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注意好娃娃”》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注意好娃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星期天,猫妈妈带着小猫眯来到了小河边。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演示:小猫钓鱼的故事)
1、动画片看完了,谁能说说这个小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呢?
2、小猫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没有钓到鱼?
3、小猫眯不专心,走神儿了,才没有钓到鱼后来,小猫眯钓到鱼了吗?它为什么又钓到鱼了呢?
师:小猫眯因为追蝴蝶、捉蜻蜓三心二意才钓不到鱼。我们可不能跟他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谁是“注意好娃娃(板书课题)
二、结合自己谈谈
1、师:在学习时,你有没有像小猫眯一样不专心的毛病?不专心对你有什么影响?谁来说一说。
2、师:看来,不专心带来的害处还真不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专心做事呢?(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做事不专心的原因谈谈,例如,上课时,玩书桌里的玩具,要想专心听讲就不能把玩具带到学校;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很慢。就要养成写完作业再看电视的好习惯……)
先小组里说,再集体汇报。
3、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来大家都想做注意力集中的好娃娃。老师也有几个能让你专心学习的高招,你们想要吗?。(出示。一名学生朗读)(1)家里学习要安静,学习用具准备期齐;杂乱东西全收起,全神贯注要牢记。(2)课前在家先预习,不懂问题作标记;上课认真听仔细,课后复习要积极。(3)作业时间应计时,分分秒秒要珍惜;
4、师:有了这么多的小绝招,我相信只要你们长期的坚持下去,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大有提高,你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会大有提高!你有信心做好吗?下面就我们就一起来做游戏,挑战自己的注意力,你准备好了吗?
三、行为训练
(一)注意力集中训练 第一关:拍手游戏
1、师讲游戏规则:这个游戏非常有趣,但是要想做好,必须得保证纪律,能做到吗?请全体起立,认真倾听老师依次念一些事物名称(小猫、白菜、黄瓜、苹果、长颈鹿、西红柿、黄鱼、松树、蜻蜓、蝴蝶、企鹅、杨树、葡萄、小猪、骆驼、海豚、带鱼、辣椒、金丝猴、羚羊、梨树、桃子、米兰、大熊猫、豆角、茄子、菊花、牡丹、公鸡、大鹅、油菜、小鸟、喜鹊、蝙蝠、黄瓜、土豆),听到动物名称时拍一下手,听到植物名称时拍两下手。做错的同学回到座位上,不再参加游戏。
师:(一边板书一边说)。只要我们认真、只要我们聚精会神、只要我们不走神儿,我们一定能完成好下一个任务。进入第二关:数豆子。
2.师讲解规则:盘子里放着黄豆和青豆。看谁在1分钟内拣的绿豆多。师:先请拣的慢的同学说感受,说一说下次怎样才能做好。再请拣的多的同学说说你的感受。
师小结:祝贺你们,你们的表现真让老师佩服!只有时时、处处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会不让知识溜走。3.记词语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注意力最集中。老师这儿有十张词语卡片,老师出示卡片,你认真看、动脑记,然后把它们写在纸上,看谁记的词语多。(师出示卡片后生记词语)
师:你们组最多的记了几个?
师: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记的多。师:谁来说一说?
生1:要认真看着卡片,仔细记住上面的词语。生2:我眼睛紧盯着词语,脑子里记。
四、联系实际
师:同学们,学习时需要我们注意力集中,平时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去做呢?
师:看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做好。
(二)抗干扰训练:
1、《听声辨物》
游戏规则:以组为单位,听辨声音,听老师用了几种打击乐器;派一名模仿老师的动作再做一遍。(先不宣布)
师:进行了三轮比赛,同学都有些累了,也在心中有了不同的想法,请大家互相讨论交总结参加游戏经验,然后将它写在自己的小组合作任务分配单上。(师在学生讨论时演奏各种打击乐器)
师:刚才老师演奏了几种打击乐器,你们听到了吗?(生答)师追问:为什么答案会差这么多呢?
师:我到底演奏了有几种乐器?(生答并模仿教师的动作来一次)
老师在做一样的动作为什么第一次没有听清,这次仅听清而且还能把老师的动作模仿下来呢?
2、听音乐口算
师:累了吧?老师给你们放首儿歌,大家放松一下好吗?(学生生听歌曲。)
师:好听吗,我们再来听一首好听的歌。这次希望你们在听歌的同时,大家一起来进行口算,看谁能完成闯关任务。(口算)自由谈:为什么算错了?为什么算得这样慢?…… 生:音乐声音太大。
生:我没专心,看了好几眼片子。
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发言你觉得在吵闹的环境中怎样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呢? 小结: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赛场上的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无论台下有多少观众,无论他们怎样呐喊助威,运动员都不会受影响而继续比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无论干扰有多大,我们都要静下心来,使思想集中在目标物上,要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抗干抗,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总结收获
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 小朋友,要记住,集中注意有绝招:
上课时,要专心,两只眼睛看老师;
写作业,看钟点,抓紧时间比一比。
第二篇:小班音乐我是好娃娃教案
活动目标:
1、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反应。
2、愿意学唱歌曲,学习尊重家人。
准备材料:歌曲《好娃娃》、钢琴、磁带
重点难点:听琴声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反应。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搬椅子走步,将椅子摆放成半圆形。
2、听老师弹琴,复习歌曲《我上幼儿园》。
3、学唱《好娃娃》。教师先放几遍录音机,让幼儿熟悉曲调和歌词。老师弹琴,师幼一起学唱歌曲,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提醒幼儿哪儿开始,哪儿结束,要控制好。
4、幼儿分组表演歌唱《好娃娃》。
5、做音乐游戏《小手拍拍》,结束音乐活动。
第三篇:二年级音乐第三课好娃娃教学设计
第三课
好娃娃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好娃娃》,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能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各种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么样对待爷爷和奶奶。教学难点: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第一段
(1)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都是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的?(2)老师小结:就像同学们说的,我们要尊敬自己的长辈是吗?(3)提问:你们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4)课件出示:爷爷年纪大了嘴里缺了牙!
(5)提问:你们听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学唱第一句)(6)播放第一句演唱。(课件播放)(7)学生跟唱。(8)全班齐唱。
2、学习第二段
师:今天教室还来了一位老奶奶(课件播放奶奶出场)师:你们看看老奶奶都老了。她的头发怎么样?
课件出示: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播放歌曲)教师带唱。
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两段连唱
师:今天咱们看到这两个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你们也来学学吧!全班跟唱。
老师带唱两次。学生分句接唱。
自由交换角色演唱。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好娃娃》
二、表演《好娃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表演《好娃娃》。
2、(课件播放音乐)师:你们跟唱一次好吗?
3、下面自由讨论你们该怎么演?
4、出示课题。
5、分组讨论(可以五人小组进行分场景分角色的随乐表演活动老师也可提供道具。)
分组,每组成一个家。
学生自由讨论,设计表演动作。
选择道具,布置场景,分角色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参与角色的表演。
创设情景,各组分别上台表演唱《好娃娃》。
6、集体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
7、综合表现
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四篇:《做个好娃娃》 教学设计
《做个好娃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个好娃娃》是一项综合音乐活动,包括认识四分休止符、念儿歌、用打击乐器伴奏等内容。在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我爱家乡 我爱祖国”中,学生认识了模仿鸭子叫声的四分音符。本单元认识时值长短相同但表现方式不同的四分休止符。《做个好娃娃》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借用动物的叫声告诫儿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儿歌节奏中有三个四分休止符,在演唱中要注意休止符的准确运用。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过通过感受、认识四分休止符的作用,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的表现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够在歌曲中准确地运用。2.学习儿歌《做个好娃娃》,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的表现能力。
2.通过有感情的念儿歌,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按节奏念儿歌。2.能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难点:
1.认识“四分休止符”,并能够准确地读出。2.聆听、模仿、拍击节奏。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以游戏的形式复习歌曲《小蚂蚁》。
要求:老师举红牌时,学生在心里默唱;举绿牌时,学生放声歌唱。生:按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学习“四分休止符” 1.师出示节奏:X X X O 2.请学生拍击节奏。
3.师讲解四分休止符:用0表示休息一拍,虽然不出声音,但是它也是一个音符。当你看到这个四分休止符的时候要更加关注它,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你来表现它吗? 生用自己的办法准确读出四分休止符。(在休止符处用点头表示;在休止符处用攥拳表示„„)
三、节奏练习师出示节奏,学生拍击。4/4 x x x 0 | x x x x x 0 | 生拍击节奏。
师出示节奏,学生拍击。
4/4 x x x x | x x x x 0 | 生拍击节奏。
4.师出示儿歌《做个好娃娃》节奏谱。5.生拍击《做个好娃娃》节奏谱。
6.师评价学生拍击是否准确,不准确的地方讲解练习。
五、按节奏念儿歌《做个好娃娃》
1.导言:欢迎来到“好娃娃”的聚会,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小伙伴都要“做个好娃娃”!怎么样才能做个“好娃娃”呢?我先来听听“小黑鸡”是怎么说的吧!
2.老师读第一段儿歌。3.请学生回答。
4.请学生按节奏读第一段的儿歌。
师:让我们也来做个不乱倒垃圾的好娃娃吧!5.指导读得不准的地方。6.全班再读。
7.师生对读,按书上“领”和“齐”的要求进行。8.师生评价。
9.师生共同按第一段的方法读第二段的儿歌。
10.以个别学生领,其他学生齐读的方式再读第二段儿歌。
11.同桌间相互合作一起把第三、第四段的儿歌自己读一读,可以按“领”和“齐”的方式交替进行。
12.检查学习效果,请学生展示念三、四段的儿歌。13.学生互评,老师奖励。
六、用打击乐器演奏(《做个好娃娃》乐器伴奏)节奏:
4/4x x x x | x x x x 0 |(也可视学生情况,教师设计其他节奏。)1.分四人小组讨论:你会用什么样的打击乐器来伴奏,念儿歌呢? 2.请学生尝试用打击乐器演奏。3.小组练习。4.小组展示。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会儿歌的同时认识了四分休止符,并能够在儿歌中准确的读奏。让我们再次用打击乐器伴奏儿歌,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我是好娃娃》及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优质教案《我是好娃娃》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东西用玩后,要放回规定的地方,愿意自己整理玩具、图书,初步学习整理学习、生活用品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社会优质《我是好娃娃》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愿意自己整理玩具、图书。
2.知道东西用玩后,要放回规定的地方。
3.初步学习整理学习、生活用品的方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整理过玩具,图书。
2.自制幼儿自己脱衣整理、自己穿衣等情境的录像或图片(具体见下面的提问)。
3.阅读材料2《我是好娃娃》。
活动过程:
1.播放录像(或出现图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谁?(小不点)她在什么地方?(午睡室)
她在干什么?谁给小不点解纽扣、脱衣服、脱鞋子?(自己)
衣服脱下怎么放?鞋子脱下怎么放?
谁给小不点脱衣拖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
--幼儿讨论后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结合阅读材料2《我是好娃娃》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事情?宝宝能干吗?为什么?玩具放在什么地方?书、衣服、垃圾呢?
--帮助帮助幼儿理解每样东西应该分别放在固定的地方。
2.儿整理图书、玩具、椅子、书包等,进一步帮助幼儿体验每样东西应该分别放在各自的地方。
提示语:你们能像图书中的宝宝一样把这些东西也送到他们自己的家吗?
3.参观幼儿整理的活动室,教师及时点评,引导幼儿体验整洁、舒适的环境。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可以直接结合图书讲述故事导入活动。
2.在一日生活中,提醒幼儿随时做到无归原处。
3.建议家长听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家庭小屋。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扩展阅读:娃娃:娃娃,指小孩子、婴儿,或特别可爱像动物的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