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贾红玲
内容摘要: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构建设自主学习方式,交还学生提问权利;营造民主平等的环境,激发学生提问勇气,创设问题情景,刺激学生提问动机;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与创造精神。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师生平等、思维训练
我国古代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形象地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因为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像。由此可见,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和一些科学家的共识。
何谓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元素。而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或答案,不再满足于人云亦云,而是敢于怀疑老师给出的结论,会产生对于一个问题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意识。从而使思维活跃起来,打破定势,使学生在思维和探索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的学习,就不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锻炼。
其次,增强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中学思想品德课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不仅有一些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内容,更要面对众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更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来认识、理解社会现实,提出、分析、解释一些问题。而问题意识则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它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和教科书转以及满足于了解现象而不愿作深入思考去认识隐藏于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的学习态度,从而突破 思维定势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它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提高中形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增强探究的精神。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的中学生问题意识普遍缺乏。根据我对所教班级作的一次调查发现:在全班61名同学中,对提问真正感兴趣,乐于主动提问的仅有5人,大约占7%,被动性提问和不愿提问的学生超过了90%。对于这些同学,究其原因,有这样几点:
一、老师课堂上一言堂,学生没有机会提问;
二、不敢问,担心提出问题可能贻笑大方,或者被老师批评;
三、思维僵化,发现不了问题,不善于提问。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扭转这种不利的教学局面。
一、构建自主学习方式,交还学生提问的权利。
青少年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一旦到了课堂上却反而没了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课堂缺少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一言堂”的教学往往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他们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因此,首先应把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切才能成为可能。“自主”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权利。所以我们应构建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提问的空间,逐步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我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同学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来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课时,首先展示有关宪法与刑法争论谁的地位高,谁的作用大的材料。然后指引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许多同学提出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指引同学们重点探究三点:(1)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如何?(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怎么做?由于这堂课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同学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质疑,不仅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更出现了学生兴趣高涨,人人提问的生动局面。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当前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他们担心: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会不会被同学讥笑,被老师批评?或者又会想:我的问题会不会老师答不出来,让老师下不了台?„„所有这些担心心理,都禁锢着学生,使学生有问不敢提,久而久之,便使学生无疑可问。因此,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架子,与学生拉家常,做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让学生敢说。第二、尊重学生的提问,应鼓励学生标新立 异,乐于听取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每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改变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组织性和有序性的倾向,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甚至是“错误”的质疑行为,并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才能引导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再从敢问到善问。
三、积极创设各种认知冲突情景,刺激学生提问动机
皮亚杰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在认识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好奇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就会促使他们提出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以下情形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提问。一是认知矛盾。有时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事物,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即有了问题。二是认知空缺。有时学生试图去探索与解决新事物,但是往往用已有的知识又不够用,于是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三是认知疑惑。当学生处于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学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那又为什么在我们的周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的人拥有别墅、轿车,有的人却连基本生活费也难以保证呢?”认知的疑惑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想问问题了。
四、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当前学生无疑可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善于发现问题,无问可提,所以我们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提问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课本,这是理论武器,是发现问题的基础。其次,指导学生善于从理论与实际的反差中来发现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善于联系社会现实,要多关注新闻联播、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现象,然后尝试用课本上学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来分析、解释这些社会现象,看看课本所讲与社会现实是否矛盾,为什么会不一致?比如九年级教材中讲到在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时,同学们联想到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立刻就激发了疑问,纷纷举手发言、争论。第三,要教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当前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电力紧张,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合作、探究,大家对这一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从而发现了许多的问题。认识到这不仅是由于我国能源短缺,还跟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国民的资源意识较弱有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的课题、框题、重要原理等内容有意识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进而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的关系,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与学生平等进行心智交 流,需要教师精心设置和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涌出问题,应通过悉心配置问题通道,来启发诱导学生,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而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充裕的实践机会。真正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二篇: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福家在《学习时报》上撰文《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中说:复亘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每句中的第二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要问问题,而不是答问题。然而,我发现我们国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英美的家长看到小孩子从学校回来问他的是:“你今天提了几个问题?”我们的家长却问:“你今天考了几分啊?”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玻尔曾说:“没有愚蠢的问题。”所以青少年要勇敢地提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是没有创造的。
何谓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养成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事实上,许多传统提问已无法激发学生思维。其表现为:一是呆板平淡,提出问题平淡无奇,学生没有兴趣思考。二是深浅过度,学生会因太难不能思,或者太易不愿思。三是无针对性,不关注学生需要,枯燥乏味,学生不乐思。这也远离了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使学生不易思。一旦它们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使提问题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也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从内心适应了这种禁锢,从而心甘情愿地拘泥于这种禁锢。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寻找对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需要对问题产生的类型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有所了解。“问题是启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渡形式、转换器、桥梁和中介,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美国教育家格泽尔斯根据问题内容由已知到未知,将问题分为低级型、中级型和高级型三种。低级型问题是由他人呈现的,解决方法也是已知的;中级型问题是由他人呈现的,可解决方法和结果是未知的;高级型问题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法,以求得解决的结果。
要使学生的“问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需要老师给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关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备课,改进教法,提高设问水平,消除传统设问的蔽端
(1)问题新颖奇特。用丰富、合乎学生实际的事例吸引学生,提出富有思考价值、富有思维碰撞的设问激发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如在八年级上册教学中讲到“男生女生”时,我引用了一则《少男少女》中男女生对异性同伴的看法:男孩最欣赏的女孩;女孩最欣赏的男孩;男孩最讨厌的女孩;女孩最讨厌的男孩。这样以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立即设问:你最欣赏或讨厌的异性是什么?于是在学生热烈讨论的基础上,轻松地完成了本框的教学内容。这种设问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思维空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问题要难易适中。设问要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并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使教材知识连成一个整体。如在教学“礼貌显魅力”时,可以设问:①列举你所知道的礼貌用语,②谈谈讲礼貌的重要性,③培养有礼貌的途径。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问题要形式多样,切中要害。设问的形式、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类型而言有是什么类、为什么类、怎么办类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作用,教学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将问题落在重、难点之处,成为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切入点。
二、拓宽视野,扩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来源
爱因思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无数事实都说明了爱因斯坦这个论断是十分正确的。因此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1)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各种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学生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问题,易于引导学生提出各自熟悉、了解的问题。例如:针对水、电、环境等。
(2)从社会热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所谓热点,就是人们比较关注、议论较多、影响较大的事件、事物、问题等。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事件、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此,可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这些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针对本年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我们可以提出: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怎样办好这届奥运会?我能为奥运会成功举办做些什么?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从学科生活中,从专家讲座中,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授人以渔,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克服思维定势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提问从不敢问到敢问,从少问到多问,从提低层次的问题到提高层次的问题是有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要鼓励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但最主要的是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克服思维定势。
(1)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创新一个情境或提供一个背景材料,不限范围,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从多角度、多视角鼓励学生思考。答案越多越好,鼓励发言,以打破思维定势。
(2)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思维训练。采用解答辨析题,开展辩论会的形式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深刻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后,总希望获得及时、满意的答案,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老师在平时就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具备问题意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第三篇:_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国各地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展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前提,更是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改革当前的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I
目 录
摘 要................................................................................................................................................I 1 解放思想,敢于让学生提问.....................................................................................................1 2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1 2.1 课堂导入...........................................................................................................................2 2.2 设置课堂问题情境...........................................................................................................2 3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敢于提问.............................................................................................3 4 给予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敢于提问.....................................................................................3 5 创新回答方式,让学生保持提问的兴趣.................................................................................4 6 总结.............................................................................................................................................4 参考文献:.....................................................................................................................................5
II
心理学对问题的一个解释是“问题”基本上指某些已有的因素后,必须肯定或确定另外因素的情景。心理学家梅耶是这样定义的“当问题解决想让某种情景从一种状态,而问题解决者不知道如何扫清二种之间的障碍时,就产生了问题。[1]问题意识是指在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是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人才资源是21世纪最具战略意识的首要资源,当代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想要推动社会科技的发展就要敢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针对这一问题地理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先导是问题,问题也是思维的起点。培养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新的基础,地理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目前地理教育令人担忧,多数学校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因而不被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学生是被迫接受教育的对象,在课堂上只有老师的声音,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强迫学生机械的记忆而忽视对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强迫学生记住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要对教师绝对的服从,缺乏质疑能力。新课改革提出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解放思想,敢于让学生提问
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怕自己的权威受到影响、教学程序被打乱,一节课45分钟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声音,学生就像一台机器接受来自老师的信息,没有思考与发表意见的空间,导致学生懒得思考,懒得提问,缺乏质疑能力,不善于提出问题,形成了一种观念老师传授的知识永远都是对的。许多地理老师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观念,为了提高分数,让学生对标准答案进行记忆,模仿、服从,短时间学生的成绩是提高了,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不再思考,不再质疑,脑海里只有标准答案没有问题。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摆脱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应该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敢于让学生提问,而不是自己一味的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标准答案来回答,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做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成功才是教师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提问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地理学科被学校的师生视为“副科”,在中考与高考中占的分数没有“主科”多,因而地理这一科目不被重视,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不高。学生只有对地理学习感兴趣,才不会将地理学习当成是一个任务来完成,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提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周围和社会上所关
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并进行中肯的分析,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确实有用,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地理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课堂导入,创设问题情景,地理活动的开展。
2.1 课堂导入
传统教学教师大都是采用直接导入法,导入的方法较为单一,长期使用同一种方法,难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避免那些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千篇一律的导入,教师除了直接导入还可以采取多媒体导入。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直观的图片、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精彩的视频,这些较之传统教学的黑板白字、枯燥的语言描述与静止的文字教材更有吸引力,更符合初中生的特点,更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中来。[3]例如在学习“巴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热带雨林,及巴西的特产卡卡和咖啡,边看图片边播放当地特有的音乐,学生会很快被歌曲与画面吸引住,对巴西产生强烈学习的欲望;歌曲导入,巧妙的应用歌曲导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珠江三角洲》时,在讲新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高亢激昂的歌声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歌曲播完教师可以提问歌词的一些信息,如歌词中的这位老人是谁?老人会在哪里画圈?崛起了那些城市?利用歌曲导入可以让学生感知地理事物,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悬念导入,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究问题奥妙所在的愿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圈层结构”是教师可以根据时事焦点神舟进入太空,蛟龙号创造中国深度,下潜到海底7062米,但对于报道人类进入地底的新闻不多,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人类应用钻探技术也只能到达地下12千米,这就出现了上天有路,下海有法,入地无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活动导入,如教学内容是讲“天气”可以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对于教学导入,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更具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不能只是考虑吸引学生,而忽视了你选择的导入方法会不会产生干扰教学的负面影响。
2.2 设置课堂问题情境
学生最怕的是一节课45分钟教师里只有老师的声音,特别安静,没有一点气氛,这样的课堂难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让学生打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适宜的创设问题情境。地理教学心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好奇心和学习的探究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那些带有探究因素的问题情境往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4]借助直观方法,设置地理问题情境,利用模型、图片、板画等加于适当的语言启发思维,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这节内容较多,较为复杂,较为枯燥,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的三球仪,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把原本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有学下
去的兴趣,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设置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我国“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世界地图,找北回归线穿过亚洲的地区,被北回归线穿过的西亚大部分地区是炎热干燥的沙漠,而位于同一纬度地区我国的东部却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利用这一矛盾使学生对季风气候的形成产生兴趣;利用有新意、有趣味的地理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如在学习日界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根据一个故事提出一个地理问题,“有一个孕妇从上海去旧金山,在日界线以西的东十二区先产下一个女孩,在西十二区有产下一个男孩,但先生的女孩却叫后生的男孩为哥哥,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思维也会一下子活跃起来,为了满足其好奇心理,学生将会认真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地理问题意识,让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3 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敢于提问
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经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而地理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的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实际出真知”学生只有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才能从中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如教师讲到“昼夜更替”时,可结合日常生活的现象,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太阳的东升西落的现象?为什么每年的世界杯举行地是白天,我们看直播却是晚上?为什么一些跨国公司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再如教材在阐述“正午太阳高度角”时,可以对学生提出:假如你家要买一套新房子,你对光照有什么样的要求?你家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果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每天要达到最高,支架应该要怎么设计?通过以上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让学生将学习地理的兴趣持久、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上学习地理、让学生能够完成作业和复习学过的知识,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学习地理的习惯,要时常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有关的地理现象,认真的体会、挖掘、收集资料,让学生把从现实中取得的经验以及熟知的东西在课堂上尽情的发言表现,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给予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敢于提问
人人都希望得到欣赏与赞美我,如果一个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会让学生丧失提问的兴趣和信心。如有一教师在讲“时区与区时的计算”是时,直接给学生区时的计算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规律是东加西减与同减异加,教师给学生讲解公式的语速过快,一个学生没听明白,想要教师再解释一遍。教师立马黑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那位学生“你怎么那么笨,笨死了,你还是个高中生吗?你妈妈没给
你生脑袋吗?”弄得全班哄然大笑,让那位学生很不好意思,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让那位学生不仅让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让学生失去了在地理课堂上的质疑能力,厌恶其地理老师。这位老师如果能耐着性子,不对学生横加指责,不嘲讽学生,那也就不会让那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受挫,教师要对那些大胆发问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不要把学生提问的问题看成“捣乱”或是“钻牛角尖”,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想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和见解,特别是那些超出常规的想法给予保护,如果对那些学生进行批评、挖苦,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对于爱提问题的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指责,充分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创新回答方式,让学生保持提问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理由于课时少,课堂的问答方式大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有些老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往往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教师就叫你站起来回答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害怕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又担心答不出来,在课堂上出丑。采用老师问,学生答这一回答方式,教师要善于导答,如一位老师在教“洋流成因”时问东澳大利亚暖流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都沉默不语,老师见状说:“其实,我根本没必要问大家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因为我知道东澳大利亚暖流的成因是密度的差异。”教师话音刚落,很多学生就起来纠正教师的错误。除了用故意出错法,还有激将诱导法,分解引导法,温故知新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时刻保持质疑与提问的能力;回答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问,教师答”的方式,教师要控制课堂时间,将新课内容讲完后要留有充足对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耐心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没学完一个新的知识都能理解,让学生爱上学习地理,愿意提出问题。除了“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的问答方式,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生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每讲完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可以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搜查与本知识有关的题型或是尝试着自己根据知识点出题,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将全班同学分组,让学生组与组之间竞争,题目处的好,抢答题较多的组获胜,在这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发现对方出的题有争议或是不对,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良好的问答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脑海中时刻呈现问题,让学生摆脱过去只有答案没有问题的情况,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结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但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激疑、释疑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问题意识得到长足的发展,让学生不断的在“问”与“解决问题”中成长。更好的推动学生知识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宋振韶.课堂提出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状况[J].学科教育,2003,1:2.
第四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旺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能力所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生物作为高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目前广大生物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与探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期帮助广大生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意识;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创新已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标志。在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社会以及各大企业对创新性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早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系统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兴趣,在课堂教学活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生物教师共同面临的难题。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培养策略,以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为我们的生物教育、社会以及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1转变教学观念,唤醒创新意识
学生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由来已久,早已经形成了定时的思维模式,在学习或实验过程中往往用既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根本无法进行深入思考,更别提创新力,甚至,部分学生会认为创新只是发明家以及科学家的事情,与其自身毫无关系,不想也不愿去创新。事实上,创新却是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只不过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创新是一种潜在的表现状态,需要广大教师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其创新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彻底转变传统教育下“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器官,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创新提供更多空间与机会,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对学生独到的看法与见解给予充分肯定与表扬,即使这一见解并不怎么高明,看法并不怎么独特,但这却是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创新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多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让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的生物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再将其当作孩子看待,相信他们有能力、也必然会克服问题不断发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其能在实践参与中逐步提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因为创新源自疑问,毫无悬念的课堂教学只会使课堂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以及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的思绪难以集中起来,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涣散的状态中,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而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与探究性的课堂问题教学情境,则能够有效为课堂设置悬念,为学生思维留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由于其认知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如若创设的问题过于复杂与繁琐,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与知识范畴,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使学生束手无策、无从适应,这样的教学只是徒劳,浪费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只是空谈。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问题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基础学科,大量的实验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构建起高效的生物课堂,还能够培养起学生的独立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教师要对于实验过程进行充分地设计,要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观察,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来感受生物实验的乐趣,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于生物研究的兴趣,并且在不断深入的实验中逐步树立起自身的解决生物问题的意识,能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产生自主创新的意识。要想在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以引导教学和辅助教学为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包括研究对象以及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物学习的思路通过实验展示出来,这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是很有帮助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更能够培养其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在现在的高中生物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力度相对较小,这就从一定基础上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限制,所以只有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结语
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生物是一门比较具有灵活性的学科,学生能够从生物课堂中得到很多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所以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赵中林.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17.[2]张玉涵.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3]黄鑫鑫.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4,02:216.[4]朱富德.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05:140.
第五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3-07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阅读教学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疑问”可以使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促进思维活动。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诗云:“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思考,而思考的起点又是疑问。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设疑解问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说,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任的新世纪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它是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新课改的落脚点。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很多,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揣摩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阅读不注意审题,不注意课题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往往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从而影响阅读的效果,因此注意课题提问的有效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
审题中的设问,尤其适合标题内容比较丰厚、含蓄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有创意地理解标题。如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的标题耐人寻味。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整体感悟全诗。这首诗歌记叙的是什么事情?诗题为什么命名为“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发生在四点零八分?通过深度品读诗歌,揣摩标题,体会到标题的意蕴是丰富的,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标题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第一,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第二,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第三,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通过对标题意蕴的思考、揣摩、探究,学生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把握了全文。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质疑,思考的积极性,把教学带入理解的深处。
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题质疑,充分发挥了提问的有效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课题,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揣摩语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阅读文本,是从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开始的。语言文字作为思维的载体,承载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认知这种思想情感,常常需要通过“语言感知”、“意境融合”的方式,对语言文字的基本意义加以深刻的理解。例如朱自清《背影》中四次写到“背影”,我提问学生:“全文有几次提到‘背影’?每一次都一样吗?”引导学生揣摩“背影”的涵义,进一步理解父爱的伟大。文中开头设疑,中间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后来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文章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学生在揣摩语义中感受了文中的父子情深。在理解文章的内涵之后,又可以由里及表的诱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从《背影》的角度去写文章,写一个人?让学生思考,体会写作角度的创新和独特性。又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长衫”一词多次出现,它是无谓的重复吗?显然不是。既然长衫破了,为什么不脱下来补一补?已经脏了,可不可以换下来洗一洗?为什么不洗又不补呢?学生通过仔细地研读、品味,明白了孔乙己不脱长衫是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表明自己和一般“短衣帮”不同;不脱长衫是表现内心深处看不起劳动人民,对“短衣帮”不屑一顾,哪怕是又脏又破,但总还是长衫主顾;不脱长衫,流露出孔乙己热衷于功名利禄,执迷不悟的思想,可见受毒害之深。课后让学生拓展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社戏》等文章,能进一步探究其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对词语的感悟,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验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揣摩难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文章的难句往往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钥匙,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对难设问,尤其适合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如《地毯下的尘土》中连续出现了几次“地毯下的尘土”这句话。可让学生谈谈,一个句子重复出现几次有必要吗?会不会产生繁琐之感? 学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地毯下的尘土”这句话的反复出现,形象地将小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凸现出来,促使她诚实善良的形象更深刻地印入读者的脑海中。正是这句话既是文章的标题,又在故事的结尾部分反复出现,点明主旨,告诉读者“地毯下的尘土”是怎么一回事,可谓耐人寻味、富有深意,却含而不露。又如《永久的悔》,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是我‘永久的悔’”。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饱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学生通过这种难句有效性设疑,思维纵横驰骋,加深了对文章文题的理解,明确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永久”一词透射出作者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情怀,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懂得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揣摩空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人的学习是有思维参与的,凭借高度发展的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积极引导和培养学习文体对问题认识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迁移,揣摩文中空白,在空白处设疑,适合于散文类作品的阅读鉴赏。如《清兵卫与葫芦》这篇文章的结尾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这个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后来清兵卫的遭遇会怎么样呢?作者故意跳脱,由读者自己去“补白”。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人生观去续写结尾。学生想象出了绚丽多彩的不同结局,每个结尾都是学生阅读理解的独特体验。这样,通过空白质疑,结尾续写,增强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积极的信息加工,提高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还有利激活原有的知识,拓展了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不胜枚举,但教师要特别肯定学生的求异之疑并激发他们提出创新之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丰硕。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得出问题,那就是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他们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