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三、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谁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情况?现在大家一起交流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弓I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

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播放录像:将中国人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人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

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七、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八、板书设计

九、布置作业

十、教学反思

第二篇: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三、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弓I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

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

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

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

播放录像:将中国人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人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

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七、板书设计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第三篇: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姓名:陈皖湘

学号:0902020203

系别:中文与传媒系

摘要:中国茶历史悠久,中国的茶文化也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我们所敬仰。但是国际化的趋势是否也能带动这种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熟知和接受呢?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首先对茶作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对茶文化的自身进行剖析,比如内涵、以及现状等。第三部分阐述一下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给予总结和说明茶文化走向世界还有多远„„

关键词:茶茶文化茶道茶艺功能优劣势现状技术投入品牌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媒介宣传政府投入强强联合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据传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发现了它,又在鲁周公时期为人们所知,到了唐朝就开始兴起饮茶之风,并在宋代达到了鼎盛。如今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且有我国的“国饮”一说。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中国既是茶的发源地,当然其茶文化也是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礼节现象。在中国当有客来访时,以茶待客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礼节,在备茶时应争求客人意见,因为我国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黑茶,各种细分茶类更是多之又多,故应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待客选茶除了茶的历史因素,茶本身所具有的药效功能更能显示对客人是一种尊敬。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 1

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

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

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现代科学发现

了茶的基本成分有矿物质、维生素等,有利于安神、醒酒、去减肥、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等等„„

在人们沏茶、赏茶、饮茶的背后又可以折射出其它有关茶文化的许多内容。

比如,沏茶的方法、赏茶应该注意的细节、饮茶的动作、品茶后的感觉让人联想的知识等等,这些就形成了今天特定的茶道艺术。“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

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可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也有很多人可能会把茶道和茶

艺的概念混淆,认为茶道即是茶艺。当然二者是有联系的,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

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

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

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

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然而这里所说的„艺‟,是

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茶艺之术,是可以通过茶艺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我们

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其中“和”是中国茶道哲学的思想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的心

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

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

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

度统一的结果。

茶文化和茶的历史,茶道和茶艺的内在关系,让我们惊叹中国文化博大的同

时也应该关注一下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产茶大国,且中国茶在世界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国是产茶大国却不是强国,我们所知道的中国茶类别繁多,且每种茶都

有其特定的文化底蕴,但是真正为人们所熟知的却少之又少,更不用提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除了产业链,技术方面的原因外,现在的品牌化让中国人尤其的意味

深长,因为我们即使在质量上高人一筹,但在价格上依然与别人相差甚远,所以

树立中国茶文化的品牌是一条必须实施的战略!

现在就针对中国茶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提出一些我的想法。

一、建立茶文化的品牌

我国茶文化有深厚的内涵,所以第一步可以确定品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茶

文化茶道的精神内涵还是茶艺表演的外在形式,都可以确立一个方向,沿着中国

传统文化的路子,融入其中,流向世界市场。或者找到一个和别人文化的契合点

然后进行品牌定位。说到品牌定位,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体做出

分析,细分市场,渗透式的商业营销。不过茶现在一般被定位成一种饮料,和世

界品牌碳酸类饮品、咖啡类饮品作着抢夺市场的大战,但是前进却是异常艰难。

我们可以找到茶的差异点进行定位,比如在茶的药效功能上下功夫,在越来越注

重生活健康养生的今天也许可以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在品牌化的过程中也要借鉴

别人的优点,在发挥品牌的个性上,可以优化包装的样式等,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国的不同风格。

二、加大技术投入,创新工艺流程

在茶的制作上也要注重创新工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符合历史的潮流,不

被淘汰出局。新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在推向

世界的过程中更多了竞争的空间,也能增加吸引消费者的筹码,有利于品牌的推

广,也为高端品牌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三、加大媒介宣传

加大媒介宣传,对于提高茶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上,利用世界性的频道来进行推广,比如,茶艺表演、茶产区的风光展现、或者茶乡的城市宣传广告等。可以在各国知名杂志上介绍茶要用价值

对于保养的优势,以及推广茶文化知识。利用世界性的赛事或者活动进行宣传,定期进行新闻发布会,以及外国旅客免费茶园参观等。最新颖的也是最值得推广的就是网络的宣传,建立专门的网站和外人进行交流,分享茶文化资源,解答茶

文化的相关问题。

四、政府的支持和投入

茶饮料已被人们当作茶饮,国家在扶持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出了加大资金的支持,在技术,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供应上应相匹配。茶文化有关的人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紧缺的,特别是专业型的从茶人员,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一直不够。应该在大专本科高等院校开设有关这方面的课程,积极吸取一些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新年轻一代。在中小学的教育中也要进行茶文化的知识普及工作。

五、国内企业间相互联合国内企业间在面对茶文化走向世界的这条路上要加强联合,不能因为暂时的私利相互绞杀,恶意竞争,这样中国茶首先在国内就难以很好的生存,更何况走出国门?大型企业应该进行交流合作,形成强强联合之势,进行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要各自建立特色,在茶的商战中赢得一席之地!

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主要包括绿茶、红茶、特种茶三大部分。其中绿茶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出口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21.87万吨,金额3.9亿美元,约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3%,虽然越南、印尼等国的绿茶出口量有小幅增长,但我国绿茶品质得天独厚,竞争优势明显,仍处于霸主地位。绿茶出口对北非、西非、独联体市场增势强劲;对美出口量大幅上升;对欧盟出口继续呈大幅上升趋势;亚、非地区的伊斯兰国家是我国绿茶传统主销市场,对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加纳、阿尔及利亚、美国和日本出口绿茶均在万吨以上。美国、俄罗斯是我国出口新兴市场,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新的增长点,并表现出巨大潜力和购买力。另外我国出口红茶3.15万吨,金额4,245万美元,出口特种茶3.64万吨。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我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只要通过各种渠道的相互融合,各企业见同舟共济,就不难将茶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第四篇:地理教案: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二)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三、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班分成四个社会调查小组,按协商选择的办法分别对我们家乡的自然、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社会调查,经过对调查材料的整理,写成了较好的社会调查报告。现在请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一下调查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下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弓i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从图9.1上可以看出东北平原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呢?可以想象出东北平原的土壤、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过渡:大家在找出我们家乡发展经济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想一想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我们家乡的经济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问: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c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投影:“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

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过渡:出示“世界地图”(挂图)。刚才,我们从实例中看到我国的不同区域在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各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大显身手呢?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播放录像:将中国人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1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人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

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七、板书设计

第五篇:《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威县第一职业技术中学教师霍斌韬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的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现我将从教材内容、学习目标、学情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内容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结束语,突出了地理课程目标的整体作用。它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分别以“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为题,概括介绍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三部分 “中国走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第四部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指出了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应该坚持的理念,那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活动分别就上述相应的方面提出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正文内容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教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

二、说学习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知识方面:让学生认识区域发展、联系与合作的必要性;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入世贸的意义;了解我国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

2、能力方面:

学生通过对我国一些重点区域及学生家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学习,进一步对已经掌握的中国区域地理基本知识加深印象,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学生能够通过搜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不断发展相关信息,进而明确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与他人交

流。 方法与过程

1、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和对比,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整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家乡经济发展或国家跨区域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论证,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第一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关心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地理学习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对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说学情

学生已学了两年的地理,对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知识并不陌生。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渴望了解世界,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但他们的知识阅历比较浅显,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而需要引导学生认清世界格局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步入未来。

四、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根据地理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的教法是:目标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讲解法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2、说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地图导学法、体验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模式。

3、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上的文字信息与课件上图表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板书设计 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枯燥的学习变为生动的学习,自主的学习。

2、新课导入:创设情境,让同学看中国政区图四端的动画,让同学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域有一个总体印象。通过看课件,了解地理区域划分,学生自主概述各区域的特点,引出对不同区域差异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区域发展、合作做铺垫。

3、转入新课

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

1、区域差异

A、以南北区域差异为例,讲述什么叫区域差异?引出我国的基本国情;

B、过渡:不同的区域地理条件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

道路也不尽相同。

板书:

2、区域发展

A、读图提问:读图9.1,结合已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第二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人口密度低,适合机械化生产;工业基础雄厚,有利于支持农业生产。

C、创建活动: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小结:我们家乡不利的方面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的方面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针对这一矛盾,同学们看课件上给出的提示,引出我们家乡的发展之路:农业以高公庄乡的大棚无公害蔬菜以主,建设蔬菜批发市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走多种经营之路);工业以常庄乡的加工工业为主,建立生产汽车与摩托车拉线等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城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过渡:运用动画“丰收的苦恼”转入区域合作。

板书:

3、区域合作

A、通过动画“挡风沙”,引出我国“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工程。说明我们“三北”防护林的必要性?小结:“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这一事例说明为了促进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人与环境的协调是任何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

B、设计活动:动动脑——大家都知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我国这些重点工程。那么它们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各在哪些地区?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C、通过课件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大工程的意义?小结:跨区域工程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一步促进了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D、过渡:以中国加入WTO视频短片为素材,让同学了解中国发展的历程与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国在世界中求发展的学习兴趣。

板书:

二、在世界中求发展

板书:

1、发展中的大国

A、让同学观课件中,中国综合国力排名图与人均GDP排名图。

B、讨论:讨论思考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小结:从综合国力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排名还比较差。所以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这是我们国家的又一基本国情。

C、读图提问:学生看“组装飞机”的图片。题这幅图片说明了什么?小结:本图形象地说明,一种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完成;从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看,多是一些发达国家或是发展

第三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争中求发展。我们只有加入WT0,才能参与到这样的竞争合作中去,以此促进祖国的发展。这一部分承上启下,引出我国加入WTO的课题。板书:2.在世界中求发展

A、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历程。

B、让学生了解加入WTO后,我国参与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C、通过看课件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与WTO。

D、情景设问:我们为什么要加入WTO?小结: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

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发挥本国优势,对外开放,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最后,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责任。

板书:

3、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活动:利用网络、报刊、书籍、电视从中收集关于家乡和祖国发展的图文

资料,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采用你喜欢的表达方

式,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任选一题)

A、从我家看我国的发展。

B、WTO与我们的生活。

C、经济发展与我们身边环境的变化。

第四页

《走向世界的中国》说课稿

下载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向世界的中国测试题

    一、选择题1、十年来,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下列工程位于西部地区的是A.京沪高铁 B.青藏铁路C.南水北调中线D.港珠澳大桥2、(下列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是A......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教学设计(5篇模版)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

    演讲稿: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推荐)

    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和大家一起迎接十九大,分享内心的感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中国......

    读《走向世界的中国》有感

    迈过了千秋坎坷洗净了百年耻辱中国,挺直了钢铁的脊梁,中国,终于在世界面前站起来了!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第一次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的中国,终于......

    走向世界演讲稿

    Good 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oday my topic is “go to the world”. When I was a child, I just know one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s china. With time pass......

    4 走向世界的日本 教学设计 教案(5篇可选)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特点:崛起为东方强国,开始实现“富国强兵”。 ②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踏......

    让中国的镁合金技术及产品走向世界

    让中国的镁合金技术及产品走向世界 ——记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丁文江 “材料就是有用的物质,有用是材料研究的灵魂,材料的研究如果不是瞄准应用,就不能算是在研究材料,所研究的具......

    关于走向世界的英语演讲

    关于希望的英语演讲稿 dear teachers: i’m very glad to say something here. today, my topic is -----i wish. every person has many beautiful dreams, so do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