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选择学说教学设计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生物学家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小男孩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小男孩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小男孩充满疑惑地问。妈妈说:“是上帝!”小男孩又问:“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小男孩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同学们能猜出这个生物学家是谁吗?
二、讲授新课
1、达尔文简介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科学进化论的奠基人。1825~1827年在爱丁堡大学学医,1827~1831年在剑桥大学学神学。1831年12月27日,随“贝格尔号”皇家海军探险船,进行了为期5年的环球航行。
2、展示: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
“贝格尔号”首先沿着南美洲海岸线航行,在巴西和阿根廷,达尔文看到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动物。在南美洲西海岸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发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例如:26种陆栖鸟类中有25种是特有的,海生鱼类有15种是新种,25种甲壳虫中只有2~3种在其他地区有分布,185种绿色开花植物中有100种是新种。达尔文还发现,群岛上的鬣蜥和南美洲大陆上的鬣晰在形态特征上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组图片(展示幻灯片鬣蜥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你觉得这两种鬣蜥长得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有哪些呢?(学生回答:主要是颜色和爪的大小不同。生活在南美洲大陆上的鬣蜥体色为绿色,爪比较小;而生活在群岛上的鬣蜥爪比较大。)达尔文还注意到,群岛上栖息着13种地雀,(展示地雀图片)通过观察图片,你觉得这13种地雀的喙形是否一样呢?(学生齐回答:不一样)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13种地雀来源于共同的祖先,但为什么它们的喙形会不一样?(学生回答:地雀是通过喙来啄食的,它们的喙形不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食物不同。)对,也就是说,每种地雀的喙形和大小都是和它所吃的食物相适应的。
除此之外,达尔文还发现不同岛屿上龟壳的形态不同.。有的呈圆拱形,有的呈马鞍形。(展示龟图片)
3、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先相同的生物,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食物也不同。)达尔文进一步观察发现:存在差异的后代之间食物来源和生活环境不同。于是达尔文意识到群岛上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环境的影响和大自然的选择。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不同自然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个体不同,生物的变化显示出大自然的选择作用。
4、那么达尔文是怎样来论证这一过程的?
达尔文在结束了长达5年的环球航行,回到英国后,他继续思索着环球航行和考察的见闻,并试图弄明白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是怎样形成各种适应性变化的。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展示幻灯片金鱼、宠物狗等图片)像金鱼、宠物狗、不同品种的鸡、菊花、毛质优良的绵羊等。那么什么叫做人工选择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人工选择就是人们对动植物的培育总是选那些对自己有利的品种)好,这位同学答得不错,但还不全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叫做人工选择(出示人工选择概念的幻灯片)(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那么达尔文从人工选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自然选择。)对,(展示幻灯片)也就是说人工选择能培育出不同的动植物品种,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应同样能够促进生物进化。
5、大自然是怎样对生物的变化进行选择的呢?
达尔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受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为生存而斗争的观点的启发,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那么,什么叫做自然选择呢?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学生回答:自然选择就是,自然环境对生存在里面的生物进行了选择,那些能够适应环境的就能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就被淘汰掉。)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但还不全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概念:(出示幻灯片)(全班齐读)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就是自然选择。
在进化论研究的历史上,长颈鹿的长颈的形成原因曾经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出示长颈鹿幻灯片)通过观察图片你能否说出长颈鹿的颈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长?(学生回答:因为长颈的个体容易吃到树上的树叶,获得充足的能量而存活,短颈的个体吃不到树叶而被饿死。)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对于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按照自然选择学说是这样解释的:(解说:古代长颈鹿的颈,有的长、有的短,颈的长短可遗传。长颈者可以吃到树叶,短颈者吃不到树叶。短颈者因为吃不到树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所以长颈鹿的颈才会这么长。也就是说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那么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通过阅读课本的内容,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学生回答: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致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环境等。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积累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这就是自然选择。)
那么现在我们简单地来概括一下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出示幻灯片: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那现在我们来观察几组图片,看看你是否能辨认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哪个内容。(展示幻灯片)(全班一起回答)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活动:模拟自然选择(展示幻灯片)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曾有4种“豆豆鸟”,它们长相近似,但喙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先前生存的3 各豆豆鸟喙形分别像晾衣夹子、镊子、解剖针。后来又出现了像汤匙一样的喙形。今天我们就让同学们来扮演这4种豆豆鸟。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活动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好,那么现在有哪些同学愿意来参与这个活动呢? 从这个活动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哪种喙形的豆豆鸟在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这个活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出示幻灯片)请你填空。(学生回答: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说,选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那么选择是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展示幻灯片桦尺蛾图片)这分别是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和1950年的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的种群特点。这两张图片中显示了桦尺蛾的种群特点是否一样?(学生回答:不一样,左边图片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了一只黑色蛾,仔细看还能发现有很多跟树皮颜色相似的浅色蛾。而右边图片能明显看到的是一只白色蛾,仔细地看同样能发现有很多跟树皮颜色相近的深色蛾。)这位同学观察得很入微,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改变,这里的桦尺蛾的种群特点会发生改变呢?(学生回答:因为桦尺蛾所栖息的树皮颜色发生了变化,树皮由原来的浅色变成了黑褐色。)回答得很好。18世纪的曼彻斯特地区山青水秀、绿树成阴。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绝大多数桦尺蛾的颜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桦尺蛾是浅色桦尺蛾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类型。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从桦尺蛾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是什么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呢?(学生回答: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展示幻灯片)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见上图),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特别多?(学生回答:因为有翅膀的昆虫容易被大风吹走。)对,由于有翅膀飞行,但翅膀不够强大的个体容易被海风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残翅或无翅的昆虫不能飞翔,不容易被海风吹到海里,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这个海岛上的无翅昆虫就会变得特别多。
三、小结
1、自然选择的概念
2、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
3、自然选择的特点
四、作业
第二篇:人教版教学素材“自然选择学说”教学中应讲清楚的几个问题 教学参考 2
“自然选择学说”教学中应讲清楚的几个问题
自然选择理论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它阐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正确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这段内容是“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选择”的函义
“选择”这个概念大体上是指去留的意思,即淘汰和保留之意。
达尔文在从事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工作时,是从研究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起源问题入手的。他研究了许多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品种,总结概括了科学发展的成果和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得出了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起源于野生物种的正确结论,而且起源于同一野生物种的饲养动物或栽培植物有多个品种,相互之间有显著的性状差异,还发现每个品种都具有可以满足人类一定需要的经济性状。为什么经过人工培养的品种会这么多种多样,并且有符合人类需要的经济特性呢?达尔文通过对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育种工作的了解,以及向对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有丰富经验的人们进行调查访问,发现人类有目的地选择是使人类成功创造有用的动植物品种的关键,他把通过人类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由于不同条件、不同地区和人们的不同需要,人工选择的结果,使得动植物培育品种具有多样性和符合人类需要的经济性状。
例如,有若干品种的家鸡起源于野生的原鸡。起初,这种野生原鸡被人们捕捉以后,放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饲养,因而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异,如有的鸡产卵多一些,有的鸡肥大一些。由于有人喜欢产卵多的鸡,他便选留了产卵多的鸡作种,进行交配繁殖后代,在这样的后代中,再选留产卵更多的鸡作种,同时淘汰那些产卵少的鸡,这样一代代选择下去。就培育出了诸如来航鸡之类的卵用鸡品种。根据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培育出象九斤黄之类的肉用鸡品种。
达尔文从人工选择进—步领悟到了自然界中各个物种的起源也有一个相似的选择过程。他把在自然界里,适合于环境条件(包括食物、生存空间、风土气候等)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的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但是,达尔文说过,他提出的“自然选择”这一名词并不确切,仅仅只是为了方便起见而采用的比用语,并非自然能有意识的去留。他认为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是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条件,而不是神。达尔文指出:“我所谓的自然,是指许多自然定律的综合作用及其产物。所谓定律,是指我们所能证实的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选择”表现为这些自然条件对生物具有重大影响,凡适合于这些自然条件的生物得到生存,不适合这些自然条件的生物将被淘汰。
二、关于“生存斗争”的范围和形式
生物必修1
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之一。
各种生物都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但是,由于生物生活的空间,适应生活的环境、赖以生存的食物等生活条件都是有限的。因此,为了获得生存机会,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斗争。生存斗争的结果导致大量个体死亡,少量生存。
达尔文在这里是把“生存斗争”这个名词“当作广意的和比喻的意义来应用的,其意义包含着这一生物对另一生物的依存关系,而更重要的是,也包含着个体生命的保持,以及它们能否成功地传流后代”。就是说,达尔文用“生存斗争”来概括生物在保存自己与传流后代中,与周围条件的各种复杂关系:既包括同种生物各个个体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矛盾、斗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这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生存斗争的广泛性和多种形式。
两只狼在饥饿时为争夺食物而进行的斗争,两只公鸡在繁殖时为获得母鸡而进行的相互搏斗,这是显而易见的生存斗争,它们属于种内斗争。达尔文认为,同种生物的个体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条件很一致,因此竞争就很剧烈,即是说种内斗争最剧烈。
田里的稻苗与稗草为争夺水分、养料、阳光和空间等而进行着竞争;寄生物寄生在宿主体内或体表,从宿主体内获得营养,它们之间存在的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草食动物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又以草食动物为食,它们之间存去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等等。这些生存斗争属于种间斗争。
同种生物的个体间存在的种内互助关系,异种生物间存在的“共生”、“共栖”等种间互助关系也是生物获得营养和防御敌害的一种生存方式。因此,也属于生存斗争的范畴。
同时,生物与无机环境(水、光、空气、温度、气候、土壤特性等)之间也存在着斗争。无机环境与生物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如严寒与干旱会引起大量生物个体的死亡。生活在寒带地区的动物皮毛发达,具有冬眠或迁徒等特性,以此来与严寒作斗争。生活在沙漠的植物,根系都很发达,吸水力强,茎有储水功能,叶退化,减少蒸腾,以此来与干旱作斗争。这些也是生存斗争的一个方面。
生存斗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得剧烈,有的表现得温和,不一定是以矛盾、斗争的形式出现,生物间相互依存、互助互利的现象也是生存斗争的表现形式。
三、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四个要点之间的关系
生物必修2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去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
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是相互联系的,一定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孤立地理解。
首先,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变异作为生物的一种属性,即生物体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能使生物改变旧的遗传性,产生新的遗传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多样且具有生存价值的可供选择的材料。
第二,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对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和发展,具有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的适应性就是这样形成的。同时,由于生物所生存的环境不同,所选择的变异类型也就不一样,这就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第三,自然选择是保留有利变异、淘汰有害变异的过程。也就是说,自然选择的结果必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留,一方面是淘汰,没有淘汰就谈不上保留,没有保留也谈不上淘汰,它们是一件事物内部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
第四,生物的过度繁殖将使生存斗争更加剧烈。同时,过度繁殖本身也是一种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说,低等生物适应力弱、成活率低,因此繁殖率就高;但高等生物特别是高等动物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繁殖率就相应较低。
用一句话概括起来,那就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过程,过程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所以说,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是本身具有的变异性,外部原因是起选择作用的环境条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两者相互作用,促进生物向前进化发展。
四、关于“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
在达尔文之前,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学说认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自定向变异,即生物是按照环境的要求来进行变异的,变异后的性状一定是适应环境的,没有不适应者,生物的需要决定进化的方向。因此,变异=适应。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则认为变异不等于适应,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不适应环境,自然选择就是保留适应环境的,淘汰不适应环境的。其结果是保留下来的个体一定是适应环境的。所以,变异十选择=适应。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
生物必修3
定向的。适应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对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作定向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怎样证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正确的?又怎样理解“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则是定向的”呢?下面我们用事实来说明。
农业生产上,普遍使用杀虫剂(如DDT等),开始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的剂量越来越大,最后失效了。原因是害虫对杀虫剂产主了抗药性,而且这种抗药性是能够遗传的,即形成了具有抗药力的品系。根据用进废退的观点:杀虫剂的使用促使害虫产生了变异,从而对杀虫剂有抵抗力,这种抵抗力是可以遗传的。根据自然选择的观点:害虫群体的各个个体间本身就存在着遗传差异,有的个体抗药力强,有的个体抗药力弱,在杀虫剂的作用下,前者死亡率低、生殖率高,后者死亡率高、生殖率低,经过几代繁殖后,整个群体中保留的个体大多数抗药力强。我们看下面的实验,就可以判断上述两种解释的正确与否。
把普通果蝇分成两组,第一组是把许多果蝇养在一起,让它们自由交配,同时用一定剂量的DDT来处理,随着果蝇群体一代代繁殖而逐代增加剂量,过了十多代以后,果蝇群体的抵抗力可以比原有果蝇品系增加了几百倍。这个实验仅证实了DDT可以增强果蝇的抗药性。第二组,不是把许多果蝇养在—起,而是每只瓶中放一雌一雄,繁育一个同父母的家系,如此繁育几十家系。再将每一个家系(即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都分成两半,分养于两只瓶。一只瓶用DDT处理,另一只瓶不接触DDT,如某一家系被DDT处理的那一瓶死亡率高,整个家系(两只瓶)全部淘汰不要;如果死亡率低,就把另一瓶的那一半留下作种,仍然放一雌一雄交配,分别繁育几十个家系。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如此一代代选择,十多代后同样选出了抗药力比原来品系增加几百倍的家系,而且抗药力增加的速度与第一组不相上下。
这个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性。因为第二组所选出的抗药力很强的那个品系,其各代都没有同DDT直接接触过,DDT只作为选择的依据。因此在果蝇抗药力形成过程中,DDT并不能引起抗药性的产生,只起选择作用。所以说,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积累变异的。适应=变异+选择。
五、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意义
首先,在思想方面:达尔文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在达尔文以前,人们对生物界的产生和发展处于无知阶段,达尔文进化论证实了生物的进化,并主张其进化的动力在自然界内部。由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才使生命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以说明,归结为自然的原因。因此,进化论所揭示的关于生物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重要的自然科学基础。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在生物学领域内特创论占统治地位,达尔文的努力使人们从科学事实中认识到了特创论的虚伪本质。
生物必修4
第二,在学术内容方面:达尔文进化论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它在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进化论的提出,促进了生物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在进化论思想的引导下,生物学各门分支学科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分支学科的发展成果又反过来证实和丰富了进化论。
第三,在科学方法方面:科学上的伟大成就与科学方法上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达尔文在科学方法方面的成就不仅直接导致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同时也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达尔文在研究中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历史方法和归纳法。历史方法是指在研究事物本身的同时,研究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一种思维方法。正是由于这一方法与揭示生物界里的历史发展过程相吻合,它才能更有效地击中特创论的要害。历史方法对生物学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后来许多生物科学家所效法。
王锡安,生物学杂志,1989年第4期
生物必修5
第三篇:生物进化学说教学设计
《生物进化的学说》
柳条中学 佟颖
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科学推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2、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理论。
能力目标
1、初步形成通过观察和比较对事物及其现象的进行合理 推测能力
2、运用达尔文进化论理论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树立唯物主义自然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实质,并用它解释自然现象。三:教法
结合教学内容特教点,本节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四步)
(一):提问并导入:
提问有关植物、动物有关类群知识以大家回答的形式完成,即复习了相关知识,又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
(二):新课(四个环节)
1、解题
明确这节课的知识点
2、自主学习:
认识达尔文这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填空形式检查,同时领悟达尔文科学精神和研究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合作探究:题目: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 教学方法:引导 ——探究——归纳法其中又结合小组讨论法 首先是引导,问题:
1、研究对象
2、出现变化的原因
3、推理变化过程
4、达尔文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带着这四个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再由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 总结,教师进一步系统化。最后再引出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最终使学生认同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观点。
4、生物进化学说在发展:这部分做简单处理,目的主要是学生知道科学现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释,思维方式得到扩展。
(三):总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加以补充。
练习: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 情况。
(四):作业 课后习题,重点是思维拓展:桦尺蛾的黑化现象。
第四篇:《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对象】
本校七年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父母做小商小贩的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学生学习面窄,思维不够活跃,查找资料的条件有限,一般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拓展知识范围较困难。【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特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 难点: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与六大板块之间的关系 【教具、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准备】
纸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学过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科学家又继续提出来了新的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同学们读书找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学生读书自学能力的培养)课件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一)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产生现象的探究: 试验1:
师:(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问全球共划分为哪几大板块? 生: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师:哪些板块既包括海洋又包括陆地,哪些板块只包括海洋? 生:除了太平洋板块几乎全在海洋,其余板块都是既包括海洋又包括陆地
师:做一个实验
拿一只铅笔放在桌子中间摇几下看看铅笔有什么变化,然后把铅笔再放在两张桌子之间再摇几下看看铅笔有什么变化
生1:放在桌子中间的铅笔只微微晃动
生2:放在两张桌子之间的铅笔晃得很厉害,并掉到了地上
师: 解释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1:桌子摇晃对桌子中间的铅笔影响不大 生2:两张桌子之间的摩擦力大碰撞厉害对铅笔影响很大
师:就像六大板块一样
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
师:也是极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回答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二)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的探究: 试验2: 每位学生将两张纸对接,用力挤压,观察纸张会有什么变化?然后将纸张向外拉伸,看看又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让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分析总结)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实验的结果,这种结果和我们讲到的板块有什么关系?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变化?
指导学生读书P35至P36图2-49至图2-53 提问: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会发现隆起成山和断裂成谷及继续向外扩张成海的的结论)
教师简要介绍褶皱和断层及产生的后果
(三)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与六大板块之间的关系的探究:
学生在地图册《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世界主要山系的分布位置,课件展示“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观察他们的相同点,充分学会利用地图进行学习。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读图观察回答)
生:都分布与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
师:其中世界上地震与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分布于哪里?为什么?
生1:太平洋板块周围 生2:亚欧大陆南部 生3: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生4: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师:
1、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与六大板块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对比分析)
2、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分析总结)
给出我国汶川的位置、日本的位置,说明5.12汶川大地震,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及海啸的形成原因,对学生进行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的演习。【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学生在试验、问题中探究学习的例子。地理课就是通过大量的读图、识图、析图来进行学习,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最终找到答案。探究学习最主要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践、讨论,本节课就是本着这一目标,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动手、发现结果,验证结果。在第一个探究主题中以实验、观察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既感到新奇又可开发思维,兴趣高涨,激发学生的话题,活跃课堂。第二个探究主题以实验和读书读图为主,旨在学会观察、读图分析、进行小结,学习离不开课本,以课本为基础,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第三个探究主题中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以图为主,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的原则,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整节课知识体系的建构起到了一个升华结论,达到目的的效果。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给予评价,并不急着给出结论,而是让他们自己经过辩论、论证之后自己得出结论,再进行确定。这样学生的思维张力、专注投人程度、积极性、探究兴趣与热情都会得到提高。且最后的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好奇的一个话题,加上联系影响,最终导致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都可以说明地震的发生所处的位置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从而学习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及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危害,人们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做好自我救助。并可让学生做简单的防震演练,进行正确防震知识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应该注意的是:试验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考,讨论结论;要学会读图时进行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总结。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是不是太少,讨论的不够充分。探究教学还处在试验阶段,要不断摸索和改进。
第五篇: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学设计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学设计
和上节课相比,这节课的内容无疑重要了许多,而且我们这里的学生素质也不是特别好,所以,也就没有打算深入地讲解,只要让他们明白几组基本的关系,能够理解哲学,不会产生畏难的心理,我觉得就很不错了,因此再实际教学过程也就尽量简洁、条理性强,使他们能尽快掌握。
基于此,我认为这节课应该着重让让他们明白下列几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_^,其它话就不说了,进入我们的教学设计。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教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究竟哲学在研究什么问题,它与其它的学科、具体的科学有什么不同与联系。
教师:同学们翻开课本,看到标题,大家会发现,这个标题在语文上是有语病的,它缺少了什么呢?
(经过引导和思考,学生明白了,应该是缺少了主语)
教师:既然是缺少主语,那么“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的主语应该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什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呢?
(如果学生预习过了,自然知道这个主语就是“哲学”,如果没有预习过,自然是一片茫然,这时候就要老师来说明啦!)
教师:那我们发现,原来这句话完整地应该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那大家知道什么是世界观吗?
(学生纷纷摇头或者说不知道,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讲解世界观的含义了,这种定义,不需要学生去探究,只需要他们知道、记住就可以了)
教师:在理解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首先运用语文的方法,将它的主干抽出来,变成了什么?大家试试看。
(学生很好奇,都把定语、修饰语等去掉)
教师:我们发现,原来世界观就是看法、观点!是什么看法、什么观点呢?
(学生这时候的注意力马上转向前面的修饰语,呵呵,究竟是什么语,我也不大清楚,语法没有学好)
教师:从我们的分析看出来,世界观是关于世界、人与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其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词:“整个”、“总的”、“根本”。
教师:既然我们明白了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人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那么大家有没有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和观点呢?
(学生可能会摇头,或者说没有,其实是他们没有意识到)
教师:比如说,大家认为这个世界是神灵创造的,还是客观存在的呢?
(学生纷纷说,是客观存在的,偶尔有几个调皮的学生说是神创造的)
教师:不管你认为是神灵创造的还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你对世界的一种看法,你说你有世界观吗?很明显,我们每个人都有世界观,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
(这里不要再继续纠缠了,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有世界观就OK了,我们着重下面的分析)
紧跟教学进度 崇尚互联共享,中国·中学政治教学网与你同历新课程改革!教师:既然大家都有世界观,而哲学又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那么,是不是 意味着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懂得哲学呢?
(部分同学开始摇头,部分同学还没有转过弯来,这里可以停顿下)
教师:虽然我们都有世界观,不过,那些都是一些最朴素的、自发的一些对世界的看法,并不是我们说的哲学。那究竟怎么样的世界观才能称为哲学呢?
(提问学生,让学生从书本上找到答案)
教师:原来,自发的、朴素的世界观并不能称为哲学,只有那些“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我们才能称为哲学。
(这里应该加重语气,强调“系统化”、“理论化”,这个知识点是关键、重点)
教师:这里就是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了。
教师:其实呀,不仅是大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世界观,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老师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嘿嘿,讲故事啦,看我们老师的表演能力了,我们的表演能力直接影响、感染学生上课的情绪,要口、脸、手一起动噢)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福,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塑神像”的。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高山之巅,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她的心目中,“神”支配了她一家人的命运。
那位登高山的老太太可能压根儿没有听说过“世界观”三个字,因此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受某种世界观的支配。由此可见,世界观人人都有,只是有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分。
教师:这位老奶奶呢,知道自己有世界观吗?
(学生都笑了,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
教师:但是她确实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神灵,主宰着万物,所以在她孙子生病了的时候,她是怎么去做的呢?
(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世界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的方法是不同的)
教师:我们发现,她把治病的希望寄托在了神灵上,好像她孙子生病是因为中邪了,只要神灵吹吹气就可以好了。如果是大家生病了,有没有同学会这样做啊?
(同学们也都笑了,课堂有点乱了,不过这时候很容易收回来)
教师:虽然我们这位可爱的老奶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世界观,不过,她却真真实实地存在有世界观,同时在这个世界观的指导下,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和我们不同。
教师: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方法论,准确的概念大家可以在书上找到。
教师:好了,我们能从刚才这个例子里面概括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吗?
(提问若干学生,并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最后,直接告诉学生,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教师: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课程表,我们今天上哪些课程呢?(着重分析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并将它们分类,我们学校的当日课程是写在黑板的边上的)
(从这个课程表里,可以将具体科学知识分为书上的三类,并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将所学的课程分成三类了,那哲学应该归在哪类呢?它与其它学科相同吗?
(提问若干学生,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每种答案都有)
教师:其实,哲学与具体科学揭示的东西是不同的。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我们也俗称为“小规律”;而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声画,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也俗称为“大规律”。
教师:很明显,大规律是包含小规律的,也就是说哲学揭示的规律和本质在具体科学里也是普遍适用的。
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不同的,但是不是他们就没有什么联系了呢?我们看到书本P7。
(学生阅读P7的综合探究,恩格斯的两段话)
(提问若干学生,让其从中得出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接下来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只要好好利用两个探究活动,便可以顺利完成,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节课的就写到这里吧!哎,每节课都要这样写,难度不小啊!
希望各位同行,多多指教、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