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2
《分子动理论的的初步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3、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
4、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
红墨水、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引入新课
物质由分子所组成,分子的体积十分小,而且分子之间有空隙。物体内部的分子是怎样排列的?它们是否会发生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分子运动吗? 活动1:
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如果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说明分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填写课本)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做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
讨论后可能进行如下回答。
① 烧好的菜一端上桌,香气扑鼻。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② 将糖块投入到水中,糖块会溶化,说明糖的分子在运动。
③ 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桂花的芳香,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④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说明分子在运动。
得出如下结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二)温度对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提问:一切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不变?
活动2:.如果将红墨水分别滴在冷水和温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快,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作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证据?(讨论后回答)。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提问:小男孩说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猜想: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
活动3 :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1)会收缩的液膜
思考:是谁把棉线拉过去的?
(2)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到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
现象: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
结论: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讨论后回答如下)
① 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② 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提问: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
活动4:不听话的活塞
现象:水很难压缩。
结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
小结: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四)固、液、气三态的分子
1、课本:仔细阅读课本,完成如下表格的填写。
2、阅读后完成表格余下部分的填写。教师再做总结。
(五)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由分子组成,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第二篇:10.2分子动理论教案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将存在相互作用力。
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知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的模型。
4、会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系列实验活动,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领会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的间接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简单的现象里包含深刻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推测、想象分子的运动和作用力的情况,并
抽象出分子的模型。
教学难点:从现象推测分子运动并进一步建立分子模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归纳等。
教具:酒精,烧杯,清水,热水,墨水,玻璃管,系着棉线的细铁丝圈,肥皂水,一次性注射器,多媒体及其课件。
教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复习提问:什么是分子?分子有多大?
2、教师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会运动吗?分子和分子间有作用力吗?这些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新课教学: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一、认识分子动理论
师:请同学们阅读活动1,体会分子的运动。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物理,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对下列现象进行思考分析:
(1)一盆水放的时间长了,慢慢地会变少。
(2)打开盛香水的瓶子,我们会闻到香味。
(3)墙里开花墙外香。
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组成物体的分子可能在运动。
师演示:
(1)把酒精瓶子打开。很快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
(2)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
师讲解:科学家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了5年,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相互渗透了约1mm。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1、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会彼此发生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有力证据。
师:昨天是“世界无烟日”,同学们知道,如果有人在房间里抽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正是分子在不停运动的表现。
师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事实说明分子在运动呢?
学生:炒菜的香味。
厕所的刺鼻气味。
烟囱冒的黑烟,等等。
师问:分子的运动我们能看见吗?
生答:不能。
师解释: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微观分子的运动肉眼是看不见的。
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
师问: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阅读活动2,“感受温度对分子的运动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分别在盛有冷水和温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现象。学生回答现象: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的速度快一些。
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师问: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分子之间有间隙吗?
学生阅读活动3“分子间有空隙吗?”
多媒体展示:两个量筒中各盛有5ml的水和酒精,将5ml的水加到5ml的酒精中,看体积等不等于10ml。
学生回答现象:不等于10ml。
师问:这说明了什么?
3、这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多媒体展示:分子间存在间隙。
师:前面的活动告诉我们物体内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为什么固体和液体内的分子不向四处散开,还能保持着一定的体积呢? 请同学们阅读活动4“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A、会收缩的液膜
师生共同分析:是谁把湿棉线拉过去的?
总结:是肥皂液上的水分子把棉线上的水分子拉过去的。
B、能吊起钩码的铅柱。
多媒体展示:取两块断面磨平、干净的铅柱,将它们紧压在一起,可以在它的下面吊起一串钩码。
师:通过这两个实验,使我们认识到:
4、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不听话的活塞
师演示:让注射器吸入适量的水,将针管飞口子封住,用力压活塞,能否把活塞压进去?
现象:压不进去。
总结:
5、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师:物质中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那分子间的距离与引力和斥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多媒体展示: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当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斥力小于引力,当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引力和斥力均趋于0
师:综上所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有间隙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师问:为什么固体、液体有一定的,而气体没有呢?
二、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教师讲解:
固体:分子之间距离小,相互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附近振动,所以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液体:分子之间距离较小,相互作用力较大,以分子群的形态存在,分子可在某个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却可以滑过,所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有流动性,其形状随容器而变化。
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每个分子都可以自由运动,可以充满能够达到的整个空间,所以气体既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三、课堂练习多媒体投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五、课堂作业
P112 自我评价与作业 2、3、4
板 书 设 计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一、认识分子动理论
1、扩散: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间隙。
4、分子间存在引力。
5、分子间存在斥力。
6、分子动理论内容:物体是有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教学反思:
第三篇:分子动理论教案
分子动理论教案
知识精解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如氧分子、水分子等。
各种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有多大呢?(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
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几个埃(1=10-10m),氧分子大约为3埃,质量约为5.3×10-23克。
(2)宏观物体中分子数非常多。
例:如果把1克蔗糖(含1.8×1021个分子)放入洪泽湖中(正常蓄水31.3亿m3),均匀之后,取1cm3的湖水,其中仍有蔗糖分子56.5万多个,这糖水还甜吗?
(3)分子之间有空隙. 演示一:酒精和水的混合.
取一根玻璃管中放一半水,再放一半加颜色的酒精,用手堵住管口,来回倒置几次,总体积的高度下降1厘米多。
分析:由于分子间有空隙,在酒精与水混合的过程中,有些酒分子进入了水分子的空隙中,有些水分子也进入酒精分子的空隙中,这一实验证明了水分子、酒精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的运动
问:若上面的实验不把玻璃管来回倒置,而是静放一段时间后,有色的酒精分子会运动到水中,——液体的扩散
如图,在冷、热两杯水中放一滴蓝墨水,现象1:过一会儿水就变蓝了.——说明液体分子在运动。
现象2:在热水变式比冷水快——说明液体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请举出气体运动的例子吗?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装置如图:过一会儿,在上面的瓶中有明显的棕色. 问:这说明了什么?
这两种气体的混合,不是重力等外来的作用,而是分子本身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水变色——液体扩散、气体的混合叫做气体扩散,固体之间也有扩散现象 大量的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1)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既然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为什么没有人看见固体分散成一个个分子呢?原来分子间有很大的引力,要想分开固体,必需克服分子间的引力才行.
演示三:铅块分子引力实验。装置如图. 在铅块下可挂多个50克砝码.
问: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很大的引力.(2)分子间有斥力.
若要压缩固体,减小分子间的空隙,是十分困难的,如压缩粉笔,比分开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若分子距离很近时,分子间斥力就显示出来,要使分子靠得更近,必须克服分子间的斥力才行.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何时表现为引力,何时又表现为斥力呢? 说明:
①平衡位置r=r0;
②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③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
④当r>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没有作用力了.
分子大小,肉眼看不见
分子运动论 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分子数目多 的内容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
很难分开——表现引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很难压缩——表现斥力
经典例题
【例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将盐放入水中,能使水变咸,这是 现象,这一现象表明。
【例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
【例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例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是()。
A.铁棒折断后不能自然对接在一起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气体容易被压缩 D.磁铁与磁铁之间有时相互排斥 【例5】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例6】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例7】将红墨水滴人清水中,会使整杯清水变红,这是由于()。
A.水流动的结果 B.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C.分子间有引力的结果 D.分子间有斥力的结果 【例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阳光下看到灰尘飞舞。
B、经过面包房子,闻到阵阵奶香。C、牛奶中放入砂糖,牛奶变甜。
D、鸭蛋裹上混有食盐的泥巴,过一段时间变成咸蛋。★解析
【例9】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便结合在一起,这是由于。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属于 现象,它表明固体分子也在。
【例10】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而将一块打破的玻璃细心地按原样拼凑,且施加一定的压力,结果并不能合成一块,其原因是()。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对接处玻璃分子间距离较大,引力很小 C.玻璃一旦破了就相互排斥 D.玻璃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例11】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大气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B.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C.大气压强是由于器壁附近分子的引力和斥力同时作用的结果 D.大气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的结果
【例12】橡皮筋被拉长时,橡皮筋的()。A.分子间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
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距离增大,密度减小
D.分子运动的速度减小,对外表现为引力
【例13】为什么拉断一张纸所用的力比撕破同一张纸所用的力要大?
课堂练习
1.物质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的 和。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现象。这一现象间接的说明:。3.关于扩散现象,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之间才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无关
4.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洒水的地面会变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香
5.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
6.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就不存在作用力
B.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 9.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
10.一根纱线容易拉断,—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 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 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11.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 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课后作业
1.分子动理论指出:物质是由 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3.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发现涂在墙角处的石灰变黑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也是。
4.分子间既有 力又有 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r0时,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时,力起主要作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久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
7.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
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 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 C.水的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 9.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A.食盐在水中溶化,水变咸了 B.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上升 C.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D.扫地时灰尘飞扬
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B.在楼下,能闻到楼上人家的饭菜香味 C.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很小 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课堂小结
课外阅读
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年),英国植物学家。1773年12月21日生于苏格兰蒙德罗斯。
分子动理论:人类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物质的微粒结构的思想。德谟克利特等人曾想象物质是由不可再分割称之为“原子”的粒子组成,并认为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直到17、18世纪期间,随着热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探讨热现象的本质,出现了分子动理论的学说。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布朗运动: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线度~10-3毫米)表现出的永不停止的无规则运动。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首先发现花粉颗粒所做的这种运动。以后,人们发现在温度均匀、无外力作用的流体中都能观察到这类微粒的布朗运动。布朗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微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碰撞作用的不平衡性而引起。实验观察到: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布朗运动是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它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第四篇:分子动理论新课改教案
分子动理论新课改教案 学校:奉母二中 姓名:白会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并透彻理解
2:经过对扩散现象的探究,讨论,并借助生活经验体会扩散的 内涵
3: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某些生活,生产及大自然中的现象。体验物理知识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重点:
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的实例。难点:
从宏观现象中推断出其微观本质。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分子动理论的内 容是什么?并举出有关的实例。2:扩散的定义是什么?并举一些扩散的例子。
二:学生自学探究。20分钟 三:学生总结,老师补充。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分子体积小个数多。比如说:草叶上的一颗 露 珠中就有1021个水分子,假如有一个微小动物每秒钟喝一万个水分子,喝完这滴露珠就要30亿年。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将一瓶香水在房间打开,一会就能闻到香味,这是因为香水的香味分子跑到了周围空气中,进入了你的鼻子。像这样,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扩散现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扩散现象的例子,研究并总结结论。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用两个圆柱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这两个圆柱体贴在一起,用手拉也不会掉下来。从上述实验让他们总结分子间有引力。
用被压的弹簧撤去外力后的情况,来类比总结分子斥力。由于分子间存在着这样的相互作用使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
物质三态的区别就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4:扩散的定义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四:当堂训练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举例说明扩散现象
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4:小明对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间有作用力 5: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蔗糖能溶于水,说明分子在做物规则运动
6: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怎样解释湿衣服会变干? 7:铁丝不易拉长和压缩说明了什么?
课后反思:这节课内容贴近生活,易理解,学生乐于学习
第五篇:《分子动理论》学案
九年级物理16.1《分子热运动》课型:新授课
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体积很小,我们用肉眼看不到。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香水瓶或打开酒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能闻到香水的香味或酒味?(学生回答,点评)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二、预习检测活动
1、扩散现象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实验证实分子是运动的。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 烧杯中的水变成了红色 现象。
我们上面做的实验是一种 扩散 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请举出几个例子,看谁观察得细致。闻到菜香和香水的味道;扫地时的灰尘和天空飘落的雪花不属于扩散现象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液体之间、气体之间。
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这说明扩散可以在 固 体和固 体之间发生。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想想议议: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活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这是一个铅块,我们知道它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它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那么为什么铅块没有飞散开?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聚合在一起呢?(学生讨论)[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个实验表明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学生讨论)请看课本图16.1-6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三、当堂训练: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B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D、两块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们拉开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
A、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
5、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粘在一起,这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五、课后反思: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 作业布置: 教后记:
肥城市孙伯中学审阅修改:物理学科组201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