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案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路:两条基本线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一)汉朝: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制,同时又有所变化,实行封国制—郡国并行。封国制来源于楚汉战争,刘邦为合力击败项羽,继项羽分封18王之后也陆续进行了分封。刘邦称帝后,共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注意:西汉时期的封国制与西周时的分封制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后来刘邦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一一将其歼灭,但又考虑到秦国灭亡的原因,又开始分封同姓诸侯王,那么这些封国(也就是这些同姓的诸侯王)既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出现“七国之乱”(具体解释见书最开始部分小字),再就有了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具体解释见书)最后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分别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景帝至汉武帝时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有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个州,州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期间刺史的权利不断扩大,到东汉时期逐步掌握了地方军权与行政权。东汉末年,州成地方行政区,州“刺史”改为“州牧”,州牧为州最高长官,这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二)自从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就一直存在,而且是越来越尖锐,一定程度上影了后面政治制度的演变。
隋朝:因为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隋朝与唐朝时,州设刺史,县设令。
唐朝: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而唐朝中后期,由于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四镇节度使安禄山拥兵自重,形成一方割据,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他与史明思一道,以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反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虽然安史之乱前前后后历时八年最终被平定,但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的灭亡。
宋朝:长官称知州、知县。自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这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
【总结:为监察区设立的州、道及向行政实体的转变。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州县之上行政实体。宋朝时,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先后设平级四个机构,分掌军政、财政、司法和市场等事。它们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这有利于防止地方官独揽大权,因而强化了中央集权。】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宋太祖赵匡因就是当时后周一名掌握兵权的大将,他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宋朝,赵当上皇帝后,害怕武将发动兵变夺权,就想办法削夺
课堂引导: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宋朝也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就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我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假如你是赵普,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你会提出什么样的好办法?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收精兵将兵权收归中央:用杯酒释兵权办法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他们调到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又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使其徒有虚名,将禁军兵权一分为三,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相互牵制;抽调中央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布兵的原则;削实权:削弱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实权,中央设二府三司,分管行政权、军政权、财权。地方上设通判和实行文官制;制钱谷:北宋仿唐制实行州县之上设道,太宗时将道改为路。各路设转运使理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消除了地方割据的财力。以上措施有效的解决了地方和中央分权的斗争,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地方再没有能力威胁中央。以后中央集权的突出问题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宋代二府三司的设置,也使宰相变得可有可无了)提问:有什么弊端?(具体见书P13的历史纵横)
利: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告一段落。弊:三冗,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的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元朝:行省制度自元代以来已在中国施行七百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生活和民众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元朝为什实行行省制度?《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代入主中原,面临着极其棘手的问题,即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和如此众多而又发展水平远高于其自身发展的异族民众。也就是说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
它承袭宋金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宰相府)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种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仅有的。最高长官设有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又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宰执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行动的中书省)”—“行某处中书省事”。如取陕西后攻四川,故设秦蜀行省;征高丽前设征东行省。行省管辖区域多与行军路线有关,如秦蜀、湖广、江西三省明显体现了元军南下灭宋的三条路线。由于行省制度的临时性和军事性,终元一代,行省旋设旋废,变动极大。以后这类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机构,与从前代延续下来的所置临时性的分遣机构不同,遂更定官职,只称某处行省某官,由朝廷任命,不再带中书省宰相职衔。经多次变动形成了当时的十一个行省作为常设机构。元代地方政区为四级区划制,省下设路、府、州、县。州、县一般根据辖区户口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等。《元史·地理志》载,元代时有路185,府33,州359,县1127。在中央还设宣政院,管辖吐蕃地区,即今青藏地区和川西地区。中书省是元代的中央行政总署,“行中书省”则在地方代行中书省的职权。由此而演化出“行省”这一地方最高政府,行省区则成为地方最大的行政区。
元对西藏地区与中央的统辖关系同内地有所不同,西藏不设行省,也不隶属于中书省管辖,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在西部乌思藏、纳里、古鲁孙设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在东部设吐蕃等路宣慰司,其下又设万户府;还置若干驿站、军站,派遣军队,征收赋税,维护治安等等。元朝一代对西藏的统治与治理非常重视,对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取得了卓越成绩。
作用和评价: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并对西藏、台湾管辖,使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这一制度,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汉朝:在君主专制上,汉朝同样基本沿袭秦朝,主要表现在:
(一)继续实行皇帝制度,维护皇权,这一做法也为后来各王朝所沿用;
(二)是在中央设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回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只是在景帝以后,名称有些变化。中央的三公中,丞相有时改称相国,太尉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或称大司空。)
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
[同学们注意]:汉初三公他们的职能和秦朝时是有不同的。不同点在哪?
西汉时,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丞相与皇帝之间极易产生矛盾。因此,为了加强皇权,便于控制,汉武帝时便启用布衣(老百姓)为相(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任命儒生公孙弘为丞相,改变了原来有贵族做丞相的做法,从而加强了对丞相的控制)。【布衣:老百姓】 追问:汉武帝还采取哪些措施?
汉武帝又在中央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中朝”由哪些人组成呢?
任命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加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其中,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而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则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
思考:为什么“中朝”决策大大加强了皇权呢?
因为(1)内朝官位很低,不易弄权;(2)内朝官多为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3)内朝官多由出身低微的外戚、宦官充任,皇帝可以随意更换。
讲解:东汉光武帝时三公权限被进一步剥夺,尚书台的权力被扩大,使它成为了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这样一来,大权就掌握到了皇帝手中。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政治架构。
过渡:既然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相对于秦朝有很大的变化,那么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三省六部制,了解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提问:是哪三省呢?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掌握实权的顺序)
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具体见书上P14第二段)
过渡:尽管三省六部制度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权力机构,但到宋朝时期就不同了,这是什么原因?北宋的中央机构是怎样构成的?
宋初,赵认为影响专制皇权的是相权(联系前面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与赵普的对话),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提问:具体措施是怎样的?
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宰相,枢密院则是最高军政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权,二者合称“二府”。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分割宰相财权。作用:宰相的权力被削弱,皇帝总揽大权。
教师总结: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使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但事实上有利也有弊。
元朝: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元世祖采行汉法,首先健全中央官制。在中央设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和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枢密院。上面我们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时候提到过中书省既为中央首脑机关,又兼管地方政务的行政机构,另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元朝在加强皇权上的新措施使封建王朝的中央组织建置得以基本完成。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具体见书P14大字和小字)。(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主要采取九品中正制(同上)。
(3)隋朝时,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具体见P15历史纵横)科举制创建的意义:见书P15
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尸体和规章程序,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它与我们今天的人事制度中的公务员录用体制大体相当(知道我们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这么火了吧!)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的基础;选官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本课小结: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个方面进行了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正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其中实行的各项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记住理清一下线索)
我们总结一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总体上,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中央政权中,不断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3、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不允许有独立行政体系存在。
4、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第二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课时)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思考。3.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后面的回答问题:
材料1:汉初,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据而财匮,自天子出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臧盖……米石值万钱,马一匹值百金。-----《史记*平淮书》 材料2: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1)结合材料思考探索: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有哪些?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凋敝;吸取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原因的教训;
(2)实施郡国并行制的目的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到汉武帝时是怎样解决的? 答:目的:相互监督,相互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王国问题,危机中央集权。
解决: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3: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赵普对曰:“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3).结合材料思考: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了怎样的“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具体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地方收权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赵普认为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君弱臣强”。
措施: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北宋统治者采取了:①: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地方的精兵强将充实到禁军,由皇帝直接统领;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的全部由中央掌握,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作用:改变了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问题:导致出现官僚队伍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局面。买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讨论探究:从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到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局面,你认为出现分裂割据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地方势力过强,中央政府相对削弱。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材料4:分别参阅教材P5《西周分封示意图》、P8《秦朝疆域图》、P13《元朝行省图》,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这三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答: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地方和权力可以世袭;郡县制中的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通过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辨别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概念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皇帝个人专制独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阅读教材,归纳从秦到元时期,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
答:(1)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具体的职能部门(注:约相当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职能)。
(2)西汉汉武帝时期,重用身边的人担任尚书令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又称内外朝制度)。
(3)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中,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4)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为了制约宰相,后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宰相的财权,削弱相权,强化了皇权。
(5)元朝设立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通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条理性,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问题设计: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谁的权力在不断扩大?说明什么问题?
①从汉到元,相权在不断地分散和削弱;②皇权在不断加强;③这正是君主专制的本质。
(三)、选官任人制度(1)阅读教材归纳从汉至宋元时期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制度?其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依据分别是什么?
汉代(察举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品行和声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门第的高低)隋唐宋元时期(科举制)选拔的标准或依据是(才能)
(2)阅读以下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讨论:应该怎样认识科举制度?
材料1:1835年,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创造出来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还未被其他国家所采用。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材料2:唐太宗在金殿瑞们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入,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我縠中矣。”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近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既要看到科举制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还要这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严重的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更多的是体现出来的是消极作用。
六、课堂小结:
从汉到元,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
七、课堂检测:
1..贞观二年,唐政府要修缮皇宫,政府的办事程序应该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戌边
D.投做官僚幕僚
八、板书设计: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九、教学反思: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第三篇: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列举汉代 “中朝(内朝)”、唐朝三省六部制、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⑵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⑶从中央和地方制度两个层面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情感价值:
⑴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⑵体会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知识梳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1)原因:初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_、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景帝平定_七国之乱_;汉武帝颁布“_推恩令_”,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_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
(1)措施: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_割据势力。(2)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
(1)背景: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措施:“兵”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权”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钱”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3)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元朝:
(1)措施: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使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_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目的:为了加强皇权
(3)措施:汉武帝_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内朝),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
(1)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_决策、审议_和执行_。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_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_,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
(1)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_、_枢密使_和_三司使_,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
(1)措施:__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2)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1)制度:主要实行_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1)制度: _九品中正制。
(2)影响: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
(1)制度: _科举制_。__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_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2)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_打破特权垄断_、_扩大官吏人才来源,_提高官员文化素质_。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_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学习探究】
1、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最重要的选官制度。
【课堂练习】
1.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C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B
A 分散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B 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有利于选拔人才
3、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4、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B)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5.下列制度实行以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①秦的中央集权制②元朝的行省制度③隋唐的科举制度④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D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事()B 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第四篇: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板书设计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郡国二制并行与推恩令
唐:藩镇割据
北宋:中央集权的发展
元:行省制度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汉承秦制:三公九卿
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 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制、参知政事、三司使 元:中书省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察举制
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一、教材分析
从汉至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时间跨度较大,内容繁多,线索较为复杂,不易把握要点。教材分别从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 政治制度的演变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个角度,勾画出一条重要线索—中央集权与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这就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本课上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深刻理解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的内涵,是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基础。学习本课后,要对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利弊做一下探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重视图示、引文等资料,在对历史教材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在汉至元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有效运作,有利于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3)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利集中到中央政府,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着在一起,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史实。
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史料教学法、问题引领法、分组讨论法和课件辅助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请问同学们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教师介绍一下汉武帝,由此导入新课。推进新课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朝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也推翻呢?请同学们思考并看书。问题情境1:中央集权的发展 1.郡国二制并行与推恩令
汉初仿秦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两汉的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请同学们思考:西汉是如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
推恩令是西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西汉自文、景两帝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景帝杀掉晁错,刘濞仍不退兵,并扬言“我已为东帝”,景帝只好派兵出征,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瓜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推恩令的实行,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的藩镇割据
先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安史之乱的影视材料,了解唐代的节度使手握地方大权。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让学生了解“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并思考宋太祖为什么这样做?
宋初,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势力,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重现,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的行省制度
请同学们在元朝的疆域及行政图中找出自己的籍贯所在行省的大致范围,行省制度最早出现在何时呢?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再设问: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个朝代比较相似?(和秦、隋两个朝代比较相似)相似之处主要有哪些?(秦、隋、元三个朝代的相似之处主要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除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掌管外,中央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长官由朝廷任命。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问题情境2: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借鉴了秦朝的制度,但也有所变化。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朝时即有,汉朝亦设。设问汉初丞相与秦丞相的职权有何不同?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职权:秦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汉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影响:君权受到严重削弱。
思考: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朝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措施:(1)任用布衣为相。
(2)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
(3)到东汉时期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又有中书省、门下省)
得出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3.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首先应让学生弄清唐朝三省制的明确分工,在此基础上明确三省的职权,熟记三省的长官及参知政事都是宰相。三省六部制的意义:(1)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
(2)三省之间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可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4.宋朝时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并思考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老师引导提示学生:相权与皇权的矛盾。
统治者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举措:(1)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
(3)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4)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这些官员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
5.元朝的中书省。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元以中书省总政务,为宰相府。其首长中书令例由太子兼任,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因元中央仅中书一省,故六部亦转归其指挥。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愈突出。
思考: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趋势: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帝权力逐步加强。显示相权与皇权矛盾一直存在并加剧。
总结: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表明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
问题情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管理水平。
1.察举制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一是对于察举人才的标准有了明确的新规定,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开创了以儒术取士的标准。二是取士包括德行、学问、法令、谋略四个方面的内容。三是察举分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推举。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后来连称为一科。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时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3.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发展过程:(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2)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3)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4)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六、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围绕中央集权不断发展与加强问题展开。在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仍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特征。两汉部分,围绕汉承秦制这一主题讨论,说明两汉继承了秦朝创立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但不乏变化。魏晋时期,处于过渡阶段,但这一时期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是为隋唐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宋元政治制度,特别是元朝行政制度的变化,特点鲜明,在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方面,又有了新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它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总之,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五篇: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回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史实,加深对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通过阅读史料,重点探究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并在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中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在师生、生生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政治制度,理解历史概念,通过对比中外古代政治制度,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形成了阻碍。
4、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探究从汉到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规律。
本课难点是通过分析材料和中外政治制度的对比,认识到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5、课型课时:综合课 1课时
二、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 分组讨论法 比较分析法
本课时间跨度大、概念多,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面对的是高二文科班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这课的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是对这些制度的演变缺乏完整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我尽可能多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手段,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通过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着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概述历史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历史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分发学案,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部分的练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
2、导入
展示四幅大家熟悉的中国古代帝王的图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导入并展示课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设计意图:从同学们熟悉的历史人物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3、新课讲授
主要分为6个板块。
活动一:齐读目录,圈点前言,建构知识网络。
从第一单元的目录入手,通过读目录,让学生弄清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承上启下,然后看单元导言并找关键词,最后共同建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情况(展示结构图),要求学生把没有完成的空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强调教材目录,重视培养知识的系统性。
活动二:阅读史料,调用知识,探寻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
通过两个问题探究,调用相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解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问题探究一】
材料一: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之败,于是刨裂疆土……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 ——柳宗元《封建论》
让同学们自己根据所给材料来设计问题,然后指出三则材料依次体现了历史“是什么”(史实)、历史“为什么”(原因)和历史“怎么样”(影响和对策)的规律。
【问题探究二】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元朝由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统一后的疆域北到蒙古、西伯利亚,越过贝加尔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千米。
材料三《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材料四《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且一改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和同学们一起认真解读材料,让大家自己形成问题和答案。最后指出元朝的行省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同时又是地方的最高官府,既要听命于中央同时地方又有一定的自主权,又因为民族色彩和行省划分的艺术性,使得行省的权力大但是又不会形成地方割据。
设计意图: 通过两段典型史料,让同学们能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史实,充分认识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所体现出来的延续性和政治智慧,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活动三:阅读教材,展开讨论,探寻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
结合教材,通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概括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并归纳相关制度带来的影响。
设计意图:经过本组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和集体智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活动四:中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通过表格来对同时期的中国古代(秦到清)政治制度和西方古代(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进行比较,让学生对同时期的“专制集权”和“民主法制”有新的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文明,我们进行比较不是要分出优劣好坏,而是应该积极吸取古代“治世”的宝贵经验和政治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中外联系,培养比较问题和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五:史学观点评述
阅读材料,选择其中某一种观点加以评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语言准确,逻辑严密.)
一直以来,对中国古代所推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之历史也”;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传玺却认为,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设计意图:尝试着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
活动六:高考真题演练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2、(2012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设计意图:出示两道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高考题,检验当堂所学知识。
四、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作业布置:
课后完成学案的第三部分。
五、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反思
有效的历史课堂中,教师要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更多的想办法达到预期设想的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高二的学生基本史实已经具备,我们老师关注更多的应该是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历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我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和课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能不能尝试着分组讨论的同时,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在材料的取舍和课堂的深度上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自己就要多读书,多读好的专业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这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