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身边的哲学》教学设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身边的哲学》教学设计:世界是永恒
发展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发展的实质,新旧事物的区分标准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二)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
教学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讨论法、综和分析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今天,我们学习发展的观点。
(二)进行新课
一发展的普遍性
学生讨论:动物演变史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学生阅读p60“专家点评”和“相关链接”
点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讨论: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了什么?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学生活动:阅读p62小字后讨论:
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这一“永恒定律”的神话被打破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结论: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这就是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二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讨论:变化一定是发展吗?
结论:
例题
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
e环境恶化
f退耕还林、还草
2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否具有远大前途
例题:判断新旧事物
a新中国的成立
b经济全球化
c基因工程
d航天技术
e千年虫
f疯牛病
g机器人抢险
h“大锅饭”观念
3判断: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来判断新旧事物。
教学小结: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的认识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练习
下列不属于发展的是
A、用计算机算命
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D、航天技术进一步完善
2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是如此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4“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请运用有关哲学道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
第二篇:《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认识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设计思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2)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实质
2、难点: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框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
多媒体连续播放多幅画面。包括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
(一)、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课堂探究: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②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课堂探究:①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你能否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②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课堂探究:①“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②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这样,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也是如此,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活动设计:请学生上台展示课前所收集的关于“发展”的故事、俗语、诗词等。
(二)、发展的实质
1、怎样正确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
◇课堂探究:①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②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多媒体显示讨论题:发展就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多媒体显示三种图示:如果用图示来表示发展,请说明哪种图示代表发展。鉴于这种认识,多媒体出示选择题,请同学判断画面上哪种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e、树欲静而风不止 2.发展的意义
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科技。课堂反馈: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如何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们成长中的困惑?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师设问: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
教师引导: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
教师:是的,由于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教师设问: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大领域?
教师设疑:辨别这些画面分别属于哪一领域?
教师总结: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教师提示: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讲的发展的普遍性?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
复习联系的观点,指出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展开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演讲,或用投影仪展示所收集的诗句等。
教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运动变化分前进的、上升的和下的、倒退的运动两类,只有那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是发展。
图示表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曲折性前进。
教师点拨:牢牢把握发展的实质。
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但它们是暂时的,我们要树立信心,不悲观、不动摇,坚持发展的观点,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学生回答:因为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所以败。
生答:荆人的失败在于,没有将事物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未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生答: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学生回答: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属于自然界领域;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属于社会领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属于思维领域。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说明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会发展。因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生答:我们感觉到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变化。(2)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学生回答:
(1)说明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2)略。
学生讲孙权劝学的故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学生回答:(1)说明事物在不断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2)略。
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畅所欲言。情景设置,疑问导入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树立愿意与教师沟通的意识。
启发学生的思维
步步引导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自学、自研、自教能力,强调训练学生的独立、自治与自创精神。
训练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技能。
联系社会生活,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
促进师生间的认识和情感交流。
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图示显示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对发展的理解。
通过对比,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
通过自我对照,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七、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较多,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第三篇: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政治教学设计
高二:张芝强
一、教学内容
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认识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设计思想
本课力争在教学过程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2)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实质
2、难点: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框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
多媒体连续播放多幅画面。包括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
(一)、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课堂探究: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②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课堂探究:①回顾20世纪中国的历史,你能否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②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你有什么启示?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课堂探究:①“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的神话为什么被打破?它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②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这样,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也是如此,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活动设计:请学生上台展示课前所收集的关于“发展”的故事、俗语、诗词等。
(二)、发展的实质
1、怎样正确认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
◇课堂探究:①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②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多媒体显示讨论题:发展就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多媒体显示三种图示:如果用图示来表示发展,请说明哪种图示代表发展。鉴于这种认识,多媒体出示选择题,请同学判断画面上哪种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浪子回头金不换 D、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E、树欲静而风不止
2.发展的意义
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日新月异科技。
课堂反馈: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如何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我们成长中的困惑?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师设问: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教师引导: 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 教师:是的,由于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教师设问: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大领域? 教师设疑:辨别这些画面分别属于哪一领域?
教师总结: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教师提示: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讲的发展的普遍性?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为一组。复习联系的观点,指出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展开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上台演讲,或用投影仪展示所收集的诗句等。教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运动变化分前进的、上升的和下的、倒退的运动两类,只有那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是发展。图示表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曲折性前进。
教师点拨:牢牢把握发展的实质。
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但它们是暂时的,我们要树立信心,不悲观、不动摇,坚持发展的观点,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学生回答:因为夜间雍水暴涨,荆人仍按照白天的结果行动,所以败。
生答:荆人的失败在于,没有将事物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未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生答: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
学生回答: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属于自然界领域;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属于社会领域;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属于思维领域。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说明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会发展。因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生答:我们感觉到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变化。(2)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学生回答:
(1)说明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2)略。
学生讲孙权劝学的故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学生回答:(1)说明事物在不断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2)略。
学生回答:A项是一种倒退变化的过程,D、E项都只体现运动变化,不符合发展实质,B、C项是一种进步的变化,是人的新生,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畅所欲言。
情景设置,疑问导入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树立愿意与教师沟通的意识。
启发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导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自学、自研、自教能力,强调训练学生的独立、自治与自创精神。
训练和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技能。
联系社会生活,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促进师生间的认识和情感交流。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图示显示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对发展的理解。
通过对比,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通过自我对照,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七、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较多,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第四篇:5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讲授】讲授新课.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 教师:我们最近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烽火狼烟
教师:从烽火狼烟到现在的手机网络,我们的通讯方式在不断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人类实惠在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我们看看这三代人的赶集方式(展示课件)。纵观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形态? 学生: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低到高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遵循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教师: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那么如果我们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还会继续发展吗?
当然会。只要2012世界末日不来临,人类不灭亡,人类社会是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三国时期我国古人用肉眼观察火星,现在人类用宇宙探测器近距离拍摄火星地表图片,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到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人类踏入宇宙,再到空间实验室,我们队太空的认识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这说明人类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一目小结:现在我们来对刚才所学内容做一个归纳总结。我们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分为三大领域,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刚才的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认识,都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归结出发展的一个特点:发展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哲学原理。
除此之外,发展是不是只是一时的,暂时性的呢?一个事物是不是今天发展了,明天就不发展了呢?不是的,发展是不断的,是永久的。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之后还会继续发展,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二、发展的实质(难点)
我们知道了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我们怎样来理解发展呢?下面我们来看下一个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展示图片: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
教师提问:袁世凯称帝、新中国成立都是发展吗?——袁世凯称帝是变化,新中国成立才是发展。那么运动变化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①共同点: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承认了绝对运动 ②区别(性质不同):
运动和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改变;是没有方向性的。
发展:是向前、进步、上升性质的变化,它揭示了运动变化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知道: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发展的是:ABEF
运动变化的是:ABCDEF)
所有发展都是运动变化,但是反过来就不是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结果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事物。
(2)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但是对于新旧事物,也有一些人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认为: ①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②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③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那么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能否举出一些反例来反驳这些观点呢? 思维拓展: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禽流感、非典、甲流)
(2)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例如: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没有马车快。)
(3)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科学算命,披着科学的外衣,实质上还是算命,是一种封建落后思想的体现。)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效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设计。本节课的设问都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且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设计以讨论和体会为主,在活动中,学生放飞了心灵与才思,更好地展示与锻炼了自身多方面的才能,进而促进了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努力实现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参与”: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涉及哲学的一般性理论,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而且问题的设计与活动的开展较多,课堂中似乎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环节放不开,没有彻底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大力探索如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活动】探究活动.思维拓展:运动、变化一定是发展吗?运动变化和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呢?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确定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总结:
1、区别:(1)、含义不同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变化: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具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2)、性质不同
运动、变化: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发展: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
2、联系:
(1)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2)、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运动引起变化,发展是运动、是变化,只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由此可见,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展示课件)【练习】典题训练.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①入选;②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③入选;④说法绝对化。
方法指导 识别发展的普遍性及其实质的关键词
“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着眼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长远、促进新事物成长、支持和拥护新事物、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新思路”等。此类关键词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2012·江苏高考)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方法指导 这一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有时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因为所给的选项并非全部错误,因而选择时难度加大,需要我们更加慎重地处理每个选项。解答这类选择题宜采用淘汰法,淘汰错误选项以减小难度,对剩下的选项一定要根据题目材料的意图进行直接选择,寻求更直接、更具体或事物根本性的联系,从几个具有类似意图的选项中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是什么。
【作业】布置作业.1、完成分层训练P117能力提升
2、预习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五篇:《身边的哲学》教学设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身边的哲学》教学设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客观性”一词的含义有所体会,能初步感受到“客观性”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意思;使学生体会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主要是在自然观上的分歧;初步知道宗教神学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哲学理论对事例分析的方法,从而体会怎样进行哲学抽象的思维。
3.觉悟方面:
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上引导学生消除有神论的影响。[教学重点]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教学难点]人们能够有意识的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教学方法]学生交流、辩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互联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前言的学习,从概念上了解了什么是哲学。在哲学史上,古代希腊被认为是哲学的发源地。在那个时期,哲学家们所研究的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问题。关于天、地、万物和人的起源问题,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在其所处的条件下,提出过许多合理的想象。(多媒体显示):
1.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3.毕达哥拉斯:自然万物的本原是“一元”,从“一元”产生“二元”,从完满的“一元”和不完满的“二元”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目中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水、火、土、气四大元素,产生出一切物体。4.柏拉图:“理念说”
5.中国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简单介绍上述思想的意思)
以上1、2是唯物主义观点,3、4、5是唯心主义观点。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不断被证明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上明确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多媒体显示)师:在汉语词典中,“客观”一词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回答)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与“主观”相对。
师:因此,说自然界是客观的,就是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管你喜不喜欢、承不承认,它的存在与发展总是按固有轨道与属性进行的。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多媒体显示)
师: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只能从宇宙的产生说起。关于宇宙的形成、世界的产生,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一些神话传说?
生:盘古开天辟地。起初天地没有分开,活像一个大鸡蛋。在这个鸡蛋里睡着开天辟地的鼻祖——盘古。盘古在鸡蛋里睡了一万八千年,才不断长大了。有一次盘古伸腿,蛋壳碰痛了他的脚趾,他疼醒了,发现自己四周被围,十分生气,便找来神斧,对准一个薄弱处,奋力砍去,他又砍又撑,使尽全身力气,终于使蛋壳破裂。随着蛋壳崩裂的巨响,轻的东西向上飘,变成了天,重的东西向下沉,变成了地。位居天地之间的盘古一日九变,长高一丈。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到最高处,地降到最深处,盘古也长到了头,终于精疲力尽,像山崩一样倒塌下来,他的肢体化成了山岳,肌肉变成了良田,血液化为江河,筋脉变成了大陆,齿骨变成了矿物,皮毛变成了草木。
师:这终究是神话。谁了解一些关于宇宙形成的科普材料? 生:宇宙大爆炸理论。
(点击:http://)
“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原是一个不大的、但密度极高、温度极高的火球。大约在150亿年前,这个原始火球突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把物质抛向四周,从此产生了宇宙。从那时起,宇宙开始膨胀,温度也随着空间的扩大而降低。当宇宙年龄为10-44秒时,温度高达1032℃,在这以后一刹那,即经过10-34秒后,宇宙突然“暴胀”,就像大气球突然被大人猛烈一吹那样,宇宙发生了巨大的爆炸,爆炸使宇宙在刹那间扩大了1029倍。大爆炸后,宇宙温度逐渐下降。大爆炸后30万年,温度已下降到3000℃,宇宙开始变得透明了,在这期间也开始形成了化学元素。
150亿年来,宇宙在不断膨胀,温度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产生和繁衍了生物。
师:那么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生:地理课上学过。地球是太阳系的天体,地球的起源和整个太阳系的起源是分不开的。据天文学家推算,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里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碎片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结聚合,到距离现在约50亿年前,一团巨大、黑暗、无定形、冷而稀薄的气体(包括氧、氖、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氨等)与尘埃星云(石墨、磁铁矿、硅酸盐等)形成星云盘,在今天太阳系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和收缩。星云盘内轻的物质向外逸散,重的物质在太阳系内部集中,形成许多星子,又经过逐渐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诞生了。这时距离现在约46亿年。根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千万年至1亿年,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类地行星),形成时间较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形成时间越长,甚至可达数亿年。师: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说明每个天体都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规律而形成的,有着自己的起源与变化过程。宇宙中不存在“天国”,也不存在“上帝”创造天地的活动。所以——
(1)从天体的起源看,宇宙间各天体的形成与变化都是客观的(多媒体显示)师:生物课上是如何讲述生命起源的? 生:经过四个化学进化过程:
①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②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高分子体系; ③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④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师:生物进化又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生:脊椎动物—哺乳类—灵长类—类人猿 师:这说明了——
(2)从生物起源看,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多媒体显示)师:谁听说过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生:自古以来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在我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在西方则流行上帝造人的说法。前者说开天辟地以后,有位名叫女娲的大神,面对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感到孤单无趣,便用黄土和水捏出一个个小人,在地上活动。可是手捏太慢,这位大神便取来一根藤条,从搅拌好的泥浆中抽出来一甩,溅落的一个个泥点便变成了许多人。西方关于上帝造人的神话载于基督教“圣经”,说的是上帝耶和华在制造了世上的万物以后,用尘土造了个男人,取名亚当,又趁他熟睡时取下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取名夏娃。这些终究是神话。(点击:http://)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八千公里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草原所取代。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骼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完全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所以——
(3)从人类起源看,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多媒体显示)师:由此可见,自然界不是神创造的,它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早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就存在。
师:在人类产生前,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相对好理解。人类出现后,大自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地球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类智慧和意志的烙印,自然界是否还是客观的?
(学生有的说是客观的,有的说不是客观的。)学生活动:辩论
正方: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客观的 反方: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再是客观的(教师对辩论进行点评,从而阐述正确的观点。)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多媒体显示)师:人类产生后,对自然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师:人类能随心所欲地利用自然物吗?(学生思考,教师启发)
师:人们为什么不用贝壳作为货币的材料呢?
生:因为贝壳的价值太小,如果用它作货币,那现在恐怕要用几十上百车贝壳来买房子。师:那为什么不用羊呢?
生:货币的材料还必须容易保存、可以分割、方便携带,羊不具有这些特点。师:那金银为什么固定充当货币材料呢?
生:因为金银正好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的特点。货币就需要这些特点。
师:可见,一种自然物能不能被人利用,怎样被人利用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假如金银不具有这些固有的属性,是不会被用来充当货币的。而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从这个角度看,自然界仍然是客观的。
师:那么人类改造自然物呢?这是不是人随心所欲的呢? 生:应该也不是随意的,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多媒体显示)
1997年以来,人类在生物技术领域起的突破性进展。英国科学家采用体细胞核移植这种无性繁殖技术,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1998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具有生物医药产业价值的转基因羊,可望实现构建“动物药厂”的梦想。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
师:这是否意味着新的物种的出现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呢?
生:不是,如果没有羊这种物种,没有基因,或者人类没有掌握这一规律,克隆羊、转基因羊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师:可见,人类改造自然也必须以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及其属性规律为前提。所以——(多媒体显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马克思
师:可见,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仍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综上所述,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师: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自然界是客观的”这一原理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3.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多媒体显示)
师:自然界是客观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的同时,尊重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党中央强调,不要把大开发变成大开荒,这就是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1998年的洪灾、近几年北方的沙尘天气就是例子。所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无论是人类产生以前还是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布置作业:
讨论:环境问题为什么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