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练习四》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
4、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教学重点:
巩固部首查字法 教学难点:
培养按顺序说话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新华字典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按笔顺写好铅笔字。
3、熟记4条成语。教学进程:
一、学用字词句
1、审题
2、指导
(1)找出这两个字的部首,看谁查的又对又快。(2)正确选择义项,再将成语意思说出。(3)把你想对小牛说的话写在对话框里。(4)全班集体交流。
二、写好铅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认读卡片。(2)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3)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三、熟记成语。
1、教师出示成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齐读成语
3、学生结合图,交流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4、教师出示插图,指名看图,说成语意思。
5、再读成语,熟读成诵。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温情,父母对我们无时无刻不是疼爱有加,希望同学们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布置作业:
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哄”、“锅”。板书设计:
练习四
舐犊之爱
乌鸟私情
天伦之乐
其乐无
第二篇:《练习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巩固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一画、拨一拨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畅言、鸿合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巩固练习
1.利用畅言教学系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2.利用畅言教学系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3.利用畅言教学系统完成教材第51页的第3题。
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自觉的进行验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课堂上表现最棒的是谁,教师进行发卡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表现最棒的是谁?
四、课堂作业
A类学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4题、第5题。B类学生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4题。板书设计
练习四
三位数加减法:线段图示法、竖式法等。运用估算比较版式大小。三位数加减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反思:
第三篇:练习四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盛宏伟
练习四
主备教师: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40页,练习四第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除法,弄清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练掌握除法中两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3、能学到的数学语言正确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除法,能用正确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用具:挂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活动一:填一填
1、谈话:通过昨天的学习,小朋友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除法)
投影出示:
(1)除数是5,被除数是15,商是3。(2)被除数和除数都是4,商是1。(3)商和除数都是3,被除数是9。提问: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2、活动二:分一分,填一填。
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分成了()份。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1)分一分,写算式。(2)比一比:你发现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把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3、活动三:画一画,填一填 出示:第39页第3题
(1)学生先画一画。(2)检查画的情况。
(3)完成填空并说一说两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观察思考:为什么都用除法算?
4、活动四:看图想分并填空。
出示:完成第39页第2、4题;第40页第5题。(1)引导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填空。(2)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5、活动五:根据文字叙述写除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第40页第6题。
6、作业: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①被除数是25,除数是5,商是5。②把36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6。
第四篇:练习3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练习3 主备教师:
教学目的: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重点:
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教学难点:
学会拒绝别人是练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诗歌集、挂图、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35
语文与生活、写好钢笔字 课时目标: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布置作业:
搜集戏曲谚语背一背。
第五篇: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练习6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节选)》。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重难点: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会和生病的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编号:079
学用字词句
写好铅笔字或钢笔字
课时目标: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讨论书中图标表示什么天气。
(2)把图标与天气相连。
(3)讨论“霜雾雷雪”为什么是雨字头。
3、练习
(1)把雨字头的字写出来
(2)动手画图标
(3)收集有关天气的图标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莫 菜 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