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册科学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010-09-01 标签: 教育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物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和结构呢?比如:
为什么钢材要做成“L”“工”字等形状?
为什么很多桥梁要建成拱形? 为什么很多输电线铁塔要做成框架式,上小下大? „„
这样的形状和结构有什么好处?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要当一次小小建筑师,去研究一些常见的形状和结构,探究它们承受力的特点,了解人们是怎样巧妙利用这些形状与结构的。我们将亲手制作“塔”和“桥”,在制作过程中探究其中的奥秘,并体验创造的快乐。
本单元共有8篇课文,分别是: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全单元分为两个部分。前7课为第一部分,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第8课为第二部分,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本单元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下面的科学概念:柱、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各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要让学生经历制作、预测和测试结构的承受力、用简单材料独立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等探究过程。通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善
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懂得欣赏桥梁的建筑形状和结构的美。
本单元教学共分9课时,1——7课每课1课时,第8课2课时。计划第4周至第8周授完。(其中第5周为国庆长假)
1、抵抗弯曲
教学目标: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
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2、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能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3、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教学重点: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和不变量增强抗弯曲能力
教学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竹片或尺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造房子,修桥梁了。看看下面的房子和桥梁,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相似的地方吗?(出示图片)
2、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和横放的材料支撑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的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二、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1、学生推测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与材料、长短有关)说说为什么这样推测?
2、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其宽度、厚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实验:控制哪些条件不变,怎样控制这些条件不变?
用厚纸搭一个横梁,测试一下纸横梁的宽窄、厚薄怎样影响它的抗弯曲能力。
3、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我们把横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使纸横梁受压,中部接触到桌面作为弯曲的标准;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测试几次后,再实测纸的抗弯曲能力,记录下数据。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的宽度
(以最窄的为标准)1倍宽 2倍宽 4倍宽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预测 实测
我们发现: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纸的宽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宽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小。
4、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分组实验。填写下表,描述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的厚度
(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1 2 4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预测
实测
我们发现: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纸的厚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厚度越小,抗弯曲能力越小。
三、拓展延伸。
观察横梁的横切面是什么形状的?是平着放的还是立着放的?我们能说明这样安放的理由吗?能用下面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理由吗?
四、小结。教学反思: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过程与方法: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得出问题。教学重点:认识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教学难点:为什么形状改变后,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会变化。
教学准备: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教师准备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料样品和
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料样品,说说这些材料为什么要做成“T”“U”“L”“口”“工”字形状,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板书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一张平展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
2、用同样的纸折成像上面钢材形状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我们来测试并比较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填写下表。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形状 —— 抗弯曲能力
3、折成各种形状的纸横梁比平板纸横梁抗弯曲能力大多少?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L”形材料的哪一部分像平放的梁立着放了?
5、师述: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这真是一个好办
法!
三、瓦楞纸板的研究
1、纸包装箱用的这种材料叫做瓦楞纸板。
2、弯一弯瓦楞纸板,感觉一下它的抗弯曲能力有多大。
3、把瓦楞纸板剖开,看看,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的厚薄和软硬是怎样的?
4、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试着作出自己的解释和提出一些问题。
四、拓展延伸
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怎样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反思:
3、拱形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2、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3、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
教学难点:拱的受力原理和拱足的作用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卡纸,铁垫圈、厚书、瓜皮、小刀 教师演示: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示范:用硬卡纸弯曲成一个拱形,告诉同学们,像这样弯曲的形状叫做拱形。古代城门为什么要做成拱形?柔软无力的纸,做成拱形怎么就变“坚硬”了?
二、测试纸拱的承受能力
1、分组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注意:保持纸
拱的形状保持不变。)
首先在桌面上测试这个纸拱能承受多少个垫圈,如果拱受压力后伸展开了,我们就说它已不能承受这多大的压力。同时观察拱在受压过程中,拱脚有什么变化?(会向两边推,会产生向下和向外推的力)
2、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观察纸拱随着承重力的增加,形状有什么变化。
(随着压力的增大,拱开始变形。)
3、怎样才能使纸拱承受更大的重量?(小组合作交流)
答:如果把拱脚上的书摞高些,能更好地抵住拱的外推力。
三、搭一个瓜皮拱
1、师述:利用拱形的特点,人们用小块的砖、石材也可以建造很大的拱。我们来模拟试一试。
2、把半圆形的西瓜切成5块,注意切口的方向,然后小心搭建一个西瓜皮拱。
3、在西瓜皮拱上放钩码,看看能放多少个?说说为什么这个瓜皮拱不会垮。
4、小结: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重量。
四、拓展延伸
师讲述我国的赵州桥石拱的构造和特点。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东南约40多千米的赵县城皎河之上,当地俗称大石桥,建于隋代大业元年至十一年,由匠师李春监造。它以高超的科学艺术价值驰名中外,是中国现存最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它的设计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古人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从整体来看,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
上最长的石拱。赵州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采用了极其平缓的圆弧形式,桥面坡度为1:12,像一张弓。这种形式被称为“担拱”。桥面平坦宽阔,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船运行,又和一马平川的环境高度统一。
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了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据测算,这四个小桥洞就可以减轻桥重500吨,节省石料约180立方米。这就保证赵州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
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皎河之上。教学反思:
4、找拱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2、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3、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
教学难点:找饮料瓶形状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拱形结构承载重力有什么特点?我们知道哪些拱形建筑?
2、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圆弧形的物体,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
二、认识圆顶形和球形
1、演示实验:观察剖开的乒乓球壳,看一看、捏一捏,它的厚薄和软硬怎样?(分组实验)
2、试一试,三个这样的乒乓球壳扣在桌面上,能承载多大的压力?
3、用手使劲捏、压一个完整的乒乓球,容易压瘪吗?
4、小结:像这样由不同曲面构成的形状分别叫做圆顶形、球形、弧形、抛物线形,等等。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又称作弧形结构。
5、观察圆顶形、球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试着解释圆顶形、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它们都是许多拱形的组合。它们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
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你能举出哪些类似拱形的形状? 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薄壳结构屋顶等都是拱形建筑物的杰出代表。
2、研究塑料瓶的形状,填写观察记录表。
塑料饮料瓶的观察记录表 上 部中 部下 部 形 状
最厚的地方 最薄的地方 最硬的地方 最软的地方
(1)观察塑料饮料瓶的外形与玻璃
瓶、瓶壁厚的塑料瓶有什么不同。(2)仔细观察塑料饮料瓶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各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
(3)用手把塑料瓶压下去,感觉用力的大小,比较哪里更硬,哪里更软。(4)剪开塑料瓶,观察各部分的厚薄相同吗?
3、交流观察研究所得。
4、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肋骨是拱形的,护卫着胸腔;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乌龟、、贝壳、鸡蛋、鸟蛋等的外壳,都是圆顶形或球形的,能很好地抵抗弯曲,所以受到压力时不容易瘪。教学反思:
五、做框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能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教学难点: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道理
教学准备:筷子、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认识框架结构。板书: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二、新授
1、做简单框架
①做一个三角形框架的长方形框架。(分组实验)
②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容易变形? ③我们怎样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做成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几乎都是三角形)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①固定一个框架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了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任意多加斜杆是不符合要求的,这已经涉及到技术设计的一个基本思
想:满足需要,节约成本。)②用较少的斜杆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以一根斜杆为例,试分析它起的作用。(斜杆起“拉”、“推”的作用,使框架不变形。)
③数一数框架中有几个三角形。④用做好的框架上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书?
三、在生活中发现。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四、合作交流,巩固延伸。你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一下,谈谈你的收获。教学反思:
6、建高塔 教学目标:
1、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2、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应用简单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3、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教学重点:认识塔的特点
教学难点:独立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教学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利用框架结构用较少的钢材建造的很高的塔。埃菲尔铁塔、钻井铁架、高压输电铁塔。它们都展现了高大的框架铁塔的特点。它们要承受本身的重量和其他重压,还要承受侧面来的风的力量。建造这样高大的铁塔,不但要做到结实不变形,还要保持直立不倒。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是哪些特点使它们不容易倒?把我们的猜想写下来。
二、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1、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倒?
(瓶口朝下放)
2、塑料瓶怎样放不容易倒?(瓶口向上不容易倒。瓶口向上瓶子里再装一些沙子最不容易倒。)
3、怎样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瓶口向上瓶子里再装一些沙子最不容易倒。)
4、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倒,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方法?(上面做小些、轻些)
三、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1、指导用手边的材料做一个“高塔”: 你建高塔用到了哪些材料? 看看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要想使我们建造的“高塔”不容易倒,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你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来制作高塔?
2、测量“塔”的高度,哪组最高? 把“塔”放在纸板上,慢慢倾斜纸板,哪组的“塔”最易倒?
我们采取了哪些方法使“塔”不容易倒?
扇风试试,我们建造的“高塔”抗风能力如何?
四、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1、哪些特点使框架铁塔不容易倒?
2、看看我们先前的猜想,哪些得到了验证,哪些需要修正、补充? 教学反思:
7、桥的形状和结构
教学目标:
1、认识桥梁的多种不同结构,了解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2、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3、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教学重点:认识桥梁的不同形状和结构
教学难点:认识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吸管或竹片、粗线或绳、木板、瓦椤纸板、桥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三种结构的桥: 左上图是苏州的宝带桥,是一座连续的石拱桥;
左下图是常见的高架公路桥,是水泥直桥梁;
右图是南京长江大桥,是钢框架桥梁。
这些桥梁形式多样。我们前面研究过拱形、条形和框架三种结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梁的结构越来越多样了。
二、研究各式各样的搭桥。
(一)比较P40的四种搭桥,说说它们在拱的位置上有什么不同?
1、拉萨铁路大桥:桥面在拱的下方,使用了钢筋水泥又用了钢框架结构。这样的桥,桥板可以位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位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2、左下图是法国古代的石搭桥——加尔德桥,桥上流着从山上引下来的水,桥又跨过下面的河。
3、下中图是长江三峡崇山峻岭中的一座钢筋水泥搭桥。
4、下右图是扬州瘦西湖里造型优美的“二十四桥”(石搭桥)
(二)做一个没有外推力的拱。用手头的竹条、绳子做一个没有外推力的拱。
三、认识大跨度的钢索桥
1、师述: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2、观察钢索桥的结构,它有什么显著特点?
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来。钢索桥的功能:跨度很大。
3、观察欣赏江阴长江大桥图片,阅读大桥介绍(P41)。
4、师述:现代大桥不是一种单纯的
结构,而是把多种结构合成一体。
四、体验活动
1、让我们模拟建造一座“钢缆桥”,体验一下“钢缆”的拉力。
2、两人同时用力拉绳子把“桥”吊起来,我们朝什么方向用力?
3、让吊“桥”的绳子下垂多些和把绳子尽量们平直,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想一想桥塔为什么要修那么高?
五、拓展延伸
看P42右图:观察这座钢索桥,它使用了哪几种结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观察研究我们家乡的桥,画出它 的结构,写一段介绍它的短文。教学反思: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7 喜欢
阅读(1652)┊ 评论(0)┊ 收藏(0)┊转载(0)┊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王敏勤教授谈怎样说教材 后一篇:魏书生激趣13法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大象出版社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大象出版社]
第一单元 我们的考察计划 1 考察前,我们要„„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大象出版社。
(2)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利用考察活动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考察计划。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下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本单元首先安排了“合作方块”游戏活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准备活动材料,周密组织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玩得高兴,玩得有序,玩出体会。
(二)关于“合作方块”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教学过程:
游戏准备:准备大小相同的纸,剪刀,每位学生取一张,分别剪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图形,然后分组装成一袋,小组之间交换,作为拼图用的卡片。
游戏规则:小组成员都拼出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时,就完成了任务。率先拼完的小组获胜。
游戏要求:游戏前,小组先讨论协商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游戏时小组成员都从袋内取卡片,拼成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游戏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和总结经验与教训,并进行集体交流,特别强调认真作好活动计划与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三)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走出教室去亲近大自然,深入社会,这是令学生欢欣鼓舞的事。教师宣布下周六到大自然中去考察的消息后,启发谈话“刚才的游戏活动,我们已经体会到认真作好计划与组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考察活动前,我们要做好哪些计划与组织工作呢?”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商议,并作好记录。2 考察计划展示会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自己比较、自己讨论、自己总结,使他们能够初步体验怎样计划与组织,悟出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
(2)训练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合作精神。教学过程:
(一)活动 考察计划展示会
首先,让各小组将制定好的考察计划贴在展板上或黑板上,组织全班学生参观。这一过程既是参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比较与评价的过程。
接下来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哪些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计划与组织的内容有哪些?”并让他们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计划与组织项目清单”里。
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清楚制定考察计划的项目和计划与组织的要求。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评选最佳考察计划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对怎样计划与组织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每一位学生计划与组织的能力,下面让学生分组制定一个完整的考察计划,并且要从中选择适合全班考察的内容,评选出最好的考察计划,用来指导下周六的科学考察活动。
第二单元 吃的好吗 1 我们吃什么 教学目标:
(3)初步训练学生分成小组、推选组长、小组分工等计划与组织的能力。(4)学习给食物分类的科学方法,了解食物的基本种类。(5)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单元页上呈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探、究、奇、妙四位学生席地而座,面前摆着面包、饮料、火腿、水果等食品,他们正在边野餐边思考一些关于吃的话题,教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大象出版社》。旁边的大树上一只嘴馋的小猴子倒挂在树上。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画面,能够达到激思引趣、导入新课的作用。
本课教学开始,教师可以用拉家常的口吻引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平时我们都吃些什么?”实话实说,畅所欲言。由于学生家庭生活条件、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一问题的答案一定各不相同,而这恰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分类活动。
在给食物进行分类之前,首先进行分组能力的训练,通过协商和讨论引导学生自行分组,并概括出分成小组、推选组长、作好分工的方法。教材设计通过卡通讨论的场面和竖栏里的分组建议对学生进行了细致地指导,拓展活动还将继续强化这一能力培养。
接下来,让学生给食物进行分类,并随时填写“食物分类表”p9中。汇报交流时,要让他们充分表达,不要强求统一答案,也没有统一答案。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到“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2 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1)强化分组、分工等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作好实验准备。
(2)通过研究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认识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实验常规教育。教学过程:
一、提问与猜想。
上节课,我们已经引导学生给食物进行了分类,同时萌生了好多问题,本节课将开始深入探究其中的一些问题。教学从引导学生围绕“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食物中哪些营养?”进行猜想与假设开始,这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二、实验与总结。
在实验研究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围绕“怎样做好观察与实验的准备工作呢?”展开讨论,为了有效落实“二级目标”,强化训练,教材还提供了“准备材料建议”。
“食物中有哪些营养”这一问题具有挑战性,教材选取了比较适合儿童探究发现的蛋白质和淀粉这两种营养成分,设计力图引领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教材只在“材料超市”里提供了一些学生常见的食物和其他材料,怎样实验则由学生说了算。教学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但不要代替学生实验,不要立刻释疑,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必须相信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己选取研究材料,自己耐心地观察、自己分析和思考。在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食物里所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三、拓展活动 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
针对学生调查的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影响,哪些没有影响?哪些有影响?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去研究。
并把研究结果记下来。3 一次奇妙的旅行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的准备,培养计划与组织能力。(2)了解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过程。
(3)通过阅读漫画故事,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本课由引入活动、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淀粉的消化实验、总结四个渐进层次构成。第一层次:引入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卡通人物的漫画,吸引儿童主动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第二层次: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学生带着兴趣观察阅读“他俩在奇奇肚子里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初步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消化器官模型,充分发挥其直观作用,教师同时讲述人体的消化过程,指导学生指出自己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第三层次:淀粉的消化实验
如果能亲眼看见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学生肯定会十分兴奋。为了达到眼见为真的效果,教材选取了经典的淀粉的消化实验,这是因为本实验现象明显,材料容易得到,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接着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方法。由于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搞清哪些条件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不同的。比如倒入试管的淀粉液要少量,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而且两支试管要同样多;在2号试管里加进的唾液不能太少,1号试管要加进与唾液同样多的清水;两支试管要同时放入温水中;过几分钟后,向试管里滴相同滴数的碘液(两三滴即可)。第四层次:总结
最后,启发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自己总结“我们是怎样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能够发挥学生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祝你胃口好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分析“食物结构金字塔”,了解怎样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
(2)通过参与评选“健康小专家”活动,锻炼学生计划与组织能力和科学合理搭配营养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让学生观察漫画p18讨论:他们的吃法好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搭配食物?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不好的吃法,使得他们自然而然地关注怎样合理搭配食物这一问题。
二、观察食物结构金字塔
出示食物结构金字塔,让学生小组观察与讨论,“从这个食物结构金字塔中,我们能够发现什么?”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观察、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论,自己去领悟怎样科学合理搭配食物,教师不要直接讲解,不要硬性灌输。
人体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可是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因此,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
三、评选“健康小专家”
活动采取闯关的形式,分为四关。
第一关:让学生如实填写“饮食调查清单”,分组交流,根据填写情况和身体情况推选出健康组长。
第二关:分组围绕“饮食与健康”的内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第三关:为自己家设计一份食谱,并配上广告。
第四关:举办“饮食与健康”研讨会。
第三篇: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
2.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3.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
5.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6.物体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7.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8.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了青霉素。
9.()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10.()最早发现了细胞。11.细胞有不同的()、()和()。
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航海家是()。
13.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14.1961年,苏联宇航员()首次绕地球飞行。
15.2003年,我国宇航员()乘坐()飞船首次绕地球飞行14圈。
16.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等。
17.目前人类钻孔的最深深度是()千米。18.科学家是通过()来探测地球内部的。
19.地球内部分为()、()和()。
20.东汉科学家()发明了预测地震方位的()。
21.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22.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
23.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
二、简答
1.使用显微镜要注意什么?
2.写出你所知道的5种微生物。
3.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哪里?
4.说一说你是怎样做酸奶的?
5.细菌有哪些特点?
6.细菌有哪些功与过?
7.怎样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8.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9.说一说霉的功与过。
10.地球仪上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11.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12.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三、分析
1.说一说伤口化脓的原因。
2.小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在水缸里舀了一杯生水喝起来,如果你来劝阻他,你会说什么?
四、模拟实验
1.火山喷发
2.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在平面上航行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第四篇: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作业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
2.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3.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4.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才可以看清楚。
二、简答
1.使用显微镜要注意什么?2.写出你所知道的5种微生物。3.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哪里? 第二次作业
简答
1.说一说你是怎样做酸奶的?2.细菌有哪些特点?3.细菌有哪些功与过?4.怎样减少致病
细菌的传播?
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
1.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2.物体在()和()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3.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4.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了青霉素。
二、简答
1.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2.说一说霉的功与过。
第四次作业
一、填空
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2.()最早发现了细胞。
3.细胞有不同的()、()和()。
二、分析
1.说一说伤口化脓的原因。2.小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在水缸里舀了一杯生水喝起来,如果你来劝阻他,你会说什么?
第五次作业
一、填空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航海家是()。
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3.1961年,苏联宇航员()首次绕地球飞行一圈。
4.2003年,我国宇航员()乘坐()飞船首次绕地球飞行14圈。
二、模拟实验:比较船在球体上和在平面上航行会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第六次作业
一、填空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等。
2.目前人类钻孔的最深深度是()千米。
3.科学家是通过()来探测地球内部的。
4.地球内部分为()、()和()。
二、简答
地球仪上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第七次作业
一、模拟实验:火山喷发
二、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第八次作业
一、填空
1.东汉科学家()发明了预测地震方位的()。
2.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3.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
4.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
二、简答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动物怎样生活
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和喜欢,对新学期学生有更多对科学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知道某种被观察动物的显著观察特征和行为特征;
2.能根据提供的观察事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讨论和搜集相关信息;
3.进一步增强对植物和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初步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6种及以上的典型动物图片、观察事项记录单每组一份。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引导语:(教材第一段)
•请学生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
2.分小组对选定的一种动物进行观察,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图片或文字资料。
观察记录单设计如下:(旁注:对动物的观察要全面,力争让学生更有兴趣地进行科学观察,引申到课后自觉的观察)
•它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样的?
•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此项有一定难度,教师可考虑使用)•这种动物的食物是什么?从哪里获得食物?怎样吃食物?它也排泄废物吗? •这种动物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哪些过程?
•这种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这种动物怎样运动?
•这种动物会对光、震动、声音等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反应?
3.小组对观察与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4.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5.在课外进一步进行观察和搜集相关资料,以补充记录单。
后记:每个 班的学生反应不同,观察的方面教全面,但是缺少观察实践。
第二课时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2.初步了解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方法: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两栖类。
3.初步了解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
4.能通过小组形式讨论、整理、总结出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
5.能通过合作形式整理总结出动物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6.培养小组分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6种典型动物图片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动物的图片、小组的信息记录整理
单(见教材)。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提供6种典型动物的图片,引入教材第一段。
2.寻找相似的动物的活动
•提供丰富的动物图片,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蜻蜓相似的动物。•说说为什么这样找?/这样找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怎样相似?
•分组将其他的动物分别归类。
3.逐步建立浅近的概念
•将看法一致的动物分别列在表格中。
•说说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初步抽象出共同特征)
•将看法不一致的动物罗列出来。
•各方面陈述各自的理由。
•运用先前达成的共同特征来分析该种动物,如果看法达成一致则列入表格,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教师则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主要是形体特征和行为方面的)
•进一步抽象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并为每类动物命名。
•提供科学家的分类依据和命名方法,交流:“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和补充?”
•还有哪些动物和这6类动物都不相似?蜗牛是哪类动物呢?
4.寻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引导语: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小组讨论。
•交流,达成一致。
•教师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
后记:学生喜欢这样的课程,激发了他们研究小动物的兴趣。老师鼓励他们课后多进行观察研究,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第三课时植物怎样生存
教学目标
1.知道多数的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空气、水制成的。
2.知道绿叶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洁净空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3.了解海尔蒙的科学实验,初步了解植物气孔在放大镜下的样子。
4.经历对植物养料的探究过程,主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5.培养学生不懈的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植物光合作用挂图或演示图片,可供顺利观察的显微镜下的植物气孔(按条件分组观察)。
教学活动过程
•动物吃食物,这些食物可提供动物生长和生存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需不需要食物呢?
•讨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干脆利落地提出问题,教材中的“植物的养料是什么”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科学问题)
2.作出假设
•说说各自的想法和理由,教师罗列出来。(说出理由很重要)
(从“与植物最直接关系的土壤”开始研究)•,植物真的是从土壤中获得食物的吗?教师板书:植物从土壤中获得食物。
•怎样证明这个假设?
3.实验设计过程
•讨论:学生的实验设计过程。
4.验证和结论。
•交流实验设计过程。
•提供海尔蒙实验的前半段,即“„„这是怎么回事呢?”
•阅读资料,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实验是怎样做的?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5.进一步假设。
•先让学生进一步假设。
•阅读资料“„„一定是从雨水中得到的。”海尔蒙又是怎样作进一步猜测的?
•讨论交流:“从资料中,你认为我们应该从海尔蒙身上学习什么?”
“海尔蒙的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
“我们不知道海尔蒙是怎样继续他的实验的,如果你来设计实验证明的话,你想怎样做?”•
6.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
“如果认为不正确,那么,植物的生长养料主要从哪里来呢?” •
•阅读资料:课文第三四段。
•说说植物利用什么能量、什么器官、什么原料在体内制造食物?
•教师利用挂图或图片讲解(初步地)光合作用的过程,“在光合作用下,植物制造出氧气和淀粉,这些淀粉是植物生长的食物来源,也是动物生长的食物来源”。
•讨论交流: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与人们有什么关系?
7.观察气孔活动。
•说说空气和水是怎样进入植物的身体里去的?
•学生:水是有植物的根吸收的,空气是„„
•教师出示叶的气孔图片,解释气孔的作用。
•分组观察显微镜下的叶子气孔。
6.作业
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有关植物的资料。
后记:对于气孔的认知,学生还是比较模糊的。
第四课时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
2.知道植物的茎能输送水分和养料;
3.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讨论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进方案;
5.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活动;
6.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供小组研究的材料: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两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杯。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达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呢? •引导学生作出解释——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茎把水分和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2.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提出研究问题: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吗?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的方案;
•交流和指导: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能容易的看到实验的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有没有减少?
•怎样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蒸发)到空气中去?
•你预测试管中的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制作实验装置,并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交流: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出示已经提前做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结论。
3.设计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
•说说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
•交流:有什么证据或方法可以证明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阅读教材中验证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的实验。
•小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
•教师出示实验装置,并让某学生进行操作。
•预测:植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作业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进一步实验和观察。
•收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后记:一定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否则学生就不能理解透彻。
第五课时形形色色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大部分常见的植物都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生长阶段;
2.知道大部分常见的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许多种;
3.知道大部分常见的植物的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
4.知道并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
5.初步了解环境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或适应);
6.能以小组形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和交流;
7.能概括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凤仙花生长各阶段图(三下册)、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植物向光性演示实验(在几天前应开始准备,教学时揭示实验结果);
小组活动材料:大的透明塑料袋、盆栽植物或校园中的小型植物、相关植物图册书籍、学习
单。
教学活动过程
1.交流。
•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籍等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出来。•教师提供其他可供小组研究活动的资料。
2.植物个体特征的复习与学习。
•出示凤仙花有关生长过程图片与资料。
•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凤仙花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凤仙花的身体结构可以分为哪6个部分?
3.植物群体特征的学习。
•出示更多植物的图片或活体。
•小组研究活动:
•选择一种典型或常见的植物进行小组研究。
•讨论完成学习单:(项目包括:植物名称、生长阶段、繁殖方式、身体结构、生长环境、其他特点等)
•小组交流
4.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问:植物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吗?你有什么证据或例子?
•教师讲授一些植物对周围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例子。
•教师出示植物向光性演示实验装置,讲解实验原理,并揭示实验结果。
•让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5.植物叶的蒸腾作用实验。
•学生按教材所示方法进行小组实验准备。
•猜想实验结果。
•学生实验活动。
•学生对实验现象作做出自己的解释。
•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环境、气候、人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好处。
6.植物共同特征的提炼。
•小组讨论并在学习单中写出植物的共同特征。
•交流。
后记:学生要理解,就需要自己动手做一做。
第六课时动物和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2.知道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
3.能通过讨论归纳出生物的特征;
4.能区分和判断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物体的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1.复习引入。
•出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回忆植物的共同特点,在圆圈中填写;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回忆动物的共同特点,在圆圈中填写;
2.寻找动植物之间的不同点。
•小组讨论动植物之间的不同点;
•汇报交流;
3.寻找动植物之间的相同点。
•小组讨论并填写动植物之间的相同点;
•观察动植物的相同点,说说还有没有其他的相同点;
•根据动植物的共同点,给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生物。
•说说常见的周围的生物。
4.非生物的概念。
•说说周围有哪些物体不是生物?
•非生物具有什么特点?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属于非生物。
5.运用概念。
•出示各种物体图片,说说这些物体属于“生物”还是“非生物”,为什么? •出示一些能产生认知冲突的物体:火(现象)、计算机、人等。•教师讲解: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
•讨论:人与其他生物相比,在哪些地方更为突出?
•讨论: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