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专制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官僚制三位一体。此后,中国政治制度基本上是沿着这三条线索来演变的。
一、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1、汉代:
背景:
(1)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国两制:郡县制、封国制)
秦:郡县制,完全中央集权
汉: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
(2)王国威胁中央集权,出现“七国之乱”
措施:
(1)暴力方式: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削藩引起剧变,三月平定。
(2)非暴力方式:汉武帝对王国的打压
①颁布“推恩令”
内容:a、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b、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目的:分割王国领地
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
②颁布“附益之法”:
内容:a、不许诸侯王招待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b、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收回治权,王国的税收不归朝廷,由诸侯王享用。
目的:限制藩王,收回治权
影响:a、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支脉疏远的王侯,与一般富室无异
至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基本解除。
2、唐代:
前期强化:(1)完善三省六部制,地方权力归六部
(2)完善科举制,官吏任免权在中央
(3)地方实行州县制
后期削弱:(1)节度使权重
(2)安史之乱
(3)藩镇割据
3、北宋初期:
背景:
(1)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君主多为藩镇节度使)
(2)禁军首领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
措施:
军事上,(1)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只领俸禄而不赴任)
(2)各地方军(“厢军”)的精壮之士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行政上,(1)派文臣做知州,知州“三年一易”,经常调动
(2)设通判监督知州,通判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公文须由知州、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财政上,地方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地方赋税,一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大部分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
影响:
(1)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朱熹《朱子语类》:“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4、元朝:
背景:疆域空前广大
元朝的疆域是指元朝皇帝直接统治的版图,一般不包括西征中建立的四个独立发展的汗国。尽管如此,仍超出汉、唐。
第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西藏高原、台湾岛。
措施:
(1)实行行省制度
a、邻近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称“腹里”;
b、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辖;
c、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10~11个行省。
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一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这是一种权力控制,历代的通例;一在于行省划界主要原则“犬牙相入”。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是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山川形便的意思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但容易借之割据。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犬牙交错,人为打破自然的山川之险,造成行政区域的犬牙交错的局面。
到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展得淋漓尽致。见《元朝行省图》,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只有四川行省稍成四塞之国,但其北面屏障秦岭业已撤去,难以养成长期割据的气候。
行省这样划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员虽广,分权虽大,但是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也就不容易产生分裂局面。对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们就会发现,两个朝代的划界方法正好完全相反。唐代道的分划是以横向为主,而元代省的分划却以纵向为重。
中国的主要山川都呈东西走向,而唐代的道是以山川形便来分划。所以唐初的十道,大都是横长竖短。元代分省的趋向与唐代分道相反,一方面既要便于军事上实行由北向南的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破除山川之险,因而省的形状也自然与道完全相反。陕西、湖广、江西、江浙四省南北长而东西短,正与江南、岭南二道的横向布置相径庭。而中书省又把山东、山西(唐河东道)与河北合在一起,却是变纵向为横向。
元代这样分省只服从中央集权统治这个唯一的目的,这就必然要伴生许多弊病。一则地方无险可守,于长治久安颇为有碍;二则将不同气候土壤的地理区域合而为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三则行省地域过大,于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很不方便,省与路之间不得不再设道一级监察区域,增加了管理层次。
(2)设立宣政院,直接管理吐蕃
(3)设立宣慰司等土司
在边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内容:土司(宣慰司、土知府、土知县、土把总,土巡检等)土官(少数民族首领)治土民,上属省管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P210。
特点:因俗而治,官其首领、世袭其官、交纳贡赋
(土司制度,从官职角度看,包括两类官职,一类是土官,其名称与内地官职同,一般加一“土”字以示区别,如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一类是土司,称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且统属也有所不同,土官为文职,土司为武职。)《中国古代羁麼政策的演变》P183~184。
从唐代的羁麼府州制到元朝的土司制度,反映中央集权有所加强。唐代羁縻府州户籍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税。仅部分临时向唐天子有所贡献,与正州交纳赋税不同。元朝对所任用的土司都规定必须向中央王朝尽一定的义务,贡赋包括朝贡和纳赋两项内容。
小结:中央集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纵向收权:将地方的权力收回中央,如郡县制、州县制、行省制的长官由中央任免;收回王国的治权;将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等。
(2)横向分权:将地方的权力或者封地尽量分散,如西汉的“推恩令”,北宋地方设立知州、通判,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
(3)行政区划体现“犬牙相入”原则
(4)监察制度: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等。
二、专制君主制的演进
1、西汉:
汉代的政治制度是以武帝为转折点的。汉武帝是铁腕人物,统治时间长达53年,断然不容强有力的丞相。
背景: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丞相多由功臣勋旧担任,位高权重,对皇帝直言不讳)
措施:
(1)起用平民、儒生为相
(2)形成内朝决策机构
设立内朝,利用内朝与外朝对峙,并分夺外朝权力,这是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方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组成“内朝”(又称“中朝”),形成宫中决策机构。原来宫外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沦为一般执行机构,变为为“外朝”。决策实权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内朝官制约外朝官,以内朝宫官排斥外朝府官。
汉朝官吏自武帝时起分为外朝官与中朝(内朝)官,外朝官是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等,中朝官是大司马、近臣(侍中、散骑、常侍、给事中、左右曹等)、尚书等。“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意为: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处罚,不应不一样。
2、隋唐:
背景:东汉以来权臣篡位: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
措施: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决策权
门下省:审核———————审核权
尚书省:执行———————执行权—→
(三省:最高政府机构)
特点:
(1)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独相→群相
(2)职权有分工、有合作(流程式分工,权力制约;不是西方职能式分工)
影响:
(1)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国家行政职能由丞相总揽到三省分工;三省变为外朝官;九卿名义上是皇室的家务官,而六部是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和政务官,体制和观念都是进步)
(2)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一是相权一分三;一是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
3、北宋:
到了唐朝中叶,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名存实亡,宋朝秉承了隋唐的三省六部的制度,但一直就没真正使用过,处于完全的名存实亡,已经成为了一种名誉机构。元朝、明朝已经改三省六部为一省六部了。北宋在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
背景:
宋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职权(除辽代以外,“宰相”不是正式官名,祝总斌认为,宰相两个条件,一是拥有议政权,一是拥有监督百官执行权。唐代宰相朝见,有座位,有茶喝,宋代宰相上朝,站着不坐,盖宰相拥立新君赵匡胤,自谦不坐,遂为传统)
措施:
(1)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其行政权
(2)设枢密使管军事,分其军权
(3)设三司使管财政收入,分其财政
4、元朝:
(1)中书省单独行使宰相职权,统领六部
忽必烈即位第七天,即设立中书省,推行汉法,效仿宋代一省制,打破魏晋以来三省分掌全国政务的惯例。从三省制过渡到一省制。
(2)后期宰相左右皇位的继承,相权的回光返照。
小结:
1、从汉至元,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1)秦汉:丞相总揽——三公九卿制
(2)隋唐:三省分工——三省六部制
(3)宋元:一省总揽——宋之中书门下省制,元之中书省制
2、君主削弱相权的一般办法有哪些?
(1)由品级较低的人充任:如汉武帝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唐代三省长官大多品级较低等
(2)内朝决策、外朝执行:汉武帝建立内朝决策机构
(3)内朝的不断外朝化,外朝的不断边缘化:三省在隋唐成为外朝官,在唐朝中叶、北宋初期已经是名存实亡
(4)分割相权:隋唐三省,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5)废除丞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三、官僚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禅让制,而它的正式形成,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古代选官制度大致有: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军功、事功选拔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等。
1、汉代的察举制: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举:推荐、推举
含义:由丞相、列侯、刺史、郡守,国相(王国之相)等推荐,由中央任以官职。
科目: 孝廉:孝子、廉吏,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贤良文学:
茂才:
对象: 吏:现任官员
民:
特点:
a、由下而上推荐
b、汉代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c、重视品德(孝廉)
d、政权相对开放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设置中正官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条:(1)被品评人物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品级。初期定品,原则上依据行状,家世只作为参考,晋代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九品中正制的初期,确实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标准逐步转向由家世(门第高下)来决定,豪门大族把持了人才选拔的大权,渐渐形成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现象。
特点:
(1)按照门第高低享受政治权力(重视出身)
(2)具有贵族政治色彩
(3)政权相对封闭(士族垄断政权)
衰落原因:
(1)隋唐商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商人地主)的兴起,要求政治上掌权
(2)士族地主势力的没落
3、隋唐宋元的科举制:
含义: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形成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隋文帝开始,有秀才、明经两科。进士:进入士流。进士科是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特点:(1)报考的相对开放性:士人可以自由投考,不需要官员察举,不需要中正官评定,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体现政权的开放性,社会下层可向上层流动。但有科举资格限制,如初期商人、犯人子不得报考。
(2)录取的相对公平性:以考试成绩确定入仕资格。但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
(3)重视才学
意义:
(1)冲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起到了抑制士族的作用
(2)扩大了官吏来源,庶族地主可参与政权
(3)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5)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书法、唐诗)
a、鼓励了向学、读书的社会风尚,读书人、文化人、识字人增多(把读书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如唐诗、唐赋、传奇等。诗,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杜牧《阿房宫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