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案例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案例设计
――高中美术欣赏第二册第十一课《环境艺术》
一、整合的依据.1、美术学科特点: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及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特别是美术欣赏课,要培养学生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要去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美术学科教学越来越呈现出美术课内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教学形式的多样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需要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事实上,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2、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丰富性: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2)、表现的多样性: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等。
(3)、交流的互动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4)、时间的高效性:计算机为我们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程序,是手工无法达到的。
(5)、效果的预见性:通过电脑许多我们需要的、想象的效果都可以呈现在电脑上。
(6)、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其余如共享、动态、超媒体、开放性等特性已是众所周知。根据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美术学科教学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二十一世纪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作为对人类发展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以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相互交流等优势,极大地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见长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因为多媒体技术能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可塑性。另外,用计算机进行美术设计能快速体现人脑意志,调动各种手段进行创造设计,并能不断完善,具有操作快,便于改动的优势。能让学生腾出时间和精力,争取在立意创新上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发掘了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力,信息技术深入美术教学,极大地促进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追求创新上先行了一步。
二、课件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美术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课件的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教学和分析。然后,进行创作、评价、反馈。整个教学基本模式如下:
教师
学生
多媒体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感受情景,对学习目标感兴趣
提出学习任务,提供信息资源
学生探讨、进行创作
组织作品展示、评价
学生评价、交流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也保障了美术教学特点。同样,教师也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欣赏第二册第十一课《现代环境艺术》
1、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2、教学目标:
a、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环境艺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b、通过本课设计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语言表达能力。
c、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身边的环境。
3、教学重点: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原则。
4、教学难点: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5、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偏重于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特点,图片少而广,包括建筑设计、环境雕塑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居设计等。按照教材上课,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只是欣赏了解。教师难备课,课也容易空洞,学生又没有设计基础和生活经历,很难参与讨论,教学很难展开。
6、学生分析:
在教学中碰到许多学生都认为美术对他没有什么用,欣赏课都是很表面的。学生只注重文化课学习,对于美术课学习在态度上很不端正。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在课堂设计中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他感兴趣或经历过的事情出发。高中学生主观性很强,喜欢从我出发,善于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有解决问题的欲望。美术课在学生看来,应该有动手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设计练习,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都比较喜欢。
7、设计思路:
现代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自我爱好,学校生活是很多高中生难忘的经历。现在很多高中都存在寄宿制度,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块。让学生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行设计,符合《标准》以及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学生生活贴切,学生有话可说,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分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能较好的开展讨论和实践的一种教学形式。校园环境设计重在学生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是实践——设计,设计也需学生间的协作。采用分组教学非常适合本课的教学需要。
8、教学过程:(1)、调查了解,导入新课。展示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缺憾的图片(展示课件校园实景图片)提问:A、你喜欢校园主雕塑吗,适合校园的气氛吗?
B、你喜欢校园建筑吗,下雨天你在走廊摔过跤吗,你喜欢教学楼的楼梯吗? C、你喜欢学校的绿化吗?
D、校园整体环境符合你的需求吗?(环境艺术的重要性: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学生思考回答)(2)、知识解析:现代环境艺术的概念。
现代环境艺术是一种多学科的、全方位的、多元素的空间表现的艺术。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乡镇环境艺术设计,小到公共建筑的一个大厅、公园的一个角落、居室设计和路牌标志设计等。现代环境艺术一般包括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课件)(3)、优秀环境艺术设计欣赏:(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展示课件 学生认真看课件,注意思考课件中提出的问题)
北京天坛公园图片展示 学生思考:北京天坛公园的设计有什么特色?(环境艺术以人为主的指导思想)
继续欣赏环境艺术设计优秀作品(展示课件 学生认真看课件,注意思考课件中提出的问题)谈谈这些作品在环境艺术创造上有什么特点?(讲究气氛、意境、特色和时代感,发挥环境艺术以“境“感人,贵在整体的语言特点。)(4)、师生讨论:
校园环境的气氛和特点。
与温州中学校园环境图片比较:(宽敞明亮、活跃、清净、优美等)(5)、分组设计——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播放音乐钢琴曲《雨滴》)A、校园环境特点,确定设计思路。
B、以人为主,创造校园环境,注重功能与形式、环境与建筑的结合。C、雕塑、喷泉、绿化等标注,文字说明。(6)、成果评价:(师生共评)平面图展示,同学文字说明。(7)、课堂小结。课后修改设计意见。
四、教学反思
整合应将信息技术看作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哪类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哪些地方并不适合用,也不要勉强给予套用。
同时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图形软件等,并对美术新课程标准有更深更全更透的掌握。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体现了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美术学科性。实现美术整体教学的最优化,必定为教育开拓一片崭新的天地。
2005年2月22日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国培中学(3)班
梁兴旺
设计思想:
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 将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就是以美术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美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计算机的运用能力。
将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美术教学,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加深理解记忆、增强自主学习的作用,因而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得心应手,课堂的压力相对减轻,教学的质量就容易控制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能力
1、把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出现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把读的过程还给学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课文,才能加深理解,教师不能以讲代读,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
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讲解主要过程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4、把绘画时间留给学生
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为知识目标,课上必须留给学生大量的绘画时间,努力克服烦琐的讲解。
课程脉络
让学生欣赏邮票→介绍邮票种类及涉及项目→产生设计冲动→利用计算机设计→讲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让学生学会创作美;
②培养集邮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创意的邮票。
教学用具: 范画、PPT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影片,请你们说一说片中的同学在做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请你说一说片中的同学应该怎样做?(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问题)
生:片中的同学在邮信,他这样做不对,因为他没贴邮票。应该在信封上贴邮票,再投入邮筒,邮票是邮资的凭证。
师:写一封信,或抵万金的家书,或淡如水的闲谈,都会买上一枚邮票,贴于信封,投入信箱,从那一瞬间起,信中的文字便被无限地拉长,真温暖亲人,友人的心扉(师出示范画、学生欣赏范画)。
师:邮票即能用于邮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既具备千里飞鸿,一寄思绪的浪漫,又具有收藏价值。我们有谁轻易地离开过邮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邮票,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更多的事情?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邮票。(板书:邮票设计)
二、介绍邮票种类及涉及项目
师: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些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谈谈你想知道什么?小组讨论:
1、邮票上都有什么?(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2、邮票上有哪些标记吗?(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
3、邮票有哪些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 邮票、特种邮票、讲解航空邮票和欠资邮分票。并且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普通邮票 用“P”表示。
纪念邮票 国际上有“C”表示,我国用“J”表示。特种邮票 国际上用“S”表示,我国用“T” 表示 航空邮票 用“A”表示 欠资邮票 用“D”表示
小型张和小全张用“M”表示
4、邮票上有一些数字,如“8-6”,这是什么意思?(它表示这套邮票共有8枚,这是其中的第6枚,一套邮票多少枚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枚可以组成一套,独立的一枚也可以称其为一套。)师:了解邮票和知识,设计邮票就方便了,怎样设计邮票呢?由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三、设计邮票的步骤
1.构思(板书:构思)
一张小小的邮票,要在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事情,应精心构思,票题要好,主题要突出,要别具创意,请看(教师出示投影片)这两枚邮票票题好,一是“虎虎生威”一是“气贯长虹”,颇有虎年气魄,给人以振奋感。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如人物,动物、景物、事物、重大历史事件、故事传说等,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生: 1.我要设计一套有关校园生活的邮票。2.我要设计一套有关跨世纪的邮票。师:起稿(板书:起稿)
可以运用美术字写法标明邮票上的各种标记。邮票上都有什么? 生:邮票上有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师:(1)图案,(板书:图案)造型生动形象简练,单纯,富于装饰。(2)邮资的价值。(板书:面值)(3)发行时间。(板书:发行时间)(4)发行地区:中国人民邮政。(板书:发行地区)
同学们请看,这枚邮票构图和谐,画面文字精心设置,面值画显得很活泼,富有生气。3. 着色,(板书:着色)
学生看挂图欣赏色彩处理方面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既有鲜艳的色调,又有灰色调,色彩强烈,明快,鲜艳。
邮票的表现形式也不受任何限制,以绘画方法表现邮票的内容最为常见。也可用剪纸,拓印等方法来表现。(教师指挂图)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各种手段设计一套有意义的邮票,老师这里有一些主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主题设计邮票内容,也可以自己设计确定设计的内容。
四、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绘制
学生利用金山画王,设计、绘制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评学生作品
师:看,设计师们设计了这么多的邮票,漂亮不漂亮啊?有„„你最喜欢哪张
邮票?为什么?这张邮票是谁设计的?请你说一说你的设计想法。生:(略)
(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六、教师小结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邮资凭证。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的“小型百科全书”。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小的邮票像一个广阔的知识世界。可以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的事情。
集邮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日后我们要多收集邮票
第三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学院及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班 级:姓 名:李学 号:提交日期:
06级教本二班
燕 060401041215 2008年11月20日
题目:自选一节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依据系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和过程模式,对其进行教学设计。
“Flash动画制作”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一些制作Flash的一般方法,如路径动画的制作、遮罩动画的制作等。2.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从思维品质上看,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已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个人智力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在理科学习上显示一定优势,平时思考问题喜欢感性和形象思维的学生逐渐对理科有畏惧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掌握Flash制作动画的一般方法。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上机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审美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三、教学内容设计
重点:Flash路径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Flash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实施规划 1.教学模式设计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法:任务驱动 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的过程中,先给学生们创设情境,给他们展示一些可能感兴趣的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步骤
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入手,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出制作动画课题。环节一:进入专题
导入。通过一些逐帧动画的案例,引入逐帧动画概念,以利学生理解。同时给同学展示原始动画及动画的结构,指导学生观看小册子动画,提出专题一:逐帧动画。
专题展开。使学生理解Flash逐帧动画的制作思路。主要教学内容是时间轴及其使用以及关键帧及创建方法。同时给出逐帧动画的结构,让学生找出逐帧动画的特点。
通过讲解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以及相关设置,使学生对Flash逐帧动画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上。
环节二:深化专题
通过具体的操作,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加强其动手能力,为过渡动画打下基础。同时,给出任务一:制作一个“移动的球”的位移动画。
环节三:转接主题
通过操作展示,说明逐帧动画耗时费力,制作麻烦,组织学生讨论逐帧动画的缺点,承上启下,为下一专题创设情境,导入下一专题:过渡动画。
专题展开。讲解过渡动画的制作步骤及相关设置,引出过渡动画的专题学习,使学生在刚建立起的兴奋点上,顺其自然的接受新知识,并使之与逐帧动画做一比较,更能加深印象。
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使学生感到学习轻松容易,从而乐学爱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提出任务二:以过渡动画的形式重作任务一。
五、教学效果评价
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是很轻松有趣的,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如果再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的兴致会更高。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轻松融洽的,学生的兴致非常高,与老师的互动也很好。这样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反思
(一)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如何教授的更好,让学习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学习,教学反响不错,但不同的学习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要再接再厉,继续探索。
(二)学生的起点不同。有的学生接触这些知识比较早,懂的也比较多,好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都会了。因此,应根据他们的不同起点,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使这部分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比如说,他们已经掌握的要讲的基本内容,可以让他们给学生们展示,然后给他们一些比较难的任务,从而让他们也有学习的欲望。
(三)应该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新技巧。同时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变化,如果感觉有些人听不懂,接受不了,那么停一停,必要的时候再讲一遍,直到大部分人听懂为止。在课堂中还应做到又问必答,对于学生的问题尽量给他们做出比较满意的答复,因此,这需要课前的充分准备。
(四)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很快,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充电,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更是满足教师本身的需要。
(五)好的教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平时要十分留意,有好的资源就要保存下来,并且与其他教师分享。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教学网站,让他们可以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第四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下美术教学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
闵桥镇中心小学 岳银丝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小学美术课六年级的《实物标识》(苏少版)的教学,以点带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一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网上练习,重视突破具象观念和个性创作;三是通过网上互评,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整合、教学效果 引言
步入21世纪,因特网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信息传播最快捷的途径之一。网络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网络的自由、快捷、信息共享等特点为艺术的交流创造了物质条件,这就为网上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和施展的天地。同学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相关知识的网站,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网上艺术类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存在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实行网上美术授课为审美素质教育事业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新思路。同学们在这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里学习和交流,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发挥创造性才能。因此,我选择了六年级的《实物标识》一课,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形成参与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为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第一层段落,正确导入新课,唤起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课前,我作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小学生对一些卡通形象非常喜欢,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上课开始,我运用网络传输的功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形象,把学生带入情境,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来导入新课。因为出示的图片比较精美、完整、有视觉冲击力,提问的内容又是学生熟悉、难度不大,所以形成了抢答的热烈气氛,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了掌握新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
第二层段落,做好课件,解决重点难点,培养学习兴趣。
做好课件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课件进行形象的演示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①解决了对招贴设计的定义、类型、特点的理解②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③与常规演示比所需教时少,输出信息量大,操作程序简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状态活跃,学习态度积极主动,按时完成作业率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尽可能尝试用多媒体美术教学。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电脑课件做得比较精美、完整,其中的对比图片很能说明问题,很快的解决了设计制作中的难点问题:即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整个课件比较直观,有视觉冲击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第三层段落,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兴趣。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新课标》强调了现代设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应立足于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紧密结合,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对这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表现之中。比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标识,甚至是街边随意摆放的物品,用所学的知识去分辨一下生活中的实物标识的好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些都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习的知识面。二.网上浏览,重视突破具象观念。
应用网络教室,不同于普通教室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网络教室的课堂教学虽然仍存在集体授课这种基本组织形式,但小组学习特别是个体化学习已经占据相当份量。计算机媒体的交互性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别化的实现,网络环境中的计算机不仅能使学习者得到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成
为学习者获得学习资源,传授自己观点的双向媒体,强调了学习者的个性。这节课主要是通过网上丰富的实物标识资源,学生浏览相应的资源库,欣赏了解各种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实物标识展示,学生一下子就被色彩绚丽、形式多样的实物标识给吸引住了,再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进一步了解实物标识的类型、内容以及校园内的实物标识的特点,增强了课题的直观性。
三.选择适当的软件或者绘画方法表现个性创作。
由于六年级学生能熟练的操作电脑,所以学生在理解实物标识的三要素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各种绘画软件或者绘画方法完成各自的作品,使学生将抽象的设计知识转化为具象的观念,突破具象观念。学生的设计作品效果很好,几乎全班每个学生都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与众不同,各式各样,每个人都有着个人的构思与想法。艺术需要创造、需要个性,我想,这点也是成功的,达到了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提高了教学效果。四. 通过网上互评,重视挖掘学生潜能。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加广泛,效率更加高。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学也可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等方面的交流。我在这节课充分利用网络来搜集学生作品,在全课小结时,让每个学生的作品在网上呈现出来,学生不仅能看到每位同学的作品,还可通过自评、互评、全班评的形式,分析、反思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让学生在评议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极大的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结论
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进行《实物标识》这节课的教学,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此,我对日本教授藤泽典就美术学科的阐述理解得更加透彻。藤泽典明说得非常好:“美术学科的教育,不是造就画家、雕塑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过美术教育获得全面协调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面对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流动,资源流动、人才流动将更为迅速。对于这一社会巨变所带来的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要求我们教师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更强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新课标》
藤泽典明革《人间形成和美术教育》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五篇:天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天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日期: 2012 年 3 月 8 日 教案名称
海底总动员
课时
1课时
年级
五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学习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它是以后学生学习其它应用软件的基础。本课是由小学五年级第三单元小画家采风记的第二课《神奇的海洋馆》进行改编设计。本课是基于学生对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窗口的组成,一些简单操作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多彩的信息世界》和第二单元《打开信息之窗》之后,大家对信息课的学习略感乏味,第三单元《小画家采风记》正是调动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良好开端,小学生对学习绘画有极高的兴趣,本课主要采用课件引导、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式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
对于新接触信息课的五年级学生,由于家庭情况,对于电脑操作使用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形式上, 多采用同桌互帮,小组交流,以优带差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用颜色填充”、“取色”工具为封闭图形填充颜色。
2、通过为图形填色增加美术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画观赏、图片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画家演示操作,感受画图软件的绘画功能,在体验采集信息的同时学会处理信息。
3、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
4、分层次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大家积极投入学习,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欣赏海底世界相关作品的同时,感受自然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2、在为图形填色的过程中,感受色彩装扮生活的美好,懂得美好生活需要通过努力去装扮去创造的生活价值观。
3、在学习过程中对待遇到的困难能以踏实、认真、耐心、乐观的科学态度去寻找解决途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恰当、灵活运用“用颜色填充工具”、“取色工具”完成探究任务。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设计
全课由课件中的小画家带领大家进行自主学习,激趣导入、任务驱动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空间环境。通过观察小画家的绘画作品,巧妙地吸引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欲望,为以后学习其它绘图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布置任务完成练习,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新知,练习形式多样,既照顾全体学生又突出个性的发展,同时练习中预设问题,给学生以探究、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
2、教学流程设计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件:PPT课件
习题素材:任务一(单一图形)、任务二(单一图形)、任务三(场景图形)
七、教学过程(可以用嵌套表格呈现具体内容)
(一)课前准备部分
将信息技术教室的学生机全部联网,准备好需要演示操作的课件、素材。
(二)新课导入部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用时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首先播放一个学生们喜欢的《海底总动员》的动画片,让学生完全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中,当他们看到这些生动的影像时会很快融入到这个情境中,此时提出问题:你们愿意描绘你们心目中的海底世界吗?
随着动画片的播放,学生们跃跃欲试,学习的热情以及绘画的兴趣被激发。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观察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喜好程度。
1分钟
(三)师生互动部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用时
课件演示 学习新课
展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海底世界的图片作品,然后出示白描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的这些图片都是苍白无色的,我请大家一起为这些图片添加颜色好吗?我们一起创造心目中美丽的海洋世界。”
通过欣赏图片,学生对颜色搭配有了初步了解,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很自然地、愉快地投入到本课学习中。
观察学生是否被带入本课学习中
1分钟
课件演示学习新课(或教师演示)
引导学生观看小画家为图形填色,看看在工具箱选用了哪些工具,怎样在颜料盒中选取颜色进行填充的。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演示活动,学会操作使用。
考查学生观察理解模仿的学习能力
6分钟
专项练习巩固所学
任务一:用“颜色填充”工具着色练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分派给每组学习任务为图形填色,图形表面看似完全一样,实际有细小的未封闭部分。预设问题在于填充是针对封闭图形。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的组成功,有的组遇到问题。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原因及通过组内交流和与其它组进行对比探讨找到问题所在及时处理解决。
考查学生对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小组的合作探究以及与其它组之间能够对比观察是否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5分钟
任务二:用“取色”工具着色练习。教师出示一张两条完全一样的小鱼图,一条小鱼有颜色很漂亮,另一条没有颜色的小鱼很不开心,它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谁能把这条小鱼也给它穿上和第一条小鱼有同一种颜色的外衣呢?预设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适合运用取色工具。
教师归纳总结,首先提问学生刚才联系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让遇到问题的同学上台亲自演示,然后对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教师整合答案。
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回答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的问题的答案。
考察学生在刚才的练习中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任务三:小组合作交流。为素材文件夹中“海底世界.bmp”上色,将其中的海水、鱼儿、水草和珊瑚等填充你喜欢的颜色。保存文件,上传至教师机。
大家积极投入,同组交流学习制作,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保存作品。
观察学生态度和对问题的思考。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
10分钟
(四)课堂总结部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 的观察和考查
用时
展示成果 取长补短
展示小组作品
学生自我展示作品,说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正确评价他人作品。
考察学生的评价态度是否积极参与。
5分钟
教学总结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能够参与
考察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部分
用时
小组合作完成书后习题。
1、小组讨论图片中的海洋生物名称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你准备为这些图片填上什么颜色。
2、学生自已阅读书上51页信息加油站(色彩的搭配)。
3、保存文件。2分
八、关键环节提炼
(1)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上,小画家带领大家观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欣赏小画家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2)在学习过程中,小画家为大家讲解填充工具的使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接受新知。
(3)多层次的操作练习,考查了学生对遇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再通过小组活动展开交流学习,在愉悦的氛围中探索学习、巩固新知。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由动画人物小画家带领学生从欣赏动画开始,感知信息的获取来自于生活,体验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体会信息无所不在,人们获取信息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服务生活改善生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然生活的美好。
本课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理解、模仿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更容易解决问题。由动画人物小画家带领大家学习,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学生思维,让每一名学生尝到了获取新知的乐趣,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自始至终都使学生在充分的任务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充分感受与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姓名
付丽菲
电子信箱
583870093@qq.com
作者单位
天津市宁河县俵口中心小学
区县 宁河县
邮编
301500
教案名称
海底总动员
手机
***
适用教材
中国地图出版社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