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y New Neighbor教学中评价的设计
My New Neighbor教学中评价的设计
桓台县实验中学 王茂泉 2012年8月3日 14:00
崔怀亮于12-8-3 14:57推荐并加10分您的教学设计包含了学习策略,关注了中下游学生,关注了评价,设计了情感目标,甚至前面的教学目标的英语写法都进行了改变,说明您认真进行了研修,这很好。对于阅读的设计思路也是合适的,即PWP设计。一个建议:单词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涉及到,是吧? 宗志红于12-8-3 15:11推荐教学过程中注重形成性评价的活动设计,设计合理有效,值得大家学习。
My New Neighbor教学中评价的设计
(整堂课的重点放在中、下学生身上)。
I、Learning objectives:
1、Knowledge objectives:
(1)Understand the text,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2)Master the usage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2、Ability objectives:Can talk about events happened in the past.3、Moral objectives:Learn to understand others,learn to how to care about others.II、Learning keys:can understand the text,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III、Learning difficulties:how to describe events happened in the past.IV、Learning procedure
Step
1、Warming up
1.Teacher introduced what he did yesterday.Then asked the students what they did last weekend and let them answer one by one.【学习策略设计】:通过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主动参与交际, 提高有效学习的能力。
【评价】: 问题较简单,属于复习口语交际能力,鼓励中下水平的学生回答,多给与一些激励性语言,让他们找到自信,树立自信心。
2、Teacher told them what he did last weekend(Repeat the text)---he met a girl.And he might told the students something about the girl using some pictures.Have them guess “what happened to her?” to lead in the new text Then ask them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her?”
【学习策略设计】:通过老师的叙述,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会聆听的方法, 并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
【评价】: 先让优秀的学生说,给中下水平学生做出例子,然后指导中下水平学生仿说,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师生之间的关怀,让他们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行。
Step2、While reading
1、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When did the girl move in?
2)What did the neighbor look like? 3)What did Lucy see about her neighbor?
【学习策略设计】: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即教会学生,通过略读,跳读,迅速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评价】: 读的过程中,优秀学生能快速找到答案,然后要求他们划出识记自己认为重要的单词、短语、句子。学习有难度的学生要尽力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2、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ell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1)The girl was the same age as me.2)The girl looked happy.3)There are some books in the basket.4)I left the basket in her yard.5)We became friends now.【学习策略设计】培养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不放过任何有效信息的能力。(即搜寻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评价】: 以上任务,学习上有难度的学生可以听录音跟读,而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讨论的小组可以进行小组间交流。
3、DISCUSS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Lucy? Discuss in groups first then say out their own opinions one by one.A: We should be ready to help others.B: We should be kind to anyone.C: We should help people who are in trouble.D: We should give our seats to the olds, the disabled or woman with babies.E:We should understand others.F: … 【学习策略设计】通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老师加以必要的引导,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关怀他人,热爱他人,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
【评价】: 问题较简单,属于复习口语交际能力,鼓励中下水平的学生回答,多给与一些激励性语言,让他们找到自信,树立自信心。
4、Read the text again carefully and quickly ,then complete the following.Last weekend, a new girl ______ in next door.She _______ lonely.I _____ a great idea.First, I _______a piece of paper into the shape of a basket.Next, I _______some grass and put it inside.Then, I____ the rest of the basket with candy and flowers.Finally, I _______ a card.I ______ the basket on her doorstep, _____ her doorbell, ______ away and ______ behind a tree.She _______ the door, ________ up the basket and ______.We ________ good friends after that.【学习策略设计】:通过阅读挖空的课文,让学生学会把握学习重点、难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即真正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能力。
【评价】: 先让优秀的学生说,给中下水平学生做出例子,然后指导中下水平学生说,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去感受师生之间的关怀,让他们觉得自己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努力,就能行。
Step 3 After reading
1、Close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 Busy Weekend I _______(get up)early last weekend.Then I ____(play)sports.I ___(have)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On Saturday morning, I ____(read)some books and ______(watch)TV.In the afternoon, I _____(do)housework.I ___(cook)dinner for my family in the evening.On Sunday, I ____(go)shopping with my friends.I _____(clean)my room, too.I ____(am)busy but happy on the weekend.【学习策略设计】:(强调注意动词的变化形式以及时间状语),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扎实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变为能力的方法。克服学生怎么听,怎么会,怎么做,怎么错的毛病。(加深对一般过去时用法的理解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评价】: 先让优秀的学生说,给中下水平学生做出例子,然后指导中下水平学生说,并且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努力, 就能行。
2、Improving
Discuss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Have them into some group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especially in their own life.Then write down their own opinions.【学习策略设计】: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勇于展示自己观点的能力。创设情境(真实的)帮助他们理解所学,并完成三大目标的整合实施。
【评价】: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要关注中下层水平学生的发展状况,把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课程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减小班级的两极分化现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兴趣的保持
Step 4 Writing Practice
Encourage them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what they did last weekend/yesterday, maybe they can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text.They should read together first after finishing writing in their own group.【学习策略设计】设计意图:在巩固本课所学内容的同时练习学生的写作技能,一举两得。
评价: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要关注中下层水平学生的发展状况,把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课程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减小班级的两极分化现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兴趣的保持。
教后一得:真正的教学,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切的中心、重心都是在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激励、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和评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和评价
上传: 周小勇
更新时间:2013-12-11 10:05:5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做好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一直都是教改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同时影响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消化和吸收,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如何通过改进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提升作业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作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作业的设计要功能化,多样化,生活化
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学生对于上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掌握和运用,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做好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要功能化
当前我们的义务阶段学生,学生个体差别较大,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也高高底不同,如果按照以往的布置作业的方法,一些学习好的同学觉得太容易,没有挑战性,而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根本吃不下,做不完,做不来。这种大锅饭形式的作业布置实在不适应新课程的标准。
同时作业设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修养,教学是一种文化嶷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包罗万象,各种数学思想都是数学文化,要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作业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的一种互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学生可以从教师设计的作业中感受到问题巧妙,学习知识的乐趣,以及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在批改作业中感知到学生学习的努力,学生学习的进步,学生学习的成功,并享受学生带来的那份快乐和满足。作业设计和评价中充满着教师、学生的情感与智慧。
2、作业设计要多样化
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我尝试设计了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按照小学数学作业类型的划分,我从作业设计的目标,完成作业的方法,以及作业的具体分类等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1)以作业设计目标分为①预习类作业;②巩固类作业;③实用类作业;④拓展类作业。
(2)从完成作业的方法分为:①单独完成类作业;②和同学合作完成类作业;③科学探索类作业。
(3)从作业的具体分类分为:①口头作业;②书本类作业;③游戏类作业;④整理复习类作业;⑤数学学习笔记。
3、作业设计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我们要让作业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向数学,要使设计的作业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偿实际生活环境相符,使数学生活化,同时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①作业度有童趣。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业,学生愿意花时间去做完它,同时会让他们感觉不到疲劳,更多的是一种幸福,因此,我设计作业时会比较注意童趣,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运完成每一道题。同时将作业的内容尽量接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并掌握数学,让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能自觉的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动力得到了提升,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②作业的形式要新颖和多样
作业设计不要拘束于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可以是口头类的,也可以是书本类的,还可以是游戏类的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也可以要求学生和同学相互合作完成,还可以回家和家长同挥来完成作业。作业还可以分为必做作业和选 做作业,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指向,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个性空间内完成作业
③作业的内容要有实用性
教师设计的作业一定要有实用性,越接近生活,就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冲动,“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到好的结果,只有让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自己动手,才能得到标准的结果。
④作业设计要注重难易搭配,份量适中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等方面,要做到难易适中,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题目太难,让学生望而却步,无法完成,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怨学情绪;韪太容易,又会让学生感到没有意思,同样也会降低学习和积极性,他觉得什么都懂了,什么都做的来,不需要再学习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上要不加重负担,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动动脑子就能尝到成功的味道。
二、作业的评价要灵活化,个性化、多样化
老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能够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因此,在批改作业时,老师既要全面公正,又要客观灵活。
1、评价方式要灵活化
以前在批改作业时,我一般都是“对的打钩”“错的打叉”,评价结果要么打分数,要么划等级,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往往以偏盖全,并不能准确的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不但达不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反而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对作业的评价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学习能力态度,以及参与合作的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产生信心并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然而将这一切转化为继续学习进步的动力,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是否合理,解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正确,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高和变化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一个正确准确的评价。
2、作业评价要个性化
学生是做作业的主体,但是每具学生的个性差别很大,对作业的评价不仅是关注学生成绩,还要关注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掌握,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作业的评价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形式的,除了用分数和等级做为评价以外,还应用评语的形式,评语可以给学生恰到好处的评价,让学生他们自己看到的优点,也同时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能明白自己今后学习的方向,一段好的评语可以胜似一次师生间的谈心,表达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之心,爱护之心。对成绩好的学生那是“锦上添花”,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恰到好处的鼓励和鞭策,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沟通,同时要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关照,因为他们更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
3、作业的评价要多样化
教师的作业评价不能简单的打一个分数或者打一个等级或者是一段评语,它应该是全面的,互动的,多向的,我们必须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别,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一样的评价,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集体评价,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老师只要把握好火侯,时机,充分利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的爱上学习。例如:一些作业可以让同学们集体批改,并公示结果,对错可以说说理由,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记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知过程,也是一段探索之旅,作业是这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作业设计中的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地进行评价,就能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成长。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多元化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和评价方法多样化。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追求的教学目标。数学作业是一项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是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事实上我们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靠一只红笔,在作业本上批批简单的优、良、中、差,作业内容是千篇一律的课本的第几页第几题,也许有的老师从作业中看出自己教学的不足,在下一节课上对某些好的或不足的地方做出简单的评价,指导学生作出纠正和反馈。教师评价简单客观,忽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也忽视了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励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作业中体现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这几方面:
一、作业评价形式的层次性,评价过程的具体性
1.作业形式的层次性。对于书上的练习题,试一试或课后作业,可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能力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作业评价标准,改变过去数学作业整体划一的形式,避免影响学生充分发展、有机变通的作业形式,分层设计、评价作业,以便优等学生充分施展才能,中等生能尽量发挥,后进生能独立完成任务。
例
1、在教学完乘法分配律后评价性作业
(1)基础(我一定能做好)
×64 + 35× 36
25×(4+8)
66×(10+2)
253×6+253× 1(2)目标(我可以完成的)
132×75-132×2
564×35+64×34+64×
85×19+85
(3)冲刺(我来试一试,我行)
42×25
58×101
99×101
不同层次题目用来评价能力不同的同学,提高同学们基础、技巧、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给予不同的评价方法,如:A、全对打勾,B、全对打优 C、全对打优+☆等评价方式。
例
2、在学习完画图解应用题,就提供给大家一幅情境图,设计不同题目供学生选择
(1)请根据情境列式
(2)请根据情境写数学故事
(3)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选择层次作业设计,考虑各个层次学生,也让基础差的学生去挑战更高评价的作业,做大胆地尝试。
2、作业评价过程具体性。我们在批改作业时,通常以速度取胜,看一看简单列式,结果是不是正确的。即使步骤有些是正确的,但结果因为小小失误是错误的,都是一律的评价,这样大大打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信心。其实有些学生在作业中敢于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只不过是想法不成熟等等原因,造成结果有误差,所以我们必须具体地评价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能只看结果。要从(1)解题思路合理吗?(2)解题方法合适吗与众不同吗?(3)解题过程简洁吗?
(4)解题结果正确吗?等这些环节作出评价,对了解学生作业的各个环节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环节给予不同评价,不放过学生基本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不放过学生独立创新,选择简便方法的过程,给予适当评价,对于发展学生数学素养,认真思考问题能力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作业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人的内心总是有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作业,从中找到闪光点,给予激励的评价。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有人说老师的语言像一把火炬,能照亮学生的美好的未来。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认真评价学生的作业,让作业也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我们必须改变单纯给作业判定等级的评价方式,尝试作业评价多样化的
方式。
(1)神奇的评语。当学生粗心而计算结果错误时,你可写道:“搬开粗心,仔细前进”“你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如果能提高正确率,那就更好了!”“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吧!”当学生有创意敢于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写道“你的想法真不错,让老师也学会了一种新方法。”“你真聪明,比老师的方法好多了。”当学生作业又有进步了,你可以写道“老师真期待你的下一次作业。”“你又进步了,老师真开心!”当你看到优秀作业时,你可写道“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批改你的作业,老师心情真好。”一句简短的文字,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评价,也许,它会让同学更靠近你,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2)巧用简笔画。时间上的限制,也许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位同学每一次作业都用评语评价,你可以尝试用简笔画。如某位同学解题方法特别,你可以画上竖起拇指的手指头,如某位同学作业非常好的时候,你可以画上(^o^)表示欢喜,哪位同学作业特别不理想的时候,你可以画~~>_<~~,希望他加油!
三、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
1.自我评价。当学生自己做完某次作业时,可以先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这次作业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书写方面、正确率方面、解题方法方面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前后学会反思,了解自我情况,比较学习的变化,形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明确自我发展目标。
2.同学互评。互评是几个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评价者能发现被评价者的优点把他的优点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可以发现被评价者的不足,让他纠正错误,引以为鉴。掌握评价,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学习。当然,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语言要委婉,评价要得体客观现实,如“你的书写规范”“你的方法值得我学习”“我觉得那样做会更好一些,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有点粗心,下一次要注意一点哦”同学之间的互评不仅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增加友谊,也无形中培养他们客观评价事物的一种人格魅力,通过互评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体会成功的快乐。
除了这几方面我们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利用多元化评价,为学生创设舞台,激发学习动力,为他们扬起成功的风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方式渐渐地不再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甚至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巩固已学习的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方式。既然作业如此重要,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就要努力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一方面忽视了作业的作用,同时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也存在很多不好的方式。如教师在评价时,采取的评价方式很单一,只有优、良、中等等级,这样的评价很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甚至能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时有差距的,做到因材施教。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下面我谈谈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一些新思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断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要善于捕捉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满怀的信心去学习,不断地进步和成长。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人性的弱点》作者卡耐基曾经 7
说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学生也一样,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而作业正好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教师要通过对作业的评价,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好与坏,直接会影响到他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帮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作为师生互动的一种平台,能够在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之间搭起桥梁,帮助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欣赏他们,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从而能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努力的方向。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因此,我们作为执教者应该充分发挥作业评价中评语的作用,而且努力做到评语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语,比如对于成绩好,字迹不工整的学生,我们可以说“你的作业做得很正确,如果字迹再工整些,我相信会更好的。”再如对于爱好体育,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说“运动可以锻炼你的身体,而数学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啊!等等。这样的评语很有针对性,同时语气更能够让学生接受,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同时也指明了他们努力的方向。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不仅要关注作业的正确与否,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开发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解“幼儿园买了一批玩具,买小汽车用去64.96元,比买积木多用了22.76元,比买积木与拼图玩具所用钱的总数少3.92元。买拼图玩具用了多少钱?”一般解法都是64.96+3.92-(64.96-22.76)=26.68(元)。而有一个同学除了这种还写了解法二:3.92+22.76=26.68(元)。我在这道题边打了大大的“☆”,评语是这样写的“这种方法真简单,你很棒!”这样的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曾近有位教育家说过“学生的头脑不是教师去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教师去点燃的火把”。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和赞扬。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多给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觉得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从而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渐渐改变自己的缺点,同时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期待得到更多赖在老师的表扬。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发现了学生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尽量避免正面的指责,学会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以及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去改正从而不断促进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师生之间沟通和情感交流
教与学的过程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往往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师得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高高在上,造成学生不敢与老师交流和沟通,严重影响了教师得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评价往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作业评价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一个等级,而是集中体现在给学生的那些期待性的评价中。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帮助他们获得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不断促进学生进步,使他们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数学作业的素质化评价
数学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了解数学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的探索。有效的数学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是学生真“活”起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采用什么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业,我在这里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师生互动,评价课堂上作业。
课堂上作业,能及时反馈教学质量,能及时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对课堂上作业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探讨解题方法的积极性。
1、教师重点当面评价。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当堂讲解或由学生讲解答案,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包括数学素质、知识、技能等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同困难,出现不同错误,在这样情况下,当面重点评价会收到良好效果。教师一面批阅,一面评价,帮助讲解纠错,使其明确自己错在哪,原因是什么、怎样改正。同时,教师也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与鼓励,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学生自评,再同桌互评。一些比较基础的堂上练习,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自我评价,再同桌互评。这样,通过内省与反思,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动力,养成练习后能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同桌互评,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悟出真理。
3、小组互相评价。对于堂上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再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学习结果,最后再由老师进一步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学习氛围。在相互交流中,以优带差,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目的。
4、当堂巡视,口头评价。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它的特点是直接、快捷。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当堂做的数学作业及时评价。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写作业磨磨蹭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说了无数次不见效。有一次当堂做数学作业,发现他这次数学作业比平时写得快,我立刻进行口头表扬了他,经过多次当堂口头表扬,他写作业写得又快又好,以后他就有一种快的心理暗示,写作业越来越快。
5、学生自己批改评价。学生自己做完作业自己检查批改,欣赏自己作业的优点,分析作业产生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就会在作业反思中提高。教师在批改作业中只起引导作用,对作业进行整体分析,交待批改要求,学生批改后教师检查核定。
二、巧用评语,评价课后作业。
在课后的数学作业批改中,如果只是简单地打“√”、“×”,然后评上一个等级分,这只能表示解题的正确错误而已,而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能力及学习习惯、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不能反映出来。这样,就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不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因此,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应加入适度的人文性评语。作业中的评语,应该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还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要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
1、诱导学生思考,自我改错。当学生在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 9
错误时,我会在错误的地方作个记号,写上“运算顺序对吗?”、“想清计算公式”或“请仔细再算一次结果”等评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改正。这样就会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也不会打击他的信心,同时,引起学生对错误的重视,明确错误的原因,能有的放矢地改正,而且印象深刻。
2、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激活创新意识。对学生作业中的巧解、灵活解答、一题多解,我会在下面写下“这种解法真妙”,“你的方法真多”等评语,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3、关注个体的差异,体现人文关怀。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的数学作业进行人性化的评价,写上几句感性化的评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作业的评价,对他学习的一种肯定。人性化的评价可以包涵对学生今后作业的期待,以及对他进一步地鼓励、赞赏或者是更好地建议等。如:“你的这个解题方法太巧妙了!”“期待你下一次作业的优秀!”“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试一试吧!”“把字写得漂亮一点就更棒了!”像这样的评价虽然简短但可以发挥一点激励、导向、调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发展。只有教师尊重、鼓励、赞赏学生,学生才会有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学生非常欢迎教师的这种人性化的评语。教师在批改中能长期坚持人性化的评价,学生就越期待,他们希望看到作业批改完之后,老师又会给他怎样的一个评语,是一句激励的话语,是一个可爱的笑脸,还是一个„„
4、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回家写作业容易拖拉,做作业时有的学生边做边玩。要求学生写完作业交给家长评价,让家长用评语的形式把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对老师的建议写在作业本上。老师重点对家里完成的一些重点题进行评价;对后进生的作业进行重点评价。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互动参与的渠道,良好的作业习惯逐步养成了,回家做作业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了。家长参与评价也有利于家长走进新课程,转变观念,既增进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又形成家庭学校对孩子教育的合力。
三、发挥漂亮印章的作用,评价作业的整体效果。
除了用评语激励学生,提高作业的质量外,我在想运用不同的印章,评价不同作业的整体效果:作业全部正确而且书写端正整齐清洁的,盖个“好”图章;字体端正、整齐清洁,答案正确率在95%之内或作业有进步的,则盖个“★”图章。并且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作业评比活动,评出奖励奖章最多的前5名。通过这样的评价,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又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缺少评价的作业是悲哀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传统的批改方式上,应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注重其发展性评价,才能促进素质教育。
第三篇: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后,让学生在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以及同桌进行互评。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评价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知道了光的三种现象。知识应用:会结合生活实例,知道其原因。
表现情况:认真思考,课堂上发言,表现积极。
学习方法:对其他类似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迁移学法。
教学方面: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教学效果等。(1)学生自评表:
知道了光的三种现象 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知道了现实中各个实例是光的哪种现象 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掌握了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 掌握□ 基本掌握□ 没掌握□
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很好□ 好□ 待改进□
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很好□ 好□ 待改进□
(2)同桌学习互评表
同桌姓名:
等次:优、良、中、差
积极参与实验研究的分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 表现积极,举手发言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我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程度(3)教师评价表
全体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参与教学 非常好()很好()一般(教法的安排是否恰当
非常好()很好()一般(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发言
非常好()很好()一般(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非常好()很好()一般(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的体验,每一名学生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非常好(()一般()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非常好()很好()一般(学生学习本节课还存在的问题:
想法:
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很好))
第四篇:怎么评价教学设计
篇一: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
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教学活动。评价的直接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劣作出鉴定,二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原因作出评析,帮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教学认识。经常开展评课,有利于教学问题准确诊断、正确决策和引导,有利于激励教师苦练内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切磋技艺、交流经验。评课对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评课方法: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评教材处理。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
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看教学思路设计
1.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 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端正教学思想、严肃教学态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学基本功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所谓教学基本功,笼统地讲,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只要是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基本阶段和格局的顺序,存在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体现启发性原则。因为它主张的是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这是现代教学模式的一个起码标准。二是体现目标性原则,即模式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要求相符。
②教学组织能力。模式的选择只决定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框架,而要使教学过程“活”起来,关键要看有效的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分为教与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组织。对于课堂教学组织,目前尤其要注重学生学的组织。因为学生的“学”未组织起来,教学活动就不可能按照既定的目标进入“状态”,教学目标就不可能较好地达成。③教授行为策略。教授行为策略主要是指课堂提问的策略、处理学生回答问题的策略、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提示信息的策略(包括板书、演示、视听方法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策略、引出见解的策略、作出结论的策略等等。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讲“道而弗牵,开而弗达”,以及西方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都强调在启发引导和作出解答上,要把握“火候”,讲究教授行为策略。教师的教授行为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学组织的效果。并且,教师只有讲究教授行为策略,教学工作才可能达到艺术般的高度,给人以艺术般的享受。要特别提出来的是,有些课堂教学自始至终一问一答,热热闹闹,问题频繁而肤浅,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这种看似“启发式”教学的“有序”开展,其实不仅不能真正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还将导致学生日后更大、更深刻的思维混乱。
④教学机智与表现力。教学机智即教学活动中的应变力和即时组织力,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能否因势利导而又使教学活动不越轨。教学表现力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工具的能力,它包括语言表达力、情感表达力及运用教学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等。教师只有做到身心一体化的表达,教学要求和教学影响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可以说,这是教师的“演技”。
⑤理论功底与知识面:教师的理论功底,一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实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后自己说课的理性分析,能否据理“自圆其说”。教师的知识面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根据当时的教学需要,信手拈来相关知识充实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丰满。教师表现知识面广,还有利于“博学多才”形象的建立,为教师多增添几份教学魅力。
篇二: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评价教学设计的好坏,一般应该看教学过程中是否强调了下面四个基本要素,是否解决了三个重要问题? 这四个基本要素是: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局部和环节,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首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信息,完成教学任务。2.学习特征
分析教学对象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3对教学资源的分析 4 对教学评价的分析。
此点必须周密考虑,做出评价设计。做到确定评价对象和目的明确,评价内容和目标必须具体,制定出评价标准。还要充分的获取定性,定量的资料,最后进行价值评判。
三个主要问题:
1.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
2.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3检查和评价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节好课的特征必须照顾到教学的十个教学环节: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选择课题和任务;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科内容;阐明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利用教学资源;提供辅助性服务;进行教学评价;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专门研究了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1、诊断功能
2、激励功能
评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这是因为,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教师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指导;学生据此变更学习策略、改
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评价有利于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如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些观念。另外,教师可以在估计学生水平的前提下,将有关学习内容用测试题形式呈现,使题目包含某些有意义的启示,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额的学习经验或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评价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认为评价教学设计好坏应看是否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应从原来以自己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地位的转变是将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课、被动接收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两方面转变所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2、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形式单一,只重知识的传递,只能使学生处于机械训练,被动参与之中。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应由传统的教授学生记诵什么,思考什么,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交往、如何发现,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从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使数学趣味化。
3、课堂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逻辑分析—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了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应是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
4、课堂教学评价的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而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更侧重于形式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篇三:如何评价课程教学设计
如何评价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员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课程教学设计为教员展示其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评价课程教学设计一定要有整体思路,掌握好“评”的角度,用系统、整体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组织实施。既要评方案本身,也要考察设计思想,还要进行必要的延伸,以期达到以评促建、重在引导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教学;设计;评价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员实施课程教学前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对教学组织实施活动的整体筹划。对教员来讲,课程教学设计最能体现教员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教员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评价课程教学设计,对于促进课程教学设计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
(一)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员个体劳动成果的结晶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员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要求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从实施主体来讲,可以是教员个体来完成,也可以由一定范围内的教员群体来完成,比如,教研室、教研组等。但是无论谁来完成,都不应该强调形式上的完全一致性。从教学活动的本质来讲,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员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的实施反映了教员的教学理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教学风格、个性等。这种追求必然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正因为如此,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设计者,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作为评价者,不应拿一把尺子来衡量设计的好与差,优与劣。(二)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员在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准备活动
理念指导行动。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从事教学设计,不仅反映设计者的教育理论素养,也决定着能否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适应学员认知需要的教学实施方案。因此,设计者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应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并且贯彻设计始终。以学员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理论重要的观点,教是为了学,教服务于学是我们实施教学设计应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第五篇:教学设计及评价
资料三: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及评价
一、有效地理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
1、教学方法选择适当,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运用灵活,各种方法配合得当。
2、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结合自然,并运用启发式完成以上教学目的。
3、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机结合,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
4、课堂教学符合地理教学原则,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5、教学效率高,效果明显。
6、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是反映教师功底、检验教师教学能力和特长的方法。
二、设计地理教学方法的一般步骤
1、钻研教材是设计教法的基础。
——钻研地理课程标准
——钻研教材的科学内容和内部联系
——钻研教材中的“双基”构成及重点、难点和关键 ——钻研教材的层次结构
——认真钻研插图、插画、表格、注释、作业
2、分析学生是设计教法的依据。
3、安排教法的实施细则。
4、确定总体的教学方法结构。
三、钻研地理教材的步骤及范围
1、熟悉教材:通读教材,深入掌握章节教材的知识内容,熟知教材体系与组成结构,理解有关地理概念及原理,理清知识系统与层次,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教材中的文字、图象、作业等都认真体会,这是钻研教材的第一步,作到一个“懂”字。
2、分析教材:
① 分析概念,掌握其内涵、外延与应用。
② 分析重点、难点,掌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及层次。③ 分析内部结构,掌握知识系统。
④ 分析知识联系,认识局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⑤ 分析知识的性质,确定教学目的。
3、组织教材:
组织教材要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章节教材内容、学生认识规律等理清教材层次,编好纲目,作到重点突出,把握关键,使教材条理化、系统化。其原则是:依主次决定取舍,依难易定祥略;补充不喧宾夺主,删减不遗漏重点,丰富充实不致臃肿繁杂,简化合并不致干巴空洞;调整顺序要适当,其中叙述或分撒说明处理要慎重,集中不孤立,分散不割裂;对前后顺序安排也要多思考,既不机械重复又不致逻辑混乱,作到一个“活”字。
四、教案的内容
1、教材的章节课题:公开课或研究课的教案还应该注明教科书全名、出版年月、章节页次,授课班级。
2、教学目的: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的具体目的。资料三: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4、课的类型:即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如综合课、学习新教材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5、教学方法:本节课在组织方法和认识方法方拟采用的具体方法。
6、地理教具:本节课使用的教具名称,如教学挂图、模型、仪器、电化教学手段等。
7、教学过程:为教案的核心部分,包括本节课师生活动方案和知识内容,一般从引入新课开始,以教学环节为单元,每部分包括讲授提纲,教法运用,承转小节,师生主要活动,最后到巩固新教材环节。
8、作业及要求:所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或所在的课本页次及思考练习题号。
9、课后分析:即教案实施后的简单小结。
五、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1、组织教学
2、检查与复习
3、引入新课
4、学习新教材
5、巩固新教材
6、布置作业。
六、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认真备课
2、教学语言要准确
3、充分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
4、讲授的内容宜具体形象,联系旧知
5、讲授过程中要结合板书与直观教具
观摩课的评议
(一)听课记录的整理
说明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指出教者的主要优缺点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教者的自我分析
简述备课思路及教学设计 说明执行教案的实际过程 检查教学效果
(三)评议人员发言的基本要求
相互交换意见,提高评议质量 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与人为善,不强加于人,发言要有根据 要熟悉地理教材,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