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精辟的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挑战的科学怀疑精神却需要后天来培养。
一、低位铺垫,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是产生的一中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双基训练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基础和必要前提,缺少相应的知识,问题意识必然匮乏。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说:“就想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比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可见,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发现问题,越容易提出与上课讲解内容相关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必须加强基本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这里主要提一些低极型问题,即由他人呈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已知的,应让大多数学生可以脱口而“答”。这些问题就是思想政治课本上用黑体字所表述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原理、规律和结论。其次必须注重基本的实践能力。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以由教学内容指导下的实践引起,也可以由教学内容知道下的实践引起。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色就是活动课。例如,学了“能够承受挫折”这一单元后,我组织学生上了一节“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活动课。通过漫谈挫折、如何面对挫折、小品表演———在挫折中成长等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挫折定义、造成挫折原因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反应等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会发现许多原来没有或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的问题,头脑里经常出现“为什么”。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往往又是从“问题”开始的。例如,学习:“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知识点之前,我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学思问”表格作业,其中的“问”就是提出相关问题。上课时,从学生提出的典型问题开始,如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凭啥交给国家?做生意亏了,还要不要交税?我们是消费者,纳税与我们无关?中国公民在外国工作,是否要向中国交税?然后,通过学生争论,自圆其说、教师点拨等途径来解决问题。这样必然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不断地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
二、氛围烘托,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适宜的教学气候与土壤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后,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教学气候与土壤。中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感到好奇、新鲜,总想问一个“为什么”,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所以,教学活动必须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要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双边交流的现代型“师生场”,让学生显露灵性,展示个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假设学生置身于一个过于严肃、紧张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就不会多想,也不愿多想,有了想法后也不敢提出。因为害怕提出问题后老师会责怪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害怕同学们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因此,作为课堂气氛的调控者,教师不仅要自己“教”的轻松自如,还要给学生的“学”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个有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氛围,不仅要教诲学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且告诉学生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没问题,而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活动,然后提出各种问题和设想。例如,学习“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内容后,我要求以四人一组展开比赛,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与本课相关)数量多,质量高。结果,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犯罪坐牢的儿女是否有人身自由权利”“没有出生证的人是否是我国的公民”“我国为什么不承认双重国籍”,等等。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得出结论。这样教学,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艺术的使用课堂评价机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复杂、简单,还是重要,次要,抑或是可笑,只要是学生思考提出的,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多给与学生成功的体验。要激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这样,一堂课就成了问题的发现课,也正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活力所在。
三、引人入胜,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其发展,不仅依赖于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适宜的教学气候与土壤,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巧。课堂提问时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一种“常规武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提问水平,为学生提问做榜样,使学生从教师提问中学到质疑的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汇总要科学的创设问题情境。一般而言,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的进行思维活动,培养打破常规、克服保守、勇于进取的精神,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在学习“人类最基本的喜怒哀惧情绪是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这一知识点时,可用游戏法辅助教学,即让两个学生同事蒙着眼睛在黑板上画一个简易的脸谱。在这个游戏过程中,问题也就应运而生:同学们刚才都在笑,这是什么情绪?黑板上的画表现的是什么情绪?这样的情境,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一笑之后探究表象后面的实质,不难得出结论:“情绪会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身体姿势等表现出来。”可用课堂辩论法,由教师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学生的思想实际或当前的社会热点,要求学生当场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进行反驳;可用反证法,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进入死胡同,再反思其谬误所在;可用生疑法,激励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有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才能让学生在解题中自求自得,探索领悟。
其次,要把握提问的“度”,不能过多,过杂,过乱。例如,对一些过于浅显的问题,不要纠缠不休,否则妨碍教学重点的突破与解决,引起学生反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对于过于深奥的问题,容易导致提问后的“冷场”,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失去解答问题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对于那些偏于艰深的问题,必须把握渐进性。教师应设置一些铺垫性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保证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例如,教材中论述到:“按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应高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事实上,目前我国还落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该怎样认识?”由于这是一个难点问题,因此,必须围绕它再提出一系列铺垫性问题:“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我国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历史背景怎样?”“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现状怎样?”这样教学,充分使每位学生都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兴趣,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再次,要注意提问的技巧,综合运用多种提问方法。例如,在复习“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这一内容时,可“个别”问:“无限(人)吃有限(资源)”“土地荒漠化”这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哪些问题?“共同”问:我国面临怎样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整体”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零星”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什么?“直接”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吗?请举例说明。“曲折”问: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保护环境是成年人的事,将来的事。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这样,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也为学生树立了提问的榜样。
当然,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教师只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科学艺术的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善于挖掘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处理教材,不断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儿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二篇:中职政治课教学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人的思维过程和创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努力的方向。
一、中职生问题意识缺失的成因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提问题的很少。究其原因一是长期厌学。由于他们以往在校多是中等以下学生,不太受教师关注,以致长期对学习缺乏兴趣,不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自信心不足。由于自身并不优秀,对产生的疑惑不敢公开提出,担心被同学、老师笑话,所以干脆不问;三是填鸭式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对知识权威的敬畏,学生问题意识淡化,批判精神缺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习惯于被动地接受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敢向老师、书本提出疑问。
二、问题意识的缺失对中职生的影响
1、能否具有创新能力
时代特征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思维的起点、创造发明的先导是问题。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美国教育家肯尼恩·H·胡佛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当中职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但如果要想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在政治思想课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向成功打下必要的基础。
2、能否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旧知识不断更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他们在走向社会后,需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和挖掘,采用各种有效的问题教学法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形成稳定而又科学的认知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能否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问题意识需要在有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培养才能形成。而良好的氛围能消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他们由此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的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问题意识的培养中,能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一切自己感到怀疑的对象,形成个体的差异性,增强对新知识的敏感性和善于转化知识的能力,形成不畏权威,开拓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而这些良好个性和品质的形成对毕业后就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
三、培养与激发中职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
教学中学生不提问并不等于学生真的没问题,心理障碍使得他们“不敢问”。这种心理障碍源自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典型的“去问题教育”——“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整个学习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一心理障碍,教师在课教学中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老师本身要增强民主教学意识,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营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容忍和鼓励学生的怀疑和挑战,正视学生对教师指正的错误与不足。以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一些不成熟或不合情理的意见,也要宽容对待。
由于中职生基础和能力有限,他们有时提的问题很浮浅,有时提现的问题不着边际,甚至有的问题是错误的,离题的,但教师同样要重视,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要使学生在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肯定和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其次,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摆脱“知识权威”观念的束缚。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教材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也存在一些缺乏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疑点,学生可以对教材提出疑问;教师是常人而并非“圣人”,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学生可以对教师质疑;所谓的“标准答案”,实质是“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它很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更不是唯一的。学生可通过自己的思考产生多种观点。尤其是有创意的观点。中职政治课教学有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的天地,因为她早已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
长期的“去问题”教育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和批判精神的缺失。中职生的思维惰性表现更为突出。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欲望,使学生想问、乐问。教师可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教学实践中一般有情景式问题情境、竞争合作式问题情境、活动式问题情境等多种情境设置。比如,我在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时,组织了一次模拟面试活动,让学生分别代表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开展活动。学生兴趣很高,事先通过翻阅报刊、上网查找等方式,准备了在面试时要交流的问题。在模拟过程中,学生有模有样地将自己准备的问题与对方进行交谈。有些同学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作临场发挥提出新问题。虽然有的学生在面试时提的问题质量不是很高,或者回答得不是很好,但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3、引导学生生成问题,使学生“会问”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许多学生对如何提出问题往往感到困难。中职生的问题意
识更加淡薄,很多学生不知问题从何而来,几乎没有问题可问。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既要学会“于疑处生疑”,也要学会“在无疑处生疑”,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和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模仿这些问题提出类似的问题。虽然是模仿,但它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其次,引导学生对已有的问题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作进一步思考、质疑,延伸、演绎新的问题。再者,引导学生结合某个教学内容,带着问题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资料,从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探索、思考的境地,不时地发现、挖掘问题。最后,以学生所学科学理论与所发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为切入口,触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一般来说,学生遇到了这些矛盾和冲突,思想上就产生了许多困惑和疑虑,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
4、采用问题教学法强化问题意识,使学生“常问”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善于和敢于发问,既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思想认识上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观点进行教学,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
我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较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经常使用“还有呢?”“想想看?”“你的看法呢?”“你有什么疑问?”等启示语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尽量缩短教师讲解的时间,多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帮助并鼓励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的速度,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放慢讲课的速度,尽可能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掌握的时间来质疑、探讨。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学习各环节始终围绕问题开展。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习惯。
当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心理的安全与自由和对知识的向往,问题意识就能得到加强。他们就学会了自己提问并自己回答问题,外部控制就转化成了自我行为。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样也有利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早日走出低效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濮存德,时敦友.运用问题教学,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西安),2006.3.13-15
[3]车玲仙,费国平.问题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京),2006.7.11-12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主讲人:张丽丽
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究式阅读研究发现,学生不仅获得了所学知识,同时还掌握了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培养问题意识
探究式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全体参与进来,充分发现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问题是产生探究性阅读学习的根本原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感知文本的过程,要有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当问题成为学生的思维时,在学生心里就造成了一种悬而未解,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的求知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完全“背”课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框子中走,将学生套牢,只能按固定的格式走。探究式阅读是教师有“备”而来,师生互问,生生之间互相有问有答互动生成,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动态。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无法完成教学。
实践证明,问题意识强的班级,学生就爱提出问题,善于分析、发现问题,口才好,感情丰富,解读力强,课堂生动活泼,个性得充分发展。
问题意识的培养,从以下几点作工作。
1、以培养学生创新精讲实践能力。
就是教师走到学生之中,师生融为一体,让学生敢问,在问题初期,可能会出现问的不到位、或不深,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问——“敢问”。
2、质疑问难,增强探究意识。探究意识来自于质疑,善于发现问
题,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求谋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哈哈大笑起来。”抓住人们大笑追问:“人们为什么笑?”“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碰扁的吗?”在学生探讨不出结果时,及时给学生介绍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再讨论,学生明白,原来四周黑洞洞是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学生完全理解后,继续追问:“通过谈碰壁这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进一步使学生了解鲁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把学生变成要问。提示学生,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问问题,把问问题变成一种动力,形成——“要问”。
4、注重个性差异
让学生——“多问” 让学生会发现、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那么在课堂上会很踊跃的发问,但是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词语不懂上,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根本就发现不出问题,在《捞铁牛》一课,甚至有学生提出了铁牛是死是活的问题。这样,问来问去,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我们才来解决这些问题。(1)通过课文标题发现问题,《全神贯注》一文,写谁全神贯注?从哪几方面知道罗丹全神贯注?(2)根据文章前面要求预习的内容发现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内容,往往揭示出了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
5、多层次
让学生不但要自己问,还要想到别人要怎么问,让学生——“备问”
6、习惯
让学生对提问的问题有一个整体了解,提高问题的质量,养成习惯,形成——“乐问”
二、培养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如果没兴趣,就没有动机,也就没有好的效果,应该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这也是每位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策略。怎么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求知欲
在特定的环境下,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只要不限制他们就积极问。
2、成就欲
他们希望有真实的探究过程,只要问题是自己发现的材料是自己找到的,观点是自己得出来的,就有一种成就感。
3、表现欲
他们爱把自己的发现、见解等探究过程说给别人听,有了不同意见,喜欢辩论。
4满足欲
当他们学习行为受到鼓励,提出的问题得到积极的反馈,发言受到大家的关注,自己的见解得到认可,失误得以谅解,疑难得以指点,他们会有特殊的满足感,会使他们产生自信心,跃跃欲试。
实践告诉我,学生的要求,就是我们探究的目的,要想达到探究的目的,还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的问题环境,真实的探究过程,自由的展示机会,正确的评价,友情的反馈,适时的指点,放开的交流,加上精辟的必要的讲解,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三、为学生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1)教态亲切,情绪饱满。(2)多翘拇指,多表扬。(3)发现问题,及时指导。(4)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2、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列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创办班级图书角》,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全班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论、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读书卡。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四、探究方法
探究式阅读的方式,主要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探究阅读的常识。
树立探究阅读思想 ——即把握探究阅读的方向——“问” 建立合作探究互补思想,即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达到合作状态,互相提高,合作探究。
总之,探究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要长期坚持,要灵活多样,更摆正师生的位置,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
此责,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北兴小学张丽丽2011年06月08日
第四篇:开拓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开拓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生动、主动地成才,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人类进入数码时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教育学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写到:“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要他们去发现新的定理,创造发明新的东西,显得不太现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发展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创新品质。黄全愈博士还写到:“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独立性很强、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在常规努力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开放式——开放式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不给学生一定的模式,不束缚学生的手脚,给予他们思维自由翱翔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去主动探究和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不必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问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可以让学生对长方体学具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再把各种感观获取的信
息.通过大脑思维,进行处理加工,各自得出不同的方法,既可以用六个面相加,也可以用相对两个面的为一组,把不同的三组面积相加,还可以把三个不同的面为一组,把不同的两组面积相加„„,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二、质疑式——质疑是对常规的挑战
质疑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黄全愈博士说:“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哪怕是近乎于荒谬的问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学会质疑。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时,由于教师特别强调零除外,就引起了学生质疑:“为什么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又不加零除外呢?”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中,学生问到:“一个三角形为什么只可以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在学习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转换成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就说可以用求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求它,有学生质疑:它相当于长方形长的那段,是一条波浪型的曲线,而长方形的长是一条线段,怎么能代替呢?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积极鼓励、支持,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风气。
三、辩论式——辩论体现学生自我
当学生质疑或对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教师不必样样都来解惑,一锤定音,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甚至辩论,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争论,或组织辩论,用各自的道理说服对方,让正确的结论
越辩越明、水落石出,既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又能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如上面所提到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什么一个不加零除外,而另一个要加零除外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辩论,让学生明白“商不变的性质”中的倍数本身不包括零,已经把零排除在外,因此不必加零除外。而“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一个数是指我们所有学过的数,其中包括零,因此必须加零除外。至于圆面积转换为近似长方形的问题,虽然学生没有极限的知识,但可启发学生想象当无限大地把圆等分时,每一个扇形的弧就是一个点,而这些点就连成了一条线段。
四、发散式——发散是创新的基础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尽可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途径去思考和解答问题,思路要宽、方法要活,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格局,不要受已有模式的禁锢,不要造成比照式的线性思维,而应培养开放式的发散思维。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思路,列出不同方程,在计算时,不必’‘循规蹈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使计算又对又快。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通过知识沟通,思路转换,用多种方法解答,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除了书上的方法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考虑其它的解法,用方程解时,除了根据书上“松树棵数士柏树棵数=120”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外,还可以根据“120一松树棵数(或柏树棵数)=柏树棵数(或松数棵数)”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书上还讲了用按比例分配和列比例解答的方法,教师让学生再发散,采用和倍问题的方法解答:120÷(4+1)=24(棵)得到柏树的棵数。另外从分数应用题的思路来考虑,把总棵数看作单位“l”,松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4/4+l,柏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1/4+l,120×(4/4+1)=96(棵)即得松数棵数„„。
五、求异式——求异才能创新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人云亦云,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三位数加整
十、整百数”时,当学生掌握了书上的方法后,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有一个学生每当教师刚出现一道题,他就立即说出了正确答案,教师觉得很奇怪,就问他是怎么算的,这个学生说:“我不是按你讲的方法,我是从最高位加起,如300+370,我不是把370分成300十70然后再与300相加,我是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加出来就得出了结果。”教师表扬了他,肯定了他有悖常规但又可行的方法,同时指出这是因为现在我们学的是不进位加法,为今后学习埋下伏笔。
六、逆向式——逆向思维是辩证思维的萌芽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在想问题时,不但可以顺向思考,还可以以相反的方向切入。让学生能初步学会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具有辩证思维的萌芽。如要求学生用一张纸条折成三等分表示其中的1/3时,学生有一定困难,怎么折都不精确,有的就
采用量出纸条实际长度再除以3的方法。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不先从总的考虑,而是先确定一份,再以这一份为标准折出其它两份,如折了三份后纸条有多,就剪去,如不够就把一份调小,这样就使学生的思路不局限于只从正方向思考,也知道还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去解
决问题。
除了以上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和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薪意识’,每个教师可以结合学主的实际,根据自己的特点去探索“创新教育”的路子,形或自己的特色。
第五篇: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喻加燕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长期以来学生都被动学习,不善于提问,教师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教会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促进学生把问题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相联系,形成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应用意识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课堂氛围
观察
思考
鼓励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是思维的体操。《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关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发现凡是善于提问的学生,数学就会学得很好。可是,多数学生都不爱提问,也不会提问,而是长期以来都习惯于等老师提出问题再思考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就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学习效率。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学生还是乐于提问的,老师就要呵护好学生的这一积极性,不要怕学生不会提问。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从不会到会。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抛掉顾虑,大胆提问。当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时,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问题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的。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直观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教师呈现出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讲比较大小时呈现出主题图,出示了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片:4只蜻蜓,3只蜜蜂,3朵花。这时,有孩子脱口而出“蜻蜓4只,蜜蜂3只”,我鼓励了一句:“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其他孩子的学习兴趣也高涨,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了问题。有孩子说:“蜻蜓多1只。”我引导孩子们:“有问题想问他吗?”有孩子就问:“你怎么知道多1只呢?”孩子抓抓脑袋说:“我看出来的,一个对一个还多了一只。”接着,我用学具来代表蜻蜓和蜜蜂随意的摆放,孩子发现说:“这样摆不好,一个对一个更好看蜻蜓多一只。”于是我让孩子一一对应摆,感受这样摆的好处,进一步使孩子直观感受到数的大小,并初步建立了对应思想。
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分数时,讲了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妈妈只有一个桃,要分给两只小猴,孩子们听到此,个个都说:“一人一半。”我随手分了一个大半和一个小半,孩子就不同意了说:“老师,你没分平!”我就让他说说该怎样分,从而孩子提出了“为什么要平均分”这一问题,初步理解了分数度意义。分好后我让孩子们用数来表示,孩子就犯愁了“用什么数呀?”,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表示,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孩子们在这样的提问和讨论中认识了分数。
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后,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不明白的向同学提出来。这样,孩子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有交流的素材,交流时就有话可说,有问可问,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留足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留给观察思考的时间。当出示了问题情境时,不要马上让学生提问,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好自己的思路后再表达。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例如:在教学探索规律时,我出示信息东东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宜宾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多媒体出示路线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已行路程100千米,剩下路程200千米。我让孩子观察思考,能从中发现哪些问题。这时,孩子们都有了一些发现,我让他们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探讨。有了时间思考,孩子们交流规律时,都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了总路程、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会学生思考,使学生会提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让学生不着边际的提问,而应该教会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能结合提问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这才是让学生提问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数学中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中发现问题。数学是环环相扣的,新知识和旧知识或学生已有经验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学生在认知新知时,教师引导其从已有知识开始思考,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通过计算20×30就想到:是不是只要两个末尾有0的因数相乘,都先不看末尾的0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几个0。当学生这样思考时,对这一计算规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第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问题。当学习了新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来提出问题。如,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引导其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前面学习的长方形周长有什么不同?计算面积也和长方形的长宽会有关系吗?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会找到探究新知的方向,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第三,从自己不明白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学生尝试学习时,要求学生把不懂的和不清楚的内容作上记号,并提出来。这对于多数学生是很容易办到的,当学生知道自己哪儿不懂时,他会思考也会认真倾听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及时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表扬,那么,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么简单,教师都首先要肯定其进行了思考,再对问题进行相关的处理。如果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让学生自行解答或请别的孩子帮助解答;如果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解答。总之,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成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活动,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建立丰富的联系,在“做中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由数学模型到进一步应用的学生学习“数学化”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陈和主编:《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