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
和谐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研究 付宝环
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高雅艺术品种之一。广大中小学生从多年的合唱艺术实践中,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感悟个人在艺术小舞台乃至社会大舞台中的角色位置;感悟个人对集体、对生活的责任,体现了艺术与人的特殊功能。
合唱的发展简史 合唱,是指一群歌唱者分成高低两个以上声部演唱同一首乐曲的歌唱表演形式。在我国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劳动生产活动和民间日常生活中(如婚嫁、交际、节日、祭祀、民间歌舞等场合),普遍存在多声部合唱的民歌演唱。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包括汉族的二十三个民族保存和流传着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多声部民歌。相传尧舜时代的《乐舞》常间插集体歌唱。史书记载汉代就组织过几十个人甚至一百多人的合唱队。宋元时期歌舞戏、南戏之中也安排有合唱。至清代京戏中也还留存有合唱,但规模远不如先前那么庞大。在欧洲,古希腊的悲剧,合唱歌队就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四世纪,基督教圣歌虽为单声部曲调,但已有两支歌队相互唱和或领唱与歌队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九世纪以后,合唱作品有宗教的、世俗的单首乐曲,延伸到歌剧、交响曲,并出现多种包括合唱的大型声乐套曲,合唱演唱人数也有扩大到几百人上千人的。
二十世纪我国合唱音乐,一方面随着欧洲宗教在我国各地的扩散而传播,一方面经由留洋学生引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而推行。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新音乐的发展,群众性的合唱活动紧密结合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救亡及解放战争得以广泛地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了更多的专业、业余的歌曲作者及合唱指挥。许多专业合唱团和业余的合唱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合唱活动进一步深入发展。随着国内外合唱团体及合唱指挥频繁交流。人们对于合唱有了更高层次的艺术追求。我国的合唱艺术正处在一个崭新的更加辉煌的发展高潮。例如《黄河大合唱》,从抗日战争唱到建国60年,七十多年来百唱不衰,成为中华合唱音乐的经典之作。不仅在合唱艺术方面,而且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方面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近年来,合唱艺术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合唱中来。在中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中,合唱也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这几届的青歌赛增加了合唱比赛,更受关注,成为观看的亮点。也展示出我国合唱艺术的水平。
少年儿童的合唱在近三十年来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两年一度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促进了学生合唱技艺的加强,艺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学生合唱的训练还是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主要源自于音乐课堂教学。班级合唱是学生合唱水平提高的基础。
音乐课合唱教学
音乐课的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的声乐教学形式。它能把每个人声音的个性统一到共性之中。学生在演唱多声部合唱时,既要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声部演唱,还要与其他声部协调,对培养学生的音色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能力有更重要的作用。音乐课上的合唱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学生,因此,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而不是少数演唱能力强的学生。
合唱教学的主要步骤
1、呼吸训练
正确的呼吸是合唱的基础。唱歌中的呼吸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呼吸是不太相同的。平时说话时人们气息较浅,声音传得也不会太远,但是唱歌时需要较长的气息支持,因此,歌唱时的呼吸是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基本功。
(一)、呼与吸的训练要领
姿势:身体站直,自然放松,两肩放平,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双脚稍微分开,重心稍向前倾。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吸气:要感觉两肋涨满,才是吸气到位。吸气时不能耸肩、挺胸,不能把气只吸到胸部,一定要感觉腰部一周都扩张了才对。教师要反复做示范,还要逐个摸一摸学生的腰腹部,帮助他们找到气息的支点。呼气: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先练习缓吸缓呼,然后是急吸缓呼,最后练急吸急呼。
练习:在正确的吸气之后缓缓地呼气,并均匀地数数,先从1数到10为一口气,之后循序渐进加强训练难度,如从1数到20、30等。为检验呼气是否均匀,呼气时发出“斯”的声音,也会使学生很有兴趣。
2、发声训练
歌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教师必须耐心而细致。为了让学生兴趣盎然的进行发声训练,可以借助笑、打喷嚏、打呵欠、吹纸条等形象夸张的训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放松喉咙,下沉喉头,打通腔体,加强腰部力量,自然轻松地寻找眉心的亮点。这种训练“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教师运用示范、动作、形象的语言等感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一)作口型不出声
检查喉咙是否打开。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吸一口凉气的感觉。检查嘴巴是否打开。可以通过让学生用手指顺着左右耳垂的后面摁住,然后张开嘴,感觉这个地方能动,口腔就打开了。练习口腔打开非常重要。在练习时,要求学生笑肌提起(体会小猫在叫,胡子的两脚往上翘),眼睛亮亮的,眉毛弯弯的,头上要有顶着东西的感觉,整个面部呈微笑状态。
(二)辅助练习
(1)歌唱中的打呵欠:它有别于生活中的打呵欠。是积极的,腰围是膨胀紧张的。嘴巴要充分打开。
(2)短促有力的打呵欠:特点是急促、干脆、有爆发力,声音有震动感。
(3)保持的呵欠:全身的感觉是紧张的,声音不要太明亮,要集中,从高往低唱。可先短后长。
(4)笑声的练习
建立良好歌唱状态后,引导学生笑着动嘴巴。发断音:哈!哈!哈哈!位置要高。发声方法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唱一些练习曲。小学生发声练习一般都要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而且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要少而精。
(三)统一歌唱的位置
(1)从说开始
即朗诵歌词时,要求学生用气息把每个字连起来,在高位置上说得字正腔圆,然后再在旋律上唱出来。
(2)想象远处喊人
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高位置发声的感觉,然后用气息控制,带感情地朗诵歌词,引导学生咬、吐字时想象打呵欠,使口腔如同拱起的山洞,想象鼻子放大从而使形成声音穿到头腔的通道,也是获得高位置、求得真假声结合的捷径。
(3)别的辅助方法
启发学生歌唱时睁眼扬眉,在歌唱中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进入歌唱最佳状态;启发学生用最兴奋的状态歌唱。(画笑脸来直观的表现)
(4)练习
※从弱声开始练起:首先要有饱满的气息支持,以巩固高位置的头声。如:ⅰ7 6 5 4 3 2 1-啊(呜)运用轻柔的下行音阶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找到高位置的中、低音区,同时是克服“白声”的有效方法。通过反复训练,逐步把这种共鸣的感觉固定下来。
※哼鸣唱法:利用哼鸣容易获得比较高的位置;在哼鸣的基础上再进行各种母音的发声训练。在练声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旋律和要训练的母音有一个要相对稳定,即:母音变化时,旋律不变,旋律变化时,母音不变。
常用的发声练习:
1=C 4/4 12 32 1-‖
嗯
此条练习要求气息均匀,共鸣位置高而统一。进行半音向上的练习,唱至1=G时改唱“呜”。
2.1=C 1 2 3 ︱ 3 4 5 ︱5 6 5 4 ︱3 2 1-‖
Miyi ya miyi ya miyi yaha haha ha
此条要求唱得连跳结合,miyi要把嘴撅起来唱,帮助更好地找到位置,ya要唱得短促,弹跳。
3.1=C 1234 5 0 ︱5671 2 0︱ 2176 5 0 ︱5432 1 0‖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此条要求速度一致,音与音之间要有颗粒感、灵活、活泼。声音由小变大,要非常流畅。唱这种音阶上行时,要按花腔的技术去做,首先教师的示范要正确无误。
4.1=C 13 0 35 0„„
此条练习要求,由小声开始渐渐变大,并把其憋住;第二个音要唱得有弹性、轻巧、集中。
5.1=C 1 3 5 3 1 Ma
要求唱得连贯、饱满。气息深而均匀。
6.1=C 1 3 5 1 7 5 4 2 1---要求:让声音徐缓而出,犹如小溪流水流畅自如,不要有任何强弱变化,尽可能发出柔和的声音。
7.1=C 1 1.7 7.6 6.5 5.4 4.3 3.2 2.1 1.要求每句的重音都要夸张的歌唱;每句的呼吸都要短促、积极;咬字不能松,要绷紧,要有爆发力;教师要多次示范,学生需反复训练,逐渐达到要求。
3、音准训练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依靠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的对比变化,形成的音乐想象,并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种艺术。其中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准确的音高,音乐是无法正确表达乐意的。歌唱的音准,多声部的配合能力,敏锐的听觉训练等都和音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班级合唱教学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唱准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教师在学生演唱时,唯恐学生唱不准,总是用钢琴等乐器帮助。其实,这些乐器的介入就像拐杖一样,一旦用上,就有了依赖心理。如果去掉了拐杖,学生就会出现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建立内心听觉是第一位的。要发展内心听觉,首先要使学生明确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远近之分,那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是怎么表示的呢?很早以前就有人使用唱名台阶,用视觉帮助学生建立内心听觉。视觉的直观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准确地听辨和演唱。所以,先唱好旋律音程是音准的基础。唱好音阶则是基础的基础。
练习曲: 1、1 2 1-| 2 3 2 – |3 4 3 –| 4 5 4 –| 5 6 5 –| 6 7 6 –| 1 7 – |1 2 1-||
2、以此类推,再作三度、四度、五度„„的练习。
●对于音程,仅仅在概念上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音程的感觉和掌握必须通过大量的歌唱、听觉训练来建立。
●音程的训练往往又是枯燥、单调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变化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
●不管是演唱或是聆听,随时都要强调学生对音程的想象。尽可能少用、不用乐器伴奏。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手势表示音高的距离,帮助学生借助视觉感受音程的大小、唱准音调。
●为帮助学生唱好音准,向大家介绍一下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1870年英国音乐教育家约翰.柯尔文首创的。后来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对他进行了发展,成为流行世界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例如do的位置大致和腰腹平行,re的手势微微向上倾斜,mi在“胃”的位置,fa在演唱时不能偏高,感觉是向mi靠拢,所以他的手势是向下的,sol是中间音,像一根支柱一样稳定,la是标准音,轻轻地向上吸着唱,xi要唱得高一些,帮助我们轻松地找到高音do’,高音do’的位置大致不超过头顶。
4、合唱训练
在正确的呼吸、科学的发声、较好的音准基础上,我们再来谈合唱的训练。合唱不同于独唱,它创造的是集体艺术、集体的音响。不论它有多少演员,他们的演唱都是围绕表现一个主题,即创造一个共同的艺术形象,描绘同一幅景色,烘托同样的气氛,抒发同一种情感来进行的。因此,从合唱这一特征出发,无论对他的音色、力度、速度还是表现,都提出了特殊要求,那就是“统一”。有了统一的音色、统一的力度、统一的速度和统一的表现,才能创造共同的音乐主题和艺术形象。
(1)统一音色的训练:
要做到音色的统一,首先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声音方法上统一起来。比如:声音位置靠前还是靠后,是高还是低,真假声的比例,气息的深浅,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音色的质量。而学生们完成这些指标的系数就关系到合唱整体音色的统一。然而,班级中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也不能像训练独唱演员那样一个一个地训练,这就需要在训练时充分调动每位学生“耳朵”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用听觉辨别声音,继而用耳朵引路,寻找和尝试所需要的音色。俗称知道“向别人靠”。每个班级总有那么一些孩子对指挥的意图领会较快,掌握发声方法较好。在进行声音训练时,教师可多让这些孩子范唱,使较好的声音在其它孩子的听觉中加深印象。逐步使大家的声音往好的音色靠拢,来达到集体音色的和谐统一。
(2)速度、力度统一的训练
合唱中,速度、力度的统一,是完成歌曲表现的重要保证,是合唱效果的关键。不可想象,一首合唱歌曲在演唱时,各个声部的速度不一致,力度上强弱不整齐,节奏拍不到位,音不唱足,这种“自由式”的合唱,又如何谈得上对歌曲的表现呢?特别是在力度上,两个声部一定要相互倾听,做到声部均衡。如果力度不统一,声音就会不集中,造成线条不清晰,还容易造成声部错位,主次颠倒。这样的演唱,怎能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呢?这里要提示教师的是:
A指挥的手势要清楚、准确、肯定;
B指导孩子看懂指挥图示,理解指挥的手势意图;
C让孩子们把握好演唱中各种力度的分寸。指挥要多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训练,并用快速的变换手势,训练学生的反映和应变能力。(从强-弱-很强-很弱的练习)。
D要训练学生带着“耳朵”唱歌,要求学生歌唱时,不但要听自己的声音,还要听大家的声音,以便相互配合,唱好表现好作品。
(3)表情统一的训练:
表情的统一,是与演唱时速度、力度、节奏的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没有速度、力度、节奏的统一,就没有演唱时表情的统一。有了表情的统一,速度、力度、节奏的统一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演唱时,如果孩子们个个都充满着自豪感,好像都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队列之中,歌声也就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表情等方面统一起来了。这首歌的演唱也就必然成功。
表情统一的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一方面,加强孩子们的乐感培养。多听赏优秀的合唱录音或视频资料,如有条件,到剧场去听更好。
B其次,让每个孩子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在演唱中随着指挥的动作进入角色,投入到歌曲的情境中来。
C再有,在少数或个别孩子乐感较差、表演跟不上的情况下,多关注启发他们,适时给予个别辅导。使其跟上班集体。
Atheros AR5007EG
第二篇: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之我见
中小学音乐课合唱教学之我见
【摘 要】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合唱教学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师应不断加强训练,探索合唱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使合唱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育 合唱教学 歌唱技巧 合唱实践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音乐课上加强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合唱教学呢,在这里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合唱教学应成为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形式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着声乐的技能技巧,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小学进行的合唱教学,必须从合唱作品的选择、音乐基本训练、合唱练习的过程等方面有效的训练做起。
合唱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喜爱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选择适合的合唱作品
在合唱教学中,选择一首好的歌曲,以生动的音乐形象,促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激动,思想上发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合唱艺术美的熏陶。因此,在合唱作品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方面:
1.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和思想发展规律的乐曲。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成熟和半成熟时期,生理上嗓音的发展正处于变声期,过难过大的作品学生表现不出作品的内涵,而且高音过多的乐曲还会对学生的声带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2.应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乐曲,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作品。如学生对西方音乐感受不多,就不能选择《蓝色的多瑙河》《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有一定难度的外国合唱曲,应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像《雪绒花》《铃儿响叮当》等较简单的乐曲。如果班级中没有独唱出色的学生,就不能选择领唱较多的合唱作品。所以合唱曲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3.选择作品时要注意学生男女声比例。在合唱的选曲中要重视男女声比例,合唱作品中有专门的童声合唱、女声小合唱等,如果不注意学生男女声比例,很难做好合唱排练。由于中小学生音乐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限制,选择作品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的参与意识等因素,选曲一定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音乐是情感艺术,在合唱教学中要加强基础训练来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素质。
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两种训练将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从横向的音程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纵向的音程以及简单的和弦,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协和的状态。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因此,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可加强简单节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反应,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音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是合唱教学中最重要的,从歌唱角度来看,情感好比是声音的修饰,尤其是歌曲中的高潮情感的表现更是声音的补充。
四、加大合唱歌曲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格调低下的歌曲使学生深受其害。因此,音乐课上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严肃音乐,提高辨别力。在教学中,适当选择一些中外优秀歌曲如:革命歌曲《卖报歌》《长城谣》,优秀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儿童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以及一些外国歌曲等来让学生欣赏,从歌词上挖掘歌曲的思想内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并引发他们在美的旋律中体会到人间美好的亲情、友情和爱心,感受音乐的美,培养高层次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
五、增加合唱教学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1.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通过标题、节奏、旋律,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其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意义、风格特征加以理解,以便更准确地表现作品。
2.强调用气息歌唱。有道是:“呼吸是歌唱的生命”。要把呼吸的要领告诉学生,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每次练习前,先做几次纯呼吸的练习,在练声时,不要喊叫,这样既破坏了作品的艺术风格,时间长了还会使嗓子产生病变,歌唱时做到一切声音都要从弱声练起,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3.培养头声感觉。教学中应提倡以头腔为主体的头声共鸣。哼鸣是训练声音集中和获得高位置共鸣的最好方法。在做这个练习时,要让学生下巴彻底放松,嘴巴微闭,声音集中在眉宇之间,不要用压迫声带的喉音。训练学生可做多声部的哼唱练习,培养学生头声感觉。
4.声部的训练。在合唱训练中,声部的训练尤为重要。我认为先唱低声部为好,因为就一般合唱作品来说,高声部是旋律声部,比较流畅、动听、好学,而低声部旋律性、流畅性都差一些,难学、难记。教师应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就是趁学生还未接受高声部旋律之前,先让他们接受低声部的训练。
总之,合唱教学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一项长期而严谨的工作,广泛开展合唱教学是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使合唱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心的目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第三篇:中小学教学研究
《中小学教学研究》杂志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基础教育教学类杂志,其读者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研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本刊己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期刊数据库和龙源期刊网。凡论文不愿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上刊载的作者,请在来稿中声明。
作者给本刊投稿共有2种方式:
1.将文章直接上传至本网站上(站长推荐),具体上传方式另见“本刊信息”栏目。
2.邮箱投稿
邮箱投稿:
本刊设有4个投稿邮箱,具体投稿邮箱及对稿件要求如下:
一、投稿邮箱
jxyjzhw@163.com
中学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
jxyjlxh@163.com
小学数学,政治,历史
jxyjlyu@163.com
中学语文,体育,音乐,美术
jxyjfu@163.com
小学语文,英语,地理,生物,思品,科学,综合实践
请作者根据稿件学科内容投至相应邮箱,并在稿件中注明本人的姓名、单位、邮编、电话、邮箱等信息。
请作者保存原稿,且不要一稿多投。
若在来稿中发现有抄袭、剽窃他人文章的内容,由该文章作者负完全责任,并取消在本刊发表文章的资格。
二、对稿件有关内容要求
来稿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和邮编。
1.题目:置全文最前,要能概括文章要旨,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作者署名:接题目下居中安排。如系多作者,各姓名间空一格。如多作者不属同一单位,须在姓名右上角按单位排序用1,2,3„„标出。同一单位作者须用同一序号。多作者属同一单位的,不用加标志。
2.作者单位:接姓名下居中安排。基本要素依次为:单位全称(省、市、区、学校)、邮政编码。
示例:沈阳市皇姑区第一小学,辽宁 沈阳 110032
3.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历。
示例:张晓明(1970-),男,辽宁沈阳人,中学高级教师,学士。
本刊对发表在课程改革研究、课标教材、学科教学等栏目的文章要求写有摘要、关键词。
4.摘要: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其基本要素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应避免对题目的重复和一般性内容的叙述(如研究背景、意义、重要性等)。
5.关键词:接置“摘要”项下。限量3~8个。须选用文中最能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性的词,词间用“;”隔开,最后一个词后不用标点。
6.参考文献:附有参考文献的文章其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的先后顺序排列,书写格式如下:
专著类
[序号]著者.文献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48-74.期刊类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J].刊名,出版年(期).示例:刘甲平.我国中小学课堂提问环节常见问题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11).本刊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2号 邮编:110032
联系电话:024-86896604 86893505
《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郑重声明
近期,有不法人员以“教育部期刊管理中心长沙分站”名义在互联网上发布“教育部期刊管理中心函件”和“教育部期刊征稿(订)函”,编造了《课程·教材·教法》杂志电子信箱“kcjgjf81@126.com”,伪造了所谓的“《课程·教材·教法》杂志教研版”,并让作者将出版费通过邮政储蓄汇款打入户名:陈桃,卡号:6221 8855 1000 3723 156,收取订阅费每年60元,骗取作者和读者钱财。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刊的声誉和其他合法权益。为此本刊郑重声明:
一、《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为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CSSCI来源刊,月刊,每期一本,没有其他版本。所谓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版”是不法人员盗用本刊名义粗制滥造的非法出版物。
二、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也从未以任何方式向作者收取所谓的版面费、稿件出版费、订阅费用等。
三、本刊编辑部设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人民教育出版社大楼内,仅此一处,未在其他任何地方设立编辑部;本刊的联系电话为010-58758977和010-58758975,投稿电子信箱为maed@pep.com.cn,传真号为010-58758991。
四、本刊提醒大家辨别真伪,不要上当受骗。本刊将采取措施,打击伪冒本刊名义进行的各种非法行为,维护本刊和广大读者、作者的合法权益。欢迎大家向我刊举报各种假冒我刊的非法行为和现象。
《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
2010年7月6日
第四篇:如何上好中小学音乐课
如何上好一堂中小学音乐课
经过了一学年的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从第一学期的理论学习到这学期的实战经验,虽然只是课堂上小小的锻炼,对我而言已经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参与小组的教学设计使我对教学法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直以来对音乐教学的不足认识与误解在自己的参与中得到了改正,学习的理论知识,诸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在这学期的参与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这里,我讲从我们小组这学期所讲的《在暑假里》,这门课来对如何上好中小学音乐课谈谈我的认识。
《在暑假里》这课是本册的最后一课,正值全期学习内容即将结束、暑假生活就要到来,孩子们对这一课非常感兴趣。这一课我同过开展学唱歌曲、创编歌词等音乐活动让学生们畅谈自己的暑假生活打算,同时也听听别人的安排,还能达到对学生暑假生活方式的正确引导的目的。
《在暑假里》是选自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我们教案的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小记(总结)七个部分。对于导入的设计无疑是我们小组对这一课堂设计中我认为最难的部分。导入设计的好坏对整个课堂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实现与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重大作用,所以导入部分的设计,占了我们对课堂设计的很重大一部分。导入部分的设计,我们小组曾经想了很多方法,例如设置悬疑法,或者是问题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创设情境法,这些新颖的导入法都很吸引我们,因为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导入法的设计也不宜太难,要符合这个年纪学生应该有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最后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来作为我们导入的第一步。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5min)
1、由教师播放与夏天有关的歌曲视频,创设情境。
2、通过提问谈话等手段引入课题。
3、发放彩色乐谱。
具体的操作中,我们还设置了音乐小天使这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肯定,音乐小天使是这样引入的:老师:对,因为放暑假了。那么同学们喜欢暑假吗?(学生回答喜欢)。音乐小天使就是知道我们的小朋友们喜欢暑假,还特意让我代替她问大家一个问题,她是这样问的:在暑假里面,不在去学校,你们将干什么?(按照歌曲的节奏来问)老师听了之后也问了问小天使,看看她的安排,她是这样的回答的:我要去游泳,还想去旅行,暑假里多快活。(同样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
老师:好,接下来老师就要履行承诺代替小天使问问大家这个问题喽。你们能向老师刚才那样有节奏地回答吗?(提问1-2个同学,并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按歌曲的节奏回答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学生歌曲演唱时节奏的难点。)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边用幻灯片展示事先制作好的与暑假活动有关的幻灯片图片烘托场景,边引导学生有节奏的说出暑假的计划。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没有啊,我们把这些对话串起来,再加上旋律,它就是一首动听的歌曲了。瞧,这就是这是动听歌曲的完整版哦(把事先制作好的彩色乐谱发放到学生手中)。
我个人觉得音乐小天使的加入使整个导入部分有了更多的活力,而且更新颖,也很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使同学在一种很好的氛围中大致学到这首歌的音调与节奏,这个曲子是一个外国曲子,曲调中的切分节奏比较多,所以对于切分节奏的教学时一个难点,但是通过这样形式的导入,使同学大致对难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非常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很荣幸音乐小天使是由我来扮演,作为音乐小天使的扮演者,在语音语调中需要更与小学二年级的同学相吻合,在一问一答中,已经和同学达到互动,这种感觉非常好。有了好的导入之后,也为后面的教学教唱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唱部分的操作如下 教唱歌曲(25min)
1、教师用钢琴带唱歌曲旋律(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大跳音程音准问题及切分节奏的问题)
2、教师根据歌曲的需要,进行六度、五度音程练习,及对切分节奏进行讲解示范。
3、练习完之后再回到歌曲旋律,这时歌曲旋律基本学习完成,接下来带入歌词演唱。变唱边分析歌曲难点。
4、学生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曲
歌曲的创编是本课中最有意思的环节,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创编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光做热情。在创编活动中,出现的难度就是创编内容比较多,孩子们在边创作还要边唱出歌词的过程中,反应不过来,造成歌曲创编的断断续续。在就是孩子们在创编中,歌词的质量难以达到,歌词不够规整。我在学生们观察歌曲中唱到的内容都有些什么,都是几个字的内容,再把学生想到的暑假活动,按字数规整分类板书在黑板上,这样降低了创编难度,让学生在新创编的歌词唱中更加流利并有成就感。当然还可以全组一起选几个内容唱,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单独展示,这样有助于营造热烈的学习气氛,增强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同时多鼓励孩子们,多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在整个教唱部分中,最难的无疑是全曲中出现最多的切分音,但是在导入部分由了良好的介绍中,大家对难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切分音的教学中,我们组采用让同学用手来打节拍的方法。关于教唱部分,是整个教学中的重头戏,我想要谈谈我的看法,对于整个学期观摩其他小组的上课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也值得我以后自己教学中需要克服的,诸
如,不脱稿,看ppt 缺少目光交流,从上课开始没有抬过头,上课音量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在整个上课过程中,其他同学都会犯的错误,因为经常犯错误,但是大家又知道这个缺点的存在,所以说明了这些缺点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实战经验中才能克服,实践的。所以,我觉得,这学年的音乐教学法虽然结束了,但是真正的音乐教学才刚刚开始的,虽然这学期有模拟课堂的实践,但是和真正的课堂还是很有一定差距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对于音乐教学,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觉得是教学的重点。无论对于导入设计还是对课题那个其他内容的要求,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
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我觉得才是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最终目的当然,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美上,由于参观材
料准备不是很充分,形式太单一,显得有些走过场;在学唱新歌曲的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等。这都有待有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第五篇:中小学音乐课教案
课题:西域风情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材分析:本次课“西域风情”主要介绍新疆的民歌的特点,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介绍新疆的地域风情,新疆古称西域,各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新疆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万花筒般绚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一组新疆民歌,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认真听赏音乐,感受新疆音乐的不同风格,并能从旋律和节奏中分析出音乐作品的特点。
3、通过听、看、唱、奏、动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感受新疆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三、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掌握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如八三、八七拍子。
四、教具:课件、多媒体设备、手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新疆的位置。并指出新疆可以分为东疆、南疆和北疆三个部分。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片土地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新疆民歌。下面,先播放一组图片。
2、了解新疆:播放课件。
欣赏一组带有大量的新疆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图片,和新疆的风土人情的图片,可以MTV的形式展开,并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新疆风貌的同时感受本课堂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音像资料和听老师介绍新疆,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拓宽音乐文化知识面,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3、欣赏歌曲《达坂城的姑娘》。
(1)请同学们感受维吾尔族演唱的歌曲。
(2)请同学们一起演唱,活跃课堂气氛,感受新疆小伙子的率真与热情奔放的性格。
4、听赏歌曲《玛依拉》
(1)老师提问:新疆有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爱赛马摔交的是什么民族?
回答: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有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我们来听听她的歌。
(2)听歌曲《玛依拉》的两段。刚才,我们不仅聆听了玛依拉动听悦耳的歌声,还观看了优美欢快的新疆舞蹈。
(3)提问歌曲旋律的特点: 呼唤的音调,回旋的旋律。节奏欢快跳跃。
5、(1)听赏《青春舞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课件:
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2)学唱歌曲:
①请学生认清《青春舞曲》的节奏型,用击掌或拍桌子打出十六分、前八后十六等节奏型。②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字正”才能“腔圆”。③老师用手鼓打节奏,学生有节奏的读出来。④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⑤再次完整连唱歌曲。
(3)思考:《青春舞曲》这首歌曲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告诫人们青春易逝,时光宝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欣赏了几首新疆民歌,那同学们听过山东民歌吗?课后同学们可以听一下《沂蒙山小调》,感受一下山东民歌的旋律特点,希望在同学们能够多了解我国的民间歌曲。
六、总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体验了新疆的音乐作品。感受到我国西部的新疆美丽与音乐表现力的丰富。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西部的图片、音像资料、诗歌、音乐作品,让我们一起为建设我国的西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