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5》教学设计_2

时间:2019-05-12 17:4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练习5》教学设计_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练习5》教学设计_2》。

第一篇:《练习5》教学设计_2

《练习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好汉字。

2、学习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3、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4、背熟四条成语和诗歌《蜡梅花》。

5、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和妈妈去买菜,并写一写。

6、让学生在小组里先讨论,然后说说,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教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第一题,此项分散在各课教学中进行。

教学第二题

1、请学生读题目。

2、请学生到黑板上用识字8方法拼一拼,再学一组字。

3、同桌相互读新字。

4、简单介绍“虹”。

5、口头扩词,选一个写在黑板上。

6、学习儿歌,了解儿歌的意思。

7、请学生动手为儿歌配上一幅画。

8、把画得好的图画贴到黑板上展示。

教学第三题

1、审题,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认读“另”、“苍”、“家”三个字,说说为什么把这三个字放在一起书写。

3、指导书写“另”:

(1)出示“另”,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2)范写“另”。

(3)学生描红、仿写。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苍”和“家”。写“苍”时要注意最后一笔要写得宽一些;写“家”时最后两笔要分清。

5、练习。注意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6、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作业:仿照识字8,收集一组新字,再带领你的好朋友学一学。

第2课时

教学第四题

1、熟记成语。

(1)揭题。

(2)学生自由读四条成语。

(3)指名读,跟老师读。

(4)先让学生说说读懂了哪几条成语的意思,教师再进行补充指导。

(5)再次自由读,同桌试背。

(6)指名比赛背。

2、诗歌《蜡梅花》。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结合插图理解《蜡梅花》这首诗的意思:蜡梅花是黄色的,没有绿叶,别的花都怕寒冷的冬天,只有蜡梅花迎着风雪开得旺盛。这首诗把蜡梅花当作人来写,既写出了蜡梅花的颜色,又写出了蜡梅写开花后长叶和不怕严寒的特点。

(5)学生自由练读,注意读好儿化韵。

(6)指名读。

(7)练习背诵。指名背、集体背。

教学第五题

1、读题,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事先布置学生跟妈妈到菜市场去买菜,并要认真看看有些什么菜,妈妈买了些什么菜。

3、指导。

(1)学生交流,跟妈妈到菜市场看到些什么菜。

(2)学生谈妈妈买了些什么菜。

(3)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4)让学生把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4、练习。

(1)指名回答两个问题。

(2)让学生动笔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5、反馈。

(1)表扬说得好、写得好的学生。

(2)请写得好的同学读读自己写的内容。

第3课时

教学第六题

1、谈话导入:说说你的爸爸妈妈的工作。

2、审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让学生弄清话题的意思,知道说话时应该针对着话题说。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两个问题。

3、指导。

(1)观察:弄清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少先队员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教师医生科学家(3)指导说话。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你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联系自己,展开想象,同桌互相谈谈自己的理想。提供说话的句式:我长大了想当,因为。我长大了要当,因为。

(4)练习。指名练说。(扩大练说的面,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展开想象,大胆地说。练习写话。(在充分说的基础上,用两三句话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写的内容。

第二篇:练习5 教学设计

练习五

语文与生活(如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把意思具体表达出来,把句子写通顺,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把句子、段写通顺、写具体,而且写得生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五(8)班的同学非常优秀。

师:哪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描述使我更加透彻的了解五(8)班的优秀吗?(生自由回答)

师:其实呀,同学们刚刚所做的事情,就是 把“五(8)班的同学非常优秀。”这句话说得更具体了。

二、新课

师:那么,怎样把一个句子写具体呢?我想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

1、出示——课件广阔无边的大海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说说大海有什么特点?(1)小芳在习作中写到:大海很大很大。

爸爸指着这句话,说:“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真实的感受到大海的大呢?” 小芳想了想说: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2)同学们,你们看看小芳是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的?

(紧紧扣住大海的特点“大”,用具体描述的方法,充分地表现出“大”的程度,读之具体而生动。)

师:从小芳改句子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把句子写具体,我们首先应该抓住事物或景物的特点。而要想抓住事物或景物的特点,就必须做到认真观察。

2、出示——课件上海金贸大厦图片(简介上海金贸大厦)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上海金贸大厦图片,说说上海金贸大厦有什么特点呢? 师:是呀,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你能用哪些方法将这句话写具体呢?先自己试试。

3、交流:有 几位同学是这样填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有420多米呢,不愧是“中国第一高楼”!(2)、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比“东方明珠塔”还高出一大截!(3)、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就像一位巨人站在那里。(4)、上海的金茂大厦可真高哇,都快把天刺破了。(第一句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了金茂大厦的高,说服力强。

第二句将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塔的高度作比较,结果就更是显而易见了。第三句打了一个比方,把金茂大厦比作一位巨人,显示出大厦“高”的形象

第四句发挥想象,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高的程度。)

这几个句子都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具体描述的方法,突出了上海金茂大厦的“高”。

• 由此可见,我们要向把句子写具体,除了要认真观察,抓住事物或景物的特点之外,我们还要展开想象,采用打比方、夸张、作比较等说明手法,利用人们熟知的,易于接受的事物去描述。

3、你也能用上这些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具体吗?(1)出示:早晨的雾可真大呀,小溪里的水清得很,教室里静悄悄的,(3)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4)同学们再来评一评这几句写得怎么样?

课件:早晨的雾可真大呀在街上,仿佛置身于牛奶浴场,又好像走进了梦幻般的白色森林里。

早晨的雾可真大呀,如同仙境一般,给人腾云驾雾的感觉。这两句话,把自己在雾中的感觉写得比较生动,突出了晨雾的“大’.。

课件:小溪里的水清得很,看,水面宛如一块透明的玻璃,又似一面银镜。

小溪里的水清得很,瞧,水底漂亮的螺壳上那精致的花纹依稀可见,游鱼身上的鳞片银光闪闪,碧绿的水草曼妙轻盈„„奇妙的水底世界一览无余。

第一句把溪水比作玻璃、银镜,表现出了水“清”的特点。第二句通过亲眼所见的螺壳上那精致的花纹,游鱼身上的鳞片银光闪闪,碧绿的水草曼妙轻盈„真实地描写出溪水的清澈见底。

课件:教室里静悄悄的,文具盒掉在地上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响。

教室里静悄悄的,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都听得一清二楚。

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听到了同桌的心跳声

这三句话采用了相同的手法,都是用声音衬托出教室“静悄悄”的特点。

三、小结

1、师:同学们,学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明白如何把一个句子写具体呢?(总结方法)

2、同学们能够把句子写具体了,又怎样段落写具体呢? 板书设计

如何把句子写具体 认真观察 抓住特点

展开想象 采用多种手法(打比方、拟人、夸张等)

第三篇:练习5教学设计(推荐)

练习5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

4、口语交际:说笑话。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捺。

6、口语交际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笑话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重点。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教学“处处留心”和“写好钢笔字”。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别称,继续练习钢笔字的写法。

一、学用字词句

1、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方案:

(1)查字典。(2)问同学或请教老师。(3)联系词语猜一猜。

3、集体认读词语,正音。

4、观察画面,说一说城市的特征。(1)小组内交流(2)指名说。(3)连线。

5、补充句子。

(1)自己先说一说,再指名说,订正。(2)填写句子。(3)教师小结: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6、说一说自己还知道的城市别称,谈一谈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写下来。

二、我的十分钟。

上网或查资料,搜集更多城市的别称,并说明原因。

上海--申城 成都--蓉城平顶山--鹰城 蚌埠--珠城 福州--榕城

鞍山-钢都 自贡-盐都 抚顺-煤都 景德镇--瓷都

三、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效、诊、初,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发现?(三个字中都有撇,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c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d出示“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

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效”,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诊、初”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h反馈写字情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读读背背,增加积累,了解大概意思;学习孟子的名言。

一、读读背背

(一)成语:

1、学生借助字典自由读读。

1、指名读。

2、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了吗?都是描写城市繁华的。

3、再自由读读,体会体会。

4、我的十分钟。

5、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认读成语,把成语读正确

2)小组合作,组长主持,依次说说成语的意思。3)由组长记下组内经过自主学习仍没有理解的成语。4)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5)、师相机指导,小结并简述成语的大概意思。

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形容大大小小的街巷里都拥挤着许多人。风驰电掣,车水马龙:形容车马往来繁华的景象

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意思是美丽的灯亮起来,只看到光彩闪烁。

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形容高大完美,多用于赞美房屋。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自然。6)自由练读,同桌互背。7)展示背诵。

(二)学习孟子的话

1、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2、师范读名言。

3、生自读名言,读准字音。

4、小组内互读,指名读。

5、说说名言的意思。

6、指导有感情朗读。

7、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口语交际:笑话会,丰富课外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笑话的能力。学写毛笔字。

一、口语交际。我的十分钟。

(一)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小段节目。(放一段笑话)这是什么节目?它有什么意思?今天咱们也来开个“笑话会”,一块分享笑话带给人们的乐趣!”

(二)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二、学写毛笔字

一)、指导学生观察“八”字中的捺——竖捺

1、向右下直下起笔;

2、逐渐按笔;

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二)、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三)、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1、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 3

笔锋。

2、学生临贴描红。

3、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第四篇:《练习6》教学设计_2

《练习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母的认读和比较,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认读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偏旁、生字、词语。

3.抄写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4.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偏旁写字和看图说话。

教学难点:区分形近的拼音字母。

时安排:2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的比较和音节的拼读,巩固汉语拼音,提高拼读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偏旁、汉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1、揭示学习目标:本堂我们学习练习6的1——3题。

2、提要求:学习练习,我们必须搞清每一道习题的要求,开动脑筋,把学过的知识更好地复习巩固。

二、学习第1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一比、二读。

2、自由轻声读,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母的形状很像)。

3、用卡片出示每一组字母,让学生认读并区分每一组有什么不同。

4、复习顺口溜,帮助区分。

、开火车认读——指名上来拿老师发音卡片。

6、音节拼读

nǔnǚùniánhǔ

三、学习第2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卡片出示偏旁,认读复习偏旁的名称,也包括本单元的小字头和目字底。

3、学生独立写,校对。

注意“力字旁”错答成“劳”,“劳”是“草字头”。

4、超额题。竞赛:看谁组字成字速度快。

卡片出示:口小禾生日大力云

四、学习第3题

1、组字开花游戏。

花蕊内写“果”和“学”,比比哪组的花瓣多。

2、卡片出示第3题的词语,认读并想想词意。重点说说哪些是水果?

3、任意挑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4、指导在作业本上抄写词语。

重点指导:放、学、看的结构和笔顺。

、讲清要求:看一个字再写一个,不要看一笔写一笔。看谁的字写得最漂亮。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抄写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2.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4题。

1、指名读句子,一齐读一读。

2、两个句子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提示:谁和谁怎么样?

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3、再读句子,分别说说句子中有哪几个词?

4、补充练习:出示有关插图,用“什么时候,淮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

、指导抄写句子:抄写时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要以词为单位来抄,标点符号也要抄上。抄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添字漏字。

二、学习第题

1、看图说说图上的动物,用“这是„„那是„„”句式指点着进行说话训练。

随机出示动物的名称。

2、中上生指点两种以上动物,进行连贯说话,用上“有„„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

3、分别说一说羊、狗。鸭、公鸡。母鸡。小鸡是怎么叫的?

指名后,示范说:羊“iēiēiē”地叫或“iēiēiē”是羊在叫。依次说。

4、自己拼读旁边的音节,用线连起来。、听动物叫声的录音,说说是什么动物在叫。

6、把动物和它们的叫声连起来读一读。

7、你知道其他动物是怎么叫的吗?

第五篇:《练习2》教学设计之二

《练习2》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0 教材分析:

这个练习共安排了道题目:

1学用字词句

这道题目把学习”字词句”与”理解、积累、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学生对表示颜色的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2.学写钢笔字

重点把握好“驾、碧、望“这三个字的结构。

3.读读背背

八条成语都是以“有”字开头的,读起来押韵上口有节奏感。

古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该诗语言明白浅显却意味深远。

4.口语交际

此项练习的话题是同学们感兴趣的春游活动。

.学写毛笔字

本次的练习是“撇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清明》。

2.说话练习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灵活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口语交际。

[时划分]三时

第一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自读短文,用“”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交流找出的词语。

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

4.去掉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朗读,体会其作用。

.指导朗读例文。

6.回忆我们生活或学习中积累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7.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说一句话。

8.自读教材所给的那段话,填空。

9.讨论交流:为什么填这些颜色的词合适?

10.指导学生朗读。

11.齐读。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个别进行辅导,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练字。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学生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时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读八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个成语的意思

(有难度的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①集体齐背

②指名背

2、背诵古诗《清明》

(1)指名读题目。

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在清明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2)学生自己试着读古诗

(3)学习古诗

①读诗的前两句,讨论:在清明节人们都要去凭吊死去的亲友。诗人此时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哀伤苦闷的心情。

③于是诗人想到用酒来排解此时的忧愁,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归来的小牧童。诗人会问他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读读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说一说。

④看到远处飘扬的杏花酒家的招牌,诗人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4)练习

学生自读,自背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笔画的名称(撇折)

(3)指导书写“撇折”

“东”的撇折写时要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顿笔回锋收笔。“会”的撇折与“东”略有不同: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顺势变挑。

(4)学生练习描写“撇折”

()指导书写“东”和“会”

3、练习

第三时

教学口语交际

1.审题

2.指导

(1)读懂题目,知道这个题目提出的要求。

(2)分组讨论,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排那些活动,春游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组长汇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

(4)每位同学自由练说

()同桌相互练说

3、练习

(1)小组里选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说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纠正和指导。

下载《练习5》教学设计_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练习5》教学设计_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练习3》教学设计_2

    《练习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能区分形近字。能认读由熟字组成的6个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2、通过说和做,养成在学校学习的良好习惯......

    《练习5》教学设计(分步练习)

    《练习5》教学设计(分步练习)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

    练习5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练习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2、通过练习。形象感受这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3、分角色读对话,进一步感受标点的用法,在对话中培养学......

    练习5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练习5》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练习5》位于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板块......

    《练习2》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练习2》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3、写好钢笔字,知道类似的半包围结......

    《练习2》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最终版]

    佚名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全部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读字形,读准字音。 2、复习巩固学过的18种基本笔画和45个汉字,能正确书写。学习熟字组成的新词。3、使学生知道要锻炼身......

    小练习(2)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⑴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⑵ 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⑶ 能利用所学的两位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

    五年级上册 练习2 教学设计

    练习2 备课时间: 教学目的: 1、学习应用歇后语,并能用歇后语说一句话。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积累知识的习惯。 2、诵读积累名人名言。培养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