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
“牵一发而动全身”
——浅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阜康市第四中学 常雯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语文老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对课文内容、教学过程、课堂活动、教学节奏有着牵引力、支撑力、凝聚力和调节力的“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人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主问题
设计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1,在阅读教学中,有没有一种新颖高效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方法,让它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呢?有,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主问题”教学设计。“妙在这一问”的主问题的教学方法犹如阵阵春风,给沉闷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勃勃生机。本文试结合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实践体会,谈谈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短暂的应答式提问或问题而言的。笔者认为“主”即“最重要、最基本”之意,“主问题”就是教师为实现有效阅读而设计的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讨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在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与一般性的课堂提问相比,“主问题”设计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主问题”设计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赏析,强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品读课文,所以能 1 《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3
二、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策略。
要设计出高含金量的“主问题”,需要教师的厚实的技能基础,除了科学求实的教学理念外,还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具体来说,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拟定“主问题”。
(一)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
古人云“文以载道”,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高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表达对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设计出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各种阅读“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如苏教版八年级《明天不封阳台》一文,“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为一个整体,人源于自然,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正如著名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所说: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可依据“人类的命运和自然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旨,在深度阅读课文的环节上,设计了主问题: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在文中找出依据吗?人和自然没能和谐相处的画面,文中也有依据吗?试作简单的评说。再如苏教版七年级《最后一课》,其主旨是表现主要人物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种思想感情。设计“主问题”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以前和今天有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既明确了文章要反映的主题,也达到了整 23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 体上感知、理解课文的要求。
对于感情色彩强烈、思想内容深邃的文章,如余光中的《乡愁》、朱自清的《背影》、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等文章均可从这一角度设计主问题,一线以串珠,对于阅读有效性的达成大有裨益。
(二)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文眼词句。
有些课文中往往某一个关键词便足以提契全文、沟通文脉,这就是“文眼”。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这个窗口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显然,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文眼”来提出我们的“主问题”,使可以做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比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时,可设计主问题:阅读全文后,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学生静心阅读全文后,通过讨论可以突出“骗”字,进而梳理出“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林中小溪》一文时,先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然后我以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领起下文的话“下面就是我在那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一句为抓手,设计主问题:作者在小树林中的一条小溪边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这些自然景观让作者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呢?学生围绕这一能带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问题,引动其阅读与探究。
(三)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结构层次和艺术手法。
文章结构层次的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正是作者匠心的表现。因此,从文章结构、艺术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比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雪》教学时,结合文章的结构特点设计主问题如下:本文先写了南方温润可喜的雪,再写了朔方坚强感人的雪,能否调换顺序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虽然喜欢南方之雪的可爱,但更赞赏北方之雪的坚强,从而自然地让学生理解了两者之间的衬托关系,突破了重难点。对于那艺术手法非常突出的文章,我们也可以结合艺术手法的特点设置主问题来加以引导点拨。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可以抓住“环境描写”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烈日之“烈”、暴雨之“暴”的,这样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个主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并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同样,朱自清《背影》的细节描写,《陋室铭》的托物言志等都可以作为艺术手法之亮点来设计主问题,以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在写作中予以运用。
(四)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任何一篇文章都能体现作者的语文风格。有的清新自然,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含义深刻,有的通俗易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围绕语言表达设计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同样以《春》为例,可设计主问题:我的主问题是:品美:联系课文语句,用“春天的 是美的,它美在,请看
”这样的句式说话。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读书和品句活动,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活动,进一步校补了个体的赏析。这样的说话训练,把春天的美景放在了一个整体中去理解和感悟,学生不仅找到了“美点”,还自主归纳了景物的特点。特别是在赏美过程中,学生还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生成了美的“画面”。
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美文,如能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设计主问题进行教学,可谓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完美结合,值得一试。
可见,巧妙地在教材的留白处设计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一步体悟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所包含的深挚情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注意点。
(一)运用“主问题教学法”并不排斥其它的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虽然我们说“主问题教学法”是优化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但教无定法,并不是任何文章都需要和适合“主问题教学法”的。例如,教学九年级《威尼斯商人》这一戏剧体裁,我们可以采取表演法;教学苏教版七年级《斜塔上的实验》,我们可以采取实验法;教学古诗词,可以采用朗读法。这些不同的教学法是互补的,只要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学生的有效阅读,就是好的教学法。
(二)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设计的主问题与课堂上学生意外生成的有价值的想的碰撞的想法。我认为,此时教者应该对主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获得更佳的阅读实效。
可见,设计高质量的主问题是有效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当然,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远远不止上面所说的几种方法,笔者也只是抛砖引玉。只要我们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相信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的设计高水准的主问题的方法,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一定会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
3、《主问题的魅力》余映潮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一石激起千层浪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摘要: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主问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个关键。它是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高度,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乃至多向交流的过程。交流,自然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题法”,即设计一些阅读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我在教学实习期间教学《春》这篇课文的时候,延用传统的方法,按照课文顺序,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品析。这样,虽然 “美点”也品析出来了,但总觉得把春天整体的美“肢解”了,而且,用这样的方法来品析课文,就得依靠琐碎的“问”来推进学生活动,指导教师批评我是“满堂问”,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所设计的一个个细碎的问题,看似启发,实则让学生穷于应付,不便于把握阅读要领,难以拥有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我国古代提倡“善问”与“善待问”,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这些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能革除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能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将谈话式、答问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课中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
“主”据字典释义为“最重要的,最基本的”,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即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主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能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遏制教师的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与课堂教学中一般的“碎问”相比,余映潮先生认为:“主问题”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特点:
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第三,“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
所以,“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主问题的优化设计呢? “优化”是指教者将研究文本、研究学情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科学化、简单化,使它省时、高效,具有指向性、层次性、生发性。主问题的优化设计,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遵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
一般来讲,“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如下方面的基本规律:
1.在阅读教学的初读阶段,用 “主问题”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从而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注意力集中到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上,力求形成总体印象,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2.在阅读教学的进行阶段,用最为精粹的“主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拉出课文教学的明晰线条。主干问题不仅是文本解读的重点,还是一堂课的脊柱,能使课堂核心部分充盈饱满。
3.在阅读教学的深化阶段,用 “主问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
如《心声》的提问设计:
1、课文初读阶段:要与课文有血肉的联系,能够牵一发而动课文全身。课文题目是《心声》那这“心声”事谁的心声,他有怎样的“心声”呢?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知。这个问题将支撑整个教学板块,呈现出线索美。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说说李京京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李京京”与”老师”进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理解。为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人物形象而进行圈点勾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参加讨论、辨析、评说等课中表达活动,课堂上由于这一个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的板块。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心声”有几层含义?即文章的主旨。鼓励学生有不同看法,说出自己的“心声”,广泛交流。
再如《羚羊木雕》之“主问题”设计
1、课文初读阶段:导入——以生活中的小事件引发学生的争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故事梗概。
2、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浏览课文找出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内容?请概括出来。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插叙)送木雕——“我”要回木雕 这个问题既把握了文章内容,同时又体现出了文章的巧妙构思。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精读精彩片段,批注人物性格。人物形象的再现是建立在事件的把握之上的,可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全方位看问题。
再如鲁迅《祝福》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看法。
“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样一条阅读线索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让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这个主问题下,同学们迅速充分展开活动,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
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 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 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精妙的主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有独到见解的研读与教学处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避免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活活肢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问题还可从主题、意境、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设计,因为一篇阅读都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
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爱国情怀,或表达对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这些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提问设计:《故乡》重在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孔乙己好喝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也揭露了当时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昧的劣根性,表达了作者要唤醒和“改造国民精神”这样的一种写作目的。主题是极其深刻的,是发人深省的。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偷”、“酒”、“笑”、“打”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展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什么深意?能否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谈一谈?通过这些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
二、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设计。
语言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一篇文章的写作,体现了作者一定的语言风格,或生动形象,或清新自然,或通俗易懂,或含义深刻,或幽默风趣,或富于人生哲理等等,从而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领悟生动的语感,品味、赏析、学习、借鉴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孔乙己》中的提问设计:课文中多次写到旁人的说笑、哄笑,试找出来分析一下,作者用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 再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含义深刻,富于人生哲理。为此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品味“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句话,试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句话有什么深意?由此引导学生领悟:文章通过描述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同时也暗示爸爸的离世,英子在风里、在雨里、在爱的港湾里漂流,在一次次的磨练中也长大了,坚强了。语言含义极其深刻,富于人生哲理。
三、从文章结构脉络方面: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
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我的叔叔于勒》问题设计: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①原因→结果(逻辑层次);②期待→破灭(心理角度);③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④悬念→结局(技巧运用);⑤侧面→正面(手法变化)。由此启发学生思考本文结构的巧妙之处,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四、从人文思想教育方面:
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了《斑羚飞渡》一文后,对老斑羚为了挽救种群的不被灭绝,做出了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抉择,对此你有何感受?同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怎样处理人与动物的和谐生存?请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的看法。由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人文意识。
总之,教无定法,《学记》说 :“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又说“叩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则大鸣”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对主问题设计的方法恰当、巧妙,引导得法,就一定能在教学上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第三篇:《孔乙己》“主问题”教学设计
《孔乙己》“主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缘由】:《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以其构思剪裁精巧出众,意蕴丰厚耐人寻味而为广大学者所研究。1956年,《孔乙己》第一次被收录到中学语文教材中,至此以后,它就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热门篇目。然而,看似这样一篇经典短篇小说,一线教师却普遍觉得“难教”,问题出在哪?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提问,老师的提问没有发挥好启发、引导学生的作用,以至于造成学生理解问题的浅表化,使得教师的课堂成效大打折扣。1993年3月,余映潮老师在对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振维《<白毛女> 选场》作教例评析中首次提出“主问题”设计的概念。所谓“主问题”设计,即“‘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1]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这篇小说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拟从叙述视角出发,对《孔乙己》教学作出如下设计。
【设计展开】: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的叙述视角
(二)认识孔乙己的艺术形象
二、教学重点
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
三、教学难点
体会“我”对孔乙己态度的前后变化
四、学习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曾经学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引入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1:本文的叙述者是谁?从文中找出依据并用横线划出。
明确:二十年后的“我”。
1.追忆的标志性语言:“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所以至今还记得”,“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等等。
2.关于孔乙己动作、神态的假想:“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问题2:二十年后的“我”叙述了几件事情?找出所在段落并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1)孔乙己对“窃”书还是“偷”书的争辩。(第四段)
(2)孔乙己教十二岁的“我”写字。(第七段)
(3)孔乙己给儿童发茴香豆。(第八段)
(4)孔乙己偷丁举人家书被打折腿。(第十段)
(5)孔乙己最后一次在酒店喝酒。(第十一段)
问题3:二十年后的“我”是怎样叙述这五件事?下面我们分别研究。
(1)定位第四段:叙述的第一件事情,细读并回答问题:
①酒客看到孔乙己的伤疤,说他是偷书造成的,此时,孔乙己的神态、语言,说明了孔乙己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强调身份意识;迂腐、死要面子。
②孔乙己偷书的确是坏习惯,那在酒店中,孔乙己的品行在“我”眼里又如何?
明确:品行好,不欠钱。
(2)定位第七段:叙述的第二件事情,这里是“我”与孔乙己的第一次交锋。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孔乙己的表现 十二岁的“我”的反应 性格分析
“你读过书么?” 略点头
孔乙己:对晚辈的关照、真诚、爱炫耀
十二岁的“我”:无知、势利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心理: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
外显:回过脸,不理会。
等许久,恳切,“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极高兴,长指甲敲着柜台,“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写字,见我不热心,叹气,极惋惜。
(3)定位第八段:叙述的第三件事情,细读该段并回答问题。
①孔乙己用手“罩”茴香豆这一动作(老师模仿该动作,再做“捂”的动作),“罩”字能否换成“捂”,简要说明。
明确:不能,前者能看见豆,后者看不到,“罩”能表现孔乙己的童趣。
②孔乙己弯下腰和直起身说的话是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意思,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前者是普通人说的口语,后者是读书人说的书面语,反映科举对人毒害深。
(4)定位第十段:叙述的第四件事情,细读并回答问题。
①同为读书人,为什么丁举人可以打孔乙己?
明确:两种读书人地位悬殊,通过对比,反映了当时民国时期本该是法治社会,丁举人却目无法纪,用礼教代替法,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黑暗。
②孔乙己的此次遭遇是通过酒客的口来说的,能否通过掌柜的口说?为什么?
明确:孔乙己的遭遇有偶然性,照应“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对其遭遇作了交代。
定位第十一段:叙述的第五件事情,这是“我”与孔乙己的第二次交锋,细读并回答问题。
①开头的环境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秋天具有萧瑟、凋零的感觉,为孔乙己的悲剧创造氛围。
②在第一组对话中,“我”眼中孔乙己的形象发生变化没有?
明确:“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③在第二组对话中,掌柜提到欠酒钱,此时孔乙己的回应是什么?提到偷东西呢?从中又能看出什么?
明确:承认欠钱,表现人品好的另一处;同时用行动争面子,极力维护人格尊严。“不十分分辩”“不要取笑”“低声说”„„看出孔乙己无力回应,并含有哀求意味。
④“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此时“我”的态度如何?
明确:同情。
问题4:二十年的“我”除了写与孔乙己相关的事,文中有整整一段不是写的他,而是“我”,哪一段?为什么?
明确:第二段。从中可以看出,小伙计地位低下,在与掌柜、酒客的关系上,与孔乙己的处境有些相似。所以,小伙计在生活和心境上的单调无聊,为下文更细致地观察孔乙己做了铺垫。虽然小伙计曾附和着笑,但与其他人有区别,他以一种带着某种孤独感和压抑感的人物角色出现在故事中。
问题5:二十年后的“我”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二十年后的“我”既冷眼“看”了酒客、掌柜怎样“看”孔乙己,也冷眼“看”了小伙计怎样“看”掌柜、酒客与孔乙己,他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俯瞰所有人,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孔乙己的故事”和小伙计的“叙述”。他与他们是“看与被看”的关系,而且态度是双重否定和嘲讽。
问题6:经过上面的分析,你们有没有体会到二十年后的“我”前后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简要说明。
明确:有,根据文本,他对孔乙己的态度由一个从旁观者的“客观与冷漠”到“附和着笑”参与故事,被同化再到“同情”,然后是“自省”的过程。成年“我”与故事本身存在着二十年的时间差距,这使反省成为一种可能。
问题7:学完整篇课文,你们觉得在“我”的眼中,孔乙己死了吗?结合课文说明理由。
明确:“我”认为已过去20年,孔乙己大约是死了,这是一种猜测,然而这种猜测又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就是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惨状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让他活下去的,暗示小伙计复杂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一)鲁迅的《祝福》与这篇文章的叙述相似但又不同,请大家试作比较。
(二)以“孔乙己的悲喜人生”为题,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则随笔。
【设计反思】:学习本篇小说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叙述笔法,设计中以7个问题为主导,每个问题下都暗含人物发生的事件、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逐层分析体会,在理清人物关系的同时,总结出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其他人物的特征和当时整个社会的特征。
注释:
[1]余映潮.对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2008,(3).(史卓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第四篇:谈如何设计教学中的主问题万丽
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优秀论文
评选申报表
论文名称: 阅读教学培养大视野------谈如何设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作者姓名:万 丽 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
通讯地址:武 汉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强 康 道102号
合作者姓名:
论文内容分类:A(请填代码)
阅读教学培养大视野
------谈如何设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觉得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应有一根线贯穿全文,而这根线就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 的核心提问或问题。有时听一节课,感觉到整节课都是老师问,学生回答。老师为“问”而问,学生为“答”而答。过多、过细、过浅、过杂的“问”和“答”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显得平淡无味,纷繁杂乱。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大量的问题被分解的支离破碎,教师的 “问” 与学生的 “答” 代替了本来应该有的美读、美听、美析,一节节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这样的课让人听起来也很乏味,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思路也是混乱的。
我觉得语文教学中要摒弃教师课堂提问太多,没有整体教学观,碎片化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设计出语文教学的“主问题”,这个问题能在课文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语文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从课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标题是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切入本文的重中之重。如我在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就可从课题入手,提出“主问题”,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的湖”?请学生读文并在文中勾画出描写青海湖美景的句子。全篇从不同的方面描述青海湖梦幻般的景象,描述作者游历青海湖的感觉,“梦”是贯穿文中的一条线索。最精彩的写景是描写“青海湖的蓝”,着眼于色彩,抓住了景物的显著特点。孩子们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3、4、5自然段):青海湖是个梦幻般的湖中去找。划分为三层:第一层(第3自然段):主要描述青海湖碧绿的草滩、蓝色的湖水以及湖水湛蓝、明澈的原因。第二层(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青海湖粗犷、自然、质朴的美。第三层(第5自然段):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鱼的乐园。这样,这个”“主问题””贯穿全文。学生把握全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就很容易了。又如教学《掌声》这一课时,就可以根据课题进行提问,如:《掌声》一课一共有几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因为什么?第二次掌声又是因为什么?英子前后有哪些变化?这些“主问题”解决了,那么课文的内涵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从关键句切入设计主问题。
课文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句子,这些句子负载着重要的信息。这些语句包括:(1)直接传达主要信息的主旨句。如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就可以根据词的的第三句“斜风细雨不须归“,设计一个“主问题”让学生来解读全词,为什么刮风下雨了诗人还不回家?请学生仔细研读全词,找出诗人不须归的原因.学生可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知道诗人是爱这里的景色美,这里有盛开的桃花,有流淌的春水,鳜鱼长得特别肥,白鹭在山前飞,多好的景致啊!所以诗人不须归。学生还可以从“青箬笠,绿蓑衣”中读出,因为诗人是有备而来,全副武装,本来就打算“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还可以从”斜风细雨"解读出这是什么季节的风?这是像牛毛、像细针的春雨,所以诗人不须归。这样,全诗每一句都回答了“不须归”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有生活情趣的思想感情(2)文中反复出现或强调的关键语句中提炼“主问题”。如教学的鄂教版第十册第九篇课文,这篇的标题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课文中先后 6次出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一说法。也就是说,诗中以“我为什么以我是中国人为傲”贯穿主线,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认真诵读,提出文中写了哪些作为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人和事。认真领会诗中每一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指的是什么从而更深的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语。如教学的鄂教版第六册第十四篇课文《给自己写信的人》第一段就是“世界上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吗?有。德国著名的医生欧立希就曾经给自己写过信。”这样的开头既生动活泼,又能迅速而简练地导入文章的中心内容。我们可以据此设计一个“主问题”:欧立希为什么要给自己写信?从信中你看出欧立希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可以紧扣全篇,引领教学。让学生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学习他不懈努力和忘我研究的精神。
三、巧妙抓取文章的联结点设计主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某些联结点,诸如一个中心句,甚至一个过渡段,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非常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中第三自然段就为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全篇课文就是围绕这个中心句写的。学生可以在第二自然段中勾画出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在四至八自然段中找出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语句,整篇文章由这样一个主旨问题贯穿全文。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可以抓住文中间隔反复出现、独立成段的“好一个安塞腰鼓!”由此设计一个事关全文内涵和主旨的“主问题”:阅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具体说说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作者用怎样的语言表现出安塞腰鼓之“好” 的?带着这一个主旨问题研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作者从形的方面、神的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同时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大量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激情洋溢地赞美了安塞腰鼓之“好”!
四、根据文章的语言特色设计主问题。
品味、赏析、学习、借鉴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出自语言大师老舍之手的《草原》,摘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在这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中,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全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为此,在教学中老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引领学生去欣赏其作品的语言美。请学生找出文中描绘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的句子。学生会找出这样的句子,比喻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拟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映衬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见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远处„„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衣裙飘飞襟带舞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我们„„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等等。通过这些优美的语言让学生感悟到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所以说,教师能够在一篇课文中提炼成一个“主问题”进入学生自主解读课文的抓手,无疑是可取的策略,而探究这个主题又必须以学生读通课文、了解结构、初知大意为基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锻炼了技能,丰富了精神世界,提升了思考力和创造力,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学习理解大有帮助。
第五篇: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问题
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问题
一、立论的依据
以本课题作为学校总课题的一级子课题和“夯实教学基本功”的切入口,理由如下:
(一)科学设计课堂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新课程的课堂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遍现象,有的老师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有的一节课能设计几十个问题,问的学生晕头转向,课堂被 “问”得乱七八糟。如何科学设计课堂问题,问题是“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得多少虽不能以次数的多寡论,但总有一个适度问题,同时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科学,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二)科学设计课堂问题能发掘学生的潜力
人类的大脑内部有千亿个神经细胞,这已是科学上不争的事实,然而,人脑的力量虽令人敬畏,却也难以捉摸。唯有先懂得如何去开发脑中的无限潜能,才能真正运用这份力量。我们必须先接受一个观念,那就是真心的相信人与生俱来的潜力还没完全展现出来。课堂教学设计中如果能科学设计问题,能使人的智力机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反之,人的智力活动就会受到压抑。
(三)科学设计课堂问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经常讲,要研究大纲、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如何研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教学中是否能准确地得以把握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去突破重难点,这个值得我们思考。科学设计课堂的问题能突破难点,能克服学生畏难思想。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得到了提高。
二、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理论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二期课改全面推行。二期课改最富有创意之处是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期课改适应了新时代的教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效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计的好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掘学生潜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对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各种问题的设计,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把学生带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首先,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什么问题上,通过什么问题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研究的意义之一。其次,一个教学设计中通过什么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人生知识和经验储备,是我们研究的这个问题的又一意义。
最后根据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设计中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能通过讨论、探究、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解决。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意义之一。
三、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研究过程 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问题的“度”,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通过本课题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重点。切实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研究的内容
1.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进行教学。2.在政治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进行教学。3.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设计问题进行教学。
四、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
五、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