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鸽巢问题》
《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教学方法】
借助学具,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发现、总结原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纸杯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看吗?老师手里有一副扑克牌,大家知道一副扑克牌有54张,如果去掉两张王牌,就是52张,请五名同学上来,每人随意抽一张牌,我猜这五张牌中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你们信吗? 那么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请5名同学各抽一张,验证至少有2张是同一种花色的。(学生打开牌让大家看)
师:“至少”是什么意思?
神奇吧?再给你们表演一个,这回请你们任意抽出14张,现在你手里的14张牌至少有一对儿。(让学生打开牌看)
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因为这个有趣的魔术中蕴含着一个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鸽巢问题(板书课题)。
二、情境认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师: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里,请小组的同学摆摆看,在动手之前请看活动要求:
① 分组摆一摆,要求将所有的笔全部放进笔筒里,允许某个笔筒空着,不考虑笔筒的顺序,只考虑笔筒内笔的支数。② 想一想,怎样做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③ 边摆边记录下来,(记录时:可以用 1 表示笔,用 0表示笔筒(画一画)看看一共有几种摆法? 2.汇报展示
要求学生边摆边说,老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放法:
0 0 3 1 0 2 2 0 2 1 1
引导学生观察4种方法,从而得出: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有2支笔。
师:再次观察四种方法,哪种方法能直接得到这个结论。(引导平均分)
师:既然用平均分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会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吗?
生:4÷3=1……1(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小结:先平均分,余下1支,不管放在那个笔筒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笔”。3.思考:
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支笔。把6支笔放进5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支笔。把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支笔。师:这么大的数字,同学们这么快就得出了结论,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规律了?(笔的数量与笔筒的数量有什么关系?))还要操作验证吗?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1,不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请学生继续思考:如果要放的铅笔数比文具盒的数量多2呢?多3呢?多4呢? 4.做一做
出示题目:5只鸽子飞进了三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
2只鸽子。为什么? 说说你的想法。
让学生再次体会要保证“至少”必须要平均分,余下的数要进行二次平均分,就能保证“至少”。5.教学例2 思考问题: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引导学生分析: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
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总结: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数+1 整除时 至少数=商数 6.你知道吗?
其实这一发现早在150多年前有一位数学家就提出来了。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
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三、情境巩固
1.解释课前所做的魔术游戏。2.教材69页做一做
四、情境拓展
一个班有61个同学,至少有几个同学在同一个月出生?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原理?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鸽巢原理
总有…… 至少……
四种摆法: 4 0 0 3 1 0 2 2 0 2 1 1 7÷3=2(本)......1(本)8÷3=2(本)......2(本)10÷3=3(本)......1(本)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鸽巢问题”,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借助直观学具演示,经历探究过程。教师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探究过程,感知、理解鸽巢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对于枚举法和假设法有一定的认识,加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解决鸽巢问题的优超性和局限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
3、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的“鸽巢问题”的建立是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与推理的基础上理解和发现的,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特别以游戏引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学到了鸽巢原理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在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第二篇:鸽巢问题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鸽巢问题》
《鸽巢问题》的实质就是《抽屉原理》,也有些教材把这个问题的命名为《抽屉原理》,首先我认为要合理地确定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其次是如何实施教学环节。
我认为这节课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鸽巢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判断谁是鸽,谁是巢,或者判断谁是物体,谁是抽屉。在如何实施教学环节上,我觉得就按照三维目标中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的描述来进行。因为,当下流行对一堂课的评价往往是侧重于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老师只起引导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要发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那么这节课就要求老师要备好实物教具,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去完成问题的操作与探究,然后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问题的乐趣,从而实现第一维目标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因此,过程与方法的把握是实现好这一节课的关键。那么实施这一课的过程中,方法是以学生探究为主,老师只起引导辅助作用,这个好实现。但是要让这堂课能上得生动出彩的话,老师在语言和组织形式上还得想点子出新招,力求让这节课能生动,我想这就能算上一堂好课。以前我们所听的优质课中给我感觉就是,在能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前提下,尽量能让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有序有效,教学中有那么一到两个亮点,这就足以让这节课成为一堂优质课,有时候真的是“一招鲜”吃遍天。在我听过的优质课中,我记得若干年前孝南区新铺镇中心小学的喻海燕执教的《元、角、分的认识》在当时是没有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幻灯片和老式投影仪,但她凭借自己制作的实物教具和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效互动简真“嗨翻”全场,整节课给所有在场听课老师的感觉就象是在录制一场电视互动节目,结果这节课由镇里选送到区里,由区里选送到市里,由市里选送到省里,一路下来获奖不少,最终获得省级一等奖。所以,我在这儿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一节出彩的课,除了能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外,还应该有感染力。
鉴于陈维设计的这篇教案,我觉得这节课有几个问题需要探讨。第一是教学难点需要商榷,对于鸽巢问题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判断谁是“鸽”,谁是“巢”,或者判断谁是物体,谁是抽屉。这个问题应该是学生在做鸽巢问题的相关题型时最不会判断的问题,有些这类型的题出得很“坑爹”往往搞出一些数据扰乱学生的判断。例如:你的情境导入中的那道题,有52张扑克牌,你们5人每人随意抽一张,你知道至少有几张牌是同花色的吗?这道题中判断谁是“鸽”,谁是“巢”?估计就会有很多同学会把52张扑克牌当作“鸽”把5个人当作“巢”估计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去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就是除去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花色只有4种。也不会去判断5个人是“鸽”,4种花色是“巢”。那么在推出“鸽巢原理”的结论后,在后面巩固练习阶段,多设计一点像这种不是很直观就能找出“鸽”和“巢”的问题,让学生来判断练习,例如:有红黄两种颜色球各7个放入一个口袋中,有3个人分别摸出一个球,至少有几个学生能摸出颜色相同的球?等等这一类型的题。来强化学生对“鸽”和“巢”的判断。
第二,在学习例1的过程中,为什么舍弃(4,0,0),(0,1,3),(2,2,0),而选择(2,1,1),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给学生请清楚,要不然“鸽巢问题”后面内容从逻辑上就不太好讲,那么要讲清这个问题,得紧紧地抠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题目中说“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请问:(4,0,0)这是将4支笔放入了3个文具盒中吗?这分明是将4支笔放入了1个文具盒中,其余的两个文具盒是空的,就不符合题意了,后面的两种放法也是一样,这样去跟学生解释,那么只有第四种放法(2,1,1)是符合题意的,那么从而就可以发掘出“鸽巢问题”中“鸽”数往往不是“巢”数的倍数,但是我们在将鸽放入巢中时也要尽可能去平均分,肯定会有余数,那么可以得出至少有巢里会装上“商+1”只鸽子。
第三篇:六年级鸽巢问题
东莞市东城博而思培训中心
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
鸽巢问题
基础知识点
1.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狭利克雷明确地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狭利克雷原理。把3个苹果放进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放了2个或2个以上的苹果。类似的, 如果有5只鸽子飞进四个鸽笼里, 那么一定有一个鸽笼飞进了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2.鸽巢原理
(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如:将4支铅笔放入3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2支铅笔,“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
3.鸽巢原理
(二):如果把多于kn个的物体任意分别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如: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
我们把这些例子中的“苹果”、“鸽子”、“信”看作一种物体,把“盒子”、“鸽笼”、“信箱”看作鸽巣, 可以得到鸽巣原理最简单的表达形式
物体个数÷鸽巣个数=商„„余数
至少个数=商+1 摸同色球计算方法:①要保证摸出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
物体数=颜色数×(相同颜色数-1)+1
②极端思想(最坏打算): 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再无论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球,都能保证一定有两个球是同色的。
鸽巢问题的计算总结:
东莞市东城博而思培训中心
二、例题讲解:
1、教室里有5名学生正在做作业,今天只有数学、英语、语文、地理四科作业
求证:这5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个人在做同一科作业。
2、班上有50名学生,将书分给大家,至少要拿多少本,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学生能得到两本或两本以上的书。
3、木箱里装有红色球3个、黄色球5个、蓝色球7个,若蒙眼去摸,为保证取出的球中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则最少要取出多少个球?
4、把红、白、蓝三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3个颜色相同的球。
5、证明:某班有52名学生,至少有5个人在同一个月出生?
6、一幅扑克牌除大小王有52张,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张牌有相同的点数?
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张牌有相同的花色?
7、幼儿园买来了不少白兔、熊猫、长颈鹿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任意选择两件,那么不管怎样挑选,在任意七个小朋友中总有两个彼此选的玩具都相同,试说明道理。
8、学校图书馆里科普读物、故事书、连环画三种图书。每个学生从中任意借阅两本,那么至少要几个学生借阅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2人借阅的读书相同?
9、某班有学生49名,在这一次的英语期中考试中,除3人以外,分数都在85分以上,是否可以推断,至少有几人的分数会一样?
三、课堂练习1、6只鸡放进5个鸡笼,至少有几只鸡要放进同一个鸡笼里。
2、400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相同,请证明。
3、红、黄、蓝、白四色小球各10个,混合放在一个暗盒中,一次至少摸出多少个,才能保证有6个小球是同色的。
4、有一个晚上你的房间的电灯忽然间坏了,伸手不见五指,而你又要出去,于是你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你有三双分别为红、白、蓝颜色的袜子,可是你在黑暗中不能知道哪一双是颜色相同的。你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同颜色的一双。这最少数目应该是多少?
5、某班有42人开展读书活动,他们从学校图书馆借了212本图书,那么其中至少有一人借多少本书?
6、学校五(一)班40名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13岁,最小的是11岁,那么其中必有几名学生是同年同月出生的。
东莞市东城博而思培训中心
四、巩固练习
1、今天参加数学竞赛的210名同学中至少有几名同学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2、有红、黄、蓝、白四色小球各10个,混合放在一个暗盒里,一次至少摸出个,才能保证有2个小球是同色的.3、五年级某班有学员13人,请说明在这13名同学中一定有两个同学是同一星座。
4、盒子里放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筷子各若干根,最少摸几根,才能保证至少有3根筷子同色的。
5、在一间能容纳1500个座位的戏院里,证明如果戏院坐满人时,一定最少有五个观众是同月同日生。
6、在38个小朋友中,至少有几个小朋友同一个月出生的?
模拟试卷:
一、填空
1.箱子中有5个红球,4个白球,至少要取出()个才能保证两种颜色的球都有,至少要取()个才 能保证有2个白球。
2.“六一”儿童节那天,幼儿园买来了许多的苹果、桃子、桔子和香蕉,每个小朋友可以任意选择两种水果,那么至少要有()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有两人选的水果是相同的;如果每位小朋友拿的两个水果可以是同一种,那么至少要有()个小朋友才能保证两人拿的水果是相同的。
3.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帽子各5顶放入一个盒子里,要保证取出的帽子有两种颜色,至少应取出()顶帽子;要保证三种颜色都有,则至少应取出()顶;要保证取出的帽子中至少有两顶是同色的,则至少应取出()顶。
4.张阿姨给孩子买衣服,有红、黄、白三种颜色,但结果总是至少有两个孩子的颜色一样,她至少有()孩子。
5.二、选择
1.把25枚棋子放入下图的三角形内,那么一定有一个小三角形中至少放入()枚。
A.6
B.7
C.8
D.9 2.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18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东莞市东城博而思培训中心
A.至少有2名男生是在同一个月出生的 B.至少有2名女生是在同一个月出生的C.全班至少有5个人是在同一个月出生的 D.以上选项都有误
3.某班48名同学投票选一名班长(每人只许投一票),候选人是小华、小红和小明三人,计票一段时间后的统计结果如下:
规定得票最多的人当选,那么后面的计票中小华至少还要得()票才能当选?
A.6
B.7
C.8
D.9 4.学校有若干个足球、篮球和排球,体育老师让二(2)班52名同学到体育器材室拿球,每人最多拿2个(可以一个都不拿),那么至少有()名同学拿球的情况完全相同。
A.8
B.6
C.4
D.2 5.如图,在小方格里最多放入一个“☆”,要想使得同一行、同一列或对角线上的三个小方格都不同时出现三个“☆”,那么在这九个小方格里最多能放入()个“☆”。
A.4
B.5
C.6
D.7
三、应用
1.4名运动员练习投篮,一共投进30个球,一定有一名运动员至少投进几个球?
2.某幼儿班有40名小朋友,现有各种玩具122件,把这些玩具全部分给小朋友,是否会有小朋友得到 4件以上的玩具?
3.有白、黑、灰三种颜色的袜子各50只混放在一个袋子里,如果闭上眼睛去摸。(同色两只为一双)(1)至少摸出多少只,可以配到一双袜子?(2)至少摸出多少只,才能保证有3只不同色的袜子?
(3)至少摸出多少只,可以保证摸出1双黑色的袜子?
(4)至少摸出多少只,可以配2双的袜子?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2019新人教版】
鸽巢问题(2)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教材第70页例3)。【教学目标】
1.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找出这里的“鸽巢”有几个,再利用“鸽巢问题”进行反向推理。
【教学准备】
课件,1个纸盒,红球、蓝球各4个。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
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
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
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1红1蓝;2红;2蓝
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2蓝1红;3红;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1红3蓝;1蓝3红;4红;4蓝
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3蓝2红;3红2蓝;4蓝1红;5红;5蓝
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
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
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吧,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呢?
思考:
a.“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有怎样的联系?
b.应该把什么看成“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 c.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讲解:因为一共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鸽巢”。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多,就能保证有一个鸽巢至少有两个球”。
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设两种颜色的球各拿了1个,也就是在两个鸽巢里各拿了一个球,不管从哪个鸽巢里再拿一个球,都有两个球是同色,假设最少摸a个球,即(a)÷2=1……(b)。当b=1时,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1×2+1=3个球,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结论:要保证摸出有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一。
【课堂作业】
先完成第70页“做一做”的第2题,再完成第1题。(1)学生独立思考。
(提示:把什么看做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的东西是什么?)(2)同桌讨论。(3)汇报交流。
教师讲解:第2题:因为一共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可以把四种“颜色”看成四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鸽巢”。把“摸球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数多一,就能保证至少有一个鸽巢有两个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比颜色的种数多一,所以至少取5个球,才能保证有两个同色球。
第1题: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一年中最多有366天,所以把366天看做366个鸽巢,把367名学生放进366个鸽巢里,人数大于鸽巢数,因此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两个人,即他们的生日是同一天。1年中有12个月,如果把12个月看作是12个鸽巢,把49名学生放进12个鸽巢里,49÷12=4……1,因此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5(即4+1)个人,也就是至少有5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教师:上课时老师讲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故事)谁能说说在外面借街灯配成同颜色的一双袜子,最少应该拿几只出去?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第4、5题。教学板书:
鸽巢问题(2)
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的种类多一。教学反思:
课前引入时,教师设计有关鸽巢问题在生活中运用的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得到发展。活动化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情感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教学例3时,教师充分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充分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能让学生自己动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鸽巢问题。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 鸽巢问题教案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
【教学内容】
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和第69页例2)。【教学目标】
1.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及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采用操作的方法进行枚举及假设法探究“鸽巢问题”。
2.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重点难点】
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每组3个文具盒和4枝铅笔。
【情景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讲授】
1.教师用投影仪展示例1的问题。
同学们手中都有铅笔和文具盒,现在分小组形式动手操作:把四支铅笔放进三个标有序号的文具盒中,看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并在小组中议一议,用铅笔在文具盒里放一放。教师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时会说出:1号文具盒放4枝铅笔,2号、3号文具盒均放0枝铅笔。
教师:不妨将这种放法记为(4,0,0)。〔板书:(4,0,0)〕 教师提出:(4,0,0)(0,4,0)(0,0,4,)为一种放法。
教师:除了这种放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教师再指名汇报。学生会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板书。
教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教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发现什么?(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教师:“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教师:“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师: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总有一个文具盒要放进几枝铅笔?指名学生说一说,并且说一说为什么?教师: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和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的这个结论。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
教师:哪一组同学能把你们的想法汇报一下? 学生会说: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教师:你能结合操作给大家演示一遍吗?(学生操作演示)教师:同学们自己说说看,同桌之间边演示边说一说好吗? 教师:这种分法,实际就是先怎么分的? 学生:平均分。
教师:为什么要先平均分?(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汇报:要想发现存在着“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先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几枝笔了? 教师:同意吗?那么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呢?(可以结合操作,说一说)教师:哪位同学能把你的想法汇报一下?
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5枝铅笔放在4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 生:6枝铅笔放在5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师: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
教师:你发现什么? 学生:铅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教师:你们的发现和他一样吗?(一样)你们太了不起了!同桌互相说一遍。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文具盒里会有什么结论?一起说。
巩固练习:教材第68页“做一做”。A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答。B指名学生汇报解答思路及过程。2.教学例2。
①出示题目: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探究时,可以利用每组桌上的7本书。
活动要求:
a.每人限独立思考。b.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c.如果需要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每桌上的7本书,要有分工,并要全面考虑问题。(谁分铅笔,谁当抽屉,谁记录等)d.在全班交流汇报。(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学生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方法?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a.动手操作列举法。学生:通过操作,我们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b.数的分解法。
把7分解成三个数,有(7,0),(6,1),(5,2),(4,3)四种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总有一个数不小于3。
教师:通过动手摆放及把数分解两种方法,我们知道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3本)②教师质疑引出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知道了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但随着书的本数越多,数据变大,如:要把155本书放进3个抽屉呢?用列举法、数的分解法会怎么样?(繁琐)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适用各种数据的方法呢?请同学们想想。
板书:7本3个2本„„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8本3个2本„„余2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10本3个3本„„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书)师:2本、3本、4本是怎么得到的? 生:完成除法算式。7÷3=2本„„1本(商加1)8÷3=2本„„2本(商加1)10÷3=3本„„1本(商加1)师:观察板书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3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师: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学生:“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只要用5÷3=1本„„2本,用“商+2”就可以了。
学生有可能会说:不同意!先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还剩2本,这2本书再平均分,不管分到哪两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交流、说理活动。
可能有三种说法:a.我们组通过讨论并且实际分了分,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
b.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余下的2本可以在2个抽屉里再各放1本,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c.我们组的结论是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用“商加1”就可以了,不是“商加2”。
教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么怎样才能够确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个物体呢? 学生回答:如果书的本数是奇数,用书的本数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会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提问:尽量把书平均分给各个抽屉,看每个抽屉能分到多少本书,你们能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一平均的过程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7÷3=2„„1。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把7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每个抽屉有两本书,还剩一本,把剩下的一本不管放进哪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三本书。
③引导学生归纳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
a.提问:如果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会怎样?13本呢? b.学生列式回答。
c.教师板书算式:10÷3=3„„1(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4本书)13÷3=4„„1(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5本书)④观察特点,寻找规律。提问:观察3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把某一数量(奇数)的书放进三个抽屉,只要用这个数除以3,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书的本数比商多一。
⑤提问: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会怎样,为什么? 8÷3=2„„2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认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3本书;一种认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4本书。
学生讨论。讨论后,学生明白:不是商加余数2,而是商加1。因为剩下两本,也可能分别放进两个抽屉里,一个抽屉一本,相当于数的分解(3,3,2)。所以,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3本书。
⑥总结归纳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
要把a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如果a÷n=b„„c(c≠0),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至少放(b+1)个物体。
【课堂作业】
教材第69页“做一做”。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答。(2)指名学生汇报解答思路及过程。答案:
(1)∵11÷4=2(只)„„3(只)2+1=3(只)∴一定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3只鸽子。
(2)∵5÷4=1(人)„„1(人)1+1=2(人)∴一定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4,0,0)(0,1,3)(2,2,0)(2,1,1)学生铅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5÷2=2„„1 7÷2=3„„1 9÷2=4„„1 要把a个物体放进n个抽屉里,如果a÷n=b„„c(c≠0),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至少放(b+1)个物体。
1.小组活动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既好玩又有意义。
2.理解“鸽巢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难度。3.大部分学生很难判断谁是物体,谁是抽屉。4.学生对“至少”理解不够,给建模带来一定的难度。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直观操作和假设法,将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思路。
6.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运用新知识灵活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2课时 鸽巢问题(2)
【教学内容】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教材第70页例3)。【教学目标】
1.在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找出这里的“鸽巢”有几个,再利用“鸽巢问题”进行反向推理。
【教学准备】
课件,1个纸盒,红球、蓝球各4个。
【情景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
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
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1红1蓝;2红;2蓝
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2蓝1红;3红;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1红3蓝;1蓝3红;4红;4蓝 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3蓝2红;3红2蓝;4蓝1红;5红;5蓝
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
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
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吧,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呢?
思考:
a.“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有怎样的联系?
b.应该把什么看成“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 c.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讲解:因为一共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鸽巢”。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多,就能保证有一个鸽巢至少有两个球”。
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设两种颜色的球各拿了1个,也就是在两个鸽巢里各拿了一个球,不管从哪个鸽巢里再拿一个球,都有两个球是同色,假设最少摸a个球,即(a)÷2=1„„(b)当b=1时,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1×2+1=3个球,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结论:要保证摸出有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一。【课堂作业】
先完成第70页“做一做”的第2题,再完成第1题。(1)学生独立思考。
(提示:把什么看做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的东西是什么?)(2)同桌讨论。(3)汇报交流。
教师讲解:第2题:因为一共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可以把四种“颜色”看成四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鸽巢”。把“摸球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数多一,就能保证至少有一个鸽巢有两个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比颜色的种数多一,所以至少取5个球,才能保证有两个同色球。
第1题: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一年中最多有366天,所以把366天看做366个鸽巢,把370名学生放进366个鸽巢里,人数大于鸽巢数,因此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两个人,即他们的生日是同一天。1年中有十二个月,如果把12个月看作是十二个鸽巢,把49名学生放进12个鸽巢里,49÷12=4„„1,因此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5(即4+1)个人,也就是至少有5个人的生日在同一个月。
教师:上课时老师讲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故事)谁能说说在外面借街灯配成同颜色的一双袜子,最少应该拿几只出去?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鸽巢问题(2)
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的种类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