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稿:尊重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学成果报告
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成果报告
成果主件:《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编著和系列论文)成果类别:实践探索类
申报人及合作者:赵维坤 杨东锋 赵建军 吴友军 张正 申报者单位: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一、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举措 主要内容:
特级教师赵维坤及其团队对尊重教育的关注与研究始于2007年。课题组以“尊重”为突破口,进行了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尊重人格三位一体的研究与实践,为学生的幸福与发展奠基。研究团队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省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教育源于生命,生命是教育之本。尊重教育致力于学生的生长和发展,致力于培养现在和将来都健康幸福的人。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发现生命意义、体验生命价值、追求生命质量,从中发展生命的智慧,凸显生命意义与永恒价值;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生命是独特的,充满个性的。尊重教育提倡以学生的幸福与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生命的个性发展,让不断发展成为生命的独特符号,要每天都能听到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尊重教育是推动学生生命成长 的教育,尊重教育是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教育。尊重差异可以引导生命发展的方向,提供生命发展的动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学校推行的“三性五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为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我们的课堂尊重生命的主体发展,让课堂成为师生张扬生命活力,抒写生命灵性的乐土;我们的课堂是生命的对接,是心灵的对流,让人时时感受到生命脉搏的跳动。
尊重教育促进生命的成长,滋养出生命的诗意人格和心灵大美。人格高尚,足以影响、支撑、鲜活、幸福一生。尊重教育用人格丰富、润泽、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人的发展来自生命的内在逻辑。尊重人的生命特性,让人格“在场”,追求心灵的丰盈和思想的自由,唤醒生命的自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不同人格类型、不同的人格特质结构,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人的生命追求幸福与发展,生命发展需要尊重人格,完善个性。人的生命发展需要让其个性不断得到健全,打好精神底色,让人的灵魂更加高尚。
尊重教育,站在生命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幸福与发展。尊重教育提高了生命个体生存的质量,记录了生命的轨迹,完成了生命的绵延。主要观点:
1.尊重教育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关注生命,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情感体验,提升道德素养,促进精神成长。
2.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思想。关怀学生独特的个性,成全每一个生命的生长与发展,成就每一个生命的卓越与幸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按自我发展的轨迹螺旋式上升。
3.尊重教育,将幸福与发展作为至高的教育价值。平等地对待学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尊重人格,才是真正的尊重。尊重人格不仅促进知识的增长,更促进学生生命的生长和发展,促进学生灵魂的生长和精神的发育。创新举措:
1.构建尊重生命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引,编写出版《生命教育读本》。生命教育是一种倡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启迪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帮助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其他生命。
2.推行尊重差异的“三性五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尊重差异,以“多层融合式”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质量。“合作”是“学习”的形式,“学习”是“合作”的内容。合作学习时,群体性的互补式竞争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3.搭建尊重人格主题教育平台,构建立体多元的评价体系。尊重人格,构建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推行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在校园网开辟“道德银行”平台,以银行储蓄的形式,把学生个人的各种表现,兑换成相应数量的道德币,存入道德银行。另起一行,多一个第一;添一把尺子,多一个优秀„„关注个体的生 3 命,为了每一个生命,成全每一个生命。
二、主要实践成果
1.由尊重教育研究团队牵头,学校教师参与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编委会编辑出版了《生命教育读本》。它是一本体系深厚、趣味浓厚、底蕴丰厚的教育读本。学生通过主题活动对读本中提供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学校里收获的不仅有智慧,更有对未来发展的憧憬和希望。在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使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乐园,精神成长的乐土,张扬个性的天地,使学生感到幸福与满足。
2.尊重教育研究团队每周都组织开展以“尊重学生差异,构建灵动课堂”为主题的论坛和沙龙活动。全体教师都能注重对学生实行发展性评价,这种新型的评价机制提升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热情高涨了,胆子变大了,发言积极了,争论热烈了,兴趣也更浓了,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地凸显。
3.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特长,因校制宜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切合校情、教情、学情的六大类社团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有特长、有特色的优秀学生。“存储文明,润泽生命”,通过道德币的存储,形成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学生每天关注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表现,正视自我,发展自我。
三、本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1.围绕“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编写《生命教育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尊重差异——课堂教学改革专辑》、《教育从尊重开始》等三本书,在省内外基础教育界获得广泛传播,产生了一定的辐射示范作用。
2.召开多次“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研讨会,在一定范 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影响;成果第一完成人赵维坤在省初中校长论坛和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会议上,多次作“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介绍与报告,得到相关领域的专家的热情肯定与称赞。
3.《盐阜大众报》长篇刊载学校课改经验文章《课改改出新天地》;《江苏教育报》专题报道了“三性五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学生唱主角,课堂更精彩》,引起了强烈反响;江苏教育电视台以《校长“试验田”——给力新课改》报道了“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功经验。
4.“三性五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获得省二等奖。尊重教育研究团队成员先后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教学随笔》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三性五要素”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师生对话禁忌语例谈》、《让学生“代劳”要不得》、《给学生阳光,他们才会灿烂》、《授人玫瑰留余香》等五十多篇论文。
5.曹卫星副省长、中央文明办吴向东局长、省文明办领导来校视察并听取尊重教育的成果汇报。
6.学校先后接受连云港教育考察团、天津西青区教育考察团、日本鹿岛学园高中代表团、姜堰教育考察团、无锡锡山高级中学与实验学校教育代表团等多家代表团来校考察学习“尊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做法。
第二篇: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应用成果实践报告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应用成果实践报告
洋浦新都小学 陈贤高
“文明礼貌行为”是小学生人格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和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四年级这个学生性格转折的阶段,我们教师要适当引导,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身边,校园,自己的所在的社区;通过网上检索信息,扩大自己的所见;通过家长,教师,同学的交流,扩大自己的所闻;通过设计黑板报,画画,朗诵,编写班规等方式了解文明,感受文明,抒发文明,确立文明的理想,以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的学生,一个文明的人。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文明判断能力的观察能力。
“奥运与天气”是沿海科技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学期《变化的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对天气现象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对气候的基本要素、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培养观测天气的初步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所习得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丰富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整理、概括和应用。具体的来说,是希望学生在通过对身边的事例和网络的事例进行分析探讨,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本课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方法,整个活动围绕一个具体的任务“寻找文明、践行文明”进行。采用这种教学设计,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主动性、参与性强。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观察不文明行为,考虑如何改正所发现的不文明行为,分析、梳理获得的信息,总结归纳信息,思考“自己从中懂得了如何是文明?怎么样践行文明?”等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听取他人的意见,当这一任务完成的时候,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并能从中培养养成良好的品质,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并且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在教学的最后,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拟让学生尝试选取一个“珍惜自己幸福生活”的项目,如“用好每一分钱”,进
行阶段性的训练,并请家长做监督员,请家长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进一步增强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地产生学习迁移。
实践过程:
第一阶段:(一节课约40分钟的时间)
1. 使用,将本次队会的主题告诉同学,并向学生提出单元问题
2. 1:你有文明行为的习惯吗?将研究设想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向家长、上网,利用一切信息收集的方式查找资料。
2. 同学们根据教师提供的与,自行形成小组,确定方案与时间表,分工协作。
3. 推选队会主持人。
第二阶段:(三个星期)
1、学生上网找寻有关文明行为的图片和相关介绍,为多媒体保存素材。
2、学生通过家长了解爸爸妈妈所知道的文明行为的情况,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3、喜爱写作的同学为文明行为习惯尝试着写一些文章。
4、喜爱画画的同学以“我的文明行为习惯”为主题画一些想象画。
1、根据模板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填写,写下自己的体会。
2、各小队成员一起制作自己小队的版面“我眼中的文明”。
3、中队长召集班中的“小能人”一起编写队会串词,中队宣传委员负责排练节目。
第三阶段:(一个星期)
1. “千里眼”信息发布会:由小队长组织队员进行文明行为信息交流,选取最合适的信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准备在主题会上演示。并根据演示文稿评价标准评出自己小队的“千里眼”。
2. “我眼中的文明”展版布置:由队员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文字布置成展版,供大家分享。
3. “小桔灯”诗社:请中队里的“小作家”为主题队会创作主题讲演
稿,选取最好的稿准备在队会上展示。
4. “我眼中的文明”想象画比赛:队员设想未来的西部,用画的形式进行交流,选取最好的在队会上展示。
5. “同一蓝天下”调查报告会:队员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6. “我的金点子”发布会:队员进行自己的金点子的交流,培养创新的精神。
7. 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班级专题网页,并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站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与互评。
第四阶段:(主题队会过程,一节课约40分钟)
1. 中队长宣布队会开始,出旗。
2. 文明的行为(多媒体演示)
3. 朗诵《文明》
4. 小组唱《你和我的明天》
5. 文明行为图画展示
6. “我的金点子”擂台赛(多媒体展示)
7. 展示班级专题网页“文明行为”。
8. 中队辅导员总结
9. 中队长宣布退旗。
第五阶段:(一个月)
1、队员选取一个“珍惜自己幸福生活”的项目,如“用好每一分钱”,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并请家长做监督员,请家长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
2、召开“我的孩子……”家长座谈会,请家长谈谈这个活动后学生的表现。实践反思:
本课尝试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模式,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方考虑问题,分析丰富的信息,去尝试,去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听取他人的意见,最后综合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成功感,从而充分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并且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但是,本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幻灯片的制作能力不足等,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德育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德育和品格。当学生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逐步成为学习的行为习惯时,课堂教学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动力。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好奇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活动中经历探究文明的现象和本质,在活动中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探究并不是放羊式的、盲目的、无目的的探究,它与学生课余时间自发的探究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教学中,能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合理设疑激趣。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才有发明和创造。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究文明的现象和本质,去实践文明,教师要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让学生有目标地探究,带着问题去探究,在探究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品格,获得良好的人格发展,探索和体验成功,并通过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识。第二,适时引导调控。在本单元探究性学习中,师生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交往关系,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和调控探究方向、收集处理信息、组织合作探究、交流成果汇报等诸多环节,并主动加入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了解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引导下探究,精心选择信息材料,合理调控活动时间,灵活处理突发情况等。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策略,针对差异,分类指导。第三,重视能力培养。在现在信息化的时代中,通过互联网,教师与学生在占有信息方面是平等的,而学生缺少的仅仅是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讨论中判断正误、学会筛选信息,在探究中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才会在探究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才会终生受益。
第三篇: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判断)第一章教学技能概述
1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判断)有三层含义:①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②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兼修的结果③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形态。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
教学技能既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
教学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操作性、整体性。(多选)
美国的德瓦特。艾伦提出了微格教学法。
教学技能分为: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
教学训练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多选)分解原则是指把复杂的教学技能分解成若干简单的构成成分或基本动作。
教学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
微格教学法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微格教学的特点:
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技能训练针对性强;
3、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
1、理论学习和研究;
2、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
3、提供示范;
4、组织讨论;
5、编写教案;
6、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
7、反馈评价;
8、修改教案,再循环。
微格教学不能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能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判断)
第二章 备课技能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前提,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的关键一环。(判断)
1备课是指教师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
备课的类型:
1、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2、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3、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多选)
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根据备课的时间先后,可以将备课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5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通览教材,全面理解②精读教材,深层领会③精细加工,再创教材使其适应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或者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或混淆的内容。
按照教学时间,可以把教学进度计划分为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教学进度计划(即教案)。(判断)
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判断)
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
可以说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过程与方法是策略。(判断)
教学目标的表达必须是外显的而不是内隐的。(判断)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判断)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一般有标题、说明部分和教学进度三部分构成(判断)
制定学期(学年)进度计划的要求:(简答)
1、要通读教材;
2、内容项目要齐全;
3、分析要准确深入;
4、教学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合理科学;
5、措施要得力。
教案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
教学进程主要包括导入、讲解、小结等
电子教案是指采用电子设备和软件工具设计、制作、使用与储存的一种多媒体教案。(单选)
电子教案特点有:①形象生动②数字化③便于交互操作④便于改作课件⑤便于携带与传输⑥便于提取与管理(多选)
课件是电子教案中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判断)课件与电子教案的区别在于:电子教案主要为教师使用;课件不仅教师可以使用,学生也可以使用。11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09年考过简答)①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②要切合实际,坚持“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性和实用性)③要优选教法,精设课型④要重视“正本”,关注“附件”⑤要认真备课,纠正“背课”⑥要内容全面,并及时调整。教案的编写要注重五性:科学性、主体性、教育性、经济型和实用性。第三章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根据课堂教学技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把课堂教学技能分为课堂导入技能、课堂讲授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倾听技能、课堂对话技能、课堂板书技能、教学回馈和强化技能、结课技能、布置和批改作业技能。
好的开端扥与成功的一半,导入
课堂导入的作用:
1、集中注意;
2、引发兴趣;
3、进入课题。(多选)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单选)问题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回忆、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进而导入新的教学内容的一种导入方法。4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①要有针对性②要有启发性③要有趣味性④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⑤ 要有艺术性(简答)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在、最常用的方式。5课堂讲授的类型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类型。(判断)
6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③要与板书、体态语相配合 ④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单选)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课堂提问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多选)
根据提问的信息交流形式不同把提问分为:特指性提问、泛指性提问、重复式提问、反诘式提问和自答式提问。(多选)
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单选)
综合提问是要求学生发现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概念、规则等重新组合的提问。8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问题②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③要目的明确④提问的语言要准确,⑤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⑥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9课堂倾听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学生的各类语言涵义的智力和情感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判断)
10课堂倾听的内容:(09年考过)①学生的回答与讨论②学生的提问和质疑③学生的需要和情感④学生的思想和心声
11课堂倾听的类型:介入型倾听、非介入型倾听(多选)
13课堂对话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材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课堂对话不同于漫无目的的闲谈,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生成“文本”和创造“意义”的过程。(判断)课堂对话有一定的目的性。
14课堂对话的特点:民主性、生成性、多边性、开放性、倾听性等。(多选)
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无条件的、全身心的、共情的倾听”(判断)
15课堂对话的作用:(了解)①课堂对话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②课堂对话使学生得道多方面的发展③课堂对话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16课堂对话的类型: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多选)
人与自身的对话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对话,相当于自省,是指个体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部世界的回味、认识和探究。(单选)
从本质上看,自我对话就是对自我的反省理解,对自己过去所积淀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方面的所进行的探究。(判断)
课堂对话基本要求:①营造对话的气氛②选择适当的对话话题③真情地倾听学生言说④要及时指导和修正对话(简答)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判断)
18课堂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配合讲授,把设计好的教学要点书写在黑板上的教学行为。
好的板书,线索明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简洁明了。
19课堂板书的特点:①直观形象性②高度概括性③艺术性(多选)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①要精选内容,突出重点②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③要形式灵活,布局合理④要文字精当⑤要书写规范⑥时机要恰当(简答)具有启发性的的知识,应超前板书,写在推导过程之前;盐酸、推理板书采用并进式;结论性板书,应滞后(判断)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信息往返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
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激励、调控、媒介和预测四个方面。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①反馈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目的②要多途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③反馈必须及时④反馈必须准确⑤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反馈 26 教学强化的类型:教学强化分为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四种类型。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27 教学强化的基本要求:(简答)
①强化目标要明确②强化态度要诚恳③强化实际要恰当④强化方式要灵活⑤强化要与反馈有机结合 悬念结课是指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以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方法。(单选)⑤拓展延伸结课是指教师通过把教学内容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进行结课的一种方法。
结课的基本要求(了解):①结课要有针对性②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③结课要简洁明快④结课要有趣味性。
按照作业的难易程度,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两种类型。(多选)
34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①内容要精心选择②难易要适度③数量要适当④题目要有启发性⑤形式要灵活(简答 常考)
第四章检查学习效果技能
1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目光,从学生的动作、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中获得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变化的教学行为。(单选)
课堂观察的影响因素:
1、学习成绩;
2、光环效应;
3、期望效应;
4、刻板效应。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①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②把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结合起来③要保持观察的自然状态④要尽可能排除各种主观倾向
学生作业中主要包含两种信息:显性信息;隐性信息 随堂学绩测验从反应方式分为:操作测验和书面测验;从编制方式可以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最常用的是书面性的教师自编测验。
按照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分为选拔性考试(如招生考试)、水平考试(如毕业考试)和诊断性考试(多选)
试卷设计是对试卷作全局性的安排,主要解决试题内容分布、试题教学目标分布和题型分布三个问题。(判断)
编制试题的一般要求:
一是要符合考试大纲。二是要充分反映考试内容。三是在同一试卷中,同类试题的编写格式应规范统一。四是试题必须具有实际意义,试题内容的表达必须用
词恰当,文字精练,表意准确清楚。五是实体应便于施测、作答,阅卷评分省时省力。
试卷分析主要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多选)。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单选)
试卷信度是指试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单选)④试卷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程度,(单选)
第五章教学语言表达技能
教学语言是指:教学口语、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改)、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1 教学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是教学信息的载体。
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口头性、启发性、可接受性。根据教学口语的信息流向分为:单向传输语言、双向对话语言和多向交流语言(多选)2 教学口语的构成要素:①教学口语是由语音和吐字、音量和响度、语速、语调和节奏、词汇、语法等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多选考过)课堂教学的语速以学生接受语言信息合适为准,一般平均每分钟200左右。
教态语言的特征:
1、辅助性;
2、连续性;
3、表情性;
4、动作性;
5、情境性。(多选09年考过判断)6 教态语言的功能:①教育功能②传递信息功能③激励功能④调控功能⑤强化功能(多选掌握 重要)7 教师的教态语言主要分为身姿变化、面部表情和外表修饰三个方面。(多选)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①身姿要稳重端庄②表情要真实自然③衣着要朴实整洁 第六章学法指导技能
学法指导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目的;
2、要遵循学习规律;
3、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篇: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1
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节选)
第一节成功及成功教育理念
一、成功的涵义
在成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改革实践中,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我们是这样来认识和把握“成功”的:
1、成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因而没有终极意义上的成功;
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其最高目标是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
3、成功,是在原有基础上找到新的起点,并付诸行动而取得成效;
4、初中学生的成功,就是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还在于学校是培养人格的场所。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主体)认为自己成功了,那就是真的成功了,至少这是走向新的成功的开端。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识也并非没有道理。
二、成功教育的涵义
成功教育是鼓励受教育者不断走向成功的教育。
在实践中,可以对成功教育作如下理解:
——成功教育是面向学习困难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教育;
——成功教育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过程和活动。
——成功教育是一种有其特定内容的一般的教育模式和类型;
——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发展战略;
——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教育科学有待形成的专门领域。
以上分析中,第一、二、三项属于普通教育学范畴,第四项属于教育文化学范畴,第五项属于教育哲学范畴。
综合这五个方面的含义,我们又可以对成功教育作这样的界定:成功教育是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的,使之由“失败者”变为“成功者”,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功的教育,它是一种具有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形态。
说成功教育是包含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拔尖”、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观念而言的;说它是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是相对于以往那种“应试”式、“淘汰”式的教育方法和行为而言的。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受“英才教育”的影响很深,说穿了,其主要功能就是“选优”、“汰劣”(这里的“优”和“劣”很值得考证一番),其结果只是为少数所谓“尖子生”铺就了进身之阶,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压抑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致多数人困不能升学而怀着被淘汰的苦闷、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步入社会。其实,这正是传统教育的失败。成功教育所孜孜以求的正是要极力避免这种失败,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三、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成功教育的思想内容是指反映成功教育思想实质的一系列概念与命题。成功教育的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并通过教育的改革,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形成,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日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心态。成功教育提倡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力;通过不断帮助学生成功,以成功后的欢乐和满足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其自卑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激发内部动力机制,主动内化教育要求。
——成功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进度(如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运作方式),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成功教育坚持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成功教育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也是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因而十分注重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作为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性工程。
——成功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追求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质的准备。
四、成功教育的主要命题
1、成功是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命题是成功教育思想的核心,被视为“成功原理”,是考察成功教育活动价值的根本依据,因此被视为成功教育诸原理的原理。
2、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
3、“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命题,被作为至理名言传诵至今,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它辩证地揭示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激励了无数处于坎坷、磨难、逆境中的人的勇气和斗志。“成功教育”则从事物的别一侧面变换视角,认为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同样可以成为“成功之母”。譬如,现实的成功可以激发潜在的成功;今天的成功可以激发明天的成功;此一成功可以激发彼一成功;小的成功可以激发的大的成功„„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则更是数不胜数了。
“失败”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该怎样做,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讲的;“成功”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应该怎样做,这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讲的。把经历过的“失败”和“成功”作为“成功之母”来认识、来对待,日后“成功”的概率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从问题的深层次考虑,成功教育所面对的“学习困难学生”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屡屡的失败给他们稚嫩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实在是太大、太深重了。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他们首先需要的是“成功”的正面激励,而“失败”的反面刺激的作用相当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成功教育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是从心理上、行为上找到了矫正学习困难学生的良方。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成年人,尤其是思想深遂、阅历丰富、性情乐观的成年人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并未完全成熟的少年儿童,对他们而言,失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大大地超过成功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如果教育不及时、不得法,失败所导致的消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4、面向成功,走向成功
这是对前三个命题的总结。它实质上是提倡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是成功教育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各科知识都在急速生长,知识的淘汰率和陈旧率非常高,因此,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了多久就不行了。一个世界以前,如果一个人中学毕业,他的知识可能够一辈子使用,而现在不同了,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如果5年内没有输入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可能已经陈旧一半了,甚至更多,这也正是“终身学习”这一口号的提出的历史背景,现在人们已经对构件学习的社会的必要性达成了公式,教师教师教育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到一个日程
目录
导言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社会?家庭?儿童?幼儿园
二、社会与儿童?教师与学前教育学
三、对传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反思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对幼儿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状态的 分析
(二)以幼儿教师为主体建构幼儿园教育学的现实性 分析
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中的基本理念之重构
一、基本理念
(一)儿重观
(二)学习过程观与幼儿学习观
(三)教育观与幼儿园教育观
(四)课程观与幼儿园课程观
二、教育情境
(一)教育情境的形成(二)对教育情境的教育学分析
三、教育时机
(一)对教育时机的描述
(二)教育时机――幼儿园教育学的关键概念之一
四、教育机智
(一)什么是教育机智
(二)教育机智的体现
(三)教师教育机智产生的条件
(四)教育机智的修炼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运行条件分析与优化
一、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实际影响力
(二)幼儿教师应确立的教师观
(三)对幼儿教师创造性发展的建议
(四)迈向“专家型”教师
二、幼儿
(一)幼儿对教师的影响
(二)幼儿影响教师的方式
三、管理
(一)管理工作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实际影响
(二)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建议
四、环境
(一)对环境作用的诠释
(二)幼儿喜欢的环境特点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四)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作用与营造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策略
一、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策略
(一)观察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二)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方法与类型
(四)观察的步骤
二、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导入的一般策略
(二)掀起高潮的一般策略
(三)结束的一般策略
(四)把握活动节奏的一般策略
三、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
(一)方法策略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
(二)最优化教学策略具备的条件
四、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的使用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使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策略的基本类型
五、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非语言策略
第四章 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与分类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三)“课”与“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包含随机教育)的指导策略
(二)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集体活动、全园 活动的指导策略
(三)室内活动、户外活动、园外活动的指导策略
(四)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五)阅读活动、游戏活动、探索活动、交往活动的指导策略
(六)生活环节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策略
一、教育活动评价概说
(一)教育活动评价是什么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观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甄别功能
(三)教育功能
三、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生态性原则
(三)评价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融合互动原则
(四)分类性原则
(五)互动性原则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教育活动设计的评价
(二)对活动开展过程的评价
(三)对活动效果的评价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发展评价
(一)对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六、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评价
(一)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