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蝶恋花》的格律及古词写法
《蝶恋花》的格律及古词写法
蝶恋花的格律: 蝶恋花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定格】 例词: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谁道闲情抛掷久?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中仄中平平仄仄(韵)。河畔青芜堤上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格律说明:
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楷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
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 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 顿号“、”:表示逗。
粗体字:
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
『』: 例作对偶;
〖〗:例作叠韵。【定格】例词: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槛菊愁烟兰泣露。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中仄中平平仄仄(韵)。昨夜西风凋碧树。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格律说明:
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楷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
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 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 顿号“、”:表示逗。
粗体字:
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 〖〗:例作叠韵。
例词: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伫倚危楼风细细。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拟把疏狂图一醉,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格律说明:
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楷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
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 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 顿号“、”:表示逗。
粗体字:
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
〖〗:例作叠韵。蝶恋花是词牌名吗???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之情为多。蝶恋花是词牌名,很多人填过,其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和欧阳修的,苏轼的那首也比较有名了。蝶恋花和鹊踏枝是不是同一词牌名?多少字?格律又是怎样规定的;对韵有没有什么要求...【1】、词牌名:
即《蝶恋花》。又名《黄金缕》、《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见《词谱》卷十三。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2】、曲牌名:
北曲仙吕宫、南曲商调均有同名曲牌,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北曲常用于套曲中《那吒令》曲牌之后。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还有以《蝶恋花》为名的电影和歌曲。又名、鹊踏枝关于古词“蝶恋花”的写法?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词牌格律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双调,上下片同调的那一句是什么意思?
双调,意思为分上下(说“前后”也可以)两片,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两段。
上下片同调,意思为上下两片在字数、平仄、用韵规律等方面要求都相同,从格式上看,下片就是上片的重复。押仄声韵,意思为韵脚处需用仄声韵部。共六十字,意思为整首词字数为六十字。
前后片各四仄韵,意思为前片(也就是上片)有四个仄声韵脚,后片(也就是下片)也有四个仄声韵脚。就一定要按照这样的规定来写啊? 是滴!蝶恋花是词牌名,很多很多词人都写过
他们写的内容主旨已经写作特色都不一样的
所有的蝶恋花都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只是格式平仄等基本一样而已蝶恋花典范词作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qiǎng)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欧阳修(一说冯延巳)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①。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冈诸烈士 黄兴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有人问:你喜欢哪一个人写的诗? 我个人还是最喜欢柳永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情到深处...风雅颂课件网络文/铃歌编辑
第二篇:晏殊词《蝶恋花
晏殊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展纸研墨,水长山远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原词: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赏析:徐邦继】 这一首词叫做《蝶恋花》,是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晏殊的名作。晏殊在当时词坛上被称为“大晏”,他的儿子晏几道(小山)则被称为“小晏”,父子词人,各擅胜场,为中华文学史增光添彩。这首词中下阕的前三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更被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家王国维称赏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境界。
下面,我们来具体赏析此词。
先来看这第一句,看他如何写法,道是:“槛菊愁烟兰泣露”。槛,音jiàn,“阑干”是也;“槛菊”者,言为有围栏的菊圃是也。轻烟漠漠,秋露漙漙。花隐薄雾,一如纱笼美人,理应更美才是,然作者言菊言兰,其状若何?——曰愁曰泣。于是,这菊花兰草,立时便被“人格化”,要替作者去传达心中的漫漫情义了。什么情义?作者说得明白,便是这一个“愁”字。历来许多诗情词韵,便都由这一“愁”字而来。写菊而愁者,佳作不少,比如《红楼梦》中“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一回,林黛玉在她的《问菊》中这样写道: 问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的颔联两句,最有精神,也最能写出林黛玉的满腔心事,这且不谈。如今只来看这颈联两句:“圃露庭霜”,写出身周的环境清冷;“鴻归蛩病”,写出朋侣的归去凋零;“何寂寞、可相思”,则直接写出了彼时心境的愁苦。
所谓“兰泣露”,当是典出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苏小小墓》一诗。苏小小是钱塘名妓,貌美而才情雅卓,可惜寿夭不永,引起后来诗人悲感,逼出悼诗如下: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泠下,风吹雨。这“幽兰露,如啼眼”可不就是本词中的“兰泣露”?这一愁一泣,加之于秋菊兰草,似乎犹可;然而我们分明从中感受到词中主人公的一场秋梦从谁诉,一番离愁几人知?这,也便成了本词的情感基调,以下所写,或承、或转、或合,莫不由此生发而来。这不叫开门见山,这叫作开篇立势。
再看“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罗幕轻寒”,是说节气已经入秋,连房间里都已有了秋凉的感觉,也难怪那燕子要从此飞回南方了。燕子将去,斯人未归;含愁出户,秋风入帷。这两句,看似客观地交代节气转易,实则是明明白白地写出了“孤单”两个字来。你再设身处地地去想,那“轻寒”岂只告诉你“秋天已经来啦”(那开首的“菊”字早已说了),那其实是在说主人公的企盼的心中也是感受到了一种如秋风一般微寒的惆怅;作者又写燕子,为什么一定要“„双‟飞去”?用现代文阅读的方式,我们说,这叫做“反衬”。唐朝诗人崔钰在他的《和友人鸳鸯之什》一诗中有句道:“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潭亦并飞”,侧重一个“双”字,以此描写鸳鸯之间的情深情重,本词中对于燕子的描写亦是同理。另五代翁宏有诗曰:“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微小如燕子者,尚得双飞双宿,天涯为侣;而人为灵长,却愁苦至斯,欲求一见而不可得。两相比照,宁不叫人低回惆怅!
南北朝时谢庄《月赋》中说:“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中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正是应了词中主人公的所思所想,而本词中却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不谙离恨苦”,是说明月虽然能同时照见我们两个,却不能照见我们两个在一起,更无法得知我们两个相隔天涯的愁苦。所谓“恨”,并不是现代汉语里的“仇恨”,而是指人心中的遗憾、悲苦、不平等情绪而言。明月的辉光通宵达旦(“斜光到晓”),不知疲倦地照见一个(或两个)天涯望远、不寐通宵(或夜中失眠)的人。“朱户”,本指大户人家,这里更是女子居室的代称。
至此,我们大约可知此中的主人公是一女子无疑了。诗家词客多为男子,而诗篇词句中的主人公却往往以女子身分出现,也就是男代女写,这大约是中华诗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上阕到此完毕,作者写花草,写明月,写燕子,写罗帷,并借此写出离愁。主题既出,且向下阕中去看人物的动作举止,和她的方寸中的所思所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主人公思念郁积,经宿未眠(或睡梦不佳),词中的时间便从“昨天”拉到了今天的早晨,出门一看,呀!怎想到昨夜的一场西风,竟使得原本的青青绿树枝叶凋零!原来春去秋来,星移物换,那美韶华确是留之不住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怎不叫人益增惆怅?!
“独上高楼”,一个“独”字,与前面的“燕子双飞去”中的“双”字相对,主人公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单身影和寂寞心情便明明白白地展现出来了。
“上高楼”是中华诗词中的一个常用意象,用以抒发愁闷、思念、感慨的心情。唐朝陈子昂一登幽州台,便发出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为人所熟知的。唐朝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一题为《咸阳城西楼晚眺》)中的句子是:“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南唐李煜在《相见欢》词中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宋朝的辛弃疾在他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他例多多,余不复举。
说来也怪,好像中国的诗人词客于登楼一举特为敏感,似有宿命前因,每当愁绪难遣时,便自觉不自觉地登楼一回,而清词丽句便也因此不期而来。
“望尽天涯路”,用一“尽”字,可见登楼伫立之久,心思怀归之切。然目力有穷,江山无尽,心系天涯,而天涯何在?当真是一回望、一片伤心!唐代温庭筠在他的《望江南》词中写道:“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也是登楼,也是“尽”,也是独立,也是愁。晏殊于此有否借鉴不得而知,然两词中心绪相接,意境相似,则是昭然无疑。看来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天涯路远,望而不见亦是情理之中,然而痴心所系,终不能泯然释怀。所以登楼者,恐怕是三分望人,七分倒在自遣。自遣不得,郁郁而返者,十占八九。这大概也是登楼情节的一种近似必然的归宿吧。
怅怅而归,心事谁诉?展纸研墨,水长山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彩笺”,为古时女子写信常用的纸笺,种类不一,着花着彩,新致精巧,如唐时名媛薛涛所制的“薛涛笺”即是一例。因此“彩笺”便成了女子书信的代名词。“尺素”应本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于是“尺素”便成了书信的专指。一个“欲”字,是睹物(菊烟兰露、罗幕燕归、晓月斜光、西风碧树)怀思在先,登楼骋望在后,望之不得,退而欲以彩笺尺素申诚达意,往返曲折,一派柔情缱绻。结句落在“知”字上,言道我固能写,然而水长山远,书成谁寄?当真是“一场幽梦同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痴”。词在一句反问、一声叹息中戛然而止,此后如何,不得而知,留给人一片低回不尽的想像余地。
王国维所标举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层境界是指柳永的《凤栖梧》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境界指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词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人间词话》中写做“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各自内涵和彼此间层次递进关系,读者可自行揣摩体会。
第三篇:经典古词五首
中国的诗词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棵奇葩,其中很多的经典名句我们都是耳熟能详,受有的朋友启发,现在将关于描写爱情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整理出10句我最喜爱的经典名句。以下排名具体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经典指数,这是与该诗词流传深远度和对后世人们的影响有关;另一个是深情指数,这是与该诗词在描写爱情方面的深刻、透彻以及感人程度有关。至于排名先后,完全是个人意见,懂诗词的朋友请多指教。
唐·白居易《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金·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谁有元好问的《摸鱼儿》词
宋·柳永《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唐·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四篇:晏殊词《蝶恋花》赏析
晏殊词《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词人晏殊吧!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少年得志,以神童称,景德二年(1004),以神童诏试,赐同进士出身。仕途得意,宋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位极人臣。至和二年(1055)病卒京都开封,卒谥元献。晏殊虽多年身居要位,却平易近人。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张先等均出其门下。能诗、善词,文章典丽,四
六、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其词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较深,典雅流丽,意象精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有《珠玉集》存于世。
此词为深秋怀念远人之作,风格疏淡,词意深婉,境界较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蝶恋花》就是如此。
此词上阕写景,景中著情。槛菊、玉兰、罗幕、燕子、明月,在主人公的眼中都满含愁绪。其实物本不具感情,它不会因为人而改变形态,但他会因为人而著有感情。满心愁怨,物皆著愁怨之色彩。苑中的菊花笼着轻雾,含情脉脉;玉兰沾露,默默饮泣,人性化的写法,呈现的是主人公的哀愁离绪。罗幕荡漾,缕缕轻寒;燕子双飞,结伴远去,对比的手法,反衬出主人公的孤寂落寞。明月皎皎,斜光入窗,以明月的无情映照出人的苦闷惆怅。上阕从清晨写到明天清晨,一个轮回,轮回的不是快乐和美好,而是失落和怨愁,是思念和孤寂。这一切的一切都和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情紧密结合,都添加了主人公的思情意绪,更显得此情之苦之深。
下阕写人,情深意浓。通过主人公的一系列活动,将主人公对远人的思念具体化,形象化,可感化。过片紧承上阕,继续写昨夜的见闻。被明月招惹的昨夜无眠的主人公,看到寒冷的西风,呼呼而来,落叶满地,劲厉肃杀,更添愁苦和悲凉。突然转到次日清晨,孤夜无眠的主人公还是一个人,怀着对远人的思念,登上高楼,凭高远眺,四顾茫茫,哪里望得见远人啊?百感交集,无人诉说心中的愁苦和深情的思念。在这空濛阔远的天地里,思念的情愫漫漫衍生,加重,扩散开来。这里,通过地点的转换和空间的迁移,将主人公对远人的怀念和渴慕展露无遗。所不同的是,这三句从上阕的柔情密意,突然变得空阔悲壮,因而传唱千古。既然登高不见远人的身影,那就寄书以表达思念之情吧!这两句采用复叠的句法,彩笺和尺素都是书信的代称,山长和水阔都是遥远的指称。反复使用,将主人公欲寄音书的殷切愿望和无寄之处的惆怅对应比照,更加显得悲凉深厚。全词在这渺茫无奈中收束作结,让人生出许多怜惜和感动来!
第五篇:蝶恋花词三首教学反思
“《蝶恋花》词三首”教学反思
竹园中学 周娟娟
本次基地课堂实践的主题是“探索对话教学、提升学习动力”。我有幸和基地王蓓老师一起就“唐诗宋词专题”的学习开设了一堂同课异构课。现将自己关于这一课的课前设计思路、课上实践问题、课后教学反思,逐一梳理如下:
一、课前的设计思路
1、备文本
这节课,我将主题定为“三首《蝶恋花》词赏析”。这三首《蝶恋花》词,分别出自北宋词人柳永、苏轼、晏殊之手,每一首都堪称经典。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属于课内精读课文,苏轼的“花褪残红青杏小”属于“每周一诗”背诵诗词,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则属于一篇补充篇目。我特意将同一词牌、风格相近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整合,意在让学生整体感受宋词中同一风格的词的美,并能由特殊到一般,初步学会赏析宋词的简单方法。
这三首词是有其共性特征的。在风格上,都属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三首词皆有名句,而晏殊词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柳永词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更是被王国维推崇为成大学问、大事业者所必经的第一和第二境界。苏轼词中“天涯何处无芳草”和“多情却被无情恼”更是脍炙人口。这三首词的境界之高自是不必赘言,可由于课堂容量不足,还是没有将这一特征介绍下去,实在是一大遗憾。
另外,在课堂活动方面,活动的方式还显得较为单一,活动的有效性还值得进一步提升。对话教学的落实方面,还是不够充分。在今后的课堂实践方面,还需要继续不断地学习、沉思、历练,期待今后的每次课堂实践都能有所进步。