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课堂中的信息技术运用教学反思
英语课堂中的信息技术运用教学反思
——郭文博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于一体,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活动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水平。
信息技术化英语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的动画效果是其它英语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导入的时候,我通过网上搜索的感恩节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外国节日的特色食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运用ps技术将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加个处理,让学生不感觉枯燥。英语教学音频透过coreledictor进行加工,便于学生模仿。同时整堂课我都用微单记录下来,课堂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英语教学内容更具体、更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学得轻松愉快,有乐趣;理解更加深透,印象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原来枯燥的语言材料,不用费很大劲儿就能记住。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我们更能多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英语课堂教学的复习(revision)、呈现(presentation)、操练(drill)、自由交际(free communication)等工作,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图像、影片、提示语和背景音乐下更加让学生易于学生的学习。
离开情景交际是不现实的,课堂交际活动将课堂变成了一个“little society(小社会)”,这样的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我们有很多办法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高效,使个性化英语教学成为可能。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突出重、难点,改善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思维,使枯燥的英语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英语单词具体化,复杂的英语过程简单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教学; 运用
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调、语音,培养学生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
由于我国学英语是非母语的学习环境,所以容易遗忘。加之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这给小学英语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记忆力就能明显增强并且思维敏捷。所以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形式要生动、活泼、直观并且多样化。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其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充分利用形、声、色等大量的多样化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为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学习兴趣,开发听说潜能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尤为重要。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有学习的热情。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现代信息技术集声音、图画、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达到了课堂教学的形象化、趣味化,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突出了小学生听、说素质的培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学生素质,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1.创设语境,促进学生听说素养的提高
英语对小学生来说还很陌生,英语发音方法和汉语有明显区别。因此,许多学生学起英语来费力不少,收效不大。环境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学会语言并进行交流。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英语训练的环境和机会,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如在《What day is it today?》,这一课原本七个单词的发音又长又难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混淆和发音不清楚。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八仙过海,路上遭遇了七个星期神为难的闯关游戏,先请学生帮助过语音关,句子关,还有对话关,最后取得了胜利,学生得到如来佛的礼物,一段顺口溜,还有一首星期歌。因为画面的生动形象,以及闯关游戏的设计,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帮助八位大仙过海。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说单词、句子,学习的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并且主动出击,就连平时难得举手的同学,也大声读着单词、句子,兴趣十足。
2.努力创设语言和问题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客观事物比较敏感,且乐于接受。从英语教材来看,教材的编者为了小学生很好的接受知识,在教材中添加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图片,显然有利于教学,让这些图片活动起来动态展示。那么学生一定精神百倍、兴趣盎然,如在 PEP 2 UNIT Five Where is my ruler? 中讲授:in,on,under 这三个介词时,设计了如下课件:一只小鸟从远处飞到校园后落到教室的屋顶上,然后在空中飞几圈又飞进了教室里,最后再让小鸟飞到讲桌底上吃米粒。在小鸟的每一个动作间设置停顿,应用这个课件演示,并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bird? 学生根据屏幕上小鸟与教室、与桌子的位置关系,用 in,on,under 三个介词准确的回答小鸟的具体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课件把抽象的讲授过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作过程。学生既学的轻松又记得牢固。
二、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思维
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而多媒体却能创设出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活泼的环境,更快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如在教学dog, cat, mouse, elephant四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这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了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再看看、说说、演演中,学生很快掌握了上述单词,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除了用图片、实物教学外,还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服务于教学。教读课文时,用录音机播放课文,让学生仔细听音,认真模仿,学习标准的语音语调,还利用录音机的录音功能,自制符合课文内容的录音,供学生学习。还用幻灯片将所教的物体或单词显现出来,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印象。
三、制作信息化的教学课件,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情景,并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进行探讨、发现,在特定的情景中去理解事物本身。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Do you like......?》这节课中,选取了一些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水果拟人卡通片段,配上音:A: Hello,boys and girls.B: Hello, apple.A: Do you like apple? B: I like it very much.等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的内容。这种人机对话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的欲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再如教学“What's this?”这一句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把每个单词的食物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像动物一样蹦跳起来,让学生边看边仔细听.“This is an apple.”一个苹果小朋友跳着出现在屏幕上,“This is a chair.”---屏幕上的小椅子跑着,学生看清、听清了,让学生模仿着来说,操练几次,学生熟悉了,就把声音销了,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动作来学习配音。可以说,由于大量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具时代特色,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使“从做中学”“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等现代教学观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又如在讲授可数名词复数这一概念时,制作信息化的课件。动画显示名词单数与复数的变化规律,并尝试让学生即时练习,然后点击练习的得分,激励他们深入学习更多内容。这样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达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加深大脑的识记,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轻松掌握更多的语法知识。
四、利用网络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随着网络进入了课堂,学生与各类信息的距离越来越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教学方式的机会,合理利用资源的时代。
1、通过介绍一些小学英语在线收听的网址,在线欣赏有声故事,唱英语歌曲,提高学生听读能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如在学习Numbers 一课时,先打开网站中的歌曲‘Ten little fingers’,让学生跟唱:one little、two little、three little fingers„这样不但做了暖身活动,而且还引出了新授课内容‘Numbers’。在这种环境中学英语,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读水平。
2、介绍一些小学英语学习的网站,参与网络上报纸、杂志的阅读学习,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这是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常见的一种方式。有时我们可让学生将积极搜索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了解更多内容,将它们做成手抄报,展示给大家看,并评出优秀手抄报加以鼓励。如:在‘Chinese New Year’ 一课中,给学生几个不同的主题:Chinese signs, Chinese taboos, Chinese folks„ 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获取信息,做成手抄报,并适时评奖与交流,使学生对新年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既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信息,又达到了知识拓展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网络阅读教学模式真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观,将学生的自主能动地调动起来。
3、使用E-mail,加强交流,提高写作能力。到了五六年级已经开始对写作有了一定要求,而如果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太多作文,学生积极性并不会很高,因此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方式,给他们一点新鲜感,而E-mail就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条件。如第五册的第三课中要求学习如何写制作明信片,如果让学生千篇一律地制作卡片,他们只会完成任务式的做完,而要是让他们以E-mail方式发至邮箱效果就完全不同了。通过E-mail 的英语互相交流是真实的、高度积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且学生也普遍都很喜欢这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新形式。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个性
《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通过网络,能更好地开展分层学习,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和个性发展。例如:我在设计《Colors》“自由拓展”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分层学习(看谁学得多,学得快)六个拓展性颜色单词:light pink, sea green, sky blue, orange red, violet, silver让学有余地的学生来了解更多的颜色,是分层教育的很好体现。又如游戏过关环节中,通过“星级过关”游戏来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自我发展和个性发展。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英语教学不应是简单的影像、音画的叠加,而应切实发挥它的优势,把它作为教师情境创设的工具、激发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认知的工具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具,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最大程度地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整合努力探索,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地使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顺利推进新课改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汪敏娟.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5)[2]黄颖晖.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中的合理应用[J].才智,2009,(24)[3] 张海红.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J].中国电化教育,2002,(05)[4] 杨华.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1,(05)[5]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上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魅力英语课堂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魅力英语课堂(转)
内容提要:本文从“运用信息技术,为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课堂教学结构与过程,优化学生思维”、“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六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合理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就一定能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打造魅力英语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
形象生动 魅力课堂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习科目,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局限在单纯的教师讲解和听录音上,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因此失去了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英语课堂教学资源严重匮乏造成语言环境与生活环境脱节,于是产生了聋哑英语。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学习的交互环境,打造魅力英语课堂教学,综合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英语课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英语教学中。
一.运用信息技术,为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如:我在仁爱版九年级下册讲有关星座知识时,先用多媒体放映星座图,并介绍学生所熟悉的明星的星座,一开始,学生就被这些鲜活的画面所吸引,自然兴致百倍,并由这些图片逐渐变化而深思,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这些星座以及每个星座所代表的人的特性。整堂课,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没有一个学生偷懒打瞌睡,尤其是说到自己的星座和特性时,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所采取的导语设计也不同,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为一堂课做好一个开始。
二、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课堂教学结构与过程,优化学生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能系统地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图象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使得他们的认知活动从文字走向图象、从无声走向有声、从单调走向多彩、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此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和多向性。运用这一技术,形成了程序性教学,构建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在此过程中,除了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11-20之间的数字时,就把这些数字根据它们的读音规律让学生进行归类,然后利用我们前面所学的0—10以内的数及句型What’s…and…?围绕一个数字,四人一组讨论,说一说这个数字可以由哪些数字组成。同一个数字有了这么多精彩的答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让他们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不断探索中迸发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渗透语言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使他们脑子里的感性知识多于理性知识,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一过程的实现,就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将枯燥字母的“形”用生动的画面显示出来、将抽象的语言材料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来领会语言知识,让他们的语言与思维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下更加具有立体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我在“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教学时,用ppt呈现了大量的图片,而且这些图片都呈动态状态出现在学生眼前,像“鸟儿正在飞,学生正在课堂上睡觉、吃东西”等图片,这些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我忙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doing now?”在讲“过去进行时的时态”教学时,运用动画Flash的形式,展示了昨天晚上班级某个学生在家里做作业和看电视以及和家人共进晚餐的情景。当学生们看到这个学生后,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我紧接着问:“Tom was doing his homework at home at 8 yesterday evening.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大家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变得很活泼,语法难点迎刃而解。可见,运用信息技术讲解知识点尤其是大家感觉枯燥的语法,能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无味的东西变得有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收效甚佳。
四、运用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
英语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英语,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英语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英语。如:我在仁爱版七年级上册讲有关购物、就餐等这些贴近大家生活的对话时,除了拍摄与课文有关的对话录像,还可以自编学生去超市购物,饭馆就餐的对话小品。在具体教课前,先播放这段会话小品表演,学生们看到由自己熟悉的同学饰演的反映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小品,极为兴奋。重播时,可将有关画面定格,让学生一一说出与画面有关的句子,等第三次重播时只放画面,不放声音,由学生们一一说出录像中的句子。最后请同学们模仿表演。用这种电教手段,可以把枯燥的文字加工成为动态的视听小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对课文的机械记忆、半机械记忆过渡到知识的活用。另外,我在教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训练时,发现中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的能力还比较低,在注重英语表达习惯的同时,往往还得求助于母语。因此,通过信息技术,显示生活中的几幅图画或照片,先让学生将从图画中获取的信息编成内容完整、意思连贯且容易用英语表达的小故事,互相表达、交流,明确具体内容和要点、具体事项和时间顺序,选择可供使用的句型和用语,按照文体和篇章要求组织完整的语篇,提高看图会意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感到英语写作和中文写作是一样的,都是写生活。
五、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好气心,以 问题 为导向,在老师精心设计下学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
为核心的各种现代教育 媒体并把它们有机整合起来,具体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针对学习中的疑难,通过采用自主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讨,并对多种意见进行记录、整理、分析、归纳、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探究,这既体现了“以学生的 发展 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我在仁爱版九年级上册讲环境污染时,通过对天气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到了这一方面的知识,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有关天气现象。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天气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结合学生实际,我从地理教材中通过扫描仪获取了两幅图片:酸雨图和沙尘暴图。两幅图都配有动画,展示它们出现的过程。课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办法,试图用英语写成短文,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运用信息技术,查找学习资料。
英语的教学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获取更多的网络学习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资料,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为课堂的学习储备学科资料,以此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内容上的局限性,从而达到课内外学科知识互补性的积极作用。如:我在仁爱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讲有关节日这一单元中,中西方国家的节日有很多,对于中国的一些节日同学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同学们仅对圣诞节比较了解,所以当我提到西方的万圣节(俗称鬼节)这个节日时,学生们充满好奇,于是课前我要求学生们上网查找关于万圣节的资料。课堂上,学生们带来了自己查阅的网络学习资料,“万圣节是在10月31日…”“人们在那一天会带着鬼的面具,穿上鬼的戏服,举行化妆晚会,用南瓜做成鬼的头部,里面放上蜡烛,微弱的烛光透过南瓜的眼睛孔,鼻孔,嘴巴,形成令人惊恐的鬼光。”“小孩子们带着面具挨家挨户要糖果,或做恶作剧…晚上,人们讲鬼的故事,算命…”学生们对万圣节已有充分的了解,也满怀兴致,在课堂中,通过大家踊跃地发言,整个课堂仿佛也置于其境中一般,营造了真实的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学习词汇如Halloween(万圣节),Happy Halloween!(万圣节快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英语课堂中去,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英语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得。在一定程度上,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达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的目的。它给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只要积极不断地研讨、总结经验和教训、合理正确地使用这一信息技术,就一定能打造魅力英语课堂。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和语文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发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早在多年以前就有了电视大学,通过电视这种传播媒体讲课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感受到了网络资源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的工作成效。在学校,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和体验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完全符合以“学生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它的引入,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具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直观性、综合性、广泛性、及时性、趣味性。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以它在语文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行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描写。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工具。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对信息传媒的认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等低级认知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信息操作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的解决能力。” 即在信息素养的诸要素中,与信息知识、信息意识相比,信息实践能力始终是处于核心的地位。而纵观我们当前的信息教育,由于对知识、技术的过分强调,而导致学习者不能充分享受信息文化的成果,也远未发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活、改造学习、提高学习生活质量的潜力。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学生信息实践活动,使其能具备驾御信息文化自由于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也是当前信息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的信息素养既包括技术层面(人们搜索、鉴别、选择、利用信息,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包括人文层面(人们对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自我发现习作中的错误和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指导学生如何去修改作文,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上作文评改课之前,教师选出反映共性的好、中、差的作文数篇,上课时在实物投影机上投影出来,由教师示范修改或师生共同对文章内容、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进行评改。评改过程中,展示修改的每一个步骤,把原文和修改稿进行对照,使学生对正误了然于胸。这样不仅能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作文评讲的质量,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超空功能,形式多样,有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确立中心。有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明确主题,有设置悬念,引发思考,确定观点,有创设情境,置身其中,确立论点。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能够直接作用与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拓展了生活视野,积累了写作资源,引伸发挥,扩大目光审视的范围,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开掘本质,其深意便会自然的显露出来。利用信息技术,指导观察,抓住特点,写得具体。根据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原则,课程应体现信息的获取,加工,运用,侧重于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处理信息的工具使用。学
生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没有细致,认真的观察,学生不可能掌握事物的特征,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因此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成了作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传统教学中,由于时空的限制,影响了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利用信息技术,启迪思维,放飞想象,写出真情。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用性原则,课程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如想象能力,交往能力等的培养。同时,信息技术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通过多媒体信息表现作文教材内容,因而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在探索信息技术整合于作文教学指导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解决了教学难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了学习作文的兴趣,形成了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勤于练笔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五篇: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内容的形象,情感价值的直观体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这也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从音乐中体验美,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使学生充分领悟音乐的魅力。另外,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所以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光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使许多抽象的音符变得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同时还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义。
当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用而用。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节课仅仅依靠课件、视频、录音机来授课,而传统的示范唱、领唱、指挥、节奏,甚至于板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使人感到这堂音乐课是不是谁都能来上,教师的个性,教师吸引学生的基本功,教师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习的通通都不重要了吗?这就是,突然没电了,这课也别上了。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个度,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首先,新授课的运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
众所周知,音乐中歌曲的教学是学习的音乐的基础,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再到旋律的节奏感,最后到歌曲情感的体验,歌曲的拓展,这些内容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对于学生理解处理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找家》,如果单一教学这首歌,相信学生也可以很快学会,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多好,所以,导课中,课件中传来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之后动画视频出现一片美丽的荷塘中,一片又大又圆的荷叶上一只小青蛙在歌唱。这样通过课件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接下来,就要谈度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发展展开《小青蛙找家》这节课,不弹琴,不范唱,不打节奏,不用小乐器练习拍子,完全依靠课件、录音机,而教师只是一个将这些电子设备联接起来的人,有什么意义,学生是否可以真正从内心情感中体会到这首儿歌的可爱呢?所以,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恰恰不需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反复的范唱试唱,教师的丰富情感表现直接感染着学生;学生最喜欢的小乐器打击节奏,还有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和角色扮演,边唱边跳边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很快就体会到小青蛙欢快的心情了。
所以说,新授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掩盖住了学生的表现,更不能掩盖住教师的教,学生是和人来学习,不是和机器,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价值在课堂上直接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将音乐的美感影响给学生。其次,欣赏课的运用,要内容丰富,要恰当。
当然,音乐课并非都是新授课,欣赏课也占了很大比重,这时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欣赏课时,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引导与提示的作用,而当学生达到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体验音乐的美感就有了千差万别,如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悟一般。
比如四年级《彼得与狼》这一课中,各种乐器的运用是教师拿嘴讲不清楚的,而且教师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能将每一件乐器都熟练掌握。所以,当比较抽象的欣赏交响乐,配以合适的画面,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帮手。反复欣赏过乐曲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里面都会出现哪些乐器,之后,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听和看各个乐器在单独演奏的特色与特点,让学生学着分辨,通过听和看还体验乐器的不同点与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验乐曲的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以及所表现的情感,最后,再听,再看,从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最后,可以通过引深,来体验作家其它作品。
所以,欣赏课大可多用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未知的知识,从而体验来自于世界知名乐曲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心情。
因此,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音乐教师,应该用个人高超的音乐素养来折服学生,让学生欣然地接受你音乐上的造诣,喜欢你的课,才能上好你的课,而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一个助手,仅仅是应教学需要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仅仅是一样比较好用的教具而已,所以,音乐教学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真正做到既使学生得到的美的感受,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又让教师开开心心上好课,不断展示个性,激发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