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及学案三稿

时间:2019-05-12 18:1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及学案三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及学案三稿》。

第一篇:《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及学案三稿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课《锁不住的心》三稿

11、《锁不住的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尝试学案三稿

【教材分析】:

《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课堂,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

诗歌共分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结构相似,内容相近。孩子被妈妈锁在家里,不能亲自“去池塘边看青蛙”“去看小鸟的窝”“去上山”,但是,孩子的心却不会被“老老实实”锁在家里,他们依旧可以凭借屋里普普通通的日常物品甚至学习用具生发出自由自在、快乐美好的想象,这奇妙大胆的想象正是为“锁不住的心”做了最好的注解,也展示了儿童无法被压抑的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性。第四小节,孩子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了解大自然和获取书本知识同样重要。

诗歌语言浅显,感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诗歌中描写的孩子的生活、心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中孩子的心情,并通过文中的孩子和自己生活的对照思考父母作法的用意、出发点,尝试使用恰当的方式和父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识“锁、枕”两个字。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读出课文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这首诗的韵律美。

3、通过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文中孩子的无奈和渴望自由自在地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体会“反复”这种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设计理念】:

1、单元目标尝试教学提倡注重单元的整体性、各课型之间的衔接性,因此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精讲课文,承载着前两个单元的“利用段意合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任务。”

2、《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研室确定的“基于单元目标尝试教学三环八步基础上的语文精读课文基本教学环节”也指出,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阅读、理解、欣赏、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释、评价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课上将课文为例子,教给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方法。这是“例中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以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文本,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相互激励、相互分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

3、环节设计上,课前的精彩一分钟,设计上和本课内容相近,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能力;然后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这是体现目标导学;第三个环节,是品读文本,在小学语文课例研修课《锁不住的心》三稿

课文这个例子中学习阅读以及写作的方法。这个环节上,始终应该关注文本,第一个层面围绕“写什么”设计,据此,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二个层面围绕“怎么写”来设计。这在第二个探究问题中体现,观察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反复的写法,这是学生在文本中“实践悟”的过程。并模仿写作,体现领悟到的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这既是知识的拓展,也体现“迁移用”。总之,在这个环节,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始终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贴着语言文字走。既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阅读,又要给学生明确的知识概念;还有,盘点收获环节,这是让学生明确指出收获与不足。并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诗歌的理解应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孩子的心情,引起学生的共鸣。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真正将文本读透、读深、读广。

【学情分析】:

诗歌语言浅显,感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诗歌中描写的孩子的生活、心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课《锁不住的心》三稿

《锁不住的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读出课文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这首诗的韵律美。

2、通过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文中孩子的无奈和渴望自由自在地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体会“反复”这种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联系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想和父母说的话说出来或写出来。

课前精彩一分钟: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主持课前精彩一分钟。童年是美好的,似一朵花,美丽动人,芳香四溢;童年,是五彩的,似一首诗,浪漫温馨,回味无穷。哪个小组朗诵一下你们搜集到的关于童年的诗文?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背的真棒!是的,童年是美好的,也是七彩的。儿童是纯真的,但也有无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描写儿童的诗。《锁不住的心》(齐读课题)

2、首先,请各个小组推选一名读书最棒的同学,我们一人一小节合作读诗。(选四个人)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3、简单汇报(找一个或两个人)

二、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读书读的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会通过自己的探究,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名读学习目标)

我的学习目标:

1、我能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读出课文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美。

2、我会通过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孩子的无奈,以及渴望自由自在地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体会“反复”这种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我能试着模仿诗歌形式,用上反复的写法,写一小节诗

4、我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想和父母说的话说出来或写出来。

二、品读文本,体验情感

1.师:下面就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老师悄悄提醒你: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边读边勾画重点词句,并在书空处写下你的感受。

出示自主探究问题(多媒体出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示学法提示:老师悄悄提醒你: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勾画重点词句,并在书空处写下感受。

2.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探究结果和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课《锁不住的心》三稿

在学生通过其中的一个小节汇报出“我是一个有想象力的孩子。”“通过前四行知道我此时非常想去外边玩,可是却被妈妈锁在家中,多么的无奈”此时引导学生观察诗歌:诗歌的前三个小节结构相同,内容也相似,你用刚才的方法,体会另外两个小节中的孩子的心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样举一反三,迁移利用,避免了反复讲解的繁琐,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①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自己的看法:懂事的、活泼的、顽皮的、无奈的、热爱大自然的,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②交流重点:

抓住三个“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就锁住了我的心,”来体会文中孩子的无奈,表露孩子对妈妈行为的反抗和不满。

抓住“池塘就是装满水的脸盆、衣架就是大树、绒鸟就是真的小鸟、我的桌椅就是大山、课本上的字就是羊群”来体会文中孩子的活泼和顽皮。

抓住“妈妈,该读书时,我会把书和心拴的很紧”体会孩子的懂事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进行适时的朗读指导,要读出孩子对妈妈的真挚的请求与热情的渴望,读出孩子自娱自乐的欢快,也可以读出孩子的无奈„„)

三、探究写法,模仿写法,迁移应用(学生探究课文的反复写法,并模仿写出类似的诗歌,进一步体会孩子渴望大自然的心情,并且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体现迁移用)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诗歌,透过语言文字,认识了一个热爱大自然、渴望自由、充满想象、又是那么活泼可爱的孩子。那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写法让我们体会到的呢?我们看合作探究问题。

2、出示合作探究问题(指名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诗歌,观察每一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3、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

师: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小组交流。

4、全班汇报

刚才小组学习时,我发现——、——小组组长组织有序,组员积极发言,并能认真倾听和补充。所以评他们为最佳交流小组,每组加2分。下面,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合作探究成果和大家分享?注意,哪个组的同学都能认真倾听并作补充的小组,同样会得到最佳倾听奖的。(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情况、补充情况,及时给予小组评价并加分)

预设:

1、每一小节的前四行只有一小部分不同,其余句子都是相同的,重复的。(老师出示前三小节诗的前四行,并用不同颜色的字凸显)此时,揭示反复的概念。师:对,像这样,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就叫反复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课《锁不住的心》三稿

2、(表达作者的无奈,渴望自由自在的大自然中去获取知识等)(学生答后揭示:反复这种描写方式可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

5、迁移应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但理解了诗歌内容,还体会了文中运用的反复的写法。那么,小诗人们,如果你也被妈妈锁在家中,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你又会想写什么呢?请模仿诗歌前三小节,你也试着写一下,让诗歌内容更丰富吧!

(写后展示优秀,及时评价)

四、引导沟通,积累实践

师:同学们,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往自由、向往大自然的心;而管孩子又是每个父母的责任,每对父母都想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呢?(生自由发言:要学会和妈妈沟通,可以平时多聊天,也可以给妈妈写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

五、布置作业,(1)小练笔:

师:学习了这首小诗,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出示小练笔要求)学习了这首小诗,我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说„

那就把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吧,题目可以是《锁不住的心》《爸爸妈妈,我想说„„》《我渴望》等,最好能仿照课文中的小诗,用上反复这种写作手法,更加深刻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六、盘点收获,绘制思维导图

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看一看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生自由谈,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从诗歌内容上,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大自然、渴望自由、充满想象、又是那么活泼可爱的孩子;从诗歌写法上,我们还知道了反复的写法,并且发现了文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更让我们有成就感的的是,还自己模仿写了一小节诗。这是对课文的补充拓展。你能把你的收获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吗?课下完成。

板书设计:

11、锁不住的心

贪玩、好学

热爱大自然

渴望自由„„

世界也是一本书哇

11、《锁不住的心》尝试学案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课例研修课《锁不住的心》三稿

学校: 年级:四年级 小组: 姓名: 个人评价:☆☆☆☆☆ 小组评价:☆☆☆☆☆

1、我能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读出课文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美。

2、我会通过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孩子的无奈,以及渴望自由自在地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体会“反复”这种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我能试着模仿诗歌形式,用上反复的写法,写一小节诗

4、我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想和父母说的话说出来或写出来。

★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老师悄悄提醒你: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勾画重点词句,并在书空处写下感受。

★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诗歌,观察每一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迁移练习

小诗人们,如果你也被妈妈锁在家中,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你又会想写什么呢?请模仿诗歌前三小节,你也试着写一下,让诗歌内容更丰富吧!

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 就锁住了我的心,我就不会去,老老实实的捧起课本?

★课外拓展

推荐快乐阅读,金波的诗歌《小树摇曲》再次体会反复的写法

第二篇:《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

《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

《锁不住的心》

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锁不住的心》是一首现代儿童诗,诗歌以儿童和妈妈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世界也是一本书,大自然是广阔的堂,请不要锁住屋门,放我到大自然中去拥抱蓝天白云,亲近小鸟青蛙,在那里,我同样可以获取知识,获得营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生字词。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情感目标: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教学重难点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孩子渴望到大自然中去自由自在玩耍、体验、获取知识的迫切心情。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诗歌中孩子的感情,并尝试着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教学时间

2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自由自在玩耍的时间?在玩耍与学习的问题上你的父母和你有没有不同意见?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可能都曾和父母有过碰撞和摩擦,带着感情读书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教材,理解诗歌中孩子的苦恼。

二、感情朗读,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1.初读文,掌握生字词。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理解诗歌的关键,通篇是用小孩子的口吻写的,孩子因为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和妈妈说的这番话?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是:诗歌中的小孩子可能因为贪玩(妈妈认为的)被妈妈锁在家里,并被要求好好读书,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和妈妈说了这番话。2.精读文。(1)精读诗歌的前三个小节。三个小节在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抓住重复性的关键语句,把握诗中孩子的形象特点。例如,三个小节在开头重复说“妈妈,您以为锁住屋门/就锁住了我的心,/”——表露孩子对妈妈行为的“反抗”和不满。诗中的妈妈虽然没有直接出场,但“以为”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妈妈的主观武断和孩子的独立意识。“老老实实地捧起本”一句反复三次,由此可以推断妈妈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和用意——希望我“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引导学生体会的是诗中孩子的做法和想象:不能真正到池塘看青蛙鸣叫,不能到树上看小鸟飞翔,不能亲自到大山里和牛羊对话,但是,绿纸片、脸盆、衣架、枕巾、桌椅……身边的一切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都能因他们的想象而变得生动起来,只有感悟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渴望。(2)精读诗歌的最后一小节。诗歌的最后一小节,既有孩子对妈妈的请求与保证,也有对妈妈的诱导与规劝:您放心:我会把书读得很好,同时请您也不要过分限制我的自由,因为,大自然是更加广阔的堂,请放开我的身心……

三、由内阅读向生活拓展,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结合,深化理解,指导生活实际。1.“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意在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自己的看法:懂事的、活泼的、顽皮的、无奈的……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理解诗句“世界也是一本书”。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也可以引用名家名言或名人事例加以说明。例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内外结合的绝好说明。我们以前学过的《大自然的语言》《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走进大自然》等,都可以作为向大自然学习的范例。毛泽东、高尔基、竺可桢等伟人或名人的人生经历也很好地证明了向生活学习、自然学习的必要。3.给父母写封信,说明自己的想法。题目可以是《锁不住的心》《爸爸妈妈,我想说……》《我渴望》等。当然也可以仿照文写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篇:学案教学 设计

学案模块设计及实施三部曲

——周庆

近年来学案教学成为很多中学流行的教学模式,学案其实就是老师教学设计的体现,学案教学则是以学案和教材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下面我就学案的模块设计及其实施加以说明,仅供参考:

学案的模块设计

学案可分为:学习目标、学习导航、知识拓展、课下探幽四个环节。

制定学习目标,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学习导航,即设计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常识性问题和教学流程,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素质。知识拓展和课下探幽涉及到运用知识能力的强化和拓展。

学案的实施:

一、课前阶段

老师在课前把学案发到学生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信息;其次,解读学习导航,了解本课教学相关的常识性问题,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下进入教材。同时通过本课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教材,这样既明确了课程预习的方向,又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得出的信息落实到学案上,以待课上评价交流。这就是学案实施的课前阶段,即课程开展的预备阶段。

二、课堂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一些简单的问题由师生一起得出结论,对重点要探索性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组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在这之前学生对这些问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结论,现在就是把他们的成果拿出来交流,让他们思维去交流、去碰撞,在碰撞中开拓新的视野,在交流中聚集大的结论,让课堂有声而多彩。讨论完后让每组的代表把他们交流的成果拿出来,老师给以评价、总结。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加以启发、点拨,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学案实施的课堂阶段,这样的课堂形式既锻炼了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又解放了老师,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课后阶段

这个阶段也就是课程知识的强化巩固和学习能力的拓展阶段。首先让学生把整个学案重新梳理一遍,再让学生完成课下探幽的习题和相关知识或文章的阅读。最后上交学案,老师给出相关的评价。

当然学案教学只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科目或课程,我们应该灵活设计自己的教学,让课堂丰富而有效。

第四篇:《心中有他人》教学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学案设计

【课程标准】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2.4 知道人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一、教与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市平等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掌握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学会换位思考,增强交往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平等意识,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能够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不凌弱欺生,也不自傲或自卑。在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中做到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和互相帮助,能够与人为善。

二、教与学重点:

平等相待“你我他”;

三、教与学难点:

走出自我,豁达待人

四、教法与学法:

情境创设、案例分析、阅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讲解等方法。

五、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同学读“点亮心烛”

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感想)?(----感动)生:充满爱心,处处为他人着想,心中有他人

师:同学们答的好,这位巴士司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伟大行为,充分体现了“心中有他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中有他人》。

教师(屏显)课题《心中有他人》。

师总结:当今社会,合作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而要处理合作中的人际关系,获得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走好合作之路。那我们在合作中就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可是,在合作又要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呢?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两个基本的方面探讨如何做到做到心中有他人。请大家先来看个榜样人物的例子。

(二)新授

师:(屏显)榜样人物

学生归纳林肯的行为(总统和乞丐,身份相差甚大,可是总统平等待人的言行不仅让乞丐,而且让世人敬仰)。下面让我们榜样的感召下完成

(屏显)学习任务一:平等相待“你我他”

环节一: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建议大家将收获的知识与存在的疑问做出不同标注)几分钟后,教师提示小组交流

代表展示(师:大部分小组成员已经胸有成竹了,下面把小组达成的共识进行成果展示。展示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而不是照本宣科。)针对问题1教师点拨:

杨振宁的大度、真诚、平等待人和乐于助人,使他与密耳斯建立了牢固的友谊,也为杨-密耳斯的规范场理论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假如杨振宁当初不把自己的想法无私地告诉密耳斯,密耳斯本人就会错过这次发挥本身特长的绝佳机会,而他本人也许还要在成功的道路上摸索更长的时间。针对问题教师点拨:

要与人搞好合作,就必须做到平等待人 让学生归纳自学收获

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通过自学,我知道了。。。或者,通过自学,我懂得了。。。

哪位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第一个进行展示?

谈完了收获,再来谈谈你还有哪些疑问在小组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请提出来。

合作释疑:我们每个人在家境、体质、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那为什么还说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呢?探究讨论:你是怎样认识“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的?(为什么说“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学生回答的很好,“人格上和法律上”(屏显解释)环节二:

下面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

走进生活剧场

步骤:教师读

--------让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展示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平等待人,应做到不凌弱欺生,特别在集体活动中每个人都不应被排除在外,因为不论一个人是否愿意参与一项集体活动,他都会把被不合理的排除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和不公平的待遇。归纳出第一个学习任务:(屏显)平等相待“你我他” 接着进入生活剧场

引出第二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走出自我,豁达待人

环节一:

步骤1:学生自学交流后 回答屏显问题

教师点拨释疑(可让学生先说)(班长没能走出自我,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愿)

教师小结:能否体谅他人的处境,能否尊重他人的意愿,关系到与人合作的效果。因此,大教育家孔子告诫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说的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屏显)

先提问学生 再(屏显):

(就是说,自己不情愿做的、不接受的事,就不要推给别人,要求他人去做。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按钮回到问题(屏显)

步骤2: 第二个问题 进行换位思考(屏显):换位思考训练

师结:交往合作是一种相互行为,多进行换位思考,真诚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对于他人无意的伤害,报以宽容之心对待,与人为善,那我们就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步骤3:----播放公益广告《宽容是一种美德》

师结:“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老人说的很好。什么意思?(学生说)————学会宽容

多进行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情感,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就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那就是理解和宽容!那什么是宽容呢?(历史典故)

按“返回按钮”到 “怎样理解宽容” 学生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师:结合(屏显)解释宽容,进而继续显示问题(宽容是否意味着容忍对方做错的一切?宽容是否显得软弱?)师: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是讲原则的。

下面看温总理的例子(屏显)温家宝例子 点拨:

(1)宽容待人。(2)让人不是怕人,宽容不是软弱。温总理此举体现了他博大的情怀,是理解人、有爱心的体现,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的美德和大国胸怀。

(过渡)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曾经无意或过失伤害过你,当时你是怎样处理的(学生:不计较、宽容、原谅对方)。那如果有人故意刁难你呢?(学生:只要没给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对方又表示了歉意,就可以原谅对方)。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和宽容的情怀,去面对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情况吧!步骤4:(屏显)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过渡)师结: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无意伤害别人或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如果你曾做过不尊重他人的事至今让你感到后悔,那么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致歉卡,表达你诚挚的歉意;如果你曾得到过他人热情地帮助或真情的谅解至今让你感到温暖,那就写张致谢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屏显)我想说

学生:书写内容(展示)

师结:引用雨果名言。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磕磕碰碰太多了,我们应做到合作中多体谅他人,常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豁达待人。相信你将获得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更多的合作伙伴。环节二:【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三)【我的收获】

(四)【知识梳理】

(五)【素质测试】

(六)【快乐人生的作业:】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想拥有理解、宽容的情怀吗?你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吗?那就请你完成“快乐人生的作业吧!”(屏显):

【全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人,每个人都会有优缺点,只有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宽容理解、才能拥有彼此真诚地合作,每个人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与才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常怀感恩之心,平等、豁达待人,做到心中有他人。心有他人天地宽,这样,相信你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第五篇:虞美人学案及教学设计

《虞美人》导学案

王婷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技能目标: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学习重点: 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学习难点: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词是___________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___________,59—90字为___________,91字以上为___________。

2、写下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诗词

二、课内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5、从全词来看,哪个字最能直接表现词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回答。

6、词的前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词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 课后练习与提高

1、鉴赏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分析本首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1921年毛泽东仿写了一首《虞美人》写新婚乍别的离愁别绪: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泪眼也无由。”

我们也不妨仿照《虞美人》(李煜)以《虞美人》为词牌作词一首。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理解文意。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设想:(多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插入相关的情景图片、文字资料和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感性认识。并利用PowerPoint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及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加大课堂容量。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唐诗

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

二、解题

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三、研习《虞美人》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②词牌名与作者

词牌名: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见了,也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作者: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运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2.具体研习

⒈同学们喜欢这首词吗?最喜欢哪一句?(说明原因)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以此引出名句,引出词眼。

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眼:愁

⒉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既然词眼是“愁”,请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多媒体显示):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⒊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写“愁情”的?

引导学生把握词的意象和表现手法,理清脉络,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上片 虚实结合 设问

实景:春花秋月——何时了

时光易逝

虚写:回忆往事——知多少

眼前景物:登楼远望——又东风

时光消逝 亡国之恨

虚写:回忆往事——不堪回首

下片

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

朱颜已改——人事非

发问:愁思如水——向东流——愁

4.“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在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对他是一种讽刺,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

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5.“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6.“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7.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湖光秋月两相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解说: 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8.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

明确: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独特感受。“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整首词词眼该是“愁”字。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宇宙之永恒不变)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人生之短暂无常)

几多愁一江春水……(永恒与短暂达到统一)

三度对比,三问三答,隔句相承

9.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10.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学生讨论发言。

对比 宇宙永恒有常 何时了

又东风

应犹在 人生短暂无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颜改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11.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思考词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古诗歌中还有哪些诗句是写愁思的?

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协作讨论,发言。启发学生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考其所含的意味。

明确: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

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

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

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12.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明确: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这在宋太祖看来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点评: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四.课外延伸 课堂训练(投影显示)阅读李煜的词,完成题目。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大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①下面对于词句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比喻自己帝王生活结束之快。

B.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比喻国亡家破,是由于外力的打击。

C.以“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比喻帝王生活一去不复返,企其重来之不可再得。

D.以“水长东”比喻自己的愁苦将会像东流水一样滚滚而去,这样自己就能摆脱忧愁,自由生活了。

②下列对于词作内容理解不够确切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急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好景不长而产生的极度哀伤。

B.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整首词的结句是主题特别深刻之处。

C.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人通过描绘春残花谢的自然现象,抒写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它是李煜早期词作的代表作之一。

D.这首小词语言清新、情调哀怨、意味深长。词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灌注于自然景物之中,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解说:这是课内的延伸阅读,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并模仿高考题型命题,旨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参考答案:①D,“水长东”比喻恨如东流水,绵绵不断;②C,这是李煜后期写的词。)

五.课堂小结

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

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

(解说: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六.布置作业

默写《虞美人》

下载《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及学案三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锁不住的心》教学设计及学案三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学案教学设计

    六步导学案教学设计 ——菱形 教材分析: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材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衣帽架引出菱形,并给出定义。图文结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然后利用折纸、观察及......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三心”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三心” ——浅议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每个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高中生一般......

    三模块教学设计

    Module 3 unit 1 what are they doing? 薛关小学 王华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people, row ,boat, play chess, drink soya milk 2.能在实际情境......

    《心中有他人》教学案设计(最终五篇)

    《心中有他人》教学案设计 【课程标准】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2.4 知道人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

    复习学案三

    九年级上册复习学案(三) 一、学习目标: 掌握以下知识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性质、影响;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

    三单教学案教学工作总结

    三单教学案教学反思 过去的一个多学期对于我来说是接受挑战的、充满希望和不断探索的学期,同时也是开拓创新、学习实践和收获经验的学期。一个多学期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

    《台阶》“学案导学”教学设计

    《台阶》“学案导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提高分析能力 2、学习本文抓住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特定物品展开情节的写作特点 3、体会父亲的精神世界,进而理......

    珍珠鸟教学设计导学案

    16、珍珠鸟 做课人:吴红辉 年级:五年级 日期:2014.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