥有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2]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方法

1.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创新意识认知

对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共同配合,同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果我们每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都能够站在创新意识培养的角度去教育育人,那么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肯定会拥有正面、积极的精神面貌,但如果我们通过一种压抑、限制甚至束缚的态度去制约学生,最终结果我们会收获到一群没有主见的学生。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每一名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努力的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创新学习环境。

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反对意见,通过对学生思维成果与创新态度的肯定来鼓励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情绪,这同样也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手段之一。例如在传统的

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的孩子必须要坐的端端正正、不得随意发言,在这种沉闷、乏味的气氛中教师即便提出了诸如“?*7=21”等一些简单问题,我们的孩子也是不敢主动的站起来进行回答,即便是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很多孩子也会在忐忑不安中怯怯的回答问题,一旦发生了错误教师还会给予训斥。而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创新数学课堂上,教师则是通过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进行引导,同样也是“?*7=21”这个问题,同样也是一名孩子回答错了,教师不仅不会批评他而且还会用眼神去制止其他学生的嘲笑,通过鼓励、引导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帮助学生们在这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最终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养成。

2.通过强调思维训练激发数学创新意识

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收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从而无法

展开灵活、多样的知识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伙伴,通过知识的迁移与深度挖掘来鼓励学生实现反复思考、创新思考,在帮助学生拥有多元化、多角度的思考水平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认知与创新思考能力。例如在低年级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小学教师在讲解16-8这道运算时候,不应当特意的要求学生意味的记住十位数的进位与退位,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站在已经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创新与研究寻找到这道计算题的突破口。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会通过破十法来进行运算:将16分解为10和6,通过借位的方式找到正确的答案;有的同学则是通过拆减数的方式将16分为了8和8;还有的同学利用教学道具,将16根小木棒进行一根一根的减少。通过这样的一种过程的讨论,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探索来进行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最终找到适

合个人应用的一种结题思路与阶梯方法。

3.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实现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一个能够有效探索的空间,同时也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类数学问题的创新与解决过程中,帮助他们在运用数学、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的基础上实现数学创新意识。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多边关系”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班车早上去接英语课王老师、音乐课张老师、语文课陈老师、体育课李老师、科学课王老师的路线来进行假设,然后设定如下的一个问题来邀请学生作答:”如果你是后勤部的部长,你认为班车师傅应当怎么寻找路线来行驶呢?”通过这种引导来鼓励学生进行判断,同时结合手中的数学教具棒来进行排序,通过记录来分辨出哪条路线最近。相信在这种创新教学的引导下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

何去主动的探索知识、如何主动的尝试总结,最终培养学生树立起完善而又科学的创新意识,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3]

4.利用实践锻炼来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小学数学阶段的一种隐形提升活动,在这种环境下的我们不仅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实践互动来进行提高,同时也要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学习模型进行动手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爱玩的天性,通过理解、体验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上教师便可以通过利用教学棒搭建出不同的图形,来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个图形更加稳定,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当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通

过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归�来践行“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党和人民奉献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努力奋斗。

下载设计适宜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杨晓红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设计适宜培养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过程杨晓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织里实验小学赵舒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

    中小学数学衔接发言稿杨晓红(合集5篇)

    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大安区凤凰学校杨晓宏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分属于两个学段,在两个学段之间存在一定事实上的较大的“跨度”,我们学校是九年制学校,对于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内容提要: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学生创新意......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内容提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能得以全面发展,以促进他们茁壮成长。我从实践体验者......

    浅谈小数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数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1世纪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在于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胡屯镇中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自查报告 2016-2017学年,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白水镇座棚小学顾小燕 新的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