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科学教学设计 森林大染坊
幼儿园科学教学设计:森林大染坊
设计思路: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各种颜色是通过红、黄、蓝三原色变换而来的,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单纯的讲解颜色的变化很难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有关颜色变化的实验,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说出两个颜色在一起产生的神奇效果(黄+红=橙、红+蓝=紫、蓝+黄=绿)。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了解颜色的变化,并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使指导实践—实验—讨论三者有机结合,培养了幼儿兴趣,激发了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在熟悉三原色的基础上认识橙色、绿色和紫色,并能自己调配颜色。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观察记录。活动准备:
1、每组三杯分别装有红、黄、蓝颜色的的颜料,吸管若干,垫板、抹布、白布(分块)人手一份,记录表格每人一份。
2、木偶(小兔)一个,示范教具一套(同幼儿)。
3、没有上色的画(草地、葡萄、桔子)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认识三原色,学习用吸管取色 师:小朋友们都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吧?刘谦哥哥表演的魔术是不是特别神奇呀? 生:(很兴奋地齐声回答)是!
师:那大家想不想也学着变变魔术呢? 生:想!
师:那好,今天老师就教大家怎样变魔术。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认真学习,大家也一定会成为神奇的魔法师的!老师手里有三杯神奇的魔法水,大家先说说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一)教师示范用吸管取色。
1、出示红、黄、蓝三杯颜料。
2、提问思考,激发兴趣:
师:大家来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老师想染一块红布,要用哪个颜色的魔法水呢? 生:红色的。
3、教师正确示范如何用吸管取色来染布。(出示红布)
(二)请幼儿尝试学习染一块蓝布。
1、师:如果要染一块蓝布的话,要用什么染料? 生:蓝色的。
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想要尝试一下将老师手里的这块白布染成蓝色? 有学生跃跃欲试,教师挑两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示范,并进行指导:怎么取色;手沾到颜料可以用抹布擦干净,不用担心。
2、请幼儿尝试每人染一块蓝布。(每人分给一块白布、一份颜料、一根吸管,让学生自己挑选应该取什么颜色的颜料)
3、思考: 用黄色可以染一块什么布?(出示黄布)
(三)小结:这些颜色是我们经常要用的,我们把红、黄、蓝三色叫做三原色。
二、通过探索活动,学习橙色、紫色、绿色的调配过程,并学习做记录
1、出示木偶(小兔):老板,老板,我想要一块橙色的布做衣服,你这里有吗?
2、幼儿讨论:怎样从这些颜色中变出橙色?
3、师: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取一个调色板、等量的红色和黄色颜料,展示如何得到橙色)师:老师手里的调色板变成了什么颜色了? 生:橙色。
师:老师刚才取了哪几种颜色的颜料? 生:黄色和红色。
师:那么,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说明了怎样得到橙色?
生:黄色+红色=橙色。
3、幼儿自己尝试调配橙色。
4、师:我们现在已经学会变出橙色了,真棒!夏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经常吃葡萄啊?葡萄好吃吗?它使什么颜色的呢?
生:爱吃!葡萄是紫色的。
师:那么用什么颜色可以变成紫色呢?
(教师演示由蓝色和红色得到紫色的过程,并引导孩子进行总结)
5、幼儿再次操作验证结果,教师用色块示范如何做记录。红色+ 蓝色 =紫色
6、师:夏天的时候,我们见到的最多的是什么颜色呢?
生:绿色。师: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用什么颜色可以变出绿色来呢? 生:想!
师:老师继续给大家表演魔术。(教师演示由黄色和蓝色得到绿色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记录和总结)
7、幼儿再次操作验证结果,教师用色块师范如何做记录。黄色+蓝色=紫色
三、幼儿独立进行探索活动,给没有上色的画上色,巩固学习成果。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些没有上色的画,上面有桔子、葡萄和草地。老师现在需要请大家施展魔术,给我们的画图上合适的颜色。大家愿意帮忙吗?
生:愿意!
师:那么,大家告诉老师,我们应该给桔子、葡萄和草地图上什么颜色呢?
生:橙色、紫色和绿色。
师:好,请各位小魔术师开始变魔术吧!
(孩子们开始自己挑颜料,进行配色和涂色,教师在教室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忙)
教师小结:各位小魔术师表演的真棒!颜色真奇妙,两种不同的颜色调在一起,就会调配出另一种颜色,请大家将我们今天的“重大发现”记录在表格上。
四、总结延伸
师:各位小魔术师表演的真棒!颜色真奇妙,两种不同的颜色调在一起,就会调配出另一种颜色,请大家将我们今天的“重大发现”记录在表格上。
我的染坊里还有其他的染料,大家课后可以再试试还可以用那些颜色变成新的颜色!
(课后活动)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森林大染坊》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森林大染坊》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引导通过玩色,在熟悉三原色的基础上认识桔黄、绿色和紫色,并能自己调配颜色,培养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观察记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森林大染坊》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在熟悉三原色的基础上认识桔黄、绿色和紫色,并能自己调配颜色。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观察记录。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每组三杯为红、黄、蓝的颜料。吸管若干。垫板、抹布、白布(分块)人手一份,记录表格每人一份。
2、木偶(小兔)一个,示范教具一套(同幼儿)。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认识三原色,学习用吸管取色师:这里是森林大染坊,欢迎小朋友到这里来学习染布的本领。
(一)教师示范用吸管取色。
1、出示红、黄、蓝三杯颜料
2、提问:如果我想染一块红布,要用什么颜色?
3、教师正确示范如何用吸管取色来染布。(出示红布)
(二)请幼儿尝试学习染一块蓝布。
1、提问:如果要染一块蓝布的话,要用什么染料?
2、请幼儿尝试每人染一块蓝布。(出示蓝布)
3、用黄色可以染一块什么布?(出示黄布)
(三)小结:这些颜色是我们经常要用的。红、黄、蓝三色叫做三原色。
二、通过探索活动,学习桔黄的调配过程,并学习做记录
1、出示木偶(小兔):老板,老板,我想要一块桔黄色的布做衣服,你这里有吗?
2、幼儿讨论:怎样从这些颜色中变出桔黄色?
3、幼儿自己尝试调配桔黄色。
4、请调配出桔黄色的幼儿说说: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染出一块桔黄色的布。
5、幼儿再次操作验证结果,教师用色块示范如何做记录。12?红黄桔黄
三、幼儿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并能记录结果。
1、继续情境表演,提出要调配绿色、紫色的要求。
2、提问: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变出一块绿色的布?哪两种颜色调在一起会变出一块紫色的布?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4、请幼儿出示表格陈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小结:颜色真奇妙,两种不同的颜色调在一起,就会调配出另一种颜色。
四、延伸活动:
我的染坊里还有其他的染料,你们去试试还可变出什么颜色,并把结果记下来。
本文扩展阅读: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第三篇:幼儿园科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学设计
——纸宝宝洗完澡
涞水县辛庄头幼儿园 张爱华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的宣纸画、卡纸画、糖纸、牛皮纸、即时贴、面巾纸、电光纸、复印纸、瓦楞纸、报纸等。
2、水盆四只,抹布四块,84消毒液少许,毛笔4支,待装饰的果奶瓶。
3、记录纸(见附页),与上述纸对应的纸卡(5×10cm2)一套。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用比较的方法给画纸洗澡。请小朋友在集体面前洗宣纸画和卡纸画,其他孩子围观,边看边谈。
1、猜猜——两种纸宝宝洗完澡会变成怎样?
2、洗洗——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在张标将画纸放入水中洗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诱导孩子七嘴八舌地交谈:潮了、卡纸软了、宣纸一潮就烂了、干净了、吸水了、卡纸搓破了、卡纸也烂了……
3、议议——画纸能不能洗澡?为什么?你发现两种纸在水里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幼儿从吸水快慢、纸张厚薄等角度谈自己的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用比较的方法(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线索),发现宣纸薄,烂得快,卡纸厚,烂得慢。张标的想法很好,但画纸一洗就烂,我们平时画画时要爱惜纸,小心一些。表扬大胆说出发现的孩子。
二、再次探索:给其他纸宝宝洗澡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纸宝宝,边洗边看边讲。
1、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2、试试——分组洗纸,迁移洗手帕的经验,提醒幼儿一张一张地洗,将纸沉入水中,用手搓搓。
3、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得快(慢)?哪些纸(不)吸水?
三、呈现经验
1、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2、贴贴——根据自己实验中的发现将5×10cm2的纸卡按烂和不烂,对应贴在标记卡内相应水漕里,记录探索的真实结果。对牛皮纸、瓦楞纸等烂得慢的,给幼儿等待的时间,允许幼儿稍候记录。
四、拓展经验
1、你知道还有哪些纸?给他们洗澡会怎么样?激发幼儿发明一种能洗又能给小朋友画画写字的纸的愿望。
2、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看,烂了的废纸,可以用胶水和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纸浆,涂在果奶瓶上装饰成美丽的花瓶。不烂的废纸可制作剪贴画,制作服装道具。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设计: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通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一瓶黄颜色的水。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
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
3、魔术师帽子。
情境准备:
1、魔术天堂
经验准备:
1、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和及气球的画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有瓶什么颜色的水?”(黄色。)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教师摇晃瓶子,变变变,请幼儿观察。
“好了!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好不好?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拉?”(绿色)
*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混合就会变成绿色。
“谁看出魔术师是怎样变魔术的呀?他怎么变?最后怎样?”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请你们随便选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调均,看看,蓝和红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记录下来。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3、说说颜色的变化.*你们用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同样的方法:红和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啦?
*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红+黄=橘黄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4、通过涂色游戏,发展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力。
*我们也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变出你喜欢的颜色的气球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最后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在主题墙“我变的颜色”。
会变的颜色
颜色 + 颜色
我的猜想
探索结果
第五篇:幼儿园科学探索教学设计
幼儿园科学探索《吹泡泡》教学设计
科学意图:
吹泡泡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在幼儿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探究,发现,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吹出泡泡的神奇与喜悦。使幼儿感到科学活动不在枯燥。
适合班级:
中、大班
材料准备:
铁丝、钳子、棉线、自制的泡泡水、大小不同的吸管。
制作方法与步骤:
(1)把铁丝弯成小勺做成吹泡泡工具(缠上棉线效果更好)。
(2)自制的吹泡泡工具可以做半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见“吹泡泡图1”)
实验操作:
(1)让幼儿用不同大小的吸管自由吹泡泡玩。可以把吸管插入泡泡水中吹气,会看到泡泡层出不穷地冒出来(见“吹泡泡图2”);也可以在泡泡水里蘸一下吸管,然后拿出来把泡泡吹在桌子上,看谁吹的泡泡坚持的时间长;还可以让幼儿把吸管轻轻地插入泡泡中向里慢慢吹气,泡泡会慢慢变大。(见吹泡泡3)
(2)让幼儿用自制工具吹泡泡玩,比比谁的泡泡最大。
教师指导建议:
● 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虽然自制的吹泡泡工具形状不同,但是吹出来的泡泡却都是圆形的。
● 引导幼儿观察吹泡泡工具的共同特点:有孔或者有缝隙。
拓展与替代:
◆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和工具能吹出泡泡,例如:苍蝇拍、漏勺、鞋刷等。
◆ 尝试将生活中的其他材料变成吹泡泡工具,如在树叶上穿孔等。
小知识
泡泡的形成是一个充气的过程,所以泡泡的内气压略大于外气压,由于内气压有向外的力,且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加上泡泡这种物质的“柔软”程度,要使得这些力最后能够达到平衡,只有球状才能满足条件。所以不管什么形状的吹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看似都是圆的。而上面的情况是在球形足够小的时候的理想情况,实际上一个球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到的大气压力不一样,同时它本身有重量,所以这个球形并不完美。换言之,如果泡泡足够大,它就会显得很扁。此外,吹出来的泡泡大小与吹的力量、吹具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