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科学家编辑的文章教案
《第7课 小科学家编辑的文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在word插入文字、修改错别字的方法,知道Backspace(退格键)和关Delete(删除键)的在处理文字时的作用和异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点:学会在word中插入修改错别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知道Backspace和Delete键的异同。
四、材料准备
为学生准备用文档数篇,教师用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老师播放幻灯《题李凝幽居》诗的故事。出示本诗
2、你们觉得用哪一个字好, 同学们讨论并发言交流,并请大家讲一讲好在哪里,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用敲字更好些。(用敲字有三层意思比较好:
1、敲门会有声音,夜间敲门,声音打破了月夜的寂静,比悄无声息的推门更富有意境。
2、访客而敲门,显得更有礼貌,表现出作者是有修养的人。
3、作者访客而不遇,敲门后无人应声,访者会有短暂的等待,而后又有些许失望,丰富了全诗的内容)。接着看完幻灯片(大家和韩愈的意见一样,“鸟宿池边树,僧敲月正下门”也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还留下了推敲这个词,贾岛做学问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学生打开老师发给你们的文档《,题李凝幽居》,你能把敲这个字补上吗,(设计意图:通过一首古诗的小故事,为同学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一方面学习了文学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同学们学习这种做学问的精神,有效的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并完成任务(老师巡视辅导)。
说一说你是怎样把这个字补上的,总结插入文字的方法。(将光标移动到需要插入的位置并输入文字)
3、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古诗,请大家打开文档《,题西林壁》,先一起来读一遍。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错误,老师提出问题:你会把这些错误修改过来吗,4、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两个修改文字的小帮手,(介绍一下Backspace和Delete)同学们利
用这两个工具完成文章中错误文字的修改。并想一想这两个键在使用中有什么不同,5、先自主学习,再两人一组进行交流。(老师巡视辅导)
6、请同学演示修改错别字,老师进行指导。
7、你是怎样修改这个字的,说说你的方法,并说说Backspace和Delete键的异同。
8、小结谈话:光标所在位置和退格键删除键的使用关系。
9、你还有什么方法在不使用退格键和删除键的情况下修改错别字呢, 学生发言(鼠标刷黑错误文字再直接输入正确的文字)(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修改文章中错误的同时,不仅学会了Backspace和Delete的作用,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精神。)(三)巩固练习,完成建构
谈话:古人对待学问的态度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处在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严谨认真的态度对于我们来说更加重要。(接着引出中国的嫦娥探月计划,介绍中国的嫦娥一号二号三号飞船的相关知识)
2、请打开小科学家为大家准备的文档《3-嫦娥探月工程》,由于不小心里面有一些错别字和漏掉的字,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修改过来。
3、点名进行修改演示。
(设计意图:把中国的嫦娥探月计划的相关知识引入课堂,学生在修改文章中错误的时候,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四)归纳总结,情感升华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请你用“我学会了„„”的形式说一说。,、点名发言: 老师总结:插入文字的方法:Backspace和Delete键的作用及异同点。,、谈话: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现在正走在一条通向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学习古人严谨求学,刻苦学问的精神,从小树立为国家为民族强大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实施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祖国的强国梦想。(五)课后任务
请你上网搜集了解更多关于嫦娥探月工程的相关知识,并把它保存在文章里,进行整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果有请你进行修改,并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讲给家长听。
第二篇:教学设计:小科学家编辑的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
第七课 小科学家编辑的文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字符的方法,能基本掌握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修改文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及热爱。教学主要内容:
1.本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了一定汉字输入能力的基础上,学习Word中打开一个文件和利用Backspace(退格)键和
Delete(删除)键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学习在word中插入汉字的方法
2.首先,引导学生打开word文档并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包括漏字和错字)等。然后,让学生了解Backspace(退格)键和Delete(删除)键的区别并灵活运用它们改正文章中的错误。最后,让学生掌握插入文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如何熟练地在word中修改文字和插入文字的方法。
难点: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Backspace和Delete,以及,理解各自功能。
教学方式
1.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
3.加强合作学习与交流,让每位同学都发挥学习的热情,自主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中国四大发明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2.师问:那么谁知道中国古代的人们印刷是怎样完成的? 学生交流。
3.师作简要介绍完后,问:那么到现在,有什么好的方法方便我们对文字的处理呢?
生:电脑或word文字处理软件。
师小结:那么今天我们变来学习在word里如何插入文字和改正错别字的方法。
板书课题:小天文学家的日记。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复习
(1)请学生介绍怎样打开和关闭word文档。(2)学生操作。(3)指导不熟练学生 2.小组尝试
(1)打开《小天文学家的日记》(2)仔细读文章,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错别字
(3)根据你们能掌握的知识,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4)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5)演示(指名好的学生,然后对Delete作强调说明)3.小结
Backspace和Delete区别
可由学生先讨论、后交流,师作小结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完成练习。
把《小天文学家的日记》中还有漏掉的文字及需要改正的文字,再让学生来巩固完成。
四、成果展示,交流经验。
CAI演示重放课件,让学生看完以后能复述今天所学内容。
五、鼓励学生,多多尝试。下去以后,你们可以把自己写得比较好的文章编辑到word里,存储起来,然后,可以自学下一节课内容,把不懂的问题带到课堂中与老师、同学相互探讨互相学习。
第三篇:编辑文章教案完整
一、.激趣导入,提高兴趣
〖教师活动〗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使用纸笔写好的文章,再修改是很麻烦的。就连鲁迅先生也深受其苦,不信请看课本P1的鲁迅手稿。所以,自古以来修改、镌抄是作家们是为头疼的事。同学们能帮他们摆脱这种苦恼吗?
大家都非常聪明,利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地进行专业化的文档书写。小学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编辑技巧,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编辑操作。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联想到小学时学过的文字处理软件的知识,自然得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二、实践引导,学习新知
(一)在实践中注意基本文字编辑知识(补缺)(输入课本第一段内容)
1、移动插入点:光标所在的位置称为插入点,移动光标即可移动插入点。
2、删除文字:用退格键(Back Space)可向前删除内容;用Delete可删除后面的内容;选中文字后,可通过上面的操作删除大量文字。
3、改写:改写与插入可通过“Insert”来转换,也可通过鼠标双击状态栏中的“改写”来完成。
4、换行:在插入点按回车键可让插入点以后的文字换行显示。
5、移动文字:可通过“剪切”和“粘贴”来完成。学生活动学生看课本4页《补缺》内容
(二)替换文字
1、查找文字
〖教师活动〗首先,咱们进行一场比赛,请同学们打开word文档“我的梦想”,比一比谁最先找出文章中有几个“电脑”一词。提醒大家word本身就给你提供了一个进行查找的好帮手,大家可以在菜单中找一找。有不少同学完成了任务,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下面咱们都用查找功能在文章中找一找你想查找的信息。
总结: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在长长的文章中快速准确找到所需信息,提高编辑效率。
〖学生活动〗在指定位置打开word文档,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先完成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查找方法。练习使用查找功能在文章中进行信息的查找。
2、替换文字
〖教师活动〗我们再来进行一场比赛,把文章中的“电脑”一词快速地替换成“计算机”。
有了查找操作的基础,大家都快速找到了编辑菜单中的替换操作,有的同学已经替换成功了。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使用这篇文章练习使用替换功能,并注意探索以下问题。
(1)替换与全部替换的区别。
(2)“高级”中的三种搜索范围的效果有何不同。(3)其他“高级”选项对查找有何帮助。总结:
(1)全部替换不能进行有选择的替换,使用时要慎重。最好在修改文章前对文档进行备份。
(2)三种搜索范围各有特点,向下:即从插入点所在位置向文件末尾查找;向上:即从插入点所在位置向文件开头查找;全部:即在整篇文档中查找。可根据需要选择。
(3)其他“高级”选项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替换功能。同学们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学生活动〗探索word的替换功能,尝试完成任务。结合老师提出来的问题,练习使用替换功能在文章中进行替换操作。
(三)修订文章
在文章的创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反复修改,如何记住自已的修改思路?我们可以借助“审阅”功能来修订文章。这样不仅可以保留修订的痕迹,还能通过“接受修订”形成更完美的文章。
1、调出审阅工具栏
〖教师活动〗请执行“视图/工具栏/审阅”菜单项,调出“审阅”工具栏,将鼠标指到各按钮上,明确它们的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操作,了解“审阅”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了解“审阅”工具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对文章进行修订
〖教师活动〗下面我们将学习怎样使用“审阅”工具栏来对文章进行修订。请同学们打开word文档“我的家乡”,调出“审阅”工具栏,单击“修订”后,阅读整篇作文并对文章进行修改。请注意观察:插入的文字、改写的文字、删除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个别同学如对基本的文字编辑技术不太熟练,可参考第4页的补缺部分。〖学生活动〗打开指定文章后,尝试使用“修订”功能对文章进行修改,留意各种修改结果的显示方式。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修订的过程和特点即可,所以把操作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3、接受或拒绝修订
〖教师活动〗同学们忙活了半天,终于修改完了。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修改生效呢?请在“审阅”工具栏里找答案吧。
注意:(1)如何接受、拒绝部分的修订?(2)如何一次性接受、拒绝全部的修订?(3)如何在原始稿、修订稿和最终稿之间进行切换浏览?(4)除“审阅”工具栏外,你还能通过哪些方法使修改生效? 总结:除“审阅”工具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工具”菜单中的命令及右键快捷菜单中的命令来进行接受修订或拒绝修订的操作。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接受或拒绝修订”对话框中的命令,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最终的修订。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已动手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意图〗先告诉学生可通过“审阅”工具栏接受、拒绝修订,避免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盲目操作。让学生在掌握此操作的基础上再探索其他的方法。
4、对内容进行批注
〖教师活动〗语文老师在给同学们批改作文时会针对部分内容通过写出批语,来提出一些修改建议。那么在word中是否也能对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注释或增加批语呢?请大家动手试试看吧。
有些同学早就发现了“审阅”工具栏中的“插入批注”按钮,很快就学会了批注操作。没找到的同学赶快试试吧。请大家注意:(1)如何编辑批注内容?(2)如何删除批注内容?(3)批注与修订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尝试针对部分内容进行批注并探索与批注相关的编辑操作。
四、小结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操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觉到word确实是书写文字、编辑文章的好帮手,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篇: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做一位小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会提问题。
2.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
(1)同学们相互讲;
(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
(2)学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分组研究;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
--1--
(1)学生观察研究;
(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2--
第五篇:《做一名小科学家》参考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科学探究: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科学知识:
1.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教学重、难点
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
师: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二、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1.制作纸鹦鹉。
(1)将准备好的鹦鹉图形剪下来。
(2)将鹦鹉图形贴在硬纸板上,并沿轮廓剪下来。2.让纸鹦鹉“站”起来。
(1)教师演示将纸鹦鹉站立的操作要求。
(2)学生用别回形针的方法尝试让纸鹦鹉“站”起来。(3)反复思考试验,并记录下成功的方法。
(4)全班交流.展示成功的方法。讨论:有什么共同之处?(重物在支撑点的下
/ 2
面,物体会“站起来”)
3.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了什么?(提出了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让一个物体站起来,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三、拓展运用。
1.师: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2.两人合作,想办法让纸龙虾.拱形纸片.铅笔等“站”在指尖。3.交流实验成果。
4.思考: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5.对比分析:你刚才玩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课后拓展:
布置任务:用课上的发现,结合书中第8页的图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