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领课堂生成构建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领课堂生成构建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动态生成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个体,课前预设时,教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在教学过程设计上要为学生主动参与和自由思考留足“弹性时空”,并预设应对策略,使预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张力”,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
一、捕捉亮点,激发求知
课堂的活力来自学习动态的发展。课堂教学千变万化,生成信息稍纵即逝,教师应迅速捕捉亮点,敏锐作出判断,恰当变更教学方案,让教学更加有效。
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首先出示一个长7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框架,让学生口答出面积后,再左右一拉,将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用邻边相乘。我继续拉动平行四边形,每拉动一次,都略微停顿一下,让学生观察,直至拉到邻边几乎接近底边时,进行启发:“照刚才的想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是用4乘7得28吗?”激起学生的思考:“不对呀,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已经接近0了呀!”“它的面积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我又慢慢地把图形往回拉,直至接近长方形,学生茅塞顿开,课堂呈现柳暗花明的兴奋局面。
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不留痕迹地加以引导、点拨,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整体。
二、善待偏差,引发精彩
每个儿童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导致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现差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不仅是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尝试发现的新起点。如果我们能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引领学生探究,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因“错误”而精彩。
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计算中经常会出现诸如“0.53÷0.13=4„„1”之类的错误。针对这样的错误,我将它改编成判断题:“0.53÷0.13=4„„1。
xiaoxue.xuekeedu.com
()”,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待学生作出判断后,接着问:“你是如何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的问题诱导下,很快找到了三种不同的诊断错误的方法:(1)因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可是本题余数1比除数0.13大,所以是错的。(2)因为余数不可能比被除数大,而题中的余数1比被除数0.53大,所以是错的。(3)通过验算,商乘除数的积再加上余数的和不等于被除数,即0.13×4+1=1.52,1.52≠0.53,所以是错误的。
三、驾驭“冷场”,生发活力
一堂好课,总是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当今强调“注重课堂生成”的时代,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尤为重要。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一名学生说:“知识是直线”。这一突如其来的抢答,让老师顿感突然,进而灵机一动,利用这一意外生成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演绎了如下一段精彩的对话。
生1: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台下同学放声大笑。)
生2:知识是直线,当今知识经济社会要求大家终身学习,我看知识是直线。(同学们投下疑惑的目光。)
师: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刚才(生2)的看法极富时代感。
生3:不,知识是射线,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方无限延伸。(同学们都投下赞赏的目光。)
生4: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教室内掌声响起,大家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是线段。但对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生5:不,知识是曲线。因为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不可能是一条直线!
师小结:好,知识还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谢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执教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的张弛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学睿智、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呵护学生的独特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变传统的“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由传统的“教案演绎”走向“互动生成”,课堂显得精彩,xiaoxue.xuekeedu.com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小学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在教学中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用自身良好的言行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使学生避免不良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所以,德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引导: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是对学生进行说教,针对某个学生出现的行为错误进行长篇大论的批评和指责。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德育理论的灌输,没有从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指导。德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不关注学生的体验,使德育教育很难取得实效。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又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对道德理论认识的更清晰,并能够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他们知识和行为相统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环境对他们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德育氛围,使他们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国旗、唱国歌之后,向学生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进行校园建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把校园建设的更美。在学生动手参与过程中,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
三、尊重和欣赏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xiaoxue.xuekeedu.com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人,他们都具有很多优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关点,并对他们进行表扬,让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在面对后进生时,教师不要对他们进行一味的批评,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后进生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使他们摆脱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四、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教师采用强制性要求让学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影响和熏陶的方法,用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思想和行为上都获得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爱心来引导学生,使教学顺利开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需要教师首先做到。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严格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和学习。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的道德认识更清晰,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认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精神;开展以考察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调查和采访,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开展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的活动,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并在活动中让他们的道德观念行动化。德育实践活动的种类多种多样,除了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活动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违背道德的现象展开讨论。在讨论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允许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中剖析现象的背景、原因,了解正面
xiaoxue.xuekeedu.com
作用、负面影响,从中吸取正确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操作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培养其自律的品质。
总之,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机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还可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具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三篇:如果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如果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圪垱店小学安发利 【摘要】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追求的最终目标。为了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亲和力是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催化良剂”; 有效的运用教材是有效的数学课堂的“指路明灯”; 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是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助推利器”; 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有效的数学课堂“美丽光环”; 有效进行练习、家庭作业的设计成为优化为有效的数学课堂画上“完美句号”。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关键词】构建有效 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家庭作业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的说就是课堂教学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四十分钟内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得到最大的发展?下面我就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
一. 有效地运用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运用教材:
1、从整体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重视并遵循数学学科的系统性特征。所以,数学教师要严格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从
部分到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整体”对“部分”的影响和主导。认真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其它章节的联系,这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教师必须从整体出发,深刻领会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使每一堂课都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下一堂课以及整体的学习过程产生辅助作用。能否吃透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2、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完美课堂的重要因素。所以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在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其为中心,引导和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要始终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灵魂,有内容。
3、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衡量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要素。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够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够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中,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的手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用数学课件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我先问学生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然后播放动画片《乌鸦喝水》,让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答一答中观看,既创设了问题情境,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又如:在讲循环小数时,我利用学生讲故事的录音播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让学生通过小故事的特点:重复出现,连续不断,从而引入“循环”在这样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也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景。
三、有效进行练习、家庭作业的设计
在数学教学中,每学习一个例题,课本上都安排相应的练习作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同学们能够精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方便老师有针对性地做出补救措施。教师要作到灵活地使用教材,有效地设计多样化、多层次化的练习,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我经常行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开放性的素材,练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要使学生感兴趣,要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手机126();课桌1.4();书包约4.8()书柜0.98();新华字典1.1();花生米约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有多大,从而使学生能够估算物体体积的大小。接着又用一封家信,当中同学聊到自己家中物品的大小,来估计物体的体积。这些例子基本上是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实,在设计作业时,要有层次,有新意,就必须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灵活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尽量使练习设计新颖,生动有趣,形式多样,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去捕捉、去发现,设计出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完成,如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自我?如何让作业由被动走向自主,由传统走向创新,由封闭走向开放等等,都是要我们努力去寻求的。
四、有效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
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周俊霞老师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首先通过学生摆小棒,并设计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生: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2、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请同学上堂上演示:三根任意的小棒不一定围成三角形。从而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
3、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有什么关系?请同学小组合作,利用自己的学具:(1).任取三根小棒,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组活动(两人一组)将数据记录在活动记录单上。【小棒:3cm(红色)4cm(绿色)5cm(黄色)8cm(红色)】
活动记录单:
总之,我们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赋有实效性,才能焕
发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素质。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有待我的继续思考、关注和探索。
参考文献: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实行)
刘富刚 《有效教学》(上、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李荣兰《教师如何尊重学生》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领数学思考 提高课堂实效-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领数学思考 提高课堂实效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质就是一个思考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专家对此解释: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数学思考是指在数学活动中的思考,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来理解:从狭义角度是指学生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从广义角度理解还包括应用数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式思考。那么,该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是构建新知的最近发展区,是数学思考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又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又指出: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生活经验”不仅指知识经验还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思考的活水源头。而通过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从而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运用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认识几十几”时,我改变了教材例题中用小棒呈现的形式,改用了画圈:如果用一个圈表示一个小朋友,要表示全班44位小朋友,应该画多少个圈?怎样画能让老师很容易看出画的是不是正好44个圈?之所以放弃小棒而选择画圈,主要考虑到画圈的材料更具有生成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展开数学思维。生成性是指所有的圈都是学生自己画的,必然要思考“应该怎样画”,这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图像语言的过程;结构性是指如一个一个、一行一行对齐着画,那么只要数出第一行的个数,就能推断出下面几行的个数,而已经扎成捆的小棒无法进行类似的推断。在教学中,发现这一形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思考的有效性。一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很多学生都会数几十几的数了,让他们画圈表示出班级的人数,大大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学生的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二是在画圈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在练习数数了。学生呈现出了很多画圈的方法,反馈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一个一个、二个二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进行数数练习的过程,教学环节更为紧凑;三是学生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通过
xiaoxue.xuekeedu.com
比较,学生发现十个十个地画更能让别人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为理解掌握几十几的组成提供了具体的数学图像语言的支撑,提高了思考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思考的有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现代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论或获得结果。
因此,应合理整合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的“精讲”为主,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则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的活动。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代替不了学生的活动,同样学生的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提升,活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只有合理整合两种教学方法,给学生留足活动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前的指导,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概括,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想象大部分学生是无从下手的,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得到保障,而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操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再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前的教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引导也就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法:要求圆的周长可以测量,但是测量比较麻烦而且不够准确,或者有时就根本无法测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与直径有什么具体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测量与计算。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各种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测等思维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思考的有效性。
三、抓好双基适度训练,学会“有条理的”进行思考
注重课堂思考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
人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功到自然成”。这些都说明了
xiaoxue.xuekeedu.com
练习的重要性。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练为主线的原则,精心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处教师要讲,同时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将练习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并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进行练习,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这样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才能凸显课堂思考的有效性。如下是我校陈小英老师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片段:
师:从刚才小朋友的举例中,我们可以知道,100以内加减计算有很大的用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你们说对不对?
生:对。
师:(出示)34+42= 37+17= 69-15= 59+17= 94-18= 80-26= 请小朋友认真仔细地做一做,完成后再仔细看一看,你能发现哪些小秘密? 学生认真地列竖式计算„„
师:我们先来分析这6道计算题的答案„„
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我发现有3道题结果都是76,还有3道题结果都是54。
师:如果我们要把这6道计算题分成两类,你们说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呢?
生l:我把34+42=,59+17=,94-18=分成一类,因为这3道题的结果都是76,另外3道题分一类,它们的结果都是54。
师:想得很好!说说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生1:按得数相同来分。
师:如果把这6道算式题也分成两类,不按得数相同来分,可以吗? 生2:按加法和减法来分。34+42,59+17,37+17都是加法一组剩下的是减法一组。
师:你们说可以吗? 生:可以。
生3:我把34+42,69-15分为一组,其他也分为一组。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xiaoxue.xuekeedu.com
生3:34+42,69-15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其他的4道算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你很会观察,也很会动脑筋。
生4:我把34+42,94-18,80-26分为一组,59+17,37+17,69-15又分为一组。
师:喔,你又是什么道理?
生4:前面一组是双数加法和减法,后面一组是单数加法和减法。师:这个名字很有趣,说得也很有道理。
生5:我把59+17,37+17分为一组,其他的算式分为一组。因为第一组算式中的一个加数都是17。
师:也有道理。我们的同学真的都很聪明。„„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陈老师先是让学生进行认真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6个算式,引起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并从不同的角度,整体地、有序地、富有思考性地呈现出“不同的学生学习所得到的不同的学习结果”,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解决问题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不乏有创造之意,进而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习惯。
四、精心预设动态生成,“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思考
《标准》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起到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头脑不会自发产生数学思考,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的“数学思考”的经验才会日积月累,不断丰富,从而学会数学思考。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
xiaoxue.xuekeedu.com
设。所以,要提高课堂思考的有效性,既要(下转39页)(上接37页)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顺学而导,整合预设,机智生成,从而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如一位教师是这样预设“圆的周长”一课的:让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的周长。估计学生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一元硬币,像棋子的周长,肯定无法直接测量出画在纸上圆的周长,从而在矛盾动态冲突中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学生果真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然而,对于教师故弄玄虚的这个“画在纸上圆”的周长,却被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老师,我只要用尺子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给他说出来了,怎么办?教师审时踱势,及时调整预定方案。问:“3.14是什么意思?”生:“3.14是圆周率。”教师追问到:“圆周率是什么东西?”(其他学生哗然大笑)。这个学生振振有词:“我从书上看到3.14是祖冲之发现的,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3.14倍多一些„„”这时,另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说:“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教师从容不迫地应对:你们俩真厉害,知道了这么多。那么周长大约是它的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它,小组可以合作进行验证„„”显然,教师在预设教案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但他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方案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猜想的验证,有叙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引导着课堂从知识授受走向智慧生成,最终赢来了学生思维翅膀的自由伸展,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激活了课堂教学。“理性地看待生成,有效地应对生成。”这是我们的教学追求。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让学生徜徉在有效的数学教学中,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初探-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初探人教版新课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xiaoxue.xuekeedu.com
数学游戏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出“调查员”和“记录员”,对组内成员的晚上睡觉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记录,并根据调查结果,做成统计图。在组内评选出画得最好的统计图,最后各组展示统计图,并派出“讲解员”进行讲解。学生结束讲解后,教师再对几个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因为统计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多的,如果这节课老师只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游戏的方式则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些障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理解并参与统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些都体现了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发挥的推动效用,这些作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活跃课堂氛围,而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愉悦。游戏的过程应当让知识教学得到有效渗透,并且深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才是游戏教学应当发挥的效用。教师要创设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游戏形式,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够积极展开对知识的应用,能够让游戏教学有更多收获。在教学中,只有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解吸收知识的能力才会更好,才能更好地推进知识教学。如在《生活中的数》的学习中,在接触1~5的数字学习时,为了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体会到数的意义,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观察的游戏“猜玩具”,来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游戏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和加强他们对数学的感知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要注重方法的选择,教师要在游戏展开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们更多积极的引导与启发,并且要有意识地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深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解决的游戏类型,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游戏任务让学生来参与,并且让他们通过探究式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问题最终得以解
xiaoxue.xuekeedu.com
答。这样的游戏形式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并在积极的思考与探究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深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空间。这不仅是对知识教学的一种有效渗透,这个过程也能够综合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在根据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整理房间》设计的“举牌游戏”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了分类过程,懂得要按照分类的标准来整理事物。在游戏展开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物品,并且给每个物品进行编号,从1到12号,随后把这些物品分成三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文具,还有一类是服装鞋帽。然后,教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三个牌子,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玩具、文具、服装鞋帽。接下来,教师开始给同学们讲游戏的规则,教师指出一个物品,同学们很快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教师说“举牌”时,同学们把属于哪一类的牌子举起来,并把它说出来。这样的游戏学生们都非常喜爱,这也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