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二年级下册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游戏法。
教学用具:挂图、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说一说地图上怎样确认东、南、西、北?
2、教室的东、南、西、北各在你的哪一面?让学生指一指。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老师这有一张我们灵武的某个街道的平面图,有一位老爷爷送孙子从学校出来,迷失了方向,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这位 老爷爷辨别方向。
板书:辨别方向。
生:愿意。
师:同学们各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学生,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帮助这位老爷爷辩清方向。
三、自主尝试,探究兴趣。
1、从已知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看看有哪些建筑物?说一说学校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各有哪些建筑物?
(2)完成填一填。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2、探究新知,辨别其余四个方向。
师:你认为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生:北西方向。
生:西北方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图书馆在学校的北面,又偏向西面,所以是西北、北西也对,但习惯上叫西北。)面,医院在学 师:你说的很对,也很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3、合作交流:
小组商量:其它的三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4、巩固新知。
全班交流拐角四个建筑物的方向。
四、引出方向板。
师:同学们以后如果迷了路,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辩明方向呢?
生:看太阳、北极星、指南针
师:我还有一个方法,能很快辨别八个方向,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呢?
生:想。(1)教师出示方向板,介绍方向板的用途,然后给每人发一个方向板(给定一个方向),根据刚才的辨认结果,在方向板上试着填写出其它的七个方向。
(2)同桌互相纠正方向板,填写正确的互相给一个喜欢的奖励。
五、运用方向板。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向板,指一指教室里的八个方向。
2、找朋友: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利用方向板指一指各自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有哪些朋友?
3、做游戏:(教师给学生发一些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内容,找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评价)
4、同桌交流:说一说教室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有哪些物体?
六、巩固提高,深化新知。
1、指名说:
A、说一说我们的首都在哪里?我们的家乡在哪里?B、用投影仪出示中国行政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我们家乡的什么方向?
2、小组交流。
A、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B、大致在北京的东北方向。
C、大致在北京的东南方向。D、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七、教师小结:
1、本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对老师有哪些建议?
2、同桌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八、布置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到操场上看一看,记一记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些什么?(可以用文字写也可以画出来)下一节课我们比一比谁观察的仔细,谁辨别的准确。
教学反思:
1、整个教学能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教师始终没有指明新知,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
2、教学能抓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利用老爷爷迷路这一情境,让学生帮助老爷爷辨别方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3、本节课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先让学生找出正东、正北有哪些建筑物,然后引出四个拐角的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再由辨认一个方向、一个物体或人到辨认一个方向有几个地方或人,层层深入,使学生学习的新知不断深化。
4、教学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让学生找朋友、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操场的各个方向有哪些物体等,让学生学会辨别方向,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不但学会在教室内、地图上辨别方向,而且还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辨别方向,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秋游
课题:秋游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 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 ……
二、自主探究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星星合唱队
课题:星星合唱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
二、自主探究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
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7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做家务
做家务
【教学内容】
教材32页“2的乘法口诀”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 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②.借助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
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编出2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法】
创设情境、谈话引导、适时点拨 【学法】
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教材情境图
2.谈话:王博是二年级一班的学生,非常热爱劳动。瞧,他正给饭桌上摆放筷子呢!我们一起来帮王博做家务吧!(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1.用小棒代替筷子,同学们能一边摆一边填上32页的表格吗? 2.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摆2双,3双,4双呢? 3.根据5的乘法口诀试着编写2的乘法口诀。
(二)自学指导
1.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认真观察后,小组交流,填写表格。2.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3.试着编写2的乘法口诀。三.反馈交流 1.小组交流。2.选代表汇报。四.精讲点拨
1.引导学生整理口诀,边整理边板书。2.对口令游戏。
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五.当堂训练
教材33练一练”1、2、5。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六.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作业布置】
教材33练一练”4《配套练习》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做家务
(2的乘法口诀,略)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课间活动
课间活动
【教学内容】 教材34、35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利用2和5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应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情景图 【教法】
谈话引导、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学法】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教材情境图
2.谈话:课间活动时操场上镇热闹!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给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目标
1.读课本情景图,你从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2.能用5×2解决操场上的哪些数学问题?
(二)自学指导
1.想一想,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2.有多少个人在套圈? 3.一共有多少盆花? 4独立列算式,同桌交流。三.反馈交流 1.小组交流。2.选代表汇报。四.精讲点拨
1.引导学生看情景图,找数学问题并解答。2.对口令游戏。
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五.当堂训练
教材35练一练”1、2、4。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六.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作业布置】 教材35练一练”3 【板书设计】
课间活动
2×6=6(个)口诀:二三得六 5×3=15(个)口诀:三五十五 5×3+3=18(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