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氧化碳 教案(一)
一氧化碳 教案
(一)一氧化碳教案
(一)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指导阅读】阅读97页第1自然段(注意与物理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别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之前必须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的爆炸极限是12%~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讲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本第97页-22)。水煤气是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设问:是否也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考:①实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②本上图-
23、图-
13、图-18有什么明显区别?③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要求学生观察:①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u、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使u还原成u,同时生成。在该反应中,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强调:
①必须干燥、纯净。这样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也避免了实验事故的发生。
②增加尾气收集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因从导管进入细口瓶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而不允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③尾气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本99页图给出了处理尾气的另一种方法。
提问:还原u、还原u、不原u,三个反应有何异同点?
归纳:①反应u中均为氧化剂,、、分别作还原剂。②前两个反应属置换反应,最后一个不是。
讨论:有哪些重要用途?(提示:性质决定用途)
归纳并板书:
①作气体燃料;
②作冶金工业上的还原剂。
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讨论:如何实现和2之间的相互转变?
归纳并板书:与之间的互相转变。
提问: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讲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煤气中毒就是中毒。因为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重时发生死亡。
3的毒性:
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讨论:如何防止中毒?
讲解: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能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发生了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提问:空气中有无气体呢?如果有,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阅读:99页中间部分。
明确:①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有、、等。②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等。③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4对空气的污染。
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二篇:一氧化碳教案
【引入】前几天老师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夜间火炉取暖煤气中毒,一家3人身亡,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悲剧时常发生,大家知道煤气中毒的罪魁祸首是谁吗?
【生】一氧化碳
【师】是的,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中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物质。
【板书】一氧化碳
【师】首先来看看它的物理性质与二氧化碳类似,一氧化碳也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也就是为什么煤气中毒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往往遇害者都不能察觉到一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板书】
一、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师】此外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根据这两个性质,请同学们选择一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板书】2.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单质碳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氧气充足生成CO2,氧气不足可以生成CO。其实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的CO还可以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CO2。这就是CO的第一个化学性质——可燃性。【板书】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师】如果家里经常使用木炭的同学可能对这张图片上的现象比较熟悉,这里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CO燃烧的一个现象就是产生蓝色火焰,并且可以放出蓝色火焰,此外一氧化碳燃烧的产物还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那么这一现象说明有什么物质生成呢?
【生】对,那么我们可以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方程式就应该是
【板书】
【师】既然CO具有可燃性,那在点燃CO之前,我们应当先进行怎样的操作呢? 【生】验纯 【师】因为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者氧气混合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前要检验它的纯度,验纯的方法与氢气相同。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师】水煤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C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这两种气体都可以燃烧,所以水煤气是一种气体燃料。
【师】前面提到了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具有毒性的,中毒的生理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动画,在正常状态下,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但是在一氧化碳存在时,血红蛋白会与一氧化碳结合。所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就是CO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阻止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中毒。
【师】这节课我们就主要学习了CO的物理性质,以及两点化学性质——可燃性和毒性,另外一条化学性质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三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课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的重点难点是: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的反应。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实验为主探索性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的特点是:
1、激起兴趣,人人参与
课的开始,首先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去破解“屠狗妖之谜”,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共设计了六了实验,实验的材料如灭火器、气球、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2、设置问题,实验探究
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④如何检验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请你告诉农民伯伯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如有的同学“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条上方”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有的同学设计出“将菜窖内放一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放生成氧气的物质”来减少窖内二氧化碳的量。
3、习题训练,活学活用
作业的设置,本着使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和生产、生活相联系。如;用石灰浆抹的墙壁为什么日久变硬?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什么实验?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等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用化学知识化碳的功与过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习题是让学生将抽象化的东西应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结论去解释新的现象,既是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完善,又是对它的复现,也有助于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记忆,增强了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程度不同的学生,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4、查阅资料,评析二氧化碳的功过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一氧化碳教案
《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认识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2.掌握以可燃性、还原性为主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不同,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
能力目标: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思想教育:结合一氧化碳的毒性,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重点难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教学用品: 仪器:烧杯、尖嘴玻璃导管、硬质玻璃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铁架台、酒精灯、试管。
药品:氧化铜、一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已知碳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CO2或CO两种氧化物。对CO2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和认识一氧化碳这个重要的氧化物。
〔板书〕一氧化碳(CO)
一、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展示如下放置的瓶气体,判断哪瓶为CO2,哪瓶为CO。
〔提问〕通过上述观察,你认为CO具有或可能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应答出:无色气体,可能比空气轻)〔自学〕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一氧化碳物理性质部分。〔设问〕比较CO和CO2的分子组成,不难看到两者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但它们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讲解〕CO和CO2的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其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CO的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CO2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分子的构成不同,物质的性质也就不同。由此可见,“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这是一条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
〔引言〕大家看下面这篇报道(煤气中毒)二、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对空气的污染
〔自学〕课文有关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对空气的污染。
〔讲解〕CO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到300倍。因此,CO一经吸入就会造成机体急性缺氧。所以,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并且,提醒大家不要吸烟。
〔讲解〕对空气有严重污染的CO来源是多方面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带来噪声污染,也造成空气污染。所以,要坚决贯彻执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防止和控制来自各方面的空气污染。
(引言)CO和CO2在物理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别,那么在化学性质上又如何呢?让我们对照CO2的性质来认识和了解CO的化学性质。
大家已知: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那么:CO如何呢。〔演示实验7-10〕
三、化学性质
1.可燃性
〔提问〕用煤炉烧水时,水开时常会溢出来,洒在通红的煤上,会发生什么现象?CO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何现象?生成物是什么?(模拟实验)
试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2CO+O22CO2
蓝色火焰,放热。
〔提问〕CO也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答案,并指出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应验纯,以防危险)〔引言〕CO不仅具有可燃性,还有什么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装置也可改进如下图:
引导学生写出这个实验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板书〕CO+CuO
Cu+CO2
〔讲解〕从以上反应看,CO和H2一样,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夺取CuO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板书〕2.还原性
〔讲解〕注意实验的顺序:(可引导学生回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顺序并说出为什么)CO不仅可以还原CuO,还能用来还原氧化铁等多种金属氧化物。因此,在工业上,常用做还原剂来冶炼金属。如:高炉炼铁中的主要反应是:
〔板书〕Fe2O3+3CO
2Fe+3CO2
〔讲述〕由上可见,CO和CO2在化学性质上也有很大的区别,这同样是由于CO和CO2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决定的。尽管它们的性质不同,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如:
2CO+O22CO2
CO2+C
2CO 〔引言〕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是很好的能源和还原剂,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CO有剧毒,对人类也有有害的一面。四、一氧化碳的用途
一氧化碳可作气体燃料和用来冶炼金属,请分别说明利用一氧化碳的哪些化
学性质。【板书】
1.作气体燃料(可燃性)
2.冶炼金属(还原性)
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炼铁厂把铁矿石还原成铁。完成一氧化碳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一氧化碳的各种性质,它既可能危害人类,又能造福于人民。我们只有掌握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作业】
1、可以用几种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习题4 教学说明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煤气出发,提高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教材处理上,把一氧化碳的毒性提到它的化学性质前讲述,以便加强知识的衔接。在讨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装置时考虑有毒尾气的处理。此外,在全课中始终遵循认识方法论:实验—结论—应用,尤其在类比氢气、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所选择不同装置时,教育学生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同时对解决实验设计这一知识难点有了良好的开端。
第五篇:一氧化碳化学教案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和实验,使学生掌握co的主要性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培养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成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行微观分析,揭示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知识贮备、能力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出发,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突出认识——实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察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救护方法,实际救护小老鼠。从兴趣出发,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测性质,引入实验。知识讲解指导:
1.以实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还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注意对比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突出实验教学的功能
实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知识。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知识、应用知识、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乐在其中。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认识co有毒的基础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4)强化知识和能力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考题,整合知识和能力。高质量的思考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一定高度。如本节课留的思考题(co还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其三是整合实验装置。将可燃性实验、还原性实验、尾气的处理实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这不仅是实验的整合,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程结束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行对照。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为内容,进行讨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认识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学设计方案一 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指导阅读】 阅读97页第1自然段(注意与物理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别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讲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设问:co是否也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考:①实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②课本上图5-
23、图5-
13、图5-18有什么明显区别?③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要求学生观察:①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co、cuo、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在该反应中,co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强调:
①co必须干燥、纯净。这样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也避免了实验事故的发生。
②增加尾气收集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因从导管进入细口瓶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③尾气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课本99页图给出了处理尾气的另一种方法。
提问:还原cuo、c还原cuo、co不原cuo,三个反应有何异同点?
归纳:①反应cuo中均为氧化剂,、c、co分别作还原剂。②前两个反应属置换反应,最后一个不是。
讨论:co有哪些重要用途?(提示:性质决定用途)
归纳并板书:
① 作气体燃料;
② 作冶金工业上的还原剂。
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讨论:如何实现co和co2之间的相互转变?
归纳并板书:与co之间的互相转变。
提问: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讲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因为co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重时发生死亡。
3.co的毒性:
co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讨论:如何防止co中毒?
讲解: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能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发生了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提问:空气中有无co气体呢?如果有,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阅读:99页中间部分。
明确:①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有co、、等。②co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等。③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4.co对空气的污染。
co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