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教学设计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一 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
太白中学
一、教案背景
近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是由思想变革到政治变革。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内涵虽然不同,但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等的不同,在民主发展的道路及最终所形成的制度上也各有特色。本专题主要概述了英、法、美、中四国在近代民主发展过程中将民主思想法制化,并且形成民主政治制度的历程。通过《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几部文献的学习,认识到近代民主化进程有一个由思想理论到形成法律的必经过程。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解析 1.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欧美三部著名的民主宪法,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以及三部法律文献体现的民主思想。2.解析
(1)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2)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定法律的准备阶段。
(3)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二)目标与解析 1.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将民主理论渗透到法律文献的重要性。通过比较这三个法律文献所体现的民主思想,领会近代民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2)过程与方法
闫青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络信息,查阅《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相关资料,分成小组,以问题和材料为中心,就这些法律文献所涵盖的民主思想及影响进行讨论。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挖掘最大的潜能,通过分组讨论、展示成果等方法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提前布置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基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在民主化进程中的曲折与艰辛。深刻认识民主化进程是人类追求进步的表现。
2、教学重点难点
1.《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2.体会《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所蕴涵的民主思想。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课编写导学案和教学设计及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整理关于三个法律文献的知识,温习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填写导学案。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直奔主题
本环节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激趣方法和设问方法,通过多媒体首先分别展示代表“空想民主”的手绘平面气球和代表“现实民主”的立体真实气球,两幅图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兴趣。其次,教师层层设问:
1、民主理论是不是异想天开的空中楼阁?
2、民主思想能不能践行为民主政治?
3、民主思想践行为民主之路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的回答中导出本课主题:写入法律文献的民主。
核心突破《人权宣言》人民主权天赋人权平等法律民主自由充饥画饼写进法律走向民主货真价实无论是北美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包括有人民主权的思想。北美的“独立宣言”多半是受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洛克、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派和百科全书派学说的影响;而法国的“人权宣言”,除了受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派和百科全书派的思想影响外,特别受到北美“独立宣言”与卢梭学说的指导。实质上,人民主权这一人民本身应该决定最命运的进步思想,并非是十七与十八世纪那些英、法启蒙学者所独创的。归根到底,这种进步学说还是历来人民运动的产物。——《对于北美“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理解和分析》王荣堂请回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异同。
2、基础闯关,预习检查
(1)各小组组长汇报本组同学预习情况,并且评选出“最佳小蜜蜂”。
(2)点兵点将法随机抽查各小组的预习情况,保证检查不走形式,保证检查不走个别,从而使教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3)教师展示基础闯关的参考答案,学生查缺补漏,差错补正。
基础闯关名称机构目的内容原则意义《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3、互动课堂,核心突破(1)各小组随机选择讨论问题。
(2)各小组组长分配任务进行合作探究。(小组长分配任务必须结合本组同学的具体学情,发挥组员各自的优点。)
(3)小组展示探究成果。(书面展示和语言陈述相结合)(4)各小组展示结束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订正、评价。(5)教师针适时对个别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点拨、评价。
核心突破《权利法案》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内容。《权利法案》确立了怎样的代议制度?它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二,分析1688年光荣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核心突破《独立宣言》
4、课堂小结,自我反思
材料一:洛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学说,他把在英国革命中提出的各种基本要求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并把它们说成了天赋人权——洛克材料二: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请回答:《独立宣言》的天赋人权与洛克的天赋人权的异同点。(1)教师给学生预留3分钟时间,由学生自主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对知识学习起到一个温故巩固的作用。
(2)学生毛遂自荐选1-2名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展示。(3)教师进行评价并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归纳。
5、当堂检测,知识达标
点兵点将法随机抽选几名同学进行当堂检测,一方面学生自我检查本课知识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教师掌握学生的学情反馈。
6、思维拓展,以古鉴今
学习了西方的《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三部民主法律文献,联想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复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感受约法中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达到学史明智、知史明理的历史教学目的。
思维拓展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7、布置作业,学情反馈
(1)对比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的内容,分析民主思想和民主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哪些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五)板书设计 多媒体课件(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顺利完成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教学目标。同时课堂中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体现课堂中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点的过快,过于着急,耐心不够。同时在形成学生大历史观方面做的还有些欠缺。
第二篇:协商民主:第一次写进党代会报告
协商民主:第一次写进党代会报告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协商民主写进十八大报告有什么重大意义?
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中共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将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和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不主张抽象的民主,不追求单纯的竞争式民主,而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
什么是“协商民主”
应该讲,协商民主并不是现在创造出来的,而是我们几十年实践经验的提炼、概括和总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一些学者提出“协商民主”这个概念,他们意识到选举民主存在不足,好多问题解决不了,便提出要推动协商民主,重视公民对话。我们在研究民主的实现形式时,注意到了民主研究的这一最新进展及其成果。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在提出自己的协商民主理论时,只是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主体内容是我们自己的经验。我们的协商民主在本质上也是对话和协商,但具有中国特色。严格地讲,西方的协商民主仅停留在理论讨论范畴,而中国的协商民主已通过人民政协在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也是中共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取得的最新成果。
协商民主的实质是什么?
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里的关键,一是“政治参与”,二是“有序”,并使这两个方面能够有机统一起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在为人民民主奋斗的过程中创造的民主形式,其优势就在于它能够在很高的制度层次上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为什么人民政协的特点有利于推进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各路人才荟萃,有智力优势;人民政协按界别组成,有组织优势;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有制度优势。具体地说:
一是界别构成好,中国的政协委员由各政党、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台港澳特邀代表等34个界别组成。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但在政协里只是34个界别之一,且总人数不超过40%,这一结构设计保证了人民政协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是组织形式好。政协按界别开会,政协委员没有上下级之分,这就打破了区域性和行政性的壁垒,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
三是工作机制好。政协委员通过各种形式的会议以及视察、调研等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并通过提案等形式表达意愿、意见。尤其是大会发言制度,是其他代表大会都没有的形式。近年来每次政协大会都有三场大会发言,近50人的发言有很多旗帜鲜明、切中时弊的内容。
不同民主形式的特点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怎么使人民能当家作主,需要一定形式来保障。选举民主、协商民主都是民主的实现形式。
选举民主遵循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通过群众无记名或记名的投票,让每个人有机会公开公平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民主权利得以实现。
协商民主遵循的是共识原则——人民群众中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人通过平等对话、讨论、协商,形成共识,而后所有人按共识行事。
还有一种是谈判民主,遵循的是利益分割原则,当选举票数相等或相近、协商无法形成共识时,通过谈判切割利益。
探索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民主问题的研究,在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中主要用的是选举民主,而在统一战线中主要用的是协商民主。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那代领导人一方面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另一方面考虑到有很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选不上人大代表,就把他们保留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选不上人民代表也可以参政议政,决策之前可以参与协商。到江泽民任总书记的时期,进一步提出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参政党”,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近十年,胡锦涛任总书记期间,又明确了党委在重大决策之前要进行协商,并且明确提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要把它们结合起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政治体制改革要把握好“三个要素”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个制度要把握好三个要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改革要破解的难题。
协商民主有什么优越性
同西方竞争式的民主相比,协商民主具有许多优越性。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关注决策的过程,从而拓宽了民主的深度;协商民主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从而拓宽了民主的广度。
近几年我们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结合起来。
一方面,人民代表的选举、领导干部的选任,都运用选举这种形式进行,从基层的海选一直到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选举民主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在广泛应用。这种民主比选举民主有更多包容性,适合东方人求同存异的文化传统。西方竞争选举是老百姓都能参与的,但结果不是每个人的权利都能实现,选出来的人物不能保证真正实现他竞选时的承诺。西方批判主义学者提出,选举民主有缺陷,要用协商民主弥补选举民主。而我们早就有协商民主这种形式。
怎样保证协商民主不变质 要保证协商民主不变质,首先,协商民主一定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不能沦为糊弄群众的手段。其次,协商民主的程序一定要公开透明,且要有规章制度作保障。现在很多地方有听证会制度,听证会也是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但有的听证会只找固定的几个人作民意代表,结果做出了老百姓不满意、不赞成的决定,这就是缺乏公开透明的程序保障。浙江台州的民主恳谈会很有成效,就是因为有一整套程序。从议题的提出,中间怎么讨论,到最后结论如何形成,事后如何监督等都有章可循。
专题协商会为什么具有开创意义
近十年来,人民政协工作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之一,就是创立了专题协商会这一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专题协商这种形式生动地体现了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在政协进行协商的精神,较好发挥了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魅力,已经成为人民政协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
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在贾庆林主席的亲自指导和带领下,倡导并实施“专题协商”,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是人民政协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一个成功探索,一个重要实践。
专题协商会选择哪些重大问题
十届全国政协以来,已先后召开11次专题协商会。围绕“统筹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
今年协商会的主题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央分管社会管理的最高领导都参加了,除了16位政协委员发言,还安排了发改委、民政部等4个政府部门进行互动。
专题协商以会议为主要形式,其特点是:抓战略性问题;党政高层领导出席;形成对话和互动的机制;提出比较成熟的意见建议。这11次专题协商会选题得当,时机适宜,筹备充分,组织周密,集探讨、交流、协商、议政于一体,既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体现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平等议事的协商要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创建界别协商为什么能破解长期困扰的难题
创建界别协商机制,是政协政治协商的又一大创新,也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一大探索。界别协商,正是人民政协的智力优势、组织优势与制度优势的结合点和交汇点,能够形成新的叠加优势,这是对政治协商实现形式的又一次丰富和拓展。通过界别协商,汇集各界别的智力资源,对一些领域当中最基本、宏观和长远的问题进行协商,有利于形成一些重大的决策参考意见,特别是行业性、领域性的决策参考意见,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发挥界别优势和开展界别活动的难题,也有利于专委会建设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政协机关建设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定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专题协商与界别协商有什么区别
专题协商是议题在先,求贤问政;界别协商则是聚贤在先,咨政建言。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有可能打造一个永不闭幕、全方位、多层次、有序、民主的协商平台。
推进协商民主做了哪些探索
协商于重大决策之前,是协商民主的一项重要原则。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比如省委通过文件对协商民主的程序作了明确规定,不仅规定决策前必须协商,还对协商的程序作了详细规定。有些省委在重大决策前,请政协先进行协商。有些省市已实行了好几年,初见成效。
很多探索很有意义,比如全国政协和许多地方政协都把政协作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平台,对重大问题进行协商时不仅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协商,不是政协委员的专家学者和一些普通民众也被吸纳进来。近些年来,在全国政协的一些协商会或提案办理会上,常常可以见到非政协委员的专家学者甚至网民的影子。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去年全国政协召开了一场千岛湖水资源治理的对口提案办案会,邀请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协商,还邀请了浙江、安徽两省政府负责人参加协商,这两个利益主体最后在政协这一协商平台达成共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也表态给予支持,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问题。
第三篇:法律教学设计
走 进 法 律
教 学 设 计
蚌埠六中 政治组
何香
第一课时 走进法律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典型案例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3、知识与能力
(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和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自我约束控制自己不良
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规则的分类(2)法律的三大特征(3)法律的作用
2、教学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
三、新课导入:
有些同学总认为生活中有太多的“规矩”,实在让我们“烦恼”,于是一位调皮的同学自编了一首“顺口溜” 请欣赏快板表演《我好烦恼》,表演者:黄睿哲 葛贤一 早上上学带胸卡,晚上回家要按时。见了老师有礼貌,上课不能有迟到。课上不让睡小觉,课下不能胡乱跑。自习课上不能叫,考场严禁带小抄。做操必须排好队,打架斗殴更不许。说话还要讲文明,办事还要讲诚信。在家还要听父母,走路要看红绿灯。一旦触犯国之法,失足便酿千古恨。各种规矩数不清,使我天天不开心。不开心呀不开心!
师:感谢xxx同学的精彩表演。在我们的生活中,确确实实有很多的“规则”约束着我们,如果少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法律在众多的规则中扮演何等重要的角色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讨论的话题------《走
进法律》。
四、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活动一:认识规则 多媒体出示图片:
① 六中门口因胜利路改造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 ② 在交警指挥下井然有序的交通状况。
讨论:①前后两种不一样的现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
②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为什么社会的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生: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守规矩、懂规矩,不然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那么规则是什么呢? 生:略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准确,那么就请同学们擦亮我们的双眼,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吧。
活动二:寻找规则
请同学从自身的经历或社会见闻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来寻找。
讨论:①列举规则 ②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以分为哪几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生:略
师:这三种不同的规则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为什么特殊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则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三:走进法律 表演小品
人物角色:甲:李刚之子李一帆 乙:公安局局长 丙:狱警两名 故事情境:
甲肇事逃逸,乙率丙两人前来捉拿甲归案 台词: 乙:“李一帆,你死到临头你还在家里看电视,狱警,快把他压上囚车带走!” 甲:“你们是活腻歪了,敢抓老子?!我爸是李刚!!” 乙:“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神圣不可侵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
罪,你爸是李刚我也照样抓你!快把他带走!” 丙:“是!快走!”
表演者:赵子涵 马泽悠 沙轶文 常雨彤 吴宇歌 讨论:
①通过观看小品表演,从法律的创制形式、法律的实施、法律的适用对象和
范围可以体现法律哪些最为显著的特征?
生: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师:法律和道德、纪律规章一样,都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要遵守的规则
②那么结合书本三者定义,完成课本88页表格,总结法律和道德、纪律规
着良好的社会秩序。而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四:法律规范我 多媒体出示: 材料一: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自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来,截至4月5日,东电已向海中排放3430吨低放射性污水,日本将超标100倍的放射性污水排入海洋的行为触犯国际法,并造成世界范围内的恐慌,日本官员已就此道歉,并立刻着手放射性污水的其他处理办法。材料二:课本88页小郑的案例 讨论:
①他们的行为错在哪里?
②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③这两则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生:略
师:因为法律的规范作用,使我们必须上学。必须热爱祖国,不能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不能打架斗殴,使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约束了日本和舞迷夫妇的行为。除此之外,法律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活动五:法律保护我三鹿奶粉事故造成患儿高达6244例,158人患急性肾衰竭。因此事,石家庄分管农业副市长被免职;根据刑法第144,150条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三鹿集团前董事长田文华进行刑事拘留。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共逮捕18人,刑拘28人。从而保护了婴幼儿的健康,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讨论:
① 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怎样? ② 本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生:略
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神”,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得知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活动六:收获与感悟
那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我们要学习、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使我们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使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师:回答的非常好!说到这里我们的新课就全部结束了,那哪位同学能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呢? 生:略 师总结归纳:说到这里我们都能认同每个人的行为都不是随心所欲的,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我们更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护。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一个不懂法的人将处处碰壁,更谈不上成就什么事业。所以,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去关注法律、学习法律、践行法律,争做一名守法、用法、爱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五、板书设计
一、为什么要有规则?
二、规则的含义
三、种类:
1、道德
2、纪律、规章
3、法律: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作用:①规范作用 ②保护作用
六、教学反思:待写篇二:《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学设计”
科左中旗宝龙山中学 王怀权 2013年5月6日
【课 题】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第一节《走近法律》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初步认识。
【学情分析】
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设计理念】
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及法律的作用,提高分析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通过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体现自身的感受;学习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和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并从中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特征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举生活实例,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节《走近法律》 环节二:我们身边的规则
活动1:认识规则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一)及图片:
讨论: ①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悲剧性的发生 ? ②这个现象给你什么启示?
师: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守规矩、懂规矩,不然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中,那么什么是规则呢?好,让我们来寻找生活
中的规则吧。
(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问题,在判断、思考、归纳中生成知识。)活动2:寻找规则
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学校、家庭、社会公共生活、体育运动等其他领域)
讨论:①列举规则
②社会中的规则可以分几类?(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
师:这三种不同的规则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为什么特殊呢?我们要学习法律区别于其他规则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3:走近法律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二)及事例:
①讨论:从法律的创制形式、法律的实施、法律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可以体现法律哪些最为显著的特征?
②结合课本三者定义,完成88页表格,总结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的区别。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每一种规则都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法治社会更离不开法律。
环节三: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4:法律规范我
多媒体出示:小郑的案例。
讨论: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舞迷夫妇的行为?
(3)如果这对舞迷夫妇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做,有什么后果?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
师:因为法律的规范作用,使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约束了舞迷夫妇的行为。除此之外,法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活动5:法律保护我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三)及事例
阅读教材89页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
(1)小叶、小静为什么能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将会怎样?
(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神”,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得知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环节四:课堂小结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一个不懂法的人将处处碰壁,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关注法律,践行法律,做一个守法、用法、爱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课堂训练】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篇三: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节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鸡西市第一中学:刘莉
一、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节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同时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三、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四、教学难点
法律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重点
法律的作用
六、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等;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七、设计理念
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地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八、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素材。
2、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九、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用2011年5月12日《上海快递员无证被阻拦,拔刀捅伤5名保安》导入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悲惨的后果呢?等待快递员的又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我们要遵守规则和法律,如果触犯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律,来感受法律的尊严。
(二)讲授新课: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
在课堂上,各科老师都对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果没有任何要求的话 我们的课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规则。
活动一:认识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
学生体验后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同样是课堂教学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课堂纪律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课堂上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现象是因为一组有课堂纪律的约束和限制,而另外一组在完全随心所欲的情况下则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课堂纪律在这儿起到了维护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作用;规则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课堂需要规则,社会生活要想有序,也需要有规则来约束和指导,否则就会像刚才没有遵守课堂纪律的小组一样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那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呢?(多媒体展示规则的定义)
教师过渡: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我们身边的规则。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板书)
活动二:寻找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规则,活动时间为三分钟;活动结束后,四个大组各自推选出来的四人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所在的小组找的规则,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规则最多。小组代表展示寻找成果,老师提示学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表现最出色的小组。
老师总结:确实,从学习到工作到生活、从公共场所到比赛场到生意场,都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需要我们去遵守。这些规则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这么多的规则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多烦人呀!那么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规则的约束和限制,我们每个人都是完全自由的,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活动三:感受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用最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描述的都很形象和生动,没有规则的社会是可怕的,是没有办法进步和发展的。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由此可见: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的发生:(多媒体出示三组图片)
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悲剧性的结果 ? 三组图片中,同样都是不守规则,其要承担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但是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下面我们就来看法律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
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板书)
多媒体播放《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现场
学生看后回答问题:《反国家分裂法》是怎样诞生的?由此你能推断我国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是国家,所以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老师讲解道德和纪律的产生。
多媒体出示法律的第二个特征及相关图片,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明星臧天朔是自愿接受法庭审判的吗?被押赴刑场的死刑犯是自愿去死的吗?由此可见
(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老师: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暴力,即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那么道德和纪律与法律相比较对人的约束力就要弱一些。如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位,指挥受到舆论的谴责,学生不遵守学校纪律只能接受教育或者校纪的处分。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重庆文强案的审判现场(多媒体播放视频)
学生分析文强身份的特殊性,老师引导得出结论: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老师:讲解普遍约束力是指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平行地遵守法律;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违反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制裁。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法律的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道德、纪律、法律三者的区别。
活动四:比较规则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板书)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认识一个我们的同龄人,她叫马丽(多媒体出示马丽最近碰到的六件事情,学生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分析了马丽的遭遇,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老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许多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我们做了就可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说:不能随意偷看他人日记;不能私自搜查他人的私人物品;不能以违法行为去对抗违法行为等等。
这些都给我们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他人的行为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九、板书设计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 走进法律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十、课堂反思:
本堂课较之以前,有较大的进步,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课件制作花了很多心思,选用的资料都很新颖,符合政治课堂生活化、情景化、时政化的要求。但由于各班学情不同,自己能力有限,再加上准备不够特别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仍没有摆脱教师问学生答的习惯,个别问题的设置缺乏探究性,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从教学形式上来看,一味地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缺乏多样性。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愿意学、要学、想学。
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篇四:《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 篇五:《走进法律》教案设计
第七课第一框题《走近法律》教案设计
龙舟坪中学 李智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逐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
(1)规则的分类
(2)法律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方法: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挖掘典型的课程资源,力求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七课《走进法律》,在学习新课以前,我想在班上做个调查,请问我们班上有哪些同学喜欢打篮球,请举手。你们认识乔丹吗?我带来了一段乔丹打球的精彩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播放“乔丹”)
乔丹的球打得好吗?是什么保证了乔丹能有如此潇洒自如的表现? 对,是球场规则,你知道的篮球规则有哪些?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 打篮球离不开篮球规则,没有这些规则,球场上就会一片混乱,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除了篮球规则以外,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则,比如??下面我们来仿照老师写的规则填写一下,看谁填的又快又好。(多媒体展示“仿”)从大家刚才的发言中,我们知道,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实在是太多太多,但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道德、纪律、法律,有人抱怨这都是爸爸妈妈和老师逼迫我们做的,那么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比如说学校没有纪律行不行?不行,没有这些规则的约束,整个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
所以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他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片子加以理解。(多媒体播放“陈希同”)
问:陈希同触犯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由谁制定? 答:触犯了《刑法》,《刑法》是由国家制定的。在我国,任何个人都无权制定国家法律,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我国法律的第一个特征。(板书)
问:国家制定法律以后,靠什么执行?
答:从片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量强制执行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只要是违了法,犯了罪,就要??这是法律的第二个特征。(板书)
问:陈希同位高权重,触犯法律以后也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这说明了什么? 答:法律是公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法律的第三个特征。以上就是法律和其它规则的不同区别所在。(板书)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法律,我们得先知法懂法,要不然,我们会陷入法盲的悲剧。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除了《刑法》,还有很多的法律法规。那么,你知道的法律还有哪些?说给大家听一听。??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一共有1109部,我们知晓的还只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冰山一角,所以我们要自觉地学习法律。
同时我们不仅要知法懂法,而且还要会依法维权,下面我来考考大家的维权能力如何,请看材料。(展示农民工材料)
这是一组农民工在外地打工的图片,请说出图片中农民工遭遇的最常见的两种侵权行为。工伤事故不能妥善处理和拖欠工资是最常见的,那么你认为农民工应该如何依法维权呢?下面我们开始挑战法律顾问,请看题。(多媒体展示“为农民工支招”)
(1)农民工可以采用哪部法律维权?
(2)你认为农民工依法维权可以采用哪些有效途径?
(3)如果让你设计一份外出打工建议,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 好,这些建议都可行,为什么你们不建议他们偷、抢呢?那样不是钱挣得更快些吗?这说明法律不仅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规范我们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如果你是农民工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做(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 农民工是我们的亲人,他们背井离乡,饱受亲人离别之苦,忍受着种种屈辱和艰辛,如果我是农民工的孩子,我会在家里做个好帮手,孝敬长辈,恪守道德规范;在学校做个好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在社会做个好公民,遵纪守法。虽说纪律和道德的执行力度没有法律那么强,但是违法犯罪是道德水平不高和纪律观念不强的必然结果。所以请记住老师教你的一句话:“做„„”请大家齐读一遍。(多媒体展示“做„„”)
好,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束,我把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一下,(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请按照老师归纳的知识在课本上进行标注。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明白一点,法律不是套在我们身上的枷锁,而是我们的好朋友,希望我们大家常带这个好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请欣赏歌曲“法律是我们的好朋友”。
第四篇:法律解释与法律民主
Script>2000年9月28日 13:38 刘星
著而有定者,律之文;变而不穷者,法之意。(1)
民国那阵儿,学者费孝通写过一篇精彩的文章——《文字下乡》。在这篇文章里,费先生说过这段话: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 ? 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汽车夫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2)
这段话极有意思。费先生用一种巧妙的解构方式,颠覆了不少人具有的乡下人和城里人之间的“愚智对立”观念。更为有趣的是,费先生告诉我们,城里人和乡下人各自的想法是一类知识的区别,而不是智力高低的区别。城里人有自己的知识传统,而乡下人也有自己的知识传统。
说来,在文化语境中,前述那类自觉高人一等的“城里人视界”蛮多。在法律圈子内,随着专业化、职业化、理性化的法律现代性膨胀,“法律知识”把持者,似乎也或多或少有了“城里汽车夫”的脾气。不过,虽讲这等把持者多“懂得法律”,但在一关键的法律实践活计上,人们照样可以适用费先生的解构策略。这一活计便是“法律解释”。
在本文中,笔者借用一个法律实例作为叙事平台,先说明“法律解释”的纹路,次之说明其中的“暗道机关”,然后,再看看何以能够套用费先生的解构策略。最后,说说接下去的理路思绪是什么。
一
法律解释,在这里,大体是指对法律文字作个说明。法律文字这东西有个毛病。它是普遍性的,不会瞄着具体人物说个“法律命令”,也不会盯着具体事件讲个子丑寅卯。这样,“普遍性”的文字和社会具体对象之间,时时不能丝丝入扣。
看实例。
前两年直到眼下,出现过所谓的“私家打假现象”。这类“打假”,蛮有意思。第一,打假者以“消费者”名义,知假买假,然后搬出咱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 条,非要卖假者双倍赔偿。而那条法律文字恰好说,只要经营者卖出了“假”产品,消费者便可以没商量地要求双倍补偿。第二,打假者常常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仅在一区、一市、一省来回折腾,而且时时跨省穿梭出击。但是,他们终究全然不和质检“官府”相互通气儿、共同打假,倒是每每“暂”借“官府”质检图章,获得索赔的结实证据,然后,转向商家“要钱”进账。第三,此类打假,商家极为头痛,而平民百姓大多则是雀跃欢呼,尤其那些曾饱受假劣产品坑害的小民,更是拍手称快。第四,另有旁人说,这打假,本身就是“假”,因为不是为“消费”去买消费品,而是为了双倍进账才动手的,其动机,居心叵测,在道德上更是一准儿和“知假卖假”同样可恶……
现在,可以清楚地发现,第 49 条法律文字需要解释。
怎样解释 ?
有人说,别将“消费者”这词儿限定得那么死,硬说它指自我消费者。相反,咱们应该大方地解释该词,要高瞻远瞩、放眼全国,在大多数消费者的意愿背景里来理解这词的意思。大多数消费者喜欢打假,而官府打假举措,说来已有多年,却迟迟不见殊效,私家打假无形中帮了大忙,使卖假商家诚惶诚恐。这使假劣产品的蔓延受到了扼制。对此,小民高兴。如此,将“知假买假打假者”说成“消费者”,便可使其获得双倍赔偿,而双倍赔偿的激励,便会更为鼓励打假运动。最后,得益的终将是大多数消费者。这般解释“消费者”蛮舒服,而且,符合“人民的利益”。
有人说,不成。法律文字的解释要钉是钉、铆是铆。第 49 条的“消费者”就是“自我吃掉(食品)”、“自我使用(餐具)”之类的人物。除此便是另有图谋的人士。买东西送人,或者买了存而不用,都不属严格意义的“消费”,由此,更别说“知假买假打假”了。除此之外,观看一个“法律事件”,不单要看与其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文字,而且要瞧“周边相关法律的条文文字”。这是说,有时,看似有关的法律文字兴许不能管用,而其他“稍远”的法律文字则可派上用场。那第 49 条不太顶用,可是,《民法通则》里的文字可以发威。《通则》文字说,买卖东西时双方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如果不真实,买卖行为算是瞎忙了。专业词汇说:“这叫无效民事行为”。知假买假者购买假劣商品,显然没有“真实”的买意,没有买意还去交易,便是法律上的无效操作。无效操作的结果则是双方返还原物。这里,依然没有“知假打假者”捞取便宜的地方。
或者,不是单看直接的法律文字,也不是单看周边的法律条文文字,而是直指法律“实质”,追觅法律的原则、精神,或者立法原意一类的东西……
这也是一种解释方法。
大抵可以发觉,这些“解释”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平民式”的法律话语释放,一类是“法学精英式”的法律话语释放。
“大众平民式”的法律话语,随意、常识、开放,并时而带有情绪化。它对法律文字的态度可说“潇洒”。在“知假买假”案子里,这类话语不会死咬法律条文的干巴字眼儿,也不会太在意法律本身的原则、精神、立法原意之类的“大东西”。换句话说,它不
会,而且也不太希望在法律的“内在秩序”之中转来转去。相反,它的叙事出发点,倒是民众的现实需要。它以为,“法律地盘”应该扩张,法律家族谱系大体也应无限。因为,法律的目的不在法律,而在其外的大多数民众意愿。
反过来,“法学精英式”的法律话语则是“刻板”、专业、拘谨了。它时时是理性化的。就“知假买假”而言,它乐意或者习惯于在法律的“内在秩序”之中兜来兜去,要么死扣字眼,要么搜寻其他条文,要么探察法律原则、精神、立法原意,等等。这是“学科知识”紧箍咒的控制结果。此类精英话语认准,法律应该画地为牢,法律家族的谱系,也应有始有终。
二
现在,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法学精英式的解释有何不妥 ? 对“知假买假”,人们就法律文字争得天翻地覆,精英话语的解说,不正可以显露权威、一言九鼎 ?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乃至法学都是“职业性”的,就像医疗和医学一样,它们可以充作“专业”上的指路明灯。由此,为啥不能像病人求医一样,将法律上的糟心事儿或难事儿交给精英话语的操持者,让其诊断一二,开个药方 ?
这些是人们最为容易提出的问题。
不少人,尤其是一些法学专家,都说精英话语式的解释理所当然。他们以为,在法律“内在秩序”之中来回穿梭,就“法治”而言,乃是不能丢掉的“万变不离其宗”。而对比来看,大众话语式的各类解释则是旁门左道了。如果有人听从那些解释的意见,便是似乎有些患病去寻江湖巫医的意思,全然属于误入歧途。
这类看法,犹如前面提到的一准儿认定城里人是个“智”、乡下人是个“愚”,将精英话语式的法律解释,奉为了“解释的知识贵族”,而且断定,那类解释具有“正当性”。
现在,瞧瞧这看法的毛病。
法律解释的意见,如果想要成为真“智”,或者具有“正当性”,在法律的语境中必须符合一个条件:和法律文字捏攒者的原来意思相契相合。这里有层关系需要道来。
法律解释符合原意,这可说是“政治道德”(politicalmorality)的基本要求。现代人们已经咬定,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分开是天经地义的。立法者只管“书写”文字,司法者只管“执行”文字。这样,才会避免政治学时常唠叨的“专横跋扈”——专制。同时,司法者还要尊重立法者,凡事要唯“立法原意”是举,不能自作主张。当法律文字不太“清楚”时,更要如此。眼下,出现了解释麻烦,司法者不去追觅法律文字“书写者”的原意,而是“另辟蹊径”,我行我素,这便等于司法者自己“既扮钦差又当皇上”,将立法权和司法权偷偷地共同按在了自己帐下。此等作为,和“书写者”自己书写后再去自己执行,殊途同归,或说同为专制。落在咱们第 49 条上,可以认为,解释者在这条意思上“自作主张”,便等于是断案过程中新立了“另一第 49 条”,这是既司法又立法,叫人不堪忍受。
显然,这层关系预示,要想标榜自己的解释具有“正当性”,则必须证明自己找到了立法原意。而其他任何解释方法,只要不能衔接“立法原意”,自然都是没有“正当性”。
三
然而,能否找到这个原意 ?
回答如果是肯定的,我们的讨论就此应该打住。相反,回答如果是否定的,我们便会摸向费先生的“乡下人和城里人”的解构路标。
可以认为,至少能够搜寻两个理由,表明这个“原意”极为可能无法找到。先说头一个。“原意”,大体是指“原有的意思”、“原有的意图”。此处的“意思”或“意图”,是个心理学的词语,它们在示意个人心里想啥琢磨啥。打这点出发,在和某人对话时,咱们自然可以反复盘问这人说话的“本意”,从而挖出他(她)的心理观念。但是,现代社会的立法机构不是一人,而是一伙人组成的一个实体。讲一伙人想啥可不同于说一个人想啥。此外,人们显然不易像盘问个人一样,追问立法机构的意图。当然,如果一伙人会像一人一样思想行动,倒也未尝不可去讨个“立法机构意图”。问题是,一伙人时常不会像一个人那样众口一辞、“说一不二”。在“书写”法律文字的时候,情形更会如此。立法机构里有起草者、投票者、签署者和公布者,实在难以想象,他们会在法律文字上面像一人一样,“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更为吃紧的是,对“知假买假”这类事情,立法成员“书写”法律文字(比如第 49 条)时兴许连想都未想过。
再说第二个。法律文字是个“文本”。而对“文本”,有个“主观”的解释。“主观”是说解释者头脑里有自己的“前结构”,“前结构”包括了“知识状态”、“价值偏见”、“叙事立场”……等等。这类前结构,在不同人那里,自然具有不同的品性,从而操纵左右了解释者的解释。对法律文字是这样,对找到的所谓“意图”那玩意儿,同样如此。就第 49 条文字来说,有人可讲,那里边的“意图”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但啥叫“保护” ? 怎样才算“保护” ? 人们找到的“意图”,也需用文字来表述,而凡是用“文字”来表述的东西,难免遭遇解释者“前结构”的翻弄把玩。于是,假如宣称找到了一个“立法意图”,谁能确保这“意图”是立法者的,而不是解释者自己的 ?
通过这两点理由,当然可以发觉,第一,也许我们时常设想的法律“书写者”在法律文字之中留下意图遗迹这一情形,多半就是“假设”的。因为,殊难证明遗迹的存在。解释者终究面对的是“文字”,而不是“书写者”讲述的“自己的想法”。第二,作为司法者的解释者,天天都会遭遇解释烦恼,这在法律实践中已是人人皆知。在理论上,他可以日日请示“书写者”,问问在“知假买假”上,“书写者”有何心思。可是,真想这般操作,需要无法计量的成本资源,接下来还会耽搁许
第五篇:法律信仰研究文献综述
法律信仰研究文献综述(简洁版)
关于法律信仰的问题,在西方更多的体现为是一种自然、必然的内在意识。众所周知,在西方法治思想健全的现代社会里,法律信仰的转型是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的凸显而发生的。本文旨趣不在于考察西方法治社会法律信仰的现状,而着眼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语境下我国学界对法律信仰问题的研究。总体来说,我国学界对法律信仰问题的态度大致有三种:其一,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信仰是极其重要的思想建构和必然要求,是支持法律信仰的提法的;其二,认为法律信仰的提法本身是不科学的,而且不符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其三,文章的研究避开法律信仰的提法是否科学,直接去论述法律信仰的实质以及如何建构社会主义法律信仰,或者只是指出我国法律信仰问题的内在困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和第一类看法是内在的一致的。本文将对此做综合的评述,并认为法律信仰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法律信仰构建的一些思考。1 问题的引入
根据笔者在中国知网的检索,自1995年至今,以法律信仰作为文章标题为检索条件,大概有500余篇公开发表论述有关法律信仰问题的文章。其中不乏法学界以及哲学界的一些著名的学者的精彩论述,还有一些青年学者的研究,另外还有近十余本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的专著。除此之外,关于法律信仰的专著也颇多。
但是,围绕着法律信仰问题的研究,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这个大背景下,讨论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它不仅包含有人的理性和意志,而且还包含了他的情感,他的直觉和献身,以及他的信仰。”[1]。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完整的法律体系,然而,如果法律信仰问题不能得到相应的解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建仍将任重道远,甚至是空有法律,但是不能深入人心,将导致阳奉阴违,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围绕着法律信仰的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第二部分将对此做一个综述。法律信仰研究综述
1.1 支持法律信仰论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法学界出现了一批论述法律信仰的文章,众所周知,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1999年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有关法律信仰的文章,都把法律信仰作为法律能否顺利实施基础。其中谢晖的文章《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对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公民是否具有完整的法律信仰是法律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心理基础。[2]在此后他的文章《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中,考察了人类史上的法律信仰,在该文中,作者分析了作为信仰的法律所必须的品质,另外从主观条件上,认为只有主体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运用权利、遵守义务,才能把内在的法律信念与外在的法律行为完善地结合起来,形成法律信仰。[3]我们从这类文章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当时的学者,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期待以及对法律信仰问题的重视。另外,有的学者,根据对当时我国现状的分析,认为“一个业已临近的将严重影响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危机—公众对于法律信仰的失落,却已显见。”[4]主要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若失去了民众对法律的信仰与尊重,即便制定出千百部再好的法律,也难以内化为一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难以完成建立法治社会的历史使命。在该文中,作者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传统的政治文化以及法律仪式的过程透明化等方面认真分析了在我国法律不被信仰的内在原因。在笔者看来总体上来说是切中要害的,但是在原因分析中,对于法律仪式的论述,笔者认为不能作为根本原因的,因为司法过程中的公开化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1999年前的文献中,还有几篇重要的文献,从理解法治的精神意蕴层面来论述法律信仰的,认为“法治社会的有效建立, 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乃是作为其基础以支撑整个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的意识与观念的确立,是作为其内在灵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进而认为法治的精神意蕴在于信仰,一种宗教般虔诚而真挚的对法的信仰。[5]这个观点和美国法学家伯尔曼的思想是契合的,伯尔曼认为:人们的法律情感赖此得以培养和外化。否则,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同样,任何一种宗教内部也都具有法律的要素,没有这些,它就会退化成为私人的狂信。[6]对于法律,公民心中如同宗教般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在社会中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学者陈金钊在同年(1997年)发表的《论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也持这种观点,其他的文献在此不再赘述[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进宪法,有关法律信仰的文章、专著越来越多,相关的讨论也更加的细致。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观点,有相当的一些学者,开始质疑法律信仰的提法以及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的困境。但是还是有很多学者坚持法律信仰的科学性以及重要性,并有相互的争论。笔者认为,学术的争论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从事法学研究以及致力于法学事业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
支持法律信仰论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更多的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信仰上,出现了大批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认为:立法方面的制度设计、执法方面的严格、司法方面的公正以及法制教育是构建法律信仰的四个重要途径[8];有的学者对法律信仰做了更为深入的界定,认为法律信仰乃是一种法律的文化认同,或者说,是文化认同的法律表现,从而,它是一种文化自觉,或者说,必将连带推导至文化自觉。认为正是法律爱国主义将是整个民族国家得以凝聚的共同基础[9];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客观评价了法律信仰培育过程的漫长性,认为需要主客体共同努力[10];还有的学者认为,民众(民众、法律职业者与法学家)对法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产生了双重认同,尤其是对于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法律人有了内心的信任,守法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主体心中稳定的精神内蕴,才是法律信仰形成的合理路径[11];还有学者把权利作为法律到信仰的路径选择,认为权利是法律的精神与灵魂,法律舍此将不可能被信仰[12]。
我们从上述文献的综述中,不难看出,法律信仰支持论者对法律信仰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此后还有许多学者,指出了主张在法律之上虚构一个具有更高效力的法律,则有利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并主张揭示法律的理想形态与现实形态,有必要把法律作事实分析和价值分析;持此种相似观点的文章也颇多,有的直接指出法律能被信仰的法律是自然法,借住西方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理念,来作为法律信仰的对象[14]。
从整体上来看,根据笔者在上面综述中指出的一样,法律信仰论者对法律信仰的研究是从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意蕴和要求这样的价值判断上开始,即是从法律信仰应当是怎样层面上展开研究和论述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有较多的学者开始从法律如何才能被信仰,即从路径上展开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成果。当然,因为学者进入此领域研究的视角不同,对法律信仰论的研究并未都呈现出这种演进的特征。但是总体上,笔者认为从价值判断进入到事实确实是怎样,以及如何构建的发展的大趋势的。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导言部分第12页,说明该书的旨趣的时候指出:本书所能传授的,不可能把国家从其应该怎样的角度来教,而是在于说明对国家这一伦理世界应该怎样来认识。并指出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合理的。就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因此,对法律信仰的研究,有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哲
学基础,提出了区别于或者不同于法律信仰论者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法律信仰在中国,是不能的或者是不符合有着丰富传统文化国情的。
1.2法律信仰质疑论
根据上述整理和分析指出,有相当的一些学者,对法律信仰论的提法是持怀疑态度甚至是反对态度的。在该节,笔者将对此做一个综合评述。
此类观点的出现,根据笔者的整理,是对产生于西方法治理念背景下法律信仰是否就能一定适用于有中国特色国情的法治建设语境的怀疑开始的,认为:法律信仰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蕴。我国学术界在提出这一概念时并未注意到法律信仰的语境差异,因而存在概念定义和使用上的诸多问题。构建法律信仰概念不仅要考虑中国的法律语境,而且还要切合中国人的信仰生活,遵循概念定义和逻辑规则[15]。这种观点,在笔者看来是必要的。从我国传统来看,我国是有着近两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的国家,法律在我国有着和西方法治国家有着不同含义,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形象的指出中国在礼治之下的法律和西方宗教之下的法律的不同,甚至说: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16]。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法治秩序的生成和法律信仰的确立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认为不能简单地奢望法律信仰的单独确立。其主要的观点就是法律信仰的问题不是单独的信仰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整个法律秩序的问题[17]。他提出了五组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指出了法律信仰问题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运动;此外,还有学者质疑法律信仰的提法,认为法律信仰的提法是有违法理的:信仰属于自为的领域,不能被要求和强制。除非我们仅将法律局限地理解为超验的自然法,否则,实在法由于其无法祛除的工具性、无法克服的缺憾性不可能成为被信仰的对象;同时,若要求人们信仰它,事实上就否定了人们对国家法律持有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使国家法律丧失不断改革、完善和进步的可能与动力,最终导致危害法治的后果[18]。
笔者认为,这种对法律信仰的客体,即法律提出了质疑,众所周知,法律在我国法理学教科书中定义为,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根据作者的论述,信仰规范是不科学的,该学者似乎认为以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作为更合适的表达[19]。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论文,其中有对法律信仰直接展开批判,文章主要认为,中国法学界的“法律信仰”命题,是对美国学者伯尔曼有关法与信仰(宗教)之关系论述的误解,导致了法律界的一系列错误观念。因此,作者主张从理论上对这一命题进一步进行反思和批判。在文章中,作者认为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法律不能被信仰;我国建立法治的途径不能依赖法律信仰,而应是加强法与社会的沟通,增加法的现实性、可行性、合理性与正当性。[20] 在该论文之后,引发了法律信仰论者以及法律信仰怀疑论乃至批判论者之间的讨论。有的学者支持了上述论文关于法律信仰的批判,也认为法律信仰这一命题是国内学者对伯尔曼本义的误解,认为我国建立法治的途径不能依赖法律信仰,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关键是树立法律信念、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权威和法律至上的观念。[21]
也有的学者直接指出如果接受来自西方所谓法律信仰的命题,而不顾我国国情,将会导致权力崇拜、专制主义的兴起等严重危害后果。[22]
笔者分析认为,法律信仰论批判者的论述都聚焦在法律信仰这个命题的科学性上。认为法律信仰的命题,自然被信仰的是法律,但是据他们的研究论证,法律是不具备被信仰的品质的。诚然,根据上述有关学者的论述,信仰作为规范的法律是不符合法理的。然而,法律在法治的背景下,从来都不能被认为单纯的是一种规范体系,也不能单纯的被认为是一种统治工具。如果法治社会的建设就仅仅意味着法律体系的完备,那我们是否就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了?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考虑到在我国传统社会
中,法律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我国的法律从未上升到治国的理念,更谈不上和宗教结合在一起,成为国民内心的信念乃至信仰了。
针对法律信仰怀疑批判论者的论述,有学者也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反批判,认为,法律信仰是信仰者结合超验体验和理性确信、穿越精神虚拟和物质现实,强化主体意识和工具价值的一种超现实的精神活动。并提出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语境下的法律信仰途径,即建构实在法、伦理法和自然法三位一体的法律信仰的理想图景,来弥合法律文化的断裂和混乱,进而发挥法律信仰的精神激励、文化整合、凝聚和约束功能。文章以辛辣的口吻宣示:至此从根本上验证了为现实功利所累,站在此岸看彼岸的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的不堪一击。[23] 3 总结
本文梳理和评论了学界对法律信仰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囿于文章篇幅不能展开详细的论述。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法治就是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有了完备的、符合实际的法律体系,又能得到普遍的实施,在整个社会中,包括所有法律从业者,乃至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在内所有公民在内心深处对法律信任、信赖最后能化为内心的准则并信仰的时候,法治才能说真正的建立、完备起来。
不论是正面论述构建法律信仰的内在、外在(主观、客观)条件,还是从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的民主、严格和公正,亦或是从基本的公民法律教育做起,对法律信仰的构建都是有建设性意义的路径;不论是批评法律信仰不可能者还是担忧法律如果被信仰将会导致专制主义危险的看法,都没有否认作为必须拥有精神家园的人应该具有信仰的事实。在社会中,不单是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有了信仰,可以促进社会共同体增强凝聚力,减缓社会冲突,并为社会成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更好地发挥社会共同信仰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语境下,如果不是去信仰法律,那么我们还能去信仰什么?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概念总是从抽象延伸到具体,然后再上升到抽象,最后成为自己的概念。还说哲学形成为一个圆圈:它有一个最初的、直接的东西,因为它总得有一个开端,即一个未得到证明的东西,而且也不是什么成果。黑格尔所赞赏的天真的意识,在笔者看来就是我们去理解和认识世界乃至法治现象的开始。我们应该去接受法治的理念,去接受公平正义,去接受人人平等,去接受权利的意识等等。把这些理念作为我们的天真的意识,然后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使其现实化,形成一个圆圈,成为自己的理念。诚然,现在我们国家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封建人治传统。扪心自问,我们的天真意识里,隐藏着多少是对权力的追求和金钱的迷恋,而又有多少是对权利和公平正义的希冀和信仰?
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反复的强调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笔者认为虽然从语境上来说,我们国家和西方法治国家确实有着巨大的差别和不同,但是在走向法治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那就是法律必须深入民心,否则,法律只会被当做一种统治工具,而不是保护自己权利的根本保证。那么,在当下,如何才能让法律得到普遍的信任乃至信仰?笔者囿于篇幅,不在此详细讨论。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28谢晖.法律信仰与法律怀疑精神[J].法律科学,1995年第6期
谢晖.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J].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2期范进学.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J].法商研究,1997年第2期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65舒扬.法律与信仰机制—西方法文化的一种考察[J].法律科学,1997年第5期以及定庆云.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作用及培育[J].中共中央党校(1997级)硕士学位论文等等李冠新.法治的信仰与法律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法律信仰与民族国家[J].读书,2003.01李延 罗海峰.论法律信仰的培育[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10,第5期王荔.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及法律人的使命[J].河南社会科学,2007.3,第15卷第2期范进学.权利: 从法律到信仰的路径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吴传毅.法律理论虚构:法律信仰的先决条件[J].法学杂志,2008年第2期马晓敏.法律信仰对象:自然法[J].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第19卷第2期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34.叶传星.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6,第12卷第3期刘焯.“信仰法律” 的提法有违法理[J].法学,2006年第6期刘焯.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J].法学,2005年第7期范愉.法律信仰批判[J].现代法学,2008.1.第30卷 第1期张俊国.对法律信仰的批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范振远.对中国“法律信仰”命题的批判[J].法制与经济.2009.1许娟.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古声然.社会信仰论[J].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