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时间:2019-05-12 18:2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案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案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第一篇:教案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3 制作泡菜病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原理 1.2过程与方法

乳酸菌发酵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劳动人民在时间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泡菜制作的技能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制作泡菜

2.2教学难点:泡菜制作流程中防止杂菌污染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泡菜不但味美,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食欲。泡菜是怎样制作的?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怎样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背景: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在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目前较受欢迎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与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这样的泡菜,做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制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

进行新课

阅读“乳酸菌发酵”,完成基础知识学习1.基础知识 1.1乳酸菌

1.1.1种类: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

1.1.2形态:球型或杆型; 1.1.3细胞结构:原核细胞;

你认为有哪些结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1.1.4.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肠道 1.1.5代谢类型及产物(发酵原理):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 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 异养厌氧 型。在 无氧 条件下,降糖分解为 乳酸。反应式为:

思考探究: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能不能发酵成酸奶?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典例精析:

例1.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 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 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 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发酵的概念,发酵是指在生产实际中,人们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这里有3个要点,一是用于生产,二是培养微生物,三是生产代谢产物。根据概念可知,生产代谢产物青霉素有一个培养青霉菌的过程;生产酒精有一个培养酵母菌的过程;制作泡菜实质是培养乳酸菌,使其利用菜中的营养物质生产代谢产物乳酸的过程。因此,A、C、D都符合发酵的概念。而B项中虽有代谢产物乳酸,但不是微生物所为,也不存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更不是用于生产,因此不属于发酵。

答案:B 1.2亚硝酸盐:

联系生活:你知道亚硝酸盐吗?知道它的危害吗?

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3g时会引起死亡。阅读课本回答;1.2.1.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 食品添加 剂。

1.2.2.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1.2.3.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 尿液 排出体外,但在 适宜pH、温度 和 一定微生物作用 下形成致癌物质 亚硝胺。

思考探究: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放置时间过长和变质蔬菜的原因是什么? 亚硝酸盐含量较高。2.实验设计

2.1实验流程:填写流程图。

思考:在哪些操作过程中会感染乳酸菌? 原料加工和装瓶。2.2泡菜的制作 2.2.1材料:

(1)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蔬菜以质地鲜嫩,肉厚,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者为佳

(2)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花椒、八角等香辛料可增香、除异去腥(3)白酒、食糖和盐。食盐用品质良好,含苦味物质极少者为佳 2.2.2.设备及用品:

泡菜坛、菜刀、菜板。泡菜坛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应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号的泡菜坛。也可使用玻璃制作的泡菜坛。

泡菜坛检验优劣方法:

①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② 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③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点燃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差。

④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2.2.3.制作过程.:

(1)原料处理: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2)盐水配制: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 1的比例配制盐水。选择含矿质较多的井水或泉水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3)装坛: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4)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境。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2.3.腌制条件:

思考探究:腌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2.4.泡菜发酵的阶段:

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状态。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CO2等称异型乳酸发酵。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约为0.3%~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

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乳酸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称为同型乳酸发酵。

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

典例精析:

例2.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A.马上密闭,保持30~40℃ 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 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 D.马上密闭,保持60℃以上

[解析] 泡菜坛密闭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在30~40℃,乳酸菌繁殖较快。

答案:A。结果分析:

从乳酸的含量、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在初期发酵的末期和中期发酵阶段,泡菜的乳酸含量为0.4%~0.8%,风味品质最好,因此,常以这个阶段作为泡菜的成熟期。腌制1周左右即可开坛食用。也可随时加入新鲜蔬菜,不断取用。

思考探究:

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典例精析:

实例3.某学生把甘蓝切丝后制作泡菜,为了探究甘蓝在不同的温度下经过3天发酵后所生成的乳酸量,在第4天检测的实验结果如表:

(1)分析资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表中数据分析可得知,甘蓝在31℃时所生成的乳酸含量最多,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所生成的乳酸量都比较少一些。

(2)在泡菜制作时,乳酸含量大致在0.8%左右时风味最好,此时维生素C的保存率也较高,结合以上材料,你在制作泡菜时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把温度控制在16℃左右为宜

典例精析:

实例4.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小结:

课后习题

1.从形态上来看,乳酸菌呈 短杆 状;从结构上来看,乳酸菌为 原 核细胞。2.完成配套练习题。

板书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3 泡菜制作

一.泡菜制作原理

1.乳酸菌:种类、形态、结构、分布及代谢 2.亚硝酸盐:危害、用途、代谢 二.实验设计:

1.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 2.泡菜制作: 3.腌制条件:

4.泡菜发酵的阶段:1.前期发酵: 2.后期发酵: 3.腌制处理: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二篇: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学案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制作泡菜活动展评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及立意分析:本节课是《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第三课题《泡菜制作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中泡菜制作部分内容;

考纲要求泡菜制作部分为重点,与前两节相比只有本节把制作部分列为重点,我想主要是此部分更容易动手实践,更容易操作,所以主要针对泡菜制作设计成活动课的形式体现,由于亚硝酸盐检测不是重点也很难操作安排课后学生做了解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果酒果醋制作,以及腐乳制作,对微生物发酵基本原理和实验流程,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另外必修一已经学习生物结构和细胞呼吸内容,对乳酸菌有了一定认识,所以设计教学形式为教师制作导学案课前布置任务,都由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内容包括资料收集,社会调查,制作泡菜,理论研究,并进行讲授,然后安排各组任务课堂展评并共同讨论疑问和解决问题。

三、课时安排:课前一周准备,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分组完成任务,课堂展评一节,课后练习训练随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原理(2)泡菜制作(3)泡菜制作注意问题(4)设计资料分析整理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演讲能力培养;

(5)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包括上网查阅资料,制作课件,视频拍摄制作剪辑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课前布置基础知识自学,任务分组,学生能够完成搜集资料,社会调查;动手实践;理论研究任务学习;

(2)进行动手实践泡菜制作并有所创新;自学理论研究并制作课件等准备完成任务,课堂进行讲授。

(3)课堂展评,引导学生听讲解过程进行观察思考并能够提出针对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4)合理评价分享收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泡菜制作基本技术,培养设计试验、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社会调查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客观认知世界,合作能力。

(2)

应用发酵原理来解释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科学来源于生活高于是经验总结智慧结晶并形成独立体系。体验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3)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资料搜集,整理等活动培养参与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通过参与讨论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展示小组研究成果过程中取得收获愉快情感体验。

(4)了解中国人文文化并能够传承,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身体健康。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组进行集料搜集,社会调查,制作泡菜,理论研究,并进行交流评价。

(2)难点:分组进行集料搜集,社会调查,制作泡菜,理论研究,合作交流过程,实验创新过程,讲解分享过程。

‚各组是否能够提出好的问题,相应组进行解答是否到位深入。

ƒ多媒体信息应用:课件制作;视频拍摄制作剪辑;课堂讲授。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1、整节课设计思路主要在受科学体系构建的模式启发,科学来自生产实践,自古以来人们可以进行生产实践,只有遇到问题才会有思考并总结经验,能够撰书立著才成为学术。而后人先学习前人经验,是耳听,自己调查问询是眼见,动手实践是摸索,继续研究挖掘才成为理论论述,整节课学生任务就是按照这个理念逐一展开的,从而完成展示过程,在这个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发现问题或者质疑,继而进行讨论和交流,完成课程的学习体验并分享收获。

2、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完成活动。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堂展示和课后,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3、对教材内容作调整,联系生活实际,主要对泡菜制作内容重点研究,改变授课顺序,由资料收集→社会调查→泡菜制作→发酵理论讲解,符合科学发展的认知程序。

4、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改进,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节课制定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完成泡菜制作原理,制作流程相关内容学习;分组完成泡菜制作来源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泡菜在生活中的存在情况,并动手制作泡菜,完成理论研究。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收集,归纳,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理论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高效课堂理念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就本节课理论内容,能力实践,完成任务等方面,针对各组讲评展示思考问题质疑,并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各组能够用自己经验理论等知识解决问题。

6、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本节教学内容主要采取任务展示活动形式,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是课件,视频多媒体资源利用,丰富课堂内容扩大容量。

7、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二、教学程序目标

直接导入

展评开始

课件展示,教师讲授

期待

认真听讲

激发学生参与表现意识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完成那些任务及了解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展评内容:

1、资料收集组

2、社会调查组

3、制作泡菜组

4、理论研究组

“穿越”去寻源

耳听不如眼见

眼见不如手练

实践出真知,升华是科学,著书成论著,传承待发扬。

资料收集组代表发言介绍泡菜来源、历史背景,我国泡菜类型实例。

[课件展示]

社会调查组代表展示视频,泡菜深入群众生活,很受欢迎,体验生活。

[视频播放]

制作泡菜组展示制作过程及其成果,分享实践动手收货。

[课件展示]

理论研究组代表讲授泡菜制作理论,针对前几组学生展示,进一步挖掘泡菜制作原理;制作流程;乳酸发酵相关知识,发酵过程应注意问题;发酵条件;并激发学生认真思考,敢于质疑。[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认识泡菜源于生活,历史悠久,以“听”的感官认知泡菜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眼”见为实感受泡菜源自生活,了解认识泡菜种类繁多,制作保存等多方信息。

引导学生认知观察思考制作流程,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对泡菜制作有了更深入认识,学生“动手”实践获得知识体验。

在多方感官认识泡菜制作知识后上升学习层次,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从而深入认识泡菜制作理论,理解科学发展过程,生活实践→总结

经验→理论传承。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各组讨论提出问题,相应小组作答,共同探讨

五、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补充问题或概况

六、展评评价及体验分享

七、课题延伸

乳酸发酵制作酸奶

八、作业布置

导学案课后

习题

组织各组全员思考,分析,质疑,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进行提问答辩,全员讨论活动

根据情况

课件补充,(如右上)

高度赞扬各组成员,仰取俯拾,只要参与就有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预想问题范围:

1、泡菜制作:

2、发酵原理:乳酸菌数量变化;乳酸含量变化;3发酵坛选择;

4蔬菜处理;

5盐水比例;

6发酵时间;

7发酵条件:氧气有无;是否密封;

8香辛料作用如何加入;9食品安全:食用时间,亚硝酸盐含量多少安全;

10保存条件;保质期

11成功失败原因:为什么腐败;白膜是什么;有没有气泡,参与菌种;

12遇到问题;调查,搜集,制作,理论

[课件展示]

学生自由发言

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各组能够用自己经验理论等知识解决问题。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认识;全员参与,使得课堂活动的的高潮,和更更生层次体验。

有些知识点学生现有水平可能不会想到,所以教师有备无患,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内容加以准备。

对活动有了更高层收获;感受体验愉悦,分享成功快乐。

触类旁通,学生有收获继续更进一层楼。

教学内容及时巩固

七、板书:

泡菜制作活动展评

一、课前任务展评

资料搜集

社会调查

泡菜制作

理论研究

二、讨论问题:

三、分享体验感受

四、作业:导学案练习

八、教学反思:

(1)每次教学设计前都要认真思考琢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才会收效最好,只有实践后才会更成熟,我是老师也是学生,不断的在教学之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探索,知而无涯,学无止境。

(2)

本节课课时安排设计为一课时,由于师生展示动场合较多,在教学时间上可能略为紧迫,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各个环节,有效地进行调控,做好知识储备和准备,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课前课后导学弥补,制定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并自主完成一部分学习内容,课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更多学生参与,让学生认识学习不止在课堂,课后有延伸。

(3)备课时不光备教材备知识,更要备学生。时刻做到心中有学生,所以培养小组长并发挥起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了解学生认知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都要顾及,即心中有数。

(4)由于本节学生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理论,需要上网收集资料,动手实践,社会调查,制作课件,制作视频剪辑,讲授等环节,对于学生是有难度的,要多给予鼓励并指导,同时发现学生学习之外的特长和优点,多角度展示学生作为个体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5)学生反馈形式这里主要体现课前任务和课堂展示和思考讨论,练习巩固只有安排课后完成,还需要及时检查。

(6)课堂实录,由于上传视频要求,在讨论环节做了压缩,实际时间要长一些。但总体来说是完整的一堂课。

第三篇:《泡菜及腐乳的制作》教案-2020-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人教版高二生物《制作泡菜及腐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根据习题分析泡菜发酵和腐乳菌种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比较制作泡菜及腐乳的原理、流程、发酵条件等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泡菜、腐乳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学案,学生根据教材预习学案内容,不会的做标注。

五、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今天通过高考模拟题练习泡菜和腐乳的制作的原理、过程。

2.知识回顾

(1)乳酸菌和毛霉菌的生物学特征有哪些?它们的代谢类型是什么?它们的增殖方式是什么?适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存?

(2)乳酸菌的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泡菜和腐乳制作的原理:

(4)无氧呼吸方程式

(5)亚硝酸盐的测定:比色法

(6)泡菜制作的过程

传统的酸菜制作须经:洗——晒——切——配盐水——腌这五道工序。

3.发酵技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很多地方都有名优特产。比如老坛酸菜、红油腐乳等等。请回答下列关于制作酸菜和腐乳、果酒、果醋的问题:

(1)

酸菜制作需要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_,腐乳制作的主要菌株是____________,酸菜原汁做好后发酵坛不能打开,原因是_____________。

(2)

发酵坛中常会加入青椒、生姜、花椒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的青椒、生姜以及发酵坛子都不能有生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酸菜虽然好吃开胃,但是一定要注意到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控制,测量亚硝酸盐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原理是亚硝酸盐与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奈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色。

(4)

不同发酵技术需要的条件不同,制作果酒、果醋所需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细菌、真菌及病毒这些微生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它们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人类已经应用微生物造福于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科学家利用培养基从土壤中选择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经过大量培养后可以从中提取纤维素酶。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接种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八、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制作七彩泡菜》及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教案《制作七彩泡菜》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社会教案《制作七彩泡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泡菜的方法和了解其营养价值。

2、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盘、小碗、筷子人手一份。

2、铲子、电饭锅各一个。

3、制作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泡菜

1、品尝泡菜。

师:“这是老师昨天在家做的泡菜,不知味道怎样?想请小朋友来品尝一下,好吗?”

师:“在品尝之前先请你们看一看,闻一闻,然后请你们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菜,闻到了什么?”

2、讨论泡菜还可以用哪些蔬菜制成。(.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3、讨论泡菜的营养价值。

二、制作泡菜,出示泡菜示意图

1、洗切蔬菜:运用刀切、手撕等方法将蔬菜切开。

2、将洗切好的蔬菜放在沸水里烫一下。

3、浸泡:将烫过的蔬菜浸泡在事先煮好的汤料里。

4、密封放置在冰箱里一天。

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游戏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是形影相随的,游戏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因此,我园一直以“儿童中心、游戏精神”为教育理念,就是要让教学活动更符合儿童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本次活动,我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体验,给幼儿足够的创造空间。活动以瓶子宝宝为主线展开,用瓶子宝宝怎样吃到沙子、怎样吃到最多的沙子、为什么能吃到最多的沙子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解决了空气占有空间的现象。在每一次操作活动中,孩子们总会冒出一些十分动人的话语:“沙子真细,捏在手里就会流走,那我就把它捏进瓶子里。”“用瓶子宝宝在沙子里面兜来兜去,就像开火车一样。”从这些天真的话语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孩子们对于问题的努力探索,还能感受到孩子们忘我、投入的活动状态。在了解了空气占有空间的现象后,我又用艺术的手段去表现这种现象,孩子们看到老师呈现出的彩色沙瓶都开心地喊了起来:“好漂亮!一个瓶子里有好多种颜色的沙子。”瓶子中的彩沙分层而置,看似融合却又不混为一体,这种美丽的景象让孩子们为之惊喜、为之跃跃欲试。彩色沙瓶的制作,既贴近了活动的主题,又用艺术的美点亮了整个活动。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你给他一个世界,他立刻可以创造出无数个世界来还给你。”宽松的环境,良好的师幼关系,能让幼儿敢于放手去探索,忘我地投入活动,并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这种享受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意义乃是对生活本身全面彻底地体验——去全面地感知、深刻地认识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中班社会教案《制作七彩泡菜》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153字。

第五篇:《电视节目制作》教案1

《电视节目制作》教案

授课对象:(根据不同专业、讲授内容侧重点不同)教学目的:

本课程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和电视节目构思与策划。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要领,能够独立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具体要求学生掌握摄像机、编辑机及非线性编辑等制作设备的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实践。

授课方式:

讲授为主,实习为辅。授课学时:

36学时。

授课时间:

授课教材: 《电视数字制作技术》

孟群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

孟群

教授

授课内容与教学进度:

第一周 讲授2学时 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况 第一节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

第二节 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教学目的: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概况,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教学重点:

1、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使节目制作、传输直到播出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了解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具体体现的方面。

2、数字电视系统构成。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如图1-2)是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

3、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实况直播;电视影片制作;录像制作;电子制作。

4、电视制作方式:ENG方式、EFP方式、ESP方式。

5、重视节目制作工艺流程,加强制作节目的计划性,遵循制作流程的科学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目制作工作,提高制作节目的质量和效率。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第二周 讲授6学时 实习4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二章 ENG工作方式

第一节 摄像机性能

第二节 摄像机操作 第三节 ENG方式工作要点

教学目的:

ENG工作方式特性,熟练操作摄像机

教学重点:

1、摄像机是进行光电转换的设备,它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把彩色景物的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像,由摄像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然后进行信号处理,编码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

2、摄像机按其性能和用途不同,可划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CCD摄像器件常用的有IT方式、FT方式、FIT方式。

3、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菜单的调出与调整,白平衡的调节,电子快门的调节等实用性技能的掌握。

4、摄像机的使用要点及维护保养。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三周 讲授4学时 观摩4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三章 电视节目策划

第一节 电视节目类型

第二节 电视节目策划

第三节 电视节目编排

教学目的:

掌握电视节目策划规律,了解电视节目类型与编排

教学重点:

1、电视节目策划是一个以观众为出发点、以节目为产品、以提高收视率进而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媒体运作过程

2、影响策划的外围因素 :受众分析 电视特性 价值判断

2、电视特性:

3、价值判断: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第四周 讲授4学时 实习4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四章 电子编辑

第一节 电子编辑系统

第二节 电子编辑方式

第三节 电子编辑方法

教学目的:

掌握传统电子编辑方法

教学重点:

1、具有电子编辑功能的录像机除具备一般录像机都应有的性能外,还需增加旋转消磁头、消隐切换开关等。为提高编辑质量,录像机还要进行其它辅助设计。

2、多机编辑系统,自动编辑性能高,不仅能进行画面的编辑,同时还可以进行声音的编辑。特点是通过微机程序的设置,可操纵多台录像机,进行自动寻找编辑的入、出点,自动预卷和自动编辑。还可以控制特技画面的实施及声音的编辑,是一种自动程序控制的编辑系统。

3、电子编辑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工作流程,有:直接编辑和间接编辑、CTL编辑和TC码编辑、联机编辑和脱机编辑、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

4、组合编辑是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其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母带上,串编成为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插入编辑是在一个有节目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入新节目,即将母带上不需要用有用的素材替换下来。

5、A/B卷编辑程序与切换编辑不同点:必须指定两台放像机(FROM和 TO信号源);必须独立设定两台放像机的编辑点;必须设置一个效果持续时间。其它方面,A/B卷编辑与切换编辑基本操作程序相同。

6、分离编辑可以设定独立的音频和视频IN点,在插入方式模式下,音频IN点可相对于视频IN点作超前或延迟。

7、掌握各种电子编辑手法。熟练使用编辑遥控器。

8、灵活应用编辑工作流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五周 讲授6学时 实习4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五章 非线性编辑 第一节 非线性编辑概述

第二节 非线性编辑应用 第三节 电视节目包装

教学目的:

掌握非线性编辑方法,掌握电视节目包装方法

教学重点: 1、非线性编辑是把输入的各种视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录像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用一台计算机来进行运算、操作,视频信号在计算机内部全部按4:2:2数字分量处理。

2、非线性编辑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实际上是以通用计算机做平台,加以专用的视频处理卡、特技卡、音频处理卡、压缩卡、各种控制卡和素材硬盘等构成。

3、操作流程:素材量化采集、素材剪辑、节目制作、特技处理、音频混录、图文的制作、输出录成母带。

4、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节目制作系统是将不同的专用多媒体计算机(工作站)连接成一个能相互传输信息和能共享资源与数据的网络,各工作站使用存储在计算机网络存储器(硬盘)中的数据来进行电视节目编辑的各种制作,然后把数据转换成视/音频信号,从而得到完成的电视节目。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六周 讲授4学时 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六章 电视特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键控特技

第三节 数字特技

教学目的:

在节目制作中灵活应用电视特技

教学重点:

1、特技效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画面语言,丰富和扩展了画面语言,扩大了电视画面的表现力,使画面的表达越来越细腻。能够进行电视画面的意境创新,改变画面的构成,图像组合成新的整体结构,伴随着翻转、移动、缩放、旋转等多种运动形式以及光与色彩的变化,给观众以超现实的奇幻美妙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联想。

2、特技的类别有光学特技、机械特技、模拟特技、数字特技。

3、数字特技装置能对电视画面进行整体的处理,将整个画面的参数(宽高比、位置、亮度和色度等)存储起来,然后进行任意的处理,将会得到各种新奇的效果。数字特技效果包括二维数字特技和三维数字特技。二维数字特技所实现的图像变化和运动仅在X-Y平面上完成,在反映深度的Z轴上并无透视效果;三维数字特技则能使图像在围绕某个旋转时,同时产生远近变化的透视感,从而使图像呈现立体感。

4、掌握特技台的使用,灵活应用特技画面效果。

5、掌握特技制作要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七周 讲授2学时 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七章 演播室制作

第一节 演播室技术特征

第二节 演播室制作流程 第三节 演播室制作要点

教学目的:

熟悉演播室制作流程,掌握演播室制作要点

教学重点:

讲解演播室制作流程,演播室制作特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八周 讲授4学时 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八章 虚拟演播室制作

第一节 虚拟技术概述 第二节 虚拟演播室制作流程

第三节 虚拟演播室节目特性

教学目的:

虚拟演播室节目特性,虚拟演播室制作流程

教学重点:

1、虚拟演播室是视频技术与计算机结合的产物,把传统的色键技术与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虚拟演播室技术可以保证前景与背景的透视关系正确。

2、摄像机运动跟踪系统将获取的摄像机运动参数进行处理后,去控制背景图像生成装置,使生成的背景图像与前景图像保持正确的透视关系。最后摄像机所摄的前景与背景在色键合成器中合成并播出。

3、虚拟演播室的背景图像可以是采自录像机或摄像机的活动图像,也可以是静止图像等,而实际上使用最多的是由计算机创作的二维或三维图形CG(Computer Graphics),即虚拟场景。与一般演播室的场景设计不同之处是,不仅仅要事先设计和制作而且更具灵活性,不用考虑一般演播室场景设计中所需的道具制作运输,储藏等费用。能够设计实现中不存在的物体等。

4、关键技术是摄像机跟踪技术、背景、灯光、色键、延时、计算机。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上机操作

第九周 讲授4学时 观摩2学时

教学内容(章、节):

第九章 电视新技术

第一节 交互式电视 第二节 高清晰度电视技术

第三节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

教学目的:

了解当代电视新技术

教学重点:

1、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是指HDTV节目全部采用数字方式制作、传输和接收。同时,数字电视系统能够提供多种业务形式,能够实现交互、数据广播和与计算机联网等功能。

2、国家广电总局的HDTV标准:每行有效样点数1920、每帧有效扫描行1080、取样结构正交取样、像素形状方形像素、画面宽高比16 :

9、每帧扫描行数1125行、垂直扫描类型逐行或2:1隔行扫描、垂直扫描频率逐行24帧/隔行50场、取样频率亮度: 74.25 MHz/色度: 37.125 MHz、标称带宽亮度: 30 MHz/色度: 15 MHz、量化电平8或10比特。

3、高清晰度电视转换设备即上下变换器是沟通高清晰度与标准清晰度的桥梁。4、交互电视将数字电视技术所提供的所有基本元素加以有机的组合。交互电视分为广播方式和点播方式两大类。

5、交互式电视技术系统包括现场采集、传输、制作、播出、广播/入户、用户终端等技术环节。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

下载教案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制作书签教案1

    《学做精美小书签》教学设计 宣武区回民小学 马坚 一、学生及教材的基本情况 本课教学设计面向的群体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具体授课时间为第二学期的末期。他们从第一学期开课,了......

    贺卡制作教案1

    《立体贺卡设计与制作》教案 课型:设计应用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贺卡制作的方法及其意义和价值。2、能力目标:通过贺......

    《制作通讯录》参考教案1(5篇材料)

    制作通讯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表格的基本构成和表格制作的几种方法; 2、技能目标:掌握通过菜单方式制作基本的二维表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

    《设计制作小赛车》教案1

    第八课设计小赛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 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

    科技制作教案1:浮沉子

    浮沉子的制作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原因 2、知道什么叫浮沉子以及浮沉子的制作原理 3、通过动手制作浮沉子,锻炼学生的动......

    《手工制作网上搜》参考教案1

    手工制作网上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掌握利用多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化、故事性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交......

    《面具的设计制作》教案1(精选5篇)

    《面具的设计制作》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巧的学习。通过对面具相关知识的介绍,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材料特点,面具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常......

    四(下)科技教案1、制作喷雾器

    教学内容:制作喷雾器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喷雾器原理,并会制作简易的喷雾器。直到喷雾器的一些用途。 2、通过制作和研究活动,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制作和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