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湘艺版

时间:2019-05-12 17:3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湘艺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湘艺版》。

第一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湘艺版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课型:音乐欣赏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背唱乐曲主题,并对乐曲曲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乐曲意境的理解。

3. 使学生对标题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进而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4. 初步了解俄国作曲家鲍罗丁。

教学重点:欣赏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教学难点:音乐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动物及自然风光?

教学方法:导入法、赏听法、视唱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油画,它的名字就叫《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课本背景图)。可能同学们会觉得它不论时间与空间上都离我们很远,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它离欣赏者很近,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的视觉与听觉入手)

那我们就来给它配乐,在配乐之前我们必须对油画的内容有些了解(出示文字),根据文字提示我们想想它可能出现哪些音乐或声音?

设计意图(从画面进入让学生对标题音乐(交响音画)的标题有暗示作用,为下节课对标题音乐的总结打下埋伏)

二:分段欣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曲家是如何做的,欣赏以下片段音乐做出连线并说出共有几个主题?(初听)

A俄国卫队 音乐1(主题1独奏)B商队渐渐远去 音乐2(对比复调)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 音乐3(主题2)(教师简单介绍英国管)D二者关系融洽 音乐4(主题1齐奏)E飘过来的俄国曲调 音乐5(主题1渐漫)(教师简单介绍单簧管)问:共有几个主题?

1. 为何ABE他们同为一主提而表现的音乐内涵却各不相同?(A与E是力度上的变化,而A与B是节奏与力度的变化)

2. 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出C的安然无虑?(旋律与音色上,可以从英国管是地特定情景下才用的乐器入手进行引导)

3. 二者关系融洽你是从哪听出来的呢(从旋律的层次上,他们用的是对比复调,进行得非常和谐)

设计意图(把学生被动欣赏变为主动,并感受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

三:学唱旋律、模拟音响

1、学唱主题1,当它是飘过来的俄国曲调时它的力度是怎样的?如果我们用一个音来演唱,请问用哪个音更合适呢?接下来我们用“la”来演唱,注意飘的感觉!当它描述俄国卫队时!这时我们用什么音会好一些呢?从学生回答中选一个音来演唱!注意他的气势。

当它描述的是渐渐远去的商队时!注意它的速度与力度,接下来我们用发lu来演唱。

2、学唱旋律主题(2)我们用哪个音乐来唱? 注意旋律的悠闲感。

3、复调的模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性。分别用lu与la演唱。请学生自寻音源模仿马蹄声,把以上旋律联起来。

设计意图(使学生参于到音乐的创作中,亲身体验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并轻松掌握音乐曲式结构)

四:完整欣赏(把班上同深究分成六个组,分别展示这五个部分与马蹄声音)

提问:这首曲子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乐曲留下总体印象)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重点欣赏了并切身感受了这首著名的标题音乐,对音乐的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下节课将学习另一首标题音乐《图画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下了解一下!

第二篇:《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l欣赏教学目标

1、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掌握交响音画的概念.2、能熟悉《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曲调并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面。能分辨出对位乐段两主题。

3、能积极参与实践和创作活动从而加深对《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内容及意境的理解。l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启发学生聆听音乐想象音乐描绘的画面。

2、欣赏分辨两主题对位乐段。l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学生带好圆珠笔l学情分析略l教材分析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1880年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成员之一的鲍罗丁为了庆祝亚历三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行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后来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1881年夏天当鲍罗丁在魏玛同李斯特重逢时由于李斯特特别喜欢这首作品鲍罗丁便把它题献给了李斯特。并改编为钢琴四手联弹。这是一首标题交响诗作品--交响音画。乐曲为A大调开始在万籁俱寂之中小提琴以空旷的八度泛音E属持续音的重叠在高音区奏出长达九十小节的单调长音构筑成的微弱背景一下把人们带到了无涯的亚细亚荒漠。在长笛和双簧管的三小节过度之后单簧管柔和沉郁地唱出了本曲的第一支旋律俄罗斯曲调A主题。颇具特色四、五度旋律跳进节奏的疏松速度的缓慢使这支宽广悠长的民歌为杳无人迹的荒原带来一点生机。接着在该旋律的属方向圆号声部传来这支民歌的朦胧回声与小提琴背景交织在起把人们的视野延向遥远的天际。这时大提琴与中提琴相互交织并且八度重复的拨弦而管乐则交替的奏响了五度的A和E空旷而神秘把行商的脚步声和单调的驼铃声送入耳畔。

在16小节的脚步声后英国管奏出了那支迷人的东方小调风格的旋律。精巧的装饰音与三连音及旋律音的级进把音乐主题打扮得细腻秀美楚楚动人神秘而忧郁。在圆号与单簧管形成的和声背景下它那简洁地乐节犹如坎坷的步履小心翼翼的跋涉于中亚细亚荒漠的草原上。在之后19小节的脚步声中低音提琴也加入了中提琴和大提琴的队伍中圆号也加厚为双音织体然后第一单簧管在第二单簧管和两支大管、一只长笛的衬托下提高了小三度再奏了A旋律紧接着旋律由圆号的重复铜管及大提琴、低音提琴拨奏伴奏。突然在123小节出现管弦乐队全在ff力度的全奏三支长号与一只小号和两只圆号构成的主和弦及全是强音的打击乐定音鼓跟随给人以坚定激昂的感觉同时主旋律由全体木管齐奏及大提琴合奏出现原来描绘脚步声的拨弦也改为了弦乐的和弦使人感觉一支英武军队的出现更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象征巍然屹立在人们面前。在17小节由ff-f--P的两遍齐奏后弦乐拨弦的再次出现及小提琴以空旷的八度泛音E又持续响起了仿佛一下子将跟随在军队庄严脚步后的商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形象又引入了人们的视线驼铃的声响越走越近了。

在俄罗斯军队保护下土著商旅带着那支迷人的东方旋律来到了英国管和大提琴两声部两者的糅合产生了一种美妙的东方色彩是神秘而奇异的中亚细亚风格。由于木管乐、弦乐背景的支持商旅的步履变得坚定自信象是从俄国军队的护卫中获得了支持力量。19小节后东方旋律转入小提琴声部由一二提琴相隔八度一起奏响旋律乐曲也转入A大调旋律从升C开始与中提琴、大提琴对答使寂寞的商旅发出活跃的欢乐声大胆的行进在草原上。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

就在这时甜美的双簧管声部就象是俄国军队中的小伙子应和着商旅的欢声笑语哼起家乡的俄罗斯民歌。迷人的东方旋律与悠扬的俄罗斯民歌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第一主题在双簧管的独奏一直延续同时小提琴与大提琴的交替演奏第二主题与之对位。直到中提琴与大提琴拨弦的再度出现第一主题交给了最最抒情的两小提琴及两长笛手中形成了美妙的混合音色第二主题也同时在大管及两支圆号奏出完成了音色的混合接着第一主题下移给了中提琴与大提琴及英国管第二主题则由两小提琴与两长笛一起演奏在这个长达53小节的美妙的对位重叠的乐段里两个主题叠唱谐声不但巧妙地表现出土著商旅与俄国士兵的融洽的关系也显示出包罗丁精巧绝妙的构思、娴熟精湛的作曲技法以及他所要传达的和平声音。

最后56小节的音画的尾声低声弦乐轻巧地拨奏着驼铃与马蹄声。各声部在不同的音调上反复的传递着俄罗斯民歌音调片断随着乐队声部的逐渐减少与音量的减弱驼铃与马蹄声逐渐远去全曲的最终由一长笛遥从天外似的轻奏出第一主题的完整旋律同时又响起乐曲开头的小提琴空旷的八度泛音E持续音仿佛渐渐远逝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的土著商旅安全越过中亚细亚草原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草原又寂静了…

一、这部作品的结构是引子aa1连接b连接a2a3a4连接b1b2ab对位a5。l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显示一幅草原图画。师请同学们用简短的文字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画或师问这是一个怎样的草原有几队人马他们朝相同的方向前进吗根据不同学生选择。生一个荒漠的草原、有两队朝不同方向的人马。表扬学生的回答。2.导出鲍罗丁曾用音乐描绘这画出示课题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师刚刚我们用文字描述了这幅图画其实在18世纪的时候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先生用音乐也描绘了这幅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欣赏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出示课题。什么叫交响音画呢等我们欣赏完了自然就会回答了。师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先生为了大家更好的欣赏他的作品他也曾用文字来描述这幅画让我们来看下与我们描述的有什么不同。出示鲍罗丁总谱解释文字3.出示鲍罗丁总谱解释文字。师请同学们从文字中找出作者要描写的主人公有那些生草原、商队、军队。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俄国作曲家鲍罗丁先生是怎么用音乐来描绘他们的。请欣赏主题A。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

二、分段欣赏、主题A欣赏a、欣赏音乐片断一找出音乐形象师请大家听音乐它描绘了怎样的一个草原学生空旷、荒漠的草原。师从哪听出来的生单簧管缥缈悠长的音色、节奏疏松、速度缓慢、力度很弱、小提琴高八度的持续泛音b、唱主题并分析主题A的旋律特点分组模仿单簧管和圆号音色唱主题A。再分析主题A的旋律特点颇具特色四、五度旋律跳进这是支宽广悠长的俄罗斯民歌曲调.c、欣赏音乐片断二。找出一、二之间区别及音乐形象。师下面请大家欣赏音乐片断二从旋律、音色演奏乐器、节奏、速度、力度去找一、二之间区别。生旋律基本相同力度加强速度加快旋律由多只单簧管和圆号交替演奏并增加了伴奏乐器最后旋律变为由木管齐奏、管弦乐队伴奏。师这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呢还会是草原吗生威武的俄罗斯卫队士兵及他们越走越近的形象。更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象征。小结相同的旋律我们可通过不的音乐要素来改变它的音乐形象

三、主题B欣赏a、欣赏音乐与A主题对比体会音乐形象。师刚刚我们欣赏了A主题它是来自于俄罗斯的曲调下面我们来听听这段音乐来自什么国度生印度。师印度音乐给你什么感觉生神秘感。师你从哪听出来的生单簧管音色b、唱主题并分析主题B旋律特点。主题B旋律特点精巧的装饰音与三连音及旋律音的级进。引出神秘的抑郁的东方音调仿佛一阿拉伯商队赶着驼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c、播放三段演奏主题B的音乐。师找出他们情绪的变化听听各段是怎样描绘商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第一段小心翼翼的第二段脚步放开了些第三段大胆的、有说有笑的四、欣赏连接部a、欣赏音乐并配上动作b、找出音乐形象。

五、欣赏AB对位部a、强调记住主题。分两小组同时演唱两不同主题。师两只来自不同国度的队伍来到同一草原将发生什么事情呢生打架师那下面我们分两组同时来演唱两不同主题如果你们唱的是两非常清晰的旋律那就没打架如是乱糟糟的那就打架了。学生肯定是唱的乱糟糟那就先给他们个埋伏吧关于常德大提琴教学b、播放音乐。结果是音乐非常清晰两只队伍是和谐相处的。C、分析两旋律为什么是平行的。d、听后让学生画出对位图示。引出化学分子结构图。

六、作曲家简介俄国作曲家化学家鲍罗丁1833年11月12日生于圣彼得堡1887年2月27日卒于同地。少时受良好教育精通数国语言擅长钢琴与长笛14岁开始作曲。1850年入圣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85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721887年创办女子医科大学并任教。他的音乐创作活动始于19世纪50年代写了一些声乐浪漫曲、钢琴小品和室内乐等。1862年结识M.A.巴拉基列夫成为新俄罗斯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代表作有体现古代俄罗斯宏伟历史画卷、抒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奠定俄国史诗性交响乐体裁的第二交响曲《勇士》富于俄罗斯风格和东方色彩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两部弦乐四重奏声乐浪漫曲《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睡公主》、《幽暗森林之歌》、《海王的公主》、《海》、《我的歌声中充满了恶意》等。星期日作曲家一位评论家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引出学习音乐与同时学习其他学科是不矛盾的关键是要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刻苦学习也都能成功

七、全曲欣赏作品的曲式结构引子aa1连接b连接a2a3a4连接b1b2ab对位a5学生欣赏时把《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效果反馈表发下去让学生有目的的欣赏。

八、作品创作背景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三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行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后来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1881年夏天当鲍罗丁在魏玛同李斯特重逢时由于李斯特特别喜欢这首作品鲍罗丁便把它题献给了李斯特。并改编为钢琴四手联弹。

九、交响音画的概念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是以绘画为题材的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可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

十、学生欣赏效果反馈表附。l《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效果反馈表

音乐时间演奏主题填a、b小提琴持续泛音存在就打√主要演奏乐器力度音乐形象

0000--0008引子√小提琴pp宽广悠长的旋律及单调的背景音乐形成寂静气氛描绘了一个空旷、广袤、荒漠形象 0008--0024单簧管P 0024--0040圆号P 0040--0101连接部大提琴、中提琴P军队马蹄声和商队驼铃声

0101--0140英国管P神秘的抑郁的东方音调仿佛一阿拉伯商队赶着驼队行进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0140--0204连接部大提琴、中提琴P军队马蹄声和商队驼铃声

0204--0224单簧管mf威武的俄罗斯卫队士兵及他们越走越近的形象。更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象征。

0224--0246圆号mf 0246--0309木管齐奏ff-f 0309--0331连接部大提琴、中提琴mf军队马蹄声和商队驼铃声

0331--0358英国管、大提琴mf在俄国军队的护卫下获得了支持力量商旅的步履变得坚定、自信心情也更愉悦了。

0358--0424小提琴、大提琴与中提琴mf-f 0424--0514a、b对位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长笛、圆号、大管、英国管、p-mf迷人的东方旋律与悠扬的俄罗斯民歌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巧妙地表现出土著商旅与俄国士兵的融洽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和平思想。

0514--0635长笛p-pp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的土著商旅安全越过中亚细亚草原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草原又寂静了…

第三篇: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及案例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教学目标:

1.能背唱乐曲主题,并对乐曲曲式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对乐曲意境的理解。

3.使学生对标题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进而对交响音画有初步印象。4.

初步了解俄国作曲家鲍罗丁。

教学难点:音乐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动物及自然风光? 教具:多媒体教室、钢琴、碰铃、双响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们来欣赏一幅油画,它的名字就叫《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出示油画)。可能同学们会觉得它不论时间与空间上都离我们很远,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它离欣赏者很近,甚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呢?(提示学生可以从人的视觉与听觉入手)

那我们就来给它配乐,在配乐之前我们必须对油画的内容有些了解(出示文字),根据文字提示我们想想它可能出现哪些音乐或声音?

设计意图(从画面进入让学生对标题音乐(交响音画)的标题来源有暗示作用,为下节课对标题音乐的总结打下埋伏)

二:分段欣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曲家是如何做的,欣赏以下片段音乐做出连线并说出共有几个主题?(初听)

A俄国卫队

音乐1(主题1独奏)B商队渐渐远去 音乐2(对比复调)

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

音乐3(主题2)(教师简单介绍英国管)D二者关系融洽

音乐4(主题1齐奏)

E飘过来的俄国曲调

音乐5(主题1渐漫)(教师简单介绍单簧管)问:共有几个主题?

1.为何ABE他们同为一主提而表现的音乐内涵却各不相同?(A与E是力度上的变化,而A与B是节奏与力度的变化)

2.你是从哪方面感受出C的安然无虑?(旋律与音色上,可以从英国管是地特定情景下才用的乐器入手进行引导)

3.二者关系融洽你是从哪听出来的呢(从旋律的层次上,他们用的是对比复调,进行得非常和谐)

设计意图(把学生被动欣赏变为主动,并感受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

三:学唱旋律、模拟音响 a: 学唱主题1,当它是飘过来的俄国曲调时它的力度是怎样的?如果我们用一个音来演唱,请问用哪个音更合适呢?接下来我们用“”来演唱,注意飘的感觉!

当它描述俄国卫队时!这时我们用什么音会好一些呢?从学生回答中选一个音来演唱!注意他的气势。

当它描述的是渐渐远去的商队时!注意它的速度与力度,接下来我们用发lu来演唱。

b: 学唱旋律主题(2)我们用哪个音乐来唱? 注意旋律的悠闲感。C:复调的模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性。分别用lu与la演唱。请学生自寻音源模仿马蹄声(用双响筒与舌花模仿)把以上旋律联起来。

设计意图(使学生参于到音乐的创作中,亲身体验音乐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并轻松掌握音乐曲式结构)

四:完整欣赏(把班上同深究分成六个组,分别展示这五个部分与马蹄声音)提问:这首曲子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乐曲留下总体印象)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重点欣赏了并切身感受了这首著名的标题音乐,对音乐的要素与音乐内涵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下节课将学习另一首标题音乐《嘎达梅林》,希望同学们课了解一下!这节课就到这,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二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跳竹竿》教案 湘艺版

跳竹竿

一、教学目标:

1、学唱《跳竹竿》,能自信、自然地歌唱,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

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熟悉歌曲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殿堂,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共度美好音乐时光。师:瞧,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跳绳、皮筋。

师:你们会跳吗?(会)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跳绳,五位同学跳皮筋。

师:今天请你们跳绳、跳皮筋,要求你们必须边听音乐边跳绳,最好用不同的跳法(学生跟着音乐跳绳、跳皮筋)

师:其他同学观察一下哪位同学跳得最好(电子琴伴奏)哪位同学跳得最好啊?生:„„ 师:他们为什么跳得这么好? 生:跟着音乐的节奏。

师:很好,心中有音乐,才能够把绳跳好。请在座的同学们全体起立,一起体验一下跟随音乐节奏跳绳、跳皮筋的感觉。(师奏生演)

师:看着同学们跳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跳了,不过要八位同学配合老师

师:我们先把绳子放在地上敲击一个八拍,然后绳子一开一合,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进行试练,在老师的引导下然后加进音乐。请八位学生用跳绳代替竹竿进行师生表演,老师模仿跳竹竿不同跳法,从中自然地让学生了解有几个乐句。)师:谁来说一说老师跳得怎么样? 生:老师跳得很好。

师:老师只成功了一半,有一半的成果是这八位同学的,我们一起掌声送给他们。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跳竹竿》(出示课题)也叫“打柴舞”、也叫“竹竿舞”。学习竹竿舞,首先要学习敲击方式,刚才这八位同学已经学会了,我们请这八位同学当小老师,好不好?生:好。

师:两边分别上四位同学,看哪位同学的姿势最漂亮(跟着音乐的节奏每位同学轮流都来试一试敲竹竿的动作)

师:谁的姿势最优美啊?生:„„

师:其他同学要比他做的更漂亮才行。分组准备。(学生学敲竹竿)师:同学们都学会敲击了吗?生:会。

师:刚才伴随我们敲击竹竿的音乐美不美啊?生:美。

(二)、学唱歌曲

师:这段音乐的歌更美,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先听老师范唱一遍。(教师自弹电子琴范唱歌曲)师:这首歌曲美不美啊?生:美。师:你们想唱吗?生:想。

师:先用 “la”来唱一次,再用 “l u”来唱一次。(带着学生进行模唱)师:同学们看一下歌词有几句?(出示歌谱)生:四句。

师:太容易了啊。老师唱一句,你们学唱一句。(分句教唱,教师进行带有情绪的范唱,提示情绪高兴地唱。)

师:老师已经从相当一部分人的眼睛中看出了喜悦的心情。师:同学们看第一句的歌谱跟第二句的歌谱有个什么特点呢? 生:小附点。

师:这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我们要把欢乐的歌声唱得怎么样呢? 生:高兴地。师:要热闹的。(老师进行有情绪范唱)

唱轻声一点,我们高兴的心情不是单表现在外表,要从内心发出来。我们再来唱一次。(学生齐唱)

(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现在我觉得一台电子琴伴奏太单调了,我们能不能想想用别的乐器来为乐曲伴奏呢? 生:敲竹子。

师:这位同学你准备怎么敲击这个竹子?同学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

这位同学敲得美不美啊? 生:美。

师:同时我们要注意“强弱”的特点。(学生敲击竹子,非常有创造力,两位同学并合作敲击)

师:地上有一排椰壳,你准备怎么敲?(学生示范敲击椰壳)

(并叫多位同学进行不同形式的敲击椰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师:他们用了不同的方式去敲,还有些椰壳,再请些同学来表演,想好自己的敲击方式,一起表演。(让学生互相了解别人的敲击方式)

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敲一敲鼓,看看他是怎么敲的?

进行了不断地变化,我们给他掌声。

师:请前面伴奏的同学你们来合作一下(师生合奏并演唱)。

我们来表扬一下,有两位同学没有乐器,用身边的事物来为乐曲伴奏,你们也来想一下。(其他同学用拍打地面,拍手等方式为乐曲伴奏)

师:有些同学唱的还不够高兴,发自内心的带有点弹性的唱。我们再来一次。(齐唱)

师:老师感觉到了黎族的传统节日里面它的热闹气氛,谢谢前排为我们伴奏的同学(鼓掌),也表扬后面的同学,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能利用身边的事物为乐曲伴奏,我们也给他们掌声。

(四)、拓展欣赏及分小组练习跳竹竿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播放黎族人民跳竹竿的音乐视频)。师:黎族人民跳的竹竿舞美不美啊?生:美。师:告诉老师,你现在想做什么?生:跳竹竿。学生体验,学跳竹竿舞。

师:老师可以满足大家的要求,不过你们要遵守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1)各小组跳竹竿的时候,听到音乐声停止,你的活动也必须停止。

(2)我们各组来个小小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纪律最好,跳得最好。

大家能不能遵守?可不能跳着跳着就忘了噢。(进行竹竿舞分组)师:小组长将竹竿摆好。(分好小组位置)

(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同学之间配合并有秩序地完成竹竿舞。)师:好,各小组的活动立刻停止,回到位置坐好。(我们来表扬这两个组的同学,没有任何声音纪律非常好。)

(五)、小组展示及布置作业

师:现在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生:好。学生展示表演

师:每小组共选出六位同学。讨论好了吗?现在上场的是这组的同学,其他在一边同学欣赏。(学生小组竹竿舞比赛)师:好,下一组的准备。

师:那组跳得最好啊?生:......师:每个小组都有跳得很棒的同学,他们为什么能跳的这么好啊? 生:心里有音乐。

师:对了,心里面有音乐,才能跳得好。今天我们学唱了黎族的民歌《跳竹竿》,还跳了什么舞蹈?(竹竿舞)

师:今天,同学之间发扬了集体友谊精神,团结合作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下节课啊,我们要继续学习黎族民歌和竹竿舞的创作练习,请同学们回去收集一些有关黎族风俗人情的知识卡片,下节课带来,我们共同一起学习、研究,好不好?生:好。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教学反思】 《跳竹竿》是一首根据海南黎族民歌改编而成的歌曲,师从学生课间跳绳、跳皮筋活动入手,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跳绳、跳皮筋,把握音乐节奏,初步体验随音乐跳的乐趣。接着学习敲打竹竿,学唱歌曲。层层深入,逐步突破完成。跳竹竿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和结构特点,尝试看图谱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

2、感受竹竿舞的舞蹈风格,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教学准备:竹竿、鼓、竹竿舞音乐《跳竹竿》。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跟着音乐熟悉竹竿舞。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导入。

1、观看表演。

提问:你们知道这叫什么舞吗?他们是用什么东西来跳舞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竹竿舞?

2、听音乐。

提问:那我们先来听一听竹竿舞的音乐,听一听音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二、学习竹竿舞。

1、看图谱,学习动作。提问:你能看懂吗?请你说说图谱上的意思?请你来学一学。

2、看图谱,在地面贴好的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3、教师敲鼓,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刚才小朋友学的都很棒,现在老师要请小 朋友听着老师的鼓声来跳一跳。

4、学生听音乐,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

三、看整体学习。

1、学习铃鼓动作。

出示图谱,铃鼓的声音我们可以做拍手的动作。

2、教师敲鼓,学生听鼓声节奏在静止平行线上练习。师:现在我们要看着图谱,听着老师的鼓声,把铃鼓的动作一起来做一做。

3、听音乐,在静止的平行线上练习。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跳吧。

4、在静止的竹竿上练习。

师:小朋友学的真棒,刚才我们在像竹竿一样的线上跳了竹竿舞,你们想不想在真正的竹竿上去试一试啊?

5、教师敲鼓,在活动的竹竿上练习。师:小朋友刚才看到的竹竿舞,竹竿是怎么样的?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在敲打的竹竿上跳竹竿舞呢?

6、听音乐,跳竹竿舞。师: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四、集体表演

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参与。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跳吧。

五、活动延伸。

其实今天我们只玩了一种竹竿舞的跳法,下次我们再来玩玩其他的跳法,好吗?

第五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10课《踏雪寻梅》教案 湘艺版

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

1、有表情的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2、唱好二声部,与一声部做好融合。教学教具:电子琴 课堂乐器

音响

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整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曲简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梅的熏陶感染中深刻的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

唱歌曲(铃儿响叮当)(欢快 高兴 活泼的情绪)

(二)、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踏雪寻梅》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欣赏PPT视频歌曲(踏雪寻梅)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师:在欢快的歌声中,踏着皑皑的白雪,闻着悠悠的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完歌曲歌中的哪些字或者词有哪些不理解的? 霁 “ji” 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灞桥”

有扶手的石板桥

2、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 1 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思考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

运用什么演唱形式?

(2)学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四个“响叮当”)学唱四个“响叮当”

师:歌曲中四个“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记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要怎么处理?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师指挥,生练习一遍。

1.师示范演唱

2.请同学们用‘LA ’跟随琴唱一遍(注意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3.请同学们试着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断音记号)

4.放开声音,完整的唱一唱

(要求

唱出愉快 欢乐的情绪)

注意第六小节和第十五小节两句弱拍起唱节奏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第六小节“骑”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第十五小节提示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花”字。

师:其实呀,歌曲和节拍、旋律有关系以外还和演唱时的强弱力度处理有很重要的关系。

5、出示力度标记的课件(力度小游戏)

(三)、实践与创造:

男生用第二声部的“叮当叮当”为女生伴奏。要求由慢到快

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欣赏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视频

(五)课堂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雪映梅开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惧天寒地冻,不畏山高路远,去探问,去寻访。“踏”和“寻” 也表现了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下载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湘艺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7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湘艺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学实录及反思

    一、乐曲简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俄国作曲家包罗丁的一首著名的交响音画,也是交响音画中的一个极品。但是由于包罗丁一生的作品不是很多,熟悉他的人也很少,因此他的这首作品......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6课《拥军秧歌》教案 湘艺版

    拥军秧歌 教材分析: 陕北民歌《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全曲由方整型的扩充乐段构成,共六句,前四句带有起承转合的特点,五六句是三四句的变化重复。《拥军......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5课《匈牙利舞曲》教案 湘艺版

    匈牙利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带领学生听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使他们感受乐曲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引导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 2.通过律动,编配歌词等教......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1课《嗯嗨呀》教案 湘艺版

    嗯嗨呀 教学目标: 1、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能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 2、了解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感受朝鲜族民歌——劳动歌的鲜明音乐......

    2016秋五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游击队歌》教案湘艺版

    游击队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游击队歌》,感受歌曲所描绘的历史背景和塑造的机智、勇敢、紧张、愉快的游击战士形象。 2、能够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形象地歌唱,生动表......

    2016年五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乘雪橇教案

    乘雪橇 教学目标: 1、熟悉、记住主题旋律,知道旋律的走向,并知道全曲一共变奏了三次。 2、感受爵士乐风格的变奏。 3、通过拍手、打击乐参与,体验模拟第二乐段的声响,感受乘雪......

    湘艺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听赏)花好月圆》教学设计

    民乐合奏《花好月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聆听民乐合奏《花好月圆》,从音色、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等方面感受、体验音乐,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2、学生......

    四年级音乐上册 第8课《狐假虎威》教案 湘艺版

    表演游戏《狐假虎威》 一、活动目标: 1、体会狐假虎威的含义,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习表演游戏“狐假虎威”,用相应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的形象。 3、与同伴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