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以SEFC Book 7B Unit 5 Reading Traveling abroad为例 摘要:近几年,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逐渐被重视起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其在英语教学,尤其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很少使用的。本文以一篇英语阅读课为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呈现和案例反思来展示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体会其在教学中的突出优势。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呼声中,教学的改善已为各界所重视,但很少会有教育者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他们会满足于过去一直使用的教学方法,但也会去寻求更好的教育学生的方法。显而易见,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案例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及在具体教学中的使用来简要介绍这种方法,以突显其在具体使用中的优势。
二、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是当前中小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最早应用于美国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课堂,辅助和鼓励学生学会学习,整个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案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并且学生在案例教学营造的真实的场景中,掌握知识和活用知识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总之,案例教学能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案例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而我国针对其的系统化研究却为数不多,尤其是有关高中英语教学的案例则更是少之又少。研究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案例的学习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 5中的阅读课为例,具体来看案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是如何实际操作的。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一)设计思路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始终,教师只是课堂的指挥者和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配任务,合作交流,最终共同完成课堂任务。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为关键。如,在热身环节,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他们建立信息沟;在读前,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预测大意,以培养学生预测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以略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以仔细阅读的方式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细节;通过角色扮演这一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完成家庭作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本课的教学过程可设计如下所示。
(二)教学过程 Step I 热身
Activity 1: Discussion The teacher shows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nd asks them : 1.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most? Why? 2.Think about what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in a new country.设计意图:新课开始前,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图片,进而提出相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出本课的话题。设计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把握好时间,注意不要播放过多的图片,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
Activity 2: Brainstorm T: “What should you take into account before you decide to study or travel abroad?”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联想与旅游及出国留学相关的词汇与表达,为新课的开展建立信息沟。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出给答案,最后再帮他们总结归纳这些单词。Step II 读前活动
Task: Reading the title and making prediction Before reading, the teacher lets students read the title and then discuss the question: What do you think Xie Lei might find difficult in a new country? 设计意图:在进入正式阅读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判断文章的文体。根据文体预测文章内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有效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同时,预测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效果。Step III 快速阅读
Task: Read the text fast by skimming and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设计意图:在快速浏览全文后,学生把握住每段的主题句,有效的处理了文章的信息,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大意。在完成此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和把握,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且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率。Step V 巩固 Task A: Role play Suppose A is a journalist and B is Xie Lei.The journalist can ask Xie Lei different questions abouther life and study abroad.The following phrases may be helpful:get along, make progress, adjust to, it is the first time..., get used to,etc.Students are allowed to discuss within their groups for few minutes and then the teacher will ask one group to act in the front of the whole class.设计意图:在英语教学中,role-play这个游戏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去扮演自己所喜欢角色,因此在场景中英语的应用也会更加印象深刻。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与同学讨论,在纠错的过程中,产生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开发其人际交往技能及语言技能。该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实现了知识的活学活用。设计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和课堂纪律的维持。Task B: Discussion The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each group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at good qualities does Xie Lei have? 2.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meet with difficulties in your study or life?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吸取谢雷的优秀品质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进而树立学习好英语的信心。教师要确保每位同学都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来,以保证讨论的质量。
Step VI 布置作业
Write to your friend who is going to study abroad, talking about Xie Lei’s experience in England and giving your comments on studying abroad.设计意图:在系统学习了本文和深入探讨之后,学生了解了出国学习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并积累了一些与之相关的表达。因而,该项作业,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学以致用。
(三)案例反思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所给的阅读材料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本节阅读课教学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语篇学习,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不断接触语言材料、领会语言内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贯穿始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学活动分为课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课堂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以整个课堂信息为主线,采用活动的形式,步步跟进。每项活动教师先行布置,学生单独或分小组探究解决,任务难度由浅入深,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味英语语言的魅力,在探究、讨论、交流、展示中不断地得到语言实践和锻炼,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2)从学生角度出发,科学分配课堂时间。教师在布置每个任务后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为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如,在略读过程中,教师明确分配了阅读任务,并且限定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训练了学生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3)任务设置的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活动的设计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同时,尊重学生差异,分层设置学习任务。层次稍高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任务,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寻求大家的帮助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结论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优势明显。将案例教学引入英语阅读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将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案例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限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将案例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从而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教学服务。参考文献:
[1]陈琳,程晓堂,高红德,张连仲.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柯爽.浅析案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1(4):117.[3]刘颖.案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J].教研探索,2011(41).[4]孟婉静.案例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8(3):246.[5]茅和华.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8-99.[6]张明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务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第二篇: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广泛,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具体运用,精心准备。
关 键 字】:案例案例教学法 教学改革 师生互动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教师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要打破以往高中政治教学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要使师生关系为单纯的兽首关系转变为合作探究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生动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案例教学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对以往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案例教学法又是发展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不断推动其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思想起源于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的实践和思考。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有“罕譬而喻”的教学思想,即通过讲解、分析例子,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在西方,案例教学法课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启发式问答法”,把自己比喻成是“助产婆”通过举例和提问,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能力。总的来说,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课分以下四步:设计筛选案例,表达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和总结评述案例。
一.设计筛选案例
高中政治中,案例怎样选择,其中高中的各个模块的政治教材中都提供了许多经典的案例。例如,每课都有多个综合探究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可拘泥其中,可以自行设计案例。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以下原则:
(一)案例的能力层次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设计案例的过程,要做到实事求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案例的能力层次要求不可过高,否则在分析讨论阶段会出现冷场现象。设置案例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能力服务,设置的门槛过高或过低,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二)选择的案例要有代表性。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原理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列举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设置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列举的案例必须有具体性和典型性,这样才能达到反映和说明教材内容的目的。
(三)案例必须新颖,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学生生活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学生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如果所设置的案例过于老套,不够新颖,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那么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所设案例越新颖,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就越高,收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四)所选案例要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最具有说服力。因此,在教学中所选案例应尽可能真实、具体,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案例教学法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二.表达呈现案例
案例的呈现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施,例如,可以事先印好文字材料,在上课之前发给同学,让学生事前了解;可以通过教师的口述,这样的案例一般比较简单,案例内容较少,这样教师口述表达出来比较明了,学生易于掌握;利用多媒体展现,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展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学生演小品、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等等。然后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突破口。展现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去联系课本知识去思考,因此,展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
三.分析讨论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关键一步。而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通过师生互动,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教材知识点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知识结构有差异,学习思考的能力不尽相同,有的同学之看到表面现象,有的则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和规律。因此,在分析讨论阶段,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差异。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讨论的动态变化,适时引导、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学生讨论的方向和主题,避免偏离主题的讨论。
(二)注意学生讨论的方式。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全班共同交流。
(三)注意讨论的气氛。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过于情绪激昂,教师应适时提醒,如果讨论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可以适当穿插,活跃气氛。
四.总结评述案例
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观点正确,有的观点错误,有的观点偏激,有的不合题意,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做总结评述。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情况做总结归纳,认真分析的学生观点的成绩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补充性的评述。让学生对讨论案例有更深刻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俗话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教师的认真探讨和实施,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操作。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利于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学会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案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大胆创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只有充分挖掘,才能展现出来。同时,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也要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社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编订
《案例教学指南》 郑金洲 著
第三篇:“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 在中高级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文化问题上已达成基本共识: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的对外汉语教学应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文化。众多学者都曾提出: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他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
虽然明确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大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中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文化内容多依附于语言教学之中,没有必要,也很难从语言教学中剥离出来。但到了中高级阶段,就有必要开设文化专题课了,而过去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多以“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虽也有其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弊端。首先,从教师教学的难易度来分析,文化因素小像语言点那样容易讲清楚。其次,从学生接受度来分析,学生而对的是完全小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质文化,仅凭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理解起来难度相当大,因而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在中高级阶段的文化专题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将文化专题与提高语言技能巧妙融介,希望以此来开拓、丰富中高级阶段文化专题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 方法。
二、概念梳理: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于1870年前后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一直到现在,这场教法的改革仍在持续。众多学者如Lawrence, Lang,Kowalski,Shulman等纷纷著书立
说讨论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时至今日,哈佛商学院里已有超过80%的课程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基于各种理论和相关实践,人们对案例教学法的界定也各有侧重。柯瓦斯基(Kowalski)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f21它除了可以用来传授资讯、概念以及理论外,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推理、批判思考、问题解决的技巧。舒尔曼(Shulman)定义案例教学法是利用案例做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3]曼莎斯(Merseth)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包括大班级及小团体的讨论、案例里的角色扮演、或案例撰写。[4]哈佛工商学院也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而国内的《教育大辞典》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某些科类的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而在教育学中,人们又将案例教学法定义为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学生思考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以往的应试教育使用的是脱离实际的教条式的学科教材,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敌人的考试方法。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条件下的信息传输主体单一化的格局(教材+黑板+粉笔)已经被打破,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传播主体,而且也不再拥有惟一的信息话语主导权,变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
三、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阶段文化课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实践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真实的案例素材,学生需要进入案例所叙述的真实情境中去体味、感悟,进而让学生进行仿真的实践操作。因此有人曾简明地概括案例教学的特征是:“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练,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与中高级文化课的要求小谋而介。从某种程度来说,针对留学生的文化课并小是单纯的输入性活动,而应是一种师生基于实际情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探讨。从这个角度分析,案例教学的实践性与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要求是相吻介的。
2.从互动性来分析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融入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奉献并获得。因此,案例教学提倡“四个自由开放”,即自由设疑开放、自由思维开放、自由讨论开放、自由选择开放。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在案例讨阶段,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平等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案例”这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对话。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非常适介于针对中高级留学生的文化专题课。因为本课程针对的是处于异文化圈的留学生,文化课的目的并小是简单的单项灌输,而是在与其本国文化的对比讨论中使他们了解中国文化。从这一点来说,案例教学法所营造的平等、互动的讨论氛围,正可以为文化专题课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3.从适用对象来分析
分析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强调在交流中学习,同时也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如果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初级的汉语学习者,对于案例小能较好地理解,那么也就无从讨论,案例教学法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在中高级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对于初级阶段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有效的讨论,因此引入案例教学是可行的。
四、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的优势
根据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案例教学法主要以讨论为基础,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参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也可以转变学生角色,使之成为问题解决者,而非只是文化课程的学习者。
(三)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高级文化专题课可以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技能,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并进。
五、案例教学法现存的弊病及其发展方向
尽管案例教学法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了诸多优点。但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彻底贯彻的难点。有下几个方面
在教师中有些人认为案例教学仅仅是以案例为媒介,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目的。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把案例看作是传授知识的一种说明和补充,将其本质看作是简单的归纳法而不是发现法,自然就不能从案例中发现一般性的假说,更谈不上对假说的实证分析,这样的理念不能将学生实质性地由学习的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此外,案例教学加重教学者负担,教师要花比平常更多的时间准备熟悉教材和案例。目前,适用于相关学科的经典案例有限,主持案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和引领案例研讨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一大挑战。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 引领能力,而不是只能喋喋不休向学生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
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较高。由于案例教学过分侧重于分析案例,学生主要通过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准备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会使学生在案例讨论时陷人困境。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事先做出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准备不够充分的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沉默寡言或发言偏离主题无法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亦或是出现完全相反的局面,发言内容过于分散影响其教学的主题。而且,案例教学课堂对班级人数也要有所考虑,人数过多不利于案例讨论。可现状是大多数的教学课堂人数较多是普遍现象。所以说案例教学法的成效可能因学生背景、学科类型及班级人数而异,中等程度以下的学习者不十分适于参加这样的课堂教学。
综合上述分析,从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史,人们给予的各有侧重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我们应该可以确定,该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应该理性地去实践。我们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其要旨,另一方面也要明了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更要为如何解决目前能够胜任案例教学的师资缺乏,典型有代表性的案例不足,考评学生困难等问题找到解决办法。21世纪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之所以有一定的空间能在教学中运用,是因为知识和能力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必须经过学习者的主动接受,积极反思内化而得。
第四篇: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摘 要】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既是德育课教育教学的方法改革,也是德育课本身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并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德育课 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总结,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中学习课程基本原理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教学法对于教师提高学生兴趣,加强课堂效果,促进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人类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大量的、合乎实际的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教学法从案例(感性认识)入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3)符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在分析事物时,要从特殊的具体的现象开始,然后上升到普遍的抽象的理论,再用得出的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法正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4)体现“三贴”原则。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1.教师选择、展示案例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案例,并尽可能清晰、简明地向学生展示案例。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目的性、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1)案例教学要有目的性。教学大纲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职 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激发职业道德情感,指导职业道德行为,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做到知、信、行统一”。(2)案例要真实准确。选择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一方面体现了教师治学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这样的案例说服力更强,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3)案例要有针对性。选择的案例要适合教学内容、学生思想实际和所学专业实际,选择恰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案例要有时效性。陈旧的案例会打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相反,新鲜生动的案例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这部分内容留给学生在课堂外完成。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发现关键信息和核心材料,然后联系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就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向参与式互动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所选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就要求学生必须提高分析、应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交流、讨论案例
小组交流、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再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的交流。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坦诚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允许有不同思路、看法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讨论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和讨论提纲。同时,教师要会倾听、善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对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观点适时给予纠正。最终达到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思路的启迪和不同角度的论证中深化对案例的认识,理解。
4.教师总结、点评案例
案例交流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的交流讨论做出归纳和总结,客观地评价不同的观点,着重说明争论的焦点,提出自己的分析解释。教师的总结是对学生的讨论、分析、评价做中肯回答的基础上的升华。为此,教师要观点明确、清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脱节,方能给学生指引出正确的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1.树立“双主体”教学理念
“双主体”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对教学过程负全责,主持设计、规划安排教学过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参与者和接受者,突出的转变是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真正的认知主体。案例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体现“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2.教师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要强
案例教学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德育教师广泛地涉猎哲学、社会学、青年学、伦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师需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分析有力、论证充分,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和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在交流讨论的环节中,教师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避免学生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讨论的节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既要表现出果断和坚持原则,又能巧妙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尴尬局面,随时注意把学生引领到正确的观点和立场上,保证教学有序、顺畅和高效的进行。
3.坚持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的有机统一
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并不是完全抛弃理论讲授,而是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达到案例探讨和理论掌握统一的效果。与其他课程案例教学不同,德育课的案例教学不能脱离理论而独立存在,离开理论的案例教学,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相背离。
四、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诱导作用
经典的案例教学,具有诱导的作用,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例如教学《经济常识》 “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这一知识时,我选择了时装专卖店的案例,我市近几年来时装专卖店越来越时髦,也越来越多,经营的都是名牌时装,当你们走进专卖店也一定十分渴望自己能拥有它,穿上它。是企求营业员无偿奉送?还是像孔乙己那样窃书不算偷?用什么样的正当方法去获取呢?学生们自然而然会说:用钱去买。“钱”又是怎么样来的?我们现在手中的钱(指纸币)为什么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名牌时装、鞋子、电冰箱、电脑等产品?钱为何会如此神通广大,纸币与货币之间有关联吗?想要了解和掌 3 握其中的奥秘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学习本节课内容:货币的产生及本质。有了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被调动起来,急着要知道货币是怎么样产生的,什么是货币等知识,直到点出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与重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达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2.案例教学法的激励作用
实用的案例教学起着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例如教学《哲学常识》“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知识时,我采用“祖国统一”为案例,让学生看了一个四分钟的资料短片后围绕“祖国统一”话题自由发问。学生提出了“统一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为什么要急于解决台湾问题?怎样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台湾会不会真的独立?”等问题,经过认真思索,大家积极讨论、争相发言,课堂学习气氛高涨活跃,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的方法论要求。
3.案例教学法的协调作用
恰当的案例教学,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营造一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氛围。哲学课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同时也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学生往往是怀着十分紧张的心理进入学习的,加上哲学课自身的特点,学生是不会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的。因此,应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协调作用,想办法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创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气氛。如教学《哲学常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笔者这样导入:“在哲学史上,关于‘什么是意识’,说法无奇不有。①意识是神所赋予人类的,如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认为,人的精神和灵魂是上帝直接创造的。②意识是人的头脑里自生的,如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③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④意识是一切物体固有的特性。究竟什么是意识?上述说法正确与否?这就是今天要解决的课题‘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样的导入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起着教学协调的作用,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
五、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的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法是德育内化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促使德育课教学更多地关注现实社会和实际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后进学生,本身就存在不喜欢听课、对学习没有 4 兴趣的问题,如果只从理论上分析原理,学生不愿意听,也未必听得懂,即使听懂了,也不会感受太深,但是如果把这些枯燥的理论融入案例中,从抽象到具体,那么枯燥的理论就获得了生命。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提高实践能力,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种很适用于德育教育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德育课亲和力的有效形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实现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从思想高度赞同、从实际行动践行,进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目标,有效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现代社会人。
参考文献
[1]余永龙.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2]杨建培.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第五篇: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产生深刻的影响,它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精心的教读和讲解,学生拿着课本记、读和机械训练,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就我国当前的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论述,文章首先对游戏教学方法进行了概括论述,继而分析了游戏教学法的主要教学活动与特点。然后介绍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还有游戏教学法的原则,应用,作用与注意事项,最后尝试设计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活动。游戏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能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除学习疲劳,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也使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创造了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引言:
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可以给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小学英语课堂中成功的游戏,除了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外,最重要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所以游戏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选择游戏和做游戏的过程中要紧扣课本内容,坚持适度原则。老师们尝试着将游戏----学生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引入到英语课堂上来,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会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来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概念
1、游戏
游戏是儿童(人们)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游戏是一种游玩嬉戏的娱乐活动。
2、英语课堂教学游戏
游戏教学就是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出发,以儿童的在学习心理上体现出“五好”的特点,即好奇、好玩、好动、好胜、好表扬作为游戏教学心理的依据,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总的来说,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创设真实可感的教学情景,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和英语实践的活动。
二、游戏教学的特点
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相比,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游戏教学法是利用游戏先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学习英语学科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是针对小学学生的思维水平、认识能力的,并且游戏也具有英语语言学科特色,例如Magic Box ,Listen and touch ,What’s missing? and Bingo等都是很符合英语学科学习特点的。
三、英语游戏活动的通用操作框架
1、引入新课,呈现新课。
2、介绍游戏的玩法,并讲解游戏规则。英语游戏开始时要向学生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游戏玩法是指对儿童在游戏中动作和活动的要求,而游戏规则是指评定孩子们动作和活动是否合乎要求的标准。
3、老师先示范如何玩游戏,接着组织学生玩游戏。此时,英语游戏进入教学核心阶段,英语教师要组织学生迅速进入英语游戏状态,引导他们自主选择或分配好角色。
4、英语教师总结、评价。一轮游戏结束时,教师适时对游戏进行总结评价,并评出胜负,给予表扬。
四、游戏活动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1、游戏组织要有序,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活而不乱。特别是开展竞赛性的游戏时,要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
2、准备要充分并注意公平性。在游戏中,学生非常在意游戏的结果,教师的评价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不公平的判定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偏心和不公正态度必然导致学生间的不服气,一旦发生这种现象,教学就难以开展,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评价要恰当。
3、注意纪律性。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利用游戏规则和奖罚机制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
4、游戏选择要有启发性,短小适量,时间安排合理的。我认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游戏过多就会影响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从而喧宾夺主,得不偿失;时间过短会使学生兴冲冲来,败兴而归,也影响游戏的效果。
5、注意总结,评价。游戏评价要恰当,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游戏结束后教师一定要总结,既要总结游戏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为以后完善游戏积累经验,也要总结学生的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做到心中有数。
五、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符合“乐学”的原则。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丰富多彩、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能够迅速培养起孩子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量地恰当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掌握的程度比较深。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Unit 3 At the zoo(Let’s learn)一课时,我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几个形容词long / short / small/ big及句型It has a small head.都串在Let’s do中,并配以相关的肢体动作,和学生们一起边吟唱边做动作,接着又让学生表演动作,使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生动、印象深刻。同时,课堂活跃的气氛和学生由于轻松学会知识而产生积极向上、欢乐愉快的情绪,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2、游戏教学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怕犯错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书本是媒介。一节课采用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领,学生读”的模式,教师感觉疲惫,学生感觉乏味。而游戏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并非老师唱“独角戏”,游戏可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没有课堂压力,在愉快的活动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内容,更不必担心在游戏中犯错。
如在“Guessing”游戏中,可以让学生在比较有挑战性的情景中更多地练习、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而不在乎是否真的猜对。因此在游戏中,学生没有心理压力。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英语It's warm today, 我做相应的动作,让学生猜单词cold,cool,hot,warm。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最先猜出的将得到十分。组织这类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猜不中,而是要让他们在猜一猜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运用所学的单词,发展听、说技能,同时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这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极大的欢乐,也给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
3、游戏教学提升学生记单词的速度。
游戏教学使知识形象化,增强学生记忆的强度,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如在教学三年级 Unit 3 My family中这几个单词:grandfather, grandmother时,让学生边说边表演捋着胡子的 grandfather,撑着拐杖的 grandmother,并设计让一学生表演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sister,brother 等,全班同学问:Who's that man /woman/boy/girl? 另一学生进行猜测,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趣味,而且产生了情绪记忆,增进了记忆强度,促进了记忆的发展。
六、设计游戏教学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1、游戏活动必须要有目的性。
游戏的安排并非是随意的,必须为教学服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目的需要进行设计。也就说教师设计的每个游戏都必须有目的、有计划,要让学生的什么技能得到锻炼,学生要达到什么水平,这些都必须做到心中有底。而不是盲目的为了游戏而做游戏。例如在教学形容词fat,thin,tall,short这一课时,让学生做动作使自己变肥,变瘦,变高,变矮。凡是做对的学生就继续参与,凡是做错的学生则被淘汰出局。最后看哪个组剩下的人数多,多的组获胜。这样一来游戏结束时,学生都已经能很好的掌握该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
2、游戏活动要求多样性。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胜,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较弱,很大程度上凭兴趣支配学习。刚开英语课时,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很感兴趣,这完全是好奇心的驱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内容的增多及难度的加深,有一部分学生的兴趣逐步减弱,个别孩子甚至兴趣全无。因此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好的游戏,玩过几次之后,小学生就没有兴趣了。这便需要教师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教师可根据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开展猜谜类游戏,可猜人、猜物、猜字母,可让学生猜、老师猜、同学间互猜等;可根据儿童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开展多种竞赛游戏;可根据儿童好动的心理特点开展听音取卡片或听指令配动作游戏;根据儿童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开展“演戏“游戏(情景扮演)„„例如:在教授有关颜色的单词时,刚开始我用的是唱歌的形式教的,但是到了复习时,我又采用了Listen and draw的方式进行(给彩虹上色),学生从头到尾都是情绪高涨,效果也不错。
3、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
游戏通常是一项集体活动,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合作的基础上,当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时,游戏的趣味性就会大大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从而使他们比平时更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合作。为了适应新的素质教育,要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团体合作精神。在开展游戏活动中学生要能够发挥个人特长并能吸取别人的长处,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例如:在教学生有关衣服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发指令,其他学生根据指令做动作。如:Take off your jacket.Fold your your dress等。
七、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
(一)英语课堂中的单词教学游戏: 游戏一:
1、游戏名称Guessing Game
2、游戏规则:
(1)分别呈现图片,让学生熟悉、并齐读。
(2)分别图片顺序,并翻转过来,让学生猜面向老师的图片是哪个英语单词;(3)一次猜中者盖大笑脸;第二次猜中者盖小笑脸;第三次猜中者口头表扬一次;超过四次未中,老师公布答案。
3、游戏功能:适用课前、课中,操练,复习各类新单词。
4、游戏举例: 学习文具单词后,此游戏帮助学生高频率、大面积巩固所学新知识。
游戏二:
1、游戏名称:What’s missing?(拿一张卡片不见了?)
2、游戏规则及步骤:
(1)展示6-8张图片(桌子上或立于粉笔槽内或黑板上),让学生依次熟读;(2)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拿走卡片中的一张。
(3)学生睁开眼睛,让学生迅速反应,-What’s missing?-„is missing.(4)答中者适当奖励。
3、游戏功能:适合于Warm-up exercise热身环节或新授单词后的practice环节。
4、注意事项:
(1)游戏的速度由慢到快。
(2)教师要注意新授单词的难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薄弱单词多操练。
(二)句型对话教学游戏:
1、听指令作动作
这个游戏可训练学生听祈使句迅速反映的能力。教师可快速说出一些祈使句,如:Touch your head(eye ear nose„),Put up your hands.Close your eyes.等,学生听到后边做这一动作,最快、最准地获胜。可以用来发出指令的词句还有:Touch your book(your pen ,the desk „).等,这个游戏也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给该组记10分。然后各组在抽另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游戏继续。
2、萨姆说(Sam says)
这个游戏也称“polly says”,玩法与前一个游戏差不多,不同的是教师在发出指令前可以说“Sam says”,则学生做此动作,指令前没有说“Sam says” 则学生不做此此动作,如教师说“touch your nose”,而学生作乐摸鼻子的动做,就算错了,要扣分。这个游戏同样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凑一名学生,一起到前面作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胜。
3、传话
每一纵排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分别发给每一组最后一排的学生一张纸,上面写一句话,在教师说“开始”后,最后一排的学生即用耳语把纸上的话告诉前面的学生,这位学生再把听到的话告诉前面的学生„„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一排的学生再把所传的话写道黑板上或说出来,传的最快,最准确的组获胜。
八、结束语
游戏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也具有学习功能.游戏是儿童认识、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在英语课上适当的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达到传递信息或巩固、操练、复习所学内容的目的。只有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教学才会是学生乐于学英语对学习充满主动性。总之,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英语游戏,以使英语课堂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让学生都喜欢上英语。
九、参考文献
1、朱慧婷、《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科教论丛.48-49.2、郑明慧、《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J].G623.31/8.321.2008.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4、林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汕头教育.2001.5、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张芹、《走进英语新课程》[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7、周小山、严先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