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下学期国学教案
国学讲堂——《孟子》之《“以力假仁者霸”》教案
全椒县第三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对《孟子》之《“以力假仁者霸”》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孟子思想中的“以德服人”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对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孟子》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
教学重点:对《孟子》之《“以力假仁者霸”》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孟子思想中的“以德服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孟子》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合作学习模式的小组活动体会学习《孟子》的思想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学期我们在国学课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孟子的有关故事和他的政治思想,今天我们先来考考自己,看谁对孟子了解多。
二、检测原有知识:合作学习活动一,我所知道的孟子
1、每个同学回忆有关孟子的知识:文学常识、有关故事、政治思想、著作等。(1分钟)
2、与小组的同学分享你所知道的有关孟子的知识,3、所用学习策略:轮流讲。
4、用时:3分钟。
5、奖励方法:完成任务的小组得2 分。
6、管理策略:随机抽问
7、相关资料:
a、孟子简介: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为儿媳训子”等广为流传。
b、《孟子》思想: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
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三、合作学习活动一:孟子名言接龙小竞赛
1.引言:孟子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辉,他的很多话语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例如:“ 彼一时,此一时也”;“尽信书,不如无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你还知道有哪些孟子的名言呢?小伙伴们,让我们赶紧来测试下吧。
2.方法:小组同学进行 孟子名言接龙小竞赛,看谁知道的多!3.学习策略:轮流说(A→B→C→D)。4.时间 : 1分钟。
5.检查效果方法:随机抽问。
6.奖励措施:完成活动的小组加一分,随机抽问能回答的加一分。7.教师总结归纳,屏幕展示孟子名言,学生集体朗读。孟子名言: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8.学生自由背诵5分钟。
四、学生朗读印发的资料六
【原文】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五、合作学习活动二:疏通语句 • 步骤:
1.自读文段,对照注释理解字句意思,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翻译课文。(3分钟完成)2.学习策略:轮流讲。
按(A→B→C→D)顺序每人翻译一句 ,小组内共同解惑,2号记录有疑惑的问题。(3分钟完成)3.各小组互相解惑。4.随机抽问。
• 【译文】:孟子说:“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商汤凭七十里(创王业),文王凭百里见方称王。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足(反抗);靠道德使人服从,是心里高兴而真心服从,就像七十二弟子敬佩孔子那样。《诗经》上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就是这个意思。
六、合作学习活动三:联生活,谈体会 看视频:《 <孟子>——国学经典 》中 “以力假仁者霸”部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以德服人”的理解。
1.学习策略:思对论。2.步骤:
思:独立思考(1分钟)。
对: A→B,C→D(2分钟)。论:小组分享(2分钟)。3.随机抽问。
七、课堂小结:自己要做个有德行的人,将自己的道德理论落实到生活去,以身作则,那你身边就会有许多的良师益友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孟子思想中的一些精髓,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用孟子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八、课后作业:背诵《孟子》之《“以力假仁者霸”》。
第二篇:五年级下学期国学教案
9、宽
(一)教学时间:2016、2、29 教案序号:1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论语》(上)相关内容,初步理解文字内容,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2、塑造学生们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2、在学生琅琅上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意思。
难点:塑造学生们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二、读文理解诗的内容
出示: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2、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②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3、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三、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9、宽
(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注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学习方法、态度、为人方面对自身的影响与熏陶感染,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目的。
教学时间:2016、3、7 教案序号:2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难点:
1、培养儿童读书兴趣,提高修养。
2、背诵相关段落。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示相关段落。
9、宽
(二)二、探究学习后两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学生观点摘要: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和这相反。
[探究第二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这样就能够远离怨恨了。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指导朗读。
提示:朗读时节奏非常重要。
四、谁能说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9、宽
(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教学反思:
10、恕
(一)教学时间:2016、3、14 教案序号:3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教学难点: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能背诵上一节学习的段落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出示相关段落。
二、学习新知。
出示: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教师范读,注意文章中难读的字。
2、教师领读。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三、感悟内容,理解大意。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贯:贯穿,统管。
唯:应答声。
2、全班交流。
师:请两个同学朗读,师生对读,请两名同学背诵,全班背诵。目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4、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目的:开展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0、恕
(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教学反思:
10、恕
(二)教学时间:2016、3、21 教案序号:4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的意思。
3、以丰富事例影响和感召学生,培养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意思。
难点: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教具、学具的使用:
国学课本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能背诵上一节学习的段落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出示相关段落。
二、读文理解诗的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文中难读的字。
2、教师领读,初步理解诗的内容。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小组内讨论段落的意思。
4、教师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注释: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想别人强加我的东西,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
三、品味经典,感悟内容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3、指名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哪位同学想起来展示一下呢?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4、再读诗歌。
5、赛读
四、谈收获
理解了诗的内容,从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五、背诵
以小组为单位背诵,组长检查。板书设计:
10、恕
(二)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教学反思:
第三篇: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导语:七年级是刚刚升初中的时候,那么下学期的语文教案怎么去制定,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文章,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识字学词学句
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字上面一个横析比下面的横折要小一些,竖要写在坚中线上;“包”字右上部的“勹”不宜过大,里面的“ ”稍小些,不超出“勹”也不紧贴“勹”,最后的“ ”向右时稍拉长,把上面的部分包在内;“尺”的“尸”,上面的框体要小些,最后捺要伸出,下部体势舒展。
“奶”“车”两个字的笔顺要重点指导:
“奶”的右边有两笔,先写,再写丿
车
重点指导。
奶:右边先写“了”,再写“丿”。
船:认识“舟”。
铅:认识“钅”。
一牛奶 一铅笔 一飞机
一面包 一尺子 一汽车
一香肠 一转笔刀 一轮船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一、写字。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选字填空。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犭 鸟
五、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六、填上合适的词。
一头 一尺子 一鱼 一棵
一只 一书 一笔 一朵
七、写句子。
动物园里有老虎,有猴子,还有天鹅。
果园里有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
________里有__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__。
八、给句子加标点。
1.你今天上学吗
2.小学生应该好好学习
3.小熊猫多可爱啊
九、看图按提示写话。
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狐狸、应该、美丽、眼睛、战士、汽车、蚂蚁、竹竿、清早、海军
三、起立、美丽;可以、已经;每天、美好;时候、识字
四、犭:狮、狐、狸、猫;鸟:鸡、鸭、鹅
五、母亲、每天;美元、平原;清水、请进;出现、观看 六、一书;一尺子;一鱼;一笔;一只;一头一朵
七、略
八、l . ? 2.。3.!
九、略
一、把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二、比一比,组词。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牛奶 一面包 四汽车
一尺子 五水 三香肠
一飞机 七鸭 十果树
五、选字填空
市 士
1.这座城非常美丽。
2.海军战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气 汽
一棵;
1.妈妈生了。
2.这辆车真漂亮。
以 已 蚁
1.今年我经五岁了。
2.你不爱学习,后怎么生活呢?
3.蚂是一种昆虫。
六、把下面的词语按照一定的类别写下来。
狮子 科学家 西瓜 医生 苹果 狐狸
解放军 白梨 白鹅 老师 野鸡 桃子
狮子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科学家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西瓜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猜一猜
1.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2.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
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4.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
5.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然四只脚,自己不会走。
参考答案:
一、二、老师,狮子,能力,熊猫,小鸟,公鸡,晴天,眼睛,每天,大海,土地,战士,竹竿,赶快,远近,一斤
三、爷 狸 生 妈 竿 么
四、杯,片,辆,把,杯,根,架,只,棵
五、市,士;气,汽;已,以,蚁
六、狮子,狐狸,白鹅,野鸡;科学家,医生,解放军,老师;西瓜,苹果,白梨,桃子
第四篇:七年级英语下学期Unit7教案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Unit 7教案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Go for it七年级下册中第七单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谈论人的外表形象(look), 教材内容围绕着描述人的外貌特点展开,让学生学会谈论人的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因此 ‘talking about sb’s look’ 是教学重点。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本单元出现的表示人外观的词组及句型。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以人的外貌特征为主线,兼顾交际功能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外表特征。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发学生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交换对不同人物的描述及看法,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情谊。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语言知识
1.语音: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2.词汇:名词: hair, height,build,captain,team, bit, joke, beard,glasses,look, singer etc.形容词:short, tall, medium, thin, heavy, blonde, brown, curly, straight, wise, popular, huge, teeny etc.动词:wear, stop, remember, say etc.3.短语: straight hair, a medium build, look like, good-looking,a little bit etc.4.句型: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He/She is tall.He/She has curly hair.What do you/they look like? I’m thin./They’re medium height.Do you know David?
No/Yes.5.语法:①Yes/No问句及简略回答②wear的一般现在时用法③用于宽泛描述的形容词
2、语言技能
1.能熟练的用英语进行对人外表特点的描述,并根据描述画出人像。
2.能概括人物的外貌特征并根据人物特征推理出某一人物。
3.能替自己和别人进行新形象设计,能和合作伙伴互相交流,充分交换信息。
4.能掌握本单元出现的表示人外观的词组及句型,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灵活运用这些词组及句型描述别人的外表,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
1.通过描述同学、教师或自己的偶像的外貌,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好恶,学会交换不同的看法,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
2.教育学生要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赞美别人,友好地描述别人的形象。
3.学会赏识,懂得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4.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
4、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人的外貌和同一人的不同外貌,了解中西方文化中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比较委婉,而西方人则更直接些,对学生进行不同文化意识的渗透。同时让学生在给自己或别人画像时提高绘画水平和审美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外貌作用的背景知识,实现跨学科交流的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语言材料,让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的有关词汇,短语及句型,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新词汇的运用,特别是has与is的正确使用,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单元教学重难点一览
重点
难点
1.The vocabulary.2.--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He/She is tall.--What do you look like?
--I’m thin.I have short hair.Use the language to talk about sb’s look.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过关于“What does he like?”这一特殊疑问句式,具有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前提,能自然地与本单元话题进行衔接。谈论人的外表形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话题。故学生喜于用英语表达此类知识。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1.教学方法:
(1)情景交际法:本单元话题源自生活,立足这一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然后在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能用)。
(2)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设计多种任务活动,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促使学生为完成任务和同学进行合作,为完成任务进行探究学习。
(3)开放性教学策略:教师要开放性地处理教材,结合教材插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电影片段等,丰富学生知识,拓宽他们视野,实现知识的整合。
2.学习策略
(1)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能根据需要进行有目的预习,使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起补充作用。
(2)合作学习: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形成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抓住英语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能力。
(3)通过汇报、猜明星、车站接人、做目击证人、绘画等一系列比赛,创设情景和有意义的任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概括和推理能力,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4)能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查找信息,用所学内容进行真实的交际,积极参与课外英语学习。
六、主题语表
hair: short, long,curly, straight, bald,others: wear glasses,height: tall, short,blonde, brown etc
wear white shoes…
medium height
↖
↑
↗
physical appearance
↙
↘
face: beard, mustache,figure: thin, heavy,eye(big blue..)etc
a medium build
七、课时结构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总目标的具体描述,为了能较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我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如下处理,目的是突出重点,使课堂节奏紧凑,连贯。本单元分为四课时:
Period1
(Section A 1a/1b/1c/3b SectionB1a/1b/2c/Selfcheck3)
Period2
(Section A 2a/2b/3/3a/SectionB3c)
Period3
(Section B 2a/2b/3a/3b)
Period4
(Section A 4/SectionB4 /Selfcheck1&2)
八、教学过程设计
Period1
I.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单词: hair, curly,straight, height, tall, medium, thin,heavy,build ,beard,glasses, blonde, brown
2).句型:--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He/She is tall and has long hair.--What do you look like?
--I’m thin.He/She wears glasses/…
2.能力目标:1)学完本课,学会描述人物外貌。2)能积极思维,运用所学单词,短语及句型,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学会友好地描述别人的形象。
II.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新单词和句型和怎样描述一个人的外貌。
III.教学难点: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的方法。
IV.教学设计:
Step1游戏----新课程的导入
找出两名外貌差异较大的学生来做游戏,一个胖而高大的男生(a fat and tall boy),另一个瘦而较矮的男生(a thin and short boy)。
游戏内容:(1)拔河(tug-of-war)(2)跳远(long jump)
目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游戏的最后结果(即不管外貌如何在不同的游戏中都能获胜)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不要以貌取人(Don’t judge by appearance)。
然后用这两名学生为例教heavy ,tall, thin, short及两个句型:
1.what do you look like? 2.What does Tom/he look like?
Step2 Presentation(SectionA1a/SectionB1a)
引导学生熟悉有关描述人的外貌特征的词
1.三个漫画人物教有关height 和 figure 的单词。然后用三个人操练“What does he look like?”注意be 动词的用法。
2.一个cartoon girl 教身体的各部位。(ear, face, hair, eye, nose, mouth)
3.Touch your body(nose etc), 接着操练“What does she look like?”最后是 hair,注意has的用法。
4.4 pictures 来教有关头发的词汇,注意has的用法。连着教a beard, a moustache, glasses, wear.5.Drill: Let’s design the new look for George Bush.操练“What does he look like?”(以一种比较滑稽的手法让学生巩固本课的词汇。)
Step3: Practice(B1a, A1a)
1.Finish P44, B1a.2.学习课本的第一部分P41,1a先看图片,然后搭配图片和相关的外貌特征的词。
Now please look at P41, Use the letters to match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with one of the numbered words.Write each letter next to a numbered word.You can use some letters more than once.Point out the sample answer.(Keys: c, f, a, a, d, h, e, b, g, e)
Step4: 听力练习Listen 1b.(Look at their books Listen and fill careful1y).Listen carefully and fill in the blanks and find Amy’s friend? We will listen twice.The first time, just listen.The second time,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And say Amy’s friend’s look.(He's really tall.And he has curly hair.)
Step5: Practice(1c and 3b)(因为用的目标语言作用差不多,训练的侧重点在3b)
1.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Then ask the class to point to the girl in the picture who has long hair and a medium build.2.Make a dialogue with a student.And ask the student to point out the person you described.Then
Ss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pairs.3.(3b)1).A 同学把名字填在图里的每个人旁,B同学通过问问题找到这个人。
2).Act the dialogue.3).Finish the form.(任选三个人来完成这个表格。)
is
has
Paul
Cathy
Yujie
(让学生自主发现用is 和has 的区别来突破本单元难点,最后终结陈述他们的用法。)
Step6: make sentences(Section B 1b)
1.(1b)配四幅图连线 说句子 Hanhong wears glasses.„
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着名音乐家或演员等的图片说句子。
Step7: describe(shelfcheck3)
1.播放一个如何描述别人的视屏。
2.让学生描述shelfcheck3(先在小组内,然后推人汇报,让全班同学听,评价)。
Step7: a guessing game(SectionB2c)
1.小组内pairwork.Asking and guess who is my favorite musician,actor and athlete.2.猜李永 潘长江
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代表到黑板前面来,这两位同学面向其他同学,背向黑板,不许回头。老师将两幅名人图片粘到黑板上或打在屏幕上等,然后分别请这两组同学向本组的组代表描述本组图片上人的外貌、工作(第四单元知识点)或其他相关情况,让本组的组代表最快猜到本组图片上名人是谁的小组获得胜利。在游戏过程中注意:描述的同学每人只能描述一次,并且只能描述一句,并尽可能多的描述人物外貌,在很难猜出时,可以描述工作或其他相关情况。
目的: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其概括与推理能力。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谈论“他/她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样还可以复习第四单元的内容。
Step8
homework
1.Describe your family member and draw a picture of him/her.2.预习P42.P43.P46生词和P43/3a部分。
Period2
I.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单词:always, captain, popular,team, good-looking, a little bit, joke, never, stop, teeny, huge, dreamer, wise
2).句型:如同第一课时。
Do you know David?
No/Yes.2.能力目标:1).提高听读能力。2).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描述人物的外貌。3).能概括人物的外貌特征并根据人物特征推理出某一人物。4).能和合作伙伴互相交流,充分交换信息,进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目标:1).教育学生要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赞美别人。2).懂得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II.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新单词和句型和熟练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的方法。
III.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的方法并成功的根据人物特征推理出某一人物。
IV.教学设计:
Step 1作业汇报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to describe your family member.Step 2 listening(Section A 2a/ 2b)
Listen 2a and 2b And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s and has.目的:培养和提高听读能力。
Step3 Pairwork(SectionA 3)
1).Have students do the activity individually.2).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3).Describe Nancy to your partner.Step 4 Presentation
1.listen and match the descriptions you hear in 3a.2.(用课件展示3a部分中的Picture a)
Introduction:This is my good friend,Liu Peng.Please describe him with your partner.(板书tall, curly brown hair, medium build)看图谈论(in pairs)并表演
3.(课件出示3a中的Picture b)给学生下列提示(板书)然后进行描述(看图描述(in pairs)
并表演)
Name:Xu Qian
Likes:telling jokes
Appearance: short,a little bit heavy,beautiful long black hair
3.让学生读课本(3a)1, 2两部分后讨论回答:(学生自读后展开讨论回答问题)
1)What does Ma Yan look like?
2)What about Wang Lin's appearance?
帮助学生具体问答,板书thin,blonde, good-looking,basketball team,straight hair.)
4.Fill the form
name
is
has
wears
likes
Liu Peng
Step5
What does your best friend look like?
1.survey
name
is
has
wears
likes
2.report her /him to the class
Step6 车站接人
任 务:车 站 接 人
目 的:模拟交际,巩固用英语描述人物外形特征的词汇,强化“辨别人物”的语言功能。
材 料:卡片数张
语言技能:Listening,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语言知识: 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He is tall and thin/medium height/medium build.His hair is straight/curly/black/brown/blonde/short/long.He has big eyes/a round face„ He is wearing„
活动形式:whole-class activity
教学过程:
(1)教师布置任务:接人者在车站并根据卡片上的描述找到所要找的客人。提出具体要求,并对教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创设一个模拟车站的情景。
(2)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卡片,让其在卡片的正面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在 反面做记号,完成后教师把卡片收回。
(3)教师选出十名学生去车站接人,每人从收集的卡片中抽取一张,并根据卡片的描 述找到所要找的“客人”;(若时间允许可进行第二、三轮。)
(4)学生评委和老师根据找出所接客人的时间和准确性,选出“火眼金睛”数名。
这些活动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使用课文中学到的有关人物外貌特征的知识,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还联系与接触社会实际,拉进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拓宽了学习内容。
Step7 homework
1.(SectionB3c)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you draw to write about him or her down.2.Design yourself a new look that you are twenties later.3.预习Section B的生词和课文并填空3c。
Period3
I.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单词:look, remember, nobody, singer, pop singer, now, say
2).句型:复习前面句型
2.能力目标:1).继续提高听读能力。2).能概括人物的外貌特征并区别人物和推理出
某一人物。3).能替自己和别人进行新形象设计,能和合作伙伴互相交流,充分交换信息。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描述同学、教师或自己的偶像的外貌,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好恶,学会交换不同的看法,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2).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II.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新单词和句型和熟练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III.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描述人物外貌的方法和画疑犯图。
IV.教学设计:
Step1 organization 1’
organize Ss by showing a picture taken about ten years ago.(Let the students guess who was me in the picture.)
Step2 a song <
Why do most people can find themselves(他们自己)in a picture first?
Please enjoy the song and answer my question.Step3 Free talk
1.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my old photo.2.Let the students talk about some changes.(老照片与现在的我对比。Height , hair, build, wear glasses etc.)
Step4 My new look
学生出示二十年后的new look并描述他自己的new look.Step5 Listen(Section B 2a and 2b)
You will hear Maria and Danny talking about Tina Brown and Johnny Dean.1.Your job is to write the job each person does.Point to the heading “Job” on the chart.2times.Check the answers.2.This time your job is to write what each person looks like.Point to the heading “looks like”.Check the answers.Johnny Dean
Tina Brown
Job
rocker singer
movie actor
Looks like
tall, thin, long curly hair, glasses
medium height, long blonde hair
Step6 Section B 3a
1.Read the magazine article to the class.And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ictures of Johnny Dean.2.Point to the blanks in the chart.Describe Johnny before and now.Point out the simple answer.Step7 Section B 3b
3b is an article provides guided writ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point out the numbered blanks in the paragraph.Step8 Eye-witness
目 的:模拟交际:目击证人向警方提供疑犯情况,巩固用英语描述人体部位和外形特征
的词汇,强化“辨别人物”的语言功能,丰富学生社会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材 料:Student A信息卡、Student B 调查表
语言技能:Listening,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语言知识: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He is tall and thin/medium height/medium build.His hair is straight/curly/black/brown/blonde/short/long.He has big eyes/a round face/moustache„ He is wearing„
活动形式:Pair work: A—the eyewitness;B—the police officer
教学过程:
(1)教师布置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并创设一个情景: A目睹一女孩被人绑架,案发后B来向目击证人A调查疑犯情况。
(2)教师发给每位 eyewitness信息表,让其仔细观察疑犯的外貌特征,回收信息表;同时发给每位police officer调查信息表并思考如何提问完成表格;(要求A、B两人不能互看资料)
(3)B向A提问,并根据A的回答完成信息表;
(4)A、B合作画出疑犯的肖像;
(5)每小组向全班展示调查表和画像,并评出“最佳eyewitness”并把作品存入个人档案袋中。
Step9 homework
1.学生A、B根据Eyewitness活动合作拟写一份通缉令;
2.背诵selfcheck1。
Period4
I.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单词:复习整个单元。
2).句型:复习整个单元。
2.能力目标:1).能熟练的用英语进行对人外表特点的描述,并根据描述画出人像。2).能掌握本单元出现的表示人外观的词组及句型,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灵活运用这些词组及句型描述别人的外表,提高写作水平。
2.情感态度目标: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
II.教学重点: 描述人物外貌特征和写作。
III.教学难点:听文画图,看图写文。
IV.教学设计:
Step1.Who remembers best?
words Selfcheck 1(检测本单元单词的掌握情况)
Step 2.Who describes best?(SectionA/4)
In groups, ask a student to describe his or her classmate.Use only words and sentence patterns from this unit.For example, She's short and thin.She has curly hair.(The other students listen to him or her carefully and guess who it is.)
Give a sample description of someone in the class and ask the class to guess who you are describing.Ask some students to describe a person while their classmates guess who it is.课堂上,我要求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 描述班上任意某个人的外貌和个性,让全班同学猜一猜他(她)是谁。任务布置下去后, 同学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讨论中去了。首先要商量好描述对象是谁(在这一过程中, 有较多的人际交往)。在描述的过程中, 成绩较差的同学能说几个简单的句子如 She is tall.She is 13 years old.而成绩中等或较好的同学接上较复杂的句子如 She often wears a pair of glasses.She has beautiful, long, black hair.She likes reading and playing the piano.(在这一过程中, 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口头训练的机会,而且大家在小组中也不必担心出洋相。大家抓紧机会练习,互相请教,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气氛非常融洽)。有可能部分小组会描述深受他们喜欢的老师,会说到老师的、个性、外貌,最喜欢的颜色、运动、电影、音乐等等。在这种互动,双动的教学中,课堂气氛达到了非常和谐、融洽的地步,师生间的感情进一步加深。
Step3 Who draws best?(Section B/ 4)
This activity provid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1.Ask each student to draw a picture without letting ,anyone else see it.2.Have students get into groups of four.Tell th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o give themselves numbers from 1 to 4.3.Ask the other thre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o listen to the description and draw the person.You may wish to have them listen to the description several times.4.Ask each group to swap its pictures with another group.That group votes to decide which of the three copies looks most like the original picture.The student who drew that copy is the winner.Step4 Who writes best?
Choose a picture you draw and write the description on the exercise books.Step5 homework
1.Revis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2.Look for some more beautiful passages to read.3.Write down a notice for looking for the lost people
九、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谈论人的外表形象(look),‘talking about sb’s look’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本单元的设计通过创造性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多姿多彩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各种任务,充分借助听力材料,在听读的基础上创设语言情景,加强说写能力的训练,还要充分通过各种手段来扩大学生的写作面,以提高其写作水平。并借用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合作与探究等方式学习英语。使学生确实从学习中学会了如何谈论外貌,同时还学会了识别不同人物外貌特征,丰富了学生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促进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
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求他们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友好地描述别人的形象。
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注意运用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一个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激动的话都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十.形成性评价在每课时中的具体运用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对学生所做出的任何反映进行评价,如“very good, Ok, wonderful.How clever you are!If you can speak a little louder, that’ll be better.”等等。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即兴评价,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每节课的结束时,安排一个询问学生过程中的感受及所获取知识的表格,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的反馈,可以帮助的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帮助教师找出自身教学中的成功及不尽人意之处,为以后的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也为学生的进一步获取知识奠定了基础。表格设计如下图:(第四课时为例)
Shills(学习技能)
Comfort Level(学习效果)
Who remembers best? 2 3 4
Who describes best? 2 3 4
Who draws best? 2 3 4
Who writes best? 2 3 4
Reflection
I learnt(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我还想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still not sure about(我仍然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fter we learn this new lesson.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were learning? If your don't feel comfortable, you think it's too hard, you can choose 1.If you feel just so so, you can choose Number 2.If you feel good, choose Number 3.If you feel very comfortable or great, choose Number 4.Are you ready?
第五篇:七年级下学期作文教案之一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说” “写”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2、人生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人生有一个美好的阶段,那便是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是一个人日趋完善的过程。对于我们,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设计意图:一方面激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是情感的酝酿过程。)
二:提问(学生畅谈自己的烦恼)
1、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过哪些烦恼?2、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自主的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体现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对学生口语的初步训练,做到准确的表达。)
2 由于应试教育强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中学生人格内涵各种因素的培养,课业负担太重,造成中学生“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娱乐时间”、“没有功夫看课外书”、“没有家庭温暖”等烦恼。
三:学生发言:
1、压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自己内心。面临最大的烦恼便是升学压力。我平时成绩不错,所以心里很担心,怕自己做不到最好,怕辜负父母和所有关心我的人的希望。
2、欢乐肯定有,但烦恼更多。压力来自于父母。他们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花很多钱和精力,让我多方面发展,什么书法、艺术等等,占据了我很大的空间。我的大脑一直绷得很紧,没有业余时间,很烦、很累。
3、老师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同学。老师不平等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这是我的烦恼。有的学生成绩虽然不好,但在其它方面还是有很多优点和特长的,老师应该去发现它,鼓励多于批评,给我们很大的动力。
四:上升提高、要求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比如说: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在比如: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等等。(设计意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对“写”的能力的训练。虽然我强调用一定的形式,但是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所表述的方式也应该是色彩纷呈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无形中会增添语言的美感。)
五、进一步提问:“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们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这时,我会给他们讲爱迪生成长的故事、一代伟人毛泽东成长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设计意图: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长中的烦恼,让学生懂得,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来,它不可回避,也挥之不得,正是因为有了烦恼,才有了我们长大的可能。进而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六、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我首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再让每个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设计意图: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以及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由最初的为烦恼而烦恼,到最后的把烦恼变成前进中的动力,由最初问题的提出,到最后问题的完美解决,能不说是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吗?)
七、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的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优秀的名言、名句。
(设计意图: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体会到交流的快乐,更主要的是受《疯狂英语》创始者李阳
先生的启发,那就是让学生在自我的高声朗读中寻找自我,寻找自信,让烦恼真正成为我们下一次成功的基石。我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把“说”和“写”作 为教学的支点,对学生进行梯级的语言和写作的训练,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学生活动
所谓“烦恼”,是指烦闷苦恼的意思。而“成长”则是指生物体长到成熟阶段或向成熟阶段发展。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烦恼,面对烦恼,我们该怎样做呢?
——为烦恼画一个句号。
要消除烦恼,我们不妨闭上眼睛,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反省,看看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哪些不入意的地方,把它一一罗列出来,进行一番清算。然后对其进行严格的剖析:或探寻烦恼的成因,或反思其中的教训,或总结解决的方法,探索避免烦恼的方略……将这一番分析思考的结果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利于我们为自己烦恼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书写快乐人生。——向父辈要一份经验。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过来人,长辈们就是在不断破解烦恼中成长进步的,因此,长辈的经历对我们消除烦恼很有参考价值。为充分利用好亲人师长这一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当一回小记者,对他们进行一次采访,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为自己的成长指引航向。当然,要使采访成功,事先最好将自己准备采访的内容列成提纲,聆听师长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或者和他们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这些内容详细的记录下来,以备分析之用。有条件的同学还可准备录音机或数码录音笔等工具来帮助进行采访记录。
——给朋友开一剂妙方。
我们反思了自己遭遇烦恼的感受和教训,又借鉴了师长消除烦恼的经验和方法。当好友身陷烦恼需要帮助时,我们就可以将上述收获派上用场,给朋友开一剂消解烦恼的妙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话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它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联络工具,朋友之间的交流更是离不开它。只是在电话中劝慰朋友要注意言语的礼貌,态度的坦诚,感情的真挚,语意的明确,以让对方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宝贵,从而鼓起好友的勇气和信心,驱除烦恼的阴影。如果觉得电话言不及意,还可用写信的方式来劝慰朋友。在信中,只要我们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谈论烦恼,或安慰鼓励、或现身说法、或提出建议,并注意情与理的结合,我们就一定能扫除朋友烦恼的阴霾。
[写作要点]
写好“成长的烦恼”话题类作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中心要明。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烦恼,不能什么都写,写什么,不写什么,要看它是不是符合“成长”这一内涵,比如,在“在学习上花了很多精力,成绩却仍然不见提高”就比“别人一身名牌而自己没有”更难表现“成长”内涵,选来写成文章,自然会中心更明确。
二、情感要真。“烦恼”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内心情感体验,最忌矫情或平淡。因此写作中,我们不仅是要写出是什么烦恼,还要写出烦恼产生的原因,遇到烦恼时的内心感受,以及消除烦恼后的体会,把这些内容描写具体,文章的情感才真切动人。
三、文体入格。三个活动均运用到应用文,写作能否成功,从文体上看,首先要入格合体,即文章的形式要符合应用文体的要求。如日记的时间性较强,要求所写内容相对集中,写当天或最近遇到的烦恼;采访实录以对话问答的形式来展开内容,直来直去,中心明确,无需铺垫或渲染,给人痛快淋漓之感;书信则亲切可人,写法灵活自如,可宣讲故事,也可直抒胸臆。
[构思范例] 拓展延伸,出几道相关的作文题目,并加上思路点拨等。
一、以“最近有点烦”或“我被烦恼撞了一下腰”为题,选取近期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遇到的一些烦恼的事,可以用片断连缀的形式来表现,写作中要注意选材典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先把题目填完整,可写与父母的冲突、老师的误解、同学的误会、异性交往的困惑等内容,写作中要写清烦恼的起因和自己的感受,以达到与对方交流沟通的作用。
三、以“烦恼发布会”为题,写全班同学交流烦恼的故事。可将发布会的场景和发布者的神态表情以及听众的反应和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刻画,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以“烦恼的自述”为题,转换视角,展开想象,进行全新演绎,以体现文章的创新色彩。
[佳作欣赏]
一、走自己的路
×月×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今天,天气真好,太阳早早地就从山后露出红红的笑脸。我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向学校奔去。
一踏进教室,就见黑板右下角醒目地写着:数学作业:p22—28页;语文作业:两个片段,英语作业:背诵1—4课的单词……各科作业犹如排山倒海一般猛扑过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还没等我把书包放下,急促的铃声就迫不及待地响起。语文老师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室,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开始了。身为科代表的我坐得端端正正,全神贯注地听课,一边还不停地记着笔记。老师提问,我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踊跃地举手了。每一个问题,不管多简单,我总要掂量好几遍,直到确信无误了才敢举手。要不,答错后被同学们嘲笑,那多难堪呀!可等我想周全答案时,那些问题,不是被其他同学捷足先登,就是老师早已转入下一个问题了。于是,听到老师对其他同学的表扬,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下午第二节自习课,老师让我监督同学们默写课文。我坐在讲台上,两眼警惕地盯着同学们。大家都埋着头,刷刷地写着。这时,好友a向我悄悄招了招手,我慢腾腾地走到她的身边,她小声地问:“„思而不学则殆‟的„殆‟字怎么写?”我不禁犹豫起来:若不告诉她,她准会说我重“官”轻友;可告诉她吧,我不就辜负了老师对我的信任吗;再说,其他同学要是知道我徇私,那会怎么看我?一时间,我好为难,借口招呼纪律,赶忙逃回讲台。后来她被老师要求抄写错字5遍,她生气地对我说:“让你讲一个字,你都不讲,亏我还把你当好朋友!哼!这就叫当了官,忘了老朋友……”我难过极了,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由于作业多,我不得不利用那可怜而短暂的课间十分钟来做作业,为此我拒绝了朋友们发出的一次次邀请,渐渐地,朋友们一个个离我而去。有时,当我从作业本上抬起头来,看到他们在走廓上有说有笑的亲热劲儿,我不禁倍感失落。
我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这所重点中学的。“第一名”这个称号给我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可也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每次考试,别人总要拿我来比较,如果我考赢了,那是应该的,因为我是第一名;可要是我考砸了,别人就会说我原来的第一名是瞎猫撞上死老鼠。想到那些指指点点的目光,我就如芒刺在背一般,极不舒服。
唉!该怎么办呢?
惶惑中,我翻出日记本,准备向它诉说衷肠。扉页上题记跃入眼帘: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我不由眼前一亮,心中横亘多日的块垒一扫而空。于是,我打开日记本,让钢笔在洁白的纸上跳起欢快的舞蹈……
【简评】本文成功之处在于:一是中心明确。文中描写了作者进入初中学习后遇到的烦恼:作业负担重、学习任务紧、职责和友情难以两全、学习的竞争压力等,这些烦恼都体现了“成长”的内涵,看似散淡,实则主旨鲜明,中心明确。二是内容真实。作者在文叙写的这些烦恼,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因而读来真实可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流年似水
成长中的烦恼如海潮般地涌上心头,何时才能平息,何时才能有一片净土让我停下脚来歇歇呢?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记忆里童年的时光总是美好的。我沿着幽深寂静的时间走廊往回奔跑,直到少时的容颜在模糊的空间重新绽放。我回到儿时,我看到了三四岁时的我很向往去幼儿园,因为在家里很无聊,到了那儿有小伙伴玩儿。当我真的来到幼儿园的时候,看到别人背着书包上学,还会有休息日,很是羡慕,于是又盼望着快
点儿长大。就这样,童年的时光在天真烂漫的等待中慢慢流走。为何幼儿园的三年是这样漫长,当我长大时才发现,这也许是我一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它是那样短暂,所有美好的回忆都在那里隐藏——春天的气息,夏夜的喧闹……
突然有一天我终于上了学。毕竟梦想与现实相差很远,学校的生活与我儿时心中绘制的“蓝图”完全不一样。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我的童年在踏进校门的第一步起就结束了。这才是生活的开始吗?
我记得从树枝空隙看到的天空很高很高,是一种像绒毛般轻柔又像泉水一样清澈的蓝。一片叶子飘了下来,打着旋儿,千回百转地抗拒,终于以一种凄美如鸟的姿态告别树枝,亲吻大地。
当周围的人已经不把我当孩子看时,我才发现自己长大了。我时常回忆过去,时时都在希望成长,就像小时候希望去幼儿园,在幼儿园时又希望上学,一直到现在……大概是对未来的无知,又是对未来的憧憬,驱动着我向往未来。而现实与想像总有一段距离,当未来真的来了时,又对往昔有着一种说不清的眷恋之情。
现在我开始怀疑……怀疑未来是不是会更可怕,因为太多的现实使我明白,在我长大的同时,挫折也随着我在成长。我从一开始就在逃避长大,逃避长大的烦恼,又从一开始就在期待长大,期待长大的自由。我不停地在盼望与回忆中徘徊,在过去与未来间生活,好像从来都没有过现在,但我确实又生活在现在。为什么我总是讨厌现在,而当现在过去时,又怀念现在?
也许是因为未来的坎坷是未知的,过去的坎坷已经过去了吧。
人生的成长就像那片叶子的命运,无论怎样千回百转也无法抗拒时间的力量。往事如风。青春如梦。过往云烟,岁月留痕。流走的年华告诉我前方的荆棘不会减少,面对旅途的坎坷我自言自语,我自怜自爱,我自由成长,怎么都不说痛。
三、成长的烦恼
人生旅途,变幻莫测,免不了那大大小小的烦恼。回想自己的过去,有过痛苦,也有过悲伤,但那大都是些一时的烦恼,时间久了自然烟消云散。可也有个不大不小的烦恼,一直伴随我到现在,那就是我的这副眼镜。
说到它,已伴随我将近10年。上小学初戴眼镜时,虽觉不甚美观,却并不觉得给自己带来多大麻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镜度数的逐步增加,各种不便开始显露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学习上的不便。别看我已架上了一副近600度的眼镜,可要遇上一位写字稍微小一些或是潦草一点儿的老师,那可就糟糕了。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直看得脖子酸痛,也看不出个究竟来。我只能左顾右盼,东抄一笔,西抄一笔,凑来凑去,才得以抄全笔记。抄不全笔记其实还只是小麻烦,最惨的还要属计算机课。尽管每次课前我都尽量地休息好眼睛。可45分钟过后,眼睛依然疲惫不堪。计算机不同于其他课。整堂课那些公式、文字就像走马灯似的在屏幕上翻滚,我既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以免漏掉哪怕一个知识点,又要使屏幕上所有的东西都尽收眼底。一堂课下来,我的双眼简直都要鼓出来,异常难受。
不过,写了这么多的不便,在我看来,还是可以忍受、可以克服的。还有一种不便却给我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令我难以忍受。我从小就喜欢踢足球,这次年级联赛,我义不容辞地加入了班队,准备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队友大干一场。可最后,我们只取名!大家不说,我也知道自己的表现实在是不如人意。踢后卫,我总是打得缩手缩脚,怕踢坏了眼镜;冲锋陷阵时,总怕对方的猛烈逼抢,铲倒了自己,以致摔坏了眼镜。摘了眼镜踢,就更抓瞎了,连双方队员都辨不清,还谈什么传球组织?
其实,戴眼镜的烦恼又何止这些!这其中的苦衷不戴眼镜的同学定然是体会不到的。因此,我才想提醒这些同学们,保护好你们的双眼,愿你们永远能够明眸善睐,拥有一片明亮的世界。
中学生的十大烦恼
一、学习负担过重,整天游于书山题海中,学习成绩下降,遭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冷眼和
训斥。
二、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常常被误解,流言蜚语多。
三、犯一点错误老师就让写检讨,还常常当众批评,很伤自尊心。
四、月考在即,学习成绩却怎么也提不上去,或者提高不明显。
五、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人际关系淡漠,除二三知己,大多数同学形同陌路。
六、日记不时被父母启封,隐私被侵犯。
七、对异性产生了“朦胧的好感”,而不能自拔。
八、每逢考试,家长都要定指标,下禁令,不让看电视,不准娱乐。
九、父母间不注意沟通方式,经常为琐事而争吵。
十、自身身体或性格上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