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18:3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第一篇: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

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苏联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背景、措施、成就;欧亚人民民主国家诞生的具体条件、人民民主国家的概念以及这些国家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通过对本课有关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分析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通过对苏联反法西斯的胜利和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新中国的成立是十月革命后的重大事件,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教学设计示例重点:战后初期的苏联。难点: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苏联在二战中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苏联人民在欢庆胜利的同时,却不能不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士,苏联在战争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1.苏联在二战中的巨大损失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表和柱状图等形式展示二战期间苏联各方面的损失。由此可见,战后初期苏联人民的重要任务就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夏和发展国民经济。2.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二战结束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及时地把工作重心从战争转向和平的经济建设。苏联政府一面大规模地复员军队,一面对国家机关进行职能和结构上的调整,如撤销战时最高权力机构国防委员会,把许多军工部门改组成民用工业部门,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切实完成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工作,苏联制定和实施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重建家园,使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为此,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工作,积极投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下面分几个方面看看苏联人民取得的振兴经济的巨大成绩。在工业战线上,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例如:顿巴斯煤矿的工人排除了6.5亿立方米的矿井积水,等于排干了一个面积70平方公里,水深10米的湖,矿工们还修复了2500多公里倒塌的坑道,这几乎相当于在莫斯科和巴黎之间修筑了一条离地面200—700米的隧道。经过艰苦奋斗,工业战线提前9个月完成了“四五”计划。修复、新建投产的大型工矿企业6200多个,相当于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新建企业的总和。1950年工业产值比战前的1940年增加了73%。接下来再看看农业战线的情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政府坚决制止非法侵占集体农庄公有土地的现象,精简集体农庄的行政管理人员,加快恢复农业机械的生产等等。到1946年底,共归还了470万公顷集体农庄的土地;有45万多行政管理人员转入了生产部门;5年中,拖拉机总数增加了30%、联合收割机增加了40%。经过辛勤努力,1950年播种面积已经达到战前1940年的97%,农业总产量达到1940年的99%。在经济建设中,苏联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加强国防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核物理、半导体、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方面有许多建树。例如,1946年建成了原子反应堆。1949年掌握了原子弹制造技术,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1950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投入运转。这些,无不凝聚着苏联知识分子的心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四五”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国民收入比战前的1940年增加了64%,人民的实际收入增加。国家三次降低日用品的零售价格,在城市修建了1亿平方米的住宅,农村修建住宅270万幢,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总之,战后初期的苏联,在西方帝国主义遏制、封锁的情况下,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增强了国力,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对战后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是如何诞生的呢?

二、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诞生1.原因(提示学生看课文,并提问:“二战后欧亚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予以归纳、概括)诞生的原因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来分析,先谈谈外因。①苏联的巨大影响②帝国主义力量的严重削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嚣张一时的德、意、日法西斯被彻底打垮。第二,英、法等国家由于战争的破坏而实力大减。第三,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美国虽然例外,其实力大大增长,但从整体看,帝国主义的实力是相对下降了。从各国内部原因看,则是各国人民民主力量日益壮大。③各国人民力量的日益壮大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建立了武装,民主和进步的力量大大增强。2.概况 运用多媒体展示《1949年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图》,看图讲述,每讲一个国家,就在该国地理位置上用红色覆盖,增强学生的时空概念和直观感受。①依靠本国自己的力量:中、越、南、阿②得到苏军配合和帮助:罗、保、匈、捷、波、民主德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战爆发前,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第二年成立了以共产党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为总理的联合政府。1948年反动势力策划了“二月事件”,制造“政府危机”,准备发动反革命**。很快,他们的阴谋被粉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波兰在大战初期被德国占领,波兰政府流亡伦敦。1944年7月,苏军攻入波兰,波兰工人党联合国内抵抗力量成立了临时政府。1945年组成了以临时政府为基础,包括流亡政府代表在内的民族统一政府。在1947年的制宪议会选举中,以波兰工人党为首的民主党派联盟获胜,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二战后,根据盟国协议,德国及其首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实行军事管制。1949年,在美、英、法三个占领区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首都波恩。随后,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而在亚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以北纬38度线为界,苏军进驻朝鲜北部,美军进驻朝鲜南部。1948年8月,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简称韩国或南韩。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北半部成立,简称北朝鲜,金日成任内阁首相。这样,到1949年10月,在欧亚共建立了12个(包括蒙古)人民民主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把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这些人民民主国家是过渡时期的国家,因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那我们如何区别区别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呢?欧亚各人民民主引导学生回忆回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史实。把中国放在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虑。随着苏联的恢复和一批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请大家思考,在这辉煌的背后,是否有危机呢? 学生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缺乏经验,不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照搬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如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以及党政不分、官僚主义、法制不健全、民主生活不正常等等,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导致从60年代起,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光辉的,然而也是漫长的、艰难曲折的。二战后诞生的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尤其具有伟大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提示学生回忆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提出问题a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b中国革命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c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1.大大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有4亿多人口和约96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使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占了世界人口的1/3以上和世界陆地面积的1/4以上,亘贯欧亚、连成一片。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巨大变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2.大大鼓舞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斗争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和世界的面貌。【巩固小结】二战后初期,作为社会主义的旗帜——苏联的迅速恢复意义重大。在它的帮助下,一批人民民主国家诞生,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在这中间,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的独立,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篇:《弟子规》第十二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十二课教学设计

煌固小学

杨一青

教学内容: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材分析:

第十二课是《弟子规》第四章“谨”篇中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做事谨慎、修身养性是本大章的教学主题。韵文部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教导学生应该珍惜宝贵的时光,“惜时”这一教学主题的开展也是为后面完成“谨”篇当中做事谨慎这一大主题的首要条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达到修身养性。洗脸、刷牙、漱口这些卫生习惯学生们在平时都已完成的不错,因此教师要从生活中挖掘出更多的卫生好习惯来约束其行为。“历史小故事”《闻鸡起舞》旨在告诫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格,抓紧时间,勤奋好学。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课,做到熟读成诵。

二、理解本课大意,了解相关故事。

三、能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正确的道德认识,珍惜时间,做好每一件事。

四、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设计理念: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的特点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弟子规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的过程。

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思想内容,更加鲜明地揭示教育主题。教学中注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论去指导行为实践。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想听的小朋友马上静下来、坐端正、认真听!

2、课件播放“猫头鹰的启示”

3、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们喜欢谁呢?用一句话夸夸它吧!

喜鹊是那样认真地练习本领,老师同样希望小朋友们也像喜鹊这样,认真地去学习弟子规知识。看看今天孔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诲呢?请把书翻到/页。

二、熟读经典,展示个性韵味

1、学生自由读文,并向他们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a、轻声自由读文2-3遍,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直到基本读通顺为止。b、遇到生字要自己想办法认识,实在不认识的字词要在下面标上“---”。c、教师来回巡视,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标有“---”的字词。

2、范读|:由教师范读课文,同时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a、教师读的时候,小朋友的手要跟上老师读的字,千万别跟丢了 b、边听边想老师读的怎样,准备评一评老师

3、练读:(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呢?)激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练读,一直读到学生字音正确,通顺、流利为止(同桌对读,合作读,开火车接力读)

4、指名读,不对处纠错再读。

5、吟咏:(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的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会跟着节奏晃动,你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读出属于自己的韵味?

三、借助译解,深思其意

1、师: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看不看能不能在“译解”的帮助下,自己读懂文本的大概意思(学生默读,师指点:可以小声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2、学生反馈,教师鼓励:自己能读懂一个词,一个句话都是很了不起的收获。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珍惜时间)(良好卫生习惯)

4、师:书读通了,意思也明白了,同学们能试着背出来吗?

四、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通过刚才的诵读,我们已经明白了韵文中留给我们的教诲了,那现在我们就来用用它们。

1、续编故事:刚才我们听过“猫头鹰的启示”这个故事了,故事中的猫头鹰成了我们班同学眼中不受欢迎的人,那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借助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助猫头鹰,明天它该怎么做,请你们帮它想想?

2师:真精彩,原来同学们也明白了 “一日之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为了给同学的精彩发言一个奖励,我请同学们欣赏动画《闻鸡起舞》

3、指名学生,用一句话夸夸祖狄

4、孩子们,让我们像祖狄那样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吧!老师这里有句话送给同学们。请你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师解释。

5、播放明明不讲卫生的视频 指名学生评价其行为

6、在弟子规中我们知道了要“珍惜时间”“良好卫生习惯”,刚才我们也运用了这些知识去帮助了猫头鹰和明明,那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上来写写自己今后准备将在这两方面怎么做呢?你准备怎么珍惜时间,怎么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书写。(请学生来完成板书中“行”的内容)

五、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相信大家也有很多的收获,那剩下的时间,老师将让大家自由支配,你准备怎么做呢?开始吧!

2、老师来回巡视学生的支配情况。

3、表扬自由时间内安排得当的学生,例如背诵韵文,整理书包,看小故事„„

4、总结:时间是无价之宝,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六、作业布置:

1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背给家长听 2说说身边人珍惜时间的一件事

七、|板书设计:

珍惜时间

良好卫生习惯

我要早点起床。我不睡懒觉。„„

我不乱丢垃圾。我要勤洗手。„„

(学生补充完成)

第三篇: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七(4)班班情简介、近期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治措施

七(4)班现有学生50名,他们大部分来自镇小原六(2)班,少部分来自中心校本部,极少数从外地转入。

第四篇:第十二课_考试的心情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程度的紧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过度的紧张需要调;能正确看待分数; 2.让学生掌握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心理紧张该怎么做,怎么调节,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

3.轻松应对学习和考试,平淡看待分数,形成合理的自我期待,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考试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重点掌握紧张心理调节的三种方法。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分数,形成合理的自我期待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首先通过一段视频片段《蜡笔小新 考前的紧张》引入本节课。

考试,是我们学生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经常要面对考试,我们从考试中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体验过失意的沮丧。面对考试,我们看到视频中的三郎在考试前睡不着觉,进错考场、不停的上厕所。那么同学们在这次中期考试的前中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二、新授 环节

一、从容应考

适度紧张对学习、考试是有益的 教师:刚才,很多同学提到自己在考试之前、考试之中,甚至在考试之后心情有点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的,对待考试紧张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不同。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适度的紧张是有益的。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95页的资料,从中体会“鲶鱼效应”。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想。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适度紧张有利于提高生命的活力和活动的效率。适度紧张对学习和考试有好处

想一想为什么适度的紧张是有益的?

心理学人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时,大脑的血液循环加快,兴奋程度提高,生理功能增强,思维积极,所有器官都在最佳状态下动作,效率最高。因此,考试前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中正常水平的发挥。过度紧张对学习、考试的害处

教师:适度的紧张对学习和考试有好处,那么是否情绪越紧张越好呢?显然不是。过度紧张对学习和考试很不利。我们同学中是否有人在考试的时候过分紧张,以致影响考试成绩的事?

学生交流自己考试时的紧张程度,说说自己考试时出现的心理、生理症状,如焦虑、出汗、心跳加快、脑子一片空白等。

过度紧张对学习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看书效率低,思维僵化;

(2)情绪方面 :担忧、焦虑、烦躁不安;

(3)行为方面 :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4)身体方面 :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心慌、睡眠不好等。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连续5年对高考状元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影响高考成功的20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考试中间的心态,其次是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

下面这个图是紧张程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图,同学们从这个图中发现了一个什么特点呢?

我们发现紧张到一定程度(适度)的时候学习效率是最好的。有的同学要问了,那我考试紧张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其实有许多办法可以调节过度紧张的心理,由于每个人心理紧张的原因不同,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调节方法,现在同学们快速的阅读一下课本书教给我们的方法。紧张心理调节法

1、认知调节法

(1)要正确看待考试(考试不过是一次特殊的作业,是对我们学习效果的检验。分数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我们 成功或者失败)(2)要正确估计考题的难度和我们的能力

2、积极暗示法

(例如,心中默念,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这类的语言暗示都能起到增强考生信心的作用。)

3、深呼吸调整法(体验)

(当你感到紧张的时候,闭上眼睛,放松身体,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做缓慢的深呼吸,反复几次,你会发现自己全身松弛,这样也可以消除紧张)环节

二、平静看分数 我看分数

1.请学生谈谈对分数的看法。可以采取分组交流的办法,让学生将自己、家人、老师对分数的看法列举出来,然后全班汇总所有看法,整理出“分数观大全”。

2.学生看教科书第 101 页的案例,评价他们对于分数的看法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

3.出示下面对考试的想法,指出它们的不合理之处以及造成的后果。

(1)认为考得不好就表示自己学得不好。

根据归因理论,如果学生将考试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不够时,就会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看法,导致自信心的动摇和更大的考试焦虑。

(2)担心考得不好会影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有些教师往往会因学生成绩的好坏升降而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学生态度上 的冷热亲疏,而对学生来说,老师是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心有着极大的影响。(3)担心考得不好会受到家长的责骂。

大多数父母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考好了是争气,考差了是没出息。

(4)担心在同学面前丢面子,被同学取笑。

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学生就进入了自尊的敏感期。考好了可以受到同伴的尊重,考差了会让自己在同伴面前没面子。一方面,成绩相近的同学之间往往暗中较劲,许多学生都担心输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另 一方面,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更担心考得不好会在异性同学面前丢面子。恰当的期望

1.学生谈自己对考试成绩的期望,说说自己希望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是多少,并说出原因。如学生说:我从来也没有考过90分,我真想这次考试能得90分;我每次考试只能得70分左右,这次考试也不会太高;我要是能考80就好了,让我妈妈也高兴一下等等。这些说法都反映了学生对分数的看法,可以从他们的陈述中看出他们对分数的看法是否“平静”,他们对考试成绩的期望。

可以参照教 科书第100页中的“思考”开展教学。

2.教师阐述期望值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如果我们对考试成绩有正确的态度,对考试分数有合理的期望,我们就可以以平和的心态应对考试,考试成绩也许反而会更好,恰当的期望也容易实现,不至于因为期望与现实成绩的落差太大而造成心理不平衡。从“第十名现象”说起

1.看下面的案例,就案例谈自己的看法。89年,一位叫周武 的小学教师对该校小学毕业生的成长经历进行跟踪调查。经过10年的调查,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 “ 淡出 ” 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 “第十名现象”。

讨论:根据你的观察,为什么会有“第十名现象”?

(前几名学生往往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则是比较会学习的学生,能很好地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关系)

2.学生交流考试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能够说明人在哪些方面的成绩。(分数的意义参见教科书第 101 页的内容)哪些能力不能通过考试加以评价? 分数不代表一切

教师讲解加德纳关于人类七智力的划分:其实,人的才智是多方面的,知识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著名心理 学家加德纳将人类的智力分成七方面。(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2页的阅读资料)

语言智力:如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擅长写作等。

数理逻辑智力:如有的人数学学得很好,有的人对数字很感兴趣等。

空间智力:如有的人擅长绘画、有的人喜欢建筑设计等。

音乐智力:对音乐的感知、创造能力强的人表现的就是音乐能力。

人际关系智力:如有人很善于交际。

自我认识智力:如有的人很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好。

自然观察智力:如喜欢观察动植物。

教师总结:考试分数只反映了人的一部分能力,其实每个人的发展空间都是很大的,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学习成绩好固然值得高兴,但在认真完成学业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发现和发挥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扬长避短,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课堂小结

考试是对学习的综合检测,是老师考察学生的一种手段,因此,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做到从容应考.分数可以反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映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我们要重视考试、关注分数。但不要片面理解分数、过于看重分数,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平静看分数,实现全面发展。

课后习题

1.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弹簧,适当给它一个向下的压力,他就会向上蹦的很高。但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弹簧就会变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适度的压力会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

②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③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④为了避免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少给或不给自己压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下列现象属于考试过度紧张的有()①经常忘记在考试卷中写上名字与座号

②一坐到考场里脑子就出现空白 ③参加考试时浑身冒汗、心跳加剧

④遇到难题时默默对自己说:只要放松,就能做出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要从容应考,得到理想的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

A.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B.学会必要的考试技巧 C.调节过度的紧张心理

D.良好的考试环境 4.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曹磊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总成绩282公斤夺取冠军,这个成绩刷新了奥运会纪录。曹磊在每一次比赛中都会大声喊一声,以提醒自己从而缓解紧张情绪。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A.自我提醒法

B.认知调节法

C.积极暗示法

D.威慑对手法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告诉我们()A.做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B.羡慕水中的鱼

C.看到有鱼,赶紧回去拿网

D.事情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6.在紧张的复习备考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自加压力,因为压力越大,学习动力越大 B.一点也不紧张,不把考试当回事

C.实事求是的调整自我期望,以减轻心理压力 D.放弃自己原来的远大理想

7.下列关于对考试和分数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A.既要重视考试,关注分数,但不要片面理解分数、过重看待分数 B.分数基本上反映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方法的优劣和学习能力的强弱

C.参加考试适度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正常水平的发挥

D.对待分数的期望值要高,有高的奋斗目标才有高的成绩 作业

1.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各科考试分数期望值。

2.就 “如何缓解考试情绪”写一篇短文,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详细,建议切实可行。

板书

第五篇:第十二课教案范文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主备人 秦立高 授课人 时间

【课标要求】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神创说、督教的精神独裁、物进化论的诞生及思想内容;理解生物进化论对思想界、科学界、宗教界和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化论思想取代神创说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史论结合、概括阐释、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也是科学家顽强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生物进化论的思想内容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议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归纳法、列举法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

1.特创论(或神造说)。这一假说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神创造出来的。2.自生论(或自然发生说)。这一假说认为生命是自然而然地由非生命物质产生的,而且是从非生命物质中突然产生出来。例如,中国古代有“腐草化萤”“朽木化蝉”“白石化羊”等说法;希腊有“泥土变鱼”的传说;17世纪欧洲有“腐肉生蛆”的说法等。3.生源论(或生生说)。这一假说认为生命只能由同类生物通过繁殖而产生。

4.宇宙生命论(或泛生说)。这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5.新自生论(或化学进化说)。这个假说也主张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产生的,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学生自学、发现问题

问题情境1:在古代,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哪些神话和传说? 关于生命的起源,西方很长一

段时间中占主流的是什么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长期占主流地位?它对生物学的发展影响如何?

问题情境2:阅读教材P59相关内容,思考: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如何?代表人

物及其思想主张有哪些?

问题情境3: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标志是什么?达尔文为什么能创立生物进化论? 问题情境4:阅读教材概括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问题情境5: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对人类思想界的发 展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生生交流、合作学习

问题情境1:关于生命的起源,西方很长一段时间中占主流的是什么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长期占主流地位?它对生物学的发展影响如何?

一、教会的禁锢 1.神创说及其成因

师生互动: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成为人们普遍信仰的宗教,基督教神学也由此成为包括和贯通一切的“科学的皇后”。

基督教神学宣称,上帝在7天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创造了世界上的万物,最后又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他用泥土创造了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一条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他们就成为人类的始祖。由此基督教神学认为,上帝是一切存在的本原。

过程评价:长期以来神创说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力落后,民众愚昧无知,缺乏基本的生物知识;基督教神学的欺骗性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教会垄断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精神独裁。

过渡: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基督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神学教义也被奉为金科玉律,一切与其不符的学说则统统被斥之为“异端”而遭无情打击和迫害,由此形成了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生物学的发展。2.对生物学的影响

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为了进行血液循环的研究,违反了教会不许解剖人体的禁令,被教会以异端罪判处死刑。第一次行刑时教会没抓到人,只烧了一个象征性的稻草人;第二次他被宗教裁判所逮住,在脖子上套上了浸有硫黄的花环,被送上火刑架。自主学习: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及其残酷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生物学严重窒息,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过渡: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基督教神学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生物学的研究有所突破,早期生物进化思想随之产生。

问题情境2:阅读教材P59相关内容,思考: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如何?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有哪些?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产生条件

师生互动: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过程评价: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开始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相继发生。这三大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深入人心。这就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展,思想文化领域更加开放,风气更加活跃。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长足进步,这为生物学研究创造了条件。19世纪初期,生物学本身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德意志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于1838~1839年提出和建立的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过渡:17~18世纪的西欧,更是一个突进的时代,英法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世界市场扩大的需求,工业革命从英国兴起并进而席卷欧洲,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应运而生。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胡克——第一个通过显微镜研究植物细胞的人 英国科学家胡克是一个全才式的人物,他以惊人的动手技巧和创造能力对当时的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钟表和机械、天文学、生理学等学科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因此被誉为“英国的达·芬奇”。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了许多被分割开的小室,他称之为细胞。

材料二

德意志植物学家施莱登与细胞学说

施莱登于183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植物发生论》的论文,在文中他提出了自己对细胞的全面认识。他指出细胞核是细胞的生成者,植物是独立的细胞的聚集体,作为整体的植物有自己的发育过程。任何植物,无论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施莱登把细胞看成是有两个生命的个体,一个是细胞自己的生命,另一个属于无数细胞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组织结构。材料三

德意志动物学家施旺及其细胞学说

1839年,施旺出版了《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细胞学说。施旺把施莱登证实了的植物的基本结构是细胞的观点推广到了动物界,并指出动植物发育的共同普遍规律。这在生物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施旺指出:“细胞是有机体,整个动物和植物体乃是细胞的集合体。它们依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植物体内。” 材料四 19世纪50年代,德国医生德马克等人把细胞学说和胚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证明了卵子和精子原来都是简单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本身可以复制。这个复制过程称为细胞分裂,胚胎发育的过程也就是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学说得到进一步完善。过程评价:上述材料表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材料:

拉马克为第一位提出物 种演化的科学家之一

拉马克(Jean Baptiste Lemarck 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他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他还是一个分类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 1707~1778)的继承人。主要著作有《法国全境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的系统》(1801年)、《动物学哲学》(1809年)等。他在《动物的哲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被后人称为“拉马克学说”)。

师生互动: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他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新特性会可能遗传下去。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过渡:拉马克的科学理论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物种不变论观点格格不入,因此在其有生之年受到了打击和压制,他的一生,是在贫穷与冷漠中度过的。但他的理论无疑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得到了达尔文的高度评价。在拉马克首次提出系统进化学说的半个世纪后,也就是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正式诞生。多媒体展示材料:

“这位著名的博物学家1801年第一次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是他杰出的工作第一次唤起了人们对生物可能改变的关注,就像对非生物事物改变的关注一样,将改变归因于规律的作用,而不是奇迹的介入。” ——达尔文在1861年评拉马克

问题情境3: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标志是什么?达尔文为什么能创立生物进化论?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简介: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的创始者,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 和动植物标本。1831年,年青的达尔文经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舰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他终于以“物种逐渐变化”的大胆假设,摒弃了物种不变的说教。为了避免偏见和替自己的理论找到更多的根据,当时他专心到甚至连自己的婚事都忘了。他不但细致地整理了在大自然中可收集到的各种变异事实,还广泛收集了动物在家养条件下的各种变异事实,查阅了大量书籍和资料,最后终于在1859年11月24日出版了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2.创立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思想基础: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理论基础:细胞学说,早期进化思想。

过程评价:除此之外还有达尔文的个人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总结达尔文有哪些品质最终成就其科学伟大业绩。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 《物种起源》序:„„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作了一些札记。1844年又加以充实„„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本书还是摘要性质,未必完备„„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我极其盼望将来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详细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材料二 有人说,他(达尔文)的勇敢无畏的正确结论来源于他长期对自然界生活的无与伦比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积累,来源于他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工作精神。

自主学习:达尔文的热情、勇气、严谨细致、勤奋、毅力等优秀品质最终帮助他成就了科学成就,这也是科学家必备的品质。3.创立标志

自主学习: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创立。4.主要观点

问题情境4:阅读教材与下列材料概括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材料一 材料二

达尔文认为,雄性吸引雌性是生存竞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雄猴的浓密毛发显出雄 性的吸引力,因此就会有较多的后代。达尔文在1871年发表的《人类的起源》一书中就使用了这幅图片。

材料三 在西伯利亚草原上放养的驯鹿,最大的天敌是狼,为了保护驯鹿,猎人主动消灭了草原上的狼。结果驯鹿大量繁殖,数目急剧增加,品种迅速退化,并且由于驯鹿过度啃食草原,导致该草原也退化了。

师生互动:材料一反映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还反映了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过程评价:材料一通过人类的进化历程反映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客观规律。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狼、驯鹿、草原之间存在着生存竞争。狼的存在,虽然可以捕杀部分驯鹿,但可以使健壮的保留下来,并把优秀的素质传给后代。相反,没有了狼的制约,驯鹿品种和草原反而都退化了。正是自然选择保持了生物界的平衡,使各物种得以正常生存。这也告诫人类必须正确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共生共存。(1)生物是不断进化的。(2)生物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3)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4)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过程评价: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可概括为:生物是进化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物种不断地变异,新种产生,旧种灭绝;生物的进化是连续的,没有不连续的突变,自然界没有飞跃;生物间有共同祖先,彼此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自然选择是变异最重要的途径。其中前三点讲的是生物进化,最后一点讲的是进化机制,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过渡: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提出,好像一个晴空霹雳,产生巨大影响。问题情境5: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对人类思想界的发展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5.历史意义

材料一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正如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材料二 在达尔文以前,人类对生物界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处于无知的阶段。达尔文学说的创立,才成功地使生命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说明,归结为自然的原因。它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使它们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 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师生互动:结合材料与教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进化论思想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2)进化论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

师生交流、探究点拨

【学思之窗】围绕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那么,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思路引领:第(1)问要从宗教与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从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个人因素等各方面来看。第(2)问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阐明理由。答案提示:(1)大主教反对进化论旨在维护封建神学统治,继续推行愚民政策与精神独裁;而拥护者则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进行,思想解放运动高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这一背景下支持进化论观点,根本在于反对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统治。(2)大主教威尔伯福斯作为进化论的反对者对进化论学说进行曲解,竭力反对;赫胥黎作为进化论支持者代表对反对理论进行反驳。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科学和非科学(伪科学)的斗争将是长期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也任重而道远。

练习反馈纠错释疑

1、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A)

A.达尔文 B.拉瓦锡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

2、下列叙述中,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是:(B)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始说

A.① ④ B.① ② C.② ④ D.① ③

3、下列事件中给基督教神学以重创的有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③启蒙运动 ④生物进化论(C)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演说对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意义在于:(D)A、是触犯教会禁令的典范B、提示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C、完成了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D、将“变化”“发展”等观念引入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跃进。

5、进化论引起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的巨大震动,其传入中国(B)A、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B、促进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 C、引起了中国生物学的革命 D、使中国避免了亡国灭种之灾

拓展延伸

我国科学家20年磨一剑,通过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项成果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展”。图为“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采集地。

最近学术界对澄江(云南)动物化石群的学术意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中心是该发现是对达尔文生物渐进式进化理论的一次挑战,但一方认为如果渐进式进化受到拷问,那么达尔文学说就受到了挑战;另一方则认为,即使渐进式进化受到拷问,也不能说它是对达尔文学说的挑战。不过,这场挑战达尔文和捍卫达尔文的争论,最后却演变成了挑战进化论和捍卫进化论的斗争。换言之,双方都把达尔文(学说)等同于进化论,似乎除了达尔文之外,进化论领域里就没有别的人了;除了达尔文学说之外就没有别的学说了。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思路引领: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必然有新的进化理论出现。达尔文等于进化论的思想经过反复强化后已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拔高。这种拔高不仅完全否定了达尔文以前的科学家们的贡献,而且还禁锢了以后的研究者们的思想。事实上,达尔文学说只是进化论领域里的一种学说,是一种能解释渐进式进化的学说。所以,为了破除将达尔文等同于进化论这种概念上的混乱,挑战达尔文还是有必要的。挑战达尔文并不等于否定达尔文,这就像量子力学的诞生并没有否定牛顿力学一样。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进化论还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下载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二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二课 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 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动机的内涵和外在表现,认识自己的学习动机。 2. 明确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区别,能对自己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 3. 初步......

    第十二课 建立个网页 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建立个人网页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建立个人网页》是第四单元的基础,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课,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启动与退出FrontPage 2000、在网页中输入美化文字、插......

    《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教学设计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

    第十二课安全教案

    第十二课敲诈 认清诈骗手段与防范措施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及防范应对措施。 2. 让学生懂得敲诈是一种犯罪,对被害人以非法占有其财物的行为。 教学要......

    第十二课教案4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教学设计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

    三年级科学(下)教学设计第十二课《海洋生物》

    三年级科学(下)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海洋生物》 内容标准: 1. 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2.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教学目标: 科学......

    第二十二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二十二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第三小学:王莉群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二课是围绕着“说话”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和故事四个环节的设计,体现课文的文......

    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xiexiebang推荐)

    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国情,明确青少年肩负的重任,形成初步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确立献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