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_教学设计_教案五篇

时间:2019-05-12 18:1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_教学设计_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一篇: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_教学设计_教案

第四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4.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

过程与方法:

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3.教学用具

课件

4.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创设情景,“今天我们到广钢进行社会实践,请注意观察,结合你生活中的感受,把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记录下来。”

展示:“广钢”组图,让学生感受钢铁工业生产的过程

学生活动:总结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并与图对照,得到“工业的投入与产出要素” “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在工厂里进行的”.学生活动:“如果由你来安排一个工厂的地点,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呢?”(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假如你是投资者?假如你是政府官员?假如你是厂区附近的居民?

展示材料:进军南沙欲建千万吨级钢厂 广钢有望2010年前搬迁《2004-10-28 南方日报》目前正在南沙兴建镀锌板生产线的日本JFE,有意与合作方广州钢铁集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在南沙实施包括镀锌板生产线、100万吨不锈钢、定位500万甚至是1000万吨的钢厂等内容的全流程钢铁企业和“一条龙”项目。有关人士表示,如果这个庞大的项目最终能获国家批准建设,南沙临海钢铁基地将成为拉动广州经济网站发展的强劲动力,而广钢集团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南沙利用深水海港,发展临海钢铁基地优势明显,不但可以采用大量进口矿石,还可装备大型现代化设备。按相关规划,南沙钢铁基地有望在2010年完成建设。

思考:从资料中我们看到主要是从谁的角度去考虑?有哪些因素影响工厂的选择?

学生归纳:投资者从经济角度考虑,有运输、原料、政策等要素„„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要素--市场、原料、劳动力、技术等

小结:结合学生回答补充,得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如课本P100图4.2,而工业区位选择应达到经济目的。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思考:对比“广钢”的现厂址与新厂址,说出为什么新厂址更具经济效益?

学生:市场更广、成本更低

横向联系:与课本“宝钢和鞍钢”的例子对比,新“广钢”与哪个相似?主要考虑什么区位要素,属于什么导向工业?为什么“鞍钢”曾是我国钢铁企业的龙头老大,当时属于什么导向工业?这反映了什么的变化?

(说明工业区位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确定主导因素应以达到经济目的为原则。但通过对钢铁工业的分析,说明同一种工业因技术条件、科技条件的改变,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会发生变化,在工业区位选择时要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工业区位的选择。)

板书: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因素--

1、科技进步

思考:结合资料,看看“广钢”的搬迁还考虑到什么因素?主要从谁的角度去考虑?

展示资料:广钢建于1958年,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来地处偏僻的广钢一带现已成闹市,广钢因此给周边带来了许多不便,并屡被投诉,投诉的主要内容是烟气、粉尘超标。近日,《珠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正式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照《纲要》要求,2010年前,广东省将关、停、并、转、迁位于城市中心区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企业。

学生讨论:环保要素、政策要素„„从市民、政府等社会角度去考虑

板书:

2、环保要素

3、政策的变化

小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几个,应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并且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工业区位选择是复杂的,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

学生活动:计算机模拟工业选址,看谁是最英明的决策者(通过实践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工业的区位选择应综合考虑)

选址最优后,请回答:

1、服装厂是什么导向的工业?

2、钢铁厂与风向的关系?

3、造纸厂与河流的关系?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对工业区位的选择应多方面,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习题一二。安全教育

第二篇:公开课教案: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区位选择[范文模版]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选择

三【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法、探究法 六【教学程序】 1.导入:

工业的概念: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工业与农业的最大区别大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2.工业的投入与产出:(展示课件)3.主要区位因素(展示课件)(1)自然因素: 原料、动力(燃料)、土地、水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4.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既要考虑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5.从经济效益考虑

根据主导区位因素,把工业分为五种类型:

6.从环境效益考虑: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布局原则是:

第三篇: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其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利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幅地理景观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2.通过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2.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2.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案例。【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农业区位理论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美人与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时有感而作。杨贵妃喜食荔枝,但荔枝的保质期特别短,为了能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每逢荔枝成熟季节,唐玄宗就下令用驿马从南方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

【思考1】

荔枝为何要从南方运入,而不进行北方种植? 【思考2】

在高中地理必修2前面两章中,我们已学习了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发展势必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这就需要发展农业。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老师所给的几幅图片,来说明什么是农业生产。

1、要获得图中的农产品应涉及怎样的农业活动?

2、有人曾形容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家能不能根据自己所听以及所看,说出农业活动发生的场所在哪?

主要教学环节 1.农业区位

教师对学生分组,安排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41页内容,指出42页图3.1和图3.2中农业活动的劳动场所、劳动对象。

(2)说出造成图3.1和图3.2农业活动差异的地理原理。

教师巡视各组讨论的情况,请各组学生代表发言,然后进行总结性说明。根据教材41页对农业生产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对象是动物和植物。而动植物生存所依赖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地带性规律,各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必然存在差异。农业在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是考虑到地理环境差异之后的结果。

2.农业区位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区位的含义,然后带领学生对两幅图片进一步分析:(1)找出图中你能看到的所有信息,并推测某些现象背后的地理信息。(2)结合图3.3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说明它们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各组学生探讨之后,教师采用抢答的形式总结学生观察到的信息。然后,教师再予以总结,同时把提取信息的结果展示在幻灯片上。

师生一起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细化:

(1)气候:热量、光照、昼夜温差、降水等气候要素以及水热组合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

(2)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耕作不便,且发展种植业不利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

(3)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4)水源:干旱地区特别重要,有河流经过利于灌溉农业的发展。(5)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6)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对农业影响很大。

(7)机械:机械化水平高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8)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并且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扩大农作物的销售范围,从而有利于专业化区域的形成。

(9)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

以上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材43页的活动。此部分活动内容多,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活动中的一个问题即可。学生分析期间,教师巡视积极参与各组的讨论。然后,教师利用提问软件在屏幕上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在进行总结时,针对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教师可以着重做出以下说明: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由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案例可以看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很快,那么它们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

学生活动:

(1)找出案例1中描述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句子,并在教材上标示出来。(2)指出该地农业区位因素发生的变化,说明它们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各组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到屏幕前标示出描述环地中海农业区位因素的句子。

教师对此案例进行简单总结:随着欧洲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条件。对于农业生产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各国通过技术投入大大克服,从而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对于各国之间的竞争,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进行避免。如利用气候条件的季节差异,西班牙和法国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4.农业地域的形成

通过案例1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是不一样的。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就会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业生产地区,我们称之为“农业地域”。

学生活动一:

阅读案例2,完成教材表格“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和屏幕上的表格“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教师对以上问题的参考答案进行展示,同时根据巡视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参考答案如下: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出:气候、地形、土壤等为小麦──牧羊带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在澳大利亚早期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影响下,该地形成了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牧羊业逐渐转变为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所以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发展的结果。

巧妙突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农事安排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小麦种植和绵羊饲养两种生产方式结合,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教材中通过一幅图表给予了准确表述。在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能看懂但记不住。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这样进行解读突破。

首先,让学生阅读图表思考,小麦种植和绵羊饲养都有哪些生产环节?这些生产环节按照生产规律是怎样排序的?小麦种植:犁地——播种——生长——收割,绵羊饲养:在牧场上放牧——配种——剪羊毛——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

然后,引导学生参照图表,得出各生产环节的月份数(各有几个月)。学生通过阅读图表可以得出,小麦种植:2、3、4、3,绵羊饲养:4、3、2、3。根据得出数据寻找规律:最后一个生产环节都是3个月;其他三个生产环节,小麦种植的是2、3、4,绵羊饲养的是4、3、2,月份数相反。

最后,总结生成新图表:

小麦种植: 犁地 播种 生长 收割 2忙 3忙 4闲 3忙 月 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闲 3忙 2忙

3闲

绵羊饲养:在牧场上放牧 配种剪羊毛 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

通过新图表,不但记住了小麦种植和绵羊饲养这两种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同时加深了对混合农业这一特点(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便于合理、有效到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的理解。

月份 1-2 犁地(忙碌)3-5播种(忙碌)小麦6-9生长季节(农闲)10-12 收割(忙碌)

绵羊饲养 1-4在牧场上放牧(农闲)5-7配种(忙碌)8-9剪羊毛(忙碌)10-12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农闲)学生活动二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生产结构: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播种优质豆科牧草 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较高,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每个地区农业的发展都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从而使农业生产得到良好的发展。

农业地域是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来看,农业地域是农民充分考虑当地发展农业的各种条件的结果。

板书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的概念(2)农业区位(3)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3.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

(2)混合农业──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 【拓展】 1.农业的区位因素

2.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较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作物或禽畜品种。再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

第四篇: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潘忠惠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知道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能说出农业区位的含义;能够根据材料分析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农业区位的变化;能够利用区位知识,对自然因素进行利用和改造。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Ⅱ所阐述的主题是“如何走人地协调发展的道路”,从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三个层面进行论述。本章“区域产业活动”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产业活动联系着人类社会和环境,产业活动中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三个方面是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活动,也是教材中研究的重点。

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城市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对区位分析有了一定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在初中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基本知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能够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化对农业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知识去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六、教学难点

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

七、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 【暖课】

播放视频“安禄山进贡荔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结合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杨贵妃是广州蒲州人,喜爱吃荔枝,而安禄山为了讨好杨贵妃截了从蜀地运来的荔枝。为什么要这么老远的从蜀地运荔枝过来,而不直接在长安种植荔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

【展示并板书】农业区位因素 【新课教学】

在学习农业区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农业。就同学们生活中的理解,并结合刚才的视频,说一下什么是农业,农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归纳讲述):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可以看出农业作用的对象就是植物或者动物。广义的农业指农、林、牧、副、渔,而狭义的农业就是指种植业。农业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同时,它还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还要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课件展示)以下谚语或诗句体现了农业的什么特点?

1、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承转)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同时又是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和环境将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课件展示)农业区位的定义

(讲述)农业区位其实质是农业生产选在什么地方和受什么因素影响的问题。比如说青稞主要种植在青藏高原,因为青稞比较耐寒,而青藏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区有灌溉水源,土壤较肥沃。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将它分为三大类: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科学技术因素,那么他们是如何影响农业区位的呢?请同学们分小组结合材料及图片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课件展示)材料“海南和河南的农作物差异”以及“新疆的瓜果”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分析,海南和河南农作物差异的原因(热量和水分),以及新疆瓜果很甜的原因。

(补充小结)耕作制度也就我们说的熟制,主要和热量相关,其次是降水。海南靠近热带,为一年三熟,河南位于华北地区,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结论:农业生产要综合考虑的气候因素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温差等。(课件展示)图片展示“我国的四大牧场及九大商品粮基地”,请分析为什么我国的牧场都位于西部地区,而九大商品粮基地都位于东部地区?

我国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大多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等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西部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本来就缺少大型连片的平原和谷底,加上自然条件(降水和水源不足、干旱严重)相对恶劣,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机械化和规模化、良种化)和交通水平落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不高,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大多只能自给自足,粮食商品率很低。

(补充小结)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可开辟梯田

(课件展示)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江南丘陵的土壤呈现酸性,适合茶树的种植。

(课件展示)材料一:兴义下午屯刘某的几亩土地原来种小麦,现在改种蔬菜。材料二:美国人爱喝咖啡,咖啡在美国的需求量且距美国较近,集中生产比较有利。这些国家为了满足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便纷纷扩大了咖啡的生产,南美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当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会上升,导致更多的农户进行生产。。。(课件展示)在兴义大润发超市,能买到海南的香蕉、福建的柚子、台湾的芒果。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的保险、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大。

(课件展示)材料一: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

材料二: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需要投入较多劳力精耕细作。而美国的农场,却主要由机械从事农业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的生产效率,降低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但同时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归纳表及我国“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分析一下水稻、小麦、哈密瓜、青稞、荔枝、苹果与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如何对应?

(承转)可见我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区位对农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区位因素是变化的,我们不能死背教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生活动)以前我们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几百斤甚至几千斤大白菜存在家里,现在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鹏农业的发展,有“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南方蔬菜可以及时运到北方,冷藏技术的不断发展。(小结)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承转)人类要对有利的区位进行利用,对不利的区位进行改造

(课件展示)“我国一些农作物区位扩展情况表”我们要扩展农作物区位,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达到?我们又要如何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呢?

(活动)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后的括号内,填出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4)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施用熟石灰。()(课堂探究)兴义花卉产业发展可研报告

(课件展示)初步规划兴义种植百合、玫瑰等鲜花约6万亩到8万亩,同时建设12—18个精品高档出口盆花生产工厂,打破黔西南外贸生产零的记录,建成继昆明后,全国第二家全天候花卉生产区域。

兴义花卉产业发展依据了哪些那些农业区位?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结论展现关键词

气候、交通、政策、劳动力(总结)欣赏音乐“荔枝红”

【集体备课一件摘录】

【教学反思】

第五篇: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作者:董建辉

【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B)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

根据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选取典型材料或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地解读信息,并准确地分析各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以辩证的观点认识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以动态的视角探究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具体拓展,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必要知识基础。【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对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增强,且已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本节课设计的课堂问卷调查和合作探究活动,均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思路】

充分借助现代网络、报刊等媒体平台,结合时代发展,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材料展开研讨,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在合作讨论中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保护农业环境的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农业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了解常见特色农业的含义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地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基本概况;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增强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乡土地理的兴趣,体会地理理论知识联系社会实践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农业生产的特点;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教法、学法解析】

教法解析 问卷调查法、图文材料解析法、情境故事剖析法、适时引导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等相结合,处处紧扣“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学法解析 自主梳理法、合作讨论法、互动探究法等新课程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内教学活动,提倡质疑、争辩的学习精神,时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并努力结合生活实践,拓展课堂知识和视野。【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自主合作探究稿,查找教学资料等。【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展示“五环中学2014年元旦美食大赛”图片(图略)及本班“饺子盛宴”的照片(图略)。

教师引导:请班长介绍制作饺子的食材、调料和寓意。(通过学生的介绍,引入农业话题,导人本节新课。)教师提问: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搜集词语,并尝试回答。

引入思考: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西南北四个地区可否调换一下类型?为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适时发言,教师点评并补充。

过渡:一方面,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业的生产与布局。

自主合作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课堂活动小组,分别为问卷调查组、自然条件组、社会经济组、科学技术组,各完成对应的活动任务。其中,第一组各组员独立完成,其他小组可组内讨论,合作完成。

第一组:问卷调查组

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以下题目。1.你的户口类型是(农/非农)。

2.你熟悉的农贸市场新上市的蔬菜或水果有:_、(各列一种)。3.你家乡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等。

4.请列举目前本地农田里正在生长的农作物。

5.请你写出本地某一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收割的季节。

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展示调查情况,并适时概括农业生产的三个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课堂检测:判读下列古诗词或谚语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承转过渡:下面,我们重点探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三类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第二组:自然条件组

要求: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材料一 我国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种植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山东以旱地为主,两年三熟,只能种植苹果、梨等温带水果。材料二 新疆番茄色泽鲜艳、谷维素含量高,番茄生产和加工成为新疆的“红色主导产业”,番茄酱已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品。新疆的长绒棉纤维细长,强度高,韧性好,是生产高档棉制品的优质原料。

材料三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材料四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佳。

学生合作探究后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课堂辫析: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是决定性的。(错误)过渡:农业区位因素与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但同时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第三组:社会经济组

要求:根据下面的情境故事,回答问题。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张磊,安康市汉水兄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汉水兄弟”)董事长兼总经理。2008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与科学专业毕业,面对就业抉择,他毅然放弃“铁饭碗”,才b根家乡流湖,结合学业特长,携手6名大学同窗,集资300万元,成立了“汉水兄弟”,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2010年,公司在汉滨区大同镇黄营村新建了安康市汉水兄弟特种鱼繁育基地,成为西北最大的以级鱼为主打的特种鱼繁育基地,带动以大同为中心的区域内10 000亩鱼苗培育产业区,满足整个安康市水产养殖鱼苗供应和大鱿饵料鱼供应,实现全市渔业产值突破30亿。

1."汉水兄弟”以养殖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好的美国匙吻鲜、德国镜鲤、级鱼等精品鱼类为主,体现了农业生产布局中的哪一个社会经济因素? 2.“做生产的岂能不懂销售,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控制好养殖部的出货时间,让它与销售部最缺货的时段相吻合,这样不就赚钱啦!”对张磊的这段话知何理解? 3.张磊公司借助安康壕湖库区旅游业,主打高档活鱼礼盒,两三天后打开,鱼仍活蹦乱跳。他们70%的鱼都这么卖,并且远稍西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这得益于什么? 4.2009年底,安康市汉滨区信用联社向张磊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降低了货款门槛,还提高了货款扶持额度和期限,解决了会司初期流动资金和日常周转的困难。这说明了农业生产中哪一个因素的重要性? 学生合作探究,并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教师引申:在社会经济诸多因素中,市场因素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需求品种变化影响农作物的类型和产量,需求量增加或减少,影响种植面积扩大或缩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产品的价格。

补充材料:周至芹菜滞销,请你伸出援手。

推测:周至芹菜滞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你支支招。

过渡: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影响农业的最后一大类区位因素—科学技术。

第四组:科学技术组

要求: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技术条件。

材料一 有“种子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种子大会于2014年5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国际种业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种业大会首次亮相中国。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参加并作相关报告。

材料二 2014年4月29日下午,瀚桥区园艺站与洪庆区域畜牧站在洪庆街办常王村联合举办春季甜樱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邀请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韩凤珠研究员前来授课。韩凤珠主要根据洪庆山地区樱桃栽植特点与现状,以及2014年濡桥地区因连阴雨造成的落花落果现象,进行讲解并且针对果农提出的技术问题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解答。

教师提问:针对瀚桥区的农业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合作探究后,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资料介绍:西安市溉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正文内容略)。课堂小结:教师鼓励学生小结影响农业布局的三大区位因素。之后,教师点拨提升,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农业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做出科学合理的农业区位决策。

(注:本文为“2014年全国中学地理新课程教研成果评比”活动特等奖作品。)

下载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_教学设计_教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_教学设计_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区位因素 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合理进......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2. 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人类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1吴桐 【课标要求 】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课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 1.......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点评1(范文)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点评 陈 斌 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 1、能够领会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归纳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了解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

    农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优秀范文5篇]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李双利(454650)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