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社会公德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席 丽 娟
9月28日,我带领部分学生到航天广场参加金塔县第二届胡杨节开幕仪式,中间的一段小插曲我记忆犹新。当活动开始后,负责协调组织的人员发现学生们口干舌燥,便拿来了两箱矿泉水。水刚放下,学生们知道是给自己喝的,竟蜂拥而上,哄抢起来,抢到的,洋洋得意,空手而归的,满脸沮丧。看到这不和谐的一幕,我作为老师很是羞愧,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虽然只是一件小事,虽然只要要求一下就可以,但是,事后我反思再三,认识到学生的社会意识,应该建立在班级意识的基础上,它是建立社会公德意识的基础。回校后我利用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对他们的行为心理进行调整。使他们明白现在虽然处于和平年代,处在一个吃得饱、穿的暖的时期,不需要为了让别人而损失自己,但是应该具备这样的品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自己良好的品质,让社会认可自己。
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来的。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也是解决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机。如果我们只注重课堂上的说教,而没有把要求放在这些小事上融会贯通,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往往就会造成小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即使通过硬性要求强迫学生们做到了一些表面上的文章,也不可能变成学生们自觉自愿的社会公德意识。因此,我认为,注重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调整,是培养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素质教育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表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表
1您的年级()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
2您的性别()A女B男
3您的学科()A文科B理科
4您在公交车上遇到不给老幼病残让座的人态度是()A很气愤,认为没有公德B一般,对那人评价降低层次C无所谓,我有时累了也不让座5您在校园里或大街上看到“不穿上衣的男士”态度是()
A很不舒服,太不文明B天热,他们也是没办法,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那样C一般,自己也那样出去过D没感觉
6对于穿拖鞋上课()A不文明,对老师不尊敬B凉快图舒服怎么都行,我偶尔穿过C允许。但自己不会D夏天我天天穿
7对于在校园内或其他公共场合乱扔垃圾的看法()A很鄙视。宁肯拿在手里也不乱扔B人家出于无奈,周围没垃圾筒,但自己不会C我也扔过谁让找不到垃圾筒D怎么方便怎么来
8对在课堂上或自习室手机不调震动的人,你的看法()A自私影响他人,根本没有公德意识B大概是忘了调,我也有过那样经历C就影响别人一会,自己有急事怕耽误
9当你拣到别人财物时你的想法是()A人家着急赶紧联系上B钱少自己要。多了上交C等失主来找D路不拾遗不拣
10你使用“对不起”的情形是()A与他人有碰撞不管大小,不管是谁错B当自己碰到别人时才说C自己有过时,视对方反映而定D很少说
11在食堂吃饭后你会()A主动把餐盘送到门口清理工那,并尽量把垃圾带走B只管餐盘,桌子椅子,自己用过餐巾纸不管C餐盘留在那等清理工弄D视情况
12在超市买东西你会把不想要的商品放在()A不管已经走了多远都会放回原处B看远近,尽量放在同类商品处C随便放D放到柜台处“孤儿区”、13在吃自助餐时你会()A吃多少拿多少很少浪费B有时眼大肚子小浪费很多,但心疼C别人都浪费,自己不浪费成异类D经常吃不了,反正自己掏了钱,浪费点应该
14在大众场合您对情侣过度亲密态度()A影响不好,我从不和他(她那样)B正常现象,我们有时也那样C允许他人,但自己不会D没恋爱,不知道
15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你的态度是()A大声的不是场合,影响他人B不自觉的大声,我有时也那样C说明咱嗓门大,炫耀一下 D没感觉
第三篇: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素质高文化的大学生也急剧的增加;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未来的资源,同时也是将来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在成为这些之前我们应该做充足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过硬的本领,才能成为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做这些的同时我们要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该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因为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为此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我做了一次有关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特别是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逾趋明显,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美”、“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乐、知足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同时也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代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有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精神,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领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和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留着那颗原始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一个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他自主争先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道:“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有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的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正针扎在死亡的边缘正等着我们来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都表示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
早我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着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识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人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喜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要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我们周边的环境也日益的发生着变化,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在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有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去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堂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造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学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03年南京某高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来不作弊的大学生存在!一般都认为大学生中每次考试中或许多考试中之多至少有一个大学生或在考试中作弊,这明显的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法律法规了解还不够好没有自觉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领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应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
当代大学生只有做到“助人为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国家才会进步人们的素质才会有更大的提高。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应大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特别是教育在校大学生及广大青少年积极培养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要以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社会公德才将会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综上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只有这样做才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是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仍有许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究所所长王伟凯表示:“大学生依然单纯,素质并没有下降”在得到社会肯定和表彰的同时,我们应该时刻谨记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不足,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完美、才能更好的做好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发扬人,更好地做一名社会公德的形象大使,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发扬下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示范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缺点和弱点,比如:公共卫生习惯差、随地吐痰、乱动杂物、在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反学校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就餐时任意插队、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态度不端正、试作弊屡禁不止、信意识淡薄助学贷款久拖不还,基础文明行为示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差,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不讲节俭相互攀比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不能爱护公共财产、公共场所财物严重受毁等这些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意识是非常的要。
在我的调查中,部分的大学生的集体荣誉观念较强但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在回答个人和群体或集体发生矛盾时,49.8%的同学选择以群体或集体利益为重,有38.6%的同学选择了兼顾利益和个人利益;在问及是否想成为一个先人后已、先公后私是,有72%的同学回答想有24.5%的同学表示不想。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为他人和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是比较强的,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内心并不想失去个人利益,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兼顾集体利益,从后一个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个人主义倾向。
同时也随着现代科技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带来现代病,人的物代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与机器接触的机会和频率增加人际交往的减少人情味越来越淡道德意识自然开始减退,现在的社会交通设施现代化网络电话等方便了人们的联系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与人在一起的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减弱;另一方面,人物之间的接触淡化了中华传统的礼仪要求,甚至最起码的礼貌也失掉了,这种情况使他们道德滑坡而且网络使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信息量大,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信息都会有,难免会有错误和不健康的信息这也给大学生社会公德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从以上的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的提高个人内在修养,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才会传承下去。
第四篇: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建设
浅谈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建设
作者:物业 吴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77 更新时间:2011-4-14
说起中国人的社会公德,都不免要皱眉头。早在一个世纪之前,美国人史密斯博士在《中国人质》一书中就谈到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按说人活在社会中不是一个人的天地,人与人之间的本就应该讲点规矩,否则社会就难以维持了。可就这样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却不是人人都能明白。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缺少社会公德意识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在这方面育严重不足。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在进行崇高的政治思想教育,而对一些起码的规范和基本的做人原则却不够重视。更有甚者,发现社会公德的高低与我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并无直系。在高等学府的象牙塔内厕所不冲是常有之事;上课、开会学生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恋人在光天下搂搂抱抱却旁若无人;学生食堂抢饭插队屡见不鲜„„如果说缺少社会公共意识最关键的是在这的“教育不足”但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难道连最为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意识都没有吗?
在我校校园环境卫生的巡查检报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条:xx草坪上内有垃圾,xx中间有少量纸屑食堂旁的花坛内总有少量纸屑,隧道内总有垃圾建议安置垃圾桶以改善隧道内的卫生环境„„北区再长也不过500米的距离,况且在隧道口两边的出口处都设有垃圾桶。敢问,隧道必须设置多少个桶才能够保证没有垃圾以维持基本的卫生环境?那么,大学生就能够在没有垃圾桶的的路段上随便圾吗?不随地乱扔垃圾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能明白且遵守的道理,难道在大学生这儿就得用多设置几圾桶来解决吗?试问,有没有想过校园环境卫生的维持,绝不是多几个垃圾桶,多派人清理,多加管部门管理力度和强度就能解决的。其根本问题在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建设和加强。在此,的能够体会到邓小平同志曾说的“教育失误”的含义。曾经在一位美籍学者的书中,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欧洲到处静悄悄”书中简单地描述了欧洲西方一些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或许在我们中国人眼中,西方发达国家,注重自我,讲求人权,追求个性不顾及他人感受。但是他们在讲求自我的同时,在公共场合是及有社会公德意识的。在餐厅,你绝能听到吵吵嚷嚷的谈话声,两个人或多个人就餐时也只用彼此能够听得到的声音。在车站,你也断会看到挤车抢座位的现象,大家彼此遵守规矩自觉排队,井然有序。在这里并不是要标榜西方国家种,而是希望让我们更加明白在公共场合注重自我社会空间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的社会空间。尤其是的大学生们,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及其个人素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程水平。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西畴县鸡街中心校 侬文秀
[论文概要]: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教师如何挖掘学生身上隐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了源头:首先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实施开放式教学,质疑是培养创新的基石,评价是培养创新的动力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在不懈的探索中,无疑为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求导创新的教学环境,学生心中的创新之火更加炽热,思维更加敏捷。
[关键词]:创新意识 源于培养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所以我们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就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初步的创新能力摆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创新意识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育契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有的放矢地让学生有发挥创新意识的空间,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俗话说:没有创造力的教师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影响下,现代儿童变得非常敏感,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面对着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对学生随时的提问和质疑,我们的老师回嫌烦、不置可否?还是及时评价、去积极地帮助他们一起解决呢?要知道,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教师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那么培养学生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水之鱼。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对象是人,活动的目的也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所谓的“师者,人之范也”,除了教师行为方面是模范外,其教师的意识和能力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源泉。教师的创新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 摇篮,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母体。因此,教师要加强创新理论的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汲取最新的教育成果。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在理论学习研究中培养教师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体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能力等,从而使创新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形成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种意识、一种思想,渗透在教育教学中,融化在血液中。创新教育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并使它逐渐丰富和完善。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而应是富有创造性的智慧启迪者,是学生学习时的共同探索者,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者。因此,我们不但要当好学生的“保护”人,而且要及时肯定学生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别出心裁得不太合理,也不要轻易否定,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就好象保护荷叶上的露珠。
二、实施开放式教学
陶知行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开发式教学强调为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创造广阔的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还要为他们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教材、组合、构造、功能等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扩散思维,从多种途径中将求知识的奥妙,真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看法,鼓励他们展开思想碰撞,发表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努力使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①创建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民主意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高。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与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敢于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为他们提供火花迸发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敢于充分表现自己,课堂上应敢“放”、敢“活”。②让创造在活动中起飞。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如习作课中题为《未来的——》,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有了自己的奇思妙想后,出动了创新欲念,有的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积极写作,还有的甚至还画出了自己未来物品和想象的图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积极动脑动手的习惯。③宽容对待合理的挫折和失败。应该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活动中合理的挫折和失败,要发扬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教师还要肯定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千万不要责怪、埋怨、冷嘲热讽,要仔细分析合理的成分,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充满信心。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就能实现教育创新的第一步。
三、质疑是培养创新的基石
学起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多源于疑问。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无数个“为什么”,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心情舒畅了,思维就会进入最佳状态,这时他们就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还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的可能。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为此,教师要多安排质疑的环节,并诱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筛选、评价,能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学贵有疑,“疑”是思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
四、评价是培养创新的动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总结评价时,要突出做好学生的创新出现时的总结评价,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
①对创新的实现者要恰当地给以表扬和鼓励,用激励的语言、或热烈的掌声、或赞许的目光,使学生充分品尝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创新”的不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更加灼热,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稳。对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给以肯定性的评价,另一方面要及时以画龙点睛般的指导,不能以简单的否定。即使是对那些自以为与创新无缘的学生,教师也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在教学中,要从他们的错误寻找出一定的思路和创意,给以鼓励性的评价,使其获得“我还能行”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进取创新的动力。②宽容性评价,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在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偏离主题的、超越“常理”的想法,违背“逻辑”的“驳论”,不要简单否定。倘若教师居高临下,用成人的眼光、成人的思维习惯去全盘否定,就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意识,浇灭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尤其是学习占劣势的学生,有可能从此一言不发,听之任之。因此,教师通过宽容性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自信,享受到创造的欢乐。③延时性评价,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及时地给以评价,如“答得很好”“你太聪明了”“你真棒”,这时适时的评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以终结性的评价,使学生头脑中新奇的想法也就难以自由地表现出来,自然就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而延时性评价却不急于对每个学生的言行评价,作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使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 更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④点拨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相对狭窄,思考问题有很大片面性,不能拓展思维,教学中合理应用点拨性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用很大作用。在教学中抓住契机,用点拨性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引领学生达到一个更新的高度,使学生为自己的发现而自豪,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生根、发芽”。总之,课堂评价与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将会更深入、更完善,推动创新教育步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只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兴平西畴县小学教师论文集[J].西畴教育局教研室,2003,09 [2]沈怀灵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M].云南课程教材研究杂志社,2009,03.第2223期 [3]王正伟 全国教师优秀论文暨案例选编[J].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07.第一版 个人简历:
姓名:侬文秀 民族:壮 出生年月:1978年2月
1997年7月毕业于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 97年—2001年 在西畴鸡街大在小学任教,2001年至今在西畴鸡街中心小学任教。2001年考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于2004年毕业。2007年至今在本部进行汉语语言文学本科函授学习。联系地址:西畴县鸡街中心校 邮编:663504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