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2、3、4、5的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
2-5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掌握2—5的分与合。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的《手指歌》吗?现在跟老师一起做一遍好吗?
学生齐做: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啪啪啪!
要求:哎,刚才我们说五个手指啪啪啪!你能再来一遍吗?(学生慢动作再拍一遍)提问: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拍手时是怎么拍的吗? 明确: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谈话: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谈话:在这座漂亮的小屋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小动物说只要我们回答出这几道题,它呀就会出来和大家见面了!(出示题目)
(课件展示:小猴子)谈话:呀,原来是一直可爱的小猴子!今天小猴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请看:(课件展示桃子)
提问:你们想吃桃子吗?(想)但是你要帮助小猴解决问题,才可以吃到桃子,你敢接受挑战吗?
2、教学4的分与合 谈话:小猴想把这四个桃子放在两个筐里,可以怎样放呢?你能用圆片代替桃子在桌子上摆一摆,分一分吗?开始……
(学生拿出圆片,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展示课件)
4个桃分成1和3; 4个桃分成2和2; 4个桃分成3和1。(1)放成1个和3个
学生说出放法,教师演示分成1个和3个。
提问:一共有几个桃,分成几个和几个?您能根据这样分的结果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结合学生的表达,课件展示4可以分成1和3。
让学生说一说:4可以分成1和3。
(2)放成2个和2个
学生说出放法,教师演示分成2个和2个。
提问:这样放,4个桃分成了几个和几个?你能看着分的结果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1 吗?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一填,互相说一说。
(3)放成3个和1个
还可以怎么放?学生说明后,教师演示分成3个和1个。
你能看着这种放法在课本上填一填4可以分成几和几,并且互相说一说吗? 学生填空后,教师课件展示。
提问:4可以有哪些分法? 让学生读一读4的三种分法。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
学生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学生交流。
(5)比较(1)、(3)两种分法
提问:观察这两种分法,小朋友们有什么发现?(分成的2个数交换了位置)小结:当我们找到一种分法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种分法。
(6)游戏巩固。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对数游戏吧!我出的数和小朋友们出的数合起来要是4。
3、教学5的分与合
谈话:我们班的小朋友果然很厉害!一会儿就将4的分与合学会了。那么你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
师:好,请小朋友们听清老师的要求:我说开始,大家就开始,明白了吗?好,请大家拿出纸片同桌一起分一分,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
(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提问:从5可以分成4和1,你还能想到什么分法?从5可以分成3和2呢?
(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学生完成“试一试”中的填空
提问:虚线框里的分法与它左边的分法有什么关系? 师:你能根据5的不同分法,说出几和几可以合成5吗? 学生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指名学生交流。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自己说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完成书上练习。(3)请学生说出分与合。
2、游戏:出手指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们一起来做出手指的游戏好吗?我出一次,小朋友们出一次,然后再说出两次合起来是几?如:师:我出1,生:我出2,2和1可以合成3。
(2)说一说其他的数。(3)同桌玩玩说说。
(4)我们改成拍手游戏好吗?师生拍手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玩具卡车:看谁最聪明,在火车的窗户上写出最合适的数。(2)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巡视。
(3)请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读给大家听。
(4)找规律: / 3 2 1 / 4 3 2 1 4 5
1 2 3 1 2 3 4 有没有什么规律?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照样子画一画,谁能说说它有什么规律?
(2)请小朋友们完成第二题,边做边想想有什么规律?(3)照样子接着画下去。交流订正。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认真写数。每个数写三遍。
四、总结全课
1、学习了什么?
2、说说我们学习的分与合。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84-85页例题 【课标描述】: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表上有时针和分针,并能正确地区分时针、分针,能说出钟面上的数字以及大格小格。
2.通过观察、对比、拨一拨等活动,能正确认、读、拨钟面的整时,会用两种写法记录整时,并能区分特殊时刻,感受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学习重点】
重点:能正确拨、读钟面的整时,并会用两种写法记录整时。【学习难点】
难点:能区分特殊时刻。【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观察钟面并能正确地区分时针、分针,能说出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以及多少个大格的回答情况来评价目标1。
2.通过学生拨、读钟面的整时,会用两种写法记录整时的正确率,以及填空、判断、猜时间的练习题来评价目标2。【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钟表学具 教师:课件,钟表学具。【学习过程】
一、猜谜激趣 1.课件出示谜语
“我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我这个好朋友是谁?”对,就是钟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钟面(评价目标1)
(一)说钟面
(出示)这里有一个钟,观察中面,你能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呢?
学生汇报交流:
1.12个数字。(课件:12个数字闪动)学生一起数一下。
2.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板书:分针、时针。(课件播放分针、时针的自我介绍,有认识秒针的也可让学生介绍。)3.有大小格。12大格。
(二)补钟面
钟表家有这样一块表(出示没有数字,没有表针的钟表),你们觉得完整吗?
1.学生帮数宝宝找到家。(出现1-12个数字)2.发现缺少时针、分针。(钟表上出现时针、分针)
(三)钟表指针运动方向
你还知道关于钟表的什么知识?
学生介绍指针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可用教具)发现分针、时针转得快慢不同,表针旋转的方向一样。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转动的方向。
三、认识整时
(一)初步认识整时
(分别出示小明起床图与钟面请学生认)你知道小明在做什么吗?
这是几时?此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指名回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是7时。)
给出三个钟面(课件出示)。
看钟表请思考,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们认识吗?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指导学生认读时间。
结合钟面表示的时间,想想小明会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发现钟面表示整时的特点
1.发现特点
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叫作整时。仔细观察,整时的时候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7是7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是1时等。
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2.我拨你说(用钟表学具)(评价目标2)
教师拨钟面,学生快速说钟面上的时刻。(完成书86页第2题)3.我说你拨(用钟表学具)
教师或学生来说一个整时,班里学生拨。(完成书87页第7题)
(三)认识特殊时刻(评价目标2)
1.认识12时
(出示钟面12时)思考小明家的表真坏了吗?这是什么时间?
学生讨论后指出: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看起来像一根针,这是12时。重点强调12时钟面出现的特殊现象。
2.认识6时
(出示钟面6时)这是什么时间?小明在做什么? 学生讨论后指出: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是6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发现在一条线上。
(四)整时的两种写法。
现在你会认整时了,那你会写吗?
师示范,板书7时。我们可以先写7,再写“时”。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7时也可以这样表示,(在7时的下面板书7:00)先写7,再写两个小圆点,最后写两个0。(板书示范并讲解)
你见过这种表示方法吗?在哪儿见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能用这种方法写出这几个时间吗?拿出练习纸(如下图)用两种写法,写写看。(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反馈)(评价目标2)
四、巩固练习(评价目标2)1.连一连
2.下面的时间写对了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3.猜时间
做猜一猜的游戏。生活中有这样的钟表,钟面上1个数也没有,不好看时间。(课件中出示实物照片)请你们大胆猜一猜钟面上的时刻?
先让学生猜这个钟表表示的时间
在出示这个钟表提示学生
五、欣赏古代计时工具
欣赏古代计时工具(播放课件)
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发明了古代计时工具,非常有用。钟表能帮助我们安排一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希望每一个同学都用好小钟表,学会抓紧时间。
六、总结全课
【学习目标检测】
1.看钟表说一说表面上有什么。
2.填一填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5、4、3、2加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4、3、2加几》教
案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9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客人,快瞧!他是谁?
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不仅为我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还要邀请大家去参加圣诞晚会。!大家想不想去啊?
那就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闯过下面的四关,你就会收到礼物,得到邀请,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我是小小神算家
出示题目
9+=
8+4=
7+=
8+7=
7+8=
8+=
6+=
7+=
9+3=
8+9=
指名说说8+9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并演示各种方法。
师小结引入新,板书题。
第四篇:2015年苏教一年级数学上册十单元教案课案(推荐)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算理的理解。
教学对策:组织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算法,通过对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理解并学会“凑十法”。教学准备:小棒2捆;学生准备小棒2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手偶“小猴灵灵”,教师表演并配音:小朋友,我是小猴灵灵,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9个桃(实物图),再从袋子里随便取出一些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取了几个桃)会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 + 1、9 + 2、9 + 3、9 +4、9 + 5、9 + 6、9 + 7、9 + 8、9 + 9、9 + 10(有顺序地排成一竖排)
小猴灵灵: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揭示课题:9加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看一看:小猴灵灵也取出了一些桃,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取的?(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 + 4。
(2)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 + 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3)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 数一数。
② 9 + 1 = 10,10 + 3 = 13。③ 4 + 6 = 10,10 + 3 = 13。④ 10 + 4 = 14,14-1 = 13。学生每说出一种算法,教师便追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4)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以后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2.教学“试一试”。(1)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
(2)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3)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3.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插图,提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共同评议。2.“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2)和同桌交流想法。(3)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拿出数字卡片,照“想想做做”第4题的样子把卡片排在课桌上,同桌合作口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将得数板书在新课引入时列出的算式后面。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6.自由练习。
请学生当“小老师”,出有关“9加几”的算式考其他同学。随机追问:你想请谁回答?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四、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五、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课内完成相应的作业。
2.练习十一(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第1—5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清“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9加几的加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3、逐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规律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算式。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的算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出示卡片:
9+1
9+10
3+7
10+9
2+8
4+6 5+5
5+4
10+5
3+10
9+10 8+10 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二、基本练习
1、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算式,教师巡视。多请一些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比较3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教师小结“凑十法”。
2、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讨论:比较每组中的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交流。
讨论:怎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加快计算的速度。
三、组织游戏,提高效率
1、“钻山洞”游戏——练习十一第3题。
讲述游戏规则:两个同学撑起双手,摆处“洞”的姿势,并做裁判,其他同学拿数字卡片钻洞。并用卡片上的数加9,正确说出得数,说对通过,说错重来。
分组活动。小结活动情况。
2、计算练习。
(1)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在书上直接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并组织学生交流。(2)练习十一第5题,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然后核对。
3、补充练习:
(1)在○里填上“>”、“<”或“=”。
9+5○19+6○6
3+5○8
6-6○6 4+5○10
6+9○9
9+8○16
19-9○4+6(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17
9+()=13
9+()=11
9+()=10
9+()=15
9+((3)()里可以填哪些数?
()+9> 14
()+9 < 19 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写,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内作业。)=12 3.练习十一(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1页。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正确计算9加几的算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3、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7 9+6
9+5
2+8
9+2
9+8
3+6+4
4+5+2
8+2+5
17-7+4
9+10-9 学生直接在本子上写得数,完成后指名学生说说口算过程。2.在得数错的算式后面打“╳”并改正。
9+7=16
15-5=5
9+3=13 2+6=8
12-2=1
9+9=20 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判断,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理解每题错误之处并分析原因。
3.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一第6题。
提问: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然后请学生交流。组织交流:解题时,你是怎么想的?(2)练习十一第7题。(1)出示第一幅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搜集信息交流。
学生填写信息,并计算。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2)出示第二幅图。
请学生说图意,填写完整,列式计算。交流信息和算式。
二、拓展练习1.看图填一填。
(图略:第一行9个苹果;第二行5个苹果;第三行6个苹果)(1)第一行和第二行共()个苹果。
□○□=□
(2)第一行和第三行共()个苹果。
□○□=□
2.玩具熊每个5元,玩具汽车每辆9元,皮球每个9元。
(1)要买两种玩具,最少要()元,最多要()元。(2)你喜欢哪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用()元。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课内完成相应的作业。
4.8、7加几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熟练口算8、7加几的算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学生准备每人2捆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三组数:9、1、3 2、8、4 7、3、6 提问:谁能很快算出每一组三个数相加的得数?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看来先把能凑成10的两个数加起来就能算得又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凑十法”。运用这个方法你能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看图互相说图意并提问,然后全班交流,可能出现:左边比右边多几把小号?一共有多少把?
提问:你会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8-7
8+7(2)提问:8-7已经学过了,8+7该怎样计算呢?(3)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⑤8+7=8+2+5=15。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2.操作: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小棒帮助计算)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摆、怎样想的?展示不同的摆法。(1)两边合起来数一数是15根。
1.出示例题主题图,谈话:学校鼓号队买了一些小号,从图上你了解了哪(2)左边的8根与右边的7根中的2根先合起来是10根,再和右边剩下的5根合起来就是15根。(教师及时板书计算的思考过程)
根据教师板书的计算过程再让学生来说:因为8和2凑成十,可以把7分成2和5,先算8+2=10,再算10+5=15.(3)右边的7根和左边8根中的3根合起来是10根,再把左边剩下的5根合起来就是15根。(教师及时板书计算的思考过程)
根据教师板书的计算过程再让学生说思考过程:因为7和3凑成十,可以把8分成3和5,先算7+3=10,再算10+5=15。
小结:我们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8+7,第一位小朋友把8和2凑成10,第二位小朋友把7和3凑成10,都是把一个加数先凑成10,再和剩下的数相加。
3.教学“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多请几位学生来说说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圈出10个再计算,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交流。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计算这一题,然后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计算方法。
四、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7加几"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课内完成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8、7加几
8+7=15(过程略)
7+9=16(过程略)5.练习十二(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4页。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8、7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2.在练习和交流中,逐步形成简约的计算思路,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邮局的画面,问:认识这是什么地方吗?那邮局是干什么的呀?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小邮递员,好吗?
1.分一分。
出示一些加数不同但得数相同的算式: 如:8+2+5
8+2+7
8+2+4
8+7
8+9
8+6 学生当小小邮递员来分一分这些算式,然后交流自己的分法。教师组织学生判断他们分得对不对。
为什么这几个算式能放在同一个信箱里呢?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第1题:先观察题目,想想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并校对,统计正确的人数。
2.小小邮递员们干得可真不错呀!还有几扎信呢!出示信:信上写了些什么?
8+6
9+7
7+9 +7
+6
+8 +8
+5
+7(1)先观察题目,再独立完成计算。(2)问:你有什么发现?
3.送信车忙碌了一天,终于回来了,你知道它们该停在哪个车库吗?学生看第3题并交流。
怎样算的?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4.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书上完成第4题,教师了解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重点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二、提高练习1.师生对口令计算。2.学生互相出题计算。3.看谁找得多。
在得数比15大的算式后面打“√”。
8+4
7+8
8+9
9+6 7+7
9+7
7+6
7+5 4.在○里填上“>”、“<”或“=”。
7+5○1
17○10-4
7+4○8+
38+6○14 15○5+10
2+10○8+6
12○7+7
9+8○18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5.看谁填得多。
9+()=()
8+()=()
7+(学生独立整理。
交流整理情况,比较谁整理得更完整、清楚。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上,你的练习完成得怎样?和同桌交流得怎样?
四、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课内完成相应的作业。)=()6.练习十二(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5页第5——8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为继续学习后面的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基础。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相互交流。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重点与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题略)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计算情况。(1)指名学生回答。
(2)集中分析错题的错误原因。2.比较大小。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解决问题
老师有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需要大家解决,有信心解答嘛? 1.第6题。学生自己填空。
你能完整地说说题意吗? 学生列出算式并交流想法。2.第7题。
观察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学生完整地说说意思。
学生列式计算,并交流自己的想法。3.第8题。
你从题中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题目要求两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你知道是哪两种果树吗?苹果树有多少棵?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结果。4.方框内的题目。
三、拓展练习
1.在()里填数。
()+7=14
()+8=15
()+8=11 5+()=14
7+()=13
9+()=18 2.明明今年7岁,丽丽比明明大4岁。丽丽今年几岁?
3.人们排队上公共汽车,小刚前面有8个人,后面有5个人。排队的一共有多少人?
4.亮亮在看一本故事书,上午看了8页,下午看了7页,亮亮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明天亮亮应从多少页看起?
5.三盘苹果,第一盘有5个,第二盘有8个,第三盘有10个。妈妈要拿两盘苹果,最多可以拿多少个苹果?最少可以拿多少个苹果?
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后解答,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知识?
五、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课内完成配套作业。7. 6、5、4、3、2加几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6——97页。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教具准备:6、5、4、3、2加几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卡片出示前面学习的加法题,学生口答得数并选几题说说怎样算的。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和小兔一起学习6、5、4、3、2加几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
讲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提问:你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计算6+5的思考过程。(4)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板书各种不同算法。
(5)谈话: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2.教学“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这些题目就是我们书上第94页的“试一试”。
6+6=
4+9=
5+8=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计算,完成后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是怎么来做的。教师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4+8=12。
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这些加法。出示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写得数,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计算,将得数写在书上。(2)教师出示本题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5.“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并读题,然后完成列式计算并交流。6.“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先在书上每题加法算式后写出得数,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课内完成配套作业。板书设计: 6、5、4、3、2加几
6+5=11
6+6=12
4+9=13
5+8=13
8.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8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灵活组合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题组练习
1、谈话:小金鱼昨天也和大家一起学习了6、5、4、3、2加几,你看,它们还给大家出了三组题,想考考哪位小朋友跟它们一样能算得又对又快。大家愿意和小金鱼比一比吗?
2、出示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算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3、请学生说说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比较每组算式中的两道加法算式。
4、请学生举例练习:谁也能举例说出几组这样的算式考考同桌。
二、金鱼钻圈游戏
1、谈话:小金鱼看到大家这样聪明,开心地玩起了钻圈游戏,它们也想比一比谁学得好、算得快。我们也来参加它们的游戏好吗?
2、老师介绍游戏规则:让两个学生做一下示范,明确游戏方法。
3、小组游戏,每钻一个圈就列两道加法算式进行计算,如“4+9”,可以说4+9=13,和9+4=13。
4、组织集体比赛,每一小组里选出4个学生做代表参加比赛。
5、组织同桌比赛。同桌两人也来比一比,看谁钻得快。
三、口算比赛
1、谈话:谁是我们班真正的口算小能手呢?我们再来比一比。
2、老师记时。
3、集体订正,及时纠正错,说说错误原因。
4、针对实际问题,请学生说说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5、请口算优胜者向大家介绍经验。
四、解决问题
1、谈话提问:(出示情境图),体育活动是小朋友最喜欢参加的活动,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自主提问。
3、独立解决问题。
4、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相应的条件,列式计算。师:在活动中,还有7人参加了跳远活动呢?你现在还能提出其他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五、拓展练习
1.下面的卡片中哪两个数相加的得数是11? 9
7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符合要求的算式,然后请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2.一(3)班有14个同学去春游,每人发一个面包,买哪两袋面包比较合适?
第一袋装了8个面包;第二袋装了5个面包;第三袋装了7个面包。学生听教师读题后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交流。
六、全课总结
说说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课内完成相应作业。
9.复习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
2、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
3、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教学重点: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教学难点:整理20以内的加法表,并在表中寻找出规律。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法的含义
1.出示第一题。
(1)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的意思。
(2)请几位学生来说说图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尝试编数学实际问题。(3)学生独立计算并完成书上的填空。(4)集体订正,问:你是怎样想的? 2.提问:什么情况我们要用加法算?
二、整理加法表。
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搭房好吗? 生:说说你准备怎么搭房。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学生进行有序地对加法算式整理。
提问: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横着看,斜着看呢? 生:小组讨论,观察,发现加法表里的排列规律。2.把得数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3.从加法表中任选题目,快速说出得数。
三、口算
1.出示:复习第4题。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对于错的及时分析原因。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复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校对并订正。
四、补充练习
1.在〇里填上大于、小于或等于。
9+7〇15
14-10〇5
5+7〇7+5
13〇4+8
17-7〇9
6+4〇8+3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比大小的。2.解决实际问题。
(1)小红有8枝铅笔,小明和她同样多,两人一共有多少枝铅笔?(2)书架上有18本故事书,借走一些后,还剩下8本,借走了多少本?(3)三盒蛋糕,第一盒有6个,第二盒有8个,第三盒有9个。买2盒最多有()个,最少有()个。
教师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五、布置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课内完成相应的作业。
10.复习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01页第6-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加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2.能搜集信息,并从信息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成功感。重点与难点:
重点: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20以内的加法计算。难点: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习了20内的加法,运用这些加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来比比看谁学得最好。(板书课题)
二、口算练习
1.师:我们先来进行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口算题:
8+5
9+7
15-10
4+7
3+8
7+6 5+9
9+3
2+9
4+8
5+6
7+5 学生先在本子上写出每题的得数,再指名学生口答并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2.想一想,填一填
8+5
9+7
4+9(1)学生独立思考并填写计算过程。(2)请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及时板书。
小结:我们用“凑十法”来计算这些加法,可以把前面一个数分一分,让后面一个凑成十,也可以把后面的数分一分,让前面一个数凑成十。
三、看图写算式
1.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看图后写加法算式。2.出示:复习第6题。让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对于错的及时分析原因。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3.复习第7题。
问:为什么用加法解决?你怎样算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问:我们班花坛的花和一班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后说说,再在书上列式计算。4.复习第8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学生看着图写出算式。5.复习第9题。
教师指导学生读题,学生列式解答。6.复习第10题。
讨论:小明最少的有多少枝蜡笔?最多有多少枝?
教师指导学生课内完成配套作业。
四、布置作业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课题:套圈游戏(教材76~77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争当“小裁判”铺垫练习
、口算算得快的同学争当小裁判。
2、考试题目:口算。
活动二:
套圈比赛(探讨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播放比赛的得分。
、估一估:笑笑、淘气谁会赢。
2、尝试计算。
3、交流和探讨口算算法。
4、交流和探讨竖式计算的写法。
5、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并说出原因。
活动三:
套圈挑战赛—探讨最高分、最低分
活动四:
幸运套圈,智慧套圈
活动五:
幸运礼物—神奇数字迷(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力目标: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试题,并熟练掌握连加舒适的写法。
3.情感目标
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复习旧知识、2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情激趣
2.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3.快乐学习,巩固提升
4.拓展思维,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课题:乘船(教材78~79页)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你编的数学故事是什么?
2.数学问题是什么?
------------------------------,------------------------------。
------------------------------?
3.列算式
()-()-()=()
4.小组讨论一下,你能想到几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5.你知道了什么?
活动二:
数学书:P79-2
.你能读懂题目要求吗?
2.你觉得那个字(词)是重点字(词)?
3.看到“一共”你想到用什么法计算?
4.列式
()○()=()注意单位名称()
5.还剩多少米?列式解答
6.张老师需要20米,剩下的够不够?)小组讨论
2)学生代表汇报
活动三:数学书:P79-3
.回顾统计表的知识
2.根据题目要求,补充统计表内容
3.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你觉得哪个字最重要?
4.出数学问题
------------------------------,------------------------------。
------------------------------?
5.列式解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能力目标:掌握笔算竖式连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进行计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预习、质疑,看书乘船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至活动三,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交流展示
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25分钟,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三的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评,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注意,点评时关注易错点:
课题:乘车(教材80~81页)
上课时间:
一、仔细阅读第80页上面的情境图。(分清条件和问题)划出重点字。
二、小组交流估算结果。
三、按照算式独立完成计算后交流。
四、独立完成试一试后组内交流。
五、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后小组内交流。
六、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后小组内交流。
七、独立完成练习八的第一题后小组内交流。
八、独立完成练习八的第二题后小组内交流。
九、小组讨论完成81页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重点)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难点)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指名读出完整的应用题。展示划批结果。
二、指名汇报估算结果,注意指导。
三、指名列式
四、投影展示试一试的结果,注意指导运算顺序。
五、指名展示练一练的第一题。
六、指名展示练一练的第二题。
七、指名展示练习八的第一题。注意强调运算顺序。
八、指名展示练习八的第二题。集体订正。
九、指名汇报练习八的思考题。教师注意指导。
第七单元反思:
7.1套圈游戏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时,首先以生动形象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求知的欲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因此,通过问题情境“谁会赢”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出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在新知探索中,我又通过不同的形式营造一种研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使其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运算的方法。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小组活动时,还是没有完全让每个学生释放出自己的潜能,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与改进。
7.2乘船
.重视学生算法的动态生成,鼓励算法多样化,真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信心和创新思维。
2.把计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解决这个世界中发生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提供着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本节课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到算法多样化中的算理。
3.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点拨,选择教材和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习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7.3乘车
《标准》提倡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本节课让我再一次地感受到情境教学的魅力,如果没有“畅游动物园”这一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较大、计算过程相对复杂(有进位退位)的混合式题,最多算4,5道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但是,当把计算融入到“坐车”“采花”“拔河”“赛跑”等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要感兴趣得多,他们不觉得是在做题,只觉得有趣好玩,尽管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题量也不少,但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兴奋点,都让学生意犹未尽。特别是“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学生的辩论热烈而精彩,这种大胆想像、敢于创新、积极思辨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也是其受用终身的。整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很久以后还有学生对我说,最喜欢动物园这节课。
尽管如此,我觉得仍有遗憾。1.对学生放得不开,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还不够。在“接力赛跑”这一环节,我有意识地培养和展示学生敢于创新、合理想像、积极思辨的精神,但不够充分。课后也有本校的老师对我说:“你的学生说得多好啊!为什么不让他们继续说下去呢?我们还觉得没听够。”2.“小熊回家”这一题,不一定每道题都要计算出准确得数,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指导上略有欠缺,比如可以用估算、直觉思维等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