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一)(原创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课 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一)(原创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课 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一)(原创教案)》。

第一篇:第3课 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一)(原创教案)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制、藩镇节度使、行省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

(2)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

(3)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5)通过对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历史,明晰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兴衰,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 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法:

演讲法、讨论法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两汉时期“汉承秦制”,汉初实行三公九卿制,后来三公权力逐渐被内廷的尚书台所取代;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宋元时期,基本形成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事的局面,北宋又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

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封建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3)在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4)中央和地方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督和考核。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通过综合概述上节课内容,1、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生:A、采用皇帝称号,创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师: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丞相权高位重的地位)2、创设情景:选取宋以前的丞相与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与宋以后的丞相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各一。

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场景的不同之处。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答案:丞相由坐着议事到站着议事,跪受君恩。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结论。导入2:

《秋风辞》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本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刘彻(前156-前87),西汉中期的皇帝,谥号为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能诗善赋,今流传《悼李夫人赋》。明人王世贞以为,其成就在“长卿下、子云上”(《艺苑卮盐》)其他存留的诗作,《瓠子歌》、《天马歌》、《李夫人歌》也“壮丽鸿奇”(徐祯卿《谈艺录》),为诗论家所推崇。)㈡讲授新课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想到的是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 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推翻呢?(引导生看书)

㈠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

汉朝的地方建制与秦时有所不同。汉朝在继承秦制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封国制来源于楚汉战争,刘邦为合力击败项羽,继项羽分封18王之后也陆续进行了分封。刘邦称帝后,共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注意:西汉时期的封国制与西周时的分封制有本质上的不同](有根本的不同.西汉的属于辅助郡县制的.是从属性的.不是主要的行政制度 ,西周是主要的行政制度.最主要的区别就在这里了

周武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王族是最主要的受封者。功臣也能得到分封,如姜子牙,封至齐地 ,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通过层层分封,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构成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四个等级。每一个等级之间政治上是上下级关系,血缘上以宗法关系为主,姻亲关系是补充。西周实行分封制,在较长时期曾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西汉初分封同姓王做诸侯,企图以此巩固刘姓天下,但不久就产生了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王国问题。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

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思考2:西汉是如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推恩令是西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西汉自文帝景帝起如何限制 和削弱 日益 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 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 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 “众建诸候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 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结果 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国之乱震惊朝廷。景帝杀掉晁错,刘濞仍不退兵,并扬言“我已为东帝”,景帝只好派兵出征,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列侯。这样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上是瓜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下达后,诸候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chuzhi),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仅有数县。推恩令的实行,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分别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景帝至汉武帝时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有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个州,州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州成地方行政区,州“刺史”改为“州牧”,州牧为州最高长官,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2.唐朝的藩镇割据

唐朝时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的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唐中期安史这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隋朝与唐朝时,州设刺史,县设令。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而唐朝中后期,由于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的灭亡。)

3.宋地方政治制度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宋朝时,长官称知州、知县。自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这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

4.元行省制度

思考:请大家在元朝的疆域及行政图中找出自己的籍贯所在行省的大致范围,行省制度最早出现于何时呢?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⑴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辖。《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这样一个大国,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因此,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

⑵设置: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长官称为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

元对西藏地区与中央的统辖关系同内地有所不同,西藏不设行省,也不隶属于中书省管辖,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

⑶作用和评价: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并对西藏、台湾管辖,使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这一制度,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③扩大了元朝的疆域④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⑤是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思考: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异同。

(⑴相同:都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

⑵不同:盛行的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行省制都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对后世各都 产生重大影响。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于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 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少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不同:分封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历代的不断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㈡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思考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始终存在哪两对矛盾冲突?(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1、汉承秦制,又有所发展

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拒绝执行。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言“不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曰: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正所谓是“汉承秦制”。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度,同时又在秦朝的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使皇帝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在中央行政继承秦制设立三公。只是在景帝以后,名称有些变化。中央的三公中,丞相有时改称相国,太尉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或称大司空。[书上注解] 思考:汉初三公他们的职能和秦朝时是有不同的。不同点在哪? 秦丞相帮助皇帝 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西汉时,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影响:丞相与皇帝之间极易产生矛盾。

思考:面对汉丞相们高权重,汉朝皇帝 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⑴措施:

①(为了加强皇权,便于控制,)汉武帝时便启用布衣为相。【布衣:老百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姓】

②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传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 日显重要。以出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思考 : “中朝”由哪些人组成呢?[学生回答]其中,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而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则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

思考 :为什么“中朝”决策大大加强了皇权呢?因为(1)内朝官位很低,不易弄权;(2)内朝官多为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3)内朝官多由出身低微的外戚、宦官充任,皇帝可以随意更换。③到东汉时期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尚书台,大权由皇帝 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历史纵横】宰相之名的由来。问题:你能说出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姓名吗? 书籍及影视作品中涉及颇多。秦朝的李斯。北宋的寇准、李纲耳熟能详,唐代的“房谋杜断”、姚崇、宋璟略知一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战国时期的齐国丞相管仲,王安石。⑵削弱相权,为了加强皇权

⑶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结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解决君相矛盾最成功的是唐朝)

3、隋唐三省六部制(和以前相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的?)

 1)、三省六部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 A.萌发于秦,西汉以后长期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 B.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至隋朝正式确立  C.唐朝三省分工明确,,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唐中叶以后名存实亡,到元朝时只剩下中书省,明清只有六部,没有三省。(2)唐代三省六部制措施及职责: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 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

(3)影响:①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③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④此后,历朝基本沿用,并为今天的权力平衡与制约提供了借鉴。思考:唐代三省六部制和以前的中央政治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

 参考答案:三省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权力制约与平衡,效率高 实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

4、北宋初分割相权(二府三司)⑴举措:

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们任宰相职权②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③为了进一步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④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⑵作用:宋的二府三司,削弱的还是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皇帝

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尚书省(执行命令)

门下省(审核政令)吏、户、礼、兵、刑、工

(具体实施)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4、元中央制度(一省二院)

4、元朝中书省。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元以中书省总政务,为宰相府。其首长中书令例由太子兼任,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因元朝中央仅仅中书一省,故六部亦转归其指挥。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思考: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理 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道理?()中央的权力 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

思考: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些朝代相似?相似之处有哪些?(答案:秦隋两个朝代秦、隋、元三朝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且为后世沿用。)

3)后果:作用和认识一是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既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思考:从以上对汉到元朝中央制度的分析中,你觉得君、相矛盾解决过程 中演变趋势如何?

君权加强,相权削弱

思考:如何评价,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许有独立行政体系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基础上,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思考:唐、宋最高统治者在加强皇 权方面,在中央官制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和异同?

 ⑴相同: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⑵不同:唐加强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宋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唐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以中书省和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 思考:从汉到元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围绕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     ⑴汉:三公九卿——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隋唐: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

宋元:基本形成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 事的局面

⑵特点: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⑶焦点问题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到元朝 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 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及管理 水平。

(军功授爵制:战国 秦国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培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统治基础)

1、察举制;

皇帝征召制汉代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制是两汉选官追主要的途径之一,初期重德才,汉武帝时期各方面人才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后期重门第出身,导致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中央集权。

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时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九品中正制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九品中正制创立这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在中正品第过程 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 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 废除。

3、科举制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①选拔人才权力集中于中央,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②扩大封建政权统治基础,打击士族势力,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道路③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④促进文学的繁荣,如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创设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北宋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增加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诸科,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培养变法人才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体范围、答卷格式和答题观点的固定化,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2.科举制的发展、评价及影响

(1)发展:开创──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继承和完善──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进一步发展──北宋

初期:实行分级考试、改革考试方法等;

中期: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僵化──明清:八股取士。

结束──清末(1905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

(2)评价:

进步性:

①改变了秦汉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 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局限性:忽视实用学问的研究,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 新课小结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学生归纳,师生共同总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不断完善与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在分权基础上,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命,监督与考核。地方官对中央与君主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的职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学习延伸: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包拯奏报》

材料三: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l: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2613;清康熙时(注: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2)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3)分析上述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

[解析]此题反映了从隋朝到北宋,再到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一再采取地方分权的措施,结果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弊端。这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现象。

[答案](1)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官吏的委任越制超编,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民之比畸形发展,官多民少的现象日益严重。

(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

(3)危害,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影响收支平衡;官场人浮于事,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而且易于滋生腐败现象。教训: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2、通过课前收集的家乡行政单位称呼的演变,和课后所查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写一篇相关内容的小论文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本课教材中如何揭示,各有不同。例如: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这一特点,在汉至元时期具有突出的表现,但有些内容在本单元教材其他课中已经讲到,像宗法制、皇帝制度等,本课只是略讲。本课的重点,主要放在政治制度中的君主专制等特点上。

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这一点在汉至元时期,相对其他特点,表现并不突出,所以不涉及。

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这部分的相关知识,在《历史3(必修)》中有专门的讨论,本课也不予展开。

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这一特点,在本节课文中有适当的叙述。但因为初中课标并未将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隋唐时期的士族等知识纳入内容标准,所以高中教材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讲述。

五、在高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这一特点,在本课教材中,有很丰富的材料可以说明,所以讲述得也最充分。

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它可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地方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军事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制度、财政制度、文教文书符玺等制度、民族政策及有关制度、职官管理制度等。但是,这些内容更多地是从专业的角度考虑的高中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设置上,只是着重从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方面入手,分别叙述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力图以较少、较为典型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如何评价,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许有独立行政体系。

(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基础上,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思考: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演变  地方割据和削弱地方权力问题 *思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 各朝代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

 从中央看,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衰弱,不断发展君主专制制度

 从地方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对地方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思考:自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

   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利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益完善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思考:汉至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地方必须服从中央; 中央牢牢控制这地方官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地方官绝对依赖中央和君主。

⒊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弊端

⑴特点:

①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

②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

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

④地方权力分散。

⑤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考核。

⑵弊端:

①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

②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探究活动:尝试查一查,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例一 隋唐两朝实行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根本作用是()

A、削弱了皇权,有益于政治清明

B、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明确了官吏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

D、增加了政府职能机构,便于纳贤

答案:B

辨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本作用”,因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皇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所以答案很明了的就是B。

例二 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答案:A

辨析:本题涉及的基础知识有: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故A正确;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错误,D正确;唐朝诗赋在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科举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结合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故C正确;但处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是扩大统治基础,故选A。

五、体验高考

例一(2006年高考天津文综)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答案:B

解析: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从而加强了皇权,因此B项正确。北宋的枢密使虽然分割了宰相的军权,但通判是地方官员,与削弱相权无关;秦朝时,宰相是百官之首,当时没有通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元朝废除三省制,行一省制,即设立中书省,宰相权力扩大,因此ACD三项是错误的。答案为B。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版权所有@奇育网

所有资源一律免费

期待您的支持

例二(2007年高考广东卷)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西周的分封制是地方政治制度,不涉及宰相制;西汉的刺史是为了监察地方而设的监察人员;唐朝的三省制是把相权一分为三,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制度;宋朝设立参知政事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所以答案为D。

例三(2008年海南高考)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秦朝的御史大夫属于中央设置的监察百官的职务;汉朝的刺史是地方监察;唐朝的节度使是地方军政长官;宋朝的枢密使掌管掉兵权,分割的是宰相的军权。因此答案为D。

例四(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因此答案为B。

例五(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D 奇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实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网

第二篇:必修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上)

C.西汉的郡国并行制D.元朝的行省制

3.中国古代创立的一种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评价有:①发展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

编写人 高磊审核人 李显初审批人 粟建林使用时间 9月14日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④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制度是

【目标导学】A.三公九卿制B.行省制C.内阁制D.封国制 知识与能力:了解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制度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学会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运用图表法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合作探究】——探究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在汉至元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有利于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有利于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材料一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重点、难点】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本课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

本课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自安矣。”

【预习要求】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1、了解汉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内容。——《朱子语类》 【自主研学】——预习案(1)赵普认为,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的原因是什么?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1、汉朝

制,目的是,结果出现王国问题,形成分裂割据,最终导致(2)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强,君弱臣强的局面?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特点?汉武帝时颁布。影响:_________越分越小,__________得到加强。

2、唐朝内容:唐中期设置很多_________,拥有较大自主权。影响:安史之乱后,形成___________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军事:(3)根据材料2和教材P13“历史纵横”,地方收权后有何影响?行政:

3、北宋财政:特点:通过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4)通过上述问题,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影响:改变了唐末以来______________的局面,加强了_____________。内容:在地方实行____________。中央直接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____。

4、元朝行省之下,分设_____________________,边远民族地区设___________进行管理。

2、完成下表对元朝:对后世:

5、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中央权力不断 【预习自测】

1、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2、下图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 必修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上)

【检测巩固】——训练案

1.据班固 《 汉书 · 百官公卿表 》 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

亭一乡,„ „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B 秦朝每县掌治 100 个亭

C 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 100 个乡D 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朝制度

2.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者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

A.西周初年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

沅江市琼湖书院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其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经常巡游天下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4.西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内地兵力空虚B.封建统治腐朽C.地方割据势力膨胀D.皇帝不问政事

5.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以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削夺王国封地B.夺去王侯的爵位C.推恩令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6.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影响有

①结束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②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③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④使地方过于依赖中央,人浮于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材料: 材料一:图1-

3材料二:图1-

4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中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

(3)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

【默写检测】——过关案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内容及影响:

1、汉朝:内容影响

2、唐朝:内容影响

3、北宋:内容影响

4、元朝:内容影响 【作业】 完成导学案

【我的疑惑】上完课后,我还有哪些不懂的:

沅江市琼湖书院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合作探究答案:

1、(1)“方镇太强,君弱臣强“,地方权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

(2)①军事上:削夺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②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③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 特点: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3)利: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因此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使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

检测案答案

1-4 DDDC5-6CD

7.答案:(1)在古代,山东省曾分封过齐、鲁两个诸侯国。(2)西周和西汉前期。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3)行省制度;山东归中书省直接管辖。

(4)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沅江市琼湖书院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第三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路:两条基本线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汉朝: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制,同时又有所变化,实行封国制—郡国并行。封国制来源于楚汉战争,刘邦为合力击败项羽,继项羽分封18王之后也陆续进行了分封。刘邦称帝后,共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注意:西汉时期的封国制与西周时的分封制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后来刘邦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一一将其歼灭,但又考虑到秦国灭亡的原因,又开始分封同姓诸侯王,那么这些封国(也就是这些同姓的诸侯王)既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出现“七国之乱”(具体解释见书最开始部分小字),再就有了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具体解释见书)最后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分别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景帝至汉武帝时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有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个州,州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期间刺史的权利不断扩大,到东汉时期逐步掌握了地方军权与行政权。东汉末年,州成地方行政区,州“刺史”改为“州牧”,州牧为州最高长官,这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二)自从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就一直存在,而且是越来越尖锐,一定程度上影了后面政治制度的演变。

隋朝:因为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隋朝与唐朝时,州设刺史,县设令。

唐朝: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而唐朝中后期,由于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四镇节度使安禄山拥兵自重,形成一方割据,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他与史明思一道,以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反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虽然安史之乱前前后后历时八年最终被平定,但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的灭亡。

宋朝:长官称知州、知县。自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这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

【总结:为监察区设立的州、道及向行政实体的转变。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州县之上行政实体。宋朝时,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先后设平级四个机构,分掌军政、财政、司法和市场等事。它们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这有利于防止地方官独揽大权,因而强化了中央集权。】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宋太祖赵匡因就是当时后周一名掌握兵权的大将,他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宋朝,赵当上皇帝后,害怕武将发动兵变夺权,就想办法削夺

课堂引导: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宋朝也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就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我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假如你是赵普,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你会提出什么样的好办法?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收精兵将兵权收归中央:用杯酒释兵权办法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他们调到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又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使其徒有虚名,将禁军兵权一分为三,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相互牵制;抽调中央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布兵的原则;削实权:削弱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实权,中央设二府三司,分管行政权、军政权、财权。地方上设通判和实行文官制;制钱谷:北宋仿唐制实行州县之上设道,太宗时将道改为路。各路设转运使理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消除了地方割据的财力。以上措施有效的解决了地方和中央分权的斗争,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地方再没有能力威胁中央。以后中央集权的突出问题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宋代二府三司的设置,也使宰相变得可有可无了)提问:有什么弊端?(具体见书P13的历史纵横)

利: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弊:三冗,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的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元朝:行省制度自元代以来已在中国施行七百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民众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元朝为什实行行省制度?《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代入主中原,面临着极其棘手的问题,即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和如此众多而又发展水平远高于其自身发展的异族民众。也就是说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

它承袭宋金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宰相府)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宰执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行动的中书省)”—“行某处中书省事”。如取陕西后攻四川,故设秦蜀行省;征高丽前设征东行省。行省管辖区域多与行军路线有关,如秦蜀、湖广、江西三省明显体现了元军南下灭宋的三条路线。由于行省制度的临时性和军事性,终元一代,行省旋设旋废,变动极大。以后这类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机构,与从前代延续下来的所置临时性的分遣机构不同,遂更定官职,只称某处行省某官,由朝廷任命,不再带中书省宰相职衔。经多次变动形成了当时的十一个行省作为常设机构。元代地方政区为四级区划制,省下设路、府、州、县。州、县一般根据辖区户口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元史·地理志》载,元代时有路185,府33,州359,县1127。在中央还设宣政院,管辖吐蕃地区,即今青藏地区和川西地区。中书省是元代的中央行政总署,“行中书省”则在地方代行中书省的职权。由此而演化出“行省”这一地方最高政府,行省区则成为地方最大的行政区。

元对西藏地区与中央的统辖关系同内地有所不同,西藏不设行省,也不隶属于中书省管辖,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在西部乌思藏、纳里、古鲁孙设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东部设吐蕃等路宣慰司,其下又设万户府;还置若干驿站、军站,派遣军队,征收赋税,维护治安等等。元朝一代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非常重视,对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取得了卓越成绩。

作用和评价: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并对西藏、台湾管辖,使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这一制度,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汉朝:在君主专制上,汉朝同样基本沿袭秦朝,主要表现在:

(一)继续实行皇帝制度,维护皇权,这一做法也为后来各王朝所沿用;

(二)是在中央设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回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只是在景帝以后,名称有些变化。中央的三公中,丞相有时改称相国,太尉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或称大司空。)

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

[同学们注意]:汉初三公他们的职能和秦朝时是有不同的。不同点在哪?

西汉时,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丞相与皇帝之间极易产生矛盾。因此,为了加强皇权,便于控制,汉武帝时便启用布衣(老百姓)为相(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任命儒生公孙弘为丞相,改变了原来有贵族做丞相的做法,从而加强了对丞相的控制)。【布衣:老百姓】 追问: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措施?

汉武帝又在中央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中朝”由哪些人组成呢?

任命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加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其中,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而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则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

思考:为什么“中朝”决策大大加强了皇权呢?

因为(1)内朝官位很低,不易弄权;(2)内朝官多为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3)内朝官多由出身低微的外戚、宦官充任,皇帝可以随意更换。

讲解:东汉光武帝时三公权限被进一步剥夺,尚书台的权力被扩大,使它成为了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这样一来,大权就掌握到了皇帝手中。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政治架构。

过渡:既然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相对于秦朝有很大的变化,那么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三省六部制,了解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提问:是哪三省呢?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掌握实权的顺序)

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具体见书上P14第二段)

过渡:尽管三省六部制度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权力机构,但到宋朝时期就不同了,这是什么原因?北宋的中央机构是怎样构成的?

宋初,赵认为影响专制皇权的是相权(联系前面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与赵普的对话),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提问:具体措施是怎样的?

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宰相,枢密院则是最高军政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权,二者合称“二府”。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权。作用:宰相的权力被削弱,皇帝总揽大权。

教师总结: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使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但事实上有利也有弊。

元朝: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元世祖采行汉法,首先健全中央官制。在中央设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上面我们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时候提到过中书省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加强皇权上的新措施使封建王朝的中央组织建置得以基本完成。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具体见书P14大字和小字)。(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主要采取九品中正制(同上)。

(3)隋朝时,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具体见P15历史纵横)科举制创建的意义:见书P15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尸体和规章程序,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的公务员录用体制大体相当(知道我们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这么火了吧!)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的基础;选官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本课小结: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正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其中实行的各项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记住理清一下线索)

我们总结一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总体上,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中央政权中,不断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3、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不允许有独立行政体系存在。

4、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第四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课时)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思考。3.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回答问题:

材料1:汉初,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据而财匮,自天子出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臧盖……米石值万钱,马一匹值百金。-----《史记*平淮书》 材料2: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1)结合材料思考探索: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有哪些?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凋敝;吸取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原因的教训;

(2)实施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怎样解决的? 答:目的: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机中央集权。

解决: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3: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赵普对曰:“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3).结合材料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了怎样的“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具体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地方收权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赵普认为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君弱臣强”。

措施: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北宋统治者采取了:①: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地方的精兵强将充实到禁军,由皇帝直接统领;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的全部由中央掌握,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作用:改变了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问题:导致出现官僚队伍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局面。买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讨论探究:从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到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你认为出现分裂割据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地方势力过强,中央政府相对削弱。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材料4:分别参阅教材P5《西周分封示意图》、P8《秦朝疆域图》、P13《元朝行省图》,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这三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答: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地方和权力可以世袭;郡县制中的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通过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辨别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概念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皇帝个人专制独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阅读教材,归纳从秦到元时期,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

答:(1)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具体的职能部门(注:约相当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职能)。

(2)西汉汉武帝时期,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又称内外朝制度)。

(3)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中,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4)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为了制约宰相,后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宰相的财权,削弱相权,强化了皇权。

(5)元朝设立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条理性,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问题设计: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谁的权力在不断扩大?说明什么问题?

①从汉到元,相权在不断地分散和削弱;②皇权在不断加强;③这正是君主专制的本质。

(三)、选官任人制度(1)阅读教材归纳从汉至宋元时期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依据分别是什么?

汉代(察举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品行和声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门第的高低)隋唐宋元时期(科举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才能)

(2)阅读以下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应该怎样认识科举制度?

材料1:1835年,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创造出来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还未被其他国家所采用。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材料2:唐太宗在金殿瑞们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我縠中矣。”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近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既要看到科举制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还要这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严重的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更多的是体现出来的是消极作用。

六、课堂小结:

从汉到元,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

七、课堂检测:

1..贞观二年,唐政府要修缮皇宫,政府的办事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戌边

D.投做官僚幕僚

八、板书设计: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九、教学反思: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第五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讲义提纲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讲义提纲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西汉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

(1)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同时存在)

内容:一部分郡县制(汉郡、县二级,中央集权),一部分王国(王国、支郡、县三级,地方分权)、侯国(属所在汉郡或王国管辖)。汉初,王国控制的国土、人口更多。

原因:吸收亡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安抚宗室和功臣的工具;维护刘氏政权的长期统治。

影响:积极方面,给王国较大自主权,客观上维护了刘氏政权、促进了各地经济发展。消极方面,逐渐威胁中央集权,文景时期形成“王国问题”。

(2)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剥夺诸侯王的政治权力

页12导言:前154年,吴王刘濞等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刘濞起兵原因:一是景帝做太子时打死其子;二是景帝称帝后欲削其二郡(晁错建议“削藩”,吴国有3支郡53城)。

结果:叛乱被平定,七王死而六国废(保留楚国);取消诸侯王的政治权力,王国由皇帝派官管理,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王国境内侯国全部迁出——基本解决王国威胁问题,中央集权得以巩固和加强。

(3)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①颁布“推恩令”等,分割王国领地(名是“推恩”,实是“削地”)

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汉郡统辖。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②设立刺史制度,加强对郡、国的监督(州:监察区→行政区)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君权神授,人民和诸侯王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必修3页9)

2、唐代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弱化:

(1)前期强化:

①中央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地方权力归中央六部,官吏任免权归中央

②地方实行道州县制(必修2页12,初为10道。道:监察区→行政区)

(2)后期削弱:

①节度使权重。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军镇(又称藩镇、方镇),长官为节度使。节度使自募军队、任免官吏、自行征税,逐渐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②安史之乱(755—763年)。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起叛乱,最终被平定。影响:破坏了北方经济;削弱了中央集权,唐朝由盛而衰落;内地增设节度使,形成藩镇林立局面。

③藩镇林立。延续一百多年(有割据,有依附)。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3、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强化:

背景: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措施:收回节度使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

——军事上,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成为虚职,只领俸禄而不赴任);②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选入中央禁军(“强干弱枝”)等。

——行政上,①派文官做知州(页12、13“出行图”,从节度使受重视到文官受重视);②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等。

——财政上,地方赋税,小部分留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路”的转运使运送中央。宋太宗末,废“道”置十五“路”,各设转运使,逐渐成为高级行政区。

影响:

①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南宋吕中说“本朝无内患而有外忧者”,地方财力、兵力不足,没有产生王国问题、藩镇割据问题。

②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页13“历史纵横”,“积贫”指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积弱”指军队战斗力衰弱不振。仁宗时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意在解决积贫积弱问题。

4、元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背景:疆域空前广大

措施:

①大都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辖:由最高行政管理机关——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②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由职掌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之军政事务中央机构——宣政院直辖。

③多数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0—11个行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一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一在于行省划界主要原则“犬牙相入”。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是古代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容易借之割据,“犬牙相入”,人为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造成行政区域犬牙交错的局面,不易割据。见《元朝行省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跨过南岭等。

④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等土司: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由土司(宣慰司、土知府、土知县等)土官(少数民族首领)治土民,上属行省管辖。特点:因俗而治、官其首领、世袭其官、交纳贡税。明清时期“改土顺流”:改土司土官为流官,中央间接统治→中央直接统治。

思考题:阅读页13《元朝行省图》,元朝在有效管理边疆地区方面有何贡献?一是在蒙古高原、东北、云南等边地设立等行省;二是西藏地区由中央宣政院直辖;三是“万里石塘”(今“南海诸岛”)隶属于湖广行省;四是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隶属于福建行省(从江西行省析出)泉州府同安县。

二、专制君主制的演进(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1、汉武帝强化君权:

背景:汉初丞相多由功臣宿将担任,位高权重。

措施:

①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必修3页10,平民、儒生身份低微,只能依附皇权,容易驾驭。

②建立内外朝制度,形成内朝决策、外朝执行机制。直接为皇帝服务的“宫中”(又称“禁中”“省中”)的官就是“内朝官”,直接为丞相服务的“府中”的官就是“外朝官”。让内朝官的职责由秘书、侍卫等变为参与决策,让外朝官由参与决策变为执行一般政务,由此架空相权。皇帝多信任身边人,故诸葛亮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否,不宜异同”。

2、隋唐强化君权:

背景:汉末以来丞相多篡位,如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等;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措施: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①中书省负责承旨草拟诏令(决策权);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审议权,或批准,或封驳);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执行权),下设六部。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初在门下省,后迁中书省。中书、门下二省均设在宫内,尚书省设在宫外)。

特点:

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群相);②是皇帝独揽大权下的相权分化(或认为类似于深圳“行政权三分”改革,或认为是中央决策层的分权),最高决策权在皇帝。

影响:

①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一是中央行政管理由丞相总揽到三省分工;二是六部长官只是政府的政务官,不兼为皇室的家务官,理顺了皇室和政府的关系。

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依据:相权一分三;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

3、北宋强化君权:

背景:宋初沿袭唐中期以来三省之外独立设立的“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

措施:

①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享其行政权。赵普独相持续近十年,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②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出其军权。枢密使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到宋代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

③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出其财权。宋太祖时,三司使总领度支、盐铁、户部。

宋代相权强化与否,学界看法不一。正文认为弱化了;页14“学思之窗”认为强化了,宰相李沆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

4、元朝君权相对弱化:

(1)中书省一省单独行使宰相职权,统领六部;(2)后期宰相左右皇位的继承,相权回光返照。

三、官僚制度的变化——选官、任官制度的变化

三代官员是贵族世袭产生(世官制,标准:血缘、出身),春秋战国时出现军功制(标准:军功)。

1、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察举制:

含义:由郡、国分科推荐,经考试后,由中央任以官职。

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秀才、明经、明法等10余种。如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对象:现任官员;平民;太学生等。

特点:①由下而上推荐,中央任命;②推荐与考试、试用相结合;③选拔标准兼顾品德与能力;④以孝廉为主要察举科目;⑤政权相对开放,官员不问出身,不问军功。

意义:①科目多,有利于选拔各类人才;②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含义:由各地中正官按照家世(父祖官爵,谱牒再次盛行)、品德、才能三者定出士人品级(称乡品或资品),由吏部授予相应官职(官品);一次评定,有效期三年。

资品与官品的大致对应关系如下(有浮动和例外情况):

起家官品

阎步克:秦汉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主要是功臣、外戚、宦官、儒生、文吏等。而至魏晋南北朝,一个被称为“士族门阀”的阶层崛起了。东晋南朝时,二品以上是上品、士族,以下是下品、寒门、庶族、单家。寒门并非指贫民阶级,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如三国徐庶,本单家子。

特点:

①按照门第高低享受政治权力(重视出身)。个人德才是软标准,家庭出身是硬标准。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②具有贵族政治色彩,政权相对封闭。由世家大族垄断朝廷要职(世家: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

3、隋唐的科举制:

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如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形成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隋文帝开始,有秀才、明经两科。进士:进入士流。进士科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唐朝选官制特点:礼部试+吏部试。前者是礼部组织的科举考试,是做官的资格考试,一年一考(宋代三年一考),中试者皆称进士(宋代分三等),后者是吏部组织的复试“关试”(又称释褐试,即脱去平民衣服),中试者被授官。关试选官“四才”标准——身(体貌)、言(口才)、书(书法)、判(文笔、法理),笔试+面试。宋代科举及第直接授官,废除释褐试,提高选官的公正性。

特点:

①报考方式的相对开放性和公开性:可自由报考,不需要官员推荐,不需要中正官评定,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体现政权的开放性。但科举有资格限制,如初期商人、犯人子不得报考。

②录取标准的相对客观性和公平性:以考试成绩确定入仕资格。

③重视个人才学,政权相对开放。唐代做官,先要取得资格(科举出身外,还有门荫、荐举等),再要通过吏部释褐试。科举不重家世,利于平民进入政权,意义巨大。

意义:

①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的作用

以诗赋取士、不以经学取士,更有利于庶族。经学是士族的文化优势,经学重师传家学。诗赋更依赖于个人的思想阅历、才能灵性而非家学渊源。

②扩大了官吏来源,一般民众可参与政权,阶级分化与对立不固化

出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

中国古代阶级分化与对立不固化原因:经济上,土地私有、土地买卖和土地诸子平均继承,自耕农可升为地主,没有固定的贫富;政治上,科举制度促进社会流动,布衣可以为卿相,没有固定的贵贱。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形成了乡村士绅阶层

科举出身的官员,在读书和书法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乡村士绅阶层是科举制的副产品,包括退休居乡的科举官员和所有科举功名之士。士绅集团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官吏任命权收归中央,也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一是殿试,二是门阀势力的衰败,新的流动性强的士大夫阶层与世袭的皇室难以抗衡。魏晋南北朝是“皇帝与士族共治天下”,唐宋逐渐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⑤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诗歌、传奇(“行卷”)、书法(明书科)等发展,见必修3。

小练习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1)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1)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3、(台湾高考题)某学者指出:“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所谓“后世”及这位学者的时代可能是

A.所谓“后世”是指秦汉,这位学者是六朝时人

B.所谓“后世”是指魏晋,这位学者是隋唐时人

C.所谓“后世”是指六朝,这位学者是两宋时人

D.所谓“后世”是指两宋,这位学者是明清时人

下载第3课 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一)(原创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课 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一)(原创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