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18:5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

第一单元练习课

第二、三单元练习课

一、拼一拼,读一读

bái cài chuī là zhu tái shuǐ wū ɡguī

huí jiā měi lì bèi shū zāi shù shuǐ huā

méi huā pái duì bēi zi lái huí mèi mei

hǎi shī cì wei hēisè tǔ duī chǐ zi kāi diào yú rèài shuǐ niú

dú bào píǎo

xǐ zǎo hǎo yǒu ní hǎo mù biāo xiù lì

shōu tiáo yóu xì

xià lóu liǎo bù qǐ

二、拼一拼,读一读

(1)wǒ de bà bɑ shì yōu xiù fēi xínɡ yuán。(2)wánɡhóngɡ hé xiǎo mínɡ shì duì hǎo pénɡ you。ɑ!(3)Xià tiān dào le,xiǎo shù ɡwěi wǒ men chēnɡ kāi lǜ sè de xiǎo sǎn.(5)yè kōngɡ zhōngɡ yuán yuán de yuè liànɡ xiàngɡ yù pán.第四单元练习课

复习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ér zi lǐ tóu dōng xī kěshì sì tiān nǚ ér()()()()()()

2、比一比,再组词。

了()人()月()天()东()四()里()头()女()子()大()日()开()车()西()是()火()八()

3、连一连。

小小的 天

弯弯的 草芽 闪闪的 星星 圆圆的 荷叶

蓝蓝的 船

尖尖的 月儿

弯弯的 谷穗 顽皮的 雪人

4、把句子填写完整。

1、弯弯的月儿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闪闪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

5、填写反义词。

正—()大—()男—()开—()

东—()南—()上—()黑—()

6、加一笔或减一笔变新字,再组词。

了___()人______()日______()田______()目______()大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年之计在于(),()()之计在于晨。

()()光阴()()金,()金难买()光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鱼戏莲叶()。),)。4

第五单元练习课教案

一、好句积累

1.《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知道谜底:画)

2.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3.悯农(其二)[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懂得要爱惜粮食。)

二、必会组词

水(水手)(大水)(雨水)(水火)去(不去)(下去)(上去)(去火)来(来去)(从来)(后来)(本来)不(不好)(不对)(不是)

小(小人)(小鸟)(小雨)(小马)少(多少)(不少)(少儿)(少女)

牛(小牛)(水牛)果(水果)(果子)鸟(鸟儿)(小鸟)

早(早上)(早日)书(书本)(下书)刀(小刀)(刀把)

尺(尺子)(尺寸)本(本子)(本来)木(木头)(木耳)

林(林子)(山林)土(土山)(尘土)力(有力)(力气)

心(心中)(中心)中(山中)(雨中)五(五月)(五口人)立(立正)(自立)

正(正在)(正是)(立正)(正气)

三、练习

① 远看()()色,近听()无声。

春()花还(),人()()()惊。② 一个(),一个(),()黄牛,一只猫。一边(),一边(),一群鸭子,()。

③ 五星红旗,()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向着国旗,()。望着国旗,我们敬礼。④ 锄()()当午,汗滴()()()。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⑤ 果的笔顺是

第六单元练习课教案

一、看 拼 音,选词语。

shēnɡ zhǎnɡ jǐ ɡè huí lái bú yònɡ

生 长 几 个 回 来 不 用 jīn tiān shànɡ yī ɡuā ɡuǒ yuè yá 今 天 上 衣 瓜 果 月 牙

二、给 字分类。

念 语 结 许 想 红 给 话 思 讠 纟 三、一字组多词。

种 种田 种花生 种菜 年 新年 过年 几年 外 外面 外衣 外语 怎 怎么 怎样 怎么办

四、我 会 连。明亮的 云朵 白白的 草地 可爱的 眼睛 绿绿的 小狗

五、我 会 填。

哪 那(呢 啊 吧 吗)1.山()边的风景真美。5.这个字写对了()? 2.大雨点要到()里去? 6.今天,我们一起去公园(3.()幅画是()个孩子画的?7.它多么漂亮()!4.住在山()边的小朋友要到 8.妈妈在哪儿()?

。)第七单元练习课教案

一、请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有

2、像

3、又 又

4、是

5、从

6、吗? 呢?

二、组词:

才()明()同()学()自()己()衣()

白()的()又()和()哥()姐()弟()叔()爷()伯()爸()奶()三我的发现

女字旁的字:妈、奶、姐、妹、她、姑、、日字旁的字:明、晚、昨、时、、四、填空:

①金色的()雪白的()快活的()②照样子写词语:黄黄的、、、雪白雪白、、、五、背诵: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前人摘树,后人乘凉。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5.(牛羊)(小鸟)(白云)(坐在)(椅子)(读书)

六、听写

9《明天要远足》:(刚才)(明天)(同学)(睡觉)(那边)(大海)(真的)(老师)(好吗)(什么)(天亮)10《大还是小》:

(自己)(穿衣服)(时候)(觉得)(很快)(很大)(快点)11《项链》:

(雪白雪白的)(又宽又远)(和好)(蓝色)(笑着)(涌向)(方向)(贝壳)(宝贝)(挂着)(挂上)(快活)(金色)(又长又软)

七、词语积累

ABAB式:一颗一颗 碧绿碧绿 雪白雪白 一个一个 一只一只

一片一片 学习学习开心开心 鲜红鲜红

考虑考虑

打听打听 放松放松

暖和暖和

ABAC式:又宽又远 又长又软 又说又笑 又大又红 又香又甜 又松又软 又唱又跳 一字一句 又高又大 飞来飞去 游来游去 不知不觉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AAB式:弯弯的 小小的 闪闪的 蓝蓝的 黄黄的 嘻嘻地

大大的胖胖的美美的黑黑的热热的甜甜的 AABB式: 明明白白

开开心心 高高兴兴

红红火火 ABB的叠词:白花花 亮晶晶 喜洋洋 笑哈哈 笑眯眯

八、近义词、反义词积累

反义词

大—小 上—下 南—北 男—女 开—关 反—正 多—少 天—地 弯—直 头—尾 东—西 是—否 白—黑 远—近

来—去 有—无 早—晚 高—低 左—右 前—后 长—短 弯—直 里—外 古—今 先—后 里—外

老—少 出—进 出—入

这—那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听故事,讲故事”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画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重点)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难点)课前准备

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头饰等。(教师)

2.了解生活中各种角色最强和最弱的方面。(学生)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师:(播放敲锣打鼓的喜庆音乐)注意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 生:好像是在办喜事!

师:哦,原来是老鼠在嫁女儿,(边说边出示图片)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他找到了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到底哪个是最神气的新郎呢? 师:(出示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的图片)猜猜看,新郎会是谁呢? 生1:新郎是太阳,因为太阳最了不起,能给地球带来温暖!生2:我猜新郎是老鼠,因为老鼠和新娘是同类。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喜庆的音乐中感受故事的主题,自然而然地引出《老鼠嫁女》的故事。再引导学生猜想老鼠嫁女的新郎是谁,意在启发学生想象,也激发起学生听故事的浓厚兴趣。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边看书上的图画,边听故事录音,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妇想把女儿嫁给谁呢?最后谁成了老鼠夫妇心目中最强的新郎呢?(教师播放故事录音)

生: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儿嫁给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师: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新郎吗? 生:最后猫成了老鼠的新郎。

师:看来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新郎了。真了不起!

师: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

师:瞧,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一一贴出故事中出现的形象),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这些形象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生1:我知道太阳最强的本领是带给大地温暖和光明。

生2:太阳虽然很强大,但是乌云可以遮住太阳,这是乌云最强大的地方。生3:风可以吹散乌云,所以说风很强大。生4:围墙能挡住风,围墙就比风还强大。

生5:围墙虽然结实,但是老鼠可以在墙角钻洞,老鼠会钻洞是它最强大的本领。

生6:老鼠却害怕猫,猫能捉住老鼠。这是猫最强大的本领。

师:小朋友们不仅听得仔细,还能联系生活说出每种事物最强大的本领,真令我佩服!下面请你和同桌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学生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生:老鼠夫妇打算嫁女儿,他们找了太阳、乌云、风、墙、老鼠,最后把女儿嫁给了最强大的猫,结果女儿被猫吃掉了,真是太愚蠢了,怎么能把女儿嫁给天敌呢? 师:你说得很准确,情节也比较完整,看来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记得牢固,真棒!设计意图:借助录音播放故事,使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倾听故事,很好地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一起。听后,点拨倾听的要领,并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整理,为下一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

1.教师示范讲故事,学生发现要领。

师: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生:老师讲故事时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

师:谢谢你的赞美!你听得真仔细。同学们要记住,讲故事时的语言一定要清楚。生:我还注意到老师讲故事时表情很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了动作。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讲故事时的要领。2.学生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师:请你自己试着讲讲第一幅图画上的内容。

生: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师:你讲得真好,“从前”这个词用在故事的开头,很恰当。这个故事开头不错,下面我们按照图画上的内容继续讲故事,请你们先自己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同学们听。

3.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语言。)

师: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跃跃欲试)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试试。生:大家好,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一句糊涂话:“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谁。”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人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挡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老鼠爸爸想了想,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过了几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到猫咪家去看女儿,可是女儿在哪儿呀?他们就去问猫咪,猫咪拍拍肚子说:“我怕别人欺负她,啊呜一口吞下了她。”(全班响起掌声!)

师:这个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谁能说说精彩在哪里呢?

生1:讲故事的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故事的内容十分生动,让大家越听越爱听。

生2:他讲故事时先问好,又说了故事的名字,这样做很有礼貌。

生3:他按照图画顺序讲故事,结尾处是自己想象着加上去的。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听出了这么多讲故事的小窍门,尤其是讲故事时自己发挥想象这一条,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发现讲故事的一般要领。再由第一幅图切入,讲好开头,接着为学生创建自主讲故事的平台,将学到的讲故事要领应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全面把握故事内容并为下一环节表演故事做好准备。

四、表演故事,升华理解

师: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生齐说:喜欢!)既然这么喜欢,下面我们来试着演一演这个故事,好不好?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吧!

(学生自主选定角色,教师把各种角色的头饰分发给每个学生,同时深入小组表演的活动中。)

师:小朋友们,我看到大家在小组中表演得绘声绘色,十分热烈,下面哪一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故事?老师来做音响师,帮忙放音乐。(指一组到前面表演故事,师生评议。)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听故事,讲故事,只有会听才能会讲,希望你们成为善于倾听,乐于交际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有了前几个环节的铺垫,本环节延续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为学生创建自主交流、表演故事的平台,培养学生表达与表演的能力。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口语交际课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因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在教学中,利用喜庆的音乐导入新课,让学生猜想并感受故事的主题——嫁女办喜事。由此,激发求知的兴趣。在表演故事的环节中,分发各种角色的头饰,既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又能大大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难点)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2.导学: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意图:学生对儿歌和童谣的学习不是零起点,新课伊始,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儿歌和童谣带来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更多的童谣和儿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一)学习童谣——《摇摇船》。

1.导入: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谁在摇船? 他要摇船去哪儿? 他是怎么摇的呢?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一: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

①导学:你的外婆都什么时候叫你好宝宝呢?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小结:对呀,你们的想法都对。这么懂事的宝宝外婆怎么能不喜欢呢? 预设二:

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

①导学: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如果是你摇船,摇到外婆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你高兴吗?读出你此刻的心情。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导学: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 谁给小刺猬理的发? 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

3.导学: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教师问。)①导学:你真聪明,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教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这样好看吗?(出示刺猬头型的男孩)

④导学: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

⑤小结: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预设:

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导学: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导学:对呀,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读过的童谣或儿歌,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交换 5 读书”和“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分享读书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背诵、分享。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教学中,我注重将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唤醒学生对童谣和儿歌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童谣和儿歌后,进而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与人分享读书的幸福。一系列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获得了分享阅读带来的喜悦。

语文园地一指导方案

语文园地一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淸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重点)

2.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借助“读一读,写一写” 认识并巩固带有韵母an和ang的字。(重点)

3.指异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难点)

1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重点)

5,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材料包。(教师)2, 声母卡片;生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大自然真奇妙

1, 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

生:〔齐)雨天。

2, 导入:打开缤纷的小雨伞,仰望多变的天空。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走进大自然,感受多变的天气。(板书:多变的天气)

3, 导学: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天气?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 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天气。

5, 导言: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如果老师把你们刚才提到的描写天气的词语写出来,你 6 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6, 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带拼音

(1)学生自由认读。(2)小组内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7, 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天气的名字读得非常正确。瞧!调皮的字宝宝跑来了,你还能读出它们的名字,记住它们的样子吗?

学生自由读生字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7

9、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预设一:按结构进行归类识字。左右结构的字: 阴阵冰冻 上下结构的字:雷 独体字:电夹

预设二: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耳刀旁的字:阴阵 两点水旁的字:冰冻 预设三:字谜识字。

大雨大雨真正大,盖过大田还不大。(雷〉

设计意图:巧妙地利用教材,开发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字词句王国

导言:同学们,我们刚刚领略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接下来让我们—起走进“字词句王国”,进行闯关^1^。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关一一读记大既。

(-)第一关---读记大他。

1、课件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错乱有趣的卡通声母)

2、导学:同学们,你们瞧,第-关有三个要求,你们敢接受挑战吗?(屏幕出示闯关要求:(1)能够正确认读字母。〔2〉能按顺序背诵字母表。(3、能默写字母表〉

3、导入:可爱的字母们已经集合了(出示教材第11页的字母表〉。请同学们按要求自主学习,比一比看谁能闯关成功。

4、学生在小组内比赛识记和默写字母表。5,汇报交流。

(1)小组举行背诵字母表接龙游戏。(2)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背诵比赛。〔3〉进行连接错乱的字母闯关游戏。

⑷填空比赛。各小组推选-名代表到前面填写,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出示字母表,适当缺少大小写字母)

(旦)默写声母表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全对的多。6^导学:同学们真了不起,成功闯过第一关!

(二)第二关一一读写大PK。

1, 导言:恭喜同学们顺利来到第二关。瞧,第二关用石头排成的小路多么奇特!〔课件出

示教材第12页“读-读,写-写”的生字,每个生字都在不同的石头上,排成一条弯弯曲曲的水上小路。〉

2, 导学: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些字,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生字中有的是带有

韵母an的,有的是带有后鼻韵母ang的。〉 1 3, 导入:对呀,第二关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字,我们必须读准每个石头上的生字,才能顺利过河!你们还敢接受挑战吗?

(1)学生自己先试着读石头上的字。(2)同桌之间互读。〔3〉全班比读。

4、导学:同学们读得这样准确,能写得漂亮就更棒了!5^学生自由练写,展评指导。(三)儿歌世界。

1.导入:同学们,玩累了,来欣赏-幅美丽的画吧。(课件出示《祖国多么广大》的插图〉 2, 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说说感受。

3‘导学:这么多的美景,这样幸福的感受,作者用了一首儿歌来表达,我们一起来读读 吧!

4, 教师范读。

5, 练习朗读: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 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读清楚。7, 组织学生评价: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8, 学生自读,比赛读。

9‘说一说: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

10.导学: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过渡:千言万语汇成-句话: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让我们再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首儿歌吧!

0 11.导学:这样美的儿歌,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背下来。12.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以“走进字词句王国,进行闯关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原本枯燥的、单调的学习变得有情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第二课时

一、有趣的动物园

1, 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有趣的动物园。让我们进去看看动物吧丨(出示画有动物房屋的图片。)小动物去哪里了呢?饲养员大叔说:“这些小动物因为不会按规则写字,害羞地藏起来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2, 导学:我们先来看看它们不会写哪些字吧!3, 出示:白回国

(丄)指生领读生字。

(之)导学:你们知道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是什么吗? 〈3〉小组讨论试写。

(幻汇报交流。这儿个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5〉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4, 激趣:瞧!小动物们都冋来了,瞧,它们还给你们带来礼物了呢!

设计意图:如果只是让学生按笔顺规则去书写,即使学生能书写,也会觉得乏味,可是在这里,通过让学生帮助小动物,学生在看看、想想、写写中既巩固了书写规则,又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学得兴趣盎然。

二、美丽的大森林

1, 课件出示:每个可爱的动物脖子上都挂着一个成语。(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 导学:小动物们多么调皮,你们只有读对成语,它们才会和你们玩!你们能正确读出这些成语吗?

3, 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4, 导学:咦,可爱的动物怎么都藏到森林里去了?

0 5,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6, 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7,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

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9, 小结: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成语王国中的每个成语都是它奇妙的精灵。小朋友们课后一定要认真积累,丰富你的词汇量!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这是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学思路与方法。因此,将快乐的游戏活动带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三、和大人一起读

1.过渡:同学们,做完了游戏,休息一会儿,我们来聊聊天,生活中,你知道谁和谁好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3, 导入: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4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

5, 检查朗读。

(1)指学生朗读。〈2〉男女生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6, 导学: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7,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① 导学:谁和谁好? ② 学生汇报。

③ 导学:为什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④ 汇报交流。因为它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⑤ 相机指导朗读。

〔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① 导学: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0 ② 学生汇报。

③ 导学: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④ 汇报交流。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⑤ 相机指导朗读。

(㊀)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① 导学: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② 学生汇报。

③ 导学:风做了什么?云怎样做? ④ 汇报交流。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⑤ 相机指导朗读。

(幻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起上学校。

① 导学: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② 学生汇报。

③ 导学: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④ 汇报交流。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⑤ 相机指导朗读。

8,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9, 小结:原来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事物都是好朋友,事物之间是存在联系的。10.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11.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关联。通过交流,学生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激活了思维,展示了潜能。抓住机会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乐趣,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作业:写一篇关于春天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

0 设置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次设计以板块形式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系统化,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游戏活动贯穿整堂课,将枯燥的学习变得趣味化,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0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1 天地人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4.教师板书“你 我 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

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2.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2.《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金木水火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3.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预设:(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 ”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教师在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所学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汉字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口耳目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2)汇报交流。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4.游戏巩固。(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教学设计,猜字互动点燃了学生识字的热情,小组合作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字义,了解字形,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初次书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笔画,认识字形结构,为正确书写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识字,如请学生猜一猜,指一指,连一连,给生字编儿歌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2.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节课伊始,我没有直接给孩子们讲什么是象形字,而是采用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哪个身体部位和哪个字相连,然后同桌合作认一认。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下识字与交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日月水火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象形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作为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对了解和识记现今使用的汉字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教学设计突出以下特点: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3.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汉字家园新来了8个生字宝宝,不过,它们都藏在画里,认真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们。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富有童趣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动画(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我会写“日”字的笔顺:。2.学习“月”字。(1)课件演示动画(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预设:

我知道“月”就是天上的月亮。我能用“月”组词、说句子:月亮——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像小船。三月四日——我的生日是三月四日。

3.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也是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设计意图:以“日”“月”为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演示,在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对象形字的整体感知。初步体验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为学习其他生字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 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设计意图:承接上一环节“日”“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字理图画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6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融会贯通,反复练习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3.生字运用,在8个生字中选择喜欢的字宝宝,为它组词,再说一句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通过反复练读和游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生字反复再现,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强调书写习惯。

2.动画展示“日”“田”“禾”“火”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

3.师生交流:在刚才书空的过程中,哪些笔画不认识?哪些笔画写起来有难度?

4.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相机介绍笔画“捺”和“点”,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钩。并针对难写笔画进行范写。

5.教师完整范写4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7.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必须到位,本环节采用观察、讲解、示范、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反复书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理解,最终写好每一个汉字。教学反思

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自主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1.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识字方法和规律。

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始终是牵动教学的纽带。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对韵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的桃花,()的柳树。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④个别读,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3.读要求写的生字。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2.男女生对读。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7.汇报朗读。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文,背诵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东、南、西、北、雨、羊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文,都是关于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有趣的数字诗要会填空。山青青主要写了哪四方面的景色?鱼儿游戏在哪儿?

三、复习新、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文、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文。

6、默写古诗

第五篇: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推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导入:

1、课前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

2、谈话:

出示“孙悟空”图片,师:这是谁呀?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生:

3、师:老师也很喜欢他,因为他的本领很大。他的本领是天生的,还是后来跟着师傅学的?

生:

师:你们想做学习上的小小孙悟空吗?

生: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

师:说得真好!只要你闯过老师的这几关,你就是学习上的小小孙悟空。

二、闯关

第一关:我会背

出示课件

师:你发现这两篇文章是关于哪个季节的?

生:

师:你会背诵吗?

生: 师:同桌两人相互背诵,如果同桌背过了,请在第一关下面画一颗五角星。如果两人都背完了,打开书阅读这几篇课文,看清楚每一个字。

(检查几个基础薄弱的学生。)

师:如果你的同桌过关了,请你举手!

生:

师:你们真出色!没有过关的同学放学之前再给同桌背诵,同桌负责必须让他过关!

第二关:我会读

出示课件

师:恭喜你顺利闯过第一关,相信你第二关也能闯过。认真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

师:“三点水”、“木字旁”分别和什么有关?

生:

师: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生自由读

师:谁想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

一生读,其他同学跟读。

师:评价。同桌两人互相读给对方听,过关画五角星。

生互相检查。师抽查几个学生。

师:过关的同学请举手!你很棒!来给自己一些掌声。没有过关的同学同桌负责,放学前让他再给你读,必须让他过关。

第三关:我会写

出示课件

师:黑板上的字我们好长时间没见过了,你还会写吗?

生:

师:边读边用手指在桌子上写一写!

生: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认真的在记字型!准备好闯关了吗?

生:

师:仔细看、认真写!你长得多漂亮,就把字写的多漂亮!谁想到黑板上来写?

三生上台写字,其他同学写到练习本上。

师:写完了吗?谁想当当小老师,三生上台批阅默写的生字。

师:过关的同学在第三关下画一颗星。

第四关:我会做

师:关键的时刻到了,最后一关可要更加细心了,认真完成老师发给你的学习纸。

生:做题

师:做完了吗?同桌互相交换看你同桌都做对了吗?

师生共同订正。

师:谁闯过这一关了?

生:举手

师:如果你这四关都闯过了,请你举起骄傲的手!来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三、歌曲承接

师:刚才大家学的很认真,我很高兴,奖励大家一首歌。播放《春天在哪里》。

师生同唱一首歌。

四、拓展

师:这首歌叫什么?

生:

师:春天在融化的小河里。春天在温暖的春风里。春天在暖和的太阳里。春天在刚睡醒的冬眠小动物的洞穴里。春天在刚换上的毛衣里。那夏天到了,你找到夏天了吗?夏天在哪里呢?同桌两个互相练习说:“夏天在哪里?”

生练习说话。

生展示。

五、作业

把夏天画下来,再给图画配上文字说明。

下载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高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职高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合集)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识 字 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

    一年级地方课教案(下)第一单元

    一年级地方课教案(下)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行为规范 第一课 爱护你周围的“好朋友”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教育学生自......

    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5篇识字课:《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

    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家......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范文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练习;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15%);1、填成语加法,使下面成语中数字组成加法算式;言为定+鸣惊人=全其美;亲不认+触即发=窍生烟;令五申+平八稳=步之才;2、改正下......

    语文练习课教案

    语文练习课教案 沙河镇龙村小学吴华庭 练习要点: 一、 初步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二、能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并懂得占格规范。 逗号,表示一句中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