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数学衔接发言稿杨晓红
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大安区凤凰学校
杨晓宏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分属于两个学段,在两个学段之间存在一定事实上的较大的“跨度”,我们学校是九年制学校,对于教学中客观存在的较大的“跨度”或者说“坡度”的体会更直接些,这几年我们数学组的同事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我们研究和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提供了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作为数学教师,本着对这一问题的求知与敬畏,浅谈我们的一点滴思考。
一、做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衔接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许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开始时成绩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却很快落了下来,尤其到了八年级,分化情况更是严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从表面上看,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相同,学生长期在小学学习适应了小学的教学方法,到了中学有部分人不能适应。实践表明,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教学,促进课改的深入推进,我们教师必须站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视角加以研究,解决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的衔接问题。这既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
二、做好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现实数学、数学的探究学习、数学的发展性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尤其是与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要求,找到小学在知识、能力、教学中对中学教学产生负迁移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要使学生有清晰的数学观念,有全面的、牢固的,结成网络的数学知识,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有利于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新的课程标准。
三、客观分析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为衔接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1.首先比较一下七年级(上)新老教材的目录。老教材包括“代数初步知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新教材包括“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种变化体现了新课标的第一大理念,即“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新教材把“有理数”作为第一章,目的也是为了与小学衔接。
2.面对数的范围、形式的变化、几何拓展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等问题要有理性认识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测量温度,当气温在零度以上时,学生能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其温度的高低,而面临零下温度,或测量海平面以下海水的深度时难以用小学所学的数表示了。这样,数的范围和形式就发生了变化。从正数到负数,甚至从有理数到无理数。对图形的认识能力也是如此,尽管几何问题已经向小学学段延伸,可仅仅靠小学阶段对图形的那种最直观的认识是不够的。比如在角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就有意识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抽象、总结和概括的全过程,最后形成角的概念。比如角的表示,从角由两条射线OA、OB构成出发,经比较∠AOB、∠ABO、∠OAB等几种表示法,得出用∠AOB表示最科学合理;从数学追求最简性出发,得出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AOB可以简写为∠O;从数学的确定性出发,当以点O为顶点的射线有3条或更多的时候,角又必须用∠AOB、∠AOC等表示;再从数学的最简性出发,又把∠AOB、∠AOC用∠
1、∠2来表示。所有这些,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知识的形成过程上,都与小学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亲和力,做好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个时期学生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够稳定和持久。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学生对任课教师存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很容易对教师采取一种琢磨的态度。因此,首先应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用亲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授课时,要采用深入浅出、形象鲜明、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同时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用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计算方法,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走近教师,和教师一起求知,一起创新。其次,还需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就、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学好数学。此外,还可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有利时机,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活跃学生的身心,拓展其心理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的衔接
学生在学习上往往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理,表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指导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可怕,数学很有用,自己也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
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增加了,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因有意识、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理解与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数学阅读;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做好总结与归纳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努力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掌握学习方法
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候,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综合问题采取分解的方法,分解成几个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从而掌握知识和领会学习方法。在活动中也要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3.纠正课后复习的不良做法
小学毕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复习方法,比如:(1)不复习;(2)粗略复习;(3)先做作业,后复习;(4)一次性完成课外复习任务;(5)单打一的复习方式。面对这些错误的做法,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复习、科学复习。
4.纠正学生及家长的错误认识
(1)仅靠兴趣支持学习还不行。要教育学生产生理想和期望,用理想来支持学习。
(2)等待教师传授还不行,要学会自学,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3)等待教师布置任务还不行。要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应适当放宽控制,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如找同学讨论、向教师请教等。
总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主观上虽然都存在着一种求知的良好愿望,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不注意采用根据由小学到中学这个过渡期的特点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来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丧失,成绩就会大大退步。因此,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衔接尤为重要,对搞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黔江区小南海镇中心小学校
向吉海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中心小学校
联系电话:***
邮编:409002]
目前中小学数学学习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中小学之间的衔接还是处于一种学生个体的自然连接,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互异性,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还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新知识的增加,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等方面都不能很快地得到适应,而导致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脱节。视野的扩展、思维方式的改变致使不少在小学阶段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进入初中后的学习中暴露出种种问题,而一些很有潜力的孩子在进入中学学习后也成为了泯灭于众人中的现代“仲永”。
虽然现在中小学在体制上进行了初步的衔接,但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衔接自如,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我觉得要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衔接自如,需要中小学数学教师共同努力,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也要从小学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
如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架起衔接的桥梁,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渡呢?我认为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教育观念的衔接。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力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尚未实现高中的普及,因此初中还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办学者较多考虑学习的结果,造成了教学观念的不一致。但不管怎样,我们始终要坚持:数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要使学生有清晰的数学观念,有全面的、牢固的,结成网络的数学知识,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必须严格按规定授完全部教材内容(不管是否考这些内容)。而且教学时概念必须交待准确,数理必须交待清楚,做到每个判断都有依据,每个推理都有道理。要在此基础上谈算法。教学中紧紧依据教材,注意不要增加名词述语及提出不科学的提法。
二、教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所以中小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1.新旧联系,强化概念的衔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 与自己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因此,在传授新知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如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数学的乘法法则的不同点,仅在于需确定积的符号,而讲解的重点则应放在符号法则上。又如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可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引入讲解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再从概念教学看,小学对溉念的掌握要求并不高,仅侧重于计算,学生以机械识记为主,一般是套模式来解题;而初中数学,对数学概念要求强化了。初一教材一开始就出现了正数、负数、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等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仍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是远远行不通的。又如对|a|的三种类型的结论背得透熟,而遇到|a-3|一类题的讨论时便会感到茫然。因此,对概念一定要通过变式与比较、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等方式,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含义、实质,并通过所掌握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激发兴趣,进行学习心理衔接。学生升入初中,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这个时期在学习上是属于独立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同时存在的时期,感知的有意性有了提高,但不够稳定和持久。鉴于这些特点,中小学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对教他的老师持有一种既畏惧、又信任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老师采取一种琢磨的态度,因此,教师要以火一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课内,要联系不同学生的知识前提,说理深入浅出,表达形象鲜明,讲话幽默风趣,使教与学始终处于和谐民主的气氛之中,同时还要多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用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计算方法,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现代数学家的贡献、数学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学好数学。三是利用课内和课外有利时机,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数学游戏,诸如抢答竞赛等,活跃学生的身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针对特点,注重认知规律衔接。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在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同时进行思维的,小学教师一般采用的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而中学数学,则需要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借助使用实物、模型、图片、图示等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如在教学数轴概念时,可列举直尺、杆秤、温度计等,讲等式的性质时可借助平衡的天平,讲“浓度配比”时可用颜色不同的水稀释来帮助学生分析等量关系等等,待学生 对特殊的具体事物有所认识后,及时注意把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抽象,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加深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理解。
三、学法的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是学生一生的事情,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会把这些习惯带到中学、高中以致大学中去。这些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当然,不良的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成为羁绊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习惯的养成要从一年级开始,一直贯穿整个学习的全过程,要靠老师和家长的精心指导、天天训练,切不可半途而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意义不言而语。根据数学学习的特点,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而中学的学习科目成倍增加,学习的内容也明显加深,要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进学习方法。如何重视学法上的衔接呢?
1.注重预习,指导自学,处理好预习与探究的关系。随着探究学习的提倡,在我们的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不希望学生预习的现象。老师们的疑虑是“学生先学了知识,还有什么可探究的”。其实,这是对探究学习的错误认识。在进一步学习数学中,特别是对于中学的课堂教学,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非常重要。只要我们教师提高探究的起点,对教学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即促使探究的深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中学学习打好基础。同样,作为中学教师,在一堂课中也应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自主探究,千万不要让学生机械地接受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中小学教师都要要注重预习指导,加强预习训练。训练的方法是,可从布置一些能模仿公式、定理的简单问题开始,使学生逐步尝到自觉寻求知识的甜头,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后,再布置一些数学概念、定理、表达式和变动翻译的题目,以至过渡到不布置预习提纲学生便能自觉预习,主动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为学习新课知识打下基础。
2.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小学生听课或看书往往不注重思考,或者说是不会思考,不去想想为什么。因此,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携手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从启迪学生的思维这一基点出发,要教会学生养成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活动,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指导学生去字斟句酌地研究课本,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加深对定义、定理、法则的理解。3.强化训练,规范作业。就书面练习来看,小学生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进入初一后,虽然独立意识日趋提高,但并未成熟,突出表现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不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对答案等。为此,中小学教师都必须强化以下两点:一是要严格训练,即教师要在规范解题上为学生做好样子;二是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规范作业的重要性,对那些不规范的现象及时要求其纠正。
4.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学习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学习”、“保持”、“再现”三个阶段,而保持和再现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如何去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呢?一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及时再现当天或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课堂上教会学生记笔记,笔记包括三个方面:(1)记问题,(2)记疑点,(3)记思路和方法。课后采取默记、尝试练习,弄清所学公式、法则意义的来龙去脉及内在联系等,培养他们运用联想、再现、追忆等方法同遗忘作斗争;二是培养学生积累资料,即及时将平时作业、单元练习中技巧性强的题目(如一题多解的题目、变式题等等)收集成册,便于复习时参考,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所学内容上的衔接。
初中老师经常埋怨说,小学老师怎么教的,连个简单的方程都不会解,这种抱怨是因为初中老师不了解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造成的,总以为这么简单的问题还不会。例如小学生解方程仍然是算术法,利用的是(被除数=除数×商,减数=被减数-差„),但这些正是初中数学解方程中移项等步骤的基础。初中老师要了解一下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从小学生的原有思维方法出发,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不要期望小学生一下就改变了的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应进行知识与习惯的嫁接,这也正是新课标改革所倡导的。小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了解一下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与标准,为小学生升入初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不能各自为政,谁也不管谁,学生是否合格也不管。尤其是现在的数学体系分成了四大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从一年级一直贯穿到九年级,涉及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小学教师与初中教师应联手共同夯实好双基,教会孩子将来所需要的与有用的数学,共同做好中小学数学内容上的衔接与过渡。
1.进行“算术数”与“有理数”的过渡。
从小学到初中,数的概念在“算术数”的基础上扩充到有理数域,运算关系也由原来的四则运算引入了乘方、开方运算。因此,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要在算术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理清负数的概念,真正理解负数的意义;二是要加强对符号法则的教学。对那 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错误的计算,要反复加强巩固练习,使学生尽快掌握并熟练地运用。
2.进行“数”与“式”的过渡。
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是学生在认知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飞跃。如何使学生适应?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如,对整数与整式、分数与分式、有理数与有理式、等式与方程、方程与不等式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知识间的过渡。
3.进行解答方法上的过渡。
用算术方法与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多种类型的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不变,但它们的思维方法各异。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比一个数的4倍小3的数是13,求这个数。”前者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13+3)÷4;而后者则是顺向推导,设所求数为X,只要直译原题,即4X-3=13便可求解。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做到:一是引导学生复习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是着眼启发学生找等量关系,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到代数法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逐步从算术方法中解脱出来。
4.结论适当作一些论证。
小学数学教学只要求教师通过实验得出结果就可以作出结论,至于结论成立与否并不作论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实验就是证明,这种观念对学习数学非常不利。教师可以在适宜的问题抓住时机作一些论证,使学生确信所得结论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知道数学的严密性。
5.适时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距离等有明确的认识,对学过的形体以及接触过的物体、场地、河山等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思考,并以此为起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6.教好简易方程和几何初步知识。
教好小学教材中的简易方程,不要人为拔高,不要引进中学的定理、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不急于计算结果,首先把各数的位置摆好,然后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用等式表达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然后解方程求答数。列方程解应用题能解答复杂疑难的问题,是中学的主要解题方法,小学应该认真做好孕伏。小学要教好几何初步知识,为中学作准备,教学中应认真进行操作性练习。
7.认真渗透现代数学思想
教材里隐含有函数、对应、集合等内容,教学时应挖掘出来进行渗透,但不给概念,不出名词。集合在数的整除里有过广泛的运用,有些思考题也应用集合来解答。现代数学思想融汇在教材之中,要注意挖掘,进行渗透,使学生及早接触并初步领略它。
五、教学语言上的衔接。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门很高的艺术。对于一个不变的知识点可利用不同的方法授导。语言是很重要的一环。要使学生听得懂、能理解,必须用他们的语言,讲的生动、具体。这就要我们常与学生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思想、爱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授好每一节课。
总之,要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多关注学生的体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向学生展示新知识产生的背景及其探究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进而顺利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
第三篇:杨红岗交流发言稿
扎实教学 精心育人 杨红岗
蓝光中学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材料
高二年级教师 杨红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叫杨红岗,我担任高三、三班班务管理工作。兼任高三
三、高三
四、高三九班语文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能够作为代表在此发言,倍感荣幸。首先在此感谢蓝光中学给我提供了这一锻炼和发展的平台,感谢我们领导的栽培、同仁的关心和帮助!
说到语文教学,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的明白当一名语文教师容易,但想要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却实在不容易!谈到语文教学经验,说实话我真的是诚惶诚恐,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还没有那个老师敢说对自己所教的知识无所不知。因此说到经验还真不敢妄下结论,只有向各位前辈同仁学习的份。今天我就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望大家批评指正。
记得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不会因为你班带得好课教的差而原谅你;也不会因为你课教得好班带的差而迁就你,教书育人缺一不可”。这让我深深的明白了要做好一名教师既要能教书还得会育人。
第一:班级管理。
1、打好攻心战。俗话说:浇树先浇根,育人先育心。其实作为班主任工作最关键是要征服学生的心里。要靠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征服学生的心里。
2、贯彻执行力。无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严格的班纪、班规做为管理的后盾,校纪、校规更要坚决执行,也就是说得有个道德和行为的底线,雷打不动的大原则。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班级的精神领袖,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有较强的执行力,对于学校颁布的政策制度。班级的规定的纪律条令。必须不折不扣的实施。制度面前谁都没有特权。
3、养成教育是关键。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很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高中阶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将会使他(她)终生受益无穷。例如早操、请假。
4、学生自治不可少。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千万不可忽略班干部这一同盟军。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班干部选用上一定要会识人,会用人、会培养人,要敢于放权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锻炼,去管理。这样我们班主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作为一名高三班主任我们还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四个专家:“心理专家”要适时做好学生心里疏导;“备考专家”积极引导学生处理好一轮二轮三轮复课关系,最大限度促进能力提升。“励志专家”处分利用好晨会、班会、各种分析会做好励志教育、尽最大限度鼓舞士气,激发潜能。“调控专家”积极做好科任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确保多方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教学方面。
作为教师首先应熟悉所教学科的特点。就语文学科而言,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并不明显,语文试题的考查,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也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尤其是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我们的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到了学习紧张的高三时期,主要的时间都用在数理化、英语上,学习语文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教学,谈以下两点:
一:教师观念: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学习上兴趣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一个学生如果他讨厌语文,即使为了考试勉强的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表面的应付也不会提高他的成绩。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语文,只有喜欢,他才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也能够利用课下的点滴时间见缝插针的主动去学习。而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种魅力就是一定的知识储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语文阅读题中涉
及到的知识五花八门,虽然不深奥,但教师自己必须得有所了解,对其都能说出一个大概,才能以自己的知识征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有信任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与恒心。
在学习上,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成效不大的现象,对此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努力没有效果,而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殊不知一旦陷入这种消极局面,弃而不学,那麻烦就大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考查的是一种恒心与耐力,那些中途放弃的人,是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的。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恒心和耐力。
二、教师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式随机应变,不能照本宣科。
如今高考语文试卷在主观试题考查中越来越注重探究能力的考查,除名言名句答案是惟一的以外,其他试题几乎都有见仁见智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经过思考而得出的结论,即使这个结论与参考书上可能不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最大限度的被调动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开展就容易多了!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要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当然这就对我们老师驾驭课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能想到学生可能会说出的答案,又要能够随时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到位。
高考是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于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在知识教学中一是研究考纲,熟悉考点,明确考什么。先让学生明确高考的考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研究考题,分类整理,明确怎么考。通过分析高考真题,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和命题的方向,积累一些常见常考的题型。三是研究答案,分析思路,明确怎么答。对以往高考真题的答案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答案要点,积累常见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模式。在能力教学中注重思维教学,在语文复习时,利用课堂或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限时
训练,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通过对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对比老师讲的答案和自己的答案,通过比较对照,找到思维的漏洞;最后引导学生对答案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成系统化、模式化的答题思路。
(三)、认真上好讲评课,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进入高三,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学生的复习训练也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略训练和试卷讲评的过程。我认为认真抓好讲评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
最后我想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但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那种真挚的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反而愈久愈深。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虽然忙碌但我很充实,虽然辛苦但我很快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的努力,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和我的学生们奋战到底。
谢谢大家!
第四篇:于晓红数学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濮阳市范县颜村铺乡一中 于晓红
联系电话:*** 初中实行高效课堂教学已有多年,在走进高效课堂教学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数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浅谈一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
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二、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明确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这是进行数学教学反思的前提。理论上,任何与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反思的对象和内容。但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教学机智与灵感、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是反思的主要对象。通常,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确定反思的内容。例如,根据教学活动的顺序,分阶段确定反思的内容;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各种要素,确定反思的内容。当然,不同的角度之间一定会有交叉。另外,在反思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若干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有侧重地进行思考。
(一)根据教学活动顺序确定反思内容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
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切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数学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的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的“教”,又包含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统一的过程.从“学”的角度看,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发展智力、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也是理性精神和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其中,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中介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反馈和教学环境等子要素,其中的主体是教学内容.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效果的反思。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3)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4)问题是否恰时恰点,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5)核心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到位;(6)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活动是否高质高效,有没有“奇思妙想”、创新火花,有没有抓住这种机会;(7)是否渗透和强调了数学能力的培养;(8)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有什么反应;(9)各种练习是否适当等。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双基的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的科学、人文价值的认识,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其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有不足,该如何弥补,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点。4.对个人经验的反思.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持续不断的反思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备。对个人经验的反思有两个层面,一是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经历,使之沉淀成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经验进行解释、归纳和概括,提炼出其中的规律,使之成为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没有经过教学反思的经验,其意义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对个人经验作描述性的记录而不进行解释,那么这些经验就无法得到深层次解读,从而也就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只有对经验作出解释后,对经验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形成经验的过程既是对经验的解释过程也是对经验的理解过程。在教学反思实践中,可加以记录,内容包括:一是忠实记录并分析所发生的种种情况;二是经验本身不断加工和再创造,使经验得到升华,改善教师的理念与操作体系,甚至可以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学理论。
(二)根据教学活动涉及的要素确定反思内容。从教学活动中涉及的要素角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定反思内容。1.教的方面.主要是反思教师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其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阶段的划分与教学处理,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情境的设置(与数学、生活或其它学科联系的背景),提问质量,师生互动,板书的设计,计算机等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课题的引进,课堂作业的布置,因材施教,小组活动的设计等。其中特别要注意反思是否围绕数学概念、思想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及落实情况。2.学的方面.主要是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其成因,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反馈到教学设计的改进中。具体包括对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分析和估计是否符合学生现状,学生对概念的本质、思想方法的理解状况及其原因,学生对课堂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反映(包括行为表现、语言表达等)及其原因分析,对课堂中学生思维活动特征的分析,对学生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对学生作业情况及其原因的分析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包括用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方式呈现内容的价值观内涵,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与态度,学习动机与自信心,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等。
三、数学教学反思的步骤。具体进行教学反思时,要注意“不求全面,但求深刻”。通常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截取课堂教学片
断及其相关的教学设计.截取的片断应该是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紧密相关的,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事件。因此,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需要我们事先对教学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在听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包括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结果等,做出“全息纪录”,并要通过观看录像进行仔细核对。有必要时,应当通过“追问”的方式,如“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说?”等,向学生进一步搜集相关信息。2.提炼反思的问题(案例问题).案例问题是案例的灵魂,是反思活动的主要线索。这些问题不仅要围绕反思的主题,揭示案例中的各种困惑,更重要的是要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其他人的反思和讨论。因此,提炼反思问题时应注意:第一,围绕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是被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第三,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第四,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疑难问题;第五,不同层次的教师能够参与讨论的;第六,可以与一定的理论相衔接的。好的反思问题是那些能够引发大家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是大家都“有话可说”的问题,而不是“最后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3.个人撰写反思材料.撰写反思材料时,应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反思问题。可以通过分析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反映,即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说—想的,考察其中的利弊、得失,并进行原因分析,分析时应当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最后应当给出改进的方案。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
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我试着做了些初步探讨:1.教学后记反思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2.观摩公开课。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特别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3.借鉴他人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4.案例研究法。“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以学案上的习题巩固和拓展。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高效课堂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以上就是我数学教学反思的一些内容和方法,结合了自己工作的实际经验,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更多经验,还期待大家的指导。
第五篇:11月13日关晓红发言稿
关晓红:
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以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举办中外企业文化2010北京峰会,这个主题确定非常好,将引领我们进一步以战略思维,世界的眼光审视思考模化、部署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将创业时期形成的企业精神,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再深入,使之始终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不竭的动力,将企业文化优势发挥为企业的核心实力,争强企业实力,为国富民强艰苦奋斗,不懈的奋斗,这次会议对进一步传承和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强企,文化强国,文化强民将产生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作用。
根据大会组委会的安排,我的题目是弘扬大庆精神是中国石油的神圣使命的发言。我想用三组数据两件事情和两个观点来阐述我发言的主题。
我首先讲三组数据。第一组是1949年我们国家原油总产量为12万吨,2009年仅中国石油的产量就达到1亿313万吨,是1949年的860倍,中国石油在国内建设成厂庆、长庆、新疆、塔里木、辽河、西南油气田等六个千万吨的大油气田,其中长庆、新疆、塔里木和西南油气田是新世纪建成的,大庆油田5千万吨稳产了27年,4千万吨也已稳产了7年多,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所生产的原油将近20亿吨,用6亿吨的罐车排列,可以绕地球10圈。长庆油田是世界上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国际上有标准,低渗透的在50的为低渗透油田,长庆油田70%的渗透为低的,出油的不像经常打个井就冒油,它是在地下2千多米,像磨刀石头一样的岩石中出油,可能有人在世博会石油馆中看到一个年轻的女采油工和一条狗守候油井的雕塑,这是12万长庆石油人在万恶大山中勘探开发的真实写照。今年,长庆油田将年产油气钢量3500万吨,2015年可实现或者是叫将建成西部大庆,用数字概念就是将达到年产油气量5千万吨。
第二组数据,中国石油资产总额1998年我们与中石化进行上下油一体化重组时是4740亿元,2009年已达到了2亿2千300亿元,国有资产在10年间增值了3倍多。2009年,中国石油向国家上缴税费2359亿元,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4%左右,换句话说,100块钱中间,中石油有将近4块钱。
第三组数据中国石油在全球29个国家运作了81个油气合作项目,海外油气达到了8000万吨,我们目前有16个油气田企业单位,大致上就是去掉了辽河油田,再去一个新疆油田,剩下14个油田的总和。排在70多个国家有580多支工程技术服务队,在海外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大家知道现在地球上的资源,争夺的很厉害,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所竞争的地域不是自然条件艰苦,就是政治条件,社会环境都比较非常的地区。去年,我们在伊拉克战后首轮招标中,中石油中了两个标,一个是法卡亚(音)油田,一个是委内拉(音)油田,它是世界上第四大油田,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的总经理亲自到前线与我们的员工一起穿上防弹背心进行现场勘察,目前我们的员工还要常到盐地(音)中去。
这三组数据表面上是描述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半个世纪的辉煌,其实我是不想说大中国石油的业绩,我想说这是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书写而成的,是石油人用汗水和生命给国家的答卷。换过来再说,没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照旧这样一支队伍,不可能中国石油有今天的发展。这是我想说明的三组数据,传承大庆精神,发扬大庆精神,尤其是我们走到海外,现在国内勘察任务很重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我再讲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2009年到2010年10月,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在不到两年时间先后29次到中石油及所属企业及海外项目考察。2009年年末,中亚管道竣工,今年10月份中俄管道竣工,总书记先后与土拨、乌波(音),哈罗(音)三个总统,后来又与俄国的总统参加了两项管道竣工仪式,开启闸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都有能源合作的问题,这是为什么?中国石油人理解,中国石油不是中国石油人的,是党的,是国家的,是人民的,这是国家的利益,是民族的利益。
第二件事情,2009年2月,中石油新搬迁办公室,到如今,中石油搬迁新办公楼的500多天中,世界大石油公司,大企业的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和资源国、合作国的能源部长、工业部长和外长,甚至总理、总统都来中国石油的办公楼访问过或者是谈判过。我今天拿了这一周的集团公司领导和管理层的周安排活动。周一和周二就有四次会见,一次会见是摩根斯坦利董事长,一次是记忆(音)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次是会见西门子石油电信业务全球总裁,一次是会见翘牌首席执行官,英国桥牌公司,董事会今年已经决定,他们的董事会明年将在我们的大庆油田召开,学习大庆精神。所以说,这又是说明了什么?我们还是说中国石油能够有国际上这样的地位,能够跻于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3位,世界50个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5名,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其中包括有在座的企事业单位对中石油的支持,有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包括媒体的支持,才有这样的地位,它所处的地位是中国人的地位,是中国企业的地位,是中国国家的地位。所以,我用两件事说明就是这个观点,这是我表述的这样一个观点。
我再讲两个观点。一个观点就是紧扣主题的观点和今天下午专题讨论的观点。大庆精神产生于两个根脉,它形成于困难时期,困难地点,困难的条件,以爱国创业求是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大庆精神是在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老一辈石油领导人和广大的石油职工在波澜壮阔的大庆石油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的丰硕精神成果。大庆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在中国石油战线的生动展现,也是早期石油战线老君庙精神,玉门精神,柴达木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大庆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同志崇高品质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职工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60年代,中国受国外敌对势力的封锁,国内又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的经济极度困难,国内的油品严重匮乏,1959年9月26日大庆喷出了工业油,中央批准了石油部组织大庆石油会战,从1960年3月份开始,石油内部的各个油气田由主要领导带队,奔赴大庆油田。我们的一些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部门和其他地方的骨干也调到了大庆,还有从军队转业的三万军官,3月开始4万人一下子集中到中辽平原上,王进喜以人拉肩扛搬钻机,脸开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仅用了5天4个小时就打出大庆第一口生产井。他腿被扎伤,用身体搅拌凝浆,王进喜成了大庆会战的第一个标兵,也就是大庆60年的4月29日召开的万人大会上,第一次喊出学习铁人,树立铁人标兵,那个时候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走出了典型。就是这样成千上万的人,以强烈的为国分忧,为民族争光的满腔热情喊出了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大的矛盾,宁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气概,住牛棚,占严寒,斗雨季,仅三年的时间就拿下了大油田,实现了中国原油甩掉穷的帽子。会战中形成的四个优良的优良作风,人拉肩扛的精神,闹革命的精神,既是当时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也是大庆精神的实践基础和活血源泉。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第一次讲会战中优秀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提升为大庆精神,在媒体层面宣传。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号召把大庆精神蕴含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向全国,1981年,中央以47号文件对大庆爱国创业献身的内涵给了肯定。1990年2月,江泽民同志把八个字的后两个字,献身诠释为奉献,并对内涵进行了诠释。锦涛书记2009年6月视察大庆油田时强调,大庆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谓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的和谐是爱护,精神是艰苦奋斗,本质是我为祖国献石油大庆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石油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石油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所以,我在这儿阐述的观点就是大庆精神,它的两个根脉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个根脉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军队文化在石油系统里面体现的更为突出一些。
第二个观点,新时期,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弘扬传承培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始终坚持弘扬传承培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党组的神圣使命和大于天的责任。集团公司党组将爱国创业求是奉献的大庆精神确定为中国石油的企业精神,制订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构建了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将大庆精神融入企业发展的战略,企业三大责任和企业的宗旨。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党组一是始终坚定了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构筑百万石油职工的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弘扬传承创新培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第二,集团公司党组讲三个优势,我们走出去,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一个是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一个是中国石油特有的企业文化优势,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团公司党组的第三个方面是始终坚持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再学习,再成就,再教育,再深入的活动,集团公司先后在大庆延安召开了领导干部会议,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深入作出了动员和部署,召开了大庆精神高层论坛,成立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编写了大庆精神铁人教材和简明读本,撰写了铁人传,大庆企业文化词典等。支持配合有关方面拍摄28集连续剧《奠基者》,电影《铁人》,电视纪录片《铁人王进喜》,10集电视《大庆魂》等,还选出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明(音),铁人李新明(音),海外小铁人王贵衷(音)等一批的人物,使大庆精神系统化、经常化、制度化,进课堂,进基层,进机关,入脑、入眼、入心,今年集团公司思想政治部和大庆精神党委又联合总组织了一个总团开展石油魂大庆精神巡讲宣讲活动,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共讲了99场,11月30日将在总部讲第100场,明年将在所有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全覆盖面对面的宣讲。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们总感觉到,特别是这次更感觉到它是在新中国60年中间很有影响的企业精神,我们感觉到不仅是企业的精神,作为中石油来讲,它的弘扬、传承、创新、培育是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下,我们的责任更重。最后,我还是用我上午领奖感言的话来结束我的发言,这就是:这次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将企业摇篮奖授予中国石油,这是奖励给我们传承、弘扬、创新、培育大庆精神的神圣使命和大于天的责任,我们要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到永远,这是我们中国石油的承诺,我们要将高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国际能源公司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