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3

时间:2019-05-12 17:1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3》。

第一篇: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3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教学目标:

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地貌名称的由来(阅读归纳)喀斯特是欧洲原南斯拉夫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19世纪末,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后来“喀斯特”一词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

2、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与研究(阅读知识窗)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又被称为岩溶地貌、徐霞客,早在欧洲人之前就对广西、云南、贵州一带的喀斯特地貌进行实地勘察,记录与成因分析,《徐霞客游记》中有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现象的最早纪录。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重点分析)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其溶蚀与淀积的作用分别体现了化学过程: 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 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1)岩石圈:首先岩石不可溶性是最基本的条件,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碳岩、云岩等,其次是透水性,岩石空隙与裂隙越多,透水性愈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2)水圈: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水,气候愈湿润,降水愈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流动性愈好,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

(3)大气圈:首先大气中的与水体中CO2的含量是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物质,其次气温愈高,有利于加快上进化学反应,可促进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由此,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较低纬度地带。

(4)生物圈: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而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数量有关,而水中酸性含量与生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第二课时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结合前面影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因素与中国地理知识,要求学生从岩石图、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大图层去探究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具体过程为:首先,学生个人根据课本、地图册及资料,探究原因、其次分组讨论,寻求小组一致意见并委派一名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归纳课后请每位同学写一篇小论文。

评估检测

一、选择题(第1-12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3-18题为双项选择题)图3-3-1表示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1—4题。

图3-3-1 1.图中表示喀斯特地貌的是()A.a B.b C.c D.d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褶皱隆起 B.流水搬运与沉积作用 C.水的化学溶蚀作用 D.可溶性岩石构成地表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A.流水对岩石圈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B.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C.风力对岩石圈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D.冰川对山体的侵蚀作用

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5.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力大小主要取决于()A.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多少 B.二氧化碳和碱性物质的数量多少 C.碱性物质的数量多少

D.二氧化氮、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多少 6.对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流动性影响最小的是()A.大气降水 B.地面坡度

C.太阳辐射 D.岩石裂隙的类型和连通性 7.与桂林山水形成和发育关系不密切的是()A.岩石条件 B.土壤条件 C.气候条件 D.生物条件 8.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属于()A.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岩浆岩 B.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 C.岩浆活动形成的沉积岩 D.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9.有关桂林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与气候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和富积 B.漓江谷地自东向西横贯全境 C.流水的搬运与沉积作用强烈 D.地势南高北低 10.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A.地表崎岖、地基稳定性强,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B.地表崎岖、地基不稳定,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C.平地虽小、但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D.穷山恶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图3-3-4表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1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2.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会当岭绝顶,一览众山小

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D.一片孤城万仞山

13.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最主要岩石有()A.石灰岩 B.花岗岩 C.白云岩 D.石英砂岩 14.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A.岩石的硬度 B.岩石的结构与区域构造 C.岩石的酸碱度 D.岩石的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15.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A.峰林 B.石笋 C.石柱 D.落水洞 16下列自然景观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是()A.壶口瀑布 B.桂林山水 C.路南石林 D.黄山群峰 17.有利于桂林“山水”形成的自然条件是()A.桂林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丰富 B.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岩性纯 C.桂林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 D.桂林地区地形相对较平坦

18.桂林山水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桂林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生长,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创造了条件 B.桂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C.桂林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D.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不利于水的下渗

二、综合题

地理学习

图3-3-4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19.读图3-3-2,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溶洞是由于石灰岩受到含有 的流 水的 作用而形成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中a是,b是,c是。它们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中地貌形态主要在我国、(省或自治区)分布非常普遍。(4)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景观的著名旅游景点名称两个:、。

20.图3-3-3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形分布在我国(地形区),该地形区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是。

(2)图中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形成该地貌的最主要岩石是 类岩石。

(3)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是、、、相互作用的结果。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缨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雍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贵州则“界于二者之间”。——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徐霞客为 代人,著名的 学家。地理学习

图3-3-3 图3-3-2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 》和北魏郦道元的《 》等。

(3)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4)文中“雍流成海”的“海”是指 ;“流多浑浊”的原因是 ;文中“穿穴之流”是指。

图3-3-5 22.读图3-3-5回答下列各题。

(1)黄果树瀑布位于A的位置,此地区的地形特点是,气候特点是。

(2)从成因看,黄果树瀑布主要由(内力或外力)作用形成,具体表现为受 作用的结果。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景观,请举2个例子。

(3)“桂林山水”位于图中 处(填字母),属于(省区)。它是 地貌的典型景观。唐韩愈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概括其特色。应如何欣赏“桂林山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你能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桂林山水”的石灰岩的“岩溶”原因吗?(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地理学习

第二篇: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资料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而进行着相互作用; 理解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具体表现; 认识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表现和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厄尔尼诺现象及其成因、影响,理解厄尔尼诺现象是大气、水、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化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联系第二单元所介绍的大气环流、水循环、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明确相伴进行的能量交换; 以圈层作用和地球上的碳循环为案例,分析具体过程,明确实际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尝试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维护自然界中的碳平衡,防御全球变暖。

【结构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

1、从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入手认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回忆前面已学过的大气环流、水循环以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明确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而实现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的,最后通过分析厄尔尼诺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所引起的环境效应来印证这一基本结论。

2、联系海洋与大气、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和传输来理解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尤其是生物循环过程中的能量交换。

3、结合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迁移和运动理解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过程和结果,明确碳循环、氮循环等都超越了圈层界线,是圈层相互作用的纽带和体现。【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组成地理环境的几大要素,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内在的联系呢?

这也是我们这一节的开头就给出的问题,呈现读图3-2-1,说明先不讨论答案,而请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最后再作回答。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读图:P64图3-2-2“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可让学生展开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潮湿、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击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转承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不仅如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近年来,各类媒体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气候学名词:厄尔尼诺。众多气候现象与灾难都被归结到厄尔尼诺的肆虐上,例如印尼的森林大火、巴西的暴雨、北美的洪水及暴雪、非洲的干旱等等。它几乎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可是厄尔尼诺究竟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读图:图3-2-3“厄尔尼诺成因”示意图。

在正常年份下,太平洋东部秘鲁沿岸海区,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摄氏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

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世界许多地区都会出现气候异常,甚至发生自然灾害。读图3-2-5“厄尔尼诺与全球天气异常(1982年)”这张图从整体上反映了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全球气候的恶劣影响与所能带来的灾难性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对于我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该图上我国处于高温区,那么就会出现干旱性的灾难性气候。

下面请同学们先相互讨论以下的三个问题,稍后我请同学回答。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试以秘鲁渔场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请你说说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增高时,将产生哪些连锁反应?

3、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你能否列举身边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教师总结)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参考答案:

1、秘鲁西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了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致使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鱼类来此觅食,形成秘鲁渔场。

2、当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异常升高时,海水中营养物质减少,海洋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数以万计的海鸟因饥饿而死亡。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海湾战争时,大量油田被炸,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使遥远的喜玛拉雅山降黑雪。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区域的联系性。

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1986年国外科学家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积极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通过厄尔尼诺大家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不是相互独立,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借鉴我们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将[知识窗]—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看一看,然后回答青藏高原的隆升给亚洲环境带来了怎么样的连锁反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包括引发和加强亚洲季风、改善东亚和南亚的生态条件、形成中亚和南亚的荒漠环境、协助黄土高原形成等等。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承接

从“厄尔尼诺”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地理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各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其中,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读图:图3-2-7“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分析、讲解: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例如:海洋是太阳能的巨大储藏库,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热量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例如:赤道两侧,常年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当然,水体运动也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动。结合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厄尔尼诺”现象,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如何相互作用的。

除此之外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势能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例如:当台风经过海面时,台风中心区域的气压很低,往往导致海面高出周围几十厘米甚至几米。讨论

请同学们想一想,还能举出一些什么例子能够说明四大圈层间存在着能量交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承接)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是紧密相连的,那么物质运动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三、地球圈层的物质运动

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读图:图3-2-8“光合作用”示意图。

分析、讲解: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表明,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水从水圈迁移到生物圈。当植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等,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提问

(补充)书本上给我们扩充了一个知识点,把书本翻到P69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知识窗]—地球上的碳循环。这部分内容简要的概括的地球上碳循环的基本流程,作为知识的扩充,同学们自己将这个知识点理解一下,并在看的同时将碳循环同水循环、氧循环等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 讨论

这些循环对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小结

通过这堂课内容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能够准确回答我们在一开始向大家提出的问题,也就是P64:图3-2-1所要我们思考是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白云,其水汽的主要来源是大海,它存在于蓝天,随着水汽上升,云层增厚,形成降水,水,水降到山地,滋润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降到地表的雨水,或通过江河或通过地下又汇入海洋。可见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时刻进行着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从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形成了我们人类最美丽的家园。[经典例题] 图3-8-4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回答下列三题。

1、植物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图3-8-5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A、甲乙丙 B、丙乙甲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C、乙甲丙 D、丙甲乙)

2、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A、30°S,118°E B、23.5°N,130°E C、44°S,173°E D、30°N,118°E

3、该树生长地区自然带可能为:(A、亚寒带针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植物生长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当气温高,降水多时,树木生长速度快,年轮较宽;当降水量少时,树木生长速度慢,树木年轮较窄。仔细观察图中的年轮,找出与降水状况相对应的组合,回答第一小题:①组年轮最密,说明树木生长速度最慢,与乙图相对应;同理,甲图中的第五个年份降水最多,与②组年轮吻合、丙图中的第三个年份降水最多,正好③组中第三条年轮最宽。故第1题选C。回答第2 题首先要弄清给出的四个地点分别是什么地方。再进行判断。根据题干的意思,该树生长地点7月气温最低,可判断其位于南半球,根据其最冷月气温高于0℃,判断它应位于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看被选项,根据地理坐标A地点位于澳大利亚西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B地点在台湾东南的太平洋上,C地点在新西兰东部的太平洋上,D地点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选A。第3小题只要知道与地中海气候相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就行了。答案:

1、C 【评估检测】

一、选择题(第1-12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3-18题为双项选择题)2002年,全球海域又处在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多发期。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气候变冷使得秘鲁寒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B.“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圣诞节前后的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现象 C.“厄尔尼诺”现象还将继续光临亚太地区,使该地区产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现象使印度洋西海岸的非洲东部发生水灾 2.“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导致秘鲁()地理学习

2、A

3、B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①洪水泛滥 ②干旱 ③使秘鲁渔业受损 ④使森林火灾多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厄尔尼诺”发生时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变化是()A.大气环流变得更加稳定 B.秘鲁寒流的势力加强

C.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升高,使浮游生物的数量大增 D.大气、海洋相互作用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近年来,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此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

5.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

D.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6.关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与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 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

C.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D.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生物种类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7.图3-2-3表示“一山之隔两重天”,关于该图原理的正确叙述是()A.“一山之隔两重天”的形成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一山之隔两重天”的形成与构造运动无关 C.在山地背风坡形成冷而干的天气 D.暖湿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形成丰富的对流雨

8.关于黄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黄土土质松散,利于耕作,应该大面积开垦 B.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增加,在下游淤积,易造成水患 C.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后渤海的面积会逐渐缩小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9.关于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能量传输与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在信风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风海流是海洋对大气作用的表现

B.由于海洋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大气圈与水圈在不停地进行热量交换 C.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相应升高 D.台风经过海面时,常常使海面变得更低

10.关于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表明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 B.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使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C.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表明水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

D.生物残体腐烂分解后,其生成物又重新回到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图3-2-4表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读图回答11-12题。11.有关水分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蒸发使水变成水蒸气,是水从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进入大气圈的唯一途径 B.高纬度地区或高山、高原地区的降雪形成冰川或冰盖,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C.降水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侵蚀和改造 D.如降水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则不参与下一个水循环 12.有关水分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循环只是在水圈中进行的物质循环 B.水循环跨越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C.水循环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 D.水循环是地球表层系统其他物质运动与循环的传送带 13.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A.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B.各要素常常单独存在和发展

C.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D.各要素对整个环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1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A.地表河流少,多为内流河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冰川侵蚀作用显著,风力侵蚀作用微弱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15.关于秘鲁渔场成因的正确叙述是()A.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B.冷海水将下层磷酸盐带到表层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了鱼群 C.秘鲁寒流和沿岸暖流交会,导致海水扰动 D.秘鲁沿岸河流汇入,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图3-2-5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16.图中字母代表的物质,正确的是()A.a——矿质元素 b——水分 c——水汽 d——氧气 B.a——水分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汽 C.a——矿质元素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水汽 D.a——水分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汽 17.有关绿色植物在地理环境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促进了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B.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放出O2,改造了大气圈 C.植物对地面起保护作用,延缓了岩石圈的风化过程 D.绿色植物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自然环境 18.关于地球上碳循环的正确叙述是()A.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储存在大气圈中

B.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地球上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C.火山活动喷发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不参与碳循环 D.碳循环在维持地表系统的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综合题

19.图3-2-1表示的是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理环境的 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 来实现。

(2)若a表示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通过输送大量的 来改变 ;若b表示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通过大气与水面的 作用驱动水体流动。

(3)我国黄土地貌的发育受制于以下几个条件:原始地形、黄土的堆积以及水的作用。所以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黄土地貌是、和(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4)图中a、b、c、d、e、f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是__________,表示旗形树冠形成的是_________。

20.图3-2-2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21.图3-2-6是“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储存在圈中,它们或以

形式构成矿物的组成成分,或以

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图中B处

和 等化石燃料中。

(2)大气中的CO2通过(填字母)作用转化为有机化合物,然后通过 传递。

(3)图中(填字母)表示大地的呼吸作用,它和生物呼吸作用等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4)写出地球碳循环的重要意义:① ; ②。22.当圣诞节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图3-2-7左图所示时,秘鲁渔场一片萧条,海面上布满着烂鱼死鸟,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死亡之海”。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AB间的风向及成因。

(2)画出图3-2-7右图中A、B的水流运动方向(用箭头表示)。(3)为什么秘鲁渔场成为一片“死海”?

(4)当出现上述现象时,我国冬半年天气将会怎样,为什么?

地理学习

第三篇: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4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及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四季和五带的划分。教学难点: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复习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自转方向、速度周期及地理意义。[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读图“阳光花园”正午太阳变化示意图,思考问题:“阳光花园”一楼在六月份阳光充足,到了一月份阳光怎么就被前排楼房挡住了呢?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公转

【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观察】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速度等特点,并试着回答。

【讲述】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南北回归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南北回归线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总结】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南北回归线的关系,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思考】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讲述】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正午12点种的太阳高度。【提问】请大家看书,并结合地图,思考下列问题: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讲述】

1、随纬度变化: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提问】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随纬度分布而发生变化?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讲述】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思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变化与一年中的气温高低变化有关吗?画图说明。你能解释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了吧。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南北回归线之上,每年各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太阳直射或近于直射;

北回归线以北,每年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12月22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每年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6月22日达最小值。

【讲述】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所以:(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2)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计算】

【公式】H=90°-|θ±δ|(θ为某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

【举例】夏至日,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分析】夏至日:δ=23°26′N;θ为南京的纬度=31°N;此时南京和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半球,H=90°-|32°—23°26′|=82°26′ 【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90°-|40°+23°26′|=26°34′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读图分析】:

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变化关系,这种变化与纬度有什么关系?二至日呢?赤道上呢? 【多媒体】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

【讲述】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所在半球的时段)时昼长于夜;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不在所在半球的时段)时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自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太阳整日不落,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反之。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长昼越短,其中,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小结】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二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小;赤道上无昼夜长短变化,终年昼夜平分。

【承转】综上所述,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什么?(学生答:四季);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什么?(学生答:五带)

地理学习

第四篇: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的成因,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2.能运用地球仪或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现象和解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结合生活实际事例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通过认识地球运动,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区的划分及区时、地方时的概念与计算。【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你知道吗?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夭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为什么2004年暑假雅典奥运会期间我们得知刘翔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是在深夜或是凌晨?几年前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巴塞罗那举杆,我们要看比塞为什么都在下半夜? 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怠是呈逆时针方向?

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板书课题](自评:用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求知的兴趣)

一、地球的自转

合作学习,动手动脑

[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每组两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以下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补充。

(自评: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① 地球围绕着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注意观察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旋转的方向。这里有一个大地球仪,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给大家正确地演示地球的自转。(自评: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能力)(自转轴称为地轴,过地心,是人们假想的轴;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应自西向东,且地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轴北端指向始终不变)[多媒体课件展示正确的转动] ② 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是太阳在绕着地球转吗?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③阅读教材,回答自转一周的时间和角速度及线速度的意义、大小及分布规律。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单位时间里转过的角度,除极点外均为15°/小时,而线速度为单位时间里转过的弧长,它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因纬线圈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无论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④地球在一刻不停的转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它的转动?

(自转速度均匀,地球大,地心强大的吸引力及无明显对比的参照物等)(自评: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归纳问题的答案)[展示课件]:小结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速度。[做反馈练习1-5题,8(1)]

二、产生昼夜交替

[继续活动]在小组内用地球仪演示,集体讨论学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自评:课堂教学方式尝试让学生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的机会)⑤假如地球不自转,有没有昼夜现象?有没有昼夜的更替?假如地球不自转但围绕太阳公转,有没有昼夜的更替?如果有,昼夜更替的周期又如何?

(昼夜现象是不透明的地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靠反射太阳光线而发亮产生的,地球的半个球面向着太阳,是白天,另半个球面背向太阳,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造成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无昼夜交替现象;如果地球不自转但围绕太阳公转,仍有昼夜的更替,但一年只更替一次)⑥用手电筒照地球仪,手电筒光线表示太阳光线来的方向,用地球仪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在地球仪上找出正午、子夜、由黑夜转为白天和由白天转为黑夜的地方。(太阳直射的经线为正午12点,子夜的经线与之正相对,相差1800)⑦什么是晨昏线?晨线和昏线是一根线吗?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看晨昏线位置的变化和移动方向。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晨昏线平面过地心并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0。晨昏线应当是静止的,根据物理学的相对运动原理,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应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即不断地向西移动)[做反馈练习9(1)]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⑧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小时?它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吗?

(地球表面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它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三、产生时差

自主感悟,讨论探究

[学生分组活动,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自主感悟后小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讲述和总结](1)先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和纽约。烟花三月旅游节期间,扬州玩具厂的工作人员下午2点上班后要给美国纽约的客商打电话,以落实玩具出口合同,这个时间与客商联系合适吗?你认为什么时候与客商通电话比较合理?

(2)什么叫地方时?为什么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时间可能不 一样?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东早西晚,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地点)(3)时区和区时有何不同?不同时区间的区时如何换算?

(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经7.5º到东经7.5º,经度间隔为15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区时是特殊的地方时,是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标准时,中央经线的经度是“时区号×150”,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任意两时区间时区相差几个,区时即相差几小时;计算时要东“+”西“-”:计算东面时区的时刻要用“已知时区的时刻+两时区间的区时差”,计算西面时区的时刻要用“已知时区的时刻—两时区间的区时差”)(4)为什么要规定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是如何规定的?它和1800线为何不重合?

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将180o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总比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早24小时(1天),即东西12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如图,国际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偏离1800经线,主要是为了照顾180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而尽量避免通过陆地)(5)“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对吗?为什么?

(北京的地方时是116º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首都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120oE经线的地方时,也是我国实际统一使用的记时方法。所以各国不一定用区时记时,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人为规定以便利生活)(6)当我国最东端(约135ºE)早晨6点时,最西端(约73ºE)的地方时是多少? [做完除7题以外的反馈练习](自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演示问题和知识,学生更容易融入到思考和集体讨论之中,探究性的教学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联系实际,思维拓展

阅读教材自学,回答什么是地转偏向力?说出偏转规律。通过小组讨论试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意义,并解释以下地理现象。

(由于地球的自转,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方向发生偏转。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主要是牛顿惯性定律和地球自转共同作用形成,地转偏向力深刻地影响地球上水流和气流的运动。以上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前提下,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进行),①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向南偏移?长江大堤加固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长江三角洲河道右偏,北岸淤塞说明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舰队攻打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时,舰上的炮手都打不中目标,恰巧舰长的朋友某位地理学家路过该地,给他们做了几分钟的讲话。此后他们的炮弹几乎百发百中。请你简略地说出地理学家对他们讲话的大致内容。

(地理学家主要告知沿水平方向运行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半球向左偏。所以炮手瞄准时注意向目标右侧留一个矫正角度)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③有人说在我国新疆有条河流,它上游两岸的土质相同,但左岸比右岸陡,下游右侧沙滩中有丰富的沙金。你认为他的说法可信吗?

④单向行驶的火车铁轨右侧和小汽车右边的轮胎容易被磨损。

(自评: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里的设计即遵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方法,以逐步探究实例代替传统的叙述,使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常见的地理景观,能够理解世界上一些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能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突出应用,在探索追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实验验证地转偏向力] ①拿一个地球仪,在它静止的时候,从高纬度地区滴一滴红色胶水,观察胶水的轨迹。转动地球仪,在同样的地点滴一滴红胶水,观察胶水的轨迹与刚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有什么不同。

②用一把撑开的雨伞代表北半球,伞的顶端表示北极,伞的支架杆表示经线,分别在雨伞静止时和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两种情况下水珠流动的轨迹与经线的相对方向有何不同?为什么?

③拔掉厨房水池中的塞子,观察水池中的水是怎样流走的,如是旋转流下,仔细看其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推断如果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情况又会是怎样? [做反馈练习7题] 归纳小结。

反馈练习,巩固讲评,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运动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愈高,线速度愈快 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D.地球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地球自转3600所需要的时间为()A.23小时56分4秒 B.24小时 C.一个昼夜交替的周期 D.23小时4分56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3、我国发射的定点于1250E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A.卫星轨道平面与地轴成66034/的夹角 B.绕地球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C.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与地球上任何一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D.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比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线速度都大

4、与毛泽东主席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度()A、900W,890S B、800E,400N C、100E,100S D、1800W,700N

5、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角速度处处相等 B、地球表面线速度处处不等 C、北纬45度地点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D、北京的线速度比香港小,而角速度与香港完全相同

6、当伦敦为中午12时时()A.美国处于黑夜,中、印、日三国都处于白天 B.美国处于白天,中、印、日三国都处于黑夜

C.中、印、日三国的日期比美国早一天 D.中、印、日、美四国的日期相同

7、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关其偏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D.北半球向向南偏转

8、读右图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 半球。

(2)A、B、C地,地方时较早的是,地球自快的是。

(3)当A地为18点时,C点为 点,北京时间(4)地球上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

9、读右上图回答:

(1)面对我们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还是昏线?断理由。

(2)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10点整,请在图中注明1200E

线和00为 点。(方向)偏移。

说明判转线速度较地理学习

地理中学学习资料

经线。

10、某军舰在1200E,590S的海面上,沿1600E经线的方向向南发射炮弹,射程为9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11、假定世界各地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

(1)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8.5ºE)市场买进欧元,12个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139.5ºE)B.香港(114ºE)C.伦敦 D.纽约(74ºW)(2)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下列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营业的是 A.法兰克福 新加坡(104ºE)伦敦 B.伦敦 香港 旧金山(122。5ºW)C.伦敦 东京 纽约 D.东京 洛杉矶(119ºW)纽约

地理学习

第五篇:地理人教版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地球的各个圈层名称。

2.阅读材料和相应的图表,概括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结构及相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讨论】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哪棵树里有虫子?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内部? 【学生回答】

啄木鸟是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人类可以用地球内部产生的振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回答】地震波。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一、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

当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先是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这就是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圈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不连续界面。【探究】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互动探究

读教材图1.2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不连续面?

(2)据图分析第一个不连续面在何处?在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此面名称是什么?(3)在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这个不连续面叫什么?(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哪几个圈层?

(5)画一画: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出地球的内部圈层。

【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

(1)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2)在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面。(3)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叫古登堡面。(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5)

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难点讲析】(1)地壳的特点

地壳的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就好像建房子,高楼必须挖深地基一样。(2)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壳?

不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两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3)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

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

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

(4)内核为何是固体?

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 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小结】

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蛋壳为地壳;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蛋黄为地核。

【过渡】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看大气圈有什么特点? 1.大气圈

(投影)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的主要物质组成是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

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16000千米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千米高度左右的对流层范围内。再来看水圈有什么特点? 2.水圈

水圈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生物圈有什么特点呢? 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亿~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小结:地球所有的外部圈层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甚至相互重叠的,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整个地球生机盎然;同时,它们起着保护地球的作用,可以减弱太阳和宇宙辐射对地表的影响,减少宇宙中的陨石对地球表面的撞击。外部各圈中的物质运动和循环,是促使地表物质和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

下载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3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