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案《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材分析
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末尾的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
第三部分。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教学目标: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女儿》。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基本要求
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风”、“雨”的含义?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
(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教学小结。
第二篇:教案《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材分析
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三篇:走进十月优美散文
金风送爽,风光旖旎,我们走进十月。
群山起舞,江河欢歌,我们走进十月。
带着喜悦,带着欢欣,我们走进十月。
喜迎盛会,心向北京,我们走进十月。
十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最崭新最光辉的一页,中国人民从封建枷锁中获得解救,从列强的铁蹄下站立起来。
十月,是人类最辉煌的一轮太阳,五十八年前那一轮太阳从茫茫大海中升起,壮丽的阳光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照亮。
十月,是地球上最鲜艳的旗帜,在晴空日丽下飘扬在世界的东方,展现着祖国的似锦前程,新中国的万里霞光。
十月,是一幅气势宏伟古朴典雅的国画,凝重悲壮的色彩,深刻广博的内涵,她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生命。
十月,是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光环,岁月尘封不住意志的显彰。五十八年的奋斗历程,印证了华夏儿女的坚强。
十月,是一条充满坎坷荆棘的路,五十八度春夏秋冬五十八个辉煌十月,孕育了生命的精灵,编织了希望与执着。
十月,是一支人类美好的“和谐曲”,亿万人民载着憧憬带着喜悦,共同迈向构建社会和谐的小康大道。
第四篇:十月教案
《没有不方便》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没有不方便》;幼儿用书《没有不方便》;PPT课件。
活动过程:
1.PPT1出示图画书扉页。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王阿明,我们一起和他打个招呼。
幼:王阿明好。
2.引导幼儿观察PPT2,猜测王阿明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师:瞧,下课了,小朋友们都在外面玩什么?
引导幼儿说:房子里面的是王阿明,有的小朋友们在玩皮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捉蝴蝶。
师:看,还有谁没出来?猜猜他为什么不出来?
幼儿进行猜测。
3.播放PPT3,老师边做动作边说,哦,因为他的脚不好。当小朋友们看到王阿明是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看小朋友的眼睛睁的大大的,手捂着嘴巴。学学看!(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
4.PPT4 阿明因为脚不太方便,不能跟我们一起玩,其他小朋友看到这样都很难过,看他们的表情.远足的时候,阿明走的很慢,还背着重重的书包,看阿明的表情。
5.PPT5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小宝,他在干什么呢?其他小朋友和阿明看到他这样做是什么表情?他这样做对吗?我们也不能这样做,这样做是不礼貌的.6.PPT6 看,他们又去远足了,小朋友和阿明的心情怎么样?猜猜他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7.PPT7
--小宝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阿明看到小宝腿摔坏了,心里是怎么想的?
--阿明是怎样帮助小宝的?
--你们觉得阿明棒不棒?
教师小结:是啊,阿明一点没有给大家带来不方便,不但能照顾自己,还能帮助别人呢。
8.展示故事大书的封面,介绍书名----没有不方便。
9.完整欣赏故事。
10.PPT8出示一些残疾人照片。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一些,眼睛,手脚不方便的人,他们都是残疾人。他们会遇到哪些不方便的事情呢?我们可以怎么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没有不方便呢?
11.活动延伸:
PPT9 展示一些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感觉没有不方便。
12.结束: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我们人人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充满爱。
名字大变身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以发问式引入教学 提问:“你们和老师做朋友吗?”“能不能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他们觉得很新鲜,很好玩,这样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这里采取了师生互动的形式,让他们把名字写下来,然后举起来给大家看,我也把自己名字以变魔术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他们注意力很集中,同时他们惊奇的发现我的名字和他们的不一样,我提出问题让他们认真思考:“我的名字和你们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孩子们通过观察会发现我写的名字,线条、颜色、花纹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环节我引出课题“名字大变身”
2、以挑战法引入创作
“谁能像老师这样把名字写的又大又漂亮?”二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都很强,都争先恐后的喊着“我能”“我能”。在这种气氛下,每个孩子都愿意试着把自己的名字装饰一新,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以挑战法引入创作
“谁能像老师这样把名字写的又大又漂亮?”二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都很强,都争先恐后的喊着“我能”“我能”。在这种气氛下,每个孩子都愿意试着把自己的名字装饰一新,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通过上个环节的练习,可能有些学生还不知道怎么设计名字。在这里我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一些高年级学生作品,并让他们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些画的特点、用了哪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幅。最后教师总结:(字的设计方法:不同的线条、各种图案;上色方法:彩点点、彩色线、彩色面、颜色渐变。)
6、学生再次创作
播放轻音乐,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教师巡视指导。在这个环节要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只要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要把他们的作业举起来展示,给予他们肯定并送教师自制笑脸作为奖励。
7、展示评价学生作品(1)、小作者介绍自己的名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最喜欢自己设计的什么地方?)(2)、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谁设计的名字,为什么?(3)、教师小结:对学生给予肯定,并让学生一起把掌声送给自己和同学。
8、拓展延伸
提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名字是谁取的吗?有什么含义?你觉得现在怎样做才能达到家人的希望呢?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你们回家后可以帮家人设计一个漂亮的名字。家人都是很爱你们的,同时对你们也有很高的期望,你们应该做到在家孝敬长辈,在学校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现在开始就努力学习,长大以后真正的做到家人所期望的,用你们的行动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活动名称:奇妙的树叶
目标
:1.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特征。
2.通过活动让孩子懂的秋天树叶落。幼儿能利用树叶进行各种美工活动。如:拼贴画。手工活动。
3.教育幼儿设计构思来自于生活。通过使用相应的劳动工具盒树叶开展美工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通过自己享受手工形式表达自己的设想。处不长唔简单的拼,剪,贴等方法和技能。
材料准备:搜集大小不一形状和颜色奇异的树叶若干。剪刀乳胶各一。彩纸等。
重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掌握树叶贴画方法、指导学生根据树叶的形状颜色组合成有趣的画面、活动过程一
启发谈话
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喜不喜欢秋天啊。老师也非常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变得更美了、绿的黄的,红的,色彩真丰富、我们要是将他们搜集起来。拼拼,剪剪,贴贴,串串还能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和好玩的玩具呢。好。小面请大家把眼睛蒙起来。可千万不要偷看啊、猜猜老师现在正在用手干什么?(这时我用实物在投影仪上做示范)好,现在大家把手拿开看看这是什么吧?
二、导入新课:
原来老师手里拿着几幅有趣的树叶贴画,你们喜欢吗?再看看这幅画是用什么做的、对了这就是用树叶贴成的。这样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学学这些有趣的贴画呢。好的、我们见天就来学习一个邢本领:做树叶贴画。
1.树叶贴画是利用树叶的什么来制作贴画的。2.观察树叶分析树叶特点。
b.想想、说说、谈谈
1.老师出示的几幅图内容分别的是?
2.每幅图分别选用的是那些形状、颜色的叶子?那些地方用的是原形哪些是剪裁后的?
3.还可以表现些什么?
5、老师演示:
1.拿到树叶首先想一想它是什么,可以做什么?确定要表现的主题。
2.接着再选树叶。以物想叶,选材要根据适当剪裁、3.然后拼一拼用他们分别摆成形象,也可以适当剪裁、4.最后贴一贴、师生合作、完成作品。
6、幼儿制作剪贴画:让幼儿根据自己准备的树叶形状、颜色特点、按照总结的方法、选选。拼拼,剪剪,贴贴。制作一幅图画看谁做得好。
7、老师小结:
1.展评添趣:(手机不分好作品,排列与黑板。举行小小的工艺品展览会,让小坐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2.总结延伸: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件什么本领?对了。我们学会了通过想一想。选一选。拼一拼。贴一贴的方法来华有趣的树叶贴图。大家觉得他们漂亮吗?我们还可以用树叶串成挂饰,做成树叶风筝很多好的东西。你们想试试吗?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捡树叶,做树叶贴画,树叶玩具、我们一起来举办个树叶作品展好吗?
3.整理用品,用具、
第五篇:走进心灵的阳光
走进心灵的阳光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班主任——班级管理者,学科任教者,学生心理辅导师,扮演着一个班级的核心角色。然而,在多年来传统教育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班主任仅发挥了管理和知识传授的功能,他们总以显性指标来考察衡量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课表现等评价甚至断定学生的未来,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轻生现象,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好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被大家所注重。
班主任,学生的直接接触者,该如何发挥其心理辅导师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心灵的交流最为重要。初中,青春叛逆的时期,学生们心理和生理迅速成长的时期,更是人格塑造的时期,班主任的言行深深影响着大家,但是如何让学生接受班主任?事实上要点只有一个:从心出发!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辅导;教育;从心出发;交流
一、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个体的身心状态和发展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独有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初中班主任,更应在道德、行为习惯和情感价值观诸方面给学生以适当指点和引导。
1、对“角落里”的孩子的引导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上掉落的星星,都有他自己的光芒,只是是否被发现。我们不要遗忘任何一颗,这些地球上的小星星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小星星》,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伊夏,他在所有老师眼中都是个爱和老师作对,不上进,调皮捣蛋的孩子。无奈之下,伊夏的父母只好将他转到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伊夏再次被老师们放弃在了角落里,他认为自己被抛弃了,越来越沉默孤僻。而恰恰也是在这个学校,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发现他原来有“阅读障碍”,开始悉心教导,让他逐渐走出学习障碍,给他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梦想。
电影中的伊夏因为“阅读障碍”而自卑,他被老师和他自己放在了“角落里”。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事实上,关注一下我们四周,这种处在班级“角落中”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有的孩子来自低收入家庭,由于生活窘迫,使他们在同龄孩子面前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态;有的孩子在身高、长相语言等方面自己感到不足,不愿与别人交往;有的孩子明明已经很努力,却依旧不能取得理想成绩,自认为很笨不愿交流;也有些孩子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受到同学歧视,没人愿意与之交朋友„„
长期处在“角落中”的孩子,孤独、自卑必然会使孩子对所属的团体没有归属感,易对他人及自己产生偏见,从而使自己所走的路越来越偏,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孩子内心不满的情感一旦爆发出来,也许会形成不可控制的局面。而在这一方面,作为班主任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带领人,他所能做的难道仅仅是传授知识?当然不!更重要的,他们是在修剪孩子们的心灵。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掌握一种技术、一种技巧并不难,难的是能在心田里栽种下美好的种子。而在心灵里播种,更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收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每个孩子都是
不一样的,他们迟早会以自己的步调开始学习,“角落中”的孩子也一样。而班主任可以做的,就是在他们心里播下自信希望的种子,给他们一个开始,让他们勇于在阳光下“抬头走路”。在班主任的做法中,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1、语言表扬:语言是思想的表露,正面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如“你很聪明”、“你能行”之类的语言。处于“角落中”的孩子更需要它们消除自卑,正视自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由此可见正面的评价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切忌用诸如“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之类的语言,这看似是对“角落里”孩子的表扬,实则暗示着他们“笨”“拙”。
2、非语言亲近:除去语言,老师的目光、姿态、动作、表情这些非语言的指令具有同样的效力。目光的关注,姿态的倾听、动作的亲近、表情的温和,这些发自内心的关注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让老师更加走近了学生的心灵。而此时前者(语言表扬)也更具有影响力。
3、发挥长处、储蓄成功:每个小孩包括“角落里”的孩子都有他天生的长处和短处,就像一只手是以五只不同长短的手指结合出来的。班主任平时要细心耐心地观察每一位同学,多记下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知道“第一”并不仅仅只能是学习的第一,使之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重塑信心。
4、比较分析:在有了成功的体验后,班主任要及时反馈,通过对比让他们知道自己进步了多少。同时也可采用逆向比较,即选择别人的短处作为比较对象以消除“角落里”孩子的自卑心理,达到心理平衡。这种方法的效果是显著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好度,否则易使学生变得盲目自信、目光短浅。
班主任若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耐心、爱心、细心去滋润他们的心灵,就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所有孩子都站在阳光下微笑。很多事例证明,没有不会读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不会引导学生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是一颗闪耀的新星,只是有些同学的光辉被世俗所遮掩了,只有当班主任用心去体验时,才能看到他们那璀璨的光芒。
2、对“优秀生”的管理原则
那么,是否只有这些所谓的“差生”才有心理上的障碍,需要老师的关怀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绝大多数所谓的“好生”拥有更多的心理问题。
随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好生”轻生现象,我们不得不深思:这些天之骄子,老师眼中的国之栋梁,同学眼中的模范榜样,为什么如此草率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因而,我调访了身边的“好生”,87%的“好生”都说做学生难,做学生中的“好生”更是难上加难。他们肩负的是家长更多的期望,他们需时刻追求好上加好,他们担心失败后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那抹失望,担心同学们眼中的不可思议,他们被框上了“优秀”的标签,那是无数次的成功才换取的,但或许一次失败就足以让他支离破碎,因而“好生”这两字给了他们千斤压力,且在多年来传统教育的影响下,班主任只用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为“好生”。
过度的注重学习,从未或很少有班主任关注到他们的心理是否也和成绩一样牢固,一样坚不可摧。“优秀生”在追求成绩时,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心理建设,他们其实存在更多的心理障碍,他们的人生拥有着太多的矛盾:期望过高与担心失败之间的矛盾;受挫能力低与心理压力大之间的矛盾;自傲与自卑间的矛盾;
虚荣心与实际能力间的矛盾„„每一个矛盾足以击垮他们。因而如此多的博士,各年龄层尖子生的陨落,似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更应多多肯定他们的努力与付出;用心倾听,引导学生合理宣泄;指导情绪调控方法;提高学生的信心和对自我的认可等等。同时,班主任在对“优秀生”的管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优秀生”:优秀是相对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时间上来说,初中生处于一种可塑性极强的阶段,现在优秀不代表将来一直优秀;从空间上来说,所谓“优秀生”本就只是一个班或一个学校中的优秀,外面的世界很大,比“优秀生”强的大有人在。作为班主任,本身要充分理解上述问题,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教会他们立命之根本,同时将辩证的思维传递给学生,是他们明白优秀的局限性。
2、恰当使用批评:“优秀生”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是被长久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他们习惯了听好话而排斥老师的直言批评。因此班主任在对“优秀生”的错误提出批评时最好是将心比心地谈话,以为之着想的语句隐性地点出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自我反省。同时应注意的是,对“优秀生”的批评应避免在公开场合,以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3、提高“优秀生”的受挫能力:“优秀生”习惯了成功,对失败毫无准备。但人生中不可能只有鲜花和掌声,人生的道路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因此,提高“优秀生”的受挫能力刻不容缓。况且,如上面所讲的那样,一只手是以五只不同长短的手指结合出来的。再优秀的学生总会有不足之处。班主任可以创设不同层次的情境,让“优秀生”在不同方面的失败中慢慢领悟,提高受挫能力。
4、促进“优秀生”的自我完善:我们眼中的“优秀生”一般都是成绩优秀,而事实上“优秀生”的心理素质、其他如体育、组织管理、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完善。总结上述几方面,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填补他们欠缺的地方,让他们名副其实起来,这才是解决“优秀生”问题的关键。
二、班级教育的核心是交流
在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之后,在对待全班同学的态度与做法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几点。在调查中发现在120名学生中,在“班主任的哪些行为是您最为厌恶的”一项填写中,写了诸如翻课桌、拆信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占了近1/3,仅次于班主任差别对待学生的行为。有一女生写道,她在初中时担任班长一职,对班主任印象挺好。但在一次体育活动课时,班主任私自翻了他们的课桌,并将一些不利于学习的东西拿上了讲台。在课后义正言辞的说翻课桌是因为关心他们,不让他们走歧路,并严厉地斥责了被翻出东西的同学,告诫全班同学以后不准再带类似的东西来学校,下次再被翻到一律写检讨,通知家长。那位女生说:“虽然我是班长,但在那以后我就挺讨厌我们班主任了,还买了把锁将课桌锁了起来,她有什么权利这么做?!”
诚然,这位班主任的作为看起来是在全心地关心同学,为了让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她采用了最快速的手段来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行为,但并没有意识到她自己的行为也并非正确,她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而且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统一地进行批评,事实上也是班主任的不负责任,不愿一一询问解决问题。
曾惊闻15岁的花季少女因所写情书被老师当众朗读而跳楼自杀,在感慨如
今孩子早恋、心理脆弱等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对学生们的隐私问题提起重视。
现在国家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调对人的尊重。隐私是个人的自由空间,是人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违反国家法律、不违背道德的基础上,其他人并没有权利侵犯他人隐私,就算是老师是为了关心学生也一样。侵犯隐私的做法在效果上治标不治本,同时也大大加深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界线。
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关心同学时翻课桌、拆信件等侵犯学生隐私的行为并不可取,而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当了解学生有类似看小说、写情书等情况时,要先了解事情始末,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事实上,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深,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近——信赖三个阶段,在最初的过渡期后,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一般在第二个阶段,甚至第一第二阶段之间。而此时的学生并不信任班主任,这就要求班主任自己先敞开心扉,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倾听学生的想法与观点,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学习学习。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班主任的情感会逐渐向第三阶段靠近,这时,班主任在观察到学生有什么问题时,就可以找他谈谈,或许就可以在不触及隐私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在触及隐私问题时学生也愿意与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对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同学对老师的信任和尊敬。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刚刚第一个班主任翻学生课桌的的事例中,班主任事后并未对自己的行为说什么道歉的话,或许是她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也或许是意识到了,但低不下头对学生道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是人,也会有做错的时候,这本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老师总是一副先知先觉的圣人模样,在学生面前总放不下架子,就算是讨论也是一副尊者的模样。这就导致教师不敢对学生直面自己的错误,这不仅仅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危机,老师的人格也会受到怀疑。放下为师者的架子,真诚地说一句“对不起”其实并不难,学生都是简单而真诚的,当他感受到诚意时,原谅其实也很简单。
三、用心灌溉,教师亦是朋友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单是一个良师,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知识传授者,更应是一个益友,是一个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走进学生心里的大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真诚的心交换,学生感受得到。从心出发、用心灌溉,我们都将收获,富足一生!
【参考文献】
期刊类:[1] 赵德.在心灵上种花[J].教育文摘周报.周末版,2005(07).[2]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J].教师博览,2005(12).
[3] 黄泽玉.正确处理学生的隐私[J].师道,2008(05).
书籍、专著类:[1] 傅建明、胡志奎.班级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
108~109.
[2] 蒋薇美.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 张万祥.一句话改变人生[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134~
161.
论文集类:[1]林忠.依法执教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C],广西师范大学,20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