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北京版数学五上《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使同学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3.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①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30千米,5小时到达。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②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5小时。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③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0千米。可以求什么?怎样求?
二、开放思维训练 出示例9(板书)
晓聪和小明从中关村乘出租车回家,两人的家在同一方向,晓聪家离中关村6千米,小明家离中关村14千米,下车时共付车费22元,两人可以怎样分摊车费?
计价方法 基价:10元
4千米后每千米计价1.2元。1.读懂题意,明白意图。请同学们读题,你读明白了什么? 2.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内交流说出自己的意见,其他组员补充,说得更充分一些。
3.集体交流、总结方法。(1)两人平均分
(2)按各自的千米数分摊。
(3)前6米所花的钱两人平均分,剩下的全部由小明分摊。(4)前10元两人平均分,后12元按各自的千米数分摊。
当学生有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就不同,不要比较出最优的方法。重在打开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小结:遇到现实的生活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
王老师带舞蹈小组的8位同学去看戏,他们可以怎样买票,需要花多少元钱?
成人票:每张15元 儿童票:每张8.5元
团体票:5人一张,每张37.5元 1.独立思考。2.说出买票的方法。① 购买一张成人票8张儿童票
② 购买一张成人票,一张团体票和3张儿童票 ③ 购买一张团体票 ④ 购买2张团体票 3.选取方法计算结果。
第二篇:二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培养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
2.培养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培养观察、操作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了?你们能举个例子吗?
那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你们能比量比量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解决有关长度单位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瞧。两只可爱的小鸟在旗杆边发生了争吵.到底谁说的对?你们愿意帮助小鸟吗?
二、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多少呢?想办法解决。
(二)出示小组合作提示:
1.自己想一想,判断旗杆的高度。
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总结提升。
(四)验证结论:我们的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怎样验证一下呢?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量一量你最长的那支铅笔或本子的长度,再比一比。
三、巩固应用有效训练
师:同学们,小鸟设计了几道游戏关卡想让大家闯一闯,你们有信心吗?
1.完成教科书7页的“做一做”。
独立解决问题,全班汇报:你是如何确定长度单位的?
2.拓展练习: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
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20()
一块大约橡皮长2()
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3.提高题
笑笑是一年级的学生,她的身高是120(),也就是1()20()。师:恭喜同学们,勇闯三关,你们真棒。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当堂小测,总结提升
1.当堂小测。
2.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的同学,在解决问题时说得有理有据,真棒!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篇:2017北京版数学五上《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doc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进而创造生活中的美。3.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体会图案中的美,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案(课件出示书上的四幅图案),你能说一说看到这些图案的感受或知道这些图案代表的意义吗?(如图案二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等。)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1)每一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在书上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和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2)哪幅图案是对称的?(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每幅图案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过程。)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
(先在小组内交流评议课前收集的图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征,再在全班汇报交流。)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复杂图案,它们都是怎样得到的?
(二)解释应用
1.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复杂图案呢?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学生在书上独立画图,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请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在画图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2)继续画下去。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观察的规律把图画完。)
2.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的方法设计的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我们要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设计出更美丽的图案。
(三)课后作业
同学们应用自己学过的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第四篇: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地不重复、不遗漏地一一列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课堂小练习、小棒(22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谁来说说学过了那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说出:【板】列表、画图
2.飞镖激趣:如果让你来投一次,可能得几环?【板】10、8、6、0 3.揭示课题【板书】一一列举
以前我们学习什么知识时也用了列举的方法? 【课件】数的分成、四年级的搭配规律
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
谈话:这节课我们就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1.出示例1,理解题意。
(出示例题)王大叔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师:他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你能想到些什么? 生:想到了11,22÷2=11。师:这22其实就是什么? 生:22是长方形的周长。师:11就是?
生: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2.自主探究,感悟策略。
师:接下来,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操作一下,还可以画画图,然后把你得到的不同情况整理到一个表格里。
现在每个人先思考一下,你是动手摆呢?还是画图呢? 自己思考好后,开始,然后把你的结果列到这个表里面。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3.比较反思,探索规律。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像刚才这位同学汇报时,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说得很好。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是按规律说的,既不重复,也没有遗漏。师:对,他是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板书)来说的。按一定的顺序,就会做到既不重复,也没有遗漏(板书)。这点很重要。
师:如果你是王大叔,你会选哪一种长方形来围? 生:我想选最后一种。师:为什么?
生:因为最后一种的面积最大。
师:你还想到了面积。那我们一起来口算一下吧。(一起口算各长方形的面积。)
师:的确是最后一种的面积最大。那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22米的木条围花圃,为什么最后一种的面积最大呢?
生:因为两个最接近的数乘积最大。
师:5和6最接近,所以面积最大。有没有补充? 生:越接近正方形,面积越大。
师:刚才在解决这一题时,我们用了一一列举的策略。你觉得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
生:这样我们就写出了所有的可能。
师:只有列举出所有的可能,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灵活运用,提升策略
师:我们可以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师:你会用列举的方法验证吗?
为了奖励大家的努力,今天学校食堂中午供应的荤菜有3种,素菜有4种。小洪选1种荤菜和1种素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师:还记得飞镖游戏吗? 生:记得。
师:我们投一次不过瘾,那投两次。如果你投中两次,可能会是多少环?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师:如果改一个字“了”,会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
师:有什么不同,有可能你会得多少环,课后自己思考。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你觉得在“一一列举”时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五、课堂练习完成练习十七1-3
第五篇:五上数学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河北唐山市丰南区五里屯小学 王树茂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写法;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判断商是不是循环小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循环”的特征
1、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放一段你听一听,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播放一段电子琴的节拍)
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
如果总是播放下去这个“咚-达达”就不断会重复出现,“咚-达达”就会是“无限”个。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循环。教师板书“不断重复出现”
2、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循环现象吗?
学生回答给予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答总结:一年四季,一星期七天,日出日落,等等现象总是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是生活中的循环。在数学的国度里也有循环出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循环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用听音乐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一下子投入进去,另外,也使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无限”等概念。
二、自主学习
1、课件演示27页例8,学生自主探究 400÷75=
给学生足够时间讨论。之后课件演示。
老师引导,你认为能除的完吗?你能猜想到商是什么吗?余数有什么特征?商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是因为余数总是不断重复出现25,所以商的小数部分总是不断重复出现3。
2、课件演示27页例9(学生独立完成)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28÷18=__________ 78.6÷11=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老师板书补充完循环小数的概念)
3、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引导:商的小数部分有无限个3,那么怎么表示呢? 5.333···或5.3(读五点3,3循环)
练习:1.252525···=
3.3261261261···=________
4、循环节的概念 学生自读课本
练习:上面的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是什么?
5、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试一试:15÷16=_______1.5÷7=_______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9735是一个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0.2142857142857···就是一个无限小数。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习效果要好些,老师适时引导加深印象。每个小知识点都安排相应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写出下列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0.333··· 5.32727··· 6.416416··· 1.4777··· 15.438438··· 0.03737···
2、判断对错
9.6666是循环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3.223223···的循环节是322()
3、归类(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62.121212··· 3.212121··· 6.58 5.126578541··· 0.3333
4、比较大小
0.33____0.3 1.23____1.233
5、求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写在后面(保留三们小数)1.29090··· 0.666··· 1.53 1.263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多方面多方位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下作业:
30页练习五1、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