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二 2011年教学教案(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18:2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章 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二 2011年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章 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二 2011年教学教案》。

第一篇:第六章 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二 2011年教学教案

第六章 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人,科学方法的应用亦突破了原来的范围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继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俗称“老三论”)之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发展最引人注目。它们的发展尤其是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时间虽然并不很长,却被称为现代科学方法 “新三论”而与“老三论”并列,对人们的方法论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下面,我们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节 耗散结构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末,比利时著名科学家普利高津等人通过长期研究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回答了物理世界和生命世界演化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本章中,着重介绍耗散结构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概念、耗散结构及其中的哲学问题、它的实际应用等。

一、耗散结构理论的产生及其基本概念

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孤立系统,在这类系统中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到的是墒增加原理。20世纪的科学技术需要从微观上解释时间的不可逆性,同时还要解释非生命系统与生命系统演化方向的问题,这就便耗散结构的诞生具有了必然性。

(一)时间的微观运动可逆与宏观运动不可逆

17世纪中叶,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成功地描述了天体和地球上的一切动力学问题。可是在牛顿的物理世界中,时间却是一个没有物理意义的参数。不仅牛顿方程如此,在量子力学、相对论力学等各种领域,时间本质上都只是描述可逆运动的一个儿何参量。传统的动力学,给出的是一个可逆的、对称的物理图象。

19世纪中叶,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热力学得到了发展。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指明了各种运动形式的可转化性和运动在量上的不灭性。但是,它并没有指出转化过程的方向性及转化过程进行的限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明了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而不会出现相反方向的热量传导。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热力学现象也是如此,如温度不均匀或密度不均匀的物质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一定达到均匀的分布,而一旦达到均匀分布的状态就再也不会返回到不均匀分布状态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中的时间不可逆,向动力学的时间可逆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如何解决微观运动可逆与宏观运动不可逆的问题,成了复杂系统物理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退化与进化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任何一个孤立的系统都要朝均匀、简单、消除差别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趋向低级运动形式的退化。克劳修斯的“热寂说”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最终都要发展到一种均匀的状态,即世界各处温度均匀、压强均匀,各种物理差别都不存在了,宇宙将进人一个死亡、寂寞的状态。而一旦达到了这个状态,这个世界就再也不会“活。过来了。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在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它们的构造越来越复杂。整个生物界正是在与环境的斗争中,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由此可见,生物界的演化并不像克劳修斯所说的,沿着混乱、灭亡的方向发展。事实正如达尔文所揭示的那样,生物越向高一级进化,其体内构造就越复杂,越有序,人类正是生物进化的产物。随着人类的出现,又出现了有组织的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正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

牛顿力学的可逆性与热力学的不可逆性,物理系统的退化与生命系统的进化,给人们提供了两种物理图像、两个世界。一个是物理的、量的世界;一个是生物的、质的世界。难道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真的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吗?怎样把二者统一起来并给予科学的说明,这些问题引起了当代许多科学家的关注。普利高津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冲破传统的观念,把注意力从平衡态转移到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提出一个新的思考: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无机界只有耗损、退化和热寂?又怎么解释恰恰在无机界的发展中产生了有机生命和智慧之果呢?他把时间与不可逆性、墒等联系起来,深人研究自然界的自组织现象,终于 在物理学、化学的微观与宏观层次上发现了自组织结构——耗散结构,创立了超出物理学、化学范围的耗散结构理论。(三)系统的性质

耗散结构理论按照系统与外界的相互关系,指出有三种性质不同的系统: 1·孤立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不发生能量交换的系统。这种系统完全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进行演化,最终将达到完全无序平衡态。严格说来,任何系统都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在现实世界中,真正的孤立系统是不存在的。孤立系统只是物理学上的理想状态。

2·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比如地球就是一个封闭系统,它不断与太阳和恒星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

3·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既发生物质交换,又发生能量交换的系统。例如生命体、城市等都属于开放系统。开放系统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它与环境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维持生命的活力。(四)系统的状态

热力学系统所处的状态有两种: 1·平衡态。是指系统所处的状态是一种不变的固定的状态,系统的热力学参量(温度、密度、压强等)不再随时间变化;同时系统内也不存在物理量的宏观流动,如热流、粒子流等。可以推断,独立系统的最终结局必定是平衡态。

2·非平衡态。是指系统内部热力学参量不均匀,与平衡态有偏离的系统。把那些与平衡态偏离较小到非平衡态,称为近平衡态或线性平衡态;把那些与平衡态偏离比较大的,其系统内各部分的热力学参量极不均匀,相互作用呈非线性的系统,称为远离平衡态或者称为非线性平衡态。(五)熵与熵增大原理

墒的概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来的。它的原意是热量被温度除的商即:S=Q/T。由公式可知,相同热时温度高则熵小;温度低则熵大。熵的本质内涵是发展演化,即热量转变为功的程度。在热力学系统中,熵是状态混乱度的函数,越是墒小的体系,其有序度越高;反之,则混乱度就高。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的孤立系统中,热能只能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用墒的概念可表示为:一个孤立系统自发地朝着嫡增加的方向演化,一直达到平衡态,墒达到最大值。因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又叫做嫡增大原理。用数学表达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以下不等式:ds>O,它表示孤立系统墒增大过程是不可逆的。

嫡增大原理揭示了宇宙中一切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趋向,总是自发地从能量集中转向能量分散,从有序趋向无序的退化。墒定律从本质上揭示了生命和进化的基础,因为生命、进化、局部的有序结构形成,都是以更大范围的无序为代价。生物的生到死,事物由生到灭的过程,都是墒增加的过程。

二、耗散结构理论的内容

耗散结构理论深刻地阐述了耗散结构的性质、形成的条件和科学意义。

(一)耗散结构

普利高津一直保留着对历史科学的兴趣和哲学爱好,所以能够跳出物理学传统观念的框框,最先发现时间不可逆的意义。他认为,时间不应仅仅简单作为力学方程中说明运动的一个参量,它联系着历史、联系着演化和世界的发展。这种观念激发了他对不可逆过程的浓厚兴趣,并成为他的不可逆理论的思想基础。在热力学发展早期,非平衡态、不可逆现象等一般被人们看做是令人讨厌的因素,人们所注意维护的是平衡和减少不可逆过程的损耗。普利高津相信,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逆过程会产生令人讨厌的消极作用;但在另一类条件下,对不可逆过程的研究可能会带来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果。他曾经写道:”热力学为我们提供的许许多多的观点和各种各样的前景中,使我感受强烈、并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的是这样一点:即这一切都明显地表现出 '时间的单向性'这个不可逆现象。“普利高津及其合作者们,经过20多年的研究,终于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津从墒增大原理出发,他认为任何系统的总墒变化量 都要由两部分组成: ds=des+dis 在这里,第一项des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引起的墒流,第二项dis是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墒。因此,任何一个系统的dis始终大于零(dis>o),而des则因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情况。

在孤立系统中,因为系统与外界环境不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故没有墒流即ds=o,所以系统总墒变化ds=dis>o。系统的总墒是增加的,无序度增大,系统绝对不会产生新的有序的组织结构。

在开放系统中,虽然嫡流ds≠o,但是系统并不一定是向有序性增加的方向发展。要根据所处的热力学状态作具体分析,将存在着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热力学平衡态。在这种系统中,虽然des≠o,但是des>o,所以物质流和能量的进人便大大增加了系统的总墒,加速了系统趋向平衡态的运动。

第二种情况是近平衡态。因为这种热力学状态与平衡态只有一点点微小的差别,des≈o。这种系统即使开始存在时有一些有序结构,但是最终却抵抗不了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墒dis>的破坏,于是最终还是趋向平衡态。这种情况也不可能出现任何新的结构和组织。

第三种情况是远离平衡态。在这种系统中墒流大大小于零(des<0),系统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给系统带来负墒流,结果使整个系统的有序性的增加远远大于无序性的增加,于是新的结构、新的组织就能自发地形成。这种自组织,被普利高津命名为耗散结构。

20世纪初法国化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自组织现象贝纳德对流。实验表明,在热传导状态下,当外界提供的温差增大到超过某一阀值时,液体的静止热传导就会被突然打破,整齐的正六边形贝纳德对流在无序的热运动中产生出来。随后,许多人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对流。

20世纪60年代物理学领域发现的激光,是又一种自组织现象。

在生物界,这种自发的组织现象更是普遍。从一个单细胞的代谢功能组织到低等昆虫的精美住宅的建造,都表现了高度有序的功能。综上所述,从非生命界的物理学、化学到有生命界的细胞,生物个体和群体,郡存在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高度有序的自组织——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吨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耗散结构是一种 ”活“的结构,它是靠不断”耗散“环境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它的生命活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发现这类结构,如生命体,无论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多么不 同,它都是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同样,一座城市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城市每天都要输入食品、燃料和其他物质,同时还要输出产品和废物,只有这样,它才能生存下去,保持一定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否则它就会趋于平衡态直至死亡。(二)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

普利高津发现,耗散结构的形式,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1·必须是开放系统。一个孤立系统内部只有墒增加的一种趋势,最终会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走向高度无序的热死状态。只有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从外界辅人负墒流来抵消系统本身的墒增大,使系统的总墒逐渐减小,才有可能从无序走向有序。因此,耗散结构只能在开放的条件下”生存“。

z·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开放系统处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时,系统都不会产生任何新的结构和组织,只有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时才能产生新的有序组织结构。因为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界因素发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其内部的不均匀逐渐变大,于是系统就变得不稳定。在系统内部涨落(是指系统自发产生的相对于宏观平均状态的小偏差)的作用下,不稳定的系统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空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所以普利高津得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结论。

3·系统内部必须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线性相互作用;另一种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是具有叠加性,即总的相互作用是每个小的相互作用之和,它们在性质上、行为上完全相同。因此,线性相互作用无论有多大积累,也不会产生新的性质,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与之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相干性。即对象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地从数量上叠加,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偶合形成为一种在整体上完全不同于各部分的崭新整体效应。正是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才能产生新的结构。例如,激光就是光子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如果没有非线性相互作用,普通光永远是普通光,不管它积累多少,也决不会形成具有高强度的单色性的激光。因此,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产生耗散结构的重要条件之一。4·涨落导致有序。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涨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系统处于近平衡态时,涨落起着一种破坏稳定性的干扰作用。它只会使系统状态发生暂时的偏离,·而这种偏离状态会不断衰减,直至消失,最后回到稳定态。比如一个钟摆,小小的干扰使它摆动,可是运动到最后总会停在中间的稳定位置。在远离平衡态时,系统处于一种动态的热力学系统中,系统中一个微观随机的小扰动就会通过相干作用得到放大,成为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巨涨落“,推动系统从一个不稳定态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有序状态。在这里,涨落对于耗散结构的形成起了一个触发作用。这时的涨落,对系统来说不再是干扰的因素,而是耗散结构形成的杠杆。没有这种 ”巨涨落“的推动,系统就不可能发生质的突变。因此,耗散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有序性,实际上是通过涨落的有序达到的。(三)耗散结构理论的科学意义

普利高津从时间不可逆开始研究,不同意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趋向平衡的发展与自然界及社会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观对立起来。他认为,这些现象是曲同样的规律支配的,只不过前者处于热力学平衡态附近,后者处于远离平衡态并与外界有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系统中。他采取了薛定诗最早提出的负墒流的概念,使得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非平衡系统可以通过负嫡流来减少系统的总墒,从而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有序状态,即耗散结构状态。

普利高津成功地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生物系统有序化的演化过程。他认为,新陈代谢和繁殖的生物系统,总要跟它的周围环境交换能量和物质,生物体正是作为开放系统发挥机能的。另外,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生命的维持和发育成长是跟大量的化学反应及运转现象分不开的,是由许多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因素,如激活、抑制、直接的自身催化等连锁控制着的。因此,能量与物质的供给一般是在非平衡条件下进行的,因为反应产物或是被生命系统所排除,或是被送到细胞的其他部分,以满足其他功能 的需要。总之,生命决不违背物理学定律。1969年,普利高津 在”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耗散结构理论“ 后,又运用数理统计和现代数学的分支点理论,给耗散结构以数学形式的表达。

耗散结构理论的建立是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用这个理论可以科学地说明物质系统是如何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热力学与进化论之间的矛盾;把物理世界的演化规律和生物发展规律初步统一起来,跨越了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鸿沟,为用物理学、化学方法研究生物学开辟了道路。从此,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科学理论得到了科学界的公认,普利高津本人因此荣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耗散结构理论的哲学问题

普利高津很注意从哲学观点上进行科学思想的新探索,并从西方和东方哲学史中吸收思想营养以取得哲学武器为耗散结构理论提供论证,同时他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概念、观点以及所用的科学方法,又给哲学提供了科学证据,解决了一些哲学问题。(一)时间: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对称性和非对称性

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测量过程除外)中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如牛顿运动方程和薛定谭方程,对于时间都是对称的,将时间t换为-t代人公式,方程的形式却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这些方程中时间是可逆的,过去和未来之间没有什么区别,时间向前运动同时间向后运动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动力学中无所谓进化,更谈不上历史,时间仅仅是描述运动的一个几何参量,与物质运动的性质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空间对称和时间对称历来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几何学和物理学的许多定律都奠基在与欧几里得和枷利略关于空间和时间的简单概念之上,认为时间是均匀的,时间的平移变换对物理规律不起作用。同样,空间也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对物理世界的描述。时间对称可以导出能量守恒定律,空间旋转对称可以导出动量矩守恒定律,空间平移对称可以导出动量守恒定律,追求形式上的对称美是物理学的一种理想,而不可逆过程也被经典物理学当成一种幻象。

但是,在传统物理学中,时间的可逆性和对称性,常常与实践经验及其他科学部门所揭示的客观现象发生尖锐矛盾,在许多现象中时间的方向性明显地表现出来。其实,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最先就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这个定律用墒增加原理第一次把进化观念引人到物理学。到20世纪,普利高津提出的以时间不可逆性为基础的耗散结构理论,把物理学分为两大部分,即存在的物理学和演化的物理学,前者包括时间可逆的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后者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描述的不可逆现象,从简单的热传导到复杂的生物自组织过程,通过对不可逆过程微观理论和墒的研究,实现从存在到演化的过渡,从而把这两部分物理学统一起来。普利高津认为,不可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们碰到复杂现象由于测量不精确而采用的附加的近似假定;反之,可逆过程才是一种科学的抽象,而不可逆过程在不同的运动现象中是起着基本的作用的。可见,正确分析和处理时间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对称和非对称性的辩证关系,在哲学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结构:平衡和不平衡,有序和无序,稳定和不稳定 物质结构问题是富有哲学意义的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各门科学所研究的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结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却不局限于讨论固、液、气等一类具体的物质结构,而是研究各种由大量较小单位或层次构成的系统。它们的性质,它们的结构的形成、稳定和变化的条件和过程,系统的有序和无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规律。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主要讨论平衡结构,在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孤立系统和外界只有能量而无物质交换的封闭系统申,平衡结构的形成和破坏、有序和无序之间的转化,遵循的是玻尔兹曼有序性原理。普利高津等人经过多年研究回答了非平衡系统中是否也能产生稳定有序结构这个问题,他们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实现无序向新的有序的转化的。因为,任何系统实际上都和外界环境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和作用,完全有可能找到从无序状态过渡到新的有序状态的途径。普利高津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有可能通过从外界取得负墒流的办法来抵偿系统本身内部的墒产生,使系统总的墒的变化为零甚至为负值。这就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把物理世界的规律与生物界的发展规律统一起来了。平衡和非平衡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个平衡结构从宏观上看是平衡的,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但从微观上看,由于存在着由外部或内部引起的涨落,因此又是不平衡的。由于涨落可正可负,最后是可以通过统计平均,从微观的不平衡得到宏观的平衡,作出整个系统是平衡的结论。这是局部不平衡转化为整体的平衡的方式。普利高津等人却注意到相反的转化,在研究非平衡态热力学时引用了局域平衡假说。一个系统从整体上看是非平衡的,但可以采用一一定的方式将系统分解为许多从宏观上看是足够小、从微观上看又足够大的单元。这样每个单元从宏观上看其内部的各种性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看做是均匀平衡的,每个单元从微观上又包含有许许多多个粒子,仍然可以看做是一个宏观热力学体系。这就巧妙地处理了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把一个非衡态的问题化为许多局域平衡的问题来研究。运用这种化整为零和集零为整的方法,注意到平衡与非平衡之间矛盾的相互转化,就找到了一条贯通平衡态热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桥梁。耗散结构理论讨论了系统从平衡态到近平衡态直到远离平衡的发展过程中,其结构约有序和无序、平衡和不平衡、稳定和不稳定这几对矛盾相互转化的规律,这就论证和丰富了哲学思想。

(三)世界:简单性和复杂性,局部性和整体性

相信世界的简单性,是从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以来在西方科学中形成的基本信念,后来人们据此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简单性原则。爱因斯坦认为:《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性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都是最简单的。但是,片面强调事物的简单性方面,忽视或否认事物的复杂性,就会导致简单化的错误倾向。

普利高津看到,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正在结束 “现实世界简单性”信念。无论从宇宙世界中天体的形成和演化发展,还是微观领域内几百种粒子的相互转化、衰变和湮灭,不管是生物的繁衍进化,还是人类社会的延绵发展,到处见到的都是不断增加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进化行程。把复杂的系统归之于简单的要素的机械组合,就相当于把一座大楼归结为砖头的集合物,但是用同样一些砖头,可以建造工厂,也可以修筑宫殿和教堂。在整个建筑物的水平上,我们看到了整体性和复杂性,也看到事物的复杂性和时间的不可逆性是相互联系的。之所以一个复杂的整体不能看做许多小的单元的简单组合,这主要是因为各个简单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一个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不是完全独立、彼此无关的,它们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如反馈、自催化、自组织、自复制等现象。科学上从简单性向复杂性转变,打破世界简单性的概念,引导我们形成新概念和新方法,对哲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四)规律: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决定性和随机性、力学性和统计性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决不能用一个代替另一个,也不能把统计规律还原为力学规律。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描述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系统时,同样具有基本的性质。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动力学和热力学、力学规律和统计规律等,是互补的。

经典的动力学理论从时间的可逆性和现实世界的简单性原则出发,必然得出严格的决定论。这种决定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只要知道了它的初始状态,就可以根据普通的动力学定律,推演出它随着时间变化所经历的一系列状态。拉普拉斯把这种决定论推广到整个宇宙,认为未来已经包含在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给定了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宿命论。

概率,统计的概念和方法引人物理学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巨大革命。普利高津认为,统计性和概率是客观物理世界的本质,它反映了客观存在着的随机性、偶然性,如起伏、涨落和突变,可逆性和机械决定论只适用于有限的简单的情况,而不可逆性和非决定论、随机性才是物质世界发展的规律。这方面的研究有力地丰富了哲学上关于规律的理论。

四、耗散结构理论的应用

耗散结构理论不仅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理论以及哲学的发展,还能够应用在化学、生物、激光、核反应等方面,用来研究生态系统中的人口分布、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经济学等问题。

(一)应用的条件和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的实际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

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即系统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ds=des+dis有可能小于o。式中ds为总墒变;des为嫡流,可以是正的、负的或是o;dis为墒产生,大于o。

2·系统必须保持远离平衡,在平衡区和近平衡的线性区可能出现新结构。

3·耗散结构的有序是来自涨落的有序。系统随时以小涨落检查自己的稳定性。在平衡态时,所有涨落都是衰减的,但是在远离平衡区涨落有很大反常,从而使系统从一个状态跃迁到另一状态。

在耗散结构形成之前,涨落是系统自组织的契机,而在耗散结构形成之后,涨落就转化为破坏已形成的有序结构的因素,从而可以把己变得不稳定的系统推向新的有序结构中去。这就是系统进化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方法,大体需要以下程序和步骤: 1·确定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对象,一般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体系或不可逆过程。

z·研究作为动态的耗散结构对象,确定系统的内墒和与外界交换的墒,嫡可以看做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

3·建立耗散结构模型,计算或测定墒及与外界交换的墒值等。

4、根据系统的总墒值,确定系统有序程度,作出相应判断。5·根据判断、决策进行实施。

耗散结构理论己超出热力学范围,用于大量的非热力学系统,但是该理论只适用于缓慢变化的非平衡连续系统。因为主要是基于对非线性方程解的分支点的分析,进而研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怎样看待稳定和不稳定,在什么情况下失稳等,分支现象与这些讨论直接相关。虽然日前基本上处于宏观描述阶段,但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建立和发展远离平衡区的理论方面,联邦德国哈肯学派、日本久得铃木学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在社会系统中的应用

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传统的自然科学方法是无能为力的。一个社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非线性关系,社会科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是在于有人的作用。

普利高津等人用随机过程的数学理论研究非平衡态的涨落,主张在功能、结构、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理解社会结构及其进化的基础。一个社会系统总是要不断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可能得到进步和发展。耗散结构中的结构、功能、涨落是互相关联的方面,“结构”——指时间或空间结构,即失稳引起的振荡或波;“功能”——如化学和生物的活性;“涨落”是在结构和功能中引起的中间作用,触发失稳现象,或称为触发机和导火线。

一个封闭的系统,其内部的紊乱程度是不断增加的;一个开放的系统则恰恰相反。我们考察经济系统发现,封建所有制结构下的自然经济,并不是绝对没有商品交换,经济系统内部墒很大,协同力很差,不能获得负墒流,流通在其经济活动中不占重要位置。开放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受世界市场刺激是主要因素,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一个发展的现代经济系统应该是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从空间上看,产业与部门之间是不平衡的,从时间上看,发展速度是非均匀的,造成经济过程中的涨落现象。非平衡系统理论探讨经济开放系统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规律,形成非平衡系统经济学。其任务是研究经济系统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在内部子系统间协同作用下出现稳定有序的功能、结构,使经济系统发生良性循环的条件、特点及其规律性,并为经济部门制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但是,耗散结构的经济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的,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形成新的耗散结构的过程。只有把系统控制在远离平衡态的临界状态,才有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由于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模式是一个新的问题,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是建立在研究非生命系统基础上的,推广到社会系统,仍需作大量研究和探索。

普利高津用耗散结构理论初步讨论了生物和社会文化的进化。生物群体的变化可以描述为出生、死亡和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的方程,这一生物进化方程和化学动力学方程有惊人的相似性。并指出,无论是蚂蚁、蜜蜂等昆虫群体内部分工的起源和调节问题,还是植物群落在不同纬度的分布问题,都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他说:“社会文化的进化固然有其自己非常特殊的特点,但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最近发展指出,社会文化的进化是我们物理宇宙进化的许多方面之一,在这个物理宇宙中,非线性过程和非平衡条件对于自然组织起着很大作用。”虽然,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也不论是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宇宙系统,甚至微观系统,只要它们是非平衡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利用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来探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近强调,上述理论只能用到简单的巨系统中,组成巨系统的子系统虽然数量上万上亿,但是种类比较简单。社会这样一个系统应该称为复杂的巨系统,它不是目前国际上的理论所能处理的。这个意见很重要,值得我们注意。

第二节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它迸一步指出系统自组织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在于各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协同现象。这一章将介绍协同学的典型例子——激光,阐述序参量、支配原理、协同作用,以及协同效应的例证、协同学的理论启示等问题。

一、协同学及其典型例子——激光(一)协同学的含义

协同学是联邦德国物理学家H·哈肯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一门关于系统自组织运动的新学科。

协同学(Synergetim)是从希腊文引人的一个词,又译作“协合学”,其含义是 “一门关于共同协作或合作的科学”。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类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性质可以截然不同,可能是由电子、原子、分子、细胞、神经元、器官、动物或者人等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协同学探求这些子系统是如何协作而形成宏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特别研究这种有序结构是如何通过自组织的方式而形成的。1969年哈肯开始在课堂上、刊物中公开宣传他的协同学思想,大胆地提出:在不同的领域和现象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即在截然不同的系统中都存在着同样类型的某种特定参量(序参量)的方程起支配、控制的作用。1970年起,哈肯等人一方面致力于发展协同学的数学基础,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支配原理的数学理论,另一方面开始将它推广应用。1977年,哈肯将197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 《远离热动平衡系统中的和非物理系统中的合作现象》加以扩充改写,以《协同学》为书名出版,这标志着协同学的正式建立。目前的“协同学”的定义,指的是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互相协作,其结果使整个系统产生出一些在微观个体层次中并不存在的新的结构和特征。

协同学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能否找到某种能够支配存在于各类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的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与系统组成部分的性质无关。”在寻找这种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激光器曾经提供很多启示。·因此,透过激光形成的过程,将能看到一个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完整过程,一个自组织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基本模式。研究激光是了解协同学基本思想的一个窗口。(二)普通光与激光

普通光与激光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

普通光是由各种频率的光复合起来的复色光,不具相干性,方向性也很差。而激光是单一频率的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具有相干性。这种差别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光是由光源中原子或分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辐射出来的。每个原子或分子每一次发出的光波只有短短的一列,持续时间大约18一8秒,每个波列的长度只有1米的数量级。人眼感觉到的光波是大量原子或分子发光的总结果。对于普通光源来说,由于各个原子或分子的激发和辐射参差不齐,因此,一列列光波的发射都是偶然的,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又由于在同一时刻,各个分子或原子所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振动方向和位相各不相同。所以,累加的总效果是一条杂乱无章的光波串。

在激光器中,如果输人的能量较小,发出的光则与普通光无异,换句话说,此时激光器形成的光场也是杂乱无章的。而当输人的能量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各个原子或分子的发光行为突然发生了明显改变:所有的原子或分子都以一种统一规则的方式发光,光波的频率、波长、相位保持一致,累加的总效果是一条规整的正弦波,发光效率明显提高,光强度骤然上升,激光器发出的光变成激光。

显而易见,普通光与激光的本质差别在于:普通光的发射中,各原子或分子处于一种无组织发射状态,发出的光完全是混乱无序的;而在激光发射中,原子或分子能够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有序状态,发出的光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哈肯曾用如下的比喻生动地说明这两类光的不同:把光源中的每一个原子想象成一个个站在水槽里、正准备将手中的棍棒扔到水中的小人。水表示光场,平静的水面对应着没有光场状态,一片漆黑。如果小人将棍棒扔入水中,水的表面就会产生波动,相当于光场产生。不同的水波反映着不同的光场性质。对应于普通光的情形,不同的小人彼此互不联系,独立地、随意地将手中的棍棒扔到水中,形成杂乱无章的水波。而对应于激光的情形却是,这些小人好像在服从一个统一的号令,协同一致地将棍棒扔人水中,结果形成了一个优美的相干水波。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光器中并不存在一个能够对原子发号施令的东西,而是原子自己相互配合形成相干运动的。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自组织例子。那么,也许我们会与哈肯一样提出这样的疑问:是什么“精灵”告诉子系统,(即原子)使它们以很有组织的方式行动?或者用更科学的语言说,用什么机制和原理能够解释原子的自组织现象?(三)激光中的自组织

一个典型的激光器是由一根晶棒或充满气体的玻璃管构成的。以气体激光器为例:这是一个两端镶有镜子的充气管,其中的一面是半透光的。管中的气体是易于受到外界能量激发的稀有原子(如氖等)气体,激励能源是电源。当电源的输入功率达到一定阂值时,激光就从半透光的镜子射出。

激光器中的两个平行镜面构成了一个光学谐振腔,它的作用是:一方面,延长沿管轴传播的光在管中逗留的时间,以便提供一种机会,让此光波能够迫使一个受激电子与它以相同的节奏一起振荡,直至此电子将全部能量传给自己。另一方面,确立一种限制,为激光原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光波创造特定的环境。因为,在一对相互平行的镜子之间只有一些特定波长的光才能传播。光学谐振腔的设置意味着只有这些具有特定波长的与管铀平行的光波才能成为激光光波。在激光器开始发射激光之前,就己经有各种各样的光波存在了,它们是由那些反应灵敏、动作迅速的电子枪先发射出来的,其中包括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光波。这些光波都有权力要求其他受激电子来使自己得到增加,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不过,那些尚末发射光波的电子也不是纯粹被动的,它们拥有着选择权。对那些节奏上最符合电子振荡节拍的光波,往往略施优惠,先给予能量。虽然这些特殊的光波常常只是领先了半步,但它们却迅速得到加强,势如雪崩,最终战胜了所有其他的竞争者。这种波一旦确立了优势,便会迫使每个新受激的电子把能量都只传给作同样振荡的波,所有的光波将以同一种波长、同一种频率、同一种相位出现。因此,正是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这种特殊光波,决定着激光的秩序,支配着激光的自组织过程。

上面所说的只是激光自组织过程的一种形式,即通过控制外界输人能量,如增加电流强度来激活光电子,使激光产生。在这种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电流临界强度,在此临界值附近,只要稍稍加强电流强度,就会使激光的有序态发生急剧变化,宏观上突然出现从普通光到激光的转变。除此过程之外,我们还可看到激光的另一种形式的自组织过程:便每一激光原子的发射强度相同,但使其数目不断增加。在激光原子数目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激光也会突然出现。这表明了自组织过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出现。

激光器是一种处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边缘上的系统,激光不仅出现在人造激光器中,也出现在星际空间中。激光又犹如非生命与生命自然界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像所有的生物系统那样,在增加能量输人的时候通过自组织保持着有序态。因此,激光的自组织过程很有代表性。所以,在介绍协同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总把激光作为一个典型例子。

二、序参量与支配原理(一)序参量

协同学所要寻找的是一种统一的基本法则,以便据此了解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但它所面对的却往往是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对认识的主体来说这些复杂系统包含着众多的或“白”或“灰”或 “黑”的信息内容。因此,怎样才能描述这类系统的行为,成为协同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要对每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每种作用,子系统与外界的各种联系,以及系统整体的状况都做出详尽的描述,就需要无限多个状态参量,列出数目惊人的方程,但实际情况并不允许这样去做,而且,即便能够收集所有参量,得到所有数据,也未必能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反而有可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那么,在描述复杂系统的结构过程方面,我们难道真的无能为力了吗?为了能够有效地描述系统的状态和结构,研究系统演化进程中的共同特征及普遍法则,哈首选择了支配系统行为的序 参量这个概念来描述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行为,复杂系统中的整个 联系的”有关信息“将由序参量向我们提供。

序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有序度或宏观模式的参量。对于一个系统,我们不必考虑它的微观子系统的所有参量,以及所有子系统的存在、作用及具体的运动方式,而只要选择一个或几个能够有效地描述系统宏观秩序的序参量,就能够知道它的整体运动方式,能够描述它的宏观有序状态及其变化模式。形象地解说:一个复杂系统好比一本包罗万象的巨著,为了真正理解全书,完全、准确地掌握其内涵,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能够从头到尾细致认真地读上几遍。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显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阅读书的内容提要,这个内容提要所起的作用就类似于序参量。

同样地,一个复杂系统的宏观状态也可以仅用一个或几个序参量来描述。我们可以忽略不重要的细枝末节,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总的来龙去脉上,只收集与我们目的有关的那些信息。在复杂系统中,整个联系的有关信息将由序参量提供,这样便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使我们能把视线集中在系统的主要关系上。

哈肯曾举过一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序参量概念。有一条两端固定的弦,是由许许多多的分子相互联结在一起而组成的。要考察这个系统的运动状态,我们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用分析的方法,描述这根弦上各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此时,我们能够得到每一瞬间各个质点的运动状态,却无法搞清这条弦的整体运动方式,即我们用这种方法只能描述各个质点本身在不同时间上的纯粹的振动情况。另一种方法是,从总体上去把握这条弦的运动,这时弦上所有质点的振动在同一瞬间呈现一条连续的曲线,曲线的运动就构成了弦的运动,它是一种正弦波。比较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第二种方法才真正描述了弦这个系统在宏观上的有序行为。因此,我们应用弦的集体作用方式去描述弦的宏观有序行为时,需要采用一种不同于微观描述的全新的综合性描述方式。这时,我们不必注意每个质点的时间、空间坐标,不必知道每个质点的速度、质量、能量,不必考虑每个质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只要用波长和振幅等参量就足以表征弦的整体运动,这些参量就是弦这个系统运动的序参量。由此可见,引人微观参量为了考察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行为,这是从分析原则出发的;而序参量则是为了描述系统整体上的有序性或系统的宏观模式而引入的。但序参量并不只是用来反映系统宏观秩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它了解各税子系统的行为或运动状态。在弦这个例子中,波长和振幅这两个序参量不仅表征了弦的整体运动,而且间接表征了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可以从波动方程导出单个质点的振动方程。

在激光的例子中。当激光器的输入功率达到阂值后,它便发射出以正弦波形式存在和运动的激光。光波的概念能够反映光的这种特殊运行模式,光波振幅和波长能够描述激光的强度和颜色。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光波振幅或光场强度作为描述激光系统宏观有序性的序参量。这样,我们不必去考察所有光波列和所有原子的状态和行为,只要知道光波和光场强度的变化情况,就可推出激光系统的有序化程度,了解光波列的协调运行状态。

序参量是协同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从序参量的规定性来看,复杂系统是简单的,这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法则。一方面,自组织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抓住了序参量也就把握了系统演化的本质;另一方面,序参量像一只无形的手在驱动子系统,抓住了序参量也就找到了认识难以直接观察的微观层次子系统行为的钥匙。(二)支配原理

协同学中的所谓支配原理就是快变量受慢变量支配,慢变量在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原理。慢变量和快变量这两个概念与序参量、非序参量的区别,从本质上来讲,慢变量与序参量,快变量与非序参量是等价的,它们是对同一间题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上作出的异曲同工的说明。”快“、”慢“是以作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而”序“、”非序“是用保持系统有序的程度来衡量的。这一点,从下面的慢变量和快变量在系统中的具体作用过程就可明显看出。

在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当外界作用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其状态和结构就会失稳。系统中的各种子系统及其参量的地位、作用、寿命等都会发生激烈的动荡,其特征是系统中的所有参量依照变化的快慢分成了性质不同的两组。一组是长寿命的子系统和慢变量,它们随时间的变化很慢,阻尼很小,阻尼系数趋于零,因而达到稳定态的固有驰豫时间很长甚至趋于无穷;一组是短寿命的子系统和快变量,它们随时间迅速变化,阻尼很大,因而固有驰豫时间很短。由于慢变量并不按指数衰减而趋于一个稳定态,相反在临界点处迅速增长,加剧系统的不稳定,因此又被称为不稳定变量。快变量能够迅速地按指数衰减达到某种稳定状态,所以又被称为稳定变量。显然,在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不稳定变量 慢变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们能够使系统偏离原来的稳定状态,并引导其逐步进入新的状态,形成新的结构。而稳定变量 快变量则对系统的演化不具意义,它们只能使系统维持原有状态,保持原有结构不变。

支配原理正是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描述了这两类变量在自组织形成过程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用日常语言来表述支配原理的含义,就是:在系统达到临界点时,慢变量与快变量的地位、作用大不相同,慢变量决定和控制着快变量,快变量受慢变量的支配和役使,从而导致新的结构和新的模式的产生。这也表明慢变量决定整个系统的秩序和有序度的变化,决定系统的最终结构,它的大小或幅度就是前面所说的序参量。

在一个复杂系统中,慢变量和快变量的判别,或者说序参量的确立,可以通过运用绝热近似技术来进行。这是一种实用的数学物理方法,能够将原来描述系统的极其复杂的方程简化成相对简单的方程,即序参量演化方程。此方程消去了所有的快变量,只包含少数几个慢变量,从而将序参量从众多的参量中选择出来。同时,此方程又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表明了慢变量是如何支配控制快变量的。

支配原理在协同学中起着核心作用。支配原理表明,在性质截然不同的自组织系统中,从无序中产生有序,或从一种秩序逐渐转到另一秩序时,有一种普遍的规律起着作用。不论是由原子、分子、细胞、器官组成的系统,还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系统,其结构的形成都是大量子系统相互协同的结果,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受相同的原理支配。

三、协同作用

协同学认为,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了系统的自组织。这种协同作用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序参量与其他参量之间的合作关系或联合作用;再是序参量之间的合作关系或联合作用。

当我们考察第一种含义的协同作用时,首先看到的是序参量支配着其他参量,然而当我们的目光向前追溯到序参量的形成时,却发现序参量与参量之间互因对方而存在,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各个子系统被序参量驱动、控制,彼此协同作用;另一方面,又正是这些子系统通过其协同作用,反过来创造了序参量,序参量与参量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在激光中,虽然最终是序参量(光波)使各个电子以完全相同的节奏一起振荡,决定着激光的秩序,然而,最初却是电子通过它们相同的振荡才产生光波的,产生了序参量。协同作用由此具有了双重性:使电子能以同一节奏振荡,须有序参量,即光波,但光波的产生又必须通过电子的相同振荡。因此,序参量并非事先创造出来的、用以保持系统自身有序的一个高高在上的力量,而是在众多参量的平等竞争中取得支配系统行为的合法地位的。序参量一旦从竞争中产生,就具备了”权威性“,迫使其他参量随之运动,从而确立了序参量与其他参量之间的以支配与被支配为特征的合作关系。当然,序参量与参量的竞争并非是按一种模式发生的,而是在众多可能的模式中通过试验、选择和”学习“不断进行的,并最终确立一个表征该系统内容和功能的结构模式。

一般自组织系统的序参量不止一个,可能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序参量。此时,系统的宏观结构常常由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决定。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或竞争,或合作,或共存。若按序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的不同,则可分为强协同作用和弱协同作用。序参量之间协同作用的达成往往是:首先发生激烈的对抗,然后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彼此妥协,形成某种合作的势态,从而共同控制整个系统的有序化程度和结构形式。显然,这数个序参量同时并存的局面并非一种最稳定的势态,其中潜藏着一个或多个力图控制整个系统的独立发展模式,这就意味着在这种发展演替过程中孕育着一种或多种宏观结构的萌芽,因而系统仍然保持着出现有效稳定结构临界点之前的那种多种发展可能的状态。这时,如果外界环境稍有改变或系统内部出现扰动,即出现任何微小的涨落都会被放大,而出现新的抗争,结果往往只有一种序参量保留下来,控制着整个系统。现在,让我们把一圆球放在一只底部隆起的碗的中央,使之处于一种不稳定平衡状态。此时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它就会一直静止下去,然而稍加作用它就会落到一个新的位置上。至于会落到什么位置,却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存在着两个完全平等的对称的解题可能。这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模型,能够形象地表明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关系。圆球保持静止状态,可视为两种作用模式相反的序参量势均力敌。两个序参量对应着两个有序态:圆球的两种未来位置。外力的加入表明外参量发生了变化。这样,圆球的行为可以如此描述:圆球最初处于一种由两个序参量共同控制的有序态,但这种势态不稳定,其中隐含着两种具有相同可能性的有序态:落到左边或右边的位置上。当外参量稍加干预,序参量的均衡即被打破,圆球落到被加强的序参量所对应的位置上,出现了一种对称破缺。运用这个机械模型能够理解很多现象。如在液体底部均匀加热会形成卷筒运动模式,卷筒的旋转既可向左又可向右,而最终却只能朝一确定的方向——或左或有旋转。

四、协同效应例证

在完全不同的领域中,各种不同结构的形成都由同样类型的序参量方程所支配,这是协同学的基本思想。那么,这种观点的论据是否充分呢?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等高等复杂的系统时,将会发现上述思想确实可以用来解释许多遇然不同的现象。这里举出在生物界、社会经济领域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存在协同效应的实例,以说明协同学的普遍性。(一)生态平衡

一个高度复杂的协同过程自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各种自然过程无穷无尽地啮合在一起。各个相互啮合在一起的自然过程能否形成平衡,是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生态平衡正是对这个问题的集中反映。

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生态系统中不断发生着能量和物质的变换和转移,形成一种能量和物质的连续流动。在一个工常运行的生态系统中,这种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是趋于平衡的,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显然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不是那种只是在数量上一直保持恒定的静态平衡。在自然界中,平衡是变化中的平衡。例如,在”捕食者-被捕食者“系统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并不停留在某一稳定的水平上,而是周期性上下波动的。

具体一点说,假设在某地茂密的森林里栖息着狐狸和野兔。首先,由于青草茂盛,野兔食物充足,因而繁殖迅速。伴随野兔数量的上升,以野兔为食的狐狸有了丰富的食物,因而也不断增加。但是,当狐狸的总数过多,吃掉了大量野兔时,野兔数量锐减。随之而来的是狐狸面临挨饿的威胁,其中的一部分将会饿死,使得狐狸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狐狸少了,野兔又会因敌害的减少渐渐增多起来。于是,狐狸的食料又增加了,又开始兴旺起来……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标出两种动物随时间而变化的数量,就会得到两条正弦曲线;如果标出随狐狸数量而变化的野兔数量,则会得到一条闭轨曲线;狐狸多,野兔少,坐标点在曲线上移向右下方;野兔数量增多,则坐标点向左上方移动。因此,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一般地,自然界阻止着这样极端的过程发生:被捕食者让捕食者捕食殆尽,随之捕食者濒于灭绝。

明显地,这是一种变化中的稳定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和维持是协同作用的结果。这里,物种扮演着序参量的角色,捕食物种(狐狸)与被捕食物种(野兔)两个序参量间的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和相互共存关系,规定着两个物种的数量呈现周期性增减变化。

在生物界处处可见的还有协同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这就是,在某一不稳定点上,只要四周环境稍有变化,就会使系统本身发生激剧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到这一点:一方面,外界环境条件的微小变化,常常创造一种不同种类的全新分布,即形成一种全新的有序态。例如,在一座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十分严格地形成一个个腰带状区间。在每个腰带状区域里,一些完全不同的植物分别占据绝对优势,而这种优势的转移几乎是突然发生的,不存在明显的过渡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控制来影响四周环境,以期待某种情况发生。例如,如果我们向河水中排放污水,污染程度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随着污染的继续,鱼类不是与污染的增加成比例地减少,而是突然全部死亡。这两个方面都表明,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系统中会引起新的选择过程,原先支配系统的序参量(物种)将在某一临界点突然让位给新的序参量,此时就会出现由新序参量所规定的新的有序态。(二)经济领域中的协同效应

在每个城市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大的商业中心,在那里一家商店挨着一家商店,一家餐馆挨着一家餐馆。例如,北京的王府井、西单、大栅栏等。这些商业中心是怎样形成的?用协同作用能够作出很妙的解释。

商店集中这一现象与我们通常的想法是矛盾的。我们总是认为,集中会使竞争加剧,会由于互相争夺顾客而减少利润,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商店尽可能地分散,尽可能地均匀分布。简单地说,如果一条街上有甲、乙两个冷饮摊贩,我们会相信最好的办法是:平分地盘,然后甲乙各自在自己这半条街的中心摆摊。然而,事实上却很少有这种情况,冷饮摊贩也是相对集中的。这种集中可能是这样形成的:两人中的一个(甲)忽然觉得为了提高销售量就得把对方的顾客招裸过来几个,于是,他向街中心移动了一点。乙肯定会对此举作出反应,他也向中央挨近一点。这样多次重复之后,两人就会碰在一起,在同一地点经营,展开了激烈竞争。商店的集中也是由于类似的动机出现的。

那么,商店集中好不好呢?这与商店的吸引范围有关,换句 话说,与顾客的流动性有关,与顾客有多少时间和多大兴趣走一段路来买东西有关。如果顾客都愿意在家门口买东西,那么,商店的均匀分布就是有意义的;但如果顾客愿意走较长的路,则商店集中在一起就是有利的。

商店由于竞争而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商业中心,此时,对于顾客来说,各个商店不再是以个体的方式出现,而是以合作的、集体的方式出现了,从而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因此,也就在整体上具有了更大的竞争力,能够把孤立的零星商店的顾客吸引过来。顾客的总人数上升后,这里的每个商店都能从中得到好处。这时,商业中心对商人们也产生着极大的吸引力,更多的商人想在这里开店,这样就形成了如下的局面:越是商店众多的地方,就越都想在那里开店。出现了一种自动发生的,同时又在不断增强的商业集中。

在此,商人的行为极似激光中的自组织过程。本来商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开设他们的商店,但他们却自动地将商店建在一个特定的地点 商业中心。这个商业中心所起的作用就像激光中的那个特殊光波一样,是支配商人行为的一个序参量。(三)社会心理学反应的协同效应

人们在形成判断并坚持判断的过程中要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方面原因是人们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是人对环境的一种本能反应。社会心理学家曾经作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专家所罗门·阿希(SomeonE.Asch)在20世纪50年代初设计的。试验者的任务是对三根不同的线条和一条用作比较的参考线的关系作出估计,每次列举的三条线中,总有一条是和参考线长度相等的,这似乎很容易。每次试验让八九个人参加,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判断;三条线中哪一条与参考线等长。每一次试验做12轮,然后再重复做12轮。不过这里面设计了一个圈套,参加试验的八九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受试者,其他人都是主持试验的心理学家的助手。在头二轮试验中,所有的参试者都正确地说出了哪条线与参考线等长。从第三轮开始,那些助手们采取行动了,他们一致地说那条最短的线与参考线等长。那位真正的受试者被排在最后,当他听到这些显而易见是错误的却又是绝大多数人的意见时,他将如何呢?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在 10个真正受试者中,有2人坚定不移坚持自己的判断;有2人动摇不定,在10轮中有二三次附和多数人的意见;有6人多次把多数人的明显错误的意见作为自己的意见。

这个实验人为地(即外加控制地)确立了一种优势意见,考察这种优势意见对人们的影响,它的结果完全符合协同学的普遍规律。从协同学的意义上看,优势的意见或盛行的舆论起着序参量的作用,它支配着每个人的意见、看法,以形成统一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的地位维持下去。

五、协同学的理论启示(一)组织与自组织

在协同学看来,一个系统是组织系统还是自组织系统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虽然二者都存在秩序,在客观上都具有有序结构,但它们的形成机制和行为却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和性质。

组织系统与自组织系统的主要差别,既在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取决于系统行为受外界力量影响支配的程度。一个系统,如果其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在外界力量的控制下被动形成的,而且它们向着有序化方向的集体行为也是由外界力量操纵的,它就是一个组织系统。一台机器就是一个组织系统,机器是由工程师依照特殊的目的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汽车的目的是运输,起重机的目的是吊起重物。机器的目的性表明它在功能上的有序性。然而,实现机器的目的必须借助于人力,汽车、起重机都需要人来操纵。这里,子系统丝毫没有主动性,离开外界作用,子系统的联合行动就不会出现。

如果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不依靠外界的指令就能够主动地形成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彼此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来联合行动,则称为自组织系统。激光、生态系统、人类社会都是自组织系统。在自组织系统中,环境因素只是系统有序化的一个条件,系统的宏观结构主要是子系统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构。(二)硬控制与软控制

在组织系统中,外界以一种特定的或者说明确的方式对系统施加着控制,通过这种控制系统实现它的既定目的。哈肯将这种控制称为硬控制、直接控制,或者确定控制。在自组织系统中外界也施加着影响,这是一种软控制、间接控制,或者说不确定控制。协同学告诉我们,通过这种软控制,系统同样可以演化形成新的结构。

采用硬控制的方法,首先要求在信息、能量和物质方面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面对一个复杂系统,如果希望全凭外界力量使它朝预定方向发展,必须对子系统的性质、关系、作用了解得相当透彻,需要传递大量信息,必须对于系统的行为作细致的规定和限制,需要大量能量和物质。其次,这种直接控制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特别是对复杂系统。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我们能够见到这样的情景:如果对基层单位的行动不断作出非常细致的规定,就要求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最后,种种僵硬的规章条款很可能会相互矛盾,反而给基层工作带来麻烦。这是硬控制失败的一个事例。那么,是不是不做任何规定,不加任何控制,让基层单位去各行其是呢?当然不行。协同学强调的是寻求一个控制的适当的度,这个度将是在充分认清系统的自组织特性的前提下,结合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所拥有的信息、能量和物质而得出的。采用软控制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让我们回想一下激光这个事例,其中的环境参数只有输入的电流强度。而它的适当变化却触及所有原子,引起非常明显的有序行为。激光的妙处在于,我们不需了解每个原子的状态,因而不需耗费大的费用(包括信息、能量、物质)就可以使这些原子自组织起来,这正是软控制的成功。因此,应该给基层单位留有自组织的余地。上级只规定一般的原则,让各个基层单位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

哈肯认为,将软、硬两种类型的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对于一个社会的管理可能大有益处。例如,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有两种经济模式,一种是计划经济模式,一种是市场经济模式。前者主要表现为硬控制、直接控制,后者主要表现为软控制、间接控制。如果能在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硬控制与软控制之间寻找到最佳联合点,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肯定会大有神益。而且,这也正是协同学理论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三)有序与无序

协同学着重研究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如何形成宏观上的空间有序或时间有序或功能有序,即一个复杂系统如何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随着研究的深人,有序与无序之间更深刻的联系展现在人们面前:存在一些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当外参量的变化达到某一阂值时,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便使系统从无序达到有序,从一种有序水平达到新的有序水平。但是当外参量继续增大而达到某种限度时,系统却转而从有序走向混浊(无序)。如在激光的例子里,通过增大电流强度来增加能量输入,可以使系统达到一个宏观有序状态 激光,继续增加电流强度,激光会突然开始发出短暂而有规律的密集闪光。每一次闪光发射的功率极大,相当于美国所有电厂发出功率之和。然而,进一步增加电流强度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协同学预言可能产生一种新的光完全不规则地射出的光波 紊光,这将是一种混吨态光波。

混浊是从有序中派生出来的无序运动,它的本质在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运动过程服从于严格的法则,如力学法则;另一方面,运动的性质却发生着无法预见的变化。用车辆拥挤的交通状况可以形象地显示 ”混浊“的这一科学意义上的双重特征。在车流中,每一辆车都严格遵循交通规则,拥有一个位置。但是,对置身于路旁的观察者而言,车流却是杂乱无章的,各个车辆的位置分布显得十分偶然,一辆卡车位于一辆公共汽车的旁边,斜对面又有一辆灰色的小轿车,后面还有一辆拖拉机等。今天,人们认识到混浊现象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是很多系统的典型行为。那么,这种混浊现象或过程与协同学有什么关系呢?哈肯认为,由于多序参量的协同系统的宏观性质常常由序参量之间的竞争或合作来阐明,因此,这些系统的混浊运动往往也能用序参量的相互交叉关系表现出来。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序参量如何导致混浊:液体从下面加热,会形成蜂窝状结构(贝纳德花纹),此时有三个序参量在一起工作。在混浊状态,这三个序参量处于相互交叉的关系中,在一段时间里,一个序参量起主宰作用,支配其他两个序参量,系统的运动状态由第一个序参量规定。随后,这一序参量失去优势,另外一个序参量取而代之,系统运动又受这新的统治者领导。·…三个序参量就这样推动系统来回在不同的运动状态间转移。重要的是,序参量的”统治更替“是完全不规则的,即混浊的,从而使系统的运动呈现混沌。哈肯指出,在序参量的很多交叉关系中都会有混浊运动出现,以往却被看做是测量误差加以否认了。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自组织过 程确实会产生混浊态。

在社会系统中,混沌态是一种让人忧虑的状态,因为它对应着和原来希望截然相反的、或者无法预测的实际效果。既然自组织会引起混浊,那么,是否组织系统 从外部调节控制的系统可以避免混吨呢?结论是否定的:恰恰在强行控制的过程中自组织系统会产生混浊态。这在数学上是有根据的。例如,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会周期性地转变颜色:从红到蓝,又从蓝到红等等,这是一种自组织行为。现在对这个实验进行人为控制,定期地加入一种物质,使颜色的转变周期缩短。然而,我们会发现系统的行为发生了变化,颜色有规则的周期转变消失了,代之以完全不规则的颜色的混浊变化。类似的情况在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也同样存在。因此,协同学强调,控制措施如果不考虑系统的特点,强行施控,将导致明显的混浊。这一点值得所有从事研究及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们的注意。

第三节突变理论

20世纪70年代还出现了突变理论这一新的学科。

一、突变理论的产生

许多年来,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连续的、渐变的、平滑的运动变化过程,都可以用微积分的方法给以圆满地解决。例如,地球绕太阳旋转,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地连续不断进行,使人们能极其精确地预测未来的运动状态,这就需要运用经典的微积分来描述。但是,大自然的物质结构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延续上存在着许多的分界线和关节点,如从星云到星球,那个分离的界面是怎样产生的?从无机到有机的机制是如何获得的?从猿到人,第一把石斧的图像是如何构思的?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事物及其运动的分水岭、转折线、突破点上的问题。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还有许多突变和飞跃的过程,飞跃造成的不连续性把系统的行为空间变成不可微的,微积分也无法解决。例如,水突然沸腾,冰突然溶化,火山爆发,某地突然地震,房屋突然倒塌,病人突然死亡,蝗虫急速繁殖,等等。这种由渐变、量变发展为突变、质变的过程,微积分是不能描述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建立一种关于突变现象的一般性数学理论来描述各种飞跃和不连续过程呢?这迫使数学家进一步研究描述突变的飞跃过程,研究不连续现象的数学理论。1972年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在 《结构的稳定性和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明确地阐明了突变理论,宣告了突变理论的诞生。突变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68年至1972年是突变理论的初创和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突变理论的套用阶段,70年代末至今是突变理论的应用和发展阶段。英国数学家奇曼教授称突变理论是 ”数学界的一项智力革命——微积分以后最重要的发现“,托姆因此成就而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

二、突变理论的内容

突变理论主要以拓扑学为工具,以结构稳定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条新的判别突变、飞跃的原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如果质变中经历的中间过渡态是不稳定的,那么它就是一个突变、飞跃过程;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的,那么它就是一个渐变过程。如拆一堵墙,如果从上面开始一块块地把砖头拆下来,整个过程都是结构稳定的渐变过程。如果从底脚开始拆,拆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墙的结构稳定性,墙就会哗啦一声倒塌下来,这种结构不稳定性就是突变、飞跃过程。这种结构稳定与不稳定,突变理论用势函数的洼存在表示稳定,势函数的洼取消表示不稳定,有一套运算方法。例如,一个小球在洼底部时是稳定的,如果把它放在突起顶端时是不稳定的。小球就会从顶端处不稳定滚下去,往新洼底过渡,事物就发生突变;当小球在新洼底处时,又开始新的稳定。结构稳定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或者说当干扰使事物偏离稳定态时,事物能依靠某种作用回到稳定态。所以,势函数的洼存在与消失是判断事物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渐变与突变过程的数学工具。

托姆的突变理论,就是用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状态的飞跃,给出系统处于稳定态的参数区域,以及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参数区域,参数变化时,系统状态也随着变化,当参数通过某些特定位置时,状态就会出现突变。突变理论提出一系列数学模型,用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研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描述各种现象如何从性状的一种形式突然地飞跃到根本不同的另一种形式。如岩石的破裂,桥梁的断塌,细胞的分裂,胚胎的变异,市场的破坏以及社会结构的激变,等等。

按照突变理论,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大量的不连续事件,可以由某种特定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托姆指出,发生在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四个因子控制下的突变,有七种突变类型:折叠突变、尖顶突变、燕尾突变、蝴蝶突变、双曲脐型突变、椭圆脐型突变以及抛物脐型突变等,每一种突变都与一个势函数相联系。

例如,用大拇指和中指夹持一段有弹性的钢丝,使其向上弯曲,然后用力压钢丝使其变形,继续加大外力,当达到一定程度时,钢丝就会突然向下弯曲,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突变现象。它有两个稳定状态:上弯和下弯。状态由两个参数所所定,一个手指夹持的力(水平方向),一个对钢丝的压力(垂直方向),可用尖顶型来描述。氢氧化物的水溶液有三种基本性质:a,强酸性;b,强碱性;c,不电离。显然,只要选择适当的控制变量,在控制平面上这些性质存在的中介状态,即弱碱、弱酸和两性区的分布应用蝴蝶突变型描述。尖顶突变型和蝴蝶突变型是几种质态之间能够可逆转化的模型。自然界还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比如死亡是一种突变,活人可以变为死人,反过来却不行。这一类过程可以用折叠突变型、燕尾突变型等势函数最高奇次的模型来描述。

突变理论阐明了自然界发生的质变可以通过二种方式来实现,质变可以通过突变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渐变方程来实现,并给出了实现这两种方式的条件和范围,还说明突变方式和渐变方式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相互联系,在什么情况下质变的突变方式和渐变方式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说明客观事物的质变的关节点是一个过渡区域折叠区,而不仅仅是一个点而已。水液态转化为气态是尖顶型,如果控制曲线 皿哆过折叠区,当温度升高到100C,压力降低,水的密度小,发生了不连续,水处于不稳定性,水就会沸腾,就是突变。如果控制曲线沿CD方向,绕过折叠区临界点Q,水就能够不经过沸腾而由一系列水、气之间的过渡状态转化为气。水在常压下0C一l00C之间,液相密度完全由温度控制,水的变化是渐变,水处于稳定型中。所以,折叠区的存在是区分两种质变形式的根本界限,而它的存在是在数学上得到严格证明的。控制一个质变按突变方式进行还是按渐变方式进行,完全取决于如何控制条件的变化。尽管变化的起点相同,结果也相同,条件沿用己方向变化就发生突变,条件沿另一个方向变化就发生渐变。只要改变控制条件,就能使渐变转化为突变,或使突变转化为渐变。所以,突变理论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质量互变过程。

三、突变理论与系统科学

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阂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都稳定有序的状态。事物的这种在非平衡状态下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系统的组织现象总是通过某种突变过程出现的,某种临界值的存在是伴随耗散结构现象的一大特征,在临界点附近,控制参数的微小改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系统性质的现象叫突变现象。耗散结构是由物质和能量交换而引起了涨落与巨涨落,由于涨落总是导致在远离平衡处出现的耗散结构存在一系列多级的分支点,离开平衡态在第一个分支点上,导致轴对称,当系统被驱使更加远离平衡态的时候,一个解可以分支成几个可能的解,当进一步远离平衡时,这个分支的每一个仍可以再进行分支。这种类型的行为也是突变现象。这些突变现象,都需要运用突变理论来描述。

研究和比较不同领域中多元系统元素间合作效应的理论,能提出不同系统间存在着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稳定走向稳定都具有目的性的相似性,称为协同学。协同学提出”序参量“概念,当系统完全处于无序状态时,其序参量为零;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序参量接近临界点时,序参量增大很快,最后在临界区域,序参量突变到最大值。序参量的突变意味着宏观有序的新结构的产生。这需要依靠突变理论来描述。所以,耗散结构和协同学完成定量研究都要依靠突变理论的方法。

四、突变理论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研究了相变、分叉、混浊与突变的关系,提出动态系统、非线性力学系统的突变模型,解释了物理过程的可重复性是结构稳定性的表现。在化学中,用蝴蝶型描述氢氧化物的水溶液,用尖顶型描述水的液、气、固的变化等。在生态学中研究了生物群的消长与生灭过程,提出了根治蝗虫的模型与方法。在医学中,我国辽宁一位中医,用尖顶突变型描述中医阴阳理论·,获得一些成果。在大气科学中证明了环境参数的改变引起大气运动的多种平衡态的突变型相互转换。在地震科学研究中,探讨了岩体准静态运动失稳的尖顶突变模型,研究了地震的孕育过程与发震机制。

在工程技术中,研究了弹性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桥梁过载导致毁坏的实际过程,提出最优结构设计。还可用突变理论研究炸弹爆炸的机理、船舶的稳定性,例如,1980年10月7日,我国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的”江西号“货船,在日本都井师海域遇到狂风,船体剧烈摇摆之后突然倾覆遇难。通过应用突变理论分析,发现在船的稳心处存在一个尖顶突变,而当船舶超载(或处于海浪的波峰)时倾覆可能性增加,是由燕尾突变引起的。

突变理论在社会现象的应用归结为某种量的突变问题。人们施加控制因素影响社会状态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控制因素达到临界点之前,状态才是可以控制的,一旦带根本性的质变发生,它就表现为无法控制的突变过程。用突变理论对社会进行高层次的有效控制,需要研究事物状态与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稳定区域、非稳定区域、临界曲线的分布特点,还要研究突变的方向与幅度。

目前,突变理论的研究重点已从初等突变分类转入高等突变的分类与奇点理论的研究,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第四节 ”新三论“的管理哲学方法论意义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新三论“虽然都起源于不同的自然科学(耗散结构论源于生物学和理论物理学,协同论源于光学,突变论源于数学),但它们都很快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取得了普遍方法论的意义。显然,”新三论“在管理实践活动申也能起到很大作用,在分析、指导管理实践活动方面也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比如,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实行的一国两制制度,实行非社会主义制度的地区,在意识形态上就可以看做是远离社会主义平衡系统的达到自组织、有序的非平衡系统,可以看做是一个耗散结构;在对之实行管理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的理论,自觉促进其 ”能量'(如经济、文化)的输人和输出,既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也利于我国整个社会的平衡发展。又如,在我国经济管理活动中,运用协同论的观点分析,就会发现,我国虽然存在各种各样、表面上性质各异的经济系统(如工业、农业、金融、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等),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性质(都属于我国的经济子系统,都在我国特有的文化环境中生存等),因而可以互相协作,共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只是由于“新三论”在我国传播的时间较短,实践中暂时末被广泛重视,因而,它们不像 “老三论”运用得那么普遍罢了。但 “新三论”在管理哲学的普遍方法论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一、“新三论”从不同的方面共同发展了管理哲学方法论

它们为处理管理实践活动中过去难以处理或不能处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比如,如何在一个超稳定系统的管理中打破过去僵化的格调,使之活跃发展?这个问题,过去的方法论是难以解决的。由于 “新三论”打破了封闭系统的界限,把一个系统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去分析,这就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耗散结构论表明,若对上述系统重新评价,不把它看做一个平衡系统而把它看做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系统,在这种非平衡系统中,只有进行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才能通过 “涨落”维持其有序性和自组织性,才可能有生命力;而这个系统若倒回平衡态,实行以系统内部能量交换为基础的稳定,就会因此没有新的能量的补充而缺乏生命力,这样,就为上述问题找到了原因症结。而协同论表明,任何系统都与其他系统有共同性,可以互相协作,以促进整体过程的共同发展。上述这两点就为解决上述超稳定系统发展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将其看做开放的、需要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共同协作的系统,与其他系统共同发展。这对解决我国“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地区、部门结构管理显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阿时,“新三论”还为管理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显然也就为上述处理解决问题作了预先准备。如在一般管理活动中,一个管理系统目前正处于鼎盛时期,其各项产出指标(服务或产品)都在同行中居先进地位,但是,这个系统与外界 “能量”交换很少,尤其是其中的关键 “能量”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并且它有二套完整的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子系统,因而整个大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平衡系统。在传统观点看来,用传统方法论来分析,这个管理系统真是无懈可击,尽善尽美了,表面现实看来也确实如此。但若用 “新三论”来分析,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不开放、不与外界协作的系统是没有前途的,这就为提前发现问题提供了指导。再如,面对一个即将破产的企业,从传统方法来看,可以找不到原因或找不到关键性、实质性的原因,而对此一筹莫展。但突变论则告诉我们,这样的企业正处于 “突变”过程中,它有导致向两极摇摆的函数值不确定的因素在起作用;协同论又告诉我们,各种表面不同的系统都有共同性。根据这两点,在与别的企业(即使二者表面极不相同,如一个纺织,一个化工)的对比中,能较容易地找到导致企业将要破产的因素,并进而找到处理方法:或消除这种因素,或因势利导转产等。

显然,“新三论”对管理哲学方法论的这种发展是以往管理方法论上难以达到的。

二、“新三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已有的曹理哲学方法论有了较大的发展

如耗散结构论就发展了管理辩证统一论和管理系统论。辩证统一论与系统论由于没有对管理的外界环境及其与系统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因而容易导致把系统看作是封闭的、内部平衡的稳定系统,现代科学和管理实践证明,这种看法是不利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的。耗散结构论则弥补了这种缺陷,从而使管理辩证统一观更加完善。

又如,协同论在承认各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质的基础上,揭示这些不同质下掩盖的共同性,进而揭示它们在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可合作性,丰富了管理普遍联系的观点,从而,丰富了认识管理活动过程的共同规律的方法论。

再如,突变论丰富了管理哲学量变质变规律,这点就更加明显了。在认识方法论尤其是管理认识方法论上,人们对管理实践活动中的“飞跃”过程到底采取了什么方式以及如何实现 “飞跃”这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突变论不仅揭示了“质变”的突变性质,而且指出了这种质变是通过平滑的量变的中断实现的,同时,突变论还给出了这种中断过程的实现模型。因而,解决了量变质变转变中的关键性问题,更进一步确立了量变质变规律的科 学地位。

当然,“新三论”对管理哲学方法论的具体发展也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方法论”是一个整体。“新三论”对管理哲学方法论的以上几个主要方面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其他具体管理方法论的发展。

三、“新三论”也必然推动管理主体世界观的发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这在管理哲学中也是如此。管理哲学方法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技术方法,其意义也正在于此。“新三论”对管理方法论的发展也必然带动管理主体世界观的变化。如管理主体在运用耗散结构论来处理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时,就必须抛弃原来认为管理世界是一个封闭的自我完善的系统的观点;而运用协同论

第二篇:现代物流基础理论与应用

物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物流和商流的区别:任何物品的流通都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构成的有机整体。物流和商流是从商品流通过程中引申和分离出来的两个职能。所谓商流是指物品在流通中发生的买卖关系所引起的所有权转移的关系。物流是指物品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发生的物理的移动过程。两者在同一个流通过程中同时发生,如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商流与物流最大的不同是两者的运动方式不同。商流是必须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进行的业务活动,它体现的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物流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它体现的是物品如何按照交通运输条件、储存或保管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省的费用到达消费地或客户手里。

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即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的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如果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物流成本冰山理论: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物流冰山说概念:物流冰山说指人们对于物流运输总体所需支付的费用并不是十分了解,我们在支付物流费用时,所支付的费用不过是委托的物流费(这一部分的费用只是物流运输总体所需支付费用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还有很多费用都是物流运输总体费用中的隐形成本没有支付的说法。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确实犹如冰山的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

“效益背反”:又称为二律背反,即两个相互排斥而又相互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规律或二律背反效应又被称为物流成本交替损益(trade off),是指在物流的各要素间,物流成本此消彼长。

零担货物运输:当一批货物的重量或容积不满一辆货车时,可与其他几批甚至上百批货物共用一辆货车装运时,叫零担货物运输。零担货物,是指一张货物运单(一批)托运的货物重量或容积不够装一车的货物(即不够整车运输条件)。是指托运一批次货物数量较少时,装不足或者占用一节货车车皮(或一辆运输汽车)进行运输在经济上不合算,而由运输部门安排和其他托运货物拼装后进行运输。运输部门按托运货物的吨公里数和运价率计费。库存:是一项代价很高的投资,无论是对生产企业还是物流企业,正确认识和建立一个有效的库存管理计划都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生成的原因不同,可以将库存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周期库存、在途库存、安全库存(或缓冲库存)、投资库存、季节性的库存、闲置库存。

储存的二律背反:在物流功能之间,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

库存控制系统概念:是以控制库存手段为共同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管理及操作过程的集合,这个系统贯穿于物品选择、规划、订货、进货、入库、储存及至最后出库的一个长过程,这些过程的作用结果是最后实现按目标控制库存的目的。

库存控制系统中,起决定作用或较大作用的要素主要包括:(1)企业的选地和选产(2)订货(3)运输(4)信息(5)管理。

储存成本:是包括仓库及其它储存设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保管员的工资,保险费,资金占用的利息,以及损坏,被窃的损失等在内的各项费用.顾名思义,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储存存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如仓储费、保管费、搬运费、保险费、存货占用资金支付的利息费、存活残损和变质损失等。自动化仓库分类:1.按建筑形式分为整体和分离式。2.按货物存取形式分为单元货架式,移动货架式和拣选货架式。3.按货架构造形式分为单元货架式,贯通式,水平循环式和垂直循环式仓库。4.按所起的作用分为生产性仓库和流通性仓库。5.按自动化仓库与生产联接的紧密程度分为独立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仓库。订货点法:又称订购点法,始于20世纪30年代。订货点法指的是:对于某种物料或产品,由于生产或销售的原因而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低到某一预先设定的点时,即开始发出订货单(采购单或加工单)来补充库存。直至库存量降低到安全库存时,发出的订单所定购的物料(产品)刚好到达仓库,补充前一时期的消耗,此一订货的数值点,即称为订货点。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并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潢和标志的工作总称。

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强调垂直位移。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装卸搬运的特点:一)是附属性活动

(二)是支持保障性与制约性活动

(三)是衔接性活动

所谓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1.过多的装卸次数2.过大的包装3.无效物质装卸

为了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1.尽量减少装卸次数2.提高被装卸物资的纯度3.包装要适宜4.缩短作业距离:工厂和物流据点的平面布局与作业组织工作水平实现装卸搬运省力化:1.利用物体自身重力2.缩小垂直位移3.减少搬运阻力:人力与简单机具配合4.劳动作业动作分析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末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一)返程或起程空驶

(二)对流运输

(三)迂回运输

(四)重复运输

(五)倒流运输

(六)过远运输

(七)运力选择不当

(八)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一)运输距离

(二)运输环节

(三)运输工具

(四)运输时间

(五)运输费用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一)改善流通体制,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二)按照合理流向形成物流系统

(三)建立合理的运价制度

(四)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五)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六)开展中短距离“以公代铁”的运输。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尽量利用公路。

(七)直达与中转的合理选择

(九)“四就”直拔运输

(十)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十一)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储存(storing)GB:保护、管理、贮藏物品。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储存的地位与作用

(一)储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储存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2.根据社会需要储存有三种状态

(二)储存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1.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2.是社会物资的“蓄水池”3.可以创造时间效用4.是“第三个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

(三)储存的逆作用1.引起仓库建设、管理、人员等费用2.占用资金利息3.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4.保险费支出5.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作业成本

ABC分析的概念(将库存物品按照设定的分类标准和要求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控制的管理方法。

零库存技术(Zero-inventory technology)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准时制(JIT)组织物品供应,使整个库存最小化的技术总称。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看,零库存的概念包含以下两层意义:库存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消耗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

贯通式立体库(重力式货架):一种密集存储单元物品的货架系统。在货架每层通道上,都安有一定坡度的、带有轨道的导轨,入库的单元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入库端流向出库端。优点:仓库面积和容积利用率可达90%;两端高低形成坡度,靠自主运动节省动力机设备消耗;严格按先进先出原则作业;防止进出库作业相互干扰及管理混乱,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差错;货架存储单元货物,不需码垛,减少货损;各条货格通道分别存放不同物资,不会发生不同货格混寸的差错事故;有利于多品种、多规模、小批量、多批次商品储存和规划;有利于无人操作的电子计算机管理。缺点:灵活性差,货架通道间无法调剂,降低利用率;对建筑物、托盘、货箱要求高,钢结构,造价高;维修排除故障难度大; 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

2、数量标志

3、时间标志

4、结构标志

5、分布标志

6、费用标志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1.加工对象的区别2.加工程度的区别3.加工组织者的区别4.加工价值的区别5.加工目的的区别

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

(一)加工地点选择不合理

(二)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三)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四)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率不明显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措施

(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二)加工和配套相结合(三)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四)加工与合理的商流相结合(五)加工与节约相结合 物流结点的概念: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又称物流接点,有的书称物流据点。物流结点起到连接物流线路的中心点的作用,故又泛称物流中心。各种具体用途的物流中心又被冠以各种名词,配送中心、集货中心 物流结点的功能及作用:1.衔接功能2.信息功能3.管理功能 配送的概念: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特点:1.是从物流节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2.是从物流节点到用户的支线运输3.是¡°门到门¡±的服务性供应4.是充分按照用户要求的运送 配送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库存决策的不合理3.价格的不合理4.配送与直达运输决策不合理5.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6.经营观念不合理 配送合理化的措施: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配送;推行加工配送;推行共同配送;实行送取结合;推行准时配送系统;推行即时配送系统 建立物流中心网络必须遵循的原则1.按经济区域建立物流中心2.以城市为中心组织物流3.物流中心网络应在商物分离的基础上形成4.物流中心网络同时应是有效的信息网 配送中心的职能活动1.储存2.分拣、理货3.配货、分放4.倒装、分装5.装卸搬运6.加工7.送货8.信息处理和加工。国际物流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物流,是伴生国际交往,支持国际交往的物流活动。

保税仓库不能超过两年

第三篇:《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 录

绪论·················································4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9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22 第三章 藏象·········································34 第四章 经络·········································56 第五章 体质·········································64 第六章 病因·········································68 第七章 发病·········································78 第八章 病机·········································81 第九章 防治原则·····································97

绪 论

【学时】 6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3)隋·巢元方等人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4)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学派纷呈,某些理论有新的突破。

(1)南宋·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其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2)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②张从正:提倡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3.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1)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举例介绍)。(2)明·张介宾、赵献可等倡言、发展了命门学说。

(3)温病学说的成熟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简要介绍明·吴有性及清·叶桂、薛雪、吴瑭等医家的主要著作和学术成就)。

(4)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理论等。

4.近代与现代

(1)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举例);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举例)。

(2)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简介现代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所呈现出的三个方面的主要趋势)

(四)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以自学为主,提示学习要点)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创新思路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重点)

(一)整体观念

1.基本含义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或称“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2.主要内容

(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① 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a.“五脏一体观”,是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在结构上: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官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统一的整体。

(介绍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的组成)

在功能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在心的主持下,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在心神的统一主导下,既依靠各脏腑组织器官正常地发挥自己的功能,又依赖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的(举例)。

b.“形神一体观”(在《内经》中称为“形与神俱”,古人又称作“形神合一”),是指人的形体和精神的结合与统一的观点。

形体的概念:广义、狭义; 神的概念:广义、狭义;

形神一体观的主要内容: 形体与精神的关系。② 病理上的整体性:相互影响。

局部的病变,可引起整体性病理反映;内脏有病,可反映于相应的五体、官窍;五脏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形与神相互影响(举例)。

③ 诊治上的整体性

在诊察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五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来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举例)。

在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则与治法(举例)。

在康复治疗疾病时:应形神共调;尤其应当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即强调首先“治神”。

在养生防病方面:强调形动神静、形神共养。(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的整体观)①“天人一体”观的立论依据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a.人体的生理活动随着一年之间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举例)。b.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举例)。

c.地域环境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体质的形成(举例)。

③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a.人体受不同季节异常气候变化的影响,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举例);

季节气候的变化,还可加重病情等(举例)。

b.疾病病情的轻重可随昼夜晨昏人体阳气的消长而发生变化(举例)。c.某些地方性疾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举例)。④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因而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遵循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客观规律。

在养生防病中顺应自然规律,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① 立论依据

②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社会环境不同(主要指社会的变迁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造就了个人的身心机能与体质的差异(举例)。

③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剧烈、骤然变化的社会环境,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举例);

不利的社会环境,不仅易引发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死亡(举例)。

④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身心机能的影响。通过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有利的社会支持,以及通过自我精神调摄,提高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来尽量避免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人的精神刺激,以维持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或促使疾病好转、痊愈。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证候与病机的关系;

证候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证候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就单个症状而言,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症状与体征相对来说,症状是指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腰酸、烦躁易怒等);体征是指能被检查到的异常客观征象(如肿块、舌象、脉象等)。

2.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难点)(1)区别

就病与证而言,两者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是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症与证两者的区别在于现象与本质的不同(症仅仅是疾病的现象,而证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所以证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而孤立的症一般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2)联系

症、证、病三者的联系,类似由点所构成的纵横交错关系:症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即“点”),病、证、症三者统一在人体病理变化的基础上。病和证都由症所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3.辨证与论治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1)辨证(即辨识证候),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和辨病势等四个方面,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2)论治(即论证治疗),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则、治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论治过程的步骤,一般分为因证立法、随法选方和据方施治等方面。(3)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目的和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同病异治:含义;举例。(2)异病同治:含义;举例。

(3)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 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5.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略讲)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深化对疾病本质的提示和认识,使诊断更为全面、准确,治疗更具针对性和全局性。

在临床上,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必须贯彻“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诊治原则。即首先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

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学)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主要参考书目】

1. 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的第一、第二节 2. 印会河,童瑶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

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绪论

3.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哪个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3.《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各自的主要学术成就如何?

4.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和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书名、成书年代及作者如何?

5.何谓金元四大家?他们各自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治病特点)如何?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何? 7.何谓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试述“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结构、功能、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防病等方面的体现。

9.证的基本概念如何?

10.证候和病机的关系怎样?证候具有哪两个特征?

11.何谓辨证?何谓论治?简述辨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及论治过程的步骤。辨证和论治之间的关系怎样?

12.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试举例加以说明。

13.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及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怎样?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学时】12 9 【目的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教学内容】 概说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战国时期,代表文化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不仅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而且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所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首先要掌握这三种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了解它们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及其源流

(一)精的基本概念(重点)

精,又称精气,其基本概念有二:①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原;②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二)精概念的源流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

(三)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而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四)气概念的源流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1.基本含义: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

3.精气的存在形式: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两者之间处于不断的转 化之中。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的运动及其形式(1)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3)气的运动的普遍性及意义。2.气化的概念、形式与类型

(1)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

(2)气化的形式:①气与形之间的转化(举例);②形与形之间的转化(举例);③气与气之间的转化(举例);④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举例)。

(3)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3.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

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气化过程既是气运动的结果,又是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在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原理 2.体现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1.人与宇宙万物的同一性

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人为宇宙万物之一,故人亦由天地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2.人在宇宙中的特殊性

人类与宇宙中的其他物种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略讲)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对中医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方法学上主要是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1)中医学精的概念

(2)中医学精理论的产生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1)中医学气的概念(2)中医学气理论的产生

3.古代哲学的精、气与人体内精、气的区别(重点)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1.古代哲学以精气学说为核心的整体观念 2.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思维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概说:简介阴阳学说的概念、主要观点及其在中医学中应用的概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重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和阳,既可以标示一对相互关联又对立相反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概念的源流(略讲)

(一)阴阳原始概念的出现

(二)阴阳哲学概念的产生

(三)阴阳学说的形成

三、事物的阴阳属性

(一)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重点)1.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条件

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相互关联性,二是对立相反性。

2.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标准——阴阳的特性

(1)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干燥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湿润的、晦暗的、抑制的、衰退的都属于阴。

(2)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其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所在空间和时间等,与其对立面相比较,以阴阳的特性为标准来确定的。

3.事物阴阳属性划分举例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难点)

1.如果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举例。

2.如果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比较的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亦称“阴阳的相互转化性”);举例。(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亦称“阴阳的无限可分性”);举例。(3)事物的阴阳属性可因其比较对象(也称为“参照物”)的改变而改变;举例。

(三)事物阴阳属性的标示方法 1.阴阳两分法 2.阴阳三分法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

(一)阴阳对立制约 1.含义

(1)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属性相反的阴和阳两个方面(举例)。

(2)阴阳制约,是指在属性相反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会出现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相互排斥的情况(举例)。

2.意义

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举例)。3.人体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1)制约太过(2)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1.含义

(1)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举例)。

(2)阴阳互用,是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情况(举例)。

2.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出现的主要病理变化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1.阴阳交感

(1)含义: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 发生作用。

(2)意义: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3)机理:由于阴阳互藏而导致阴阳二气不断地进行升降运动,并且达到和谐的状态。

(4)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运动”与“和谐”。2.阴阳互藏

(1)含义: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2)意义:①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来源;②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③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四)阴阳消长

1.含义: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是量变的过程。

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消长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2.原因:导致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

3.形式

(1)阴阳互为消长: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是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举例)。

(2)阴阳皆消皆长:包括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是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举例)。

(五)阴阳转化

1.含义: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是质变的过程。

2.内在根据与必要条件:发生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互藏。发生阴阳转化的必要条件是阴阳的消长运动。

3.形式

(1)渐变:举例。(2)突变:举例。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1.阴阳自和(1)含义: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2)意义:阐明了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揭示了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2.阴阳平衡

(1)含义: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阴阳平衡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常阈平衡,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

(2)维系机制:是建立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

(七)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难点)见教材41页第五自然段。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重点)1.确定人体组织结构阴阳属性的依据; 2.举例。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1.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和气,可分阴阳; 2.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过程的由精所化之气,可分阴阳;

3.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正常的生命活动,还要依赖于人体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及其协调平衡来推动和维持。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重点)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1.分析正、邪各自的阴阳属性

疾病是由于邪气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举例)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1)阴阳偏盛 ①概念 ②类型(2)阴阳偏衰 ①概念 ②类型

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寒热性病 理变化。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互为消长。

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3)阴阳互损 ①概念 ②类型

阴阳互损主要用来说明寒热性疾病过程中阴气与阳气互根互用关系的失调,阐释“阴虚则热”的虚热与“阳虚则寒”的虚寒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的病变规律。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属于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阴阳不对等的皆消。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的阴阳属性(举例)。2.概括证候的阴阳属性(举例)。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养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举例)。

2.确定治疗原则(重点)

(1)调整阴阳偏盛、偏衰和互损等,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

(2)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①阴偏盛的实寒证——寒者热之; ②阳偏盛的实热证——热者寒之;

③实热兼阴亏证或实寒兼阳虚证,应于“实则泻之”之中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

(3)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①阴偏衰的虚热证——滋阴以制阳(“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阳偏衰的虚寒证——扶阳以制阴(“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4)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双补。

①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 ②对阳损及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3.分析和归纳中药的性能(重点)(1)四气分阴阳;(2)五味分阴阳;(3)升降浮沉分阴阳;

(4)用阴阳属性归纳中药性能的意义。

第三节 五行学说

概说:简介五行学说的概念及其主要观点。一、五行的基本概念(重点)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二、五行概念的源流(略讲)

(一)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

(二)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尚书••周书•洪范》从哲学高度对五行的特性作了抽象概括。

(三)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等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形成了五行学说。三、五行特性(重点)

(一)概念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二)具体内容

1.“木曰曲直”:引申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上升、光明。3.“土爰稼穑”: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4.“金曰从革”:引申为沉降、肃杀、收敛。5.“水曰润下”:引申为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四、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一)归类的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

(二)归类的方法: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三)归类举例:教材50页“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讲解如何理解“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的内容;解释表中“五音”、“五化”、“五声”、“变动”等词语的涵义)。

(四)归类的意义: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 和生理、病理现象,作了广泛的联系,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从而构建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重点)概说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1)含义: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2)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母子关系: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难经》将其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举例)。

2.五行相克

(1)含义: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2)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所不胜”、“所胜”关系:在五行相克(又称“相胜”)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内经》称之为“所不胜”与“所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举例)。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难点)1.五行制化

(1)含义: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2)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具体地说,即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3)意义:通过生克关系的有机结合,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其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2.五行胜复

(1)含义: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2)规律:“有胜则复”(“子复母仇”)。举例。

(3)意义: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使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 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1)含义:五行相乘(又称“重克”、“倍克”),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即超过了正常限度的制约或克制)。

(2)次序: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3)形成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举例。(4)相乘与相克的异同 ①五行相克与相乘次序相同。

②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在人体,表示生理现象。相乘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表示病理变化。

2.五行相侮

(1)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2)次序: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是相反的,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3)形成原因:也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举例。3.相乘与相侮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主要在于相克次序的不同。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而相侮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2)联系:可以相伴发生。即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于强盛,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木过于虚弱,既可受到土的反侮,又可受到金乘。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略讲)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特点(举例)。

2.以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来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即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重点)病变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1)母病及子:含义;举例;一般规律。(2)子病及母:含义;举例;三种情况。2.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乘:两种情况;举例。(2)相侮:两种情况;举例。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根据面色、口味、脉象等异常变化,以事物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五脏病位(包括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脏相兼病变)。举例。

2.根据五色之间以及色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举例。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根据五行归属,药物的五色、五味分入五脏。举例。2.控制疾病的传变

治疗疾病时,除了针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以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适当调整相关脏腑的功能,以截断疾病的传变。举例。

3.确定治则治法(重点)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①治则:补母(“虚则补其母”)、泻子(“实则泻其子”)各自的含义、适用病证及举例。

②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各自的含义及适用病证。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①治则:抑强、扶弱各自的适用病证及举例。

治疗相乘、相侮的病证,应同时采用抑强、扶弱的治则,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清主次。在一般情况下,多侧重于“抑强”,使弱者易于恢复。若一方虽强盛但尚未发生克伐太过时,亦可采用这一治则,预先加强“被克”方的功能,以阻止病情的发展。

②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各自的含义及适用病证。

4.指导针灸取穴(略)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自学)

属于“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即根据情志的五行归属和五行生克规律,利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举例。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略讲)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挂图、电教。

【主要参考书目】

1.何裕民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章、第五章 2.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章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中国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如何?精气与气概念的产生各源于何种学说?

2.精气化生万物的机理及精气的存在形式怎样?

3.何谓气机?宇宙之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气的运动有何意义? 4.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化的概念、形式及类型如何?气的运动与气化之间的关系怎样?

5.阴阳的基本概念如何? 6.阴阳的特性怎样?

7.如何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加以说明。9.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及其意义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人体阴阳之间对立制约关系失调主要有哪两种情况?

10.如何理解阴阳互根与互用?试举例加以说明。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主要出现哪些病理变化?

11.阴阳交感的含义、意义及其机理如何?发生阴阳交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2.试述阴阳互藏的含义及其意义。

13.何谓阴阳消长?导致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阴阳消长的形式如何?试举例加以说明。14.何谓阴阳转化?发生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和必要条件是什么?阴阳转化的形式如何? 15.试述阴阳自和的含义及其在中医学中的意义。16.何谓阴阳平衡?维系阴阳平衡的机制如何?

17.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试举例加以说明。

18.阴阳偏盛、偏衰各自的含义及其所致证候如何?阴阳偏盛、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何种病理变化?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是什么?

19.阴阳互损的含义怎样?形成阴阳互损有哪几种情况?阴阳互损是阴阳何种关系失常所出现的病理变化?

20.阴阳偏盛、偏衰、互损各自的治疗原则怎样? 21.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来分析和归纳中药性能?用阴阳属性归纳中药性能有何意义? 22.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如何? 23.何谓五行特性?五行各自的特性如何?

24.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含义、具体次序及别称如何? 25.五行制化的含义、规律及意义如何? 26.试述五行胜复的含义、规律与意义。

27.试述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含义、具体次序以及形成的原因。28.五行相克与相乘有何异同?

29.如何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试举例加以说明。

30.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有哪些?其含义及适应证如何?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学时】8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及其分类。2.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5.掌握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6.熟悉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重点)

(一)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即“后天之精”)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之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二)中医学的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难点)

狭义之精,是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这是中医学中精的本始含义,是中医学精概念产生的始基。广义之精,是指人体的血、津液、及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等一切精华物质。血、津液虽均属于广义之精的范畴,但从具体物质的生成与功能而言,精与血、津液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称为“一般意义的精”),并不包含血、津液。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重点)

(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因为它与生俱来,故谓之“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水谷之精以与津液相融合的液态形式由脾气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五体官窍,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2.精的施泄

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滋润、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地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略讲)

(一)繁衍生命

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而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是生命的本原。

(二)濡养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盛,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到精的滋润濡养,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三)化血

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精化血的另一层意义,是指精可不断地融合于血液中。

(四)化气

先天之精可以化生先天之气(元气),水谷之精可以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

(五)化神

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略讲)

从来源上说,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从分布部位上说,有各脏腑之精;从特殊功能上说,有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重点)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无形可见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精与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难点)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精和气的概念基本上是同一的;在中医学中,精和气的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

*在中医学中,精与气的区别(难点)

(1)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气是人体生命的维系;(2)人体各脏腑、五体、官窍由精化生(人体的各脏腑、五体、官窍等,是由精化生的“同源异构体”),人体的各种机能由气推动和调控;(3)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4)精是气的化生之源,气既是由精所化生的、比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又是精的功能体现;(5)精属阴而有形,藏寓于脏腑之中;气属阳而无形,运行于全身上下内外。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重点)

(一)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

人体之气的生成虽然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但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

1.肾为生气之根

肾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根本。

2.脾胃为生气之源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气升转,将水谷之精上输心肺,化为血与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与津液,皆可化为水谷之气而布散全身,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

3.肺为生气之主 肺主呼吸之气,将自然界的清气源源不断地吸入体内,同时不断地呼出浊气,保证了人体之气的生成及代谢。肺又主司宗气的生成。宗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重点)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机调畅的概念: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4.气运动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举例)。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1)五脏: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转输的枢纽。

(2)六腑:以降为顺。总体是降,降中寓升。

(3)脏腑之间的关系:①肺主出气、肾主纳气;②肝主升发、肺主肃降;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④心肾相交。

(4)某一脏腑:其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体,如肺之宣发肃降、小肠之分清别浊等等。

总之,脏腑之气的运动,在生理状态下体现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和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规律。

6.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略讲)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人体气化,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包括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举例。

3.气机和气化的关系(难点)

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而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的。人体之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存在于生命的始终,分之为二,合之为一。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难点)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1.气的推动作用的涵义及主要体现。2.气的调控作用的涵义及其主要体现。

3、气的推动作用与调控协调的生理意义及失调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

1.气的温煦作用的涵义、生理意义及主要表现(举例)。2.气凉润作用的涵义、生理意义及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三)防御作用

1.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的涵义。2.正气的防御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意义。3.正气防御作用低下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四)固摄作用

1.气的固摄作用的涵义及其主要体现。2.气的固摄作用减弱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五)中介作用

1.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的涵义。2.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的体现(举例)。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重点)

概说:人体之气分类的依据;人体之气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人体之气(略讲)1.含义

人体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 “气”,是由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三者融合而生成的,运行于全身各处的极细精微物质。

2.生理功能

既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又能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及血、津液、精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3.主要分类

(1)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2)从生成来源而言,分为元气、谷气;

(3)从分布部位而言,分为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

(1)基本含义

《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生成与分布

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肾中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胚胎时期即已存在,出生之后,必须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的滋养补充,方能化 生充足的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无处不到,无处不有)。

(3)生理功能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4)征象

元气旺盛,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正常,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协调,身体健康、活力旺盛,延年益寿;元气衰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减弱或失调,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甚至夭折。

2.宗气(1)基本含义

又名“大气”、“动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称“膻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此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再下行于足。

(3)生理功能

a.行呼吸(即宗气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能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b.行血气(即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是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c.资先天(即宗气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助先天元气)。

(4)征象

宗气旺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心搏、脉搏徐缓有力、节律一致;若宗气衰少,可见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声音微弱,心搏、脉搏躁急,节律不齐或微弱无力等症状。

3.营气(1)基本含义

又称“荣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内经》称之为“水谷之精气”),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3)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4.卫气(1)基本含义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2)生成与分布

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内经》称之为“水谷之悍气”),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

(3)生理功能

a.防御外邪(即卫气布达于肌表,起着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b.温养全身(即卫气具有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的作用);c.调控腠理(即卫气能够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促使汗液有节制地排泄,使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从而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

5.营气与卫气的区别及联系(1)区别

①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慓疾滑利(易于流行)。②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③营气的功能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的功能是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④营气属阴,卫气属阳。

(2)联系

两者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营卫失和,就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略讲)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重点)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重点)

(一)化生之源

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

2.心肺

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3.肾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

如果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

三、血的运行(重点)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难点)

1.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2.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3.血液的质量,包括充盈与否、清浊及黏稠状态等,都可影响血液的运行。4.病邪的影响。

(二)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

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血主濡之”)1.原理;

2.征象: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举例)。

(二)化神(“血以养神”)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理、病理征象(举例)。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重点)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津和液的区别与联系(难点)

(一)区别

1.性状:津,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液,性状较浓稠(稠厚)、流动性较小。

2.分布部位:津,主要布散于皮肤、肌肉、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液,主要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

3.功能:津,具有滋润作用;液,具有濡养作用。4.属性:津属阳,液属阴。

(二)联系

1.在生理上:两者同属于人体正常水液,同由脾胃的运化功能等所化生;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互补转化,故常“津液”并称,在生理上一般不作严格区分(津和液的区别主要用于临床对津液损耗而出现“伤津”、“脱液”病理变化的分辨)。

2.在病理上:“伤津”和“脱液”的病变,也有联系:“伤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脱液”;“脱液”必兼有“伤津”。

三、津液的代谢(难点)

(一)生成

来源于饮食水谷,主要与脾、胃、小肠、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机能有关。

(二)输布

主要是依靠肾气蒸化和调控、脾气运化、肺气宣降、肝气疏泄和三焦通利等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三)排泄

有尿、汗、呼气与粪便四个途径;主要依赖于肾、肺、脾、膀胱和大肠等脏腑的生理机能协调配合来完成。

总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由许多脏腑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而完成 的;其中尤以脾、肺、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而肾主水的生理机能最为重要。

四、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 神

一、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重点)中医学中的神(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二、神的生成(难点)

(一)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二)狭义之神的产生,还与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应答反应密切相关

三、神的作用(略讲)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重点)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1)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2)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举例)。

2.气能行血

(1)含义: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举例)。(2)生理体现:气的充盈,而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

(3)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常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举例)。

3.气能摄血

(1)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举例)。

31(2)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即“气不摄血”)(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举例)。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行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1)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2)生理体现:血足则气旺。(3)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举例)。2.血能载气

(1)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

(2)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3)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大出血时,在紧急止血的基础上,往往多用大剂补气药物来益气固脱(举例)。

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即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之一),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以自学为主)

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亦可归纳为: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和津能载气等五个方面。

对上述五个方面,应掌握其各自的含义、生理体现、病理表现,以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

(一)精血同源

1.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2)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

3.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

(二)津血同源

1.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2.生理体现

32(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

(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

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3.病理表现:津血互损(举例)。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略讲)

(一)精与气的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2.精能化气

(二)精、气与神的关系 1.精、气化神 2.神驭精、气

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电教、实验、讨论。

【主要参考书目】

1.张挹芳主编.中医基础学科系列分化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章 气、血、津液学说 2.印会河,童瑶.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3.童瑶.新版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第二章 气、血、津液 【复习思考题】

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如何?

2.简述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贮藏与施泄。3.简述人体之精的功能与分类。4.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如何?

5.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6.人体之气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生理机能尤为密切相关?

7.人体之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如何?何谓气机调畅与气机失调?

8.人体气化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如何?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的关系怎样?

9.人体之气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何谓人体之气的调控作用?人体之气的推动作用与调控作用相互协调有何生理意义?

10.气的温煦作用对人体有何重要的生理意义?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如何理解气的凉润作用?

11.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12.气的固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减弱有何主要病理表现? 13.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什么?气的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气的什么生理特性?

14.试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各自的基本含义、生成、分布与生理功能。

15.试述营气和卫气的区别与联系。16.中医学中血的基本概念如何?

17.血的化生之源如何?血的生成与哪些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18.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9.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哪些脏腑的机能密切相关? 20.何谓津液?津和液有何区别与联系?

21.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各与哪些脏腑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 22.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如何? 23.简述人体之神的作用。24.如何理解气和血的关系?

25.何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26.何谓“精血同源”? 27.何谓“津血同源”?

第三章 藏象

【学时】24 【目的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生理特性。3.掌握六腑各自的主要生理机能及胃的生理特性。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机能。

5.掌握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熟悉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及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7.了解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与特点。8.了解心包络和命门学说的梗概。【教学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重点)1.藏

有隐藏、贮藏之义;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2.象

有形象,征象、现象和比象三种意思。其涵义有三:一是指内脏的外现形象(即内脏的解剖形态,如心“如倒垂莲蕊”等);二是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等);三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和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如心气通于夏,“南方赤色,入通于心”等)。

3.藏象

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内脏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4.“藏”与脏器的概念区别(难点)(1)“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中医学“藏”的概念,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

(2)脏器,主要是西医学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就其结构来说,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二)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五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古代解剖知识对人体结构的大致了解,不仅为藏象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而且古人还在这些形态学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了内脏的某些机能(举例)。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映,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这是藏象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举例)。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藏象理论的形成及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举例)。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临床疗效来探索和反证脏腑的生理病理,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举例)。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略讲)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此外,中医藏象学说还具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重点)

(一)区分脏与腑的主要依据 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

(二)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三)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四)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共同生理特点 1.概念

奇恒之腑,是指形态上中空有腔似腑,功能上贮藏精气似脏,与一般脏腑不同的六种器官或组织,包括脑、髓、骨、脉、胆、胞(习惯上指女子胞,但男女皆有“胞”。“胞”,在男子是指精室,又称精宫)。

2.共同生理特点

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五)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病理上:脏病多虚;腑病多实。2.治疗上:五脏宜补;六腑宜泻。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脏腑精气阴阳是脏腑生理机能的解释性模型。脏腑之精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70页。

脏腑之气、脏腑之阴气、脏腑之阳气各自的概念和作用,可参阅课本第81页。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概说:简介心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心主血脉(1)概念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以及心有参与血液生成的功能。

心主血脉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①心行血:即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五体官窍。

②心生血:即心火(心阳)能将进入心脉的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生成的作用。(2)心行血的原理

①心和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管道系统。②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是血行的基本动力(亦称“原动力”)。

③心行血的功能是心、血、脉三者共同协作,以心为主导来完成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位居主导地位。(3)征象

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称为“能主血脉”),表现为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而有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节律整齐,胸部舒畅、无不适感。

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称为“不主血脉”),有多种病理类型,外在征象各有不同。如心血亏虚,可见面色与舌色淡白无华,脉细无力,心悸等;如心脉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或疼痛等。

2.心藏神

(1)人体之神的概念

①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

②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2)心藏神的概念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或“心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的作用。(3)心藏神的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①统帅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其原理在于:心神能够控精驭气,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其中,以神能驭气最为关健。

②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

其原理在于:心为神明之脏,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活动的脏器。

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而作出应答反应的结果;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来完成的。(4)心藏神的征象

①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情绪

稳定,睡眠安稳,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正常而协调。

②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可表现为心神衰弱或心神不宁或心神错乱的病症,或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失调。

3.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之间的关系 密切相关,互相影响。

因为心藏神,而心神能够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同时,心又主血脉,具有行血和生血的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内经》把心称作“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二)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1)原理(2)意义 2.心主通明(1)涵义(2)原理(3)病理征象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重点讲解心其华在面的涵义、原理及征象。2.在窍为舌(重点):涵义、理论依据及征象。3.在志为喜:涵义、生理及病理表现。4.在液为汗(重点):涵义、原理及病理表现。

5.与夏气相通应:原理,生理、病理体现,对预防、治疗的指导意义。附:心包络

简介心包络的概念、生理作用。

二、肺

概说:简介肺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1)肺主呼吸之气 ①概念

肺主呼吸之气(也称“肺司呼吸”),是指肺主管呼吸,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②生理作用

呼浊吸清,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③征象

a.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b.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都可出现呼吸异常的表现:如肺气失宣,多见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肺气失降,多见喘咳气逆等。(2)肺主一身之气 ①概念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②生理作用

a.主宗气的生成;

b.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③病理征象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到宗气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气虚病变,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3)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机能。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机能。2.主行水(1)概念

肺主行水(也称作“肺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2)内涵(生理过程)

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各自对津液的输布、排泄过程。(3)病理征象

外邪犯肺或内伤及肺,使肺失宣降,就会导致肺的行水功能失常,出现汗、尿排泄障碍,表现为无汗、小便不利;而且体内水液停聚,发生痰饮或水肿等病变。

3.肺朝百脉,主治节(1)肺朝百脉 ①概念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②生理作用及其原理

肺气助心行血。

其原理有二:一是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二是肺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

③病理征象

肺气虚弱或肺气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舌青紫等症。(2)肺主治节 ①概念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②生理作用

a.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b.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c.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 d.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称“肺为华盖”的原理。2.肺为娇脏

称“肺为娇脏”的原理。3.肺气宣降(重点)(1)概念

(2)生理作用及病理表现(3)肺气宣发与肺气肃降的关系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的概念;肺与皮毛相互为用关系的体现。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从解剖、功能、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

3.在志为忧(悲):肺与忧(悲)的生理、病理关系。4.在液为涕:鼻涕与肺的生理、病理关系。

5.与秋气相通应:原理,生理、病理体现,对养生、治病的指导意义。

三、脾

概说:简介脾的实体位置及形态。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食物 ①概念

脾运化食物,是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即谷精)的功能。

②生理作用

a.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 b.脾气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 c.脾气转输水谷精微。③病理征象

脾失健运,必然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精、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2)运化水液

①概念 脾运化水液(有时候亦称“脾运化水湿”),是指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并转输水精,以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

②生理作用

a.脾气促进水精的生成和吸收;

b.脾气转输水精;

c.脾气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枢转作用。③病理征象

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

(3)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4)脾为“后天之本”的涵义、原理及其对养生防病的重要意义 2.主统血(1)概念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2)原理

气的摄血作用,即依靠脾气的固摄作用。(3)生理、病理征象

①脾气健旺,运化正常,气生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这种生理状态称作“脾能统血”。

②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衰而固摄功能减退,则血液失去统摄而导致出血。由于脾气主升、脾主肌肉,所以习惯上多以脾气虚,不能摄血,导致的肌衄(即皮下非外伤性出血),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作“脾不统血”。

(二)生理特性(重点)

1.脾气主升

概念、生理作用及主要病理表现。2.喜燥恶湿

原理、临床指导意义。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概念、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脾开窍于口的涵义,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2)脾之华在唇的涵义,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 3.在志为思

(1)中医学中“思”的两种概念。

(2)脾在志为思的涵义,脾与思的病理关系。4.在液为涎:涎的概念,脾与涎的生理、病理关系。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治疗)。

脾的主时:脾主长夏、脾主四时;“脾主四时”的精神实质(意义)。

四、肝

概说:简介肝的实体位置(从解剖位置而言,肝属中焦,但从功能、病理角度而言,肝在下焦)。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疏泄(1)概念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2)生理作用

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维持全身脏腑、经络、五体、官窍功能活动稳定有序。(3)病理表现

①肝气郁结的常见成因、病理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②肝气上逆的常见成因、病理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4)肝气疏泄调畅气机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②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 ③调畅情志;

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讲解上述四个方面各自的原理及主要病理表现。2.主藏血(1)概念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2)生理意义 ①涵养肝气; ②调节血量;

③濡养肝及筋目; ④为经血之源; ⑤防止出血。(3)病理表现

①藏血不足,导致肝血亏虚,出现机体许多部分(特别是“肝系统”的组织器官)血液濡养不足的症状(举例)。

②肝不藏血,可致各种出血。病机;病症举例。

3.关于“女子以肝为先天”及“肝体阴而用阳”的阐释。

(二)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

概念,原理及临床指导意义(病理、治疗)。2.肝气升发

概念,生理、病理表现。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1)筋的概念;肝在体合筋的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肝为“罢极之本”的阐释。

(2)“爪为筋之余”;肝其华在爪的概念、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2.在窍为目:目,又称 “精明”、“命门”;肝在窍为目的原理及生理、病理征象;目疾主要以治肝为主;简介眼科“五轮”学说。

3.在志为怒:肝与怒的生理、病理联系。

4.在液为泪: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诊断)。5.与春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养生)。

五、肾

概说:简介肾的实体位置。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1)肾藏精的概念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藏精的功能,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亦称“封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其中,最主要是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化生肾气,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于肾中而不会妄泄,以保证肾精能充分发挥其各种生理效应。

(2)精的概念及肾精的来源 ①精的概念

精,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五体、官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②肾精的来源(难点)

a.先天之精——来源,作用;

b.后天之精——总的来源,肾精中所含“后天之精”来自于两个方面; c.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加上部分后天之精充养而化成; d.在人体出生之后,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3)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①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a.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机体的生长发育或衰退情况,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也都与肾精及肾气盛衰密切相关。

b.“天癸”及肾为“先天之本”的涵义。c.肾精及肾气不足的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d.肾精及肾气主司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理论的临床意义。②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难点)

a.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脏腑气化的概念。

c.肾阴、肾阳各自的概念、生理作用及其主要病理征象(举例)。2.主水(1)概念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2)原理(难点)

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调控作用; 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3)主要病理表现

肾主水的功能失常,称作“肾不主水”,主要表现在肾气的蒸化(包括推动和固摄)作用失常,导致膀胱开合失度,既可以出现尿少、甚至尿闭,水肿等病症(称作“关门不利”),又可以出现小便清长或遗尿或尿失禁等病症(称作“气不化水”)。

3.主纳气(1)概念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2)原理(难点)

肾气的封藏作用。肾精充足,肾气充沛,封藏、摄纳有力,则呼吸均匀和调。(3)主要病理表现

若肾精亏虚,肾气衰减,或者肺气久虚,久病及肾,使肾气虚衰,都可以导致肾气的封藏、摄纳无力,使肺吸入的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形成肾不纳气的病变,从而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状。

4.在认识肾的各种机能时,必须把藏精作为最根本的机能来理解和把握。

(二)生理特性

1.主蛰

概念,具体表现,生理、病理征象。2.守位

“守位”的概念,君火、相火各自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1)肾在体合骨,生髓的原理;髓的分类,“齿为骨之余”;肾精充足,髓的生化有源的生理征象及肾精不足,髓生化乏源的病理征象。

(2)肾其华在发的概念、原理(包括“发为血之余”);精血旺盛或衰少表现在发的征象。

2.在窍为耳及二阴

(1)肾开窍于耳的原理,肾精及肾气充盈或虚衰表现在耳的征象。(2)肾开窍于二阴的原理,肾气作用失常表现在二便的征象。3.在志为恐

(1)肾与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病理方面。(2)恐与惊的比较。

4.在液为唾

(1)唾的概念及功能,肾在液为唾的原理及临床意义。(2)唾与涎的比较。

5.与冬气相通应:原理,临床指导意义(病理、养生)。附:命门

1.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系指眼睛而言。将命门作内脏提出则始见于《难经》。

2.简介历代(主要是明清)医家对于命门的形态、部位及功能的不同见解。3.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阴即命门之水。古代医家之所以称之为“命门”,无非是强调肾气及肾阴肾阳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命门”亦即“生命之门”。

第三节 六腑

概说: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六腑之气共同的生理特性。

一、胆

(一)位置及形态(包括胆汁及胆的别名)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贮藏和排泄胆汁

(1)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由肝血化生。在肝气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胆汁,进入胆腑浓缩、贮藏;随着消化过程的需要,在肝胆之气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贮藏于胆腑的胆汁通过输胆管排泄而注入肠中,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2.主决断(难点)

(1)胆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这一机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以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胆主决断机能正常与否的表现(举例)。

(三)胆既是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难点)

因为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其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而且胆所贮藏和排泄的胆汁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胆为六腑之一;但是胆中贮藏的胆汁属于精微物质(即“精气”的范畴),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而且胆本身不与水谷直接接触,不是水谷传化的通道,与胃、小肠、大肠等又有所区别,符合奇恒之腑的概念,所以胆又为奇恒之腑之一。

二、胃

(一)位置及形态(包括胃的别名)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受纳水谷

即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作用。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2.主腐熟水谷

即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胃气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气的运化功能相互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进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供养全身。

(三)生理特性(重点)1.胃气通降

概念,主要体现及主要病理表现。

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脾气升举与胃气通降相互为用(即脾胃之气升降相因),不但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糟粕的正常排泄,而且成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2.喜润恶燥

概念,临床指导意义。

(四)胃气的概念及其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意义(难点)见课本第132页小字体部分。

三、小肠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受盛化物(1)概念;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2.主泌别清浊(难点)概念。

由于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所以有“小肠主液”的说法。

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如果小肠泌别清浊的机能失常,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就会导致水谷混杂而下,水液在粪便内大量排出,出现便溏泄泻、小便短少等症状。对于这种病症,临床上常采用利小便的方法来治疗,并将此治法称为“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又称作“利前阴而实后阴”。

四、大肠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传化糟粕(1)概念

(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3)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实为对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承接。除此之外,尚与胃气的通降、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有关。

2.主津(难点)

(1)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部分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干燥而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

由于大肠吸收水液,与津液的生成有关,故称“大肠主津”。(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

五、膀胱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贮存和排泄尿液。

(1)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2)主要病理表现(举例)。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 1.涵义; 2.形态结构; 3.生理机能(重点)。

(二)部位之三焦 1.涵义;

2.总体生理机能(重点);

3.上、中、下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难点)。

(三)辨证之三焦

温病的辨证纲领(亦称“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的三焦,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脑居于颅腔之中,由髓汇集而成,故名“髓海”。

(一)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主司精神活动

(1)脑主人的意识、思维、记忆、情志等精神活动。

(2)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如果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失常,就会出现思维、记忆、语言,以及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3.主司感觉和运动

(1)眼、耳、口、鼻、舌等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脑主元神,神能驭气,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令之运动,故脑能统领肢体运动。

(2)脑髓充盈,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味觉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且轻劲多力。如果脑髓不足,或者脑部的其它病变,使脑的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失常,都会出现视物不明,听觉失聪,味觉、嗅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倦怠乏力。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难点)

1.与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后天之精)关系密切。

2.精神活动虽由脑与心主司,但尚有“五神脏”之说。

二、女子胞

(一)位置及形态

(二)主要生理机能(重点)1.主持月经 月经,是女子生殖细胞发育成熟后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的产生,是脏腑、经脉、气血及天癸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胞宫的形态与机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月经的来潮。

2.孕育胎儿

胞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器官。受孕之后,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血气皆下注于冲任,到达胞宫以养胎,培育胎儿以至成熟分娩。

(三)与脏腑、经脉的关系(难点)1.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

女子以血为本,月经的来潮和胎儿的孕育都离不开血液的充盈和正常调节,而五脏分别主司血液的生化、统摄、运行及调节,故女子胞与五脏(尤其是肝、心、脾、肾)关系密切。

天癸的泌至及其对胞宫的作用,与女子胞的发育成熟、月经按时来潮及其后定时排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2.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以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冲脉、任脉、督脉皆起于胞中。冲为血海,蓄溢阴血,孕育胎儿;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胎;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相通。带脉下系于胞宫,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十二经脉气血通过冲脉、任脉、督脉灌注胞中,而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共同维持女子胞功能。

附:精室

简介精室的概念、生理机能。

精室由肾所主,其机能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并与冲任二脉相关。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重点)

(一)心与肺

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是肺朝百脉的基础,使肺能进行呼吸吐纳,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能够辅助心气推动血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肺两脏相互协调,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着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

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2.病理上

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使血行不畅,可致肺失宣降,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肺气虚弱,行血无力,或肺失宣降,肺气壅塞,也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容易导致心血瘀阻,出现心胸闷痛、唇舌青紫、心悸等症状。

(二)心与脾

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和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1.在血液生成方面(1)生理上

心主一身之血,心气推动血行,供养脾脏,脾得滋养则能健运,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旺盛;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化生为血。所以脾气健运,则血液化生有源,以保证心血充盈。(2)病理上

心和脾的病变,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脾两虚之证。2.在血液的运行方面(1)生理上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瘀滞,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保证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2)病理上

或见气虚血瘀的证候,或见气虚出血的证候。

(三)心与肝

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即血液运行)和精神调节两个方面。1.在血液运行方面(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行正常,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气疏泄有度,能随人体生理需求进行血量调节,也有利于心行血功能的正常运行。(2)病理上

心血虚和肝血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心肝血虚之证;

心血瘀阻可累及肝,肝血瘀阻可累及心,最终导致心肝血瘀的病理变化。2.在精神调节方面(1)生理上

心血充盈,心神健旺,有助于肝气疏泄,情志调畅;而肝气疏泄有度,情志畅快,也有利于心神内守。所以,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活动。(2)病理上

心神不安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和肝火亢逆,可相互影响、同时并存,形成以心烦、失眠、急躁易怒为主症的心肝火旺证。

(四)心与肾 1.生理上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其机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发:

(1)水火既济:心火(即心阳)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即肾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通过心与肾之间的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即心阳),为一身之主宰;肾为相火(肾中相火即命火、肾阳),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与肾阳可相互资助。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2.病理上 心肾不交,主要表现为:①水不济火,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虚火旺;②肾阳虚与心阳虚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心肾阳虚、水湿泛滥;③肾精不足与心神失调相互影响的精亏神逸。

(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1.在气的生成方面(1)生理上

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化生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

脾所化生的谷精、谷气与津液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运动而输布全身。而肺维持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谷精、谷气与津液,又依靠脾气运化水谷的作用以生成。(2)病理上

肺气虚和脾气虚常常相互影响,形成肺脾气虚证。2.在水液代谢方面(1)生理上

肺气宣降以行水,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而脾气运化水液,散精于肺,又是肺主行水的前提。所以,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2)病理上

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而生痰成饮,影响及肺,可致肺失宣降;肺失宣降,行水功能失常,又可导致水湿困脾。

(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1.生理上

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的肃降;肺气充足,肃降正常,又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两者协调平衡,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

第四篇:市场营销基础理论教案

市场营销基础理论教案

案例引入:麦当劳营销的启示

细察麦当劳用心良苦又招招灵验的营销手段,反观得失成败兼而有之的中国餐饮企业,人们不免感慨,中餐誉满世界主要靠的是烹调技艺和菜肴的美味,而不是营销技巧。麦当劳是遍布全球的餐饮连锁企业,它以美国的快餐美食为依托,成功地在各个国家不同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中扎根立足,利润丰厚,长盛不衰,其成功的营销方法确实值得注目。

麦当劳餐厅洁净的环境无可挑剔,其取悦儿童的乐园和不断变幻的小礼品令孩子们欲罢不能。麦当劳餐厅的不衰,几招妙棋大可借鉴:

一曰变价招。在麦当劳进餐经常可以享受半价优惠,除了周六、周日的黄金时间不减价外,自周一至周五麦当劳餐厅分别安排了5种半价食品对外销售,这一手法有效地发挥了价格试探的作用。例如把麦乐鸡在周五这一降价日的销售量与非降价日的销售量做一对比,企业决策人就可以准确把握降价所带来的销量变化;把周五麦乐鸡的销售利润与其它几天的销售利润进行对比,决策人又可以清楚地了解降价是否促进利润增加。多次价格试探足以帮助决策者确认获取最大利润的价格点。

二曰多能招。在现代社会,时间扬鞭催人,人们东奔西忙,即便正在吃快餐,心里还盘算着如何尽快处理其它事务。麦当劳觉察到这一点,开创了餐馆专一多能的先例,它通过非餐饮的社会服务来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首先在中国大中城市的连锁店代售公共汽车月票,为很多人减少了在街头排长队费时费力之烦恼。现在的麦当劳又开展了阳光服务项目,顾客在用餐的间隙,凭银联卡在餐厅内可缴纳手机费、宽带费、电话费和自来水费;可购买手机与市话充值卡、IP卡和演出票;可为电卡和网络电表充值。此外,麦当劳拟于近期在北京等大城市开通市政交通一卡通服务。通过其众多的连锁店,麦当劳餐厅分担了社会公用事业收费、售票、售卡等业务的压力,在得到政府和民众好评的同时,又吸引了更多的顾客,收到“一石双鸟”之功效。

三曰文化招。麦当劳试图与所在国的文化相融汇,并取得了佳绩。在中国各地的麦当劳餐厅,你可以看到中国十二生肖的宣传册,可以过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如果在春节期间走进麦当劳餐厅,你会注意到,员工清一色着中国传统服装,店里挂着大红灯笼等喜庆吉祥物件,连问候语也是新年专用的,一派欢欢喜喜过大年的中国气氛。本土化的策略使麦当劳更加贴近中国市场。另一方面,麦当劳着力自身企业文化建设。这种企业文化带有和顾客互动的特点。走进麦当劳餐厅,便能享受到热情的接待小姐礼貌的问候、店内童叟无欺的服务,餐厅与顾客之间自动生成和谐相处、相互信任的无形桥梁,久而久之,麦当劳给顾客留下良好印象―――提起麦当劳,就能联想到亲切、友好与诚信。它需要你再来,你愿意再往,麦当劳的企业文化就是这样获得了成功。

四曰新品招。常吃麦当劳的人会发现,麦当劳始终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大约隔不了几个月,就会有一款新的食品推出。从推出麦辣鸡腿汉堡到板烧汉堡,从推出菠萝派到红豆派,麦当劳一直在试图保持人们口味的新鲜感以增加他们重返麦当劳餐厅的兴趣。此外,一些附加的吸引顾客的方式也被派上用场,如免费红茶续杯、免费阅报、赠送优惠券,如此等等无不吸引顾客再次光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麦当劳食物品种相对较少的不足。

细察麦当劳用心良苦又招招灵验的营销手段,反观得失成败兼而有之的中国餐饮企业,人们不免感慨,中餐誉满世界主要靠的是烹调技艺和菜肴的美味,而不是营销技巧。不善于运用营销技巧的企业,很难成为世界性大企业,而只有大型甚至超大型企业,才能将营销技巧用到极致。遍布中外的中国餐馆,抵制营销技巧吗?不是。它们能够将营销技巧用到极致吗?不能。主要问题在于,除了极少数餐饮字号开始在国内创办连锁店并取得初步经验外,绝大多数中餐馆仍然是单枪匹马打天下,貌似星罗棋布,其实脆弱孤单,因此难成大器。但是在我看来,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再加上既精明又有雄心的中国商家的介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餐饮连锁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与麦当劳等一比高低,不是不着边际的遐想,而是可望实现的远大计划。任务一:市场营销基本理论

一、营销与销售的区别

二、理解几个相关概念 1.需要、欲望与需求 2.产品、效用

3.交换、交易和市场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案例分析:非洲卖鞋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成为20多年来大学、企业界经常讨论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一个简单易懂但颇有讨论意义的案例。

亚洲某鞋子制造厂意欲开拓非洲市场,委派甲乙两位行销人员到非洲考察。

甲君在非洲呆了几天,举目所见都是赤脚的非洲人。他颇为颓丧,原因是没有人穿鞋,意味著没有市场。于是他便向总公司汇报有关情况,同时订购机票回国。

而乙君到了非洲视察之后,发现大家都没有穿鞋子,市场潜能非常可观。他连夜致电总公司,催促加速生产,以应付未来的需求。

甲乙两君同样考察非洲市场,却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讯息。乙君以乐观的心境看到希望,在第一时间催促加速生产,以供应非洲市场。然而,业绩却一败涂地。

原来,非洲人世代以来都是赤脚的,他们没有穿鞋的习惯,也不懂得穿鞋,鞋子无法激起他们的感动;再加上长期赤脚的结果,脚趾左右张开,一般中国或亚洲设计的鞋子,都不符合他们的需求。乙君对市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这时候,该企业的营销员丙自告奋勇去开拓这个市场。

为了使鞋子能够在非洲畅销热卖,丙君进行深入的研发,掌握非洲人的脚型,量脚订制,让他们穿起鞋来感到舒适。

另一方面,丙君也非常重视行销策略,并执行到位。他选择非洲人的重要节庆,在人潮汹涌的广场竖立一大塑像,采用一块大布将竖像掩盖著,以保持神秘感。等到节庆开幕的那一天丙君邀请非洲名入主持揭幕礼。当司仪带动高喊:三、二、一,人群中爆发“哗”的惊叹。非洲人看到自己敬佩的领袖穿着奇特鞋子;另有穿著美丽鞋子翩翩起舞的舞蹈呈献。穿鞋子于是变成非常时髦,大家有样学样,千万双鞋子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以上案例虽属虚构,但对我们却有一定的启发。甲君悲观消极,缺乏市场洞察力,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结果入宝山而空手归。我们身旁或许有不少类似甲君的例子。乙君乐观进取,阳光心态让他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情况,做出独特的判断,看准庞大市场,主动创造机会,捷足先登,无奈没有掌握市场策略,结果功亏一箦。丙君吸取他人的经验,在调研和执行力方面下足功夫,结果生意滔滔,财源滚滚。

三、市场营销的含义 1.创造性行为 2.自愿交换行为 3.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 4.一种管理过程

5.一种企业参与社会的纽带 目的、中心、手段、实质。

综述: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是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 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推荐)

1、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是新中国公派到国外任教的第一位对外汉语教师。

2、二次大战期间协助赵元任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主持“军队特别训练课程中文部”,用听说法进行汉语教学工作的邓懿先生.3、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是北京语言学校的前身。

4、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一文中特别提到了“精讲多练”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以及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等主要的教学原则。

5、王力先生与1984年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6、论述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点:均为语言教学

不同点:母语教学是在具备一定交际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起点开始,于是基础教学就成为重点阶段。为了达到短时间尽快掌握目的语的目的,第二语言教学就必然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就必须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汉语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就是把汉语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文教学明显区分开来。

7、第二语言与外语从有无目的和学习环境进行区分。第二语言是指在使用该语言环境下学习目的语;外语是指不在其使用环境下学习该语言。

8、语法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语言结构为基础,按照语法项目的难易程度编排教学内容。

9、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

10、名词解释: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①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②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法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③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④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联系手段和测评手段。⑤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11、听说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主张对活的语言(口语)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把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纳入到刺激-反应轨道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12、听说法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

13、团体语言学习法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柯伦,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14、全身反应法(简称TPR),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

15、暗示法/为了把学习者从错误的暗示惯性中解放出来,正确的暗示主要采用两种手段:威信和稚化。

16、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原则可以概括为“五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

17、教材选用的针对性特点是:①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②学习者学习的目的不同。③学习者的学习起点不同。④学习时限不同。

18、《汉语教科书》是新中国第一部对外教材。

19、简述汉语教科书?

①是新中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邓懿等编写,于1958年出版。主要体现了我国结构法教材的特点。②教学内容以语法为纲,以词汇、语法为中心,重视系统的语言知识的教授,采用演绎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语法知识。③这套教材的最大功绩在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从汉语作为沐浴的教学中分离出来。20、1980年出版的《基础汉语课本》由李元培、任远、赵淑华等编著,代表了80年代以前我国对外汉语基础教材的最高水平。

21、《实用汉语课本》由刘珣、邓恩明、刘社会等编著,是第一套贯彻结构、情景与功能相结合原则的教材。

22、语言测试按用途分学能测试、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

23、学能测试又称潜能测试或性向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和素质。

24、成绩测试又称课程测试,是一门课程或课型的测试。如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都属于这一类。

25、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如我国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英语水平考试(EPT)、美国的托福考试等。

26、诊断测试是指学校中的小考、小测验等。

27、语言测试的信度又称可靠性,从测试的稳定性、测试的等值性、测试的内部一致性三方面进行测试。

28、教案设计!!!!!!

29、成人通过两种方式学习语言,一种是习得,类似于儿童学习母语;另一种是学习的方式。30、学习与习得的区别:①习得是一种潜意识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的目的性明确的行为。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③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忽略了语言的意义。④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下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大纲和教材;学习是在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理解语言的规则。⑤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的效果一般都很好;学习一般花费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效果不佳。⑥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31、名词解释:语言习得机制①是指存在于人类大脑中负责语言习得一种特殊机制,这一特殊脱离了累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没有直接关系,在12岁以前发挥作用。②语言习得机制包括普遍语法和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

32、对比分析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母语)的干扰。

33、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宗既不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度的动态语言系统。

34、塞林克把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归纳为语言迁徙、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徙、学习者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

3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主要产生的现象名称为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36、习得与学习假说是克拉申输入理论的基础,强调听力对语言习得最为重要。

37、情感过滤假说也成屏蔽效应假说。第二语言课堂学习总是输入大于吸收。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作用,成为情感过滤。

38、沃德霍把对比分析假说分为强势和弱势两种。强势是以事前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对比分析为基础来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错误。

39、偏误的分类包括语内偏误和语际偏误。

40、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指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段,很多学者认为是青春期开始以前的这段时间。

41、名词解释: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音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包括回避、简化、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将母语直接翻译成目的语)、语义替代、描述(迂回表达)、造词、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等待、体势语、使用其他语言、求助对方。

42、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是人们感知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即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存在个体差异。①长度理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是易于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善于剖析十五和问题,把部分和整体区别开来。②审慎型和冲动型③歧义容忍度

43、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所谓融合型动机是指为了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甚至想进一步融合入到第二语言社团中成为其中一员。工具型动机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工作、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

44、农耕型文化把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

45、名词解释:三纲①董仲舒提出的三纲说②是指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阳居主导地位,阴属从属地位。君臣父子夫妇都成了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天的旨意了。③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总纲。④本质:三纲是一种身份取向,五常把仁义礼智信用以调适咋身份取向条件下的各种人际关系的永恒道德规范。总体而言三纲五常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学说和礼治思想的发展。

46、儒家讲求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君师合一的理论体系,也就是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基本架构。

47、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首先正名,其次是主张统治者立信。

48、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亡。

49、早在汉景帝时代,人们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了用篆文书写的《尚书》、《周官》(即《周礼》)、《论语》等书;研究这些古文经学的人就形成了古文经学派。50、理学四大家:张载、周敦颐、程硕、程浩。

51、清代顾炎武最重要的两部著作是《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52、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

53、《诗经》作品按乐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地方乐调,雅指周王朝统治地区的乐调,颂指祭祀音乐。

54、《诗经》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赋比兴三种。赋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实,比是以客观事物比喻诗人的思想情感,兴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内容。

55、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56、《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57、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58、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

59、中国最早的茶叶专著是唐代陆羽的《茶经》。

60、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皖湘。四大菜系:鲁川淮粤。

61、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世界长达一千多年,而没有产生出近代的自然科学?或者说,近代的自然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却发生在伽利略时代的欧洲?

62、文化定势又叫定型观念、刻板印象。指的是对现实的某一方面,特别是某些个人或社会群体的相对僵化、过分简单或带有偏见性的认识。6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64、论述中外文化价值观的异同

下载第六章 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二 2011年教学教案(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章 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二 2011年教学教案(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基础理论心得简述

    管理基础理论心得简述 在工作中如何去创造一个有利的管理环境,我们对现代管理方法摸索和学习已有二十余年经验。相对来说,现阶段主要的管理方式可以分为由家庭成员构成的管理......

    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教案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的积极性,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熟悉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明确电子商务的优势。 【教......

    推拿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1 精也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靖是人体能量的总称 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夫精者,生之本也平常说的精 一般分为两种......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我见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我见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基教研室朱凌凌 内容提要:近年来中医界对教学改革的讨论十分活跃。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医基础理......

    射击基础理论 教学纲要

    射击基础理论教学纲要………………………………………………………5分钟 课题名称:射击基础理论教学目标:通过教育使每名新训骨干掌握射击训练的组训方法,熟练掌握手中武器性能......

    管理专业经典、基础理论及相关作品推荐书目

    管理科学系专业经典、基础理论及相关作品推荐书目 第一学年 1. 泰罗著:《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彼得.德鲁克著:《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现代管理专题

    现代管理专题>>辅导11.知识经济的涵义是什么?经合组织(OECD)认为: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吴季......

    现代管理专题

    一、简答题1、简述供应链管理(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产生的原因(1)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对市场剧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2)计算机辅助设计、柔性制造系统、准时生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