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回忆爸爸教学设计 任小红
《回忆爸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3、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句子深刻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写作方法
2、难点: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美国有个著名的作家叫海明威,他曾经悉心指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语文,学习写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明威的儿子写的这篇《回忆爸爸》
2、介绍海明威与他儿子的事情(1)海明威的介绍(2)本文作者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学生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要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用符号标出来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爸爸是如何指导儿子学习写作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我”至今不能忘怀爸爸在学习上给“我”的鼓励与指导 第二部分(2-10)具体描写爸爸是如何对“我”的学习进行鼓励和指导 第三部分(11)强调爸爸的指导和鼓励对“我”学习写文章的深远影响
2、教师总结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用横线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几遍,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课件出示这些话,学生交流感受
……好好看书,深入到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中区。此外,当然喽,看书也是一种“享受”。
你别试图去分析他们的作品,你只要欣赏他们,从中得到乐趣就是了。
现在你自己试着写写短篇小说吧,当然喽,你别指望一下能写出一篇惊人的小说来。
挺好,吉格。比我在你这个年纪时写的强多了。只有一个地方,要是换了我的话,我是要改一改的。
你写的是“小鸟骤然间意想不到地明白了它是可以飞的。”“骤然间意想不到”不如改成“突然”好,你应当注意不要写得啰里啰嗦。
你走运了,孩子。要写作就得专心致志,要有想象力。你已经表明你是有想象力的。你已经做成功了一次,那你就再去做成功一千次吧!想象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会离弃人的。甚至永远也不会离弃。
爸爸常常讲,他在动笔之前,总是能清楚地意识到句子是怎么在他的头脑中形成的。他总是试着用各种不同的方案来写这些句子,再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他说,当他笔下的人物
讲话时,话就会滔滔不绝地涌出来……
3、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的体会,想想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4、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拓展升华
1、讨论:从爸爸对“我”的写作指导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你打算以后怎样学习写作,谈谈你的打算
(六)练习课后第2题
板书:
不能忘怀
回忆爸爸 鼓励与指导
常常想起
第二篇:回忆爸爸
《回忆爸爸》教学设计
黄淑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3、体会爸爸对作者指导与鼓励给我们的启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回忆爸爸》,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这个爸爸指的是谁呢?(海明威)你都知道海明威的哪些事情?(老师要表扬他,真会学习!他是从课文后边的课文链接里找到了海明威的资料。)
3、这就是“海明威”(出示图片),肯尼迪总统称他“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回忆爸爸》就是海明威的儿子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让我们再读课题。
4、同学们,你们注意了吗?在课题上还有一个符号(星号),这是什么意思?(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就是需要大家运用以前所学习的方法自己来读懂这篇文章,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有信心读懂吗?)
5、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47页,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可为我们指明了读懂课文的方向。谁来读一读?(出示:)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从父亲与儿子的第二次谈话中,小男孩明白了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同学们,知道要做什么了吧!(好的,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当我们需要边读边思考的时候,不妨选择默读,开始吧!)相机指导边读边画,边读边批的学习方法。
二、检查预习,整体把握。
1、读课文首先要做到正确流利,课文中四个比较难读的词语,谁来读? 契诃夫 教诲 当然喽 啰里啰嗦
2、读课文第二个要做到的是从整体上来把握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说?
3、读课文第三个要做到的是通过阅读解决心中疑难。阅读前提出的问题能解决吗?(出示课题)
三、汇报交流、适当点拨。
1、谁来谈一谈,从爸爸对我的写作启示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注意老师有要求,先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谈启示。)
2、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同学所获得的启示。
4、质疑解惑。
5、刚才吴老师特别认真地倾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发现你们的全部启示都是从父亲的这些话中得到的。这些都是父亲给我的——(指导)。下面,老师就当一当小海明威,谁愿意用父亲的语气把这几句指导再次地说给我听听。(找七个)这几个同学是善读者。其他同学也不能闲着,你们是善听者,在他们读得过程中,哪些地方你还不明白?用符号标出来。
6、在“爸爸为我开了一张必读书的书单”这件事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先读你画出的句子,再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出示:爸爸建议我说:“„„好好看,深入到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发展中去。此外,当然喽,看书也是一种‘享受’。”
①谈一谈,哪些地方你好像懂又好像还有些不懂?(都懂啊!那我可要考考你们!)
②平时你读的书里边,哪些情节让你现在还感到感到很难忘?(你看,不知不觉中,你便深入了文章的情节,它带给了你——,这就是看书带给你的享受。)四大名著里边有哪些人物,让你记忆犹新?(读这个人物,让你——,你看不知不觉,你便深入到了人物的性格中去,这也是一种享受。)
③在向儿子列出的必读书书单里,《哈利贝克·芬历险记》是海明威最喜欢读的书之一。他主要讲了顽童哈克和黑奴吉姆一起逃亡历险的故事,非常的惊险刺激,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④ 那老师就将海明威的建议送给你们,谁再来读? ⑤其实,世界上的名著太多了,如海明威所列的必读书单里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还有中国的四大名著等等,在读这些书的时候,我们不妨将海明威的指导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齐读)
2、在第二部分里给了你什么启示? 出示:“你别试图分析它们的作品,你只要欣赏它们,从中得到乐趣就是了。”
①谁来谈谈这段话给自己的启示。
②海明威的话大家理解吗?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们来一起交流交流。
③读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作品吗?老师读过他的《变色龙》一文,我们来看一下其中的一个片段。首饰匠赫留金被一条狗咬了,围绕这条狗是不是将军家的狗,发生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出示)
④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有趣?(你看你们已经会欣赏小说大师的作品了!)想读完这篇小说吗?还想再读一读契诃夫的其他作品吗?这就是你们得到的乐趣啊!
⑤如果我是海明威,你们就委屈一下当一下儿子小海明威。现在我要给你们出一个难题,我请你们分析一下契诃夫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谁先来分析?还想读这篇文章吗?还想了解他的其他作品吗?你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⑥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读一读海明威的这句话,此时他为什么不让儿子试图分析文章内容?
⑦是啊!海明威正是这样精心地呵护着儿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他用自己的鼓励激励着儿子成长。
3、是啊,海明威一直这样用心地呵护着儿子对于学习、对于写作的兴趣,在第三部分里也有表现,再次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6-10自然段,找出爸爸的话。
①这次你们是善读者,你们要带着刚才的理解读一读海明威的话。其他同学是善听者,只要他们读出了一点味道你们就将掌声送给他们?每人只读一个地方,出示:
“现在你直接试着写写短篇小说吧,当然喽,你别指望一下能写出一篇惊人的小说来。”
“„„你应该注意不要写得啰里啰嗦。”
“你走运了,孩子。要写作就要专心致志,要有想象力。你已经表明你是有想象力的。你已经做成功了一次,那你就再去做成功一千次吧!想象力在想当长时间内是不会离弃人的,甚至永远也不会离弃。”
爸爸常常讲,他在动笔之前,总是能清楚地意识到句子是怎么在他头脑中形成的。他总是总是试着用不同的方案来写这些句子,再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他说,当他笔下的任务讲话时,话就会滔滔不绝地涌出来„„
②这些句子里可都包含着海明威对儿子的深切鼓励,也包含了他对儿子那份浓浓的爱,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这些话,你得到了哪些写作的启示呢?
③谁来谈一谈呢?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说出来一起交流交流? ④预设:(谈到文章不要啰里啰嗦时)同学们,你知道吗?为了使自己的文章不至于啰里啰嗦,海明威是这样做的:
改到出版前最后一分钟
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样稿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他主张“去掉废话”,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词句删去。最终取得了成功。
⑤预设:谈到想象力的时候:(想象力究竟有多重要,许多著名作家是这样看待想象力的。)
想象就是深度。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
想象是人们追忆形象的机能,完全失去这个机能的人是一个愚味的人。――{法国}狄德罗
⑥预设:谈到倒数第二段时,出示:(海明威曾这样解释自己这段话。)“我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我头脑里进行的。我开始创作前,一定要先把我的意念、思想理顺。我作品中的对话,在创作过程中,我经常亲自朗读几段;耳朵是良好的检查员。每一句句子又务必表达得一清二楚,人人明白,才能写于纸上。
⑦谁再来谈一谈从这些内容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为了将自己的写作经验告诉儿子,海明威只说了一次吗?只说了了两次吗?而是——(常常说),常常这两个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这种期望,这种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拓展升华。
1、正是靠着这些,海明威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并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正因为他的谆谆教导,才影响了儿子的一生,小海明威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样写道:(齐读)
我至今不能忘怀爸爸在学习上给我的鼓励与指导。现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常常想起爸爸对我的教诲。
2、海明威对孩子的这些教诲,不仅常常出现在儿子脑海中,我想更会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每一次写作中。(找六个人来读。)
3、所以,一个海明威教给我的东西,抵得上大学里所有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
——著名作家叶兆林
4、同学们,是的,海明威教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不想更多地了解一下海明威,这就要求我们走进他的作品。老师摘抄了几段话,让我们先睹为快。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
被打败。——《老人与海》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
——《永别了,武器》
“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匆匆赶回原处,重新再升。”
——《太阳照常升起》
想更多的了解他,就走进他的作品。
第三篇:三角形(教学设计)胡小红
三角形
平阳县萧江二小 胡小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下P80~81页例1、2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认识了线段;学习了垂直,能从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认识了四边形以及特性与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在此基础上,本课安排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定义、高和底、稳定性等教学内容,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与各种图形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观察、推理、辨析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 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高,并会画三角形的高。教学难点: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设计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试图让学生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自行构建三角形概念、高以及稳定性,以获得必要的“四基”。教学三角形概念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什么是三角形,再看课本中对三角形的定义,再通过辨析逐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三角形的高时,在尝试、交流、明理、再次操作、辨析、拓展中逐步构建高与底概念;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找准“学校数学”和“生活数学”的衔接点,摒弃三角形稳定性只停留在教材表面以“物”代“形”的嫌疑,演绎三角形稳定性“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之本质。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揭题
你们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吗?
这节课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认识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①关于三角形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
②指一指三角形的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 :基于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课的伊始就教学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2、建立三角形概念 ①什么是三角形
②阅读课本中三角形的定义 ③释疑、辨析 ④判断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推理、辨析等活动中形成并完善三角形的概念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①尝试画高
②展示汇报,示范画高。
③规范画高 ④展示判断 ⑤拓展延伸 ⑥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设计意图] : 通过尝试、交流、明理、再次操作、辨析、拓展,逐步构建高与底概念。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1、生活中的三角形
2、感悟生活中三角形的稳定性
3、操作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4、观察对比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不应片面地去提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但同时也不应唯一地强调“数学教学的形式化”,正确处理“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系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这环节我让学生从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从生活图片中初步感悟三角形表现出来的稳固;从操作活动中体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观察对比中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含义:边长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防止学生对稳定性的片面理解——拉不动就具有稳定性。
5、稳定性的应用
四、机动练习
五、课堂总结
个人资料:
胡小红,女,1982年2月出生,本科,小高,现任教于平阳县萧江镇第二小学。从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教学功底,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的课题、论文、案例、教学叙事、随笔、课件等多次获省、市、县级一、二、三等奖;曾多次承担市、县级公开课任务,均获得好评;两次参加县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第一名;2005获“平阳县优秀教师”称号。
第四篇:回忆教学设计
《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2.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3.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12/8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教材分析
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剧情,表演,音乐,舞蹈是构成音乐剧的四大要素。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频率最高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我们常听到的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该剧作曲家是英国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其中一曲《记忆》,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音乐剧《猫》片段。
师:从播放的视频片段中你们都听到、看到了什么?这种音乐的表现体裁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有唱歌、边唱边跳。2.揭示课题。
生:歌剧,跟戏剧一样,有对白说话。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在音乐体裁中叫音乐剧。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它融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体,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众欢迎。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音乐剧和歌剧的分别是,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擅长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
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分更重要。
二、了解音乐剧体裁特点
师: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今天,音乐课为大家带来音乐剧《猫》有名的唱段《回忆》(memory)。1.角色与剧情介绍:“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2.《回忆》歌曲欣赏。
师:(初听《回忆》)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几拍子的? 生:歌曲很抒情,好像是三拍子的。
师:这首歌听起来很流畅,这是因为它的拍子为12/8拍,我们以前没有接触到,大家再听听,这样的节拍使我们有什么感受?(再听一遍《回忆》。)
生:很连贯,有起伏荡漾的感觉。
师:好!这种感觉是节拍带给我们的,那么,这样的节拍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呢?歌曲中有两个地方最能表现悲伤的心情,你能听出来吗?请你边听边举手。(听第三遍《回忆》。)
生: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作曲家的介绍: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是60年代,伦敦剧坛升起的一颗作曲新星,他具有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擅长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对新潮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情有独钟。他的惊世巨作《猫》1981年5月在伦敦首演轰动了百老汇。此后,又创作了以舞蹈精彩绝伦而著称的《星光快车》《剧院幽灵》(1986年)和90年代荣获8项托尼奖的《日落大道》等传世名剧。
4.随钢琴跟唱《回忆》的旋律。5.师生讨论音乐剧特点。
生:音乐剧有剧情,表演,音乐,舞蹈。
师:从《猫》剧中看出,音乐剧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剧中的“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形象鲜明,各不相同。这群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各显身手,或
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可以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
三、拓展
1.欣赏《猫》剧中音乐剧《猫》片段—《回忆》唱段的视频,请学生注意其中的表演。2.表演唱:教师让1—2名学生扮演老猫,独立表演唱,全班学生小声随唱。
四、课堂小结
音乐剧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音乐体裁,在课上我们只能了解和学习很小的一部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分成小组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继续探究、找出答案,扩大自己在音乐剧这一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度。1.音乐剧起源是怎样的?
2.发展中百老汇音乐剧有哪些作品? 3.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有哪些代表作?篇二:欣赏《回忆》教案
题:艺术欣赏——《回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对音乐剧中的角色进行对比性欣赏;
2、学会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分析音乐剧中角色的特点;
3、逐步提高对音乐剧中的人物与音乐进行再创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出角色的特点;
2、运用分析法总结出歌曲的特点;
3、运用音乐制作软件对歌曲进行改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载于:回忆教学设计)
1、在感性体验与理性评价中,从音乐剧艺术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2、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小组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欣赏音乐剧的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难点:对音乐剧中的音乐、人物造型进行二度创作。
三、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内容;
2、介绍歌曲《回忆》:自《猫》诞生以来,《回忆》这首歌就开始传播四海,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一下就能抓住人们的心。
·演唱者们
1)《回忆》这首歌是由剧中的 “格里泽贝拉”演唱的。2)伊莲.佩吉在扮演了“格里泽贝拉猫”后大红特红,被认为是音乐剧舞台上的第 一夫人。3)至今,已有250位艺术家录制了《回忆》,包括芭芭拉.史翠珊,巴里.马尼洛 和帕拉契奥.多明戈等。·旋律的由来 1)据说在首演已经临近的时候,导演努恩依然对剧中这个部分的音乐不够满意。韦伯不得不听从导演的要求重写。2)第二天早上,韦伯在钢琴上给努恩弹奏了他整晚熬夜写作的音乐。努恩听完后,对旁边的人说:“请你们记住这一刻,因为你们听到的,就是一首能被称为传奇的乐曲。” ·歌词的由来 1)同其他《猫》中的歌曲不同,《回忆》并不是根据艾略特的诗作编写的,也没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诗。2)努恩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重读艾略特的诗集,写出了这首《回忆》。
3、请同学表演他们眼中“格里泽贝拉”这只猫的经历;得出“格里泽贝拉”是一只年轻时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肮脏的猫,她孤独衰弱,遭人唾弃,流浪在最下等的街区,受到猫族的排挤。
4、欣赏歌曲《回忆》,回答问题: 1)演员运用了什么唱法演绎这首歌曲? 2)歌曲运用那些乐器进行配器,表现出怎样的音乐感觉? 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果你们来配器的话,会选择那些乐器呢?
5、各小组对音乐进行改编并展示。
6、观看两组图片,将格里泽贝拉与其他猫进行对比,回答问题: 1)格里泽贝拉与其他猫的脸部化妆有什么差别?
格里则贝拉
其他猫
眉毛
稀疏
浓密
眼睛
向下,线条晦涩
向上,线条细致流畅 嘴唇
向下,轮廓模糊
向上,轮廓清晰
皱纹
有
无
头发
卷发,用人发做假发
直发,用牦牛的毛做假发
总体
难看,暗淡无光
好看,神采奕奕 2)格里泽贝拉与其他猫的服装有什么不同?
格里则贝拉
其他猫
颜色
灰色、黑色相间
清晰明朗
款式、质地
晚礼服短裙外加灰色皮衣
柔韧贴身而易于移动
特点
不适合舞蹈
带有强烈的舞蹈特质
7、指出细节部分,总结格里泽贝拉的形象。
她的手指甲涂着红色的指甲油,脚上穿着高跟鞋,突出了她在整部音乐剧中的特殊形象:她最像人,是一个光华已尽的中年妇人。
8、请同学分组对“格里泽贝拉”进行化妆设计或服装设计并交流。
9、那么为什么最初遭人唾弃的格里泽贝拉最后能够升入天堂?请回顾音乐剧《猫》的简要情节,思考歌曲《memory》在整部音乐剧中的作用。
10、结束语:这首歌是全剧的转折点,也是高潮点。在这节课最后请同学们一起演唱《回忆》,体会这首歌曲的无限魅力吧!
四、学生反馈:
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创作音乐和人物造型,掌握了选择乐器与设计人物的原则,并且立即反映出成果,他们乐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意图,气氛活跃但主体明确。
课后对于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于音乐剧的喜爱也更进一步。
五、教学总结:
根据二期课改的课程目标,本节课着重突出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艺术学习活动,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和能力,并在艺术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启迪、共同进步。本节课通过组织4次学生自主创造的活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1、根据“格里泽贝拉”的经历编排小品进行表演;
2、根据《回忆》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音乐感觉自由选择乐器为其伴奏;
3、为“格里择贝拉”设计脸部化妆;
4、为“格里择贝拉”设计服装。
在听、看、唱、演、画、设计等艺术教育活动中,学生充分体验了音乐剧带来的美的享受......篇三:音乐教学设计回忆
大邱庄镇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王帅 审核:周静 课题:《回忆》 课型:授新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2.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3.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
【导学重点】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12/8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导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音乐剧《猫》片段。
师:从播放的视频片段中你们都听到、看到了什么?这种音乐的表现体裁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有唱歌、边唱边跳。2.揭示课题。
生:歌剧,跟戏剧一样,有对白说话。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在音乐体裁中叫音乐剧。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它融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体,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众欢迎。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音乐剧和歌剧的分别是,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擅长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分更重要。
二、了解音乐剧体裁特点
师: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今天,音乐课
为大家带来音乐剧《猫》有名的唱段《回忆》(memory)。1.角色与剧情介绍:“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2.《回忆》歌曲欣赏。
师:(初听《回忆》)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几拍子的?
生:歌曲很抒情,好像是三拍子的。师:这首歌听起来很流畅,这是因为它的拍子为12/8拍,我们以前没有接触到,大家再听听,这样的节拍使我们有什么感受?(再听一遍《回忆》。)生:很连贯,有起伏荡漾的感觉。
师:好!这种感觉是节拍带给我们的,那么,这样的节拍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呢?歌曲中有两个地方最能表现悲伤的心情,你能听出来吗?请你边听边举手。(听第三遍《回忆》。)
生: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作曲家的介绍: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是60年代,伦敦剧坛升起的一颗作曲新星,他具有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擅长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对新潮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情有独钟。他的惊世巨作《猫》1981年5月在伦敦首演轰动了百老汇。此后,又创作了以舞蹈精彩绝伦而著称的《星光快车》《剧院幽灵》(1986年)和90年代荣获8项托尼奖的《日落大道》等传世名剧。
4.随钢琴跟唱《回忆》的旋律。5.师生讨论音乐剧特点。
生:音乐剧有剧情,表演,音乐,舞蹈。
师:从《猫》剧中看出,音乐剧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剧中的“富贵
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形象鲜明,各不相同。这群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可以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
三、拓展
1.欣赏《猫》剧中音乐剧《猫》片段—《回忆》唱段的视频,请学生注意其中的表演。2.表演唱:教师让1—2名学生扮演老猫,独立表演唱,全班学生小声随唱。
四、课堂小结
音乐剧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音乐体裁,在课上我们只能了解和学习很小的一部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分成小组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继续探究、找出答案,扩大自己在音乐剧这一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度。1.音乐剧起源是怎样的?
2.发展中百老汇音乐剧有哪些作品? 3.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有哪些代表作?
教学感悟:篇四:《快乐的回忆》教学设计
《快乐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快乐的回忆》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用吹塑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能从中感受特殊的纸版画材作品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质地较薄的纸,及硬卡纸,画笔,小铁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导入:
让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回忆,并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二、自主探究:
1、欣赏版画作品。
2、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3、技法学习、教师示范:
(1)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
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三、学生作业: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
四、讲评作业:
1、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2、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并展示上节课的优秀作业,回忆纸版画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情感升华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课件)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动手操作阶段:
作业要求: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作业步骤: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
1.设计。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拼、贴。
三、学生作业:
1、放轻音乐。
2、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五、总结拓展: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教学反思:
传统的版画教学在教授此内容时,一般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每一步如何操作。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的,它没有思维活动或较少思维活动。学生学习没兴趣,由于思维没有打开,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掌握不牢固,记忆不深,学到的东西留于表面,虽然也能完成任务,但照葫芦画瓢的多,有创意的少。多媒体、电脑等等高科技,实际上那只是手段之一,关键我们要搞清楚新理念的关键在哪里,如何切实可行地用到课堂中,只有这样,新理念的应用才不会留于形式,而是能实实在在为教育教学服务。作为青年教师,我要促使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并通过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能力的提高,扎实工作,才能把握好新课程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不必要的内容上!应该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和作业练习,这样也会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作业展评!
利用现有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什么呢?想做什么?这一环节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直观的范例,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可能会框住学生的思维,只会模仿范例。反而会形成反效果。
怎么做?此课件里播放的内容不够精彩,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制作纸版画教师示范用时过长,如果课前准备充分,把制作的纸版画范例的步骤过程用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下来,再制作进课件中。让学生在制作综合纸版画前观看。这样制作步骤就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学生理解的时间,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到制作过程中去。
教学拓展方面。没有必要把以后的教学内容硬搬过来。可以让学生课后回家继续利用各种其它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这样也是教学拓展的内容。篇五: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设计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4,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二、教学重点:
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语句。
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收集关于李大钊的故事,大家互相交流。
五、教学媒体:投影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抓住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的言行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导入激情:
同学们,看着你们胸前的红领巾,你可曾想到什么?它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出示:李大钊的画像。)一起学习第9课,(板题、读题)。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十六年前,看看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英雄事迹。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2).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3.检查自学:
1)读生字,正音。2)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简要地复述课文以及简介作品背景。)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
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课文是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事,请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相应的三部分。
(读后提问。)4.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从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中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互学:你读了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在小组里交流。5.汇报交流情况:
被捕前:
(示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板:坚决地说
导读:李大钊这种坚守革命岗位的态度应该怎样读?(练读)被捕时:
(示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板:不慌不忙
(“不慌不忙”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板:视死如归)导读:谁能把李大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
被捕后:
(示句)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板:瞅了瞅没说
导读:对,这就是他对革命事业坚决的信心,坚定的信念。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试一试。
5.总结全文。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主要抓住了李大钊的言行来体会他高尚的革命情操。
2).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发散思维,进行思想教育)6.课外延伸
收集关于革命烈士、革命前辈的故事,下一课,我们开一个小故事会。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后,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知道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六课,你有什么体会?指名回答。
2、把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3、精读课文,体会本课的写作方法。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分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老师进行点拨。(这是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6、进一步深化:课文里还有不少地方是前后照应的,你能举些例子,并说说体会吗?
7、课外延伸交流
把你收集到的革命烈士、革命老前辈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
8、总结全文。
附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坚决地说 忠于革命
被捕时:不慌不忙 视死如归
被捕后:瞅了瞅 没说 坚贞不屈 11* 灯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覆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作适当点拨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
① 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② 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文,练说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⑴ 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⑵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⑶ 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后,可引导他们深入分
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情,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第五篇:音乐教学设计回忆
大邱庄镇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 音乐
主备:王帅
审核:周静
课题:《回忆》
课型:授新
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1.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2.欣赏音乐剧的经典作品,了解音乐剧这一体裁的特点。
3.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导学重点】1.通过欣赏,体会音乐的乐曲风格和乐曲表达的音乐情绪。2.听辨歌曲节拍,感受12/8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导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音乐剧《猫》片段。
师:从播放的视频片段中你们都听到、看到了什么?这种音乐的表现体裁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有唱歌、边唱边跳。2.揭示课题。
生:歌剧,跟戏剧一样,有对白说话。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片段在音乐体裁中叫音乐剧。
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它融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体,音乐通俗易懂,很受大众欢迎。音乐剧经常运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在音乐剧里面可以容许出现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音乐剧和歌剧的分别是,没有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声唱法。音乐剧擅长于以音乐和舞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和戏剧的冲突,有时语言无法表达的强烈情感,可以利用音乐和舞蹈表达。相比之下,音乐剧里戏剧、舞蹈的成分更重要。
二、了解音乐剧体裁特点
师:音乐剧《猫》是音乐剧历史上最成功的剧目,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该剧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今天,音乐课为大家带来音乐剧《猫》有名的唱段《回忆》(Memory)。
1.角色与剧情介绍:“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她的样子最像人类,长发披肩,身穿黑色晚礼服,脚蹬一双高跟鞋。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2.《回忆》歌曲欣赏。
师:(初听《回忆》)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几拍子的? 生:歌曲很抒情,好像是三拍子的。
师:这首歌听起来很流畅,这是因为它的拍子为12/8拍,我们以前没有接触到,大家再听听,这样的节拍使我们有什么感受?(再听一遍《回忆》。)生:很连贯,有起伏荡漾的感觉。
师:好!这种感觉是节拍带给我们的,那么,这样的节拍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呢?歌曲中有两个地方最能表现悲伤的心情,你能听出来吗?请你边听边举手。(听第三遍《回忆》。)
生: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作曲家的介绍: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是60年代,伦敦剧坛升起的一颗作曲新星,他具有扎实的古典音乐根基,擅长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对新潮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情有独钟。他的惊世巨作《猫》1981年5月在伦敦首演轰动了百老汇。此后,又创作了以舞蹈精彩绝伦而著称的《星光快车》《剧院幽灵》(1986年)和90年代荣获8项托尼奖的《日落大道》等传世名剧。
4.随钢琴跟唱《回忆》的旋律。5.师生讨论音乐剧特点。
生:音乐剧有剧情,表演,音乐,舞蹈。
师:从《猫》剧中看出,音乐剧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剧中的“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形象鲜明,各不相同。这群被拟人化了的猫儿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可以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统一体的艺术。
三、拓展
1.欣赏《猫》剧中音乐剧《猫》片段—《回忆》唱段的视频,请学生注意其中的表演。
2.表演唱:教师让1—2名学生扮演老猫,独立表演唱,全班学生小声随唱。
四、课堂小结
音乐剧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音乐体裁,在课上我们只能了解和学习很小的一部分,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分成小组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继续探究、找出答案,扩大自己在音乐剧这一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度。
1.音乐剧起源是怎样的?
2.发展中百老汇音乐剧有哪些作品? 3.伦敦西区的音乐剧有哪些代表作?
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