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国家发展》教案
关注国家发展 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含义、核心内容;懂得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2、了解我国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状况、环境问题; 了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的具体措施和意义;
4、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知道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重要性;
能力目标:
1、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2、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培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
4、理解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个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分析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素质,为改变祖国科技落后状况做出应有的贡献。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围绕着关注国家的发展而构建的生活主题单元,主要讲述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在复习本单元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和运用上一单元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特别是在熟悉上一单元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我国优越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加深对本单元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运用所学观点,分析当前社会和自身的现实问题,提高认识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
从我国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从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与策略】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2、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及活动引领、自主感悟、合作探究、情境教学等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准备热点材料和提纲、习题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温总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节选)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增长19.5%;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1057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一.导入:大屏幕示:
生思考:2008年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材料一:温总理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节选)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材料二: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
大屏幕展示:
生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国家的发展)
(设计理念:以全国民最关注的“两会”为背景材料,既引出本课课题,有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改变了以往单调且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必须走强国富民之路
经济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资源形势和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必须走科教兴国之路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文化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师引言: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要继续发展仍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经济、文化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走好这条路?(师引导,生小组讨论)
师生总结,归纳:(屏幕展示)
师总结:我国要发展就得“三走一靠”。大屏幕展示:生自由复习有关知识点15分钟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①是什么②核心内容是什么③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如何发展?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根本途径
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5、坚持分配制度
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改革的内容、地位、性质、目标分别是什么?②为什么要改革?③为什么要开放? „„
1、可持续发展战略: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面临着严峻人口形势:①现状如何 ②带来哪些影响 ③解决的对策有哪些
④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意义、规定
3、面临着严峻资源形势:①现状如何 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③解决的对策有哪些
4、面临着严峻环境形势:①现状如何②带来哪些危害 ③解决的对策有哪些
科教兴国战略:①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 ③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科技和教育:①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 ②目前的现状?③对我们的要求?④ 人才的重要性?要求(从国家、青少年角度)?
创新:①什么是创新?目前的现状? 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举措? ③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具体要求? ④青少年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创新型人才?
民族精神是什么?①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 ②民族精神的内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① ——精神支撑、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②民族精神对内、对外的功能和作用 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对国家 对青少年
(设计理念:在国际时事热点背景下,结合国情,利用课前“导入”中复习的知识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2009年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要继续“保8”应如何做?为了控制
时间,避免学生知识面涉及的太广,所以我们只让学生从经济和文化两角度去找。但整个过程老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三.检测知识点掌握情况
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走强国富民之路? 2.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呢?
3.实现强国富民最根本的是什么?——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参考答案:
(1)从国情角度: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
从党和政府的角度:党的性质、三个代表;国家性质、社会主义根本目的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4.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请从国家和个人角度谈谈如何走好这条路?
6.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是什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7.出示材料: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从今年起,在国家扶贫 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中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2008年秋季在城市实行这一政策.请回答:(1)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国家的这些措施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
(3)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
参考答案:(1)材料一说明我们国家相当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国家的这些措施体现了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设计理念:给学生自由复习的时间,但为了督促学生抓住这15分钟且效果要好,所以这也是本节的重要环节—检查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而学生运用知识点的能力下节课再检查。)
环节三:回归生活,拓展升华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综合从互联网、书籍、报刊杂志上搜集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入世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
2、入世又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挑战?
3、说明入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环节四: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请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谈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附:板书设计】 必须走强国富民之路
关注国家的发展 必须走科教兴国之路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检测】 1、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产出不足全球的4%,但一年中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27%的钢材、40%的水泥。这表明我国
A、自然资源数量丰富 B、人均占有资源量少 C、资源利用率不高
2、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 A、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继续实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了踪影。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节约资源 ②必须发展生产力 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党的基本路线 C、改革开放
5、对于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推进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的改革仅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
③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改改,而是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 C、②
科技、教育、人才、创新与发展的关系 思考探讨:
材料一: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从今年起,在国家扶贫 开发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中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2008年秋季在城市实行这一政策.材料二:为了表彰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党中央、国务院从2000年起每年颁发一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已有衰隆平、刘东生、王永志、黄伯云等7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并获得500万元奖金。
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国家的这些措施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
(3)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
参考答案:(1)材料一说明我们国家相当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材料二说明我国家对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视。
(2)国家的这些措施体现了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教学反思】
以今年两会材料为时事背景,学生感觉很新颖,复习时兴趣很高。由于本节内容可分成四个小版块,在复习时要注意作好衔接,避免思路的断桥现象,保持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另外,如果能与当前正在演变的金融危机相联系,应该更能说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应对这场危机所必须进行的。有了国家必须要发展的强烈意识,再进行相关的发展道路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但要注意选好典型事例,或结合练习进行分析理解。
另外,在提问及练习中发现,还有很多学生仍满足于将知识简单地“背”下来,习惯于直截了当式地提问,当问法一灵活,尤其是结合一定的材料后,不少人就无所适从了。因此
在复习中,一定要转变复习策略,避免浮于知识面上,要深入到知识中,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大对学生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此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这也是打造“高效、快乐、智慧”的魅力课堂的要求。
第二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思考企业、个人发展
关注国家经济政策,思考企业、个人发展
随着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经济总需求将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水平也将进入较低上涨时期.我们看到,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加大刺激内需市场;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巩固既有的经济发展基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那就意味着新一轮的国内市场规则面临洗牌,许多企业要进来,许多企业要出局,而政府必须出台维护市场竞争常态的法则,并辅助以法律规章形式加以限制才可;
一方面企业要转型,即要调整经营模式,又要调整经营方针;而最为重要的是转变企业经理人的思维理念。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经营团队是否懂得即将面临的市场以及政府规则,同时能够驾驽市场,促成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拿卫浴行业来说,未来几年将有近7000万套房屋开工,如果以浴缸、淋浴房为市场前导力量,是否可以顺利进军国内市场。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我们的干部做好领兵打仗的准备了吗?我们的员工做好时刻响应冲锋号角的准备了吗?卫浴行业的蛋糕做得很大,我们能吃到多少,不是取决于我们的胃,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态。一个强的企业从来不是以量取得常胜的,而是通过不断地革新思路,增加产、销、服等各环节的加值而实现的。塑造品牌,扩展通路,搭建平台。这些除了需要一批精英团队外,企业的文化建设尤为重要。也是思想建设。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这家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
我希望我所在的企业基业长青,其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它能够形成他自己独有的经营之道。此道能够承载着企业经营者的价值理念,凝聚着企业员工的梦想,从而打造企业强大的价值观体系。每一个体系内的个体都能够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当大家在披荆斩棘,奋发向上时,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卫浴行业的旗舰领袖所凝聚的民族信仰。
当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展示我们的卫浴产品时,每个人都可以自豪的说,这是我亲手打造的人类文明的艺术品。他不但汇聚了我的汗水,还凝聚了我的爱与奉献精神,我愿意与世界人民分享他的精美。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缺少思考的人,缺少的是思想家;当我们站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禁感叹:子曰,逝者如斯夫!经营企业如此,经营国家亦如此,没有那个企业家不希望企业越做越强,员工福利越来越好;也没有哪个国家不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人民越过越幸福;
想到这,我们个人就要思考。我要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角色决定了定位,定位取决于格局。一个企业格局小不是因为他的办公大楼不够大,人数不够多;而是因为他的企业家格局不够大;看一家企业经营是否长远,不是看他的经营方针是否规划到100年,而是看他有没有与企业长远发展的一批企业精英或者骨干员工;也就是说,先有了长远共生的企业员工,才会有百年长存的企业;不能再漠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在企业高速发展中,我们必须懂得适当停下来,思考一下,总结一下,对经营的战略做适当调整;这期间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准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员工的想法很重要,也许不全部都是与企业相符的。但关键不在这,而是在于企业领导者你要
学会倾听,你必须要听。唯有此,你才能为企业不断的发展,做出合乎企业的调整策略。
一个人不论在任何一家企业,他都要思考他的既得利益是什么;你不能忽略这一点,这是必然的,一个不去思考自我进步,自我收获的人,是没有竞争力的人;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人进入到一家企业,只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又何谈职业发展呢。而另一个层面,就是员工必须客观、理智的思考自我的职业发展,不能虚浮夸大;所谓大浪淘沙,企业发展中必然会淘汰一部分人,是进步,还是淘汰。更取决于个体的认知与努力;要不断思考自己的价值所在,同时不断地丰富他、提升他;如此才能和企业同进步,共发展。
我们总结一下:国家要为企业发展创造政策与投资环境;保障企业的发展;企业要为国家上缴税收,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同时企业也要为员工创造更多的福利,这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对国家的贡献;而员工也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则是国家和谐,企业和谐,员工和谐!
第三篇:关注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生产
关注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生产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世界性的粮食安全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虽然目前国内粮食市场总体稳定,但着眼大局和长远,要确保立足国内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做到“手中有粮”,还面临许多制约和挑战。农村土地撂荒情况严重,农民不安于耕的现象普遍,究其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粮食生产要素分散,粮食生产活力不够
我国长期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确保了国家粮食供给的基本自足。该项制度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但现实情况是,与这一基本制度紧密联系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表现出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土地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比如我县产粮大镇之一的洛口镇的灵村,人均耕地不足1.5亩,3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仅为8户,多数农户为分散经营的家庭小生产模式。这严重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大市场竞争,难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二是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相对滞后,表现在推广网络不完善、农技人员自身素质欠缺和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流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利于粮食生产。表现在粮食流通体制存在问题,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仓储平衡困难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不充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和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影响了农业资本的投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分散分割,难以实现优化组合、有效利用和规模效益,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活力。
2、粮食生产效益低下,粮食生产动力不足
粮食生产具体弱质性、低效性的特点,市场机制的趋利性和农民自身局限性决定农民不会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而是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或干脆将土地撂荒从事非农产业来实现个人收益和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导致粮食生产动力不足。一是粮食生产成本高。受时下物价总体水平上涨的影响,农资价格也水涨船高,今年宁都化肥价格涨幅就在50%以上、农药价格整体水平上涨30%,雇用劳力成本也大大提高,诸多因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猛涨。据调查,种植一亩地粮食需生产成本达到700余元,而平均每亩粮食生产收益仅为846元左右,极大的扼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粮食生产收益不稳定。粮食生产硬件建设投入不足,降低了农业综合抗灾能力,致使粮食生产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状态。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种粮收益也无从稳定保障。三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粮食生产净利润大幅下降,种粮比较效益低下,远不及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导致农户水稻双季种植改单季、精耕细作变粗放管理、种植经济作物甚至将土地撂荒。比如我们在洛口镇灵村调研发现,种植经济作物玛萁每亩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是种植粮食收益的30倍。四是粮补等惠农政策不尽科学。表现在:弥补市场机制缺失错位,扶持政策缺乏导向效应;补贴形式过于单一,资金分散缺乏规模效应;惠农政策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政策之间缺乏互补效应,因此国家出台的粮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没有有效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无法激发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3、粮食生产投入不高,粮食生产实力不强
近年来,我们对粮食生产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集体和农户建设动力不够,导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弱化了粮食生产实力。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建设落后,有效灌溉面积不足,降低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繁,亩产量难以提高;抗灾设施不完备,无法充分抵抗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无法避免。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流失日益加剧。近10年来,我国耕地总面积从19.51亿亩降到18.27亿亩,净减少1.24亿亩。农民自身投资农业的意愿不强烈,来自农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大量外流。由于进城务工收入高出种粮收入10~12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导致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据我们在洛口镇灵村村调研,了解到该村90%的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许多耕地无法耕作,土地撂荒比例达到10%之多。
总之,尽管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是粮食生产活力不够、动力不足、实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为此,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要创新生产经营机制,释放粮食生产活力
要大力推进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要激活土地要素。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激活了,粮食生产的活力就能不断迸发。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的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种养能手以及农业科技开发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集中,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让农民从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二要激活人力要素。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粮食生产才能获得持久、旺盛的活力。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宽渠道多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分工协作的能力。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种粮农民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将家庭经营的个体劣势转化为群体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优化配臵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共享成果,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实现种粮收益的最大化。比如田头镇农户自发组建的宁都县田丰优质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60多人,辐射带动种农1000多户,通过规模化经营、订单式生产,2008年发展制种面积5500亩,收购种子300多万斤,产值达900多万元。三要完善服务体系。要尽快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大力培育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为种粮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实现粮食在生产、储运、加工、购销以及技术、资金、信息等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经营,把千家万户的粮食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联结起来,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第二、要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增强粮食生产动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走好四步棋。一
是建立粮食补贴稳步增长制度。要继续稳定、逐步完善、不断强化现有粮食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尽快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粮食补贴制度。适当扩大粮食核心产区范围,拿出更优惠的政策,集中更多的资金,增加对财政困难的产粮大县的奖励和补助,支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二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鉴于粮食价格不能完全市场化,要加强和改善对粮价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体现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科学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搞活粮食市场流通,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继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价格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保护价,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扩大粮食生产。三是增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要建立粮食生产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在良种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逐步开展农业灾害保险,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路子,保护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帮助种粮农民防范灾害风险。四是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种粮收益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核心产区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要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拉长粮食产业链,实现以销售促加工、以加工促收购、以收购促生产,提升粮食的附加值;完善龙头企业与种粮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稳定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价格,有效抑制种粮成本的上升。
第三、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壮大粮食生产实力
增强粮食生产实力,关键是建立健全各项投入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财力投入。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20%~50%,发展中国家亦为10%~20%,而我国只有8%~11%。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不断提升农业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大对粮食核心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供给保障能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引导金融业更好地服务粮食生产;建立和完善鼓励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粮食生产。二是加大物力投入。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大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农田改造力度,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三是加大人力投入。积极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鼓励外出务工能人返乡投身农业生产,从事粮食生产和加工经营。四是加大科技投入。要用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用市场机制整合农业科技推广的资源和力量,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用政策扶持引导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推动农业科技广泛应用,促进良种良法相配套,真正把专家的试验田“产量”变成农民的大田产量。
第四篇:关注民生服务发展
“关注民生、服务发展”
群众满意学校民主评议活动工作汇报
自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满意学校民主评议活动 以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下发的群众满意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按照实施步骤开展此项工作,达到让群众满意,让学生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然后公开承诺、自查、自评、制定整改措施。现将开展活动以来的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
校领导班子首先认真细致地学习了教育局下发的 [2013]98号文件,成立了以校长高晓辉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以彭爱国同志为主任的办公室,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行风热线电话,同时还制定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实行承诺,层层签定责任状,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点抓教师素质的提高。
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从政治和业务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镰洁从教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考纪考风制度”,重点解决了个别教师形象不佳,在教室吸烟、接打手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挖苦、讽刺学生,规范教学行为,不搞人情教学,不收学生及学生家长礼品、酬金。
三、关注民生,服务发展,为帮扶对象办实事。
1、制定出台便民措施,取得实效,受到认可。
2、家访350人次,对学习成绩差,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为学生义务补课1300多节,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4、在学校及社区做好事95件,组织公益活动5次。
5、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0余次,帮助学生扫除了心理障碍。
6、动员掇学生复学6人。
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策。
1、上级明令禁止的乱收费项目坚决不再收取,坚决制止违反规定收费和其它收费问题。各项收费及时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考纪考风管理。
3、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各种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4、公布了学校行风热线电话。举报电话: 总之,通过群众满意学校民主评议活动的开展,我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领导为政清廉了,全体教师工作作风转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更加求真务实,爱岗敬业、无私地奉献了。
第五篇:关注学生的发展
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这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这成了许多地方当前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升学率成为一所学校办学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新课程环境从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看,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关注人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从理念看,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边缘人。边缘人是教学中被排斥或被忽略的人,这种人在教学中或被排斥或被遗忘。教师要同情并更好地理解边缘人,要“消解优生中心”,关注全体。如果说关注“优等生”是锦上添花,那么关注“边缘人”则是雪中送炭。如何关注学生,才能促使学生发展?从课程意识来看,围绕学生的发展,意味着:
1、关注每一位学生。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从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切、对学生热切的情感、对本职的热爱。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规律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把握和倡导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而且还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4、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要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分数的获得,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为代价,而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学生获得的应该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及建设性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态度、能力和愿望。否则,学生可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却越来越厌恶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是最可悲的!因此,站在课程的立场看,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或者学得越多越好。而是,是否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