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度的测量 教案
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欲进行观察和实验,就离不开物理量的测量,所以初中物理从最简单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开始讲起。为了科学地测量物理量,就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作为依据,即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是米。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米的符号是m,长度还有其他一些单位,其换算关系为:
单位换算列式,遵循“数值保持不变,把相应单位作等量代换”的原则,在把小单位换算为大单位时,不可把应用分数表示的进率,错误地用倍数表示,示例:
2.长度的测量
测量长度最基本的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刻度尺有:钢尺、木尺、三角板、卷尺等等。另外,在测量要求比较高时,需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1)“一选”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应由测量所要求达到的准确程度来决定,如裁玻璃安装门窗时,要求的准确程度较高,要选择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量篮球场的长、宽时,选择分度值为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2)测量前“三看”
①零刻线:这是测量的起始刻度,应细心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被磨损了。若零刻线已经磨损,测量时可使待测物体的一端对准某一刻线,观察物体末端所对刻 度值,待测物体的长度等于末端所对刻度值减去初始端所对刻度值; ②量程: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③分度值:相邻刻线所代表的长度,即该刻度尺的准确度。例如三角板上的分度值是 1mm,叫毫米刻度尺,其准确度为1mm。(3)“四值” ①测量值:对某物理量测量的结果,它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三部分; ②准确值:指测量时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数值,它是刻度尺最小刻度的整数倍,与测量者无关;
③估计值:是测量值的一部分,读出准确值后,余下的一位数要用眼睛进行估计,其 结果为估计值,跟测量者有关。例如: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c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 的长度为0.926m,这里0.926m是测量值,其中0.92m是准确值,0.006m是估计值;
④真实值:物理量的真正实际数值,它是一定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一般也是不可能 准确测量出来的,即使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也只能是比较接近真实值。(4)用时“五会”
①会认:正确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最小刻度和量程;
②会放:将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一整数值刻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线 的边贴紧待测物体,并与所测量长度平行,不可倾斜;
③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垂直; ④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组成。(5)特殊方法:
①替代法: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测量与被测量相等的物理量,用它去替代被测 量。如直尺不能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但可用一条无弹性的棉线,将它与圆的周长重合,在棉线上标出它的起、止位置,再将棉线拉直,测量出棉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圆的 周长。用该法还可以记录车辆行驶的路程,如在汽车里安装里程表,用车轮的周长乘 以车轮的转数,就得到车轮通过的路程;
②积累法:如果要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即使测量技术很好,也无法用刻度尺 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我们可以将很多相同的纸叠放在一起进行测量,然后再除 以被测纸的张数就可以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了。另外,还有平移法、辅助法等。在实际 运用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3.误差和错误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测量时的客观环境及操作者的测量技术造成 的;(3)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提高测量工具的精确度;
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错误是由于测量时疏忽大意,违反操作规则造成的,是可以而且必须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1.弄清分度值
例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记录结果为0.7698m。由此可知,该刻度尺 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解析:有三种方法: ①对位法。该法是根据测量值所带单位,将测量值的每个数位与长度单位一一对应。0.7698m的个位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7”对应的长度单位是“dm”,“6”对应的 长度单位是“cm”,“9”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8”对应的长度单位是“0.1mm”。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8”是估计数字,而“9”所对 应的是最小刻度上的准确读数,即最小刻度是mm;
②移位法。该法是将小数点移到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与倒数第二位之间,在不改变测量 值大小的情况下,此时测量值所带的单位即最小刻度。此题将小数点移动到“9”与 “8”之间,不改变原测量值大小的情况下为769.8mm,故答案为mm;
③数位法。根据测量结果所带单位与刻度尺最小刻度的关系,通过数小数位来确定测 量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如果测量值的单位是m,小数位只有一位,最小刻度就是m; 小数位若有两位,则最小刻度就是dm;小数位若有三位,则最小刻度就是cm;小数 位若有四位,则最小刻度就是mm;小数位若有五位,则最小刻度就是0.1mm。若测 量值是以dm、cm、mm为单位记录的,数位方法依次类推。在测量值没有小数位的 情况下,测量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单位要比测量值所带单位大一级,如230mm,测 量此值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cm。
2.判断正误
例2.用最小刻度是c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下列数据记录正确的是()A.7.8dm B.78cm C.78.0cm D.0.78m 解析:与例1相反,由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cm,则所测量数据必须准确到cm。根据读数规则,必须在cm的下一位估读一位,对四个测量数据分析可以知道,78.0cm符合题意及读数规则,故选择答案C。3.补充单位
例3.给下列数字填补单位。(1)某同学身高15.9_______;(2)课桌高约76.8_______。解析:欲正确解答这类题,必须对所学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其次是在平常多积累一些生活经验。某同学身高应是15.9dm=1.59m;课桌高约76.8cm=0.768m。以上数字后应填补的单位分别是dm、cm。4.减小误差
例4.四位同学分别对同一长度的测量结果记录如下:25.1mm、25.2mm、25.1mm、25.3mm。则第________个测量结果最接近长度的真实值。
解析:测量误差发生在估读数字上,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最接近所测量长度的真实值,其误差最小。在求平均值时,应该按照原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来决定保留的位数,实际计算时,可以计算到比测量值多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不足者补零,则所测量长度最接近于
即第二个结果最接近真实值。
5.记录结果
例5.如图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解析:这是最常见的测量题型,联系实际,考查能力。应该注意:测量不是从零刻线开始量起的,所以应该用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减去物体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即为所测物体的长度,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被测物体的长度为6.单位换算
例6.下列几个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型试题,这类题型是中考的热点之一,它避免了传统题目枯燥、单
一、呆板的考查方式。试题通过图形给考生提供信息,要求提出一种假设,然后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将物理知识点、仪器操作方法等隐含在题目当中。只有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对仪器正确使用及读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先让学生经过目测得出结论(ab 长度单位的自述 一天,长度单位的弟兄们到一起开会,主持会议的是“公里”老大哥,它首先发了言:“我们长度等单位是个国际大家庭,今天来参加会的是我们大家庭中的少数派,人们对我们非常生疏,因此,我们先作一下自我介绍.” 首先从会场中央站起来一个说道:“我叫‘引’,是中国籍的单位长度,中国古代《汉书:律历志上》有我的名字,所以我的年龄很大啦!是中国籍古时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千米)=30(市)引.”说完就坐下了. 接着从会议室一个角落站起一个“单位”大声喊道:“我叫‘码’,是英籍长度单位.英语‘yard’的译名,1码=3英尺,1英里=1760码.与公制及市制的关系是:1码=0.9144米=2.743市尺.” “码”发言完后,就一个接一个的说开了.“我叫‘节’,我是无国籍‘人士’,也可以说,每一国都是我的国籍,因为我是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也可用于度量水流速度和水中兵器(如鱼雷)的速度.我是离不开长度的,海里是我的爸爸,小时是我的妈妈.1节=1海里/小时,例如,某船相对于静止水面的速度为15海里/小时,那么它的航速就是15节”.“我叫‘链’,生长在海上,是海上计量短距离的一种专用单位,我是一海里的十分之一.” “我的名字大约谁也没听说过吧!我叫‘浔’;海洋测量中计量水深的专用单位,也可以说是无国籍人士,1浔=1/100链=1/1000海里=1.852米.” “我叫‘町’,是日本籍,也是一种长度单位,是国际长度等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我的面孔怪僻.所以大家见的不多(町=1/36日里,1公里=9.167町=0.2546日里).” 大家发言完后,“公里”说:“很好!我们初次见面,大家认识了一下,我们快回各自的岗位吧!继续发挥我们各自的伟大作用.” 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的种类。 2、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意义。 3、了解游标卡尺的构造和刻度原理。 4、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教学重点 误差及有效数字、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教学难点 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误差及有效数字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文有关内容 [CAI课件]阅读思考题 1、什么叫误差?误差分哪几类? 2、什么是有效数字? 学生活动二:解答思考题 [CAI课件]总结 1、误差 (1)定义:测出的数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分类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A、系统误差 产生: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特点: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的偏大或偏小。减小方法:校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完善实验原理。B、偶然误差 产生: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特点:多次重做同一实验时,误差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2、有效数字 (1)定义: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为误差所在位。 (2)确定有效数字时注意以下问题: A、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例如273和27.3、2.73都是三位有效数字。B、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单位无关,例如273mm写成27.3cm或0.273m都是三位有效数字。C、关于“0”在有效数字中的特殊性。 0在前时,从左往右数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才是有效数字。0在后时,记入有效数字。 9D、乘方不算有效数字,例如8.73×10,是三位有效数字。E、在计算时一般取两位或三位有效数字。强化训练: 判定下列有效数字的位数: 2(1)0.072(2)38000(3)3.23×10(4)2.93 参考答案:(1)2位;(2)5位;(3)3位;(4)3位。 二、游标卡尺 [CAI课件]游标卡尺 介绍卡尺的构造: 主要由主尺和可以沿主尺滑动的游标尺组成,共有四个测量爪:内测量爪可以测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游标尺的深度尺可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 游标卡尺的精确度 主尺上的最小分度是1.0mm,不同的游标尺精确度是不同的,常见的有: (1)游标尺为10等分刻度,其为长为9mm,游标尺上的每一分度和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精确度为0.1mm。 (2)游标尺为20等分刻度,其总长为19mm,游标尺上的每一分度和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05mm,精确度为0.05mm。 (3)游标尺为50等分刻度,其总长为49mm,游标尺上的每一分度和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02mm,精确度为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1)CAI课件模拟 (2)结合CAI课件讲述测量结果的读法。(3)总结: 测量值=主尺上的整毫米数+游标系数×精确度(4)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强化训练] 用CAI课件模拟几种测量结果,学生进行读数方法训练。 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误差理论、有效数字和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在使用游标卡尺时先松动固定游标尺的制动螺丝,轻推游标卡尺,当测量爪接近被测物体时,要注意力度,不要用力加压,以免物体变形,读数时,先将游标卡尺固定,取下被测物体再进行读数。 课题: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2.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以及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会进行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估测长度的方法; 2.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用估测法去研究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体会刻度尺的使用和正确读数。教学设施 直尺、三角板、卷尺、铅笔、钢笔、停表、手表、棉线、硬币、地图、多媒体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引入1 你听说过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吗?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 阿凡提说:“若桶有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若桶有这条渠的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若桶只有渠的十分之一,就有十桶水„„”为什么同一条渠却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桶水呢? 1.体验活动:学生用手测量(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课桌的长度。教师:比较每个学生测的柞数是否相同?为什么同样的课桌却有不同的柞数呢?是因为作为测量标准不同,那如何才能获得确定的测量值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长度、时间及测量。(板书课题:长度、时间及测量) 引入2 利用书上的“想想议议”,体验人的直觉不可靠。若要准确测量帽檐直径和帽子的高度,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长度的国际单位制 1.教师:通过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km=10m 691 m = 10dm = 100cm = 1000 mm = 10μm =10 nm 2.教师:要想知道这本书的长度,该怎么办?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回答。 3.展示实物图象: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和三角板进行观察,讨论它们和展示的四种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得出结论。 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它们都有单位和刻度(板书)。它们的测量精确程度不同。那如何使用它们呢? 刻度尺的读数: [1]2分钟学生开发实验:(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测量活动,利用手中的各种刻度尺来测量物理书的宽度并讨论出本组的结论)。 选五个小组中各推出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刻度尺的使用,提醒台下学生仔细观察,并指出他们操作中的不妥之处。 [2]教师演示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4.学生仔细观察,结合自己的体验,得出结论。A如何使用刻度尺? ①使用前,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和单位;(板书)②使用时,要做到五会: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板书)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 会放:刻度尺与被测物体长度边缘平行,而且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应认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视线应垂直刻度尺,不要斜视。会读:读出准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结果,一个正确的测量结果包括三部分,即: ③测量结果 = 准确值 + 估读值(一位)+单位(板书) 数字 5.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测量钢笔、铅笔的长度(巩固刻度尺的使用)。并把学生测出的实验数据写在黑板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读数是否正确。 6.教师:除了用刻度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外,还可有什么方法可测量物体的大致长度? 学生大胆猜想,各抒己见。 教师:其实人体有许多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这是一种新的方法。B估测法测长度:(长度的估测) (板书) 如:手指厚度约为1cm,手掌宽约为1dm ,伸长两臂长大约等于身高。利用这些已知长度,对某一些物体长度进行估测。 7.教师:用刻度尺能不能测以下物体的长度?若不能,请大家讨论用何方法才能测出? a.地图上成都到重庆的铁路长度 (棉线法) b.一元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辅助法、纸带重叠法)c.一张纸的厚度 (累计法)d.学校足球场的长度 (滚轮法)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只能用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C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板书) (1)棉线法(化曲为直)(2)辅助法(3)滚轮法(4)纸带重叠法(5)累积法(板书) 讲完后,学生上台演示利用各种方法测量的实验。时间的国际单位制: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做实验用了多少时间?时间的单位是什么? a.SI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板书) 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板书) 361 h = 60 min min = 60 s 1 s = 10 ms = 10μs (板书)在平常生活中,你们用哪些仪器测量时间? 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把所有答案列在黑板上)。b.时间测量工具有:手表、停表、电子钟等。 除此之外,你随身就携带了一只表——生物钟,你平静后坐下来,用停表测10次脉搏的时间,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你随身携带的“生物钟”。学生观察讨论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中的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英钟和停表的分度值各为多少? ②停表的读数及如何使用方法? 学生讨论并得出答案。 教师总结:①石英钟的分度值为1 min,停表的分度值为1s ②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调(调零)、二按、三停、四读 ③读数:大圈示数+小圈示数 教师出示停表,让一位同学从教室前走到教室后,另一名同学用停表测量,其他同学用自己的手表测量,抽取几个测量结果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会发现其测量结果不相同。 误差: a.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板书) 注意: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是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它跟测量中的错误是不同的。错误是测量人不遵守测量工具的使用规则或粗心大意造成的,是应该可以避免的。误差可以减小,如可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在日常生活,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板书) 三、课堂小结 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知识: 1.在SI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2.刻度尺的使用: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①棉线法②辅助法③滚轮法④纸带重叠法⑤累积法 4.停表的使用及读数 5.误差与错误 方法:长度的测量方法、时间的测量方法、估测法。 四、填空与选择 1.单位换算 75μm = 7 – .5x10 mm – 5= 7.5x10 m, 30min = 0.5 h = 1800 s 2.如图所示,甲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 1mm,物体的长度为 2.60cm;乙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 1mm,物体的长度为 26.0 mm。 3.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甲,测得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72cm、2.71 cm、2.62 cm、2.73 cm、2.72 cm,其中错误的测量记录是 2.62 cm。 4.如图所示,停表指示的时间为 s,合0.167 min。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五、作业布置 完成第40页1—5题。 六、板书设计 课题: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 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km=10m 691 m = 10dm = 100cm = 1000 mm = 10μm =10 nm b.如何使用刻度尺? ①使用前,要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和单位; ②使用时,要做到五会: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③测量结果 = 准确值 + 估读值(一位)+单位 数字 c.估测法测长度:(长度的估测) d.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棉线法(化曲为直)(2)辅助法(3)滚轮法(4)纸带重叠法(5)累积法 2.时间 a.SI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b.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361 h = 60 min min = 60 s 1 s = 10 ms = 10μs c.时间测量工具有:手表、停表、电子钟等。3.误差 a.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篇一: 作业一:思考,并尽量完成,可以商量 1.用刻度尺测量课桌高度 2.仔细观察刻度尺,记忆1厘米与1分米,观察黑板上线段记忆1米,根据记忆画出1厘米线段,1分米线段,比比谁的最准确 3.*用刻度尺测一元硬币的直径:化曲为直法 4.*用刻度尺测量圆锥体的高度:辅助测量法 5.*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化曲为直法 6.*测量用铁圈、刻度尺测量一段小路的长度 7.*测长方体对角线长 篇五: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两课时)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3.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 时】1课时 【教 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 【教 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二.新课引入 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 1、观察两只铅笔。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长短不一样。长短比较 2、问: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大清早凉,中午热。这是冷热比较 3、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 1.测量的意义: 出示红、蓝两根铅笔,用双面胶把它们固定在黑板上,让它们呈“t”形,让学生凭感觉说出哪根铅笔长?学生回答后,互换两铅笔的位置??学生惊讶的发现了,原先觉得较长的铅笔这时却“变得“较短。最后,取下两铅笔并排对比,发现它们长度相同。 出示自制活动挂图如下: 可以方便的把直线的实际情况与看到的结果对比的。 出示大面挂钟,让学生看着秒针感受一下1分钟的长度,然后闭眼估计1分钟的时间(全班同一时刻开始估时,认为一分钟到的就睁眼对照一下时钟,但不能出声)。 上述这些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感觉器官的判断并非总可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 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2.测量单位: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 ①长度的单位: 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要测量长度,首先要给长度定一个标准量,而长期以来,民办各国沿用的长度单位不相同,如我们用尺(大的有丈)、英尺(小的有英寸,现在我们所说的电视机大小习惯用的是英寸)、米等。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 system of units),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我国在1984年采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 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 其它常用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长度各单位换算关系:(下图为记忆关系图) 学生熟悉2、3分钟。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 如:1千米=1000m 或1km=1000米 练习1:看书上的想一想,提问学生,填空 练习2: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练习3: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②时间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 其它常用时间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4、长度测量工具: 要对长度进行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出示各种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 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个工作: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测量范围是多少? 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学分别说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呢?请大家下去自己阅读。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还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文 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意义: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需要单位 3.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长度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时间的单位:小时(h)、分钟(min)、秒(s)、毫秒(ms)、微秒(μs)。时间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教后札记】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钟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秒表或停钟。 【课 时】1课时 【教 具】刻度尺、钟表 【教 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长度有哪些单位?基本单位是什么?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介绍长度测量的其他常见工具。 二.新课引入 让学生用教师特制钢卷尺(去掉0~20cm刻度)去测量课桌的的长度,并记下所测长度??(学生很难发现尺存在的问题),接着让某学生试着测量另一学生的身高?? 由此引入,正确使用刻度尺前应认真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此外,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 三.新课讲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先引导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21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 让学生认真看课本图2-15~图2-17并回答相关问题。 总结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2.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自带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 3、学生活动2: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然后让学生选择教师所带的适当的刻度尺进行测量验证估测 4.学生活动3: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3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要像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那样认真实验,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结 通过本节实验课,大家动手进行了一些测量,对我们物理实验有了体会,测量时一定要按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在实验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要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认真观察。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测量前,应认真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篇:长度测量
第三篇:长度的测量教案
第四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第五篇:长度时间的测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