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4课 送给爸爸的贺卡教案 华中师大版
第4课 送给爸爸的贺卡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与协作,基本掌握向板报中插入图片、设置图形格式及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2.通过自主探究,了解运用“文本框”在图片中插入文字的方法。3.举一反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父亲节贺卡。4.培养同学们对家庭成员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能设置图形格式,并调整图片的大小,能运用“文本框”在图中插入文字。教学策略:
情景激趣 学科整合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协作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设计问题,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二、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创设情景
多媒体辅助课件:伴乐出示精美的贺卡。2.教师引导
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什么日子?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看完刚才的作品,你准备做些什么?
3.揭示课题
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今年的父亲节就 板书课题:送给爸爸的贺卡 快到了,我们怎样表达对爸爸节日的问候呢?
现在,我们就学习利用WORD来制作一张贺卡,来表达对爸爸的祝福。
三、新授学习1.探索学习
学生根据欣赏,自己尝试动手制作。有问题的同学,可以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学件。多媒体学件演示插入图片的步骤和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根据学件自学理解,尝试操作,可以讨论,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问题反馈
列举出学生提出的问题。
同学能解决的问题,由同学进行解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参考小博士信息港,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解答。
3.任务竞赛
设置任务:怎样把图片设置为透明色;怎样调整图片的大小;怎样插入外部图片;怎样去掉白边,并随意移动图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讨,学习,找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带着任务思考和途径。
三、协作学习,激情创作 1.小组分工协作
小组协商,根据需要分工(有的挑选图片、有的设计贺卡、根据思考结果有的进行制作、有的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教师参与讨论。
2.激情创作
学生协作,也可独立制作贺卡,教师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展示交流,评价欣赏
1. 教师提出最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指导。
2.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作者简单说出制作方法和创意。
3. 小观众进行评议。
五、操作小技巧
(CTRL+Z,CTRL+[,CTRL+]调整文本框内文字大小)
第二篇:送给爸爸的贺卡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送给爸爸的贺卡》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Word中插入图片。
2、会设置图形格式及调整图片大小。
3、能运用“文本框”的方法在图片中插入文字。【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Word中插入图片及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及其格式设置。
2、贺卡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美观漂亮。
教学难点:在Word中插入图片;选择适当的图片环绕方式。【教学准备】
1、一份由教师精心制作的贺卡样例;
2、与父亲节有关的图片素材。【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导入新课。
1、贺卡的制作所需素材
二、讲授新课
1、构思好贺卡的图片和文字
2、贺卡的制作步骤 讲解演示:
任务一:绘制贺卡背景
这是学生前面学习过的内容。任务二:插入素材图片(1)教师演示
单击菜单栏“插入”,选择“图片”,再选择“来自文件”,从“查找范围”中选择课前准备的与父亲节有关的图片,设置并调整好图片。
为便于移动位置,选中图片后单击“自动换行”按钮,选择“浮于文字上方”。为去掉图片的白色区域,选中图片后单击“删除背景”按钮,选择要保留的区域确定。
(2)学生练习„„
任务三:插入祝福语(1)教师演示
单击菜单栏“插入”,选择“文本框”,再选择“绘制横排的文本框”,在绘制好的文本框中输入祝福语,设置字体、颜色、字号、环绕方式、位置等。(2)学生练习,鼓励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练习
下面就请同学们赶快来完成这张电子贺卡吧!
第三篇:《送给爸爸的贺卡》教案
第三课 送给爸爸的贺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在WORD中设置贺卡背景、插入图片、利用文本框插入文字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尝试制作贺卡的过程中掌握WORD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亲情,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信息的收集、整理。
2、能设置图形格式,并调整图片的大小,能运用“文本框”在图中插入文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教师机、学生机,学生所需的图片素材,精美贺卡实例、教学软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创设情景
多媒体辅助课件: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2、揭示课题
为了表达对爸爸的爱,人们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父亲节到来的时候,你有哪些话想对爸爸说?你为爸爸准备礼物了吗?今天我们就用电脑来做一张贺卡,送给你的爸爸。
二、新授学习
首先欣赏几张贺卡,让学生观察分析:贺卡由哪几部分构成?通过回答明确一张贺卡:由背景、图片、文字三部分构成。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贺卡制作步骤。
第一步,贺卡的背景
先让学生打开WORD软件,找到绘图工具栏,尝试练习。并出示自学任务:你能用哪个工具做出背景?你会设置环绕方式吗?提示学生阅读课本第13页的内容。
学生用网络教室软件演示。第二步,插入图片
背景有了,接下来应该插入图片。
教师演示插入图片的几种方式,学生小组讨论,弄清图片插入的方法。
出示自学任务:如果想让图片能随意地移动,该怎么做呢?你能
去掉图片中的白边吗?你会改变图片的大小吗?
学生尝试练习并用网络教室软件演示。第三步,插入文字
现在该给爸爸写上祝福的话了。小组讨论:文字如何“写”上去呢?
教师提示:试试“绘图”工具中的“文本框”工具。学生尝试“设置文本框格式”。
三、协作学习,激情创作
1、小组分工协作
小组协商,根据需要分工(有的挑选图片、有的设计贺卡、有的进行制作、有的网上查阅相关信息„„),教师参与讨论。
2、激情创作
学生协作,也可独立制作贺卡,教师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展示交流,评价欣赏
1、教师提出最有代表性的问题,集中指导。
2、展示部分优秀作品,作者简单说出制作方法和创意。
3、小观众进行评议。
第四篇:16 送给爸爸的贺卡
送给爸爸的贺卡
——在WORD中插入图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插入剪贴画的操作方法。2.使学生掌握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3.使学生掌握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4.会用“文本框”在图片上面标出文字。〖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处理图片的能力。2.培养学生编辑文档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插入剪贴画。2.插入图片文件。3.设置图片格式。【教学难点】 设置图片格式。【教学方法】 自学法、实践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展示一些图文混排的样例,由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插入剪贴画
(1)插入剪贴画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插入图片的方法。欣赏P60父亲节贺卡,想想我们怎样做出来呢?
针对将插入的剪贴画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提出设置图片格式问题。演示绘图工具栏的使用技巧。(2)设置图片格式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设置图片格式(图片与文字环绕方式)的操作方法。然后布置任务:①按照所示的样式设置图片的格式;②试一试,选择其他格式会产生什么效果。2.插入图片文件(1)插入图片文件
布置任务:自学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文件,插入到文档中。
要求学生小结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2)设置图片格式
提问:利用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插入图片后,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与设置剪贴画格式的方法是否相同?
3.使用“文本框”。了解多张图片之间的关系。
三、课棠练习
完成一张父亲节贺卡,要作为礼物送给爸爸。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学生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小结,强调: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的方法基本相同,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也相同。
五、布置作业
输入一篇文章,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修饰并插入图片。打印完成的父亲节贺卡,作为礼物送给爸爸。
第五篇:第4课 画中画教案
第4课
画中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过程与方法: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
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
引导联想,师生共同完成一幅画中画作品。
1、由小苹果你联想到了什么?
(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苹果,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说说理由。)
2、请一名学生在小苹果基础上添画。
3、再请一名学生继续添画,学生欣赏“小苹果”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
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
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9.有趣的拓印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寻找生活中物体的美丽纹理。
2、掌握拓印的技巧和方法。
3、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正确的拓印方法,表现出物体的美丽纹理。难点:线条力度的均匀。
教学准备:硬钱币、钥匙、树叶、范图。教学过程:观察导入:(投影仪)
师:请同学们看,这里画的是什么?这是画吗?(学生议论回答)
小结:对,是硬币和钥匙,是画,叫拓印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拓印画。(板书:有趣的拓印)
一、了解、认识。
拓印就是最早的印刷,我们书上的文字,现在是印刷厂印出来,是靠电脑制版的,过去是人工将一个个的小小铁字排成版后再印刷,再过去是在石头上刻字后印刷,也就像拓印一样。
1、想一想:为什么硬币、钥匙能拓印?拓印要什么条件?(讨论)小结:物体的一个平面中有凹凸不平的纹理,就可以拓印。
2、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物体可以拓印?(硬币、钥匙、树叶、象棋、花玻璃、树皮等)
小结:硬币、钥匙、象棋、花玻璃、树皮这些物体都是比较硬度东西,就是树叶比较软,树叶要找叶脉背面纹理深硬一点的。
3、拓印的工具:铅笔、蜡笔。
4、水彩笔能拓印吗?:不能!因为水彩笔的水容易渗到凹凸处,使纹理不清楚了。
5、怎样有漂亮的拓印?:(比较两图)结论:拓印要用力均匀,线条方向一致。
二、学习方法。
1、握笔:拇指、食指、中指从上方拉笔。
2、托物放平,上面将作业纸盖住,左手按紧,右手蜡笔在纸上涂线,线条要轻、要长,方向一致,直到纸上印出的物体纹理清楚。
3、请同学上台试一试。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分析上台学生的作业,提出要注意点。)你们还想来画?那我们大家都来练练吧!
1、帮学生选好拓印物。
2、指导拓印方法、姿势。
3、展示线条涂抹好的、图案清晰的作业。
4、方法掌握好的学生,可以出教室去找树皮拓印。
四、作业评价。
对完成好的作业,不仅给予“优”还加上“★”。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拓印画,拓印画也是一种表现物体美的一种形式,我们今后还要多多的练习,只要你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凹凸不平,你就可以进行拓印,经常练习,你会越练越好,手会越来越巧。
《动物唱歌时的模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仔细观察,抓住动物的特征,对动物唱歌的表情、动作进行描绘。
技能目标:观察动物唱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告诉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同学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懂得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动物唱歌的外形特征以及唱歌时的表情和动作。
难点:动物唱歌的动作描绘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图画本、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群动物在开演唱会呢,大家想不想看?
生:想
师:好的,可是!你们要仔细看看都有谁在唱歌,它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在观看的时候能不能说话?做个仔细观察的孩子。
师:老师有点担心你们忘记,我们要观察什么?观察什么?(播放视频)
师:动物们唱歌的模样真是生动又可爱,今天这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物唱歌的模样》。(播放PPT导入课题)学习的怎么画动物唱歌的模样,三十五分钟后我们也要给动物“开一场演唱会哦”。
(设计意图:以轻松诙谐的动物演唱视频导入的形式,创设了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吊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动物们唱歌的模样真是生动又可爱,今天这堂课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动物唱歌的模样》。(播放PPT导入课题)学习的怎么画动物唱歌的模样,三十五分钟后我们也要给动物“开一场演唱会哦”。
(设计意图:以轻松诙谐的动物演唱视频导入的形式,创设了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吊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观察比较,探究发现:
1.外形特点
师:这里有位演唱嘉宾,你认识它吗?(播放PPT)
师:这样,大家认识吗?(播放PPT)
生:认识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
师:所以,我们画动物,一定要画出它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那„„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外形特点呢?(PPT展示3张清晰的动物照片,引导孩子观察其动物的特点)生:„„
小结:不同种类的动物,它的外型特点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只要你善于观察,抓住动物特有的外形特点,就能很好的画出小动物了。
2.表情动作
师:我们看看这儿有两只动物,它在干嘛?(播放PPT)这样呢?
生:在唱歌,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
师:你们观察真仔细
师:(出示PPT)有只驴子唱得好陶醉,我们来看看,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生:(眼睛闭着、嘴巴张开、耳朵竖起来了、脖子伸长了)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细致!唱歌的时候,动物们不仅表情到位,动作也十分可爱呢。(播放PPT)
师:你看看他们还化了妆,戴了帅气的帽子„„(播放PPT)
小结:我们画动物唱歌的时候,一定要把它的表情画出来,和动作夸张地画出来。还可以给它们打扮打扮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分析动物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动物唱歌时的表情和动作。)
三、体验感受 演唱《闪烁的星星》
师:图片看累了,接下来,我们来放松放松,小朋友们起立,《闪烁的星星》会唱吧?我们一起来,(播放PPT)你可以装作拿着话筒,或者弹着吉他,还可以一般边唱一边跳哦„„互相看看大家的表情和动作。
小结:同学们唱歌的时候,表情,动作也是十分可爱啊。
(设计意图:在课中插入这段,既让学生适当地放松了,又能让他们在唱歌的过程中,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动物们唱歌时的表情和动作。)
四、想象表现
1、老师示范
师:我这里有张小朋友为我们待会的动物演唱会准备的作品,你觉得画得好吗?为什么?那该怎么画呢?你们教教我?(PPT展示,老师按学生提示,现场示范。)
快乐、勤劳的小蜜蜂嘉宾,已经被老师请到了,你们可不许再画蜜蜂了哦。
2、创作表现:
师:这里有些有些其他孩子画的《动物唱歌的模样》,我们欣赏一下。(播放PPT)接下来啊,就要请同学动手了,展开想象,画一画动物唱歌的可爱模样。(注意画出动物的特征,唱歌的表情和动作,添加适当背景。)一会儿要请唱歌样子最可爱的动物来参加我们的演唱会。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强调绘画注意事项,学生在创作表现中,掌握本课的重点。)
五、交流评价:
把部分学生作品在屏幕上展示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你的画。
2.评评同学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那一张。为什么?也可以给别人一点小建议。
教学目标:
第18课 灭火英雄
1.认识消防装备,能仔细观察并画出感兴趣的某个细节。
2.能想象并组织画面,画出消防队员英勇救火的场景。
3.了解消防常识,能体会到烈火无情,养成小心用火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消防队扑灭火灾的整个过程。教学难点:能画出火场紧张激烈的气氛。
教学程序:
一、故事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打火机点火,介绍“小火苗”给大家认识,观察小火苗的样子。
2.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小火苗”,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不过要小心,它的脾气可不太好。如果惹它生气了,它会变成可怕的“大火魔”!
3.课件展示煤气灶忘记关火引发起火的情景。
4.课件呈现楼房起火的情景,观察楼房起火的样子。问:小火苗变成大火魔了,怎么办啊?
5.课件呈现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的情景。揭示课题:灭火英雄
二、初步观察,了解灭火设施及方法。
1.首先赶来的是灭火英雄——消防救火车!
课件呈现消防车并自我介绍,它能从消火栓吸水并加大水压。
2.灭火英雄——消防队员手持消防水枪开始灭火了!水压好大啊,两个人才能抓稳消防水枪!一个人拿的水枪,水压可要调小一点哦!问:楼上也着火了,怎么办啊?
3.问:哎呀!楼上有人呼救,怎么办啊?
云梯车出场并自我介绍,云梯是营救火场高处居民的最佳工具。
4.受伤了也不用害怕,救援队已经赶来准备好了!
5.灭火英雄们真厉害啊!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吧!
三、细致观察,强化理解与记忆
大火魔终于被扑灭了!我们来感谢一下这些灭火英雄吧!
1.问:刚才出场的灭火英雄们都有谁啊?谁来说说?
2.展示消防队员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
3.展示消防灭火车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
4.展示消防云梯车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
5.展示医疗车队的图片,鼓掌感谢并仔细观察。
四、赏析画作,指导表现创作
赏析优秀学生作业,说一说作者观察并画出了灭火场面的什么情景?
五、表现创作,评议作品
1.学生自主表现,画一画消防队员英勇救火的场景。
2.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展开自评、互评和师评。
六、小结下课
除了救火,英勇的消防队还要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营救人和动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