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成果公报
《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成果公报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6-17
阅读次数:8作者: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首都师范大学王陆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批准号:DCA080138)。课题组成员有:杨卉、张敏霞、冯红、冯涛、董乐、司治国。
一、内容与方法
1.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新的网络技术不断涌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创新机会和可能。中国是一个拥有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的国家,有效的教师网络教育是解决教师培训所面临众多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其核心问题是教师网络活动的设计。因此,中国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者在实践的基础上,关注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关注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的中层理论建设,并能够通过系列实践活动修正中层理论,使目前刚刚进入初始阶段的教师网络教育活动从经验研究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阶段。
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重点解决教师网络教育研究中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断层”现象,构建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的中层理论,并以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为基础,实践以教师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现基于e-learning2.0的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为深入开展网络教研和培训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和方法,促进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研究从经验研究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活动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社会学理论等为基础,在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进行研究,以教师专业学习和持续性专业发展为核心,聚焦网络环境下教师的非正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建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性知识和共同体成员的教学实践改进为目标,通过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网络教研活动设计的中层理论。
具体包括: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设计研究、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研究、建立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模型、构建教师网络教育活动中层理论、反思和修正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中层理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价,不断改进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并进一步完善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理论框架。强调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实践过程及目标达成的程度对活动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经过“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的循环过程,能够完成对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中层理论的自顶向下的构建和自底向上的修正。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来自全国四个省市的9所学校的135名教师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教师网络教育活动实践研究。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初步构建阶段、设计与开发阶段、实践与修正阶段、总结与完善阶段。
二、结论与对策
1.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
项目组完成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专著一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出版。公开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7篇。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一书聚焦于探索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互动对网络教育效果的影响。首先,从社会互动过程萃取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其次,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网络结构与网络教育效果的因果模型,即社会网络结构特性为自变量,网络教育效果为因变量。该书内容共包括四个部分:(1)探索发现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和网络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模型,为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中层理论提供重要基础;(2)形式化表达由于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不同层次的社会网络结构,使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从描述性研究转向分析性研究,综合运用定量资料与定性资料,为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虚拟学习社区的本质,提供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上的支持;(3)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及特点,为有效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提供理论指导;(4)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提出影响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教育效果的结构因素,补充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指导策略,以进一步改善网络教育效果,提升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水平。
研究创新点:第一,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与网络教育效果的因果模型,为发展形成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中层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二,得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整体及系统内部子结构的动态演变轨迹及目标引导型的演变规律,为掌握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提供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的意义连接,对形成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活动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发现了虚拟学习社区中不同网络位置的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特点具有显著差异,中心位置上的核心人物与结构洞位置上的意见领袖两部分行动者构成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助学者群体,且中心位置比结构洞位置对网络教育效果的影响更突出,影响力度也更大。这一发现不仅使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能够转向到对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的研究,而且也对形成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指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南国农教授在序言中写到:《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一书所开展的研究为网络教育的研究增加了一个重要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生长点,为新时期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体系的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
教师专业能力的最直接体现是课堂教学。作为近年来在中小学教室中普及速度最快的电子交互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成为新的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的重要教学装备之一。同时在本研究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及自动录播系统作为了采集教师课堂常态教学信息的终端设备,用以联结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项目学校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能力的提升,项目组完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专著一部,并公开发表有关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论文23篇。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一书不仅描绘了我们对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教育装备的核心价值观,即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了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平台,其作用包括:信息展示平台、师生互动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再生资源平台、知识建构平台和协同教育平台;也描绘了我们所信奉的以问题解决和建立相应的基础理论为并行目标的巴斯德象限的研究范式。因此,《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一书的内容反映了我们努力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目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的专业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基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学习机理、学习风格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控制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及实践社区理论等共8种学习理论为支撑框架,以作者从事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设计研究近10年来所做的丰富案例为主线,从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授导型学习活动设计、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探究型教学设计,以及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三个维度,提出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运用策略,以及应用技术等,为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者提供了专家引领,以及简单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详尽指导。本书还针对信息化教育中面临的新问题,例如: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传输等,也给出了相应的详细的解决方案和具体的实施案例,例如模块六中专门探讨了无线手写板对团队合作学习的支持与管理的方法与技术,模块三及模块七中都对如何开展 “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学习活动”、“基于电子白板的家校协同互动活动设计”等给出了详细的理论基础、技术解决方案及实践案例。
中央电化教育馆王晓芜副馆长在序言中写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一书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已经从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物”,到重视教育信息化中的“流”。该书为读者展现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从作为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物”,到作为网络教育中的课堂信息采集平台,为形成支持教师的专业学习、家校协同教育和跨地区的视频互动课堂的“流”。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路线。”
由于项目组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方面的研究有长期的积累和明显的成效,所以引起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的关注,并为项目组特别设立了为期一年的“电子白板教学应用专栏”,从2010年第5期到2011年第4期,每期2篇文章,共22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来自两个群体,首都师范大学项目组的教师和研究生侧重从教学理论方面进行研究,撰写了包括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核心价值观、多分支型课堂讨论教学法、利用再生资料进行案例式教学、课堂有效提问、交互式练习、探究学习、无线手写板的应用、DST等11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全面地研究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了论述;在项目组的培训、指导与带动下,项目学校的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水平在有了很大提高,并撰写了11篇教学实践应用论文。这些研究构建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与学中层理论,并切实改善了教师的教与学。
3.教师网络研修活动
(1)网络研修活动设计方法与技术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是一种教师在线学习干预,其意义在于通过活动设计确保教师网络研修团队能够顺利完成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任务,促进教师在共同参与网络研修活动中共同获得实践性知识的发展和教学行为的改进。
基于库伯经验学习圈学习模型和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知识转换SECI模型,项目组提出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三层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三层模型
图1表明,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模型共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即最外层,为问题解决策略层,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四个字策略集合;最内层为经验学习圈,包括教师网络研修的四个典型阶段:具体经验获取阶段、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和积极实践;中间层为典型的教师研修活动层,包括四种典型的研修活动:课堂实践与观摩、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同侪互助与专家引领、同课异构与做中学。
图1所示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的三层模型体现了教师网络研修团队以课堂实践中的问题为引领的研修思想。教师网络研修要循环往复地完成具体经验抽取、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和积极实践的远程研修四个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每个研修阶段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完成发现课堂教学问题、分析课堂教学问题、处理课堂教学问题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任务。例如,具体经验阶段的典型活动有课堂实践与观察活动等,以捕获课堂中的教学问题。反思性观察阶段典型活动有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活动等,通过对课堂的分析与反思,理性地思考和分析课堂教学问题。抽象概括阶段的典型活动有同侪互助与专家引领活动等,使教师在专家引领下对团队获得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碎片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能够处理更一般化的课堂教学问题。积极实践阶段有同课异构和做中学等活动,通过教师将实践性知识运用于新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课堂中的问题。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系统核心要素包括组织方式、角色分工、活动方式、活动规则和评估方法。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开展的物质支持要素是网络技术支持环境。网络技术支持环境不仅提供了网络研修活动的虚拟空间,而且提供了三类研修支持工具:认知工具、交流工具和情境创设工具。除此之外,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还需要三个支持要素的间接作用,它们是社会环境要素、在线助学要素和研修资源要素。
为了使教师网络研修活动有效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基本原则:以真实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突出非正式学习方式特征、重视教师的反思活动、开展真实性评估。
(2)网络研修活动管理方法与技术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信息管理是在教师网络研修活动支持平台的数据库技术支持下进行的研修活动实时和历史数据管理,其目标是为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管理提供实时的活动信息,为教师网络研修活动提供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依据。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信息管理的内容有: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监控信息、助学信息、资源生成及利用信息等。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进程的监控管理是助学者了解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实施状况和教师需求的重要环节,是有效提供助学服务的基础。活动监控目的是跟踪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进程,发现研修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助学者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助学服务。活动监控的具体任务既包括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进展、活动情境、教师参与情况等活动进程相关信息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个人及其教师网络研修团队活动的长期监控,二者结合有利于助学者准确把握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进程信息,也能总体掌握教师网络研修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助学服务管理的目的是为教师网络研修活动提供恰当、及时和有效的认知支持、学术支持和情感支持,确保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为了提高在线助学的服务质量,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在线助学服务管理的具体任务包括:助学者管理、助学服务质量管理和助学者能力管理等方面。
(3)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资源管理
教师网络研修资源的分类可从对实践性知识共享的贡献角度进行分类,按照此分类方法教师网络研修资源分为三类:初级资源、再生资源和知识资源。教师研修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在网络研修活动中更好地建设资源和利用资源。教师研修资源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对教师网络研修支持平台资源库中存储的三类资源进行动态更新和维护。另一方面,是促进教师资源的再生成、再加工和再利用,促进教师网络研修资源从低级资源向高级资源的转换的研修资源服务管理。
三种网络研修资源的生成和转化主要是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作用结果。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应用了三种类型的资源,也创造和再生了三种研修资源。对于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设计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可划分为四类活动:具体经验获取阶段活动、反思性观察阶段活动、抽象概括阶段活动和积极实践阶段活动,每个阶段的活动所导致的资源流通与转换的结果也不同。图2列举了四个阶段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对资源转换的作用。四个专业引领阶段使得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断传递、内化、产生和转化,个人和组织的知识水平不断上升,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流通、转换与升值。通过上面的论述可见,教师网络研修团队中资源会从最初的个人初级资源,伴随专业学习与培训活动,发展为再生资源,最终经过知识抽取与表征而成为高级资源。
图
2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与资源转换关系
(4)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质量管理
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质量管理是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效果进行评估管理,其目标是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和教师教学行为改进影响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以促进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得到及时改进和长期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质量,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质量管理的具体任务主要是: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对教师整体影响、对教师个人影响和对不同教师群体影响的评估;长远效果评估和短期效果的评估等。
常见的5类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评估方法是:形成性评价、绩效评估、真实性评估、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柯氏四层培训评估法,这些方法可以在质量管理中综合使用。其中,形成性评价、总结性绩效评估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都运用了真实性评价的思想,对教师研修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柯氏四层培训评估法则可以作为总结性绩效评估的有效工具,它对教师网络研修阶段性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层次化的评估手段。
三、成果与影响
1.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受到研修教师的一致好评
本项目中对教师进行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教师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评价。调查问卷包括:对项目的研修主题、各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评价、对研修资源的评价、对在线助学服务的评价、对教师网络研修支持平台的支持环境的评价,以及对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实施安排的评价等6个维度。图3为教师对项目满意度调查结果。
图
3教师对项目满意度调查结果
2.显著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在对项目三年来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中教师的发贴、教学设计、反思日志、数字故事DST等作品进行内容分析后,将其分为3个阶段进行数据统计,得出教师参与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对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学策略性知识、师生人际知识以及反思性知识的影响。图4是教师在参与三年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过程中4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趋势。
图
44种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趋势
结果表明教师参与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三年来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教师的教育信念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教师的教育信念转变较为明显。2)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策略知识增长。3)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改善。4)教师的反思水平有明显的发展。
通过使用弗兰德斯分析法和记号体系分析法,得出课堂的“教师主导比率”、“学生主导比率”及“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比率”,并发现了教师更多的行为,如“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将抽象知识直观化”等,这些教师行为数据可以直接反映项目教师的教育信念在各个研修阶段的一种分布特征。从图5可见,三个教师群体的教学行为明显改进。其中骨干教师和新手教师改进幅度较大。教师在课堂上回应学生时采用积极态度的比率在增加,教师打断学生回答或代答现象大幅度减少,同时,学生主动发言的比率也在增加。
图
5从四个观察视角分析常态课中教师与学生人际知识的发展趋势
3.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本研究还对项目学校的10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31份,经过对学生问卷统计分析,得出如图6所示的统计结果。
图6 项目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影响
我们对学生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分为四大类,学生学习效果可从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学生学习成绩等综合得到。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态度,则从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学生对活动策略的认可程度以及学生对活动中教师的表现等方面体现。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则从是否愿意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对教师在课堂上处理问题的方法认可度等体现。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积极性则从学生回答教师的主动性、回答质量等方面体现。图6的统计结果显示,项目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影响。
4.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COP项目开展三年过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到许多中小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国务院参事室等的调研。2010年8月30日,COP项目负责人王陆教授应邀到国务院参事室出席了“国家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课题座谈会,并做了汇报发言,COP项目独特的资源建设思路与技术解决方案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重视。2010年9月27日,国务院参事室的部分领导在曲维枝副部长带领下专程来到深圳市对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COP项目实验学校——深圳市宝安中学附属小学及深圳市北环中学进行了调研。各位领导在调研后积极肯定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项目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曲维枝部长指出:COP项目适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给了年轻教师能够赶超优秀教师的途径,能够产生“活的”优质资源,能够将初级资源提升到知识资源,抓住了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关键,即教师。
2010-2012年,项目组共召开了三届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参会人数累计700余人,其影响力也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全国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COP学术研讨会”正逐渐成为国内教师专业发展一年一度的盛会,成为展示优秀教师、优秀企业、优秀成果的舞台,成为杰出教师成长的沃土。
四、改进与完善
本研究从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出发,构建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理论框架,并以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支持平台为实践研究环境,开展了为期三年多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证研究,得到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活动管理与绩效评估等方法与技术。构建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中层理论。在未来研究中,本项目组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理论框架
本研究已经构建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理论框架,但是理论框架还不够完善,未来的研究工作还应该放在对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研修活动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的研究上,并不断扩大实验范围,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继续进行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以不断改进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设计理论框架。
2.对实践性知识评估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按照陈向明教授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六种划分方法建立了教师实践性知识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估设计与实施。但是这样的评估体系没有考虑到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等因素,所以无法评估到教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的实践性知识水平,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继续加强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评估方法的研究。
3.多视角划分研修教师群体
目前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参与者中包括高中、初中和小学的不同学科教师,而且主要是相近学科或同学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开展网络研修活动。本研究主要从教龄特点出发研究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对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和新手教师群体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今后将多视角划分研修教师群体,探究网络教师研修活动对不同教师群体(例如不同学科的教师群体、不同学校的教师群体、不同地区的教师群体等)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发现不同群体的特点,从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师网络研修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的质量。
第二篇: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教育,将理论武装贯穿工作实践始终。要继续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抓好群众观点、宗旨意识的教育,抓好党性党纪党风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引导监管人员进一步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深入推进“两方案一计划”的扎实落实。要重点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切实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确保建章立制取得实效。党委书记要全面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成员按照分工,组织分管部门,把握进度、推动落实。要围绕重点整顿任务,结合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拿出有力措施整改;要按照科学、依法、务实的原则推动建章立制,确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导性强、能长期管用;把专项整治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中之重,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标准、严明的纪律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效。三是建立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要认真梳理、系统归纳活动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长期保持下去。对于已经形成的制度,要切实落实好、执行好、遵守好。对于已经明确要建立但还未制定出台的制度,要抓紧调研起草。要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使各项制度在形式上简便易行,在具体内容上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通过健全和落实好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良性运行态势。坚持一手抓作风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以良好的作风扎实推动辖区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四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督促落实。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协调联动,把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纳入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形成常态化。对暴露出的问题发现一起纠正一起,督促限期整改;对出现反弹的,坚决予以查处。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要敢于聚焦;对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要重点督改。要发挥群众在监督中的作用,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议,确保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篇: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本应是方便、舒适、高效、繁荣的,但现实的城市却常常拥挤、混乱、嘈杂、无序。
联合国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小于80%的国家将寥寥无几。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珍惜城市土地资源。精心塑造城市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绝不能再滥用宝贵的城市土地,给未来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面前,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尽享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
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与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较,城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间,不仅包括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间,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众开放的、无需任何费用、可随时享用的室外和室内空间。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为人而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的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除城市规模过大、过于集中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很快,适量的道路建设是必需的。但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路,路畅了。又引来更多的车,从而成为一个“怪圈”。虽然城市道路面积增加了几十倍。但交通堵塞现象仍很普遍。大量的立交桥和高架路、众多的宽马路,极大地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步行环境和宜人尺度,造成“行路难、过街难”。北京街头随处可见众多过街天桥,可以想见人们每天攀爬的不便。在普通市民看来。以往安宁的生活环境打乱了。老邻居搬迁了,熟悉的街巷拓宽了,街边小店和修理铺不见了。生活反而不如从前方便了。
国外很多大城市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拆迁民房。拓宽道路并非解决交通问题的良策,反而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如与地下街系统有机结合的地铁交通(如日本东京)和地下公共汽车系统(如美国西雅图):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如在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设立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如美国波特兰),从政策上鼓励各类公共交通的利用。如提高小轿车消费税、增收汽油税等。
步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造成的。例如。北京东长安街与东单交叉口上的一个地铁站和横跨长安街的地下过街通道口,尽管这两个出入口的距离只有10多米,但其在地下却没有任何联系。这一交叉路口的两个过街天桥和两个地下通道之间也是桥不接桥、通道不接通道。如果从交叉口的一端到其对角线另一端,要先上过街天桥过街。然后再下到地下通道过另一条街方可到达。如果在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方面稍加改进,加强过街设施的有机联系。并在地下过街通道层面就与地铁等地下其他公共设施相连结的话。就会方便得多了。
又如,很多超高层建筑周边大都设有面积很大的广场。但由于“高层风”很大,这类广场经常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西雅图Two UnionSquare广场在设计中,通过对“高层风”的实验和研究,建立了结合地形的多层下沉式广场,各层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使用方便、环境舒适、阳光明媚的“避风港”,深受市民的喜爱。营造一个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必须多替使用者着想,在设计上多下功夫。
行为与建筑环境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 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7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
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
笔者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参与了东京银座地区的环境改善规划研究工作。于1991至1992两年间对银座地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通过对大量录像资料和数据统计分析与反复验证,发现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某一特定地段的机动车分布量与周边建筑环境要素之间,虽然影响要素略有不同,也有类似的关系,如果仅以人流量而论。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
(2)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建筑环境与行为特征
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们每天利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的行为特征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东京的银座大街、上野中央街、了,歹横街三条主要商业街道(两侧多为商店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神田大街、大手町街两条普通街道(两侧多为住宅和办公楼)的调查,商业街道24小时人流量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形。而普通街道呈“山”字形。此外。人们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上行走的平均步行速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通街道的步行速度平均是商业街道上的l 2一J、3倍。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行为特点呢7如果调查一下人们的上下班时间,午间休息时间、商业服务设施的营业时间等。就不难发现。这种差异显然是街道两侧不同的建筑功能所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有很大关系。从调查统计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呈反比,即人流密度越高。人的步行速度越慢。
调查还发现。具有不同吸引力的商店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大影响。对同位于东京银座商业街上的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岩崎眼镜店、服装店大和屋三个商店的调查,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金太郎电子玩具店的店面为开放式,商品很吸引人,每天光顾的人流不断,岩崎眼镜店的店面设计虽很雅致,但因是封闭式的。墙面又占据了店面宽度的大约一半。经常十分冷清,服装店大和屋的店面设计和客流量均介于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和岩崎眼镜店之间。调查表明。很多行人走到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前。常常被店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很多人便自觉、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并经常有人停下来,观看放在店门口处的电子玩具商品。更增大了店前的人流密度。结果。金太郎电子玩具店间的平均步行速度只有岩崎眼镜店前的步行速度的82.5%,服装店大和屋前的步行速度介于两者其问。
了解建筑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良好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处理“街道拥挤”这类城市通病时。就不会采用拓宽街道这个简单办法了。由于“拥挤”实际上是多方面建筑环境因素的结果,如步道空间和周边建筑设施体量的严重失调。沿街零售商业的管理和整治等。逐步学会“对症下药”,减少规划设计上的主观和盲目性。
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笔者曾对日本和美国的若干城市继断续续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地考查和调研,发现影响市民对城市开敞空间或称广场的使用的建筑环境影响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I)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个未提供适量可坐设施的广场一定没有生机。美国城市学家Williams H.Whyte在纽约长达三年的调查还发现,纽约最受市民欢迎的五个广场中,两人以上成组利用的比例高达45%,而在最冷清的五个广场中,成组利用的比例最高也只有近30%。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4)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与可坐设施相结合的树木和花草,还会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空间围合感。
水是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元素,如瀑布、水墙、缓流、水池、喷泉等,以水为主题的设施能给空间带来生气,让人感到温馨。但水不仅仅只供观赏,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触摸。可以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由于卫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围设置栏杆或其他障碍物,把人和水远远地隔开,这种设计是违背人的行为需求的。
(5)与主要人流空间的关系。街道是人们的主要流动空间。与街道有着紧密联系的广场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最紧密,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进,在广场歇息之余,还可以观赏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调查表明。处理好街道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能使人的流动变得容易。例如,街角广场、与街道同在一个层面的广场等。其空间就越容易被市民利用,越容易成为人们喜欢逗留之处。一般而言,广场与街道的接触面越长越好。与街道的高低差越小越好。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下沉式广场和空中广场,所不同是。下沉式广场应与地下街空间。空中广场应与天桥系统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保持较高的交通便捷度,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强化广场空间的可达性。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竖向”或“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是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外,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当论及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设计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较熟知的地下空间和空中连廊系统。其实更重要是,这一设计理念十分强调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强化了所在地区的自然表态特征或称“地方感”、“场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
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
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
随着人口、建筑及各类功能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多层面立体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在很多城市得到普及。这一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缓解机动交通车辆对城市环境和功能的影响,大力发展客运量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由于普通道路层面的常规公共汽车线路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很多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了包括地铁、高架轻轨电车及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系统等多层面公共交通系统网络。
自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芝加哥、巴黎、柏林、纽约、东京、莫斯科、旧金山、北京、大阪、天津、横滨、上海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始地铁建设。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近90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莫斯科、芝加哥。旧金山等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网,地铁在很多城市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东京、伦敦、纽约、巴黎和莫斯科地铁占城市客运总量达52%~7I%。同时,现代地铁线路和车站设计也有了长足进步。很多规划设计在有效利用和导入自然光、绿化、自然通风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架轻轨或单轨电车系统成为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该系统除具备地铁系统安全、快速、运量大、对地面交通无干扰等优点外。与地铁建设相比投资较少。施工期较短,但缺点是对城市有一定噪声污染。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景观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最近研制并投入运营的高架式单轨电车,在减少噪声污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一般建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鉴于城市中心地段道路拥挤,公共电汽车线路在中心地段通过转入地下,以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运营和良好服务。这种专用道一般埋深很浅,具有投资小、工期短、可被多条线路兼用、有一定灵活性等优点。同时日常维护运营费用也较低,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环境的现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层面公交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强化各公交系统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换乘且安全、舒适。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看,车站距离一般为500~800米。各公交系统站点的联系日益紧密,车站设施向一体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车站已成为与大型服务设施相结合的的多层综合联运站。如地面层为公共汽车站、商场等,上层为高架轻轨客站、餐厅等,地下为与地铁站相连的商业街。车站设施与商业(务)设施融为一体。
高架步道系统
最早的高架步道为过街天桥,它为交通繁忙的街道两侧步行道提供联系。减少人车间的相互干扰。伴随建筑高层化和人车交通的不断增加,很多城市修建了可使街道两侧建筑直接相连的空中过街连廊,在很多中心城市的商业(务)区。还进一步规划建设了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办公建筑紧密结合的大型高架步道系统。这类高架步道一般是在建筑的二或三层高度,大多为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外连廊或独立的高架步道平台,与设于二或三层的建筑入口直接相通,以减少人与车的交叉。实现人车分流。缓解沿街步行道的交通负荷。保证步行者的交通安全、便利和舒适。有些甚至在建筑的高层部还修建有多层面空中过街连廊等空中步道系统。以提高建筑上层部分的交通便捷度。空中过街连廊~般还与建筑内的公共走廊有机连接,形成跨街坊的空中步道系统。
从建筑形态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为露天式步道、有顶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种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资较少。应用较广。在上述三种建筑形态中最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区,此外。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距离车站较近的有顶或全天候步行道上。有些还设置了机械自动步道装置,便利使用。提高舒适度。
1990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日本和欧美一些中心城市还出现了建筑之间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廊道系统。即在建筑问数条横向廊道之间还设有连廊。横向廊道与地面间设有竖向电梯连接,组成复杂的、纵横交错的高架廊道空间网络,使建筑间各层面的空间联系建筑各层面与地面、停车场及公共交通系统的联系更为方便。有些廊道还进一步发展为空中连接体或称空中建筑。
高架步道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街道层面的景观。很多实例表明,由于高架步道的结构梁柱等建构筑物,街道层面的景观和舒适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一些城市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从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如高架廊道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对过街天桥底面进行造型处理,建筑和高架步道之间部分透空,高架步道边沿设置造型花坛和垂吊植物等。以减少结构梁柱等的负面影响。均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地下空间开发
由于城市中心区用地短缺。地价昂贵,对发展空间的需求量大。加之交通状况不断恶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大都是在城市中心地区。美国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是把地下建筑作为节约能源的措施之一。加拿大城市地下街的开发还由于其冬季漫长恶劣的气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除机房和仓库外。很多都是开发为商业之用。如酒吧、冷热饮点、餐馆及零售商店等。另一类是地下街道的开发。
地下街最早出现在1930年代,初期的地下街是由人行过街地道或地铁人行道扩建而成。日本是世界上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国家,全国有地下街近800条,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大阪是世界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城市,地下街每天接待顾客高达350万人次;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几个地下商业街已经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高达8l万平方米,可谓世界最大的地下街,法国巴黎的莱斯可莱斯地下街总长1500米。共有四层,除商店、酒吧外,还有电影院和博物馆。
从总体上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个体向群体发展。设施功能也日趋齐全和综合。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的、分散的地下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必然逐步向群体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但需指出的是。地下街所需投资较大,工期较长。在地质状况较羞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更为困难,代价也更大。从日本和美国的情况看。高层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一般较为经济,应用也比较广。地下街的开发大都是结合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在车站前地区进行。多数修建在道路或广场的地下,与地铁车站和大型商业设施直接相连,街道宽度一般在6-15米不等,两侧设置有零售商店、生活服务设施和简易餐饮设施。
除地下防火、排烟、疏散等问题外。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克服没有日照、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而产生的不舒适感和压抑感。最近新建的地下街在改善和提高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巧妙利用地面的开口部分或开设大面积天窗自然采光。有些还与下沉式广场有机结合。出入口也常与绿地相连,把绿化和自然光引入地下。使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地下街内还常布置有人造山水、色彩鲜艳的雕刻。喜阴的植物花草等,力求使人产生如在室外自然之中的感觉。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观念意识层面上,强调敬畏和尊重自然,二是在方法论层面上,主张城市环境设计要结合地形,以现状为设计前提。一切人类的创造都必须尊重自然。变化起伏较大的地形地貌,对城市各种功能的安排、市政建设、交通组织,特别是对人流交通均带来一些矛盾或负面影响。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与我们过去“愚公移山”式的城市建设方式恰恰相反,该设计理念强调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也是我们城市规划师、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直面的挑战。
通过对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部分城市的调查。发现好的城市环境设计总是与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能在城市形态方面创造一种逻辑和秩序。使之方便于人、造福于人,并以此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不足、公共空问和绿化缺乏、人车交通矛盾等现代城市问题,创造出空间形式丰富的、有着强烈地方特点的城市环境形态。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换言之,城市设计师要研究如何将改造地形的土方量减少至最小限度的前提下,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创造方便舒适的城市环境。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在有效利用地形地貌方面的具体手法
利用高低差有效进行人车交通分流
在较为平坦的地段建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车分流设施,从经济角度看。往往会增加建设投资,从舒适角度看,很多人车立交处理都是以增加行人爬上爬下为前提的。令人“望桥兴叹”。巧妙利用高低差或周边建筑进行人车交通分流,可有效减少土建费用或土方量,从而减少投资。同时,巧妙利用高低差的设计,还可减少行人不必要的往返上下交通。人流和车流路线更加便捷通顺。
营建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
在建筑密集的中心区,尽管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普遍缺乏。但由于土地昂贵,营建十分困难。但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城市。通过巧妙利用地形高差,使空间的多层面立体刊用成为可能。如一些城市利用周边高地势在高速公路或干线道路上部修建广场、公园,用斜地修建步道或台阶式广场等。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地形地貌。发挥了富有变化的地形优势,从而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城市环境美化
具有高差的城市地形也为城市环境美化提供了竖向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如利用自然高差的植物墙、层层叠落式花坛、喷水等。使城市美化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性和情趣。
实例分析
东京
谈及立体化城市。自然会联想起美国费城、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地下街系统,以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新新那提和英国伦顿的高架天桥系统。但在东京中心区。不单可享用与建筑有机结合的高架步行道系统。而且还可体验与地铁系统巧妙组合的四通八达的地下街网络。此外,除常规地面广场外,在城市新建的大型商业副都心或原有商业中心的改建中,还规划设计有空中(屋顶)广场、台阶状斜面广场、下沉式广场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开敞空间。这一全方位的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结构。在东京1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0年在地铁上野车站附近建成的第一条地下商业街,是由地下车站的通道扩建而成,以后又在日本桥和银座等处建设了地下街。较大规模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建设则多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1950~1970年代。如建于1957年的有近1.6万平方米的池袋东口地下街、建于1965年的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八重州地下街,以及建于1973年的有近3.8万平方米的新宿歌舞伎町地下商业街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1990年代末。东京中心区内已建成地下商城20处,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高架步道系统和空中连廊等也已遍布东京的各主要商业中心区。
东京大规模立体再开发多在铁道、地铁车站的站前地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昂贵。从东京每年公布的城市建成区地价可看出,东京的地价大多以各铁路、地铁车站为价峰。离车站越近。土地商业价值越高、市场价格越贵。这一地价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经济化原理,站前再开发不得不向多层面立体方向发展。二是功能需要。站前地区是电车、汽车、自行车、行人等各类交通汇集的地区,同时,由于地段商业价值高,各行业设施云集,在这种功能高度集中的地区,站前立体再开发已成为解决道路交通拥挤等各类矛盾、满足对商业等各种空间需求的有效手段。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阿波利斯fMinneap0Ijs)是美国中北部的重要商业城市,约36万人。该市从1960年代起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在中心区建立了一个空中连廊步行系统,该系统贯穿大小街坊共15个,街坊之间通过全天候过街天桥连接,空中连廊两侧为各类商店、银行、旅馆和办公楼入口。并与地下车库也直接相连。这一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不仅适合明市冬季漫长、多雪的自然气候特点。给市民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而且提高了街道两侧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及办公商务设施的可达性和交通便捷度。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中心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成为恢复中心区活力的要因之一。同时。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明市还对包括主要商业街一尼古莱大街在内的中心区主要街道也进行了综合改造。如拓宽步道加大面积,重新进行道路铺装,精心设计公交站点、路灯、喷泉、花坛、休息座椅、自行车架和垃圾箱等,道路层面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和街道网络在多个重要节点还通过多层共享大厅有机连为一体。
拿波里
拿波里(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和商业城市。市政府从1980年开始委托丹下健三设计所在市中心的东部规划设计了拿波里新都心。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拿波里新都心总用地共110公顷。朝向老城中心区方向规划有三条主要轴线。即从左至右的绿化轴、市政中心轴及文化体育轴。这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开发规划,利用北高南低的地貌,实行全方位的人车分流,道路系统在中心区转入地下,街道层主要为人行步道系统,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之间为停车场。为保证地下机动交通路和停车场有充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沿街设有数十个大型采光井,采光井周边设计有植物和花坛。在大型采光井处还设有楼梯、自动扶梯等,使各层面有机联系为一整体。
西雅图中心区
西雅图是一个美丽的海湾城市,其中心区从南向北沿其西侧的Puget sound海湾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面状发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中心区东西向的高低差起伏最大,而南北向高差相对较小。中心区东部的第7大街的地势最高。西侧的第l大街和沿海湾的阿拉斯堪大街的地势最低,整个中心区呈东高西低地形。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和市民的实际需要,西雅图在中心区沿东西方向规划设计了多条由自动扶梯、地下步道、台阶及天桥组成的与地表地貌有机结合的步行系统。每条步道系统均把从第7大街到阿拉斯堪大街的几个街坊,在东西方向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环境。利用地形特点而实现的这一交通系统,不但创造了一个较为经济的、与机动车交通基本分离的步行系统。而且强化了各街坊之间的有机联系、改善了通向海湾的便捷度和交通舒适性。在冬季多雨的西雅图,这一步行系统更加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取得良好效果。
多摩新城
15住区位于东京都多摩新城的西部,距都心约40公里。该住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势极不平整。高低差较大,因此,该住区利用这一地形地貌特点,规划设计了一个在一般居住区难以实现的立体人车分流道路系统。道路线型设计顺应自然地势,并在机动车路和步行道的交叉口处,巧妙利用自然地形高差设计成立体交差。根据地形和道路走向而形成八个集合住宅街坊,建筑布置和设计造型也适应各自的地形、用地大小及形状特点,形式各异多样,个性突出,地形利用也十分巧妙。如第2街坊的停车场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1层车库标高设定在南面道路,北面道路则可直通车库2层部分,大大提高了车库的使用效率,在第3、5和8街坊,结合北高南低的地形,巧妙设计有坡地台阶式住宅。并通过低、中和高层住宅的有机配置,创造了层次丰富的、变化多样的街区景观。
第四篇:中共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惊人
中共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惊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8日援引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压缩会议近25%;“三公”经费较活动开展前压缩530.2亿元,下降27.5%;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6.2万多人;实际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4万多辆。
查处公款吃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3083起、4144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行为也受到了清理。全国排查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人数8.4万多人,已清理6.3万多人。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0月9日发文称,随着10月份的到来,中共十八大部署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国家媒体开始总结该活动的成果并进行反思。
文章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媒体报道称,该活动旨在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该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官员们被要求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进行整改。
新华社报道总结了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果。此次活动的成绩单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大部分:减少政府浪费和清除腐败。
在第一部分成绩单中,相比活动开展前,13.7万多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下放,减少13.7%。摆脱官僚主义作风不但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中国全面经济改革议程的一部分。
在清除腐败方面,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新华社报道称,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38.6万多起,逾20万人被查处。
文章称,这份成绩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代表着进步;另一方面,它凸显出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前,这些问题是如此严重,而且官员还强调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此前,作者曾发表文章称,低级别地方官员中的腐败问题,将是反腐工作中最重要且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苍蝇”腐败问题的主要工具。在当局与人民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这些官员占了重要部分。如果中共确实希望增进与人民的关系,地方官员应当承担这一重任。教育实践活动的成绩单暗示,反腐行动面临着持续的挑战。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9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8日集体亮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强调,中共今后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习近平8日宣布,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
北京有关学者指出,在高压反腐的配合下,这场“习式整风运动”明显遏制了中国政坛长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习近平等新一代领导人赢得不小声望,在一定程度上修补了中共被腐败严重损害的形象。
中共中央党校所属的《学习时报》8日发表文章,建议中共加快完善反腐制度体系,真正实现对政府“钱袋子”的民主监督和阳光下运行。
来源:参考消息
第五篇:实践成果—教师总结
我九七年参加工作,九八年开始配合社科部组织本院学生开展德育课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带领学生参加过赴法库、棋盘山团校、抚顺雷锋纪念馆等地的考察活动。近来在校领导大力支持,社科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社会实践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组织更加完善,在学生中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十年来感触颇多,对德育课的教学实践活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社会在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面对新的局面,也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挑战。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一专多能型人才需要学生在校期间不断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和方式很多,有以个人为单位的打工、实习。有团委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也有高年级的专业实习实践。但是社科部组织的德育课社会实践教学对在校学生的成长成材有着其它实践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实践考察的目的是使广大学生锻炼能力、磨练意志、开拓视野,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与学生个人打工实践相比较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和针对性;与团委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相比较其达到全员参加的高普及率是不可比拟的。与高年纪的专业实习实践相比两者的侧重点又截然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互补的。
十多年来,学校组织了数万学生参与其中,这项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沈大学子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低年纪学生入学后就一直期待的“快乐之旅”。
对于参加社会实践考察的广大学生来说,活动是愉快的充实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而对于我们组织者来说确是责任重大。在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自我完善,使活动组织得更严密更安全,内容更充实,学生的收益更大。现就法库基地实践考察为例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一、充分的动员是顺利开展活动的前提。
每一个团队考察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天,这两天中安排的内容非常丰富,行程也很紧张。我们要在出发前几天进行统一动员,让学生充分了解本次社会时间的目的、意义,并把整个行程详细的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布置好任务,包括考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和具体细节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出发前要做好分工,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定小组长,同时对班长和小组长进行深入培训。结合以往团队的考察经验布置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
动员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确考察的目的,了解行程和各个关键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二、严格的组织纪律是活动圆满成功的保障。
每一个考察团队,少则二百多人,多则四、五百人。这样的大团队在考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和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住宿安全、当地治安状况、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都是我们组织者要细心考虑的。首先在出发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重点强调危险的活动不要搞、危险的地方不要去、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单独行动,考察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同老师联系。同时宣布各项纪律特别要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
活动过程中的细节非常关键,由于考察内容很丰富,两天来考察团要多次乘车往返于各个考察点,所以每次上车前必须集合队伍清点人数,以免出现学生走散现象。考察期间学生要在当地就餐,我们规定任何情况下禁止饮酒,特别是晚间自由活动期间,有专人对学生进行监督,发现违反纪律的情况及时制止。
住宿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几百名学生分散在当地多家宾馆招待所,若管理不善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规定晚间10点以后严格禁止外出,同时强调消防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住宿地点要安排一名老师负责管理。每次考察在夜间10点以后我都亲自带队对学生住宿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发现没有归宿的要及时联系,当学生全部归宿后要叮嘱招待所的值班人员夜间禁止学生外出。
我们在法库一直进行一项很有意义的考察活动,名叫“举目无亲闯顿饭”,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自己买的菜去当地农户家做一顿午饭。这项活动是和当地群众最密切最直接的接触,最能反映出我们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因而我们对这项活动很重视,特别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语言亲切态度友善、尊重老乡生活习惯、保持清洁文明就餐,用油用柴适当付钱、不拿老乡一针一线”。在活动期间带队教师挨家挨户的进行走访,并征求老乡对学生的意见,确保纪律和形象。
三、培养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法库考察期间条件相对艰苦。由于经费和条件的限制,伙食只是简单的农家饭菜,住的是简陋的招待所,有时候还不得不两个人合住一张床。起初我们总是担心那些从小在市里长大的孩子难以适应,但是通过实际锻炼,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学生确实很可爱,在特殊的条件下能体现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没有抱怨、没有挑剔,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这样的环境,并且相互谦让。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这是很难得的教育过程。
考察期间,有时候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我们刻意跟踪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结果令人满意。组员之间亲切友善、相互帮助、密切配合。有时我们特意将两个以往有过矛盾的同学分到同一个小组,并安排组长协调他们的关系,结果两天的实践结束后他们往往就会抛弃前嫌成为好朋友了。共同的经历,面对共同的困难使友谊更加牢固,法库的考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在外面考察,有一点我们非常注意,我们学生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留下的印象。所以每次出发前的出征仪式上我都要和学生讲形象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一旦离开沈阳大学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不在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沈阳大学的形象。整个考察过程,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上提醒学生,严格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