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单元整
合教案 新人教版
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一、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二、蒸汽机发明、电气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蒸汽机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共同作用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改变: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社会上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社会面貌、人类生活巨变: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工业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机器的应用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产生负面影响。
2.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积极影响: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产业对互联网的依赖;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
(3)消极影响:网络成瘾;网络犯罪;信息垃圾;人际关系淡化等。
三、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在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
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三)中外关联
1.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差异的表现及原因(1)表现
①约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我国的科技不但被西方迅速赶上和超过,而且日益走向没落。
②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属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等;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③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注重实验方法;而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差别的具体体现。
(2)原因
2.西方印象画派与中国写意画的比较
(1)印象画派的构图主要抓住事物整体的瞬间印象,表现自己的主观色彩感觉,对细节的处理缺乏统一的标准。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对一些非本质的东西则有意加以模糊化。
(2)中国的写意画就是运用高度概括、夸张的手法与精练的笔墨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客观物象,表现作品含蓄的意境。
(3)总之,印象画派与中国的写意画有相似的地方;但在表现手法上,印象画派是油画,而中国的写意画是水墨画。
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关于近代物理学开端的不同观点
(1)观点1: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创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爱因斯坦就曾说过:“伽利略的发现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人教版教科书采用了这一观点。
(2)观点2:近代物理学应从牛顿开始,是牛顿开创的。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有这么一句话:“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关于量子论的创立的不同观点
(1)观点1:量子论是由德国人普朗克创立的。1900年,普朗克发表了他的论文《关于
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阐述了量子论的思想,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2)观点2:量子论是由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共同创立的。1900年,普朗克发表他的“作用量子概念”,但他没有涉及光或辐射本身的量子性问题,也没有涉及光在产生(或湮灭)时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过程。5年后,爱因斯坦给了这些问题以全面的阐释,标志着从普朗克潜在的革命思想到真正的科学革命的转变。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观点
随着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宗教神话中的“神创论”已被现代科学所否定。但近年来,有人对达尔文的人类起源说开始怀疑,从不同角度对人类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设。
(1)外星人的假设。这是近几年西方最新的一种假设,它是由西方科学家马蒂斯提出来的,其根据是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马蒂斯在研究了头盖骨后认为,这具头盖骨所代表的人种,其智力要远远高于我们人类,从而推测这是一个外星人的遗骨,进而提出人类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设。
(2)海洋生物假设。近几年有一些科学家根据人类体表特征与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证据,通过研究,认为人类是地球本身自生的结果,并且是从有生命的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对浪漫主义美术的评价
(1)观点1:浪漫主义美术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产物。它的优秀作品体现了与当时解放运动相联系的人民的真正愿望和理想,它注意到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包含着肯定的、历史的进步性。
(2)观点2:浪漫主义美术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
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史观类
[例1]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全球史观等理论,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例2] 外来传教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明清以来中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望厦条约》规定①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黄埔条约》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1835年在广州开设“新
豆栏医局”②,这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医院,西医自此正式传入中国③。中国最早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图书馆、麻风病院、盲校、聋哑学校都是传教士创设的④,甚至反鸦片运动、反缠足运动也是传教士首先提出的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西方传教士的在华活动。[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
步骤三: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等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 评价: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之间的相互了解;传播西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冲击传统封建思想;推动中国医学、教育等事业的近代化;传教士凭借特权欺压中国人民,激化民族矛盾;干涉中国内政,成为殖民主义势力的帮凶。
[解后反思] 三步突破史观类试题
第一是“看”。一是弄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弄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内容,这是解题的前提。
第二是“转”。指知识的转移和转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题干信息与相关史观联系起来,二是把史观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回归教材,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才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第三是“分析”。即分析题目相关的要求,然后组织答案。
第二篇:2017年高考历史-近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讲)-专题练习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近平现代世界科技和文艺(讲)
考向一
近现代以来世界重要的科学理论与技术 1.讲高考
例1.(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这种看法()A.认为白自然科学促进了文明进程 C.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
B.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D.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
例2.(2015年江苏卷历史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2.讲典例
【例1】(2015年福建卷文综22)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趁热打铁】(2017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下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爱因斯坦羡慕一位融合实验者与理论家为一体的科学家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这位科学家()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例2】(2017届湖北襄阳市四中高三八月第一周周考文综历史试卷)“它解释了微观世界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物理理论,为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材料中的“它”()
A.完善了牛顿力学体系 C.改变了人们时空观念
B.为解释光电效应奠定基础 D.推动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趁热打铁】(2017届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高三9月期初调研历史试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关于“第二次打击”表述正确的有()①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②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 ③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④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A.①③
/ 5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讲易错
【题目】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考向二
近现代以来世界主要文学
例1.(2017届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三上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A. B.
C.
D.
例2.(2017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有一所中学要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有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1.讲典例
【例1】(2015年山东卷文综23)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
/ 5
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趁热打铁】(2017届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关于文学创作,华兹华斯就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创作出《采干果》等诗歌:赫兹里特主张“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华兹华斯和赫兹里特体现评论的是()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后现实主义文学
【例2】(2015年福建卷文综2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趁热打铁】(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段考文综历史试卷)湖畔派是18~19世纪英国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在诗歌题材上,主张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强调诗人的内心探索和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诗体方面,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口语,发挥诗人的想象力。下列同湖畔派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百年孤独》 B.摇滚乐、爵士乐 C.《等待戈多》 D.《自由引导人民》 2.讲易错
【题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画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画种的特点。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2)据材料二,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举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材料三
/ 5
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如果说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的话,那么17世纪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则主要是启动了启蒙运动——一场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而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也正是在这个运动中完成的。
(3)结合17、18世纪“双元革命”的史实,谈谈你对科学化、工业化与民主化关系的认识。考向三
近现代以来世界主要的艺术成就 1.讲高考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图5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例2.(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8)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A.现实主义流派 2.讲典例
【例1】(2017届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卷)美学大师照黑格尔说:“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事物)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这说明黑格尔认为()A.艺术在于表现真实 B.艺术只能表现客观事物 C.真实事物就是艺术 D.美学是真实的艺术再现
【趁热打铁】(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周测历史试卷)19世纪某画家说:“素描和色彩绝不是两回事。你着颜色,实际上也就是画素描。诸种色彩之间的结合越是和谐,轮廓线也就越是鲜明。当色彩的丰富达到眼花缭乱的境界时,形式的表现就可以臻于完美。”该画家是()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 5
【例2】(2017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的变化,在他决定画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下列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相符的是()
【趁热打铁】(2017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下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清代画家石涛有诗:“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A.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3.讲易错
【题目】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A.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B.现代主义 D.印象主义
/ 5
第三篇: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单元过关训练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单元过关训练 北师大版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福建三明质检)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B [林则徐主张“开眼看世界”,故A项错误;林则徐是清政府抗英的官吏,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他的思想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故B项正确;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不是全面学习,故C项错误;林则徐代表的是开明地主,而不是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 2.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 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
C [该报纸评论未反映出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该评论强调学生要首先“明中国大道”,以封建纲常伦理安身立命,符合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半殖民地化特征,故D项错误。] 3.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是()A.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 D.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B [1895年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不是出现“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故A项错误; 1895年以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明显,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不是“传统外变”的内在根源,故C项错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是外部因素,而不是内在根源,故D项错误。] 4.(2017·大连二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震动”。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时隔四年后他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言”,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康有为维新思想前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时局发生变化
C.朝廷极力阻碍
B.变法遭遇挫折 D.皇帝软弱无能
A [解答本题可以从《公车上书》和《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时间着手分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认为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而1899年戊戌变法运动兴起,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认为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可见其思想的前后变化主要是由于时局的变化,故A项符合题意。] 5.(2017·齐齐哈尔模拟)陈独秀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青年》第6卷1号)这段话()A.倡导以民权之说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B.主张以民主科学精神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B [材料认为拥护民主和科学需要反对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通过主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这实际上是以民主和科学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故选B项。] 6.《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B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此时不强调变法思想,故A项错误;“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可以看出其反对迷信,将其与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结合起来,故B项正确;自由和民主与此题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故 D项错误。] 7.(2017·马鞍山质检)“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强调国家垄断,反对私人竞争 B.强化国有企业,发展公有经济 C.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D.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C [孙中山反对私有资本制度操纵国民之生计,但并没有反对私人竞争,故A项错误;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私有制度,“发展公有经济”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孙中山反对私有资本制度操纵国民之生计,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强调民族独立的主张,故D项错误。] 8.(2017·肇庆质检)“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也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再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密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的表现有()A.五四运动的爆发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 D.国共第二次合作
B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由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的,与“亲俄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亲俄之风”的表现,故B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表明中共开始摆脱苏联“城市中心”革命道路的影响,故C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与苏联的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 9.(2017·陕西五校联考)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加强了根据地建设,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发展。这些史实表明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灵魂是()A.星火燎原、均贫富、武装斗争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团结一切力量、坚持革命斗争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自力更生
D [根据材料时间信息“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思想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即毛泽东思想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自力更生,故D项正确;B项是内容的体现,不是灵魂,错误;A、C两项与题意不相符。] 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基于()A.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 C.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刻剖析 D.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
C [从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信息可知,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任务和目标取决于社会性质,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基于对中国的国情深刻剖析而做出的正确判断,C项符合题意。] 11.(2017·杭州质检)“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社会主义本质是十四大召开前,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之一,随后中共十四大规定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两者成为当时的热词,B项正确。A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C项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D项是2000年提出的,均不符合题意。] 12.(2017·赣州模拟)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
B.实事求是的原则 D.全面改革的思想
B [“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不能够体现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故A项错误;“„„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依靠群众的信息,故C项错误;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天津南开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世有内华外夷之说,人遂谓中国为华,而中国以外统谓之夷,此大谬不然者 也。„„然则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也,华则变为夷,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说明作者王韬的“华夷观”与传统“华夷观”的不同。(5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10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什么?(4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自世有内华外夷之说„„此大谬不然者也”和“然则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可知传统华夷观以地域作为区分标准,作者的华夷观以文明(“礼”)作为区分标准。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并联系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分析。第(4)问,根据材料一王韬的华夷观、材料二康有为借封建文化宣传维新思想、材料三陈独秀的启蒙运动和材料四“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出原动力。
【答案】(1)不同:传统华夷观以地域作为区分标准,作者的华夷观以文明(“礼”)作为区分标准。
(2)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体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度),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3)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不彻底;陈独秀领导的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动力: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
14.(2017·唐山模拟)近代中国,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救国方案。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方案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
方案二: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根本则在实业。若骛其花与果之灿烂甘美而忘其本,不知花与果将何附而何自生。”
——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之感言》
方案三: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救国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评价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救国论的观点。(12分)(要求:选择材料中的任意一种观点加以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 从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分析近代中国三种救国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它们都出现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借鉴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指导了辛亥革命和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救国”的思想,推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三种救国论都无法从根本上拯救中国。
【答案】 示例一:孙中山的共和救国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时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顺应了世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示例二:张謇提出的“实业救国论”,是民族资本家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提出的一种救国方案,其爱国性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救国思想在民族资本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示例三: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救国”的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积极探索,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他们以此作为向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的武器,具有进步意义,应予充分肯定;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陈独秀所说的“民主”,照搬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背景下,这种方案是行不通的。
第四篇:-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单元检测(十四)近现代以来世界科技、文艺发展历程(模版)
单元检测
(十四)近现代以来世界科技、文艺发展历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哥白尼写道:“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绝。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
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
C.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
D.圣经严重影响了科学的发展
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可知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故A项不正确;伽利略在材料中没有表达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故B项不正确;由材料可知两人都主张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并且拒绝宗教的攻击,可知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排除。
2.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短诗中写道:
Newton 牛顿„„A Mind Forever 一个灵魂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 永远航行在陌生的思想的海洋中„„ Alone 孤独地诗人最有可能称赞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地表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解析:选D A项说的是智者运动,B项说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C项说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项属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D项正确。
3.达尔文逝世后,英国的报纸呼吁把这位“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与牛顿等人埋在一起供后人凭吊。因为“与这位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日常政治的喧嚣大部分不过是尘土一般的贫乏”。这主要是基于达尔文的理论()A.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理论 B.极大地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解析:选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与材料中“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震撼世界的思想家的成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相符,故A项正确。
4.(2018·淮安名校联考)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道:“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19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解析:选B 材料表明随相关条件的改善,转化周期会逐步变短,故B项正确。5.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评论的科学理论()A.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 B.冲击了封建神学统治 C.拓宽了研究世界的视角 D.从微观视角研究世界
解析:选C 材料评论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相对论否定的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彻底否定经典力学,故A项错误;相对论提出是在20世纪初,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基本清除封建神学统治的影响,故B项错误;相对论拓宽了研究世界的视角,故C项正确;相对论研究的范畴是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从微观视角研究世界的是量子论,故D项错误。
6.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形式,现在,它美丽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导致了()A.相对论的出现
C.量子论的出现
B.生物进化论的出现
D.电磁感应现象的提出
解析:选C 依据材料“光的波动理论”,联系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可知“第一朵乌云”导致相对论的提出,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论主张“适者生存”,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所说“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是指黑体辐射与“紫外灾难”,说明“第二朵乌云”诞生了量子力学,故C项正确;材料与电磁感应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7.“对于测量者来说,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够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这一理论()A.弥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
B.有力推动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C.极大地加速电影与电视的发明
D.为蒸汽机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解析:选A 由材料“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可知,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所以答案选A项。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
8.某文艺流派的文艺作品“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这种文艺流派应当是()A.浪漫主义的文艺 C.现实主义的文艺
B.印象派的文艺风格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解析:选A 解题时要注意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自由奔放”,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艺术的特征,所以应选A项。
9.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A.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D.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解析:选D 依据所学可知,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剖析社会本质,揭露社会罪恶,与材料信息“吃黑面包的收账员的诚实”相符,故D项符合题意。
10.(2018·苏州调研)《欧美文学》中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19世纪后半期,将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绘画创作的美术流派作品是()
解析:选C 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兴起,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故B项错误;19世纪后半期,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故C项正确;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兴起,故D项错误。
11.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与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相符的作品是()A.《世界漫画大师笔下的造型》
B.《浪漫主义的雄狮》
C.《色迷印象派:经典印象派作品色彩分析》
D.《从传统到现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
解析:选D 由材料信息“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可判断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点,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2.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根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A.彩色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B.有声电影
D.默片电影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典型形象,卓别林时代的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5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5分)(3)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0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天文学、力学和进化论等领域进行举例说明,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从其产生的意义方面说明其冲击封建神学。第(2)问,依据材料中“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法国人„„联想到„„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对工业的影响”等来归纳概括。第(3)问,首先对观点进行判断,说明其正确;其次要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工业、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科学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持,政治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社会环境,工业革命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政治革命的扩展;最后要对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答案:(1)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2)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加速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社会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在全世界的扩展。因此,正是由于这三大革命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
材料二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工业化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12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联系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可知,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从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方面回答。
答案:(1)成果:理论上,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或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电磁学的重大突破;技术上,以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出现并开始进入生活。
(2)合理性:狄更斯作为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通过对下层群众生活的描述,相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而狄更斯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时期,借助其作品,对侧面研究英国工业文明是有其合理性的。
认识与思考:科技是生产力、协调好工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篇:200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第十二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旧人教版)(原创)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2009届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十二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一.知识整合
知识清单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 战后国际形势
(1)国际:国际力量发生深刻变化,阵营形成;美国推行 政策,企图控制中国。
(2)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变为 的矛盾;蒋介石坚持 统治,在 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 重庆谈判
(1)目的: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努力争取和平
(2)结果:国共双方签订有利于人民的《 》(3)意义:民主力量取得制止内战的主动权。3. 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的核心: 和(也是会议争论最激烈的问题)。(2)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
(3)意义:冲破了蒋介石的,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受到普遍的欢迎。4. 全面内战的爆发(1)全面进攻:
①1946年夏,国民党在美帝国的支持下,向、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标志着内战全面爆发。
②中共对策:毛泽东提出“ ”的著名论断,增强了解放军的信心和勇气;军事采取以歼灭 为主要目标,以 为主要作战方法。③结果:粉粹了国民党全面进攻的计划。(2)重点进攻:
①进攻方向: 解放区和 解放区。②人民解放军战役:陕北:青化砭、、和沙家店战役;山东:陈毅领导的 战役,歼灭敌人整编七十四师。
③结果:粉粹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知识清单二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条件(背景):
(1)1947年,解放区进行了,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支持。1947年,中共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地土地制度,实行 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解放区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了依靠贫雇农,团结,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 的土地制度,发展 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2)人民解放军粉粹了敌人的 和,敌人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
(3)国统区民主运动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形成第二条战线,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斗争。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4)国统区经济陷于崩溃。
2.主攻方向: 地区,其原因是。3.反攻情况:
(1)外线:① ;② ;③
(2)内线:① ;② ;③(3)人民解放军的反攻,改变了战略态势,对扭转全国战局起来决定性作用,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4.战略决战的胜利(1)时机成熟:①战略反攻取得辉煌成果;② 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③ 的完成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2)概况:①三大战役最先打响 战役,全境解放;② 战役,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解放,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③ 战役,华北全境解放。(3)成果:战争规模是空前的,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东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知识清单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将革命进行到底(1)七届二中全会:
①背景: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1945年春,河北省西北坡)。
②内容: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 转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毛泽东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 社会转变为 社会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 ”的袭击。③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 向 转变的重大问题。(2)北平谈判:揭露了国民党 的阴谋(注意与重庆谈判的比较)。
(3)1949年4月21日,开始渡江战役,23日,占领,标志着 的覆灭。
(4)追歼国民党的残余部队。2.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① ;② ;③ ;④。(2)中共方面:①核心: 的正确领导;②有、的理论指导;③走经过 向 发展的道路;④组成一个,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⑤有一支人民革命的军队,坚持 ;⑥得到 的积极支持。
附:知识整合答案
知识清单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战后国际形势:社会主义
扶蒋反共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独裁
美国
2.重庆谈判: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3.政治协商会议:政治民主化
军队国家化
政协协议
独裁统治 4.全面内战的爆发
(1)全面进攻:中原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敌人有生力量
运动战(2)重点进攻:陕北 山东 羊马河 蟠龙镇 孟良崮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知识清单二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 条件(背景):土地改革 耕者有其田 中农 封建性剥削 农业生产 全面进攻 重 点进攻
2.主攻方向:中原 战略位置重要;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3.反攻情况:
(1)外线:①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大别山 ②陈谢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 ③陈粟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
(2)内线:①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 ②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广大地区 ③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了延安(3)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意义:(无答案)
4.战略决战的胜利:敌我力量 土地改革 辽沈 东北 淮海平津 国民党军队 华北
知识清单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将革命进行到底(1)七届二中全会:乡村 城市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糖衣炮弹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2)北平谈判:假和平
(3)渡江战役:南京 国民政府 2.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方面: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中共方面: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武装斗争 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人民群众
二.考纲解读
1.本节考纲(2008年版)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新增要求);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2.能力要求
(1)识记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2)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策变化的原因;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政策并能把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不同政策进行联系比较。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民主党派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以及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三.高考回顾
1.高考题例
(1)(05全国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
C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
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2)(05江苏)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开辟的根据地是
A A.鄂豫皖
B.豫皖苏
C.豫陕鄂
D.晋冀豫(3)(2006年重庆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的和平谈判有 A ①重庆谈判 ②北平谈判 ③南北议和 ④西安谈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06年江苏卷)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 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
C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5)(2006年广东历史卷)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 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6)(2007广东单科)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7)(2007江苏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D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8)(2008四川Ⅰ卷文综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C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9)(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B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10)(2008广东文科基础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D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1)(05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l945年l2月)材料二
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义下之民主政府。„„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回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1949年7月)回答:
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2分)②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西方“观察家”眼中的国民党政府形象。(4分)③艾奇逊写这封信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局势如何?他所谓的“显见的理由”是什么?(6分)答案:(12分)①扶蒋反共。②政治腐败(争权夺利);***(独裁)。③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国民党统治已被推翻),阻止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政权;尽力维护美国在华利益。(12)(2008宁夏文综42)(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起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市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哪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在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当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说明民主当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答案要点:
(1)从主张走中间道路,到承认中间道路失败;从主张和平改良,到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2)民主党派没有实现其主张的条件;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战,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迫害;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受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2.高考预测
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集中在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人民解放军队战略反攻等,从命题看,选择题多为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名词等,考查理解、解析度能力,而问答题多以“大跨度”的题目为主。预测2009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本专题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高考中较多的大跨度题最后落点落到这里。考查的重点会是抗战后的局势,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的斗争,人民解放军队反攻与决战。美国对华的政策与列强侵华史、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结合。国民党的内外政策与十年对峙、抗战时期等结合起来考查。
四.复习指导
1.阶段特征:
本单元主要包括1945年8月到1949年10月解放战争的基本史实。本阶段总的历史特点是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同国民党进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行了全面的斗争,但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斗争特点是不同的,内战爆发前,以争取和平民主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斗争为主,内战爆发后,以粉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为主,经过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从而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政府的垮台。
2.方法点拨:
(1)本单元可按解放战争发展的线索来建立知识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内战前,围绕着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和共产党及广大民主人士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等整理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先后进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粹敌人的进攻等内容较为突出;人民解放军反攻直至国民政府覆灭阶段,围绕国共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几方面整理知识点。并适当地联系相关的世界史内容,形成中外知识网络。(2)通过分析一些综合性问题,培养历史阐释能力。如分析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可从国民党的本质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入手,并能联系国民党确立的独裁统治、镇压人民、经济掠夺、出卖国家主权等。
3.易错知识点:
(1)不能正确理解抗战结束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蒋介石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2)1946年夏,蒋介石对中原等解放区发动进攻;1947年人民解放军对中原地区进行反攻,很多同学将“中原解放区”和“中原地区”分不开。(3)“三支外线”和“三支内线”反攻,部分同学容易混淆。
(4)解放战争起决定作用的一年是1947年的反攻,而不是1948年开始的决战。
(5)不能理解七届二中全会中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五.重难点剖析
1.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
(1)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其真实意图是:一方面,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可宣传共产党无和平诚意,把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另一方面,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利用机会准备内战,并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实现他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独裁目的。
(2)中国共产党派代表赴重庆谈判的原因,是响应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一方面,从捍卫人民的利益出发,尽一切可能制止内战,努力寻求和平、民主、团结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和谈不成,也要以真和谈来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共和平的诚意,以利于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争取那些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的中间力量。2.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1)国民党(当时指蒋介石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2)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决心要实现民族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
(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5)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和谈诚意,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
(6)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候,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治力量消灭本国共产党。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3.三大战役各自的特点及战略决战胜利的原因
(1)三大战役各自的特点: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平津战役采取“分割包围,就地歼灭”的方针,围敌于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等地,切断敌西窜的去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2)战略决战胜利的原因: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决策;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国统区革命群众开展地下斗争。总之,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三大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
六.课堂练习
1.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话理解最确切的是()A.要做两手准备 C.国共合作不能再破裂 年的战局状况的()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3.1948年9月,中共中央因势利导,把人民解放战争引向战略决战,其有利条件包括()①解放区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②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已连成一片③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超过敌军④人民解放军已具备攻打大城市的作战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07年7月,某单位编印红色旅游宣传提纲,①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太行硝烟,胜利曙光”②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千里跃进,将军故乡”③以松花江、鸭绿江和长白山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抗联英雄,林海雪原”④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开天辟地,党的创立”。请你判断上述旅游区的主题形象()A.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5.1944年,毛泽东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总结李自成起义教训的著述)印成单行本作为中共整风文件;1949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A.吸取农民政权迅速败亡的教训 C.体现中共领导人重视党风建设
B.反映出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D.着眼于建立预防腐败的机制 B.尽力避免内战 D.要全力争取和平
2.解放战争时期,报刊的文章有人用了以下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6.朱德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仪陇人。2006年12月1日是他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下面关于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①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 ②领导和指挥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③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 ④1949年4月21日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右图是南京总统政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
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②《南泥湾》 ③《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④《西江月•井冈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9.《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在1922年有一个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抑制洋货
10.右图记录了当年国统区物价一日数涨,货币急剧贬值,上海市携带 大捆金圆券去抢购米面时的情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直接原因是()A.美国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C.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 D.米面供不应求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B.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C.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D.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12.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和巨变,下列发生于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标志着中国几千来的农民革命到达颠峰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及《临时约法》的颁布,标志着封建专制统治被彻底推翻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图8.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展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其中4首歌曲所反映的历史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3.扼要回答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领导的土地政策。
(1)1931年,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经验,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其中《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在土地改革中,我党贯彻的土地改革总路线,这一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4)中共在不同时期制定土地政策的依据是什么?(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摘自《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⑴材料一中的“第二年”是指哪一年?“外线”、“内线”分别指什么地方?
⑵全国性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选在哪里?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
⑶你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课堂练习答案:1-5 ABDAC 6-10 DBCAC 11-12 AC 13.答案要点:
(1)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 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改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4)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14.参考答案要点:
⑴第二年:1947年。
外线:国统区。
内线:解放区。
⑵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中原地区战略位置重要。⑶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这是人民军队走向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走向战略防御的历史转折点。
七.课时安排:建议用五课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