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时间:2019-05-15 00:0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第一篇: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创造问的机会,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问,要拓展问题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问题意识”培养的四步教学模式:第一步,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第二步,要围绕研讨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第三步,要进行学习资源的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质疑;第四步,要带领学生提升认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反思中提出新的问题.【关键词】问题意识;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能自主地发现问题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能根据具体的情境与获得的信息,自觉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史宁中教授指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我国现行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个环节的缺失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影响是重大的,因此,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是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有效方法,这应当是未来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有问

课堂上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形成积极的评价机制,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合理安排质疑的时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中疑惑不解之处,并能针对此提出自己困惑之处.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会问

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要特别注意给学生创造产生问题的空间,去品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问题意识.三、拓展问题空间,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它不仅仅是一种课堂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实践能力的提升.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将课内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运用以学生“问题意识”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第一步,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如下情境:一只小猴子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颠簸的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还可以创设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把学生置于客厅装修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参与设计的欲望.让学生知道地板的铺设应考虑客厅地面的面积,踢脚线的问题要用周长的知识.第二步,围绕研讨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巡?中收集学生不同的方法,包括不对的.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问题较为简单时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开放性、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要通过巡视、追问,发现并收集学生不同的方法、错误的方法,尽可能丰富交流的素材.例如,在二年级混合运算单元“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题: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通过巡视我发现了以下几种方法:90-36÷9;(90-36)÷9;90-36=54(个),54÷9=6(次).每种方法都很有代表性,都能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所以选好素材是质疑能力培养的关键.第三步,进行学习资源的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质疑.选好素材后,每种方法都让学生尝试着去解读,解读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思考的过程,读懂时学生会将别人的方法转化成自己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读不懂时,学生自然会有疑问,在质疑和追问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也会逐步地发现问题.当然,这一环节除了鼓励质疑的学生,更要表扬出错的学生,让学生们明白你的错误其实是给了大家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出错”这件事,在质疑中培养“问题意识”.第四步,带领学生提升认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在反思中提出问题.一堂课的结尾就犹如乐曲的尾声,设计巧妙就会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所以在课结尾时鼓励学生发问,个别学困生可能会将不明白,没有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这都是宝贵的资源.另外,思维活跃的学生会提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生活化的问题,留下了学生思考、验证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参考文献】

[1]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33.

第二篇:有效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

有效培养农村小学生环保意识浅谈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穆家小学:吴春旺

【内容提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如何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必须做的事情。

行政管理组成绿色环保力量,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发掘学校资源,宣传绿色校园文化,形成环保氛围。开辟阵地强化绿色观念,把环保教育寓于活动中。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农村社区,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活动,引起家长、社会对环保的关注。

【关 键 词】培养;环保意识;环保实践。

一只鹈鹕浑身裹满棕色的油污,它的眼神中透着悲伤,似乎在寻找曾经蓝蓝的大海和干净的海滩。厚厚的油已经让鹈鹕失去本来面目。满眼望去,海滩一片棕黑色,这与美丽的鸟,蔚蓝的大海极不相符。这是“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发生的一幕。虽然英国石油公司正努力堵住漏油,但还是阻止不了对动物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悲剧性影响。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农村地区人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环保意识缺乏,如何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带动家长,进而提高农村地区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必须要做的事情。环保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行政管理组成绿色环保力量,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 一支好的宣传管理队伍和有效的宣传管理措施,是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力保证。我们历来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制订开展关于环境教育的计划,在学校发展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搞好校园基础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目标,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关于环境教育的学习和教学研究等培训活动,并以“责任制”的形式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老师,每学期对班级开展的环保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定期开展教师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在环保宣传管理上,学校应长期订阅环境保护报刊,如《中国环境报》等,并将宣传工作推广到学校的广播站和班级墙报、黑板报,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下,对绿色环保有了较科学的认识,在环保氛围如此浓厚的教育环境中,都能自觉地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划入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之中,环保意识便水到渠成地树立在学生的世界观里。

学校设立单独的环保活动室,有配套的教学设施以及采集大气和水样的环保实验装臵。通过让学生亲身观察、实践,得出身边水质的简易分析,绘出水质变化折线图,从而教育大家更好的保护身边的环境,为家乡的环境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历城区仲宫镇穆家小学地处济南市饮水水源地卧虎山水库南岸,对学生进行水质监测与保护教育尤为重要,于是学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卧虎山水库调查及简易测试分析》课题研究,每个月定期组织学生采集卧虎山水库不同水域的水样,让学生亲身观察、实践,得出卧虎山水库水质的简易分析,绘出水质变化折线图,从而培养了学生保护水质,宣传环保的责任意识。

二、充分发掘学校资源,大力宣传绿色校园文化,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

一是通过开辟校园阅报栏、图书室环保专柜,随时发布各年级、各班级绿色创建情况,环保行动,先进学生事迹,发挥鼓舞激励作用。学校要有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专题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少先队每学年配合环保纪念日等至少安排两期环境教育专题黑板报。学校在醒目的位臵设臵激励师生努力工作、环境保护、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内涵的警示语,配合环境教育活动,阶段性地张贴或悬挂主题标语,学校干道旁布臵绿色环保警示语和教育用语。二是在校报、校刊、广播站上开辟专版,发表学生有关环保的文章,从而扬长补短、激发学生的环保内驱力。而且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体宣传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所取得的成就。三是命名校园景观,营造校园物质文化。我们学校的主干道分别命名为桃李路、学子路、恪勤路,学子路两边的教室、办公室和功能室分别取名知津苑、敬业苑、博文廊、格致廊、惑问廊,另外还有话竹苑、德馨苑、润竹泉、竹韵亭、临风迎客等景点,其名字与育人氛围极其贴切,富有校园气息,能激发和培养师生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和谐、进取的人际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历城名士、奥运福娃墙、全运图片墙、古诗诵读墙,在校园漫步,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心灵的享受;“小草也在上课,请勿打扰”、“走进方便、贴近文明”“不要让水龙头孤独的流泪”…… 草坪、花坛、饮水池旁边,蕴含人文情怀的“温馨提醒”都在与师生进行着心灵的交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寸土、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之地。

三、积极开辟阵地强化绿色观念,把环保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 利用班级展示台宣传环保。在每个班级走廊设立展示台,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里面的内容涉及爱家乡、爱父母、爱劳动、讲卫生等多项内容,通过开放式的环境文化使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得到熏陶。

结合节日抓环保。学校注意结合有关环保的节日开展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自觉保护环境的动员,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以及爱鸟日、粮食日、植树节等纪念日,举办征文比赛、环保手抄报评比、环保漫画展、环保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等,对学生进行爱我地球、爱我家园、保护环境的教育,营造出浓厚的环保气氛,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环保行为的认识分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环保意识。

主题班队会宣传环保。主题班队会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学校每学期要定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小品、游戏、歌曲、环保知识讲座、校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的环保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环保就在大家身边,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作业本正反两面使用……时时是环保教育之机,处处是环保教育之地。

四、定期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农村社区,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活动,引起家长、社会对环保的关注

学校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就近的污水处理厂、发电厂,宣传节能减排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不断增长大家的环保知识。我们学校在卧虎山水库南岸建有环保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走向农村社区,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陶冶学生情操,并采用绘画、作文等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及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保护环境,拒绝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赏花去,走到卧虎山水库边,自觉捡拾白色垃圾和污染物,向村民和游客发放保护环境的倡议书,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得到村民和游客的赞许,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和广大学生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宣传活动,提倡创建绿色家庭、环保家庭,开展“争创绿色家庭”、“好习惯家庭”评比活动,在校园发动广大学生回收废旧电池、软包装盒,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活动,并将相关活动由学生向家长宣传,共同参与,形成家校联合的环境教育氛围。通过知识竞赛、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方式,评选出保持良好习惯的学生,并发挥其示范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养成和坚持文明生活方式,将节能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共同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通过一年一次的社会开放日活动,进行家庭环保调查等家庭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绿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体现,绿是和谐,绿是关爱,绿是沟通,绿是文明与发展,有了绿,生命就有了价值。

培养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善待地球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宗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校园是我们的绿色行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就要一如既往地以满腔的热忱深入开展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努力开辟适合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让学生生活在充满绿色、自然、愉悦、有生命力的校园中。

作者简介:

吴春旺,男,1971年生,历城区仲宫镇穆家小学校长。所写论文《抓情感教育促健康成长》获济南市二等奖、《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获区一等奖并在《校长之友》上发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获区一等奖并在《校长之友》上发表、《点燃智慧,成就梦想》获区一等奖并在《校长之友》上发表、《浅谈教、学具在数学中的妙用》区一等奖、《走近他,才能了解他》区一等奖、《中小学生读书指南》编委。

第三篇:小学生阅读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生阅读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课题个人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阅读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课题在我班开展一年多来,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了让研究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现对前期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展开调查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从课题立项起,我就着手对我班(二年级一班)的学生阅读学习问题意识这方面的教学状况展开调查。我先对学生做的一份有关“问题意识”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通过调查,我发现一堂语文课中,有28.6%的学生不愿意提问,能提3个或3个以上的问题只占35.8%,课堂上没有自己的问题的学生占了12.9%,而当问及学生喜欢哪种提问方式时,喜欢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占45.7%,喜欢老师提问学生讨论的占47.1%,喜欢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占1.4%,喜欢学生提问学生共同讨论的占5.8%。以上数据表明,我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很薄弱,更不用说提问能力、探究意识和创造意识了。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

二、勇于实践探索,寻求教学途径规律。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

一方面,我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围绕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开展对学生阅读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手段和策略;另一方面,我每学期坚持围绕该课题开展2次以上课题研究活动。并做好备课、听课、评课为中心的过程管理,请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备课、听课、评课的研究全过程。使自己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提高。

三、善于发现问题,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阅读一些文献资料和分析实际的语文课堂,我们课题组老师讨论研究,发现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服务?重难点是什么?

(二)、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特别是在常态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师有时只注重自己问,忽视了让学生提问。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

(四)、存在口头语式提问。比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没有任何思考过程,顺水推舟就回答“是”,“对”。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发现问题了,我们就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中,我们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是这么做的:

(一)、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

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都应让学生参与到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对《小学生阅读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学习了其中的九大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让学生敢问、会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我的联系课题上的公开汇报课《三个儿子》、《丑小鸭》和《一次成功的实验》都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撰写的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获省贰等奖。

2、学生们则在老师的指导下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二)、今后的措施。

1.进一步落实教学研究。在课堂实践中注意指导学生由敢问到会问,并根据问题的难易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友爱、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

3.继续充实、完善个人研究资料。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们课题组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会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绝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推进石板小学的研究课题的进程添翼。

第四篇: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

贾红玲

内容摘要: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构建设自主学习方式,交还学生提问权利;营造民主平等的环境,激发学生提问勇气,创设问题情景,刺激学生提问动机;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与创造精神。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师生平等、思维训练

我国古代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形象地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因为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像。由此可见,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和一些科学家的共识。

何谓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元素。而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或答案,不再满足于人云亦云,而是敢于怀疑老师给出的结论,会产生对于一个问题去探索多种答案的意识。从而使思维活跃起来,打破定势,使学生在思维和探索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的学习,就不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锻炼。

其次,增强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中学思想品德课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不仅有一些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内容,更要面对众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更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来认识、理解社会现实,提出、分析、解释一些问题。而问题意识则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它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绕教师和教科书转以及满足于了解现象而不愿作深入思考去认识隐藏于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的学习态度,从而突破 思维定势的局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它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提高中形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增强探究的精神。

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的中学生问题意识普遍缺乏。根据我对所教班级作的一次调查发现:在全班61名同学中,对提问真正感兴趣,乐于主动提问的仅有5人,大约占7%,被动性提问和不愿提问的学生超过了90%。对于这些同学,究其原因,有这样几点:

一、老师课堂上一言堂,学生没有机会提问;

二、不敢问,担心提出问题可能贻笑大方,或者被老师批评;

三、思维僵化,发现不了问题,不善于提问。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扭转这种不利的教学局面。

一、构建自主学习方式,交还学生提问的权利。

青少年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一旦到了课堂上却反而没了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课堂缺少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一言堂”的教学往往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他们天生好问的意识消失了,机械、呆板地接受知识。因此,首先应把提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一切才能成为可能。“自主”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拥有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权利。所以我们应构建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提问的空间,逐步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我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同学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由浅入深地来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课时,首先展示有关宪法与刑法争论谁的地位高,谁的作用大的材料。然后指引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许多同学提出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指引同学们重点探究三点:(1)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地位如何?(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3)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怎么做?由于这堂课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同学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所以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质疑,不仅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更出现了学生兴趣高涨,人人提问的生动局面。

二、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当前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他们担心: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会不会被同学讥笑,被老师批评?或者又会想:我的问题会不会老师答不出来,让老师下不了台?„„所有这些担心心理,都禁锢着学生,使学生有问不敢提,久而久之,便使学生无疑可问。因此,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流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为此,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架子,与学生拉家常,做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让学生敢说。第二、尊重学生的提问,应鼓励学生标新立 异,乐于听取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每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改变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组织性和有序性的倾向,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甚至是“错误”的质疑行为,并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才能引导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再从敢问到善问。

三、积极创设各种认知冲突情景,刺激学生提问动机

皮亚杰主义者认为,认知冲突在认识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好奇心,由此产生矛盾、疑惑、惊讶,就会促使他们提出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以下情形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提问。一是认知矛盾。有时学生试图用旧知识解决新事物,当理论与事实不一致时,就产生了认知冲突,即有了问题。二是认知空缺。有时学生试图去探索与解决新事物,但是往往用已有的知识又不够用,于是便形成了认知空白,也就有了问题。三是认知疑惑。当学生处于用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但又迫切希望解决新问题的疑惑状态时,学生的问题也就产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那又为什么在我们的周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的人拥有别墅、轿车,有的人却连基本生活费也难以保证呢?”认知的疑惑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想问问题了。

四、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和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当前学生无疑可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善于发现问题,无问可提,所以我们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提问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课本,这是理论武器,是发现问题的基础。其次,指导学生善于从理论与实际的反差中来发现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善于联系社会现实,要多关注新闻联播、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现象,然后尝试用课本上学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来分析、解释这些社会现象,看看课本所讲与社会现实是否矛盾,为什么会不一致?比如九年级教材中讲到在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时,同学们联想到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立刻就激发了疑问,纷纷举手发言、争论。第三,要教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当前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电力紧张,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合作、探究,大家对这一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从而发现了许多的问题。认识到这不仅是由于我国能源短缺,还跟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国民的资源意识较弱有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的课题、框题、重要原理等内容有意识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进而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的关系,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与学生平等进行心智交 流,需要教师精心设置和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涌出问题,应通过悉心配置问题通道,来启发诱导学生,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而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培养提供充裕的实践机会。真正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江西教育》第十届“与课改同成长”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类别:语文学科论文

单位:小学

姓名:梁 X X

电话:134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摘要]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传承文明的必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打破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师生的“作文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人基于自己的教学经历,反思总结,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和写作难的现象原因进行研究,并从激发兴趣、阅读积累、多样评改、尊重个性四个方面提出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生 写作能力 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许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思考的热点话题。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谈谈对培养小学生学做能力的见解。

一、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层次和生活积累沉淀。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从小就培养其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兴趣,更能熟练、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其次,写作对于小学生是新型的事物,是从动到静,由表及里的转变,作文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认知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积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社交能力。

最后,宏观上讲,写作是一种文化艺术,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作者的成就,也是对全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贡献,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及原因

(一)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

老师费时费力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一听到作文就害怕,“作文难”几乎成为每个小学生的困扰,主要表现在:

1、缺乏写作素材,无内容可写。当老师布置题目后,学生往往苦于没有素材而发愁,几经周折,百思过后,陷入困境之中,发现仍然没什么好些的内容,于是东拉西扯凑字数,有的干脆三言两语结束战斗。

2、不会组织材料,不知道该怎么写。学生对于自己所积累的素材缺乏串联的能力,对必备的表达技巧所知甚少,于是表达混乱,“流水帐式”的作文屡见不鲜,作文无关紧要的东西一大堆。

3、内容假大空,写得不具体、不生动。不会取舍材料,跟着范文照搬照套,天马行空,语言空洞、乏味,整篇文章空话、假话、套话,加上语文素养薄弱,用词不准、词不达意,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想写的想法,缺乏真情实感。

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

(二)加强阅读交流,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

1、引导多读多看多思,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大量地、反复地、入神地读书,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也增强了他们的语感,发展他们的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早读多背诵优美的篇段、多积累常用的成语、句子;指导学生看有益的课外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

灵感源于生活,指导学生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书面语表达出来,写成片段或日记的形式加以积累。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2、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拟定好的作文题目、写作提纲与别人进行探讨,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把写好的作文拿给别人评价或修改;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成小册子,多方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三)培养写作能力,提倡多样化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中强调“评价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改中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

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

(5)塑料袋的诉说(6)我的家在哪儿„„,此外他们还可以自己命题。由于可供选择的作文题目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宽了。

2、上交可先可后。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作文,满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3、训练疏密有致。

“题海战术”或密集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起来。对于优秀的学生,适当加大作文训练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作文,看两篇课外优秀作文,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的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作文,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课外也只安排看一篇优秀作文。训练时有疏有密,学生才不会疲于应付,作文训练也才会有效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不停。”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教学设计上应该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切实培养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

下载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安阳市钢城小学张振华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凡有卓越成就的人生活上都是勤俭节约的。像包拯为官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毛泽东曾......

    如何培养小学生社会公德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席 丽 娟 9月28日,我带领部分学生到航天广场参加金塔县第二届胡杨节开幕仪式,中间的一段小插曲我记忆犹新。当活动开始后,负责协调组织的人员发现......

    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开题报告)(最终定稿)

    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定稿]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国历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宋代理学家朱熹有句话“读书无疑者有疑,......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5篇范文)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探究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精辟的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

    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学习模块二心得体会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

    《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学习总结[大全五篇]

    《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学习总结 经过上级领导布置的在网上学习《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这门课程,就我的教学实践,将我在学习中的感悟总结如下: 1、利用生......

    初探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探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内容摘要:根据我个人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大多数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